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功和功率的计算专题教学文稿
物理教案:机械功和机械能

物理教案:机械功和机械能一、引言机械功和机械能是力学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对于理解物体的运动和能量转化具有关键作用。
本教案将介绍机械功和机械能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实际应用。
二、机械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1. 机械功的概念机械功是指力对物体作用并使其产生位移时所做的功。
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位移,即力的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时,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为正功;力的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反时,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为负功。
2. 机械功的计算方法机械功的计算公式为:功 = 力 ×位移× cosθ。
其中,力的单位为牛顿(N),位移的单位为米(m),θ为力和位移之间的夹角。
3. 机械功的实际应用机械功在日常生活和工程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人们骑行时对踏板施加的力产生的功使得自行车前进;机械设备的工作过程中,电机对负载施加的力产生的功使得机械设备运转。
三、机械能的概念和计算方法1. 机械能的概念机械能是指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具有的能量,它包括动能和势能两部分。
动能是指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势能是指物体由于位置或形状而具有的能量。
2. 机械能的计算方法动能的计算公式为:动能 = 1/2 ×质量 ×速度²。
其中,质量的单位为千克(kg),速度的单位为米每秒(m/s)。
势能的计算公式为:势能 = 质量 ×重力加速度 ×高度。
其中,重力加速度的取值为9.8 m/s²,高度的单位为米(m)。
3. 机械能的转化和守恒在物体的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可以在动能和势能之间相互转化。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一个孤立系统的机械能总量在转化过程中保持不变。
四、机械功和机械能的联系机械功和机械能密切相关。
当外力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机械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如果外力对物体做正功,物体的机械能将增加;如果外力对物体做负功,物体的机械能将减少。
由机械功的计算公式可以得知,机械功和机械能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初中二年级物理科目教案简单机械的效率与功率

初中二年级物理科目教案简单机械的效率与功率一、引言初中二年级物理科目教案简单机械的效率与功率是一份教学资源,旨在帮助教师们提供有关简单机械效率与功率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本教案旨在让学生了解简单机械的概念、原理以及如何计算机械的效率和功率。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们将能够掌握提高简单机械效率和功率的方法,培养他们的物理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简单机械的定义、分类及其应用。
2. 掌握计算机械效率和功率的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3. 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简单机械的定义、分类和应用。
2. 计算机械效率的方法和公式。
3. 计算机械功率的方法和公式。
4. 实际问题的解决。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知1. 引入简单机械的概念,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简单机械及其分类。
2. 提问:你们能举出几个简单机械的例子?第二步:学习计算机械效率的方法和公式1. 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机械效率,为什么要计算机械效率。
2. 教师给出计算机械效率的公式:机械效率=输出功/输入功。
3. 分析示例题目,让学生亲自计算机械效率。
第三步:学习计算机械功率的方法和公式1. 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机械功率,为什么要计算机械功率。
2. 教师给出计算机械功率的公式:机械功率=做功/时间。
3. 分析示例题目,让学生亲自计算机械功率。
第四步:讨论实际问题的解决1. 给学生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计算解决。
2.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制定解决方案,进行计算并得出结果。
五、教学互动1.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提问,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针对学生的困惑和错误,进行及时纠正和引导。
六、课堂总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学生需要掌握的重点和要点。
2. 让学生总结所学内容的关键词和核心概念。
七、拓展延伸1. 建议学生阅读相关物理书籍,深入了解简单机械、机械效率和机械功率的更多知识。
2. 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
初中物理机械效率和功率教案

初中物理机械效率和功率教案一、引言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关于机械效率和功率的概念。
机械效率是指机械输出功与输入功的比值,而功率则是指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大小。
本节课我们将深入学习机械效率和功率的概念,并通过实例和实验来加深理解。
二、知识点概述1. 机械效率机械效率是指机械设备将输入的功转变为输出的功的效率。
通常用η表示,其计算公式为:η = 机械输出功 / 机械输入功 * 100%2. 功率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大小,用P表示。
功率的计算公式为:P = 做功 / 时间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什么是功和能量,并和机械效率以及功率进行引导。
2. 讲解机械效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通过比较机械设备输入和输出的功,引导学生认识机械效率是如何定量表示的,并通过实例进行演示计算,并解释计算过程。
3. 实验-测量机械效率分成小组,每个小组使用弹簧测力计、木块、滑轮等实验器材进行机械效率的实验测量,要求学生记录实验步骤、数据和结果,并进行分析和讨论。
