辐射知识及其防治
核辐射知识及核辐射防治-精选文档

废物、核武器爆炸的落下灰尘以及核反应堆和加速器产生的照射等。根
据有关资料记载,人工辐射源对公众产生的平均年剂量值如下表所列。
辐射源 剂量(毫希/年)
放射诊断
0.22
放射治疗
0.03
医用同位素 0.002 核爆炸落下尘 0.01
放射性废物 0.002 职业照射 0.009
其他辐射源 0.012 核电站周围 0.001~0.02
10000: 患癌症的可能性为 1/130;
5000: 每年的工作所遭受的核辐射量; 700: 大脑扫描的核辐射量;
60:
人体内的辐射量;
10: 乘飞机时遭受的辐射量; 8: 1: 建筑材料每年所产生的辐射量; 腿部或者手臂进行 X 光检查时的辐射量。
死亡或重度损伤。还会引发癌症、不育、怪胎等。
辐射危害
以下是遭受的辐射量(单位:毫雷姆)的后果: 450000~800000: 30 天内将进入垂死状态; 200000~450000: 掉头发,血液发生严重病变,一些人在 2 至 6 周 内死亡; 60000~100000: 出现各种辐射疾病;
因核电而增加的辐照剂量 注意居室中的放射性污染 谨防饮用水的核污染 要防燃煤的放射性污染
莫要长期佩戴金银首饰
辐射危害及防护
辐射危害:放射性物质可通过呼吸吸入,皮肤伤口及消化道吸收进入体
内,引起内辐射,y辐射可穿透一定距离被机体吸收,使人员受到外照射
伤害。内外照射形成放射病的症状有:疲劳、头昏、失眠、皮肤发红、 溃疡、出血、脱发、白血病、呕吐、腹泻等。有时还会增加癌症、畸变、 遗传性病变发生率,影响几代人的健康。一般讲,身体接受的辐射能量 越多,其放射病症状越严重,致癌、致畸风险越大。
核辐射知识及其预防措施大全

该大全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核辐射预防常识,第二部:为核辐射问答,第三部:为防核辐射该吃啥第一部分,核辐射预防常识医学方面:拍摄一张X光胸片,当射线在检查区域曝光时其曝光率约为160毫西弗特(计量辐射度的单位)/小时,约为0.045毫西弗特/秒。
以胸部肋骨骨折为例,拍摄一张胸片大约需要0.5秒,因此接受一次胸部X射线检查,患者要承受约为0.023毫西弗特的辐射量。
●遭遇核辐射时要尽可能缩短被照射时间,远离放射源,尤其要注意屏蔽●进出核污染地区时,要穿防护服。
减少放射性污染,可穿雨衣、戴墨镜、洗淋浴3月11日发生的日本9级强震导致福岛核电站受损泄漏,周边居民被迫疏散。
截至昨天下午,当地有190名民众和医护人员遭受核辐射,最高时辐射达到1015微西弗/小时。
根据日本**目前披露的信息,只是有民众和医护人员遭受核辐射,未造成对人体的急性放射性伤害。
广东放射医学专家表示,遭遇核辐射要尽可能缩短被照射时间,远离放射源,尤其要注意屏蔽。
进出核污染地区时,要穿防护服,并及时淋浴,清除核污染。
杨宇华强调,发生核事故或放射事故,特别是有放射性物质向大气释放时,总的防护原则是“内外兼防”,具体包括两方面:一、体外照射的防护原则1.尽可能缩短被照射时间;2.尽可能远离放射源;3.注意屏蔽,利用铅板、钢板或墙壁挡住或降低照射强度。
具体措施:当放射性物质释放到大气中形成烟尘通过时,要及时进入建筑物内,关闭门窗和通风系统,避开门窗等屏蔽差的部位隐蔽。
二、体内照射的防护原则避免食入、减少吸收、增加排泄、避免在污染地区逗留。
清除污染,减少人员体内污染机会。
具体措施:如果核事故释放出放射性碘,应在医生指导下尽早服用稳定性碘片。
服用量成年人推荐为100毫克碘, 儿童和婴儿应酌量减少,但碘过敏或有甲状腺疾病史者要慎用。
远离核辐射详细操作指南:1.进入空气被放射性物质污染严重的地区时,要对五官严防死守。
例如,用手帕、毛巾、布料等捂住口鼻,减少放射性物质的吸入。
防辐射知识

防辐射知识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我们的生活中充斥着各种辐射源,如电视、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以及微波炉、高压电线、核电站等环境因素。
这些辐射对我们的身体健康可能造成潜在的威胁,因此了解防辐射知识变得越来越重要。
以下是一些防辐射知识:
1. 远离辐射源
避免长时间接触电子设备和其他辐射源,如微波炉、高压电线等。
尽量远离辐射源,减少辐射对身体的影响。
2. 减少辐射时间
如果必须接触辐射源,尽量减少接触时间。
例如,长时间使用电脑或手机可能会对眼睛和脖子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应该适时休息。
3. 使用防辐射产品
市面上有许多防辐射产品,如电脑辐射屏、手机辐射贴等,可有效减少辐射对身体的影响。
4. 增强身体免疫力
身体免疫力越强,越能抵御辐射对身体的影响。
