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下载】《荷花》教学设计之四-范文模板 (3页)
《荷花》教案设计范文

《荷花》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荷花》诗歌。
(2)理解诗歌中荷花的形象特点和象征意义。
(3)学会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2)学会通过绘画、写作等手法,表达对荷花的喜爱和赞美。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珍惜,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荷花》诗歌。
(2)理解诗歌中荷花的形象特点和象征意义。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的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自己的情感。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1)课文《荷花》。
(2)与荷花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绘画、写作等工具。
2. 教学环境:(1)教室布置:窗台摆放一些荷花或荷叶的装饰品。
(2)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图片或视频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荷花或荷叶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2)学生分享对荷花的了解和印象。
2. 朗读诗歌:(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荷花》诗歌,注意停顿和韵律。
(2)学生自主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味。
3. 理解诗歌内容:(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表达手法。
(2)学生讨论荷花在诗歌中的象征意义。
4. 应用与实践:(1)学生分组进行绘画或写作,表达对荷花的喜爱和赞美。
(2)教师巡回指导,给予鼓励和指导。
五、作业布置:1. 回家后,学生可以选择一幅荷花的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了解画家的表现手法和情感表达。
2. 学生可以尝试自己创作一首关于荷花的诗歌,锻炼写作能力。
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引导他们通过诗歌和艺术作品去感受和表达荷花的美丽。
2. 在作业布置上,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能力水平进行调整,给予他们充分的自主发挥空间。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和实践活动等。
《荷花》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荷花》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荷花》 一、教学背景和目标 教学背景: 《荷花》是我国古代文学经典之一,通过对荷花的描写,展现了荷花的美丽与坚强。这首诗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对自然美的感知和鉴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情感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 1. 学习诗歌《荷花》的内容,理解其中蕴含的主旨。 2. 掌握《荷花》中的重要词汇和句型,能够准确运用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3. 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情感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重点 教学内容: 1. 诗歌《荷花》的原文及翻译。 2. 学习词汇和句型。 3. 情感表达与欣赏。 教学重点: 1. 理解诗歌《荷花》的主旨。 2. 掌握《荷花》中的重要词汇和句型。 3. 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三、教学过程 Step 1: 导入(10分钟) 1. 谈论荷花的特点和美丽之处。 Step 2: 学习诗歌《荷花》(20分钟) 1. 分发《荷花》的原文和翻译。 2. 学生阅读原文和翻译,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 Step 3: 词汇和句型学习(30分钟) 1. 教师呈现诗歌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型,解释其含义和用法。 2. 学生跟读并模仿,运用这些词汇和句型表达自己的情感或观点。 Step 4: 情感表达与欣赏(40分钟) 1. 学生展示自己对荷花的情感和观点,可以借助图片或其他媒体形式进行表达。
