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功、功率和机械效率复习课件
(沪科版)中考物理复习ppt课件【第14课时】机械效率、机械能

做的功,物理学中 但又不得不做
公 式
W 有=Gh(提升重物)=
W有 η
摩擦的动滑轮、 W 总-W 额外=η W 总
考点聚焦
归类示例
第14课时┃ 机械效率 机械能
2.机械效率 比值 。 (1)定义:有用功和总功的________
W有 ×100% W (2)公式:η =____________ 。 总
影响因素 动滑轮个数、动滑轮重、绳重、物重、各种摩擦 额外功 产生
考点聚焦
归类示例
第14课时┃ 机械效率 机械能
①滑轮组中动滑轮个数越多, 越省力, 但机械效 低 ;②同一机械,提升的重物越重,机 得出 率越______ 高 ; ③提升相同重物上升相同的高 结论 械效率越______ 度时,η 定>η 提高 方法
考点聚焦
归类示例
第14课时┃ 机械效率 机械能
[点拨] (1)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 小于1。
(2)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减小机械自重、减小机
件间的摩擦。
考点聚焦
归类示例
第14课时┃ 机械效率 机械能 考点2 机械效率的测量
名称 原理
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W有 η= ×100% W总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刻度尺 测量 工具 __________________ 弹簧测力计
考点聚焦
归类示例
第14课时┃ 机械效率 机械能
所测量 注意事项
绳子移动距离 s、物体上升高度 h、拉力 F、物体 重力 G
匀速 提升 必须使弹簧测力计沿竖直方向向上________
重物,以保证测力计示数大小不变 在不考虑绳重和摩擦的情况下,产生额外功的原 因是动滑轮的重,即 W 额外=G 动 h
机械、机械效率、功率

(一)、功: 1、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 ;二是物 体 。 2、不做功的三种情况:有力无距离、力和距离垂直(劳而无功)、有距 离无力(无劳而功)。 3、功的计算:功等于力跟物体在 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公式:W=FS,单位是 。 (二)、功的原理: 1、内容: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 所做的功; 即:使用任何机械都不—— 。 功的原理告诉我们:使用机械要省力必 ,要省距离必 ,既省—— 又省——————— 的机械是没有的。 若是理想机械(忽略摩擦和机械本身的重力):使用机械时,人们所 做的功(FS)= 直接用手对重物所做的功(Gh)
2
(三)轮轴 1、定义:由一个大轮和一个轴组成,能够绕共同的轴线旋转的 简单机械。 2、实质:是一个能够 连续转动 的杠杆。 3、特点:轮半径是轴半径的几倍,作用在轮上的力就是作用在 轴上力的 。公式 F.R=G.r 。应用:辘轱、汽车方向盘、 卷扬机的摇臂、门把手等。 (四)斜面 省力 1、斜面是————机械,斜面越长越省力。 2、不计斜面的摩擦,有公式_____ _FS=GH
省力 杠杆
费力 杠杆 等臂 杠杆
撬棒、铡刀、动滑轮、轮轴、羊角 锤、钢丝钳、手推车、花枝剪刀
缝纫机踏板、起重臂 人的前臂、理发剪刀、钓鱼杆 天平,定滑轮
L1 ﹦ L2
F1﹦F2
(四)滑轮: 定滑轮: ①定义: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②实质:定滑轮的实质是:———— 。 ③特点:不能 但能——--——
C、100J D、200
例6、如图所示,斜面高为1 m,长为3m, 工人用400N沿斜面方向的力将重为840N的 箱子推到车上。在这过程中工人做的有用功 840 是_____________J,机械效率_________。 70 ﹪ 120 物体与斜面的摩擦力是————————
人教版物理第十五章功和机械能复习ppt课件

一个物体可以既有动能又有势能。
2、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如图:A点:重力势能最大,动能为零。
B点:动能最大,重力势能最小。 A
A→B: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B→C: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C B
3、机械能守恒定律
如果只有动能和势能的转 化,机械能的总和保持不 变。(不考虑摩擦阻力做额外功)
13、探究:影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因素 猜想1:可能与匀速提升的速度大小有关; 猜想2:可能与被提升的钩码重力有关;’ 猜想3:可能与匀速提升的速度大小和被提 升的钩码重力都有关;
猜想4:可能与钩码被提升的高度有关.