4. 讲解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功率是如何表示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大小,并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进行解释,帮助学生理解功率的计算方法。
5. 实例分析-计算功率提供一系列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计算给定条件下的功率,并解答学生的问题。
6. 实验-测量功率分成小组,每个小组使用测量器具和小型发电机等实验器材进行功率的实验测量,要求学生记录实验步骤、数据和结果,并进行分析和讨论。
7. 总结通过教师的总结和引导,对机械效率和功率的概念进行再强调,并与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进行关联,加深学生对于机械效率和功率的理解。
四、教学目标1. 理解机械效率和功率的概念。
2. 能够计算机械效率和功率。
3. 通过实验测量和计算,加深对机械效率和功率的理解。
五、教学资源和评估1.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木块、滑轮、测量器具、小型发电机等。
2. 课堂练习,包括理论计算和实验操作的评估。
初中机械功教案

初中机械功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机械功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2. 掌握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
3. 能够分析生活中机械功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内容:1. 机械功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2. 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3. 实际问题分析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机械功的概念,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如推车、提水等)让学生初步理解机械功的概念。
2. 提问:什么是机械功?机械功的计算方法是什么?二、新课讲解(20分钟)1. 讲解机械功的概念,强调机械功的计算方法(力×距离× cosθ)。
2. 讲解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有用功/总功),并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
3. 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机械功的应用,如电梯、汽车等,让学生理解机械功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三、课堂练习(15分钟)1.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机械功和机械效率的知识解决问题。
2.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互相解答疑问,教师巡回指导。
四、总结与拓展(10分钟)1.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机械功和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2. 拓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思考机械功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如工程、科技等。
教学评价:1. 课堂讲解:观察学生对机械功和机械效率的理解程度,以及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
2. 课堂练习:检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机械功和机械效率知识的掌握程度。
教学资源:1. PPT课件:展示机械功和机械效率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实际应用。
2. 练习题:提供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建议:1. 注重学生对机械功和机械效率概念的理解,避免死记硬背。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3. 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感受机械功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功》简单机械功课件演示文稿

增加机械效率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简单机械类型, 以达到最优的效果。
通过减少摩擦、优化机械结构等方式,提高 机械效率,减少能量损失。
考虑安全性
维护与保养
在设计和使用简单机械时,应充分考虑安全 性,避免出现意外事故。
定期对简单机械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机械 的正常运转,延长使用寿命。
简单机械功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
总结词
滑轮是一种简单机械,通过改变滑轮的半径可以改变拉力的 大小,从而实现省力或费力效果。
详Hale Waihona Puke 描述在实际生活中,滑轮的应用也很广泛。比如,建筑工地上的 吊车和吊桥都是利用滑轮原理来传递拉力。通过分析滑轮的 半径和拉力的大小,可以计算出所需的拉力大小和省力效果 。
04
简单机械功的应用与优化
简单机械功的应用
03
简单机械功的实例分析
杠杆的实例分析
总结词
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通过调整支点位置可以改变力臂长度 ,从而实现省力或费力效果。
详细描述
在实际生活中,杠杆的应用非常广泛。比如,用撬棒撬重物 时,将支点靠近物体可以更省力;而用羊角锤拔钉子时,将 支点远离钉子可以更省力。通过分析杠杆的支点、力臂和阻 力臂长度,可以判断省力或费力效果。
类型
分为光滑斜面和粗糙斜面 。
应用
如楼梯、斜坡等。
轮轴原理
定义
轮轴是一种简单机械,通过将 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实
现动力传递。
类型
分为定轴轮系和行星轮系。
应用
如自行车、汽车等交通工具。
滑轮原理
定义
滑轮是一种简单机械,通过改 变力的方向和大小,实现物体
的提升或降低。
类型
分为定滑轮和动滑轮。
寒假专题(三)简单机械 功和功率 首师大版 教案

寒假专题(三)简单机械 功和功率一. 本周教学内容:寒假专题(三) 简单机械 功和功率(一)简单机械:1. 杠杆: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杠杆。
(1)杠杆的“一点两力两臂”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O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 1)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 2)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l 1)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 2)(2)杠杆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公式:F 1l 1=F 2l 2(3)三种杠杆2. 滑轮(1)分类:分为定滑轮和动滑轮(2)滑轮组:①定义: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起来叫滑轮组。