因此,保持健康的饮食和锻炼,增强自身免疫力很重要。
5. 定期体检
定期体检可以及早发现身体潜在问题,避免辐射对身体造成更严重的影响。
总之,了解防辐射知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可以有效保护身体健康。
辐射安全知识

辐射安全知识辐射安全是指在辐射环境中保护人体健康的一系列措施和知识。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各种辐射,包括电磁辐射、核辐射等。
了解辐射安全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应对辐射,保护自己和他人的身体健康。
1.了解辐射的来源和类型:辐射有多种来源和类型,包括自然辐射和人造辐射。
自然辐射主要来自地球和宇宙,如地壳中的放射性元素和太阳辐射。
人造辐射则来自于人类活动,如电子设备、医疗设备和核能发电厂等。
不同类型的辐射对人体的影响也不同,因此了解辐射的来源和类型对于辐射安全至关重要。
2.控制辐射的剂量和时间:辐射的剂量和时间是评估辐射危害的重要因素。
减少辐射剂量和接触时间可以降低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控制辐射的剂量和时间,比如减少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保持距离核设施等。
3.正确使用电子设备:电子设备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长时间接触电子设备会产生电磁辐射。
为了减少电磁辐射对身体的影响,我们应该正确使用电子设备。
比如,保持距离电子设备一定的距离、减少使用手机的时间、使用耳机等。
4.合理使用医疗设备:医疗设备中常常使用到辐射,如X射线、CT扫描等。
在接受医疗检查时,我们应该了解辐射的用途和剂量,遵循医生的建议,并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检查。
同时,医疗设备的操作人员应该接受专业培训,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确保患者的安全。
5.保护核辐射:核辐射是一种高能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较大。
在核能发电厂、核科研单位等核设施周围,应严格控制辐射的泄漏,确保辐射安全。
同时,核设施附近的居民也应该了解辐射的情况,遵循相关的防护措施,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6.加强辐射监测和管理:辐射监测和管理是确保辐射安全的重要环节。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强对辐射的监测和管理工作,确保环境中的辐射水平在安全范围内。
同时,公众也应关注辐射监测结果,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7.提高辐射安全意识:提高辐射安全意识是保护自己和他人的身体健康的基础。
辐射及其防护基本知识

辐射及其防护基本知识辐射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现象,存在于自然界中,也由人类活动产生。
辐射对人体健康有很大影响,因此有必要了解辐射及其防护基本知识。
一、辐射的类型辐射按其能量和传递方式分类,主要有以下三类:1. 电离辐射:包括α射线、β射线、γ射线和X射线。
2. 非电离辐射:包括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和微波辐射。
3. 热辐射:包括红外线、可见光和紫外线。
其中电离辐射对人体的危害最大。
二、辐射的来源辐射的来源有多种,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放射性物质:比如铀、钚和锕等。
2. 医用设备:比如X射线等医用设备的使用。
3. 太阳辐射:太阳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自然辐射源。
4. 核武器和核事故:比如广岛、长崎核爆炸、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和福岛核事故等。
5. 电磁辐射:比如基站、手机等电子设备。
三、辐射对人体的危害辐射对人体有很大的危害,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伤害DNA:电离辐射能够伤害DNA结构,导致基因突变和细胞死亡,甚至使细胞形成癌症。
