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增感
医学成像原理第三章--模拟X线成像

单纯型:CaWO4
荧
母体:基本成分,荧光体具有
光
某种特性的基础。
体
赋活型: 赋活剂:增强荧光体活性的物
如稀土类 质,如Tb、Eu等。
溶剂:促进母体结晶化,并增
加发光效率
(二)荧光物质
❖ 1896年,美国发明家托马斯·爱迪生发现了一种吸 收X线后能发射出荧光的物质。
❖ 1897年,一种以荧光物质为主要材料的钨酸钙 (CaWO4)增感屏开始在临床使用。
❖ 今天,增感屏得到不断改进,已成为模拟X线摄 影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1、荧光物质及发光机制
荧光现象:物理学定义,某种物质吸收了射线形式(紫 外线、 X线、电子线)的激发能量,并将吸收的能量以 可见光的形式(荧光)释放出来。
荧光物质:上述能发光的物质。 发光机制:荧光体在X线的激发下,通过能量转换的方
线占原X线的百分数。
吸收效率越高, X线有效利用率越高,其与荧光物质的 原子序数和X线的能量有关。
原子序数:其越高,入射X线光子与荧光物质相互作用 的几率增加,ηa也越高。稀土增感屏中含钡、镧、钇等 高原子序数的稀土元素,其吸收可达50~60%,高于 CaWO4增感屏(20~40% )。
K层结合能:当X线的光子能量处于荧光体材料的K层吸 收峰之上时, ηa 。
经自动洗片机的显影、定影、水洗、干燥 等化学加工过程,胶片上保存的潜影还原 为金属银;
银颗粒在照片堆积的数量决定影像的密度 不同,形成X线影像。
(二)结构:分双面和单面
是一层坚硬的保护 性明胶,防静电
利于乳剂层牢固 地粘附在片基上
多使用透明聚酯材料,作 为胶片的物理支架
由AgX、明胶、少量的有机 和无机物组成
射线三级强老师第三章问答题 (2)

射线检测第三章思考题问题1:射线照相灵敏度定义?问题2:射线照相灵敏度与超声波检测灵敏度有什么差异?两者属不同的概念——射线照相灵敏度对应于提高图像信噪比,灵敏度越高越有利于缺陷识别和检出;超声波检测灵敏度是指回波信号的放大倍数,与信噪比无关,灵敏度高并不意味缺陷检出率高。
问题3:什么是绝对灵敏度?问题4:什么是相对灵敏度?问题5:JB/T4730.2采用的是绝对灵敏度还是相对灵敏度?问题6:什么是像质计灵敏度?问题7:像质计灵敏度与自然缺陷灵敏度的关系如何?问题8:为什么射线照相灵敏度≠缺陷检出率?问题9:为什么“即使底片上像质计灵敏度很高,黑度、不清晰度符合要求,也会出现裂纹难于检出甚至完全不能检出的情况?”问题10:除了裂纹以外,还有哪些缺陷的检出灵敏度与像质计灵敏度不符?问题11:射线照相对比度、不清晰度、颗粒度是如何定义的?问题12:射线照相灵敏度影响因素是如何归纳的?问题13:底片对比度增大有哪些有利和不利影响?问题14:如果缺陷中不是充满空气,公式是什么样?ΔI / I =(μ-μ’)ΔT/ ( 1 + n )问题15:②③条假设有何区别?②是指IS不变,③是指n不变,因为n=Is/Ip,所以公式中Ip 要用没有缺陷存在的透射线值。
问题16:怎样理解“在大多数情况下,以上假设引起的误差极小,因此公式是可以成立的。
只有缺陷尺寸较小时,讨论对比度才有意义。
问题17:公式由哪些参数构成?问题18:公式的意义和用途是什么?问题19:主因对比度和胶片对比度的关系?问题20:放大系数为3-8是从哪儿得来的?见第二章表2-13 胶片的分类;几种胶片的梯度。