②特点:使用由一根绳子组合的滑轮组,用它提升重物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的拉力就是重物的几分之一,拉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就是物体移动距离的几倍。
nh S n GF ==∶即(n 是吊着物体的绳子段数)(二)功和功率:(1)功: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作用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①力对物体做功包含两个必要因素: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②力对物体没有做功的三种情况:1)有作用力,但没有距离。
例如:推而不动2)有通过的距离,但没有力的作用。
例如:惯性运动3)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与物体通过的距离相互垂直。
例如:水推物水平行走③功的计算:功等于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即W =F ·S④功的单位:国际单位制:焦耳(J )1焦耳(J )=1牛顿·米(2)功率:①功率: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③单位:国际单位制中:瓦特(瓦) 1瓦=1焦耳/秒常用单位:毫瓦,千瓦1毫瓦(mW)=10-3瓦(W )1千瓦(kW)=103瓦(W )(3)机械效率:①有用功和额外功i 有用功:使用机械时,机械对物体做的功是人们需要的,叫有用功,用W 有表示。
初中物理教案机械功5则范文

初中物理教案机械功5则范文第一篇:初中物理教案机械功机械功一、教学任务分析本节学习机械功、功率。
机械功、功率是“机械和功”这一章的第二节,是为下一节学习“机械能”打基础的,同时也是本章学习研究“功的原理”的基础,更是高中学习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的基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知道功的概念,知道功率的意义。
在学习本节前,学生已经学过“力”、“物体的运动”相关知识,对“力”和“距离”这两个概念并不陌生。
但由于生活经验的影响,学生容易将生活中的“做工作”与物理学中的“做功”混淆,对费力而未做功的现象不易理解。
因此要通过一系列的事例让学生知道功的概念。
做功有大小,做功有快慢吗?怎样比较物体做功的快慢呢?本设计期望通过一系列实验探究,帮助学生找到比较物体做功快慢的不同方法。
本节课的教学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在观察、实验、讨论的过程中建立功和功率的概念,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计算功的大小,并能用学到的知识解释生活中与功率有关的问题,从中体验到学习物理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功的概念;能用公式W = F·s进行简单计算,知道功的单位。
(2)知道功率的概念;理解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知道功率的单位。
(3)能用公式P = W / t进行简单计算。
2.过程和方法经历比较做功快慢的活动,认识功率概念的建立过程中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了解功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感受物理与生活密切相关。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功率概念的形成过程。
难点:功的概念建立。
四、教学资源1.学生实验器材:钩码、弹簧测力计、木块、铅球、秒表、矿泉水瓶、直尺等。
2.各种做功和功率的图片、视频等。
五、教学设计思路本设计的内容为机械功、功率等两部分内容。
本设计的基本思路是:以观察生活中的实例为基础,以学生分组实验讨论、教师点拨为基本方法,建立机械功的概念,并能实际测量物体做功的大小;通过比较物体做功的快慢,建立功率的概念。
高中物理教案:如何计算机械功和功率

高中物理教案:如何计算机械功和功率一、计算机械功的基本概念及计算方法计算机械功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它衡量了物体在力的作用下所做的功。
在高中物理课程中,学生需要掌握如何准确地计算机械功和功率。
本文将介绍计算机械功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计算机械功的基本概念是指物体在力的作用下沿动力方向移动所做的功。
具体而言,如果一个物体受到力 F 的作用,并且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 s,则它所做的机械功 W 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W = F × s其中,W 表示机械功,F 表示作用力的大小,s 表示移动的距离。
这个公式基于力和位移的乘积,表示了物体所受力对物体移动所做的功。
二、计算机械功的实际应用案例计算机械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不仅仅是理论知识,它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实际应用案例。
1. 提升重物:当我们使用绳索或机械设备提升重物时,需要计算提升过程中所做的功。
在这种情况下,计算机械功可以帮助我们确定所需的力量和距离,以确保安全和有效地完成操作。
2. 自行车骑行:骑车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方式,我们可以用计算机械功来衡量我们骑行的效果。
骑行时,我们的肌肉通过向踏板施加力来推动自行车前进。
通过计算产生的机械功,我们可以了解我们的骑行效果以及对身体的锻炼程度。
3. 水电站发电:水电站利用水流的动能产生电能。
在水电的转换过程中,需要计算水流对水轮机所做的功。
这样就能确定水流对发电机的功率,进而保证水电站的正常运行。
三、计算机械功的单位和量纲计算机械功的单位是焦耳(J),它表示物体所做的功的能量单位。
1焦耳等于1牛顿乘以1米。
根据公式 W = F × s,如果力的单位是牛顿(N),位移的单位是米(m),那么计算机械功的结果将是焦耳。
功率是衡量功的速率的物理量,它是计算机械功的重要补充。
功率(P)定义为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W)的比率。
公式如下:P = W / t其中,P 表示功率,W 表示所做的功,t 表示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功和功率的计算
专题
功和功率的计算专题
34、工人用如图所示装置从6m深的井中匀速吊起一个重量是800N的物体,所用拉力为500N,2min后物体由井底升至井口,求:
(1)物体由井底升至井口工人所做的有用功;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物体上升过程中工人做功的功率。
36、一块水田面积为1800m2要灌平均0.1m深的水.不计水渗透的损失,求:(1)所灌水的质量为多少kg?(ρ水=1.0×103kg/m3)
(2)若这些水是用水泵(抽水机)从距水田2m深的水渠中抽上来的(提示:抽水实际上就是利用水泵将水提升一定高度),水泵对水做了多少J的功?