2. 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彼此的作品,分享对荷花美的感受和观点。 Step 5: 小结和评价(10分钟) 1.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小结,总结课堂内容。 2. 学生回顾课堂所学内容,复习诗歌中的重要词汇和句型。 四、教学评估 教学评估主要以学生的表现为主,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程度:通过学生对《荷花》的理解回答问题,进行口头测试。
2. 学生对诗歌中关键词汇和句型的掌握程度:通过学生的词汇和句型运用情况进行评估。
《荷花》的教学设计 3篇

《荷花》的教学设计6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理解“冒、挨挨挤挤”等词语,用“有的……有的……有的……”句式说一段话,培养学生带着自己感受正确、流利、有感情读课文,背诵二、三自然段。
2、过程与方法:教给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以及读书要展开联想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以及喜欢荷花,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语言,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学生产生喜欢荷花,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经典诵读(播放古筝曲)诵读有关荷花的古诗。
师:刚才我们吟诵的这几首诗都写到了——荷花,同学们想看荷花吗?二、感受画面,唤起美感。
(课件出示:荷花的图片)请欣赏,待会儿请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或一句诗来形容一下你看到的荷花。
生交流。
三、发现“美”,品词析句。
(一)自读课文1、师:你们是这样看荷花的,作者又是怎样看荷花的呢?下面我们一起随着叶圣陶爷爷的脚步,一起去公园的荷花池畔看一看。
把课本打开到63页,自由读文章一到二小节。
老师先教大家一个读书的好方法:边读边想象,使文字变成画面浮现在脑海里。
(学生自由读)2、师:作者笔下的荷花带给你什么感受?(美)(二)细读课文美在哪里?(生交流)1、香气——美(1)第一自然段。
(板书:闻:香)(2)师:闻到这花香,叶圣陶爷爷是怎么做的?(赶紧跑去)(3)师:读得多好,跑得真快。
(4)师:急啊!迫不及待,我们齐读这一段好吗?2、荷叶——美过渡:红花还需绿叶扶,花美,那么叶子呢?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板书:看)(1)师:这句话写出荷叶什么特点?(板书:叶:碧绿大)(2)你们在生活中见到过挨挨挤挤的现象吗?师:作者说荷叶挨挨挤挤,说明(荷叶很多、荷叶很挤,很茂盛。
(板书:多)(3)师:谁能读出这个词的意思来?练练。
(4)再读读这句话。
3、荷花——美(1)白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A请一生上黑板写“冒”字。
《荷花》教学设计优秀4篇

《荷花》教学设计10教学目标:1、通读全文,能正确、流利地读课文;2、学习六个生字“挨、莲、蓬、裂、姿、势”,理解“挨挨挤挤、花骨朵、饱胀、破裂、姿势”等词;3、学习第2、3自然段,感受荷花的美,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这两段。
4、初步学会用“什么怎么样”的句式概括段意。
教学重难点:目标2、3、4教学过程:一、揭题1、你看过荷花吗?你仔细观察过荷花吗?2、有一位作者仔细观察过荷花,并写了一篇优美的文章,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3、揭题,板书课题。
二、通读全文1、学生自由读课文,老师给你三分钟时间,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反馈(1)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段话来读。
(2)按课文一段一段读,如喜欢读第一段的请站起来读。
三、学习第2、3段1、请同学们有滋有味地反复地读第2段。
2、请你读读最喜欢的一句话。
一个学生读后,再问,有没有读得更好的,最后全班齐读。
读后说说这一句子好在哪里?这一句写出了荷花的什么?(板书)说后再有感情地读这一句。
(自由读,想象读,品读)3、各句教学时的要点第一句:说明荷花多荷叶多、美抓“挨挨挤挤”和比喻句第三句:从读中抓住“冒”给“冒”换一词你认为怎样的“钻”、怎么样的“长”才是“冒”?将你刚才说的词加进课文中的句子,读一读。