问题21:ΔT与缺陷尺寸和透照方向关系?问题22:其他影响透照厚度差ΔT的因素?问题23:衰减系数μ与射线能量关系?问题24:材质的哪些特性影响衰减系数μ问题25:散射比有哪些影响因素?问题26:使用高梯度胶片有哪些有利和不利影响?问题27:提高黑度有哪些有利和不利影响?问题28:改变显影条件变化有哪些有利和不利影响?问题28:怎样理解“本影消失,对比度显著下降现象”?问题29:射线照相不清晰度U是如何定义的?问题30:什么叫黑度过渡区的趾部和肩部?问题31:黑度过渡区的趾部和肩部是如何产生的?问题32:几何不清晰度是如何定义的?问题33:固有不清晰度是如何定义的?问题34:U、Ug和Ui的关系?问题35:公式(3-3)和(3-4)有什么不同?问题36:JB/T4730怎样规定L1与Ug值的?问题37:通过哪些方法可以减小Ug值?问题38:在减小Ug值的同时会带来哪些不利影响?问题39:焊缝上不同位置的Ug值受哪两大因素影响?焦点投影,工件形状。
jbt4333-2005

jbt4333-2005《JBT4333-2005:钢筋混凝土探伤用X射线检测技术规程》第一章引言第一节概述JBT4333-2005是我国钢筋混凝土探伤领域的技术规程,旨在规范和指导X射线检测技术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应用。
本规程适用于各类建筑工程和基础设施工程中的钢筋混凝土探伤工作。
第二节术语和定义本节对于相关术语和定义进行了明确和解释,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规程的内容和要求。
第二章检测设备和试剂第一节 X射线设备本节介绍了X射线设备的种类、性能要求以及使用注意事项。
包括射线发生器、探测器、辐射防护等内容。
第二节试剂本节详细介绍了在钢筋混凝土探伤中常用的试剂,包括显像剂、增感剂等,以及其选用和使用方法。
第三章检测方法和步骤第一节检测方法本节从整体上介绍了钢筋混凝土探伤的常用方法,包括传统方法和数字化方法,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第二节检测步骤本节详细描述了钢筋混凝土探伤的步骤,包括准备工作、设备调试、试样制备、探伤操作等,以确保探伤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四章结果评定与处理第一节结果评定本节介绍了钢筋混凝土探伤结果的评定方法和标准,包括缺陷判定、尺寸测量等,以便对探伤结果进行准确评价。
第二节处理措施本节对于探伤中发现的缺陷和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和建议,以确保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安全和可靠性。
第五章质量控制第一节质量管理本节介绍了钢筋混凝土探伤工作的质量管理要求,包括设备校验、人员培训、工作记录等,以提高探伤工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第二节质量控制本节详细描述了钢筋混凝土探伤中的质量控制要求和方法,包括检测参数的设定、标准曲线的建立等,以确保探伤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六章安全与环境保护第一节安全管理本节介绍了钢筋混凝土探伤工作中的安全管理要求,包括辐射防护、设备操作注意事项等,以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第二节环境保护本节对钢筋混凝土探伤工作中的环境保护要求进行了说明,包括辐射防护、废液处理等,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第三章模拟X线成像(医学影像成像原理)