兰兰的实验记录:
物理量控制因素 钩码重/N 绳端拉力/N 机械效率
大致相同的
10
速度提升
=500W
例9、使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质量是500kg的物体,
机械效率是70%,对滑轮组做功的总功率是7kW,则重物上升
的速度是多少?
解: ∵η= W 有= P 有用
W总
P总
∴滑轮组对物体做功的有用功率为:
P有用=P总× η=7000W ×70﹪
=4900W
物体的重力G=mg=500kg ×10N/kg
A.F1和F2做的功相等 B.F1做的功大于F2做的功
F1 甲
F2 乙
C. F1做功的功率小于F2做功的功率
D.甲的机械效率小于乙的机械效率
例4、一台起重机将重6000N的建筑材料 提升到10m高的楼房上,做的额外功是 40000J,总功是多少?机械效率是多少 ?
解: 有用功:W有用=Gh =6000N×10m=60000J
一、 功
初中物理《机械功与机械能复习》(共28张)ppt

(5)、两个不同装置提升相 同的重物时的机械效率相不 相同?那个滑轮组的机械效 率高,为什么?对于同一个 滑轮组来说,如果提升的重 物不相同,什么时候机械效 率高? (6)、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与什么因素有关,怎样提高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5、机械能
什么是能?它的单位是什么? 物体做功的本领叫能。单位是焦耳。
如何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如何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⑴物体移动了一段距离,但没有受 到力的作用。例如物体在光滑水平面 做匀速运动
⑵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但没有沿力的 方向通过距离,例如,用力推车,车没有推 动。 ⑶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也通过了距 离 . 但物体移动的距离跟物体受到力的 方向垂直.
功的计算公式:
有用功:有利用价值的功。
额外功:无利用价值而又不得不做 的功。 因为W总=W有用+W额外,所以
W 有用 < W 总 , 即有用功总是小于总功 , 机 械效率总小于1。 机械效率由有用功和总功两个因素 决定的,要正确区分出有用功和总功。
实验: 测定滑轮 组的机械效率
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
(1)、滑轮组中哪个是定 滑轮,哪个是动滑轮? (2)、动滑轮和重物各有 由几段绳承担的呢? (3)、如果要将重物提高h 厘米,那么绳子的自由端各 要移动多少? (4)、实验中弹簧秤应如 何拉动?
4、正确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
有用功W有在总功 W 总里所占百分比叫机械 效率,机械效率用 ŋ 表示。 ∴ŋ=W有/W总×100%
F
竖直方向
W有=Gh W总=Fs s=nh
G
如果滑轮组在水平方向放置:
有用功 W有=fs1
F
(S1是物体在水平 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总功:
(可直接使用)2014年4月《功和机械能》中考复习课件PPT.ppt

• A.P甲<P乙 B.P甲>P乙
• C.P甲=P乙
D.无法比较确定
W/J
甲
乙
O
1.8..1...h..,..
t/s
t/s
12
• 2、在一次体育课上,甲乙两位同学进展爬竿
比赛,甲、乙在同一位置匀速爬到竿顶用时 分别为9秒和10秒,假设甲、乙两人的体重之 比为5:6,那么它们爬竿的功率之D比〔 〕
• A、 4:3
钢筋做了功 C.被脚踢出的足球在草地上滚动的过程中,脚对足球
做了功 D.小刚从地上捡起篮球的过程中,小刚对篮球做了功
1.8..1...h..,..
6
3.物体匀速运动时的功率
功率定义式 P = W t
匀速运动时 s υ t
导出公式 P = Fv
PWFsFυtFυ tt t
例:某汽车的功率为30 kW,假设以54 km/h的速度
根据上表可知,做功最多的是_____乙____同学, 做功最快的是___甲_____ 同学, 你是根据比较
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 ____________________来判断出做功快慢的。
1.8..1...h..,..
