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二年上学期检测语文必修5第一单元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5练习:模块综合训练(一).docx

人教版 2018 年高二语文必修 5 全套练习含答案模合 (一)(一)古代歌1.下面首唐,完成(1)~(2)。
河湟①杜牧元②相公曾借箸,宗皇帝亦留神。
旋衣冠就市③,忽弓④不西巡。
牧羊戎服,白丹心尽臣。
唯有凉州歌舞曲,流天下人。
【注】①河湟,吐蕃占的河西、右之地。
宗曾意收复河,却不及西征,猝然而逝。
人有感于晚唐的内外患,主平藩割据,抵御外族入侵;②元(唐代宗宰相 ),西北防多方筹措,后因事令自;③晁于削藩提出很多好的建,景帝听信言了他;④《水注》:“⋯⋯有黄帝冢,帝崩,惟弓存焉。
”(1)下列首的析,不恰当的两是()A .本以异族占的土地——“河湟” 目,十分醒目,起到罩全篇的作用。
B.元与晁的主和遭遇相似,人叙其事,表达他的推重和惋惜之情。
C.二、四句相承,以黄帝的,借指宗之死,流露出人对其猝然而逝的嘲讽之意。
D.河湟百姓身着异族服装,处境艰难屈辱,但他们的心却没有被征服,永为汉臣。
E.“虽”和“尽”两个虚词用得极妙,一抑一扬,侧面写出了河湟百姓的浩然正气。
解析:C 项,诗歌前四句抒发诗人对于河湟迟迟不能收复的感慨,所以对于主张收复失地的宪宗之死,诗人流露出的是叹惋之情;E项,应该是正面写出了百姓的浩然正气。
答案: CE(2)本诗尾联颇受称道,请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抓住富贵闲人陶醉于从凉州传来的轻歌曼舞这一细节,揭露他们的醉生梦死之态,与“白发丹心”的河湟百姓对比,让人产生无尽的感慨;②尾联将满腔抑郁不平之气故意以旷达幽默之语写出,不仅加强了讽刺的力量,而且使全诗显得抑扬顿挫,余味无穷。
河南省平顶山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7? 2018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高二语文考生作答时,请将选出的选择题的答案涂在答题卷所附的答题卡上,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其余各题依据题号答在答题卡各题的.......答题地区(黑色线框)内。
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卷。
b5E2RGbCAP一、现代文阅读( 35 分)(一)阐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题 3 分)阅读下边的文字,达成1? 3 题。
中国诗是文艺赏识里的闪电战,均匀可是两三分钟。
可是,简洁的诗能够有悠久的意味,缩短其实不阻碍延伸,忧如我们要看得远些,每把眉眼顰蹙。
外国的短诗贵乎尖刻斩截。
中国诗人要使你从“易尽”里看见了“无垠”。
p1EanqFDPw 一位中国诗人说:“言有尽而意无量。
”另一位诗人说:“状难写之景,如在当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用最精美确立的形式来逗出不行名言、难于凑泊的境地,恰切合魏尔兰论诗的条件:那灰色的歌曲,空泛联接着切实。
DXDiTa9E3d 这就是一般西洋读者所认为中国诗的特点:富于示意。
我愿意换个说法,说这是一种怀胎的静默。
说出来的话比不上不说出来的话,只隐射着说不出来的话。
济慈名句所谓:听得见的音乐真美,但那听不见的更美。
我们的诗人也说,“此时无声胜有声”;又说,“解识无声弦指妙” 。
有时,他引诱你到语言文字的穷边涯际,下边是深秘的静默:“其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漠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
”有时他不了了之,引得你遥思远怅:“佳人卷珠帘,深坐颦娥眉。
但见泪痕湿,不贴心恨谁。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 这“不知”得多撩人!中国诗用疑问语气做结束的,比我所知道的西洋任何一诗来得多,这是极耐寻味的事实。
试举一个很一般的例子。