2020/3/2
7
透视的荧光图像称为正像 特点:
肺:白灰色 骨骼:黑灰色
视 影像增强透视
1.荧光屏透视 接收器是荧光屏,根据穿过被照体的透射线不同,在荧光屏 上产生亮暗不同的荧光影像。 早期使用的荧光屏透视,由于荧光屏亮度太低,图像质量差, 检查时患者及医生接受的辐射剂量大,防护条件差。
2020/3/2
9
2.影像增强透视 接收器是X线电视系统。
特点: 影像亮度提高,可在明 室下操作,方便准确。 提高了诊断的正确率和 工作效率,监视器可以 放在任意位置,方便观 察并且为隔室透视提供 了技术基础。
2020/3/2
10
(二)X线摄影
X线摄影:应用光或其它能量来表现被照体信息状态,并以可见光学 影像加以记录的一种技术。
S
1
E(Dmin 1.0)
S表示感光度,E表示产生密度点为1.0所需的曝光量,Dmin表示灰雾度。 X线胶片的感光度一般在30-60。
2020/3/2
30
3)对比度:对比度反映了X线强度差
异与影像密度差异之间的关系,表示方
法有两种:反差系数(γ)和平均斜率
(G)。
反差系数(γ值):称对比度
2020/3/2
26
(3)肩部:肩部的密度随曝 光量的增加而增加,但不成正 比,曝光量增加较多而密度上 升较少,此部在照片影像上显 示为曝光过度。
(4)反转部:随曝光量的增 加,密度反而下降,影像密度 呈现逆转。产生反转现象的原 因是潜影溴化的结果。
2020/3/2
27
(3)医用X线胶片的感光特性: 1)灰雾度 2)感光度 3)对比度 4)宽容度
模拟X线成像主要是指X线从能量转换到影像显示的全过程,始终是采用连续 信号转换的方法,将不可见的X射线强度分布变换成可见的光强度分布。
RT2理论知识 第三章 射线照相质量的影响因素新2021

第三章 射线照相质量的影响因素
常用的线型像质计有: 1号线型像质计 线号为1~7; 6号线型像质计 线号为6~12; 10号线型像质计 线号为10~16; 13号线型像质计 线号为13-19。
第三章 射线照相质量的影响因素
透照材料不同,所用的像质计不同。 如:Fe、Ni、Ti、Al、Cu。
常用的FE(铁,钢)像质计用于碳钢、低 合金钢、不锈钢等。 表示为:10 FE JB。 符合JB/T7902-2015标准的最大线号为10的 钢像质计。
➢如:一张质量符合标准的射线底片,清晰 显示像质计丝线直径为 0.20 ㎜ 的影像。 不能确认为:该工件内部大于或等于0.20 ㎜的缺陷影像全部显示出来。
第三章 射线照相质量的影响因素
➢像质计灵敏度是评价射线照相技术质量的 一种手段。一般来说,像质计灵敏度和缺 陷检测灵敏度之间不能划等号,后者的情 况要复杂得多,是缺陷自身几何形状、吸 收系数、位置及取向角度的复合函数。
射线检测 第三章
淄博市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 徐长业
130 5338 4958
射线检测
射线照相法的原理:
射线在穿透物体过程中会与物质发生相互作用,因吸收和散射 而使其强度减弱。强度衰减程度取决于物质的衰减系数u和射线在 物质中穿越的厚度。如果被透照物体(试件)的局部存在缺陷,且 构成缺陷的物质的衰减系数又不同于试件,该局部区域的透过射线 强度就会与周围产生差异,把胶片放在适当位置使其在透过射线的 作用下感光。经暗室处理后得到底片。底片上各点的黑化程度取决 于射线照射量(又称曝光量,等于射线强度与照射时间乘积),由 于缺陷部位和完好部位的透射射线强度不同,底片上相应部位就会 出现黑度差异。底片上相邻区域的黑度差定义为“对比度”。把底 片放在观片灯光屏上借助透过光线观察,可以看到由对比度构成的 不同形状的影响,评片人员据此判断缺陷情况并评价试件质量。