(先指名读)练习: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地冒出来。
第四~六句:学生在读句子时,教师指导“莲蓬”的形。
看图,教师指图中的部分荷花,让学生用文中的语句来说,注意要有感情。
随机理解“花骨朵”、“饱胀”、“破裂”等词。
你觉得荷花怎么样?(美)什么美?(姿态美、颜色美)如果只有一种姿态,美不美?用一个词来概括种种姿态。
(千姿百态,姿态万千等)品读4-6句,体会荷花的姿态美。
(一学生读,其他学生看图欣赏;教师读,学生闭眼想象;学生自由读。
)4、齐读第2段如果我们来到公园,来到荷花池边,面对这么多这么美的荷花,你想说些什么?教师小结:是啊。
(下面用抒情的语调,朗诵第3段。
朗诵时适当延长、停顿,让学生接下一句,以引起共鸣。
荷花优秀教学设计(精选5篇)

荷花优秀教学设计(精选5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荷花优秀教学设计(精选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荷花教学设计1一、设计理念(以人为本)人,虽为血肉之躯,却因有情而显得血肉丰满。
儿童,更是人小情多,可称得上“情感的王子”。
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也是有情之物。
中国的文学创作历来讲究一个“情”字。
“情者文之经”、“情动而辞发”“为情造文”等阐述无不表明“情”乃文之脉。
小学语文教材正是情景交融的产物。
折射出作者丰富的情感。
《荷花》是一篇写景记叙文,写“我”去公园赏荷,陶醉于白荷花的丰姿神韵,与荷融为一体的事,赞美了荷花婀娜多姿、生机盎然的美,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作者因景入情,以情观景,情景交融,不仅写出了荷花的丰姿,而且写出了荷花的神韵,使读者既赏心悦目,又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学生有情,文亦有情,“课文――学生”之间情感的桥梁就是教师的情感,要由老师去点燃、去传递、去深化化,让学生的情感随文波动起伏,与文共鸣,与景相融,物我两忘,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熏陶效果。
二、设计思路(以情为轴)1、未成曲调先有情儿童的情怀是一湾浅浅的河,无风不起浪,无物不扬波,外力像一只蜻蜓在水上轻轻一点,或是像一阵微风悄悄地掠过水面,它就平静不下来。
新课伊始,老师要放飞一群“蜻蜓”,要送过一阵“微风”,让孩子情感的河荡漾起来,使他们对新课的学习产生一种期盼的欲望、关注的心理。
情感的酝酿有赖于“情境的创设”,为此我设计了如下环节入新课:播放乐曲“出水莲”,学生闭眼欣赏,想象音乐带给他的画面,音乐拨动了学生的心弦,令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并介绍从古自今荷花就是就是文人描写、喜爱的对象,赞美荷花的诗篇数不胜数,使学生产生对荷花的急切向往之情,很想看看荷花。
此时,跟学生说:“就让我们乘着音乐的翅膀,到荷花池边去看一看,听一听吧!”学生的视觉、听觉、想象、思维“多频道运作”,全身心感应,“未成曲调先有情”。
《荷花》教学设计精选15篇

《荷花》教学设计《荷花》教学设计精选1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荷花》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荷花》教学设计1一、设计理念(以人为本)人,虽为血肉之躯,却因有情而显得血肉丰满。
儿童,更是人小情多,可称得上“情感的王子”。
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也是有情之物。
中国的文学创作历来讲究一个“情”字。
“情者文之经”、“情动而辞发”“为情造文”等阐述无不表明“情”乃文之脉。
小学语文教材正是情景交融的产物。
折射出作者丰富的情感。
《荷花》是一篇写景记叙文,写“我”去公园赏荷,陶醉于白荷花的丰姿神韵,与荷融为一体的事,赞美了荷花婀娜多姿、生机盎然的美,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作者因景入情,以情观景,情景交融,不仅写出了荷花的丰姿,而且写出了荷花的神韵,使读者既赏心悦目,又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学生有情,文亦有情,“课文――学生”之间情感的桥梁就是教师的情感,要由老师去点燃、去传递、去深化化,让学生的情感随文波动起伏,与文共鸣,与景相融,物我两忘,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熏陶效果。
二、设计思路(以情为轴)1、未成曲调先有情儿童的情怀是一湾浅浅的河,无风不起浪,无物不扬波,外力像一只蜻蜓在水上轻轻一点,或是像一阵微风悄悄地掠过水面,它就平静不下来。
新课伊始,老师要放飞一群“蜻蜓”,要送过一阵“微风”,让孩子情感的河荡漾起来,使他们对新课的学习产生一种期盼的欲望、关注的心理。
