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随机抽样”的教学案例

合集下载

简单随机抽样(创新设计)

简单随机抽样(创新设计)
以基于样本数据进行推断和预测。
03
创新设计在简单随机抽 样中的应用
利用创新技术提高抽样的效率
01
02
03
自动化技术
利用自动化设备或软件进 行随机抽样,减少人工操 作,提高抽样的速度和准 确性。
大数据技术
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 大量数据进行快速处理和 分析,提高抽样的效率。
云计算技术
利用云计算平台进行分布 式计算,提高数据处理和 存储的效率,加速抽样过 程。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简单随机抽样将拓展到其他领域,为不同领域的研究和实 践提供支持。
简单随机抽样作为一种基础统计方法,不仅在统计学领域 有广泛应用,还将拓展到其他领域,如社会学、经济学、 政治学等。通过与其他领域的结合,简单随机抽样将为各 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力支持,促进跨学科的发展和应 用。
特点
简单随机抽样具有简单易行、误差小、 代表性强的特点,适用于各种类型的 调查对象,尤其适用于样本量较大、 总体各单位之间差异不大的情况。
简单随机抽样的应用场景
市场调研
在市场调研中,简单随机抽样常 用于了解消费者需求、品牌认知 度、市场份额等方面的情况。
社会调查
在社会调查中,简单随机抽样用 于了解社会现象、人口特征、民 意倾向等方面的情况。
总结词
详细描述
人工智能技术将为简单随机抽样提供更智能、 自动化的方法,提高抽样的效率和精度。
人工智能技术,如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可 以应用于简单随机抽样中,实现自动化抽样 和数据分析。通过训练模型,可以自动识别 和筛选符合条件的样本,减少人为干预和误 差,提高抽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简单随机抽样的跨领域应用
总结词

典型的抽样方法

典型的抽样方法

典型的抽样方法1.简单随机抽样:简单随机抽样是指从总体中随机选择个体,使得每个个体被选中的概率相等。

这种抽样方法适用于总体较小、个体之间没有明显差异的情况。

案例:研究人员想要调查大学学生对食堂饭菜满意度的情况。

该大学共有3000名学生,研究人员使用随机数表,随机选取了200名学生进行调查。

研究人员向这200名学生发放问卷,记录他们对食堂饭菜的满意度。

2.系统抽样:系统抽样是指按照一些规则从总体中选择个体,例如每隔一定间隔选择一个个体。

这种抽样方法适用于总体无序排列的情况。

案例:研究人员想要调查小区居民对小区环境的满意度的情况。

该小区共有1000户居民,研究人员将居民按照住址顺序给予编码,然后以编码数为5的倍数进行系统抽样。

例如,从第5户居民开始,每隔5户选取一个居民进行调查,直到选取够样本量为止。

3.分层抽样:分层抽样是指将总体划分为不同层级,然后分别从每个层级中进行抽样。

这种抽样方法适用于总体有明显差异的情况,可为每个层级设置不同的样本量。

案例:研究人员想要调查市不同年龄段人们对健康锻炼的情况。

该市有四个区,每个区又分为青年人、中年人和老年人三个年龄段,研究人员按照这个划分将总体分为12个层级。

然后从每个层级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本,如每个层级抽取20人,共计240人进行调查。

4.群组抽样:群组抽样是指将总体划分为若干个群组,然后随机选取部分群组进行抽样。

这种抽样方法适用于群组内个体相似且群组之间有差异的情况。

案例:研究人员想要调查地区学校的教育质量情况。

该地区有20所学校,研究人员使用随机数生成器随机选取了5所学校进行调查。

对于每所选中的学校,研究人员从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教师和学生,以了解他们对教育质量的看法。

以上是典型的抽样方法及其相应的案例。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的特点,研究人员可以选择最适合的抽样方法来提高研究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随机抽样的三个案例

随机抽样的三个案例

随机抽样的三个案例摘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用样本估计总体,首先采集的样本能够代表总体。

科学抽样的标志是每个个体被抽到样本中的机会均等,常用的方法有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系统抽样,关注它们的特征、适用范围及方法步骤。

关键词:随机抽样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系统抽样随机抽样的重要标志是总体中每个个体被抽到样本中的机会均等,利用随机抽样得到的样本能够代表总体。