2. 影响人体免疫系统:辐射会抑制或达到人体的免疫系统。
3. 影响生殖系统:辐射会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人体生殖系统,从而影响人体的生育能力。
4. 皮肤和眼睛的伤害:紫外线和其他电磁波对皮肤和眼睛有明显的伤害。
四、防护措施对于辐射的防护主要有以下几个措施:1. 避免接触放射性物质:一旦接触放射性物质,就会导致永久性的损害。
因此,必须避免接触放射性物质。
2. 限制住宅内辐射污染:避免家中电器数量过多,电磁波扩散过快,增加电器的散热量和通风量。
3. 经常通风:室内空气污染是室内辐射污染的一个主要源头。
4. 遮阳:防止紫外线辐射肌肤的伤害,不仅需要涂抹防晒霜,还需要在户外戴遮阳帽或遮阳衣。
5. 佩戴防护装置:对于从事辐射作业或接触放射性物质的人员,需要佩戴符合标准的防护装置。
结论综上所述,辐射是一种较为复杂的现象,对人类的生命健康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对于辐射的防护,我们必须追求科学的措施,避免对生命造成伤害。
辐射小知识

辐射小知识
辐射小知识是指关于辐射的一些基本知识和常识。
具体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1. 辐射的定义:辐射是指物质或能量向周围空间传播的过程。
辐射可以分为电磁辐射和粒子辐射两种。
2. 电磁辐射:电磁辐射是指带电粒子在运动过程中发出的电磁波。
常见的电磁辐射包括可见光、无线电波、微波、紫外线、
X射线和γ射线等。
3. 粒子辐射:粒子辐射是指一种物质颗粒(如α粒子、β粒子、中子等)沿直线或曲线路径传播的过程。
4. 辐射对人体的影响:高剂量辐射对人体有害,可能导致不同程度的辐射病变,包括疼痛、生育问题、癌症等。
低剂量辐射的影响仍然存在争议。
5. 辐射防护:辐射防护是通过一系列措施来减少或消除人体受到的辐射剂量。
常见的辐射防护措施包括使用防护服、戴防护面具或眼镜、限制辐射时间和距离等。
6. 辐射检测:辐射检测是用于测量和监测环境中的辐射水平的方法。
常见的辐射检测仪器包括γ射线探测器、X射线检测器
和放射性粒子计数器等。
7. 辐射治疗:辐射治疗是利用放射线来治疗癌症或其他疾病的
方法。
放射治疗可以通过杀死癌细胞或抑制其生长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以上只是辐射小知识的一些基本内容,辐射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涉及的知识还远不止上述内容,深入了解和学习辐射知识需要具备相关科学背景和专业知识。
放射性与辐射防护

放射性与辐射防护
放射性是指物质内部存在放射性核素并释放能量的属性。
放射性物
质可以通过放射性衰变或核反应释放辐射能量,包括α、β、γ 射线、
中子等。
而辐射防护是一系列措施,旨在降低人体或环境受到放射性
材料辐射的风险。
辐射防护的主要目标是保护人员免受辐射伤害,确保放射性材料的
使用和处理不会对公众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一些辐射防护措施包括:
1. 时间:最简单且有效的措施是减少接触辐射源的时间,尽量减少
暴露时间。
2. 距离:与辐射源保持适当的距离,减少辐射强度。
3. 屏蔽:使用合适的屏蔽材料,如混凝土、铅等,来减少辐射的穿透。
4. 个人防护装备: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防护服、手套、面具、
护目镜等。
5. 辐射监测:对辐射源和工作环境进行监测,确保辐射水平在安全
范围内。
6. 控制源的使用:限制放射性材料的使用和储存,并确保按照合适
的方法处理废弃物。
7. 培训和教育:对从事与放射性材料相关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提
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实践技能。
辐射防护的重要性不仅适用于核能、医疗和工业等行业,也适用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见设备,如手机、微波炉等。
正确的辐射防护措施可以有效降低人们暴露于放射性材料所带来的风险。
辐射防护知识普及:辐射来源、防护方法详解