5
例 以下关于物体是否做功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D
( )。
A.小丽背着书包站在路边等车,小丽对书包做了功 B.起重机吊着钢筋水平匀速移动一段距离,起重机对
D、动能增加,势能不变
1.8..1...h..,..
23
达标测试
1.如下图的四种情景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B。
举重运动员举 着杠铃不动
A
工人将货箱从 地面搬到桌上
修理工用力推 汽车,车没动
B
C
1.8..1...h..,..
《功和机械效率》复习课件

机械效率2011年中考题 机械效率
[2011河池 河池]8.李玲同学值日时用水桶提水从一楼上 河池 到三楼,她做的有用功是 B A.对桶所做的功 B.对水所做的功 C.对水和桶所做的功 D.对水、桶和人所做的功 12. (2011苏州)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 苏州) 苏州 滑轮组把重150N的物体匀速提升1m,不计摩 擦和绳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0%.则下列选 项错误的是 A A.拉力一定是125N B.有用功一定是150J C.总功一定是250J D.动滑轮重一定是100N
2011年中考题
27.(2011年杭州市) (5分) ( 年杭州市) 年杭州市 如图所示,小王用两个相同的 滑轮组(摩擦不计),分别将 重力不同的两个物体匀速提高 到相同高度,其中Gl > G2, 则所用的拉力F1 > F2(选 “>”、“<”或“=”),其机械教率 η1 >η2填“>”、“<”或“=’)
2011年中考题
[2011大理]20.(4分)如图l2所示是小华同学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
实验装置,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次数钩码重 实验装置,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次数钩码重G/N钩码上升高 钩码上升高 弹簧测力计示数F/N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 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cm机械 度h/cm弹簧测力计示数 弹簧测力计示数 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 机械 效率 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 (1)实验中应该 匀速 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 ) 次测量中, (2)第3次测量中,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为 60 cm,滑轮组 ) 次测量中 , 机械效率为 88.9% ; % (3)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滑轮组机械效率与 )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提升的物重 有关
1
W有 η= W总
中考物理复习方案 第13课时 功 功率 机械能及其转化课件(包考解读+考点聚焦+包考探究+以2013年真题为例)

包考解读
考点聚焦
包考探究
第13课时┃功
功率
机械能及其转化
(3) 小明同学想在图 (a) 的基础上继续探究物体动能 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请你帮他设计实验,写出简要的 让小球从同一高度滑下,改变小球 实验步骤及论证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质量,观察木块被撞后移动距离的远近 论证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两次实验中木块被推动的距离相同,说明动能和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体的质量无关;如果两次实验中木块被推动的距离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动能和物体的质量有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握和运用,计算时利用好W=Fs,不要受接触面粗糙程
度和物体质量的影响。
包考解读
考点聚焦
包考探究
第13课时┃功
类型二 功率
功率
机械能及其转化
例2 [2013·邵阳] 如图13-2所示,小丽和爷爷进行爬 楼比赛。他们同时从一楼出发,爬到五楼,结果小丽先到达。 已知小丽的体重比爷爷的体重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爬到五楼时,小丽做功比爷爷做的功多 B.爬到五楼时,爷爷做的功比小丽做的功多 C.小丽做功的功率一定比爷爷做功的功率大 D.爷爷做功的功率一定比小丽做功的功率大 图12-1
包考解读
考点聚焦
包考探究
第13课时┃功
功率
机械能及其转化
解 析
2014功、功率和机械效率复习专题.