情感的酝酿有赖于“情境的创设”,为此我设计了如下环节入新课:播放乐曲“出水莲”,学生闭眼欣赏,想象音乐带给他的画面,音乐拨动了学生的心弦,令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并介绍从古自今荷花就是就是文人描写、喜爱的对象,赞美荷花的诗篇数不胜数,使学生产生对荷花的急切向往之情,很想看看荷花。
此时,跟学生说:“就让我们乘着音乐的翅膀,到荷花池边去看一看,听一听吧!”学生的视觉、听觉、想象、思维“多频道运作”,全身心感应,“未成曲调先有情”。
《荷花》教学设计精选15篇

《荷花》教学设计《荷花》教学设计精选1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荷花》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荷花》教学设计1一、设计理念(以人为本)人,虽为血肉之躯,却因有情而显得血肉丰满。
儿童,更是人小情多,可称得上“情感的王子”。
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也是有情之物。
中国的文学创作历来讲究一个“情”字。
“情者文之经”、“情动而辞发”“为情造文”等阐述无不表明“情”乃文之脉。
小学语文教材正是情景交融的产物。
折射出作者丰富的情感。
《荷花》是一篇写景记叙文,写“我”去公园赏荷,陶醉于白荷花的丰姿神韵,与荷融为一体的事,赞美了荷花婀娜多姿、生机盎然的美,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作者因景入情,以情观景,情景交融,不仅写出了荷花的丰姿,而且写出了荷花的神韵,使读者既赏心悦目,又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学生有情,文亦有情,“课文――学生”之间情感的桥梁就是教师的情感,要由老师去点燃、去传递、去深化化,让学生的情感随文波动起伏,与文共鸣,与景相融,物我两忘,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熏陶效果。
二、设计思路(以情为轴)1、未成曲调先有情儿童的情怀是一湾浅浅的河,无风不起浪,无物不扬波,外力像一只蜻蜓在水上轻轻一点,或是像一阵微风悄悄地掠过水面,它就平静不下来。
新课伊始,老师要放飞一群“蜻蜓”,要送过一阵“微风”,让孩子情感的河荡漾起来,使他们对新课的学习产生一种期盼的欲望、关注的心理。
情感的酝酿有赖于“情境的创设”,为此我设计了如下环节入新课:播放乐曲“出水莲”,学生闭眼欣赏,想象音乐带给他的画面,音乐拨动了学生的心弦,令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并介绍从古自今荷花就是就是文人描写、喜爱的对象,赞美荷花的诗篇数不胜数,使学生产生对荷花的急切向往之情,很想看看荷花。
此时,跟学生说:“就让我们乘着音乐的翅膀,到荷花池边去看一看,听一听吧!”学生的视觉、听觉、想象、思维“多频道运作”,全身心感应,“未成曲调先有情”。
《荷花》优秀的教学设计(通用5篇)

《荷花》优秀的教学设计(通用5篇)《荷花》优秀的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认知目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欣赏荷花的美丽,体会大自然的神奇力量。
情感目标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能力目标养成积累语言的良好习惯和想象力的培养。
教学重点:理解白荷花开放的种种姿势,想象这一池荷花为什么像“一副活的画”。
体会“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点荷花时眼前出现的景象。
教学准备:课件、头饰、图片教学过程:一设境激趣触发美1、猜谜导入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是哪种花吗?2、出示课题师:是啊,正因为荷花有这样的品质,从古至今,赞美荷花的诗篇数不胜数。
今天,我们再来认识我国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叶圣陶爷爷为我们带来的——荷花(板书课题)一起叫一叫它的名字,再美一点,瞧,这就是——3、展示荷花图(媒体课件出示活生生的荷花图)师:你们看的都入迷了。
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你眼前的荷花吗?(亭亭玉立千姿百态洁白无暇含苞欲放翩翩起舞争奇斗艳相看两不厌)4、引导过渡师:同学们,我觉得你们是最伟大的诗人,把荷花形容得这么美。
那叶老先生看到的荷花又是怎样的呢?还是随着他的步伐到荷花池边去看看吧。
二人文对话探寻美(一)初读,感受美师:同学们,尽情的读课文吧,找出你认为最美的句子,画出来,再多读几遍。
(二)细读,品味美1、合作学习师:同学们读的真认真,我为你们认真的态度鼓掌。
这么多想说,我可不急的听,好的东西应与你的学习伙伴分享。
赶快与你的学习小组,互相读你认为最美的句子,并说说喜欢的原因,再找出你们组共同喜欢的句子。
好,开始吧!(学生分组学习,师生一同探讨)2、学习第二自然段〈1〉品读第二自然段(媒体出示第二自然段)师:现在,能让你的快乐与我们共同分享吗?我们先来学习第二自然段,这段有你喜欢的句子吗?(指名读,说出喜欢的理由。