辐射防护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健康保护知识,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人们接触到的辐射源越来越多,因此对辐射防护的了解和掌握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辐射的来源以及相关的防护方法,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辐射防护知识。
一、辐射的来源1. 自然辐射:自然界中存在多种辐射源,包括地球本身的辐射、来自太阳的辐射等。
其中,地壳放射性元素的辐射是最主要的自然辐射源之一,如放射性钾、铀和钍等元素的衰变产物会释放出辐射。
2. 人工辐射:人类活动也会产生各种辐射源,例如医疗设备中的X射线、核能设施的辐射、电子设备的电磁辐射等,这些都属于人工辐射。
3. 无线电波辐射:包括手机、微波炉、电视、电台等设备所产生的无线电波辐射,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接触到的辐射源之一。
二、辐射的危害辐射对人体健康可能会造成多种危害,主要包括:1. 细胞损伤:辐射对人体细胞产生直接或间接的损伤,长期累积可能导致细胞变异,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2. 生殖系统影响:辐射对生殖细胞的影响可能导致生育能力下降,甚至不孕。
3. 基因突变:辐射可能引起基因突变,导致后代遗传疾病的风险增加。
4. 神经系统影响:长期暴露于辐射中可能导致神经系统功能异常,出现头痛、头晕、失眠等症状。
5. 免疫系统影响:辐射可能对人体免疫系统产生负面影响,增加感染和疾病的风险。
三、辐射防护方法详解1. 自然辐射防护(1)居住环境检测:通过专业机构对居住环境中的放射性气体和土壤进行检测,确保室内外辐射水平处于安全范围。
(2)选择适当住所:尽量选择辐射较低的住所,避免长期暴露在高辐射环境中。
2. 人工辐射防护(1)医疗设备使用:医疗机构应合理控制X射线等医疗设备的辐射剂量,同时患者和医护人员在使用这类设备时应佩戴防护服装。
(2)核辐射防护:核能设施应遵守相关安全规定,确保辐射泄漏的风险最小化,并进行定期检测和监控。
3. 无线电波辐射防护(1)手机使用:减少手机通话时间,尽量使用免提设备或蓝牙耳机,远离信号较弱的区域时避免持续通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地震引发核泄露危机
北京时间3月11日,日本本州岛附 近海域发生里氏9.0级强震,强震引发 海啸。 强震造成两座核电站的5个机组停 转,并于12日首次确认核电站出现泄 漏,大批居民被疏散。 强震造成多处火灾,核泄漏情况 不断扩大。
福岛核电站最新情况(截止3月16日)
• 针对公众关注的日本核电站放射性物质泄漏情况,中国气象专家、核安全专家分析认 为,日本核泄漏放射性污染物对中国暂无影响。 继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一号、三号机组发生爆炸事故之后,其二号和四号机组又于15 日相继发生氢气爆炸;居民避难半径从20公里扩大至30公里。
•
•
中国环境保护部(国家核安全局)15日16时再次发布全国省会城市和部分地级市辐射环 境自动监测站实时连续空气吸收剂量率监测值。监测结果表明我国辐射环境水平未受 到日本核电事故的影响。
3月16日,国家海洋局北海监测中心最新监测结果显示,黄海海域海水中的总β水平 处于天然放射性本底水平,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未对黄海海域造成影响。据介绍,由 于渤海属于半封闭型海,位于黄海西侧,更加靠近内陆,因此也没有受到日本核电站 事故影响。
• 碘131是气态,混合进入大气层, 碘131一旦被人体吸入,可能会引 发甲状腺疾病。 • 目前医学上证实,服用碘片可防止 人体吸收放射性碘,降低辐射伤害。
日本核电站泄漏后的放射性物质之二: 铯137
• 铯137是一种气溶胶,随大气飘散、沉 降;预计铯137可能会沉降到海里。 • 铯137会造成造血系统和神经系统损伤。
受到核辐射以后如何治疗?
– 目前还暂时没有完全能够使人体 抵抗辐射的药物,遇到核辐射威胁的 时候最好的预防方法还是将自己处于 相对隔离的环境,避免接触核污染物。 – 辐射伤害会对人体造血及免疫系 统造成损伤,如果已经收到辐射伤害, 康复办法可以参考肿瘤放疗以后的疗 程。
日本核电站泄漏后的放射性物质之一: 碘131
遇到核辐射威胁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
1.遇到核辐射威胁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去保护自己和家人呢?