2014中考功、功率和机械效率复习专题知识点1.功1.功: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移动了一段距离,我们就说力对物体做了功. 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3.计算公式:W Fs ,功的单位:J (焦耳) 4.不做功的几种情况:A .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但物体没有移动,这个力对物体不做功.如小孩搬大石头搬不动.B .由于惯性保持物体的运动,虽有通过的距离,但没有力对物体做功.如冰块在光滑水平面上中考要求知识框架知识点睛运动.C .当物体受到的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垂直时,这个力对物体不做功.如提着重物在水平地面上行走.甲、乙图是力做功的实例,丙、丁图是力不做功的实例5.功的原理(1)实验证明: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人们使用机械的目的,一是为了省力,二是为了省距离,三是为了操作方便——改变力的方向,但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这个结论叫做功的原理.(2)功的原理是能量守恒定律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一个普遍的结论,对任何机械都适用,但必须满足物体是匀速运动的.这个原理平时可通俗地解释为;利用机械使物体匀速运动时,动力做的功等于克服阻力做的功.(3)利用功的原理推导杠杆平衡条件.如图,设动力为F1,动力臂为L1;阻力为F2,阻力臂为L2.在力作用下,杠杆由AB 位置匀速转到CD 位置,则杠杆的A 端在F1作用下下降了h1,动力做功111W F L =⋅;B 端克服阻力F2的作用升高了h2,克服阻力做功222W F L =⋅,由于功的原理 12W W =即1122F h F h ⋅=⋅注意到ΔΔOCM ODN ,有1122h L h L =.由此可得122211F h L F h L ==.【例1】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例2】如图所示,用F=50N的水平拉力,通过一个动滑轮,使重为200N例题精讲的物体A 水平向右匀速移动了3m ,在这个过程中() A .拉力F 做了150J 的功 B .拉力F 做了300J 的功 C .重力做了600J 的功D .重力做了1200J 的功【例3】如图所示,已知物体A 和B 质量相等,A 在粗糙的水平地面,B 在光滑的斜面.现它们分别在同样大小的力F 作用下沿F 的方向分别移动了距离s ,则F 对物体做的功() A .对A 做的功多 B .对A 和B 做功一样多C .对B 做的功多D .条件不足,无法确定【例4】如图所示,在半径为R ,重为G 的油桶外绕了几圈绳子,在绳子的一端用一水平拉力F ,使油桶沿水平地面滚过距离s .在这一过程中,拉力F 所做的功为()A .GsB .(G+F)sC .FsD .2Fs【例5】绳子通过光滑环悬挂一个重50牛的物体,一个小孩拉着绳端从环正下方出发,沿水平地面向右走过3米,已知开始时,绳端与圆环的距离为4米.在这一过程中,小孩的拉力所做的功为()A .50焦B .100焦C .150焦D .200焦【课1】关于图所示的各种情景,下面说法错误..的是()A .甲图中:系安全带可预防汽车突然减速时人由于惯性前冲而撞伤B .乙图中:人用力向上搬大石块没有搬动,则重力对大石块做了功C .丙图中:在拉力作用下拉力器弹簧变长,说明力可使物体发生形变D .丁图中:抛出的石块在重力作用下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和运动快慢【课2】如图所示,已知A B C M M M >>.在同样大小的力F 作用下,三个物体都沿着力的方向移动了距离s ,则力F 所做的功()课堂检测A .A 情况下F 做功最多B .B 情况下F 做功最多C .C 情况下F 做功最多D .三种情况下F 做功相同【课3】今年6月美国将在科罗拉多大峡谷建成观景台.观景台搭建在大峡谷的西侧谷壁上,呈U 字型,离谷底1200m 高,取名为“人行天桥”,如图所示.如果在建造过程中有一块质量为0.1kg 的石子从观景台掉落谷底,则下落过程中,石子的重力做功为(g 取10N/kg)() A .12JB .1200JC .51.210J ⨯D .61.210J ⨯【课4】如图所示,物体A 的质量12kg m =,在拉力F 的作用下,物体A以0.1m/s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2N ,忽略滑轮与绳子的摩擦力以及滑轮、弹簧测力计和绳子所受的重力,并且绳子足够长.