(3)若水泵的功率为 2kW,抽这些水要用多长时间?
37、如图所示,利用滑轮组吊运建筑材料.某次将总重G为4000N的砖块匀速吊运到高为10m的楼上,用时40s,卷扬机提供的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
1250W.求在此过程中:
(1)拉力F做功多少?
(2)拉力F的大小为多少?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少?
38、有一质量为20kg的正方体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的体积为8×10﹣3m3,某人想通过如图所示的滑轮来竖直提起这个物体.( g=10N/kg)
(1)该物体的密度是多大?
(2)当人用250N的力向下拉绳子时,物体恰好能匀速上升,物体上升3m后恰好到达目标位置,求此过程中人所做的功?
(3)该定滑轮的机械效率是多大?
40、(4分)五一假期,小明全家驾车从高淳到南京游玩,出发前,爱学习的小明收集了相关数据,整理成下表,请你根据表中数据完成相关计算.
轿车质量(kg)1050
车轮与地面接触总面积
0.15
(m2)
高淳到南京距离(km)100
预设行车速度(km/h)90
行驶l km耗油量(g)50
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N)2000
(1)(2分)匀速行驶lkm牵引力所做的功.
(2)(2分)全程消耗的汽油在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q汽油=4.6×107/kg).
41、今年国庆期间,小佳坐着他家的小汽车匀速行驶了144km,用时2h,消耗汽油9kg,发动机的牵引力为1000N。
求:
(1)小汽车的速度和发动机的功率。
(2)汽车匀速行驶时牵引力做的功。
(3)汽车发动机的效率。
(=4.6×107J/kg)
42、一辆轿车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匀速行驶1.8km,若轿车行驶过程中所受到的阻力为1600N,轿车上的速度表如图所示.求:
(1)在此过程中汽车的牵引力所做的功是多少J?
(2)该车行驶过程中的功率是多少W ?
43、工人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900N的物体竖直向上匀速提升0.5m,工人所用的拉力F为600N,(不计摩擦与绳重)
(1)人的拉力做的功为多少J?
(2)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少?
(3)若用此滑轮组提升重为1500N的物体,绳上拉力是多少N?
47、如图,质量为10kg的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求:
(1)物体所受重力大小;
(2)物体底面积为0.1m2,物体对桌面的压强大小;
(3)用20N的水平推力,使物体在桌面上移动0.5m,推力对物体做的功.
48、图是某建筑工地提升建材所用的升降机示意图。
建材的重力是6300N,建材与货箱水平底面的接触面积是1.2m2。
升降机在1min内将建材匀速提升了12m,钢丝绳自由端拉力F的功率是1800W。
试求:
(1)建材对货箱水平底面的压强是多少?
(2)拉力F所做的功是多少?