– 首先,我们要进入室内,关好门窗,防止辐射物质的飘入。 – 然后,服用碘化钾等抗辐射的药物。 – 在撤离时,如果需要外出,为了防止放射性灰尘被吸入体内和沾上 皮肤,沾染区内人员尽可能及时戴好防毒面具或口罩,扎好裤口、 袖口、领口,用雨衣塑料布、床单等把暴露皮肤遮盖住 – 不应露天吃东西,不在地上坐卧,不接触受染物体 – 尽量避免扬起灰尘,服装沾染放射性物质后可以利用扫帚或树枝, 站在上风或侧风方向,按从上到下、先外后里的顺序进行拍打扫除, 也可以用水冲洗,洗涤时加入少量洗涤剂可提高消除效果。当然如 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将换下的衣物交给救援人员彻底遗弃。
•
• • •
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造成的放射性污染遍 及前苏联15万平方公里的地区,那里居住 着694.5万人。由于这次事故,核电站周围 30公里范围被划为隔离区,附近的居民被 疏散,庄稼被全部掩埋,周围7000米内的 树木都逐渐死亡。在日后长达半个世纪的 时间里,10公里范围以内将不能耕作、放 牧;10年内100公里范围内被禁止生产牛奶。
日常抗辐射食品
下面是一些日常能够抗辐射的食品,希望大家在努力工作的同时,也别忘了平衡生活, 保持健康的身心 • 黑芝麻 中医理论认为,黑色入肾,“肾主骨升髓通于脑”,各种辐射危害主要影响人体 大脑和骨髓,使人免疫系统受损。多吃补肾食品可增强机体细胞免疫、体液免疫 功能,能有效保护人体健康。 紫苋菜 紫苋菜能抗辐射、抗突变、抗氧化,与其含硒有关。硒是种重要的微量元素,能 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护人体健康。常吃含硒丰富的紫苋菜,可提高人体对抗辐 射的能力。 绿茶 绿茶中的茶多酚是抗辐射物质,可减轻各种辐射对人体的不良影响。茶叶中还含 有脂多糖,能改善机体造血功能,升高血小板和白血球等。 蔬菜、水果 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能摄取大量的维生素A、B、C、E。这些富含维生素的食 物能减轻电磁辐射对人体产生的细微影响,避免神经系统发生紊乱。 辛辣食品 辣椒之类辛辣食品属于常用调料,同时也是抵御辐射的天然食品。吃辣椒不但可 调动全身免疫系统,辣椒、黑胡椒、咖喱、生姜之类的香辛料,还能保护细胞的 DNA,使之不受辐射破坏。因此,经常吃辣,身体健康。
•
普通辐射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
1.辐射是指能量在空间和其他介质中的传递,存在形式有电磁波、粒子流等。按 辐射的效应分,可分为电离辐射与非电离辐射两类,一般人们通常提及的都 是电离辐射,包括最令人闻之色变的核辐射。电离辐射是使物质产生电离作 用的电磁辐射(如X射线、伽马射线),或粒子辐射(如阿尔法、贝塔、高速电 子、高速质子及其他粒子)。而波长大于100纳米的电磁波,由于其能量低, 不能引起水和机体组织电离,故称为非电离辐射,如光和超声波等。人们日 常生活中遇到的辐射与核辐射的原理是一致的,惟一不同的是强度没核辐射 高。 2.辐射源几乎无处不在,如电视、冰箱、微波炉等家用电器,办公室里的电脑、 复印机、空调,街上的高压线、电视信号发射塔,都会有微量的辐射。 3.毫无疑问,任何辐射都是有害的,人体通过自然代谢能够抵御一定的辐射伤害, 现代生活中电子设备大量使用造成了我们的生活环境辐射量较原先增大。因 此我们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要经常参加户外活动,远离电子设备,亲近大自 然,保持健康的身心。
此次日本核泄漏目前对中国 基本没有影响,但存在潜在风险
• 日本政府根据国际核事故分级表将此次事故定级为4级(最高7级)。且 认定此次核泄漏严重程度不及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和三哩岛核事故。两 起事故被分别被定为7级和5级。 • 辽宁三地未发现 据新华社沈阳电 (记者杨成军)记者从辽宁省环保厅下设的核安全 局了解到,在日本地震引发核电厂事故后,辽宁丹东、大连和沈阳 3个 辐射监测自动站开始24小时连续监测,截至13日10时,辽宁3地自动监 测数据尚未见异常。 • 根据以往核事故的经验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即使是发生了极为严重的核泄漏事故, 对远离事发地1000公里以外的地区的人类健康的危害,是很不明显, 或者说是轻微的。没有必要产生恐慌情绪。
核辐射能够引起严重的后果
• 核辐射,也叫做放射性物质,放射性物质可通过呼吸吸入,皮 肤伤口及消化道吸收进入体内,引起内辐射,y辐射可穿透一 定距离被机体吸收,使人员受到外照射伤害。身体接受的辐射 能量越多,其放射病症状越严重,致癌、致畸风险越大。 • 放射性物质可通过呼吸吸入,皮肤伤口及消化道吸收进入体内, 引起内辐射,y辐射可穿透一定距离被机体吸收,使人员受到 外照射伤害。内外照射形成放射病的症状有:疲劳、头昏、失 眠、皮肤发红、溃疡、出血、脱发、白血病、呕吐、腹泻等。 有时还会增加癌症、畸变、遗传性病变发生率,影响几代人的 健康。一般讲,身体接受的辐射能量越多,其放射病症状越严 重,致癌、致畸风险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