西洋中世纪拉丁诗里有个“哪处是”的公式,来感叹死亡的不宽怒人。
英、法、德、意、俄、捷克各国诗都利用过这个公式,而最妙的,莫如维荣的《古佳人歌》:每一句先问哪处是西洋的西施、南威或王昭君、杨贵妃,而后结句道:“但是哪处是昨年的雪呢?”RTCrpUDGiT巧得很,中国诗里这个公式的应用最多,例知:“壮士皆死尽,余人安在哉”;“阁中帝子今安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同来玩月人安在,景色隐约似昨年” ;“春去也,人哪处;人去也,春哪处” 。
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二必修五1-3专题检测语文试题

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二必修五1-3专题检测语文试题一、语言知识及运用(共42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翘.(qiáo)首揶.(yē)揄巷.(hàng)道拾.(shè)级而上B、佳肴.(yáo)苋.(xiàn)菜瞭.(liào)望独辟蹊.(xī)径C、矜.(jīn)持挨.(ái)批耕.(gēng)耘不着.(zháo)边际D、折.(zhé)耗绰.(chuò)约水泵.(bèng)流水淙.(cóng)淙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大地回春,万物复苏,在城里蜇伏了一冬的人们,三五成群到郊外踏青,沉醉在鸟儿欢歌中,流连于烂漫山花间,尽情享受大自然的慷慨馈赠。
B、刚堆好雪罗汉的时候,孩子们兴高采烈地围着它拍手、嘻闹;可没多久,暖烘烘的太阳就使得雪罗汉嘴上涂着的胭脂褪了色。
C、为铭记历史,愐怀抗战英烈和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做出贡献的人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全国公祭日。
D、在漫长的治疗过程中,这位坚忍乐观的青年漫画家笔耕不辍,创作了漫画《赶走阴霾日志》,用幽默诙谐的笔触记录自己与病魔斗争的经历。
3、下面语段中,画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最近400年的突飞猛进,大自然在一般人的心目中似乎已泾渭分明,不再神秘。
人们不再敬畏自然,凭借手中的科学技术,肆意改变环境。
人们渐生狂妄,争相掠夺自然、破坏自然,把一个本不算大的地球折腾个底朝天。
人类在发展中堕落,在违背自然中自掘坟墓。
忤逆自然的人类将无法在大自然里颐养天年。
A、泾渭分明B、肆意C、忤逆D、颐养天年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依据欧洲银行已完成的压力测试结果显示,各国接受测试的91家大小银行,只有7家未能符合规定的6%的一级资本比率。
高中语文必修五单元测试卷全套 (含答案)新人教版必修5

必修五第一单元测试一、基础知识 (8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赍.(j ī)发 迤.逦(l ǐ ) 仓廒.(áo ) 孤僻.(p ì) B.辖.(qi á)制 怂.(s ǒng )恿 酒馔.(zhu àn ) 吃荤.(h ūn ) C.伶‧(l íng )俐 碾轧‧(y à) 嘟囔‧(nang ) 窸窸窣‧(z ū)窣D.皱褶.(zh ě) 娇嗔.(zh ēn ) 吮.(sh ǔn )吸 战战兢兢..(j īng )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玷辱 沾染 拈轻怕重 缝补 船篷 篷荜生辉B.讥梢 消失 静悄悄 交头接耳 六神无主 战战兢兢C.稍稍 树梢 度日如年 渡船 谙熟 黯然神伤D.皱褶 熠熠 光怪陆离 嗔怪 慎重 嗔目结舌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1)可是这个老穿着雨鞋、拿着雨伞的小人物,却把整个中学 了足足十五年。
(2)我相信他情愿摔断脖子和两条腿,也不愿意成为别人 的对象。
(3)他凭他那种唉声叹气,他那种垂头丧气,和他那苍白小脸上的眼镜, 了我们,我们只好让步……A.辖制 嘲笑 制服B.管制 嘲笑 降服C.辖制 取笑 降服D.管制 取笑 制服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再说林冲踏着那瑞雪,迎着北风,飞也似奔到草场门口,开了锁,入内看时,只叫得苦。