(3)该滑轮组提升这些建材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参考答案:
34.(1)4800J(2)80% (3)50W
36.【解析】
试题分析:水泵抽水是克服水的重力做功,水的质量利用m=ρV计算。
水的质量:m=ρV=1.0×103kg/m3×1800m2×0.1m=1.8×105kg
功:W=Fs=Gh=mgh=1.8×105kg×10N/kg×2m=3.6×106J
由可得,
考点:功和功率的计算
37.【解析】
试题分析:(1)已知拉力的功率和做功时间,利用公式W=Pt得到拉力做的功;
(2)由图知,作用在动滑轮上的绳子段数为2,已知物体上升的高度,可以得到绳子拉下的长度;已知拉力做的功和绳子拉下的长度,利用公式F=得到拉力的大小;
(3)已知物重和上升高度,可以得到有用功;已知有用功和拉力做的功,利用公式η=×100%得到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拉力做的功为W总=Pt=1250W×40s=5×104J;
(2)绳子拉下的长度为s=2h=2×10m=20m,
∵W=Fs,
∴拉力为F===2500N;
(3)滑轮组做的有用功为W有用=Gh=4000N×10m=4×104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100%=×100%=80%
考点:功的计算;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机械效率、有用功和总功的计算,会正确判定作用在动滑轮上的绳子段数,清楚绳子拉下的长度与物体上升高度的对应关系,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38.【解析】(1)已知质量m=20kg ,体积v=8×10﹣3m3 物根据密度计算公式
可计算处密度
(2)观察装置图可以发现机械装置为定滑轮,不省力不费距离只是改变力的方向,所以当物体上升3m时,拉力所拉的绳子自由端拉过的距离是3m,有知道拉力F=250N。
那么人做的功
(3)在重物上升3m的过程中,人工做功750J,而有用功仅限于克服重力做功,
所以机械效率
本题属于比较容易的习题,要求大家细心认真即可
40.【解析】
试题分析:(1)匀速运动牵引力等于阻力等于2000N,W=Fs=2000N×1000m=2×106 J
(2)行驶l km耗油量是50g。
高淳到南京距离100km使用汽油5kg,Q=mq=5kg×4.6×107/kg=2.3×108 J。
考点:功,二力平衡,热值
41.【解析】
试题分析:在此题中先根据公式V=S/t计算出小汽车的速度,再利用P=FV计算发动机的功率;根据发动机的牵引力1000N和小汽车匀速行驶路程144km,计算汽车匀速行驶时牵引力做的功。
应用公式W汽=mq计算汽车行驶时消耗汽油产生的能量,最后计算汽车发动机的效率。
(1)小汽车的速度是V="S/t=" 144km/2h="72" km/h="20m/s,"
发动机的功率是P=FV=20m/s×1000N=2×104W;
(2)汽车匀速行驶时牵引力做的功W=FS=1000N×144km=1.44×108J,
(3)汽车行驶时消耗汽油产生的能量是W汽=mq=9kg×4.6×107J/kg=4.14×108J, 汽车发动机的效率n=W/W汽=1.44×108J/4.14×108J=35%
考点:机械能的计算
42.【解析】
试题分析:汽车在匀速行驶时牵引力做功等于克服阻力做力,功率的大小可以由功率的计算公式变形得到,速度90km/h要换算成25m/s,牵引力的大小等于汽车受到的阻力。
用P=Fv可解释实际中汽车上坡为什么要减速,在发动机输出功率一定的情况下,减速可以增大发动机的牵引力。
功:W=Fs=fs=1600N×1.8×103m=2.88×106J
功率:
考点:功率的计算
43.【解析】
试题分析:滑轮组中人的拉力做的功是总功,克服物重做是有用功,克服绳重和摩擦做的是额外功。
此滑轮组动滑轮上有两段绳子,拉力移动距离是物体上升高度的2倍,本题要注意拉力移动距离。
在不计摩擦时,额外功是克服动滑轮重力做功,提升不同物体时,动滑轮重力不变。
人的拉力做功:W=Fs=600N×0.5m×2=600J
机械效率:
由得G动=2F—G物=2×600N—900N=300N
拉力:
考点:滑轮组机械效率的计算
47.【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G=mg求出物体重力;
(2)物体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其重力,根据p=求出压强;
(3)根据W=Fs求出推力做的功.
解:(1)物体重力:G=mg=10kg×9.8N/kg=98N;
(2)物体对桌面的压力:F=G=98N,
物体对桌面的压强:p===980Pa;
(3)推力做的功:W=F′s=20N×0.5m=10J.
考点:重力的计算;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功的计算
精品资料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重力、压强、功的计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基础性题目
48.【解析】(1)欲求压强应该知道压力与受力面积,压力的大小就等于建材重力的大小,受力面积还是已知的,故压强可求;
(2)求拉力的功,由于题中已知功率和时间,直接用公式求出即可;
(3)欲求机械效率,应该知道有用功和总功,有用功就是提起建材的功,总功就是拉力做的功,二者相除即可得到机械效率。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