x线摄影基本参数.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崔军胜
一第一、节感光X线效摄应影与基摄本影参参数数
感光效应是指X线通过人体被检部位后,使IR系
统感应多少的记录,并由此决定影像效果。
IR系统包括增感屏胶片组合装置、透视荧光屏
装置、透视影像增强器系统、IP系统、DR探测器系
统等。
必须具备两个方面: ①从X线成像的角度上看,几何投影正确; ②能清晰显示欲观察的兴趣区组织的细微结构。
第一节 X线摄影基本参数 (二)图像质量标准
1.适当的密度 2.鲜明的对比度 3.丰富的层次 4.良好的清晰度 5.尽量少的噪声
第一节 X线摄影基本参数
(二)DR曝光条件的制定
曝光条件标准设置分三种模式:自动模式(auto)、 半自动模式(semi)和手动模式(manual)。
DR安装调试完毕后,默认处于自动模式工作。也可根 据需要调整为半自动模式或手动模式工作。
第一节 X线摄影基本参数
四、优质图像标准
(一)符合临床诊断要求
4. 自动控制曝光条件法:
将X线探测器置于被检部位与IR之间,监测透过被检部位到达IR的X 线量,通过计算反馈调整X线的曝光条件,从而实现对各部位合适曝 光量的控制。
第一节 X线,常常根据临床检查目的、被检体参数 灵活使用摄影条件。
1.根据各部位密度、厚度的差别来选择管电压值。 2.根据受检者不同年龄阶段来选择管电压与管电。 3.根据受检者不同病理情况选择管电压与管电流量。
1.变动管电压法:将感光因素中除被检体厚度和管电压之外所有因素固 定不变,作为常数,然后根据被检体厚度来调整管电压的一种方法。 2.固定管电压法:在保证对被检部位有足够穿透力的前提下,将管电压 值固定,通过选择管电流或曝光时间来达到合适的感光效应的一种方法。
电影专业中英文对照易绚单词详解(第三章)

Blue Coating 蓝衣镜头一层位于镜头表面的薄膜,呈蓝色,用于改善镜头传送光线的能力,并防止不必要的偏光和散光。
Blue Screen Process 蓝幕遮片合成在摄影时,前景动作作衬空白的蓝色布幕,布幕的颜色和亮度必须足以使它在彩色底片上所产生的颗粒密度大于前景部分。
拍摄完后,利用滤色的技术在暗房做出两条遮片,然后再与分开拍摄的背景动作进行合成。
是运用十分普遍的一种特技摄影方式。
Body Make-Up Artist 身体化妆师负责除头、颈、手等部位化妆的化妆师。
Bomb 票房惨败指卖座极差的大制作电影。
如《埃及艳后》(1962)、《天国之门》(1980)。
Booking 买片排挡电影发行商与戏院之间为一部影片的放映事宜而达成的合约协议,约明影片放映地点、放映次数、租借费用或票房收入扣除多少百分比等等条件。
Boom 摄影机托架一种类似起重机的活动装置,可让摄影机移入或越过场景,由不同的高度或角度连续拍摄单一动作或整段影片,使画面显得流畅而富于变化。
Booster 1.增压器用来提高摄影灯光电压伏数的一种发电机。
2.增感剂一种特别强性的显影剂。
Box Office 票房一部电影放映期间累计之总收入,亦称“Gross”。
B-Picture B级片指美国1930到1950年代,两部同时上映的影片中较差的影片。
现一般指低成本或低品质的影片。
Breakdown 支配表依场景和天次列出影片拍摄时所需事物的明细表。
Bridging Shot 衔接镜头用来掩饰时空跳跃或其它不连戏情形(与剧情不连续)的镜头。
Brighton School 布莱顿学派成立于1900年英国的电影先驱团体,首创特技摄影和简单的蒙太奇,并实验各种彩色技术。
British Film Institute 英国电影学院1933年在英国政府和学院会员的赞助下成立,目前的经费由教育部列入预算。