评读,喜欢读的一起读。
)(欣赏“荷叶挨挨挤挤的画面”)〈2〉品味“冒”师:有个词语,老师觉得它最美,但又说不出原因,谁能帮帮我呢?①可换什么词?②(如钻、长、顶、抽伸跳探蹦)让学生分别带入原文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荐下载】《荷花》教学设计之四-范文模板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荷花》教学设计之四
教材分析:
《荷花》是小学语文第六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按
看荷花的顺序描述了公园里的一池美丽的荷花和“我”看荷花时的感受。全文
不到400字,却把一池的荷花写活了,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的:
一、让学生通过学习感受文章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积累语言;
二、欣赏荷花的美丽,体会大自然的神奇美妙,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一、理解白荷花开放的种种姿态,想象这一池荷花为什么像“一大幅活的画”;
二、体会“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时眼前出现的景象。
教学过程:
一、设境激趣,触发语感
1.交流资料,让学生自由地交流对荷花的了解。
2.播放荷花录象,并配上优美的音乐,形象感知。
3.谈谈感受:看完录象,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来形容一下你所看到的荷花吗?
(亭亭玉立的荷花、婀娜多姿的荷花、千姿白态的荷花……)
4.教师引入:荷花真美啊,美得同学们无法用语言来形容。著名作家叶圣陶爷
爷也特别喜欢荷花,他还用优美的文字描述了公园里一池美丽的荷花,让我们
随着作者到文中细细欣赏吧。
二、潜心品读,领悟语感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课文读准确、读流利。
【推荐下载】《荷花》教学设计之四-范文模板
2.把你喜欢的段落绘声绘色地读给同桌听,让他和你一同分享作者优美的语言。
3.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说的吗?你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可以是自己的感
受、体会,也可以是自己的疑问。
4.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可以把学生的发言小结一下:瞧,同学们积极思考,主
动发言,大家说得多好啊,老师把刚才同学们的发言总结以下有两个方面,一
方面是自己的感受,一方面是自己的疑难。现在,我们先来欣赏美丽的荷花。
刚才好多同学都夸荷花很美,你们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请同学们再读课文,
把你认为写得特别美的句子划出来,读一读,先独立思考,再与小组同学说说
你对这个句子的体会。
5.小组学习、交流,然后全班交流:你觉得哪个句子写得特别美,说说你对这
个句子的体会。
生:我觉得这个句子写得特别美“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这个句子写出了荷叶的多、大、绿。(出示课件,体会荷叶的挨挨挤挤)
生:我觉得“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
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这个句子写出
了荷花的不同姿态。(出示课件,体会荷花的三种不同姿态)
生:我觉得“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个句子写得特别美,“冒”
字用得特别好,它把白荷花写活了。
指导学生进行个性化朗读,想怎么读就怎么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师:“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除了课文中讲到的,还有别的什
么不同的姿势?你们可以比一比,也可以说一说。
(学生自由发言,比划)
师:多么千姿百态的白荷花啊,请同学们有滋有味地把二、三自然段读一读。
三、再创想象,拓展语感
师:同学们,这么美丽的荷花,真令人陶醉啊。现在,你们就是这满池荷花中
的一朵了,哪一朵最美你就是哪一朵。你们穿着雪白的衣裳,在微风中摇摆。
现在,请同学们轻轻地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课文。(教师配乐朗读,学生用心
倾听)
师:啊,这么多的小动物都来了。刚才还有哪些小动物告诉你什么悄悄话呢?
生自由表达:小鸟告诉我……蜜蜂告诉我……蝴蝶告诉我……青蛙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