求:(1)物体A 与水平面间摩擦力f 的大小;(2)拉力F 的大小;(3)物体A 运动10s 的过程中,拉力F 所做的功.【课5】 A .B 两物体在相等水平外力作用之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B 的质量是A 的2倍,A 所受的外力是B 的3倍,A 运动速度是B 的4倍,那么在相同的时间内,外力对A .B 两物体做功之比应是()A .6:1B .8:1C .12:1D .24:1【课6】如图所示,将同一物体分别施以平行于斜面的力,从两个倾角不同的光滑斜面的底端拉至顶端,斜面倾角为α和β(α<β),所需的力分别为1F 、2F ,所作的功对应为1W 、2W ,则() A .1F <2F 1W <2W B .1F <2F 1W =2W C .1F =2F 1W =2W D .1F >2F 1W >2W【课7】重力为G ,长为L 的均匀直棒悬挂成竖直状态,现在棒的下端施加一水平拉力F ,让棒缓慢转过θ角后停止转动.如图所示,若不计摩擦,则棒在转动过程中() A .拉力F 逐渐变大,拉力不做功 B .拉力F 逐渐变小,拉力做功为GL C .拉力F 不变,拉力做功为cos GL θD .拉力F 逐渐变大,拉力做功为1(1cos 2GL θ-【课8】板AB 支于重心O 点,并在O 点正上方放一重力5N G =的物体P (大小不计),另在板上C 处用一细绳CD 系在地上,设0.5m OC =,细绳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8N m T =,此时木板处于水平平衡位置,细绳刚好竖直伸直,如图所示.现用一大小为4N F =的水平推力使物体P 沿OA 方向做直线运动,当细绳CD 刚好被拉断时推力对物体做多少功?知识点2 功率1.概念: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叫功率.功率是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功率的公式:WP t=3.功率的单位:瓦特,简称“瓦”,用“W”表示,常用的单位还有“kW”.其中1W=1J/s,1kW=1000W 4.当物体在F 的作用下,以速度v 匀速运动时,有WP F v t==⋅,由此可知,当功率一定时,力和速度成反比.例如,拖拉机的功率是一定的,当它耕地时,需要很大的动力,故其速度慢一些,当它在平地上行驶时,需要的动力小一些,故其运动的速度较大.另外如汽车以恒定功率行驶,平路上和爬坡时的速度会有很大差别.5.功率只反映做功的快慢,不能表示做功的多少. 6.功和功率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7.比较功率大小的三种方法:①在相同时间内,比较做功的大小,做功越多的物体,功率越大;②在完成相同功的条件下,比较所用时间长短,所用时间越短的物体,功率越大;③做功的多少和所用时间都不相同的情况下,通过计算WP t=,进行比较.【例1】关于功率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据P=W/t可知,机器做功越多,其功率就越大B .据P=Fv可知,汽车牵引力一定与速度成反比C .据 P=W/t可知,只要知道时间t 内机器所做的功,就可以求得这段时间内任一时刻机器做功的功率D .根据P=Fv可知,发动机功率一定时,交通工具的牵引力与运动速度成反比.【例2】自行建造的某集装箱吊车,在2min 内把66t 的集装箱匀速竖直向上吊起36m ,这吊车对集装箱做功的功率为 W ,g 取10N/kg.【例3】用同一水平力F 拉一个物体先后沿光滑水平面和粗糙水平面运动,两次物体运动的距离都为S ,运动的时间分别为t l 和t 2(t 1<t 2).若物体沿光滑水平面运动时,拉力做的功为W 1,功率为P 1;物体沿粗糙水平面运动时,拉力做的功为W 2,功率为P 2,那么()A .W 1=W2,P l >P 2B .W 1>W 2,P 1=P2C .W 1<W 2,P l >P 2D .W l =W2,P l <P 2【例4】如图所示滑轮组,不计绳重和滑轮摩擦.用力F 水平向右拉动绳端,使重物A 以0.1m/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拉力F 的功率为10W ,物体A 重150N ,则()A .拉力F 的大小为40NB .拉力F 做的功为6JC .物体A 受到摩擦阻力大小为100ND .绳端的移动速度为0.3m/s【例5】甲、乙两人匀速跑上楼的功率之比是3:2,两人体重之比为2:1,甲跑上楼用的时间是1t ,若开动传送带或电梯把甲送上楼用的时间是2t ,当乙用原来速度从向上开动的电梯跑上楼时,所用时间是()A .1212t t B .12213t t C .12213t t D .22t【例6】(多选)如图所示,置于水平桌面上的物体A 重490N ,物体B 重294N ,物体B 在匀速下降了40cm 的过程中,拉动物体A 在水平桌面上匀速移动了一段距离;若用一水平向左的力F 拉动物体A ,使物体A 在5s 内匀速移动0.5m (不计动滑轮、绳重以及滑轮轮轴间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拉力F 为294N ,拉力F 的功率为29.4WB .