运用这样的样本估计总体,统计推断出的结论的可靠性才有保障。

下面通过三个案例谈谈随机抽样的设计。

【案例1】某市为了支援西部教育事业,现从报名的18名志愿者中选取6人组成志愿小组。

为了保证对每个志愿者的公平性,如何确定志愿小组的名单?解:案例1的总体中个体数目较少,运用随机抽样法抽样。

简单随机抽样法有两种,分别为抽签法和随机数法,两法皆适合此案例。

抽样过程可分别设计为以下几个步骤:1.采用抽签法。

(1)编号:将18名志愿者编号,号码为01、02、 (18)(2)制签:将号码分别写在一张纸条上,揉成团,制成号签。

(3)搅匀:将做成的号签放入一个不透明的袋子中,并充分搅匀。

(4)抽签:从袋子中依次抽取6个号签,并记录上面的编号。

(5)定样:所得号码对应的志愿者就是志愿小组的成员。

简记为五步走:编号、制签、搅匀、抽签、定样。

2.采用随机数法。

(1)编号:将18名志愿者编号,号码为00、01、…、17(同抽签法编号一致也可,但号码的位数要相同)。

(2)数表定位:在随机数表中任选一数,如第1行第1列的数0。

(3)读表并录号:从选定的数0开始向右读(读数的方向也可向左、向上、向下),得到一个两位数03,由于03<17 (03理解为3),说明号码在总体内,将它记录;继续向右读,得到47,由于47>17,将它去掉。

按照这种方法继续向右读,直到记录的号码为03、16、11、14、10、07。

(4)定样:所得号码对应的志愿者就是志愿小组的成员。

简记为四步走:编号、数表定位、读表录号、定样。

简单随机抽样(1)+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

简单随机抽样(1)+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

问题:放回摸球有什么不足吗?你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在有放回地摸球中,同一个小球有可能被摸中多次,极端情况是 每次摸到同一个小球,而被重复的小球只能提供同一个小球颜色 信息。这样的抽样结果误差较大。
我们可以采用不放回摸球,即从袋中随机摸出一个球后不再放 回袋中,每次摸球都在余下的球中随机摸取,这样就可以避免 同一个小球被重复摸中。 特别地,当样本量n=1000时,不放回摸球已经把袋中的所有球 取出,这就完全了解了袋中红球的比例,而有放回摸球一般还 不能对袋中红球的比例做出准确的判断。
(3) 重复上述过程,直到抽足样本所需要的人数; (4) 如果生成的随机数有重复,即同一编号被多次抽到,可以剔除重复的 编号并重新产生随机数,直到产生的不同编号个数等于样本所需要的人数.
读数获取样本号码
①在随机数表中任选一个数作为起始数;(选起始数)
②从选定的数开始依次向右(或向左、向上、向下)读,将 编号范围内的数取出,编号范围外的数去掉,直到取满样本 容量的样本.(抽取样本)
问题1 一家家具厂要为树人中学高一年级制作课桌椅,他们事先想了解全 体高一年级学生的平均身高,以便设定可调节课桌椅的标准高度. 已知树 人中学高一年级有712名学生,如果要通过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高一年 级学生的平均身高,应该怎么抽取样本?
树人中学全部高一年级的学生构成调查的总体, 每一位学生是个体, 学生的身高是调查的变量.
汽车只有少数富人拥有).通过分析收回的调查表,显示兰顿非常受欢迎,于是此杂志预测兰顿 将在选举中获胜.
实际上选举结果正好相反,最后罗斯福在选举中获胜,其数据如下:
候选人
预测结果﹪
选举结果﹪
罗斯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43
62

简单随机抽样 优秀教案

简单随机抽样 优秀教案

简单随机抽样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简单随机抽样的概念,能够描述抽签法和随机数表法的步骤。

2.能够根据样本情况选择适当的抽样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简单随机抽样的概念,掌握抽签法和随机数表法的步骤,能够从总体中抽取样本。

教学难点】理解简单随机抽样的概念,掌握抽签法和随机数表法的步骤。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国务院在2000年11月1日进行了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登记工作,结果显示我国人口总数为万。