B.实在,虽然我们埋葬了别里科夫,由于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却还有许多,将来也还不知道有多少呢!C.不久,这条线正式营运,挤在村口,看见那绿色的长龙一路呼啸,挟带着来自山外的陌生、新鲜的清风,擦着台儿沟贫弱的脊背匆匆而过。
D.发展没有终点,实践不会终结,因此解放思想也不会一劳永逸。
难道我们能否认这不是真理吗?二、课内阅读(24分,每小题3分)(一)“我所要做的只有一件事,就是忠告您,密哈益•沙维奇。
高二语文必修五单元质量检测(一)+Word版含答案.doc

单元质量检测(一)(时间:120分钟分值:120分)一、基础巩固(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①山西省确实是腐败重灾区,一些被揭露出的情况耸人听闻....,后果十分严重,这种严重的腐败现象,是长在山西省身上的毒瘤。
②对灾区人民,有关部门首先要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然后再组织他们生产自救。
③“简练为文”是适应快节奏时代的要求的,所以写作时应删除繁文缛节....,追求“句无可削”“字不得减”的高水准。
④莫言用一场精彩的演讲,充分展示了中国人的平实、淡定、从容、自信,让人见微..知著..,于“中国故事”中品味“中国精神”。
⑤看完新上映的《神探夏洛克》第三季后,我们几个侦探迷仍有意犹未尽之感,前几季的情节仿佛赫然在目....。
⑥蔡京当上宰相后与米芾之间的关系不再是平等的翰墨之交,而米芾为了苟合取容,有时也不得不做不经之谈....。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⑤D.②④⑥解析:选C①耸人听闻:故意夸大或捏造事实,使人听了感到震惊。
不合语境,应用“骇人听闻”。
②燃眉之急:像火烧眉毛那样非常紧急的情况。
使用正确。
③繁文缛节:烦琐而不必要的礼节,也泛指烦琐多余的事项。
不合语境。
④见微知著:见到一点儿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向或问题的实质。
使用正确。
⑤赫然在目:形容令人惊讶或引人注目的事物突然出现。
可改为“历历在目”。
⑥不经之谈:荒诞的、没有根据的话。
使用正确。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弱势群体的产生是由于经济利益和社会权利分配不公、社会结构不协调不合理的结果,给予这个群体关怀是政府部门不可推卸的责任。
B.欧洲环境和卫生组织绿色真相基金会近日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说,在工作场合吸烟将导致不吸烟同事患肺癌的危险性增长12%至19%。
C.黑豆基本不含胆固醇,只含植物固醇,而植物固醇不会被人体吸收利用,又能抑制人体吸收胆固醇,降低胆固醇在血液中含量的作用。
D.好多部门都希望借助学校这个阵地来实现“小手拉大手”的教育效果,殊不知,对孩子的教育不能仅靠征文、演讲、手抄报等比赛来完成。
高二语文必修5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一单元质量检测试题参赛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赍.发(jī)盘缠.(chan)玷.辱(diàn)胭脂.(zhǐ)B.尴尬.(ɡà)口呐.(nà)髭.须(xī)朔.风(shuò)C.拾掇.(duo)央浼.(měi)规矩.(jù)祈.祷(qí)D.妥当.(danɡ)憎.恶(zēnɡ)滑稽.(jī)吼啸.(xiào)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斟酌凛冽迤俪不加思索B. 妥当尴尬眺望义愤填赝C. 休憩糍粑厮打撕心裂肺D. 消耗赍发搠扎提心掉胆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长期以来,我们在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上自己_______自己,以为一合资、一实行股份制、国有企业的性质就不姓“公”了。