学院既是政府机构,也是私人会员的俱乐部。
每年仿效奥斯卡颁发“英国电影金像奖”。
《医学影像成像原理》名词解释

《医学影像成像原理》名词解释第一章1.X 线摄影(radiography):是X 线通过人体不同组织、器官结构的衰减作用,产生人体医疗情报信息传递给屏-片系统,再通过显定影处理,最终以X 线平片影像方式表现出来的技术。
2.X 线计算机体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经过准直器的X线束穿透人体被检测层面;经人体薄层内组织、器官衰减后射出的带有人体信息的X 线束到达检测器,检测器将含有被检体层面信息X 线转变为相应的电信号;通过对电信号放大,A/D 转换器变为数字信号,送给计算机系统处理;计算机按照设计好的方法进行图像重建和处理,得到人体被检测层面上组织、器官衰减系数(¦)分布,并以灰度方式显示人体这一层面上组织、器官的图像。
3.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通过对静磁场(B0)中的人体施加某种特定频率的射频脉冲电磁波,使人体组织中的氢质子(1H)受到激励而发生磁共振现象,当RF 脉冲中止后,1H 在弛豫过程中发射出射频信号(MR 信号),被接收线圈接收,利用梯度磁场进行空间定位,最后进行图像重建而成像的。
4.计算机X 线摄影(computed radiography,CR):是使用可记录并由激光读出X 线影像信息的成像板(IP)作为载体,经X 线曝光及信息读出处理,形成数字式平片影像。
5.数字X 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DR):指在具有图像处理功能的计算机控制下,采用一维或二维的X 线探测器直接把X 线影像信息转化为数字信号的技术。
6.影像板(imaging plate,IP):是CR 系统中作为采集(记录)影像信息的接收器(代替传统X 线胶片),可以重复使用,但没有显示影像的功能。
7.平板探测器(flat panel detector,FPD):数字X 线摄影中用来代替屏-片系统作为X 线信息接收器(探测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显影时间3分钟,定影20分钟,常规冲洗、干燥
3、密度测量
用透射密度计,测量有屏、无屏各段光学密度值
密度值为1.0时,无屏曝光时间t1,有屏曝光时间t2,f=t1/t2
计算出增感率大小
(二)、分辨率的测试
将矩形测试卡放于装有胶片的暗盒上,
焦片距100cm
管电压50-60Kv,
曝光时间0.1S
教学内容
第三章增感屏
1、增感屏的结构与分类
2、增感屏对影像效果的影响
3、增感屏适用注意事项
增感屏是临床X线摄影不可缺少的重要器材,它与X线胶片匹配使用,能有效提高胶片的感光效应。
经测定,X线照片上形成的光学密度影像中95%以上是由增感屏上的荧光物质将X线能转换为可见的荧光光能后对胶片感光所致,仅有不足5%的光密度影像是X线直接感光形成,因此,增感屏的使用不仅极大减少X线的辐射损害,而且进一步拓展X线摄影的检查手段和应用范围。
比较两者铅字号码密度差异,可判断余辉强度和所持续的时间。
发光均匀性的测试
增感屏发光均匀测试
在10cmX25cm
长方形边框向内
10mm取15个点
测量出照片的密度值
若各点密度值相等
表明发光均匀,反之
不均匀
一、裱贴及平片密着试验
(一)、裱贴方法
先清洁暗盒,除去金属屑,杂物和污斑
取出新屏,分清前后屏
揭去屏背粘合胶上的覆盖纸,分别粘在暗盒前后面的内侧,使屏相对
(三)、防污染