这个例子用到了什么统计方法?它的优缺点是什么?你有其他的想法吗?答:这个例子用到了普查的统计方法。

优点是全面准确,缺点是工作量大,在大部分统计案例中无法实现(检查具有破坏性)。

还可以使用随机抽样的方法。

2.你认为在这个例子中预测结果出错的原因是什么?答:所选样本没有代表性。

3.假设你是一名食品卫生工作人员,需要对某食品店内的一批小包装饼干进行卫生达标检验,你会怎样做?显然,你只能从中抽取一定数量的饼干作为检验的样本。

那么,应当怎样获取样本呢?二、新知探究:一)简单随机抽样的概念:一般地,从一个总体含有N个个体中逐个不放回地抽取n 个个体作为样本(n≤N),如果每次抽取时总体内的各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都相等,就把这种抽样方法叫做简单随机抽样。

思考:简单随机抽样的每个个体入样的可能性为多少?(n/N)二)抽签法和随机数表法:1.抽签法一般地,抽签法就是把总体中的N个个体编号,把号码写在号签上,将号签放在一个中,搅拌均匀后,每次从中抽取一个号签,连续抽取n次,就得到一个容量为n的样本。

抽签法的一般步骤:1)将总体的个体编号;2)连续抽签获取样本号码。

思考:抽签法有什么优点和缺点?当总体个体数较多时,使用抽签法方便吗?解析:操作简便易行,但当总体个数较多时工作量大,也很难做到“搅拌均匀”。

2.随机数表法利用随机数表、随机数骰子或计算机产生的随机数进行抽样,叫随机数表法。

如何利用随机数表进行样本抽取?以检验某公司生产的500克袋装牛奶质量为例,从800袋牛奶中抽取60袋进行检验。

【课程案例】简单随机抽样(30张)

【课程案例】简单随机抽样(30张)

【名师点评】 要判断所给的抽样方法是否是 简单随机抽样,关键是看它们是否符合简单随 机抽样的定义,即简单随机抽样的四个特点.
自我挑战1 下列抽样方法是简单随机抽样的 是________(填序号). ①坛子中有一个大球,4个小球,从中摸出一 个球,搅均匀后,随机取出一个球; ②在校园里随意选三名同学进行调查; ③在剧院里为抽取三名观众调查,将所有座号 写在同样的纸片上,放入箱子搅匀后逐个抽取, 共取三张; ④买彩票时随手写几组号.
解析:(1)第7行第5个数为1,每两位为一个号码的 读取,第1个适合的号码17,第2个号码53,第3个 号码31. (2)将编号扩充为3位,如10变为010,11变为011,从 第7行第5个数开始每三位作为一个号码,第1个号 码为175(适合≤500),第2个号码为331(适合),第3 个号码为572(不适合),则第3个合适号码为455. 答案:31 455
自我挑战3 如图表是随机数表的一部分(第6~10 行) 16 22 77 94 39 49 54 43 54 82 17 37 93 23 78 87 35 20 96 43 84 26 34 91 64 84 42 17 53 31 57 24 55 06 88 77 04 74 47 67 21 76 33 50 25 83 92 12 06 76 63 01 63 78 59 16 95 55 67 19 98 10 50 71 75 12 86 73 58 07 44 39 52 38 79 33 21 12 34 29 78 64 56 07 82 52 42 07 44 38 15 51 00 13 42 99 66 02 79 54 57 60 86 32 44 09 47 27 96 54 49 17 46 09 62 90 52 84 77 27 08 02 73 43 28

9.1.1.1简单随机抽样+教学设计

9.1.1.1简单随机抽样+教学设计

9.1 随机抽样9.1.1.1 简单随机抽样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课本了解数据的调查方法;2.通过阅读课本了解简单随机抽样;3.通过问题掌握简单随机抽样的常用方法.教学重点:了解简单随机抽样和良种常用方法教学难点:会用抽签法和随机数法进行简单随机抽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想必大家都听说过人口普查,那么人口普查是如何进行的,面对庞大的数据不方便全面收集的时候,又该如何处理呢,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下简单随机抽样。

【板书:简单随机抽样】二、出示目标,明确任务1.了解调查数据的方法。

2.了解何为简单随机抽样3.掌握简单随机抽样的常用方法三、学生自学,独立思考学生看书,教师巡视,督促学生认真看书下面,阅读课本P173-P177页内容,思考如下问题(4min):1.找出阅读内容中的知识点。