(2)现代化城市需要高雅艺术,而高雅艺术更需要现代化城市的扶持,这已是无可_______的事实。
(3)大王庄的王小三整日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因此家里一直不_______.A. 禁锢质疑富裕B. 禁锢置疑富余C. 束缚置疑富裕D. 束缚质疑富余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不知是学生的热情感染了我,或者..是由于长期工作形成了习惯,我急切地要把这所学校的情况报道出去。
B.刘勰的《文心雕龙》、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引论》,既然..是经典著作,都.不适宜选作中学语文教材。
C.愤激而.不刻露,深切而.不艰涩,出经入史而.无“掉书袋”之嫌,张中行先生的晚年之文可谓“绚烂之极归于平淡”。
D.艺术的价值必需..实现在人与人的对话过程中——虽然这种对话,未必总需要用有声语言或文字来进行。
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他只喜欢学数学,数学成绩很好,除此之外别无长物....。
B.在中国遭受罕见地震重创、举国哀悼之时,达赖喇嘛在德国柏林集会发表演说显然不合时宜....。
2018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单元质量检测一 B卷 版含解析

单元质量检测(一) (B卷能力素养提升)(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阅读鉴赏(34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每小题3分)作家对故乡这个地域的理解带有很大的偶然性,这与其亲身经历有关,而且他们感触环境的差异性,也决定了结果的千差万别。
莫言因构筑了“高密东北乡"这个文学世界而举世闻名,这个地方也因为作家而为世人所知。
莫言出生于高密一个普通的农户家庭,出身底层。
底层社会的挣扎和奋斗,使莫言接触最多的是高密典型的底层文化和民间文艺.蒲松龄的《聊斋》、聂家庄泥塑和高密剪纸,是莫言小说中最重要的东西,也是高密地域文化给这位家乡子弟最丰厚的礼物。
在莫言家乡,很多人都是讲故事的高手,“蒲松龄式”的民间作家遍布街巷,这是莫言文学想象力的重要资源之一,莫言就在这种环境接触了地域文化.与贾平凹受陕西商州和西安古墓、古碑、陶罐和书画等乡土文人地域文化极深的熏陶不同,莫言小学就辍学,使他接触不到更高的文化层级;这一经历,反倒让他沉浸在家乡民间文化和文艺之中。
距莫言家乡不远的聂家庄泥塑,憨态可掬,拙朴生动,有一种令人震撼的效果。
高密剪纸则既细密繁复,又粗糙无拘,来去放任,具有作品的“未完成性”,像一件件有待进一步加工的天籁作品.莫言小说风格汪洋恣肆,天马行空,语言粗糙,非常有力量,像是还有待进一步修改细琢并最后完成的作品。
看过高密聂家庄泥塑和民间剪纸画之后,人们心里便知道何以如此。
民间文艺的魂,早走进了莫言的文学世界,构筑了他的文学王国。
这些带有奇思妙想和狂悍之气的高密地域文化,以它千百年非凡的艺术力量,塑造了这位当代杰出的小说家。
因此可以说,没有高密地域文化,就不会有作家“莫言”。
文学与地域文化的关系,是需要通过具有当地特色的语言来实现的.不过,深究起来,这乃是作家整个的气质和灵魂问题。
这种气质和灵魂,蔓延到他创作的小说作品当中,就构成了这些作品的一个个关键环节,比如叙述的节奏、语言特点、氛围、人物塑造、色彩旋律,等等。
高二语文语文版必修5单元测试:第一单元 沿波而讨源 Word版含解析.doc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感喟./匮.乏吝啬./褪色.遒.劲/集腋成裘.B.漂.白/漂.洗角.色/角.斗屏.除/屏.气凝神C.祈.祷/颀.长梦魇./笑靥.歆.羡/万马齐喑.D.拮.据/狡黠.隔阂./弹劾.洗濯./擢.发难数解析:A项,kuì,sè/shǎi,qiú;B项,piǎo,jué,bǐnɡ;C项,qí,yǎn/yè,xīn/yīn;D项,jié/xiá,hé,zhuó。
答案:B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燥动煤炭侯车室敝帚自珍B.按摩遗憾蛋炒饭恻隐之心C.贫瘠装潢天燃气闻过饰非D.聚拢家俱化装品接踵而至解析:A项,躁动/候车室;C项,天然气/文过饰非;D项,家具/化妆品。