防止异物进入
避免机械损伤屏面
避免尘土、水滴、显定影液接触增感屏
禁止对增感屏吹气、讲话、咳嗽
禁止用脏手触摸屏面
(四)、防强光
各种光线会导致荧光体老化
应避免在可见光下暴露,更要防止强光直射
(五)、定期清洁
方法:
1、软质毛巾轻拂屏面灰尘
2、用脱脂棉少许肥皂、或蒸馏水拭搽污迹
然后自然晾干
3、酌情选用乙醇、四氯化碳,二甲苯等清洁剂
2、中速增感屏
颗粒和涂布适中,有足够增感效率,又有良好的清晰度
通用型,广泛应用
标准屏
一般用中速钨酸钙屏
3、高速增感屏
荧光颗粒大,涂布厚
增感率高,荧光扩散严重,照片斑点增加
影响清晰度下降
多用于体积厚,密度高的肢体摄影。
(三)、按位置前后分类
1、前屏
黏贴在暗盒前面内侧的屏
荧光体层朝向胶片
接受X线剂量比后屏略多
第一节增感屏的结构和分类
一、增感屏的结构
典型结构,四层结构:
前屏
(一)基层
荧光体的支持物,又称基底层或屏衬层。相当于胶片片基。
白卡纸经树脂处理,或纸+聚酯塑料粘合
厚度约35um。
(二)荧光体层
是增感屏的核心层面,由荧光物质、激活剂和胶结剂组成。
层厚约16um
在X线的激发下产生可见荧光,是胶片感光
反射层或防反射层
增感屏斑点
由荧光物质性能和增感屏制作工艺两方面形成。
主要指:荧光物质量子吸收率、发光效率、荧光光谱、荧光物质纯度等
X线量子斑点
由入射光子统计涨落引起。
统计涨落:
增感屏上接受的X线量子不均匀性由增感屏单位面积上量子数量变化造成,这种变动称之。
量子少,斑点就增多
荧光激发发生在入射光子附近,致使发光不均匀,产生量子。
荧光层与基底层之间加有反射层
可使背面发散的荧光反射回胶片再利用,增高增感效率,但影响清晰度下降。
高清屏则在荧光体层和基底层之间加有防反射层,将背面发散荧光吸收掉,提高清晰度,但增感下降。
材料是吸光物质,如炭黑和深色材料。
(四)保护层
防水材料,能透荧光
厚度约3um
覆盖于荧光体层表面
能防机械损伤
防静电效应
f=t1/t2 t1无屏曝光时间t2有屏曝光时间
例子:
无屏曝光时间取得1.0密度值,时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s,有屏曝光时间取得1.0密度值,时间是0.1s,则该增感屏的增感率是4//0.1=40。
实际
用增感比
中速屏f为40,定之为基数100,其他屏增感率与之相比,就是另外屏的增感比。
例子
高速屏增感率是160,则它的增感比是
钇系和镧系15中元素总称---稀土元素
稀土增感屏
用稀土化合物加上激活剂涂布而成
按发出的荧光光谱不同分
A、发光光谱在蓝紫色光区的蓝系屏
需与蓝敏片匹配使用
B、发光光谱在黄绿色光区的绿系屏
需与绿敏片匹配使用
(二)、按增感效率分
1、低速增感屏
荧光颗粒小,涂布薄
增感效率低,荧光扩散小
影像清晰度高
又叫高清晰度屏
可选用厂家推挤清洁剂
布置作业:
甚至互不重叠双影(倾角》20度)
上述情况形成的图像称为伪解像。
(3)、屏片密着不良
接触不紧密,增加荧光体与胶片距离,光扩散扩大,导致模糊。
(4)、增感屏斑点
噪声照片斑点):
在光学密度值为1.0区域,存在微小密度差,这些不同密度差称之。
由胶片斑点、屏结构斑点、量子斑点组成。
作业:
教学内容
X线胶片斑点
由显影后银颗粒形成,主要有增感屏结构斑点和X线量子斑点影响。
高千伏散射线较多,在该屏背面衬有一层薄的铅合金箔
作用是吸收散射线,提高影像质量。
4、连续摄影屏
是与快速换片机配合使用的专用屏
具有
增感效率高
表面耐磨
防静电效果好
余辉时间短
适应短时间内连续摄影的需要
布置作业:
教学内容
第二节增感屏的性能与测试
一、增感屏性能
(一)、增感率(增感因素)
增感率:
曝光条件不变,在标准冲洗条件下的X线照片上产生相同密度值1。0时,无屏的曝光时间与有屏的曝光时间之比。
防污染作用
二、增感屏的分类
(一)按荧光物质分类
1、钨酸钙增感屏
Ca2WO4
一种能受X线照射能激发可见的蓝紫色光线的感光物质
特点:
发光效率稳定、照片斑点少
1896年发现通用至今。但增感效率发光效率较低,在某些摄影受限。
2、稀土增感屏
1972年应用
特点:
对X线吸收率高、发光效率高、增感作用强
能降低X线的辐射剂量,但同时增加X线照片斑点。
若整体边缘模糊,表明整个屏片密着不良
应更换弹簧垫或紧固弹簧扣来校正。
二、使用注意事项
(一)防潮
湿度65-80%之间,湿度大,会发霉,变弯曲,引起伪影和密着不良
也不宜放在强烈干燥的地方,防止荧光物质发生燥裂现象
(二)、防高温
高温导致荧光体作用衰退
温度-10-+35度,
高温季节,胶片要随装、随用、随卸,避免屏片粘连
扣紧弹簧扣,稍加压
注意黏贴时候要平整,防止重叠引起屏面不平,造成屏-片密着不良和表面磨损。
(二)、密着试验
增感屏必须要与胶片紧密接触,没有间隙,就是屏片接触良好,影像质量就好
粘合不当,增感屏受潮,暗盒弹簧扣松弛,会导致密着不良,影像模糊
新粘贴增感屏,先要进行密着试验
方法:
将一平整铁丝网置于被测试暗盒上,用适当条件曝光,冲洗后若铁丝网局部边缘模糊-----表示密着不良,应该纸片垫高。
特别是
低压摄影,影像对比度增加更明显。
3、降低照片影像的清晰度
(1)荧光扩散效应
荧光颗粒大,发光面光源增大,扩散增加。
厚度较厚,增加发光体与胶片距离,使荧光扩散、折射、发射加重,导致清晰度下降。
(2)X线斜射效应
X线锥形放射,斜射线多
倾斜球管,引起斜射线
X线斜行,穿过前后屏,使胶片两侧乳剂膜记录影像出现小幅错位,边缘模糊,清晰度下降。(倾角《20度)
涂布比较薄,利于较多X线到达胶片,保持胶片双面感光量近似相等
使照片两侧影像密度趋于一致
2、后屏
黏贴在暗盒背面内侧的屏
荧光体层与前屏相对,厚度较厚约为前屏的1.5-3倍。
荧光量较多,成清晰度较差
后屏在背面衬一层铅箔,吸收散射线,提高清晰度
入射光为100%,
前屏吸收能量30%
后屏吸收能量18%
其余为不易吸收的硬射线而透过增感屏
因此:
增感屏前后屏使用时不能颠倒!!
(四)、按用途分类
1、乳腺屏
是与单面药膜乳腺胶片匹配使用的软组织摄影专用屏。
荧光颗粒细小
涂布薄
要求达到较高的分辨率和清晰度
显示X线吸收差异小的组织之间的影像层次
2、牙科屏
是口腔片内配有一次性使用的单面增感屏
结构特点是
荧光颗粒小和涂布薄。
3、高千伏屏
适用于管电压为120KV以上的高千伏摄影
160/40 X 100=400。
说明该屏的增感率是中速屏的4倍。
影响增感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增感屏荧光颗粒大小
荧光体层厚度
增感物质的类型
(二)分辨率
表示增感屏能清晰反映影像细节的最大能力的指标。远低于胶片的分辨率,不同增感屏的分辨率也不同。
硫氧化钇屏较高,达9-10L.P/mm
(三)、余辉现象
增感屏荧光物质受到X线照射会发出可见荧光,在X线停止后,仍可持续一段短暂时间的发光,称为余辉现象。
增感屏老化,余辉时间延长。
余辉时间长,会引起胶片重复感光
增感屏余辉时间超过30s,应该要更换。
(四)、荧光光谱
荧光物质不同,发光光谱不同
齿状峰-----稀土增感屏荧光发射特点。
根据荧光光谱选择X线胶片,要互相匹配,才能发生最大感光效应。
光谱范围的匹配:
指最大峰值之间的对应和吻合。
钨酸钙屏、溴氧化镧屏---配蓝敏片
硫氧化钇屏、硫氧化镧屏---配绿敏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