2.找出阅读内容中的重点。

3.找出阅读内容中的困惑点,疑难点。

四、自学指导,紧扣教材1.自学指导1(5min)阅读课本173-175页问题1以上内容,思考并完成如下问题(1)什么是全面调查?人口普查是否为全面调查?(2)什么是总体?什么是个体?(3)什么是抽样调查?何为样本,何为样本容量?(4)抽样调查的目的是什么?(5)放回和不放回简单抽样分别是什么?统称为什么?自学指导2(5min)阅读课本175-177页,思考并完成以下问题(1)简单随机抽样常用的两种方法有?(2)抽签法如何操作,优点是什么?(3)随机数法如何操作,优点是什么?(4)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样本,样本量是否越大越好?五、自学展示,精讲点拨1.学生口头回答自学指导问题,教师点拨并板书(答案见PPT)2.书面检测:在以下调查中,总体、个体各是什么?哪些适合用全面调查?哪些适合用抽样调查?(1)调查一个班级学生每周的体育锻炼时间(2)调查一个地区结核病的发病率(3)调查一批炮弹的杀伤半径(4)调查一个水库所有鱼中草鱼所占的比例精讲点拨:自学指导1:点拨1.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的区别;全面调查是对每一个对象进行调查,抽样调查时抽取一部分进行调查。

随机抽样讲课教案模板范文

随机抽样讲课教案模板范文

教学对象:八年级学生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随机抽样的概念,掌握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随机抽样操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提高学生对统计学应用的认识。

教学重点:1. 随机抽样的概念和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

2. 如何进行随机抽样操作。

教学难点:1. 理解随机抽样的原理。

2. 如何在实际情况中应用随机抽样方法。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随机抽样工具(如抽签、随机数表等)。

3. 小组合作学习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如样本、总体等。

2. 提出问题:“如何从总体中选取部分个体作为样本进行研究?”3.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并引出课题:随机抽样。

二、新课讲授1. 教师讲解随机抽样的概念,强调随机性的重要性。

2. 讲解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包括抽签法和随机数表法。

3. 通过实例演示如何进行随机抽样操作,如从班级中随机抽取10名学生作为样本。

4.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操作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三、小组合作探究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随机抽样工具和小组合作学习材料。

2. 小组讨论:如何在实际研究中应用随机抽样方法?3. 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随机抽样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

2. 学生总结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疑问。

五、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查阅资料,了解随机抽样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回顾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引入随机抽样的概念,使学生理解随机抽样的原理和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随机抽样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单随机抽样”的教学案例
摘要:简单随机抽样是统计的基础,本文通过实例分析、解决,体验简单随机抽样的科学性及其方法的可靠性,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抽样调查“简单随机抽样”机会均等
“简单随机抽样”是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审定教材《数学》第二册第六章第一节的内容。

中职数学教材把统计(ⅰ)安排在“概率”之前学习,并把“简单随机抽样”一节的内容放在统计一章之首,突出了统计初步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强调了随机抽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本课通过丰富的案例,尝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教学案例
引例:妈妈让小明买一盒火柴,叮嘱:“要质量好的!”小明买回火柴,得意地告诉妈妈:“质量很好,我每一根都试过了!”
教师提问:要调查某种产品的质量,我们可以选择的方法有哪些?在这个笑话中,小明选择了哪种方法?是否合适?
答:调查一般有普查和抽样调查。

小明用的是普查,不合适。

提问:什么是普查?什么是抽样调查?
答:普查就是全面调查,抽样调查就是从调查对象中抽取部分进行调查,从而对全部调查对象作出估计和推断。

问题一:请问下列调查宜“普查”还是“抽样调查”?
a.一锅水饺的味道
b.游客进入上海世博园区前的安全检查
c.电视某节目的收视率
d.一批灯泡的质量情况
e.某城市居民家庭中拥有计算机者所占比重
教师提问:你们认为这些调查适合用什么方法?说明理由。

经讨论,学生认为上述调查除b外都适合用“抽样调查”。

问题二:某班有50名学生,现从中抽出5名学生去参加学生座谈会,应采用下列哪种抽取方式?为什么?
a.在学号为1~20号的学生中抽5位学生出席
b.在全班同学中任意抽取5位学生出席
提问:这两种抽取方式有什么区别?哪种更客观?
学生回答:a方法把学号20号以后的同学排除了,不能客观地代表全班同学,这种方法不合理,而b方法比较合理。