拉力F 为147N ,拉力F 的功率为14.7WC .物体A 与桌面的滑动摩擦力为294ND .绳子拉力对物体B 所做的功为73.5J【例7】(多选)如图10甲所示,重为80N 的物体在大小为30N 、水平向左的拉力F1作用下,在水平面上以0.4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滑轮与绳子质量及滑轮轴处摩擦均不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讲点拨,拓展创新
例3:图示的滑轮组在4s内将重为900N的重物匀速提升2m的距 离,所用的拉力为500N。 求:(1)拉力做功的功率为多少? (2)这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少?(3)若不计绳重和摩擦, 动滑轮重为多少? 解: S=2h=4m (1) W总=FS=500N×4m=2000J P拉=W总/s=2000J/4m=50W (2)W有用=Gh=900N×2m=1800J
(二)计算功时注意事项:
根据题意情境找对应的力、对应的距 离,并且持续作用
① W=FS 做功的形式 ②W=Gh (克服重力做功) ③W=fS (克服摩擦力做功)
变式训练、能力提升
2、水平地面有一重4 N的足球,一个小 孩用20 N的力踢球,使球向前运动了30 m, 那么小孩对球所做的功为( D ) A.120 J B.720 J C.600 J D.条件不足,无法计算
·江苏科技版
变式训练、能力提升
4、下列关于功和功率、机械效 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多 B.做功快的机械,功率一定大 C.效率高的机械,功率一定大 D.做功多的机械,效率一定高
达标检测
1、下列关于力做功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人提着箱子站在地面不动,手的拉力对箱子没有做功 B.人把箱子从二楼提到三楼,手的拉力对箱子没有做功 C.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汽车所受重力对汽车有做功 G D.过山车向下运动过程中,车上乘客所受重力对乘客没有做功 2、在水平地面上,用50N的水平拉力拉重为100N的小车,使小车沿水平方向前 进3m,所用的时间是5s,则拉力所做的功为_______J 150 ,重力所做的功为 0 ______J,拉力做功的功率为 ______W。 30 3、如图所示,用滑轮组将重为900N的物体匀速提升1m,若该滑轮组的机械效 率为75%,不计摩擦和绳重,则该滑轮组所做的有用功是多少j?所施加的拉 力为多少N?动滑轮的重力是多少N?
中考物理复习
学习目标
1、理解功的概念和两个必要因素, 明确功的公式,掌握功的计算; 2、理解功率概念,掌握功率的计算; 3、理解机械效率概念,掌握机械 效率 的计算。
自主复习、唤醒记忆
在课前复习知识的基础上完成以下题目: 1、 重20N的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在25N水平 拉力的作用下,沿桌面移动了1米,则拉力对物 体做的功为 25j ,重力对物体做的功为 0j 。 2、 一起重机在10秒内可将1.5t货物提高了4m, 那么它的功率至少为 6 千瓦?(g=10N/Kg) 3、如图,某同学用25N的力把重40N的 物体提升了20cm,求:有用功、总功、 F 机械效率。 W有=8j W总=10j η=80%
2、功的计算
不省功 。 3、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都_______
s ⑴ 公式: W=F· ⑵ 单位:焦(J) (N· m)
1J=1 N· m
总结梳理、构建网络
(二)功率
1、定义: 功与做功所用 时间 之比叫做功率, 它在数值上等于 单位时间 内所做的功。 2、物理意义:是表示 做功快慢 的物理量。 3、计算公式:p= W/t = Fs/t = Fv 。 4、单位: 瓦特 ,简称 瓦 ,符号 w , 常用单位 千瓦 ,1kw= 100 w。
归纳总结
功
定义 物理 意义 公式
(四)关于功和功率、机械效率的理解:
功率 单位时间内 所做的功
表示做功的 快慢
机械效率
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
力作用有成 效就说力做了 功 表示力的作 用成效
表示机械做功的效率
W=FS
p=W/t
η=W有/W总
效率也不一定高, 功、功率和机械效率没有必然联系.