答案:B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对于这座神秘的古代墓葬,专家们希望能从漫无边际....的史料中找到一些关于它的蛛丝马迹。
B.从长辈们的闲言碎语....中,他了解到父亲乔明志曾经是一位屡立奇功、威名赫赫的抗日英雄。
C.在44年的记者生涯中,他创作了一批优秀的新闻作品,在中国新闻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D.市场调查发现,国内一些商家销售的红木家具质量良莠不齐....,有关部门提醒消费者选购时要谨慎。
解析:C项,浓墨重彩:指绘画或描述着墨多。
符合语境。
A项,漫无边际:指谈话、写文章等没有中心,离题很远。
望文生义,可用“浩如烟海”。
B项,闲言碎语:与正事无关的话;没有根据的话,闲话。
色彩不当。
D项,良莠不齐:莠:狗尾草,比喻品质坏的人。
比喻好人坏人都有。
错用对象。
答案:C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网络时代到来以后,争鸣性质的学术文章,更强调要得到作者本人认可的文本为学术争论的起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5第一单元测试题(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100分钟)一、基础部分(20分,1~5每小题3分,第6题5分)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喁喁.(ǒu)私语黑黝黝.(yǒuyǒu)竹篁.(huáng)B.忌讳.(wèi)傩.戏(nuó)茶峒.(tóng)C.涎.皮(dàn)莞.尔(wǎn)胡诌.(zhōu)D.应和.(hè)搓.手(cuō)滨.水(bīn)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寻觅弛名无可奈何张冠李戴B.埋怨笼罩垂涎三尺百折不饶C.忌讳悲悯长吁短叹贻害无穷D.市脍契机妙手偶得别出新裁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现在一些商家的导购员在向顾客促销时热情主动,这本无可厚非,但导购员如果喋喋不休地动员试用试穿,那么难免让人感觉热情过了头。
②新赛季,巴西籍教练库卡的上任和外援阿洛伊西奥的加盟,对鲁能泰山队来说简直是为虎傅翼,让本来就志在夺冠的队员更加充满信心。
③一些音乐类选秀节目的评委水平委实有限,不能从专业角度点评选手的优缺点,话语虽多却云山雾罩,不知所云。
④小张站起来说道:“陈书记刚才的发言是抛砖引玉,让人茅塞顿开,我下面要讲的话只能算是狗尾续貂了。
”⑤昨天下午3点多,江门市蓬江区华鸿广场迎春花市人头攒动,市民成群结队地来买年花。
⑥昨日广州恒大在世界杯半决赛中0比3不敌拜仁,亚洲冠军恒大在欧洲冠军拜仁面前甘拜下风。
A.①②④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③⑤⑥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真正的阅读也许并不在于你读的是纸质书还是电子书,而在于你从书中读到的内容是否能在生活中形成有用的养分。
B.2015年备受期待和瞩目的情感剧《何以笙箫默》改编自顾漫的同名小说,并由顾漫亲自创作剧本,该剧在播出后获得一致好评。
C.据路透社消息报道,索尼CEO平井一夫正在考虑出售索尼的电视和手机业务,或者和外部公司设立合资公司运营,目前手机业务已成为索尼集团最大的拖累。
D.年轻的运动员们心怀国家,放眼世界,大力发挥了敢于拼搏、奋勇争先的精神,终于夺得了乒乓球世锦赛的团体冠军。
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中国在9月3日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目的比较简单。
中国这样做有助于世界全面认识二战,对中国人当年付出的巨大牺牲给予尊重。
这是一份迟到的、在道义上有充分正当性的弥补。
中国向谁发邀请,各国领导人是否接受邀请前来,有很多先例可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些国家领导人在来与不来的问题上“想得比较多”。