提问:抽样的方法有很多,但要使抽取的样本客观地反映总体情况,你觉得抽取的样本要具有什么特征呢?
答:抽取的样本要具有代表性,每个个体被抽到的可能性要相等。

总结:这种方法就叫简单随机抽样。

问:既然知道了要用简单随机抽样,我们应该怎么做?谈谈你的看法。

把学生分成四大组,分别讨论,由各小组一位同学代表发言。

学生主要提出了“抽签”和“抓阄”两种方法。

师生一起归纳“抽签法”步骤:(1)编号制签;(2)搅拌均匀;(3)任取n个号码。

提问:你觉得用“抽签法”的优点是什么?
回答:形式简单,能使每一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均等。

问题三:当要在全校200位学生中抽取5位去参加市学生代表大会,应该怎么做?用抽签法适用吗?
学生纷纷表示,制作200个签太麻烦了,抽签法虽然简单,但总体个数多的时候,用抽签的方法不适合。

教师总结:抽签法有局限性,所以我们碰到总体个数较多时,利用“随机数表”进行抽样。

通过展示介绍随机数表,强调数表上的数字都是随机的,各个数字出现的可能性均等,结合上例让学生讨论随机数表法的步骤,最后师生一起归纳步骤:(1)编号;(2)在随机数表上确定起始位置;(3)取数。

让学生体会随机数表法的科学性和优越性:避免制签,且同样保证抽到的机会均等。

问题四:1936年,美国总统选举前,一份颇有名气的杂志的工作人员做了一次民意测验,调查共和党的兰顿和民主党的罗斯福谁将当选下一届总统。

为了了解公众意向,调查者通过电话簿和车辆登记簿的名单给一大批人发了调查表。

通过分析收回的调查表,显示兰顿非常受欢迎,然而实际选举结果正好相反,最后罗斯福在选举中获胜,其数据如下:
问题:美国总统选举的真实结果为什么与杂志社的预测结果正好相反?
教师提问:为什么会出现矛盾的结果?问题出在哪?
学生热烈讨论,兴趣非常高,普遍认为肯定是调查方法有问题,
所以根据调查结果做的预测会与事实相反。

但调查方法为什么有问题,学生解释不清。

教师首先肯定学生的结论,然后针对学生的疑问解答:虽然上述调查好像在客观随机的情况下进行,但事实上在当时1936年电话和汽车只有少数富人所有,所以调查结果并不能客观反映总体的情况,才会造成真实结果与预测结果相反。

教师引导学生继续思考:知道问题所在,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要求学生分组讨论,自己设计调查方案,课后相互交流。


本节课总结:简单随机抽样在抽取样本时不带有任何倾向性,它要求调查总体中不加任何分组、划类等,完全随机抽取n个调查单位作为样本,在简单随机抽样中,总体中的每个单位都有相同的被抽中的可能性,因而对总体的推断更具有代表性。

抽签法和随机数表法都是简单随机抽样方法。

简单随机抽样方法又称为纯随机抽样。

二、教学反思
“简单随机抽样”是学生在初中学习“统计初步”以后接触统计的第一部分内容,同时涉及的概念也是统计的基础,是学习统计内容的一个核心,因此,要将学生带入一个不同的数学世界,体验生活中的数学及认识到数学既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事实,本节课的教学起到重要的作用。

教学中首先提出几个问题,引导学生回顾初中所学知识,在明确什么是普查、抽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知道有些情
况下可以且必须进行普查,而在不适宜普查的情况下,进行抽样调查的必要性。

其次,如何进行抽样调查才比较科学,结论才是可靠的,进而介绍简单随机抽样,并归纳实施步骤。

教学时充分让学生自己分析、判断、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最后选择一个实例引发学生深入讨论,如果产生争议效果将更好。

要将学生的参与与教师的引导有机地结合起来,鼓励学生在开放的情境中自主地提出问题、思考讨论,通过交流引导学生体会统计的过程、思想和观念的学习,并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渗透“从特殊到一般”的学习方法。

由于本节课内容实例多,信息容量大,文字多,可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节省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另外采用这种形式也可强化学生感观刺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娄庆松,曹少华.统计基础知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