0
总结梳理、构建网络
(三)机械效率
1、有用功:对人们有用的功。用 W有 表示。 2、额外功:使用机械时克服机械重力及摩擦力而多 做的功。用W额 表示。 3、总功:有用功 与 额外功 之和。用 W总 表示。 4、机械效率 (1)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用 η 表示 (2)公式: η=W有/W总 。 额外功 不可避免,所以 (3)说明:①由于使用机械时________ 小于 机械效率总是__________1 ;②机械效率通常用 百分数 表示,它________ __________ 没有 单位。
精讲点拨,拓展创新
例1、下图的四种情境中,人对物体做功的
是
(
D
)
归纳总结
(一)不做功的三种情况:
1、有力而无距离 推而不动 举而不起 2、有距离而无力 由于惯性而发生移动 3、有力也有距离,但力的方 向和距离的方向垂直,即力 的方向上无距离。
变式训练、能力提升
1、如图所示为运动员投掷铅球的过程示意 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C ) A. 在a到b的过程中,运动员对铅球做了功 B. 在b到c的过程中,运动员对铅球没做功 C. 在c到d的过程中,没有力对铅球做功 D. 在a到d的过程中,铅球运动状态不断变 化
3、解:W有=Gh=900N×1m=900j W总=W有/η =900j/75%=1200j S=3h=3×1m=3m F=W总/s=1200j/3m=400N ∵不计摩擦和绳重 ∴F=1/3(G+G动) ∴G =3F-G=3×400N-900N=300N
欢迎指导
再见
总结梳理、构建网络
(一 ) 功 1、功的概念
⑴ 定义: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并且物体在这 个 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⑵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下图示,某人在2s内将重100N的物体沿长 2m的斜面从底端拉至顶端,拉力大小为60N。 120 功率为 60 则拉力所做的功为___J, ___w;克服重力 100 功率为____W, 50 ﹪。 做的功为___J, 机械效率为83.3 ____
1m
精讲点拨,拓展创新
例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 A 功率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所以做功时 间越短功率越大 B 做功时间越长,做功越多,功率越大 C 在相同的时间内做功越多,功率越大 D 做功时间越短,做功越少,功率就越大
W有用=G物h
W额外1=G动h
克服摩擦所做的功
绳端拉力所做的功 W有用 W总
W额外2=fs
总功
机械效率 η =————
W总=FS G物 G物 h =———— ×100% =———— ×100% F×n FS 动滑轮重力 n=3
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因素:
摩擦力
提升物体的重力
S=3h
变式训练、能力提升
=500N S=2h=4m
W有用 W总
1800 J 90 % 2000 J
(3)W额=W总-W有用=2000J-1800J=200J 由W额=G动h得: G动=W额/h=200J/2m=100N
=900N h=2m
归纳总结
(三)关于滑轮组机械效率的问题:
有用功 克服物体重力所做的功 克服动滑轮重力所做的功 额外功
精讲点拨,拓展创新
例2、某人用20 N的推力把一个重400 N的 箱子水平移动了10 m,则此人对箱子做了 多少功?若此人又将此箱子匀速提到高1 m 的货架上,此人又对箱子做了多少功?
解:推箱子做的功: W1=Fs=20N×10m=200j 提箱子做的功: W2=Gh=400N×1m=400j
归纳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