美国大概就是在对华问题上经常“想多了”的国家,在亚投行等许多事情上,美国都表现出了这样的倾向。
但是华盛顿似乎意识到这样“小心眼”并不光彩,因而公开表现有所克制。
日本的相关表现要露骨、极端得多。
像在美国是否应当对朴槿惠接不接受中方邀请表达态度上,美国媒体还没有想到去关注,日媒却已经迫不及待了。
A.美国、日本等在亚投行和9·3事件的处理上就是鲜明的例子B.遗憾的是,地缘政治的影子像幽灵一样四处徘徊C.实事求是讲,中国希望能够多来一些外国领导人,但是如果来得少,也无所谓D.少来几个外国领导人让中国“不自在”的程度,看来要远远小于如果来宾多了带给日本人、美国人的伤心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情商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①。
当前,学校最重要的是培养“独立之思想,健全之人格”的人才。
我们除了重视文化课的教育之外,②,不仅让他们学到知识,③,切实增强他们的承受能力和抗压能力,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成为有知识、有思想、有担当的年青一代,支撑起国家的希望和未来。
二、情景默写(8分)1.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
2.郦道元《三峡》中,“,”两句描写了春冬之时三峡“素湍绿潭”的水中景色以及峭壁生树的景象。
3.杜甫《登高》中,“,”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年岁已高、处境悲凉。
4.《诗经·氓》中,“,”两句诗是女主人以河为喻来说明任何事情都有一定的限制,以此来反衬男子的变化无常。
三、现代文阅读(32分)(一)课内语段精选(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她脸上就显出恐怖的神色来,这是在山村里所未曾知道的。
“我想,你不如及早抵当。
你到土地庙里去捐一条门槛,当作你的替身,给千人踏,万人跨,赎了这一世的罪名,免得死了去受苦。
”她当时并不回答什么话,但大约非常苦闷了,第二天早上起来的时候,两眼上便都围着大黑圈。
早饭之后,她便到镇的西头的土地庙里去求捐门槛,庙祝起初执意不允许,直到她急得流泪,才勉强答应了。
价目是大钱十二千。
她久已不和人们交口,因为阿毛的故事是早被大家厌弃了的;但自从和柳妈谈了天,似乎又即传扬开去,许多人都发生了新趣味,又来逗她说话了。
至于题目,那自然是换了一个新样,专在她额上的伤疤。
“祥林嫂,我问你:你那时怎么竟肯了?”一个说。
“唉,可惜,白撞了这-下。
”一个看着她的疤,应和道。
她大约从他们的笑容和声调上,也知道是在嘲笑她,所以总是瞪着眼睛,不说一句话,后来连头也不回了。
她整日紧闭了嘴唇,头上带着大家以为耻辱的记号的那伤痕,默默的跑街,扫地,洗莱,淘米。
快够一年,她才从四婶手里支取了历来积存的工钱,换算了十二元鹰洋,请假到镇的西头去。
但不到一顿饭时候,她便回来,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高兴似的对四婶说,自己已经在土地庙捐了门槛了。
冬至的祭祖时节,她做得更出力,看四婶装好祭品,和阿牛将桌子抬到堂屋中央,她便坦然的去拿酒杯和筷子。
“你放着罢,祥林嫂!”四婶慌忙大声说。
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也不再去取烛台,只是失神的站着。
直到四叔上香的时候,教她走开,她才走开。
这一回她的变化非常大,第二天,不但眼睛窈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
而且很胆怯,不独怕暗夜,怕黑影,即使看见人,虽是自己的主人,也总惴惴的,有如在白天出穴游行的小鼠,否则呆坐着,直是一个木偶人。
不半年,头发也花白起来了,记性尤其坏,甚而至于常常忘却了去掏米。
“祥林嫂怎么这样了?倒不如那时不留她。
”四婶有时当面就这样说,似乎是警告她。
然而她总如此,全不见有伶俐起来的希望。
他们于是想打发她走了,教她回到卫老婆于那里去。
但当我还在鲁镇的时候,不过单是这样说;看现在的情状,可见后来终于实行了。
然而她是从四叔家出去就成了乞丐的呢,还是先到卫老婆子家然后再成乞丐的呢?那我可不知道。
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声惊醒,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火光,接着又听得毕毕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知道已是五更将近时候。
我在蒙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
我在这繁响的拥抱中,也懒散而且舒适,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
1.在选文中,作者为了刻画祥林嫂的形象,主要采用何种描写手法?请具体说说。
(4 分)答:2.你认为祥林嫂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答:3.这篇小说为什么以“祝福”为题目,而不用“祥林嫂”为题目?这样有什么好处?( 5 )答:4.就选文看,你认为祥林嫂的死有哪些因素?( 5 )答:(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5~7题。
(14分)走进塔里木贾平凹①八月里走进塔里木,为的是看油田大会战。
沿着那条震惊了世界的沙漠公路深入,知道了塔克拉玛干为什么称作死亡之海,知道了中国人向大漠要油的决心有多大。
那日的太阳极好,红得眼睛也难以睁开。
我们喉咙冒烟,嘴唇干裂,浑身的皮也觉得发紧。
突然间起风了,先是柏油路上沙流如蛇,如烟,再就看见路边有人骑毛驴,倏忽飘起,像剪纸一般落在远处的沙梁上。
天开始黑暗,前边一直有四辆装载着木箱的卡车在疾驶,一辆在风中被掀翻,另外三辆摇晃如船。
司机说,在修这条公路和钻井的时候,大沙暴卷走了许多器械,单是推土机就有十多台没踪影了。
我们紧张得脸都煞白了,沉甸甸的雾和沙尘,使车灯打开也难见路,风沙大得车门推不开,谁也不敢张嘴,张嘴一口沙。
②我们走进了大漠腹地,大漠让我们在一天之内看到了它多种面目,我们不是为浪漫而来,也不是为觅寻海市蜃楼。
塔里木号称第二个中东,它的石油储量最为丰富,地面自然条件又最为恶劣,地下地质结构又最为复杂。
国家石油开发战略转移,二十一世纪中国石油的命运在此所系。
那么,这里演绎着的是一场什么样的故事,这里的人如何为着自己的生存和为着壮丽的理想在奋斗呢?眼前的塔里木,自然条件恶劣,但生活区的活动房里却也很现代化了,有电视录像看,有空调机和淋浴器,吃的喝的全都从库尔勒运进,竟也节约下水办起了绿色试验园,绿草簇簇,花在风沙弥漫的黄昏里明亮。
艰苦奋斗永远是石油人生活的主旋律,但石油人并不是只会做苦行僧。
不论是筑路、钻井、修房和运输,生产体制已经与世界接轨,机械和工艺是世界一流,效益当然也是高效益。
新的时代,新的石油人,在荒凉的大漠里,为国家铸造着新的辉煌。
③接触了不同岗位不同层次的石油人,所到之处,工人们让签字。
我写惯了那些唐诗宋词,工人们却自己想词,他们想出的词几乎全是豪言壮语。
这里的工人将这些语言渗进自己的生活,他们实实在在,没有丁点虚伪和矫饰,他们就是这样干的,信仰和力量就来自这里。
于是,我遵嘱写下的差不多都是“笑傲沙海”“生命在大漠”“我为祖国献石油”等等。
这里真是一块别种意义的净土啊,这就是涌动在石油战线上的清正之气,这也是支持一个民族的浩然之气啊!④回到库尔勒,我们应邀在那里作报告。
我们是作家,却并没有讲什么文学和文学写作的技巧,只是讲几天来我们的感受。
是的,如何把恶劣的自然环境转化为生存的欢乐,如何把国家的重托和期望转化为工作的能量,如何把人性的种种欲求转化为特有的性格和语言,使我们进一步了解了石油人。
如今社会,有些人在扮演着贪污腐化的角色,有些人在扮演着醉生梦死的角色,有些人在扮演着浮躁轻薄的角色,有些人在扮演着萎靡不振的角色,而石油人在扮演着自己的英雄角色。
石油人的今生担当着的是找石油的事,人间的一股英雄气便驰骋纵横!⑤从沙漠腹地归来,经过了塔克拉玛干边沿的塔里木河,河道的旧址上是一眼望不到头的胡杨林。
这些胡杨林证明着历史上海洋的存在,但现在它们全死了,成了死亡之海的依据。
这些枯死的胡杨粗大无比,枝条如铁如骨僵硬地撑在黄沙之上。
据说,它们千年不死,死了千年不倒,倒了千年不烂。
胡杨林如一个远古战场的遗迹,悲壮得使我们要哭。
我们大喊大叫,为什么呐喊,为谁呐喊,大家谁也没说,但心里又都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