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 副本

合集下载

最短路径问题教案 - 副本

最短路径问题教案 - 副本

13.4课题学习最短路径问题教案
教者:通山县杨芳中学陈荷叶
•学习内容:最短路径问题
•学习目标:1、能利用轴对称解决简单的最短路径问题;
2、利用轴对称将最短路径问题转化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问题;
3、体会图形的变化“复杂问题简单化”在解决最值问题中的作用,
感悟转化思想.
•学习重点:利用轴对称将最短路径问题转化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问题.•学习难点:“复杂问题简单化”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几何画板、三角尺、圆规
•教学过程:
一、复习并导入
前面我们研究过一些关于“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等的问题,我们称它们为最短路径问题,本节课继续研究最短路径问题。

二、新课学习
问题1 如图,牧马人从A地出发,到一条笔直的河边饮马,然后到B地。

牧马人到河边的什么地方饮马,可使所走的路径最短?
1、直线L异侧有两个点
2、直线L同侧有两个点
3、考考学生:
问题 2 (造桥选址问题)如图,A和B两地在一条河的两岸,现要在河上造一座桥MN,桥造在何处可使从A到B的路径AMNB最短?(假定河的两岸是平行的
三、小结。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上 《古诗词诵读》(教案) 副本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上 《古诗词诵读》(教案)  副本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上《古诗词诵读》(教案)-副本章节一:诵读导引【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古诗词的节奏、韵律和情感表达。

2. 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和诵读能力。

【教学内容】1. 古诗词的节奏和韵律:介绍古诗词的音韵规律,分析诗句的节奏和韵律。

2. 古诗词的情感表达:引导学生理解古诗词中的情感和意境。

【教学活动】1. 教师示范诵读:教师选择一首古诗词进行示范诵读,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节奏和韵律。

2. 学生模仿诵读:学生模仿教师的诵读,加强自己对古诗词的感悟。

3. 分析情感表达: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古诗词中的情感和意境,让学生深入理解古诗词。

章节二:豪放派诗词【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豪放派诗词的特点和风格。

2. 培养学生对豪放派诗词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教学内容】1. 豪放派诗词的特点:介绍豪放派诗词的主题、情感和表达方式。

2. 豪放派诗词的案例分析:分析一首豪放派诗词,让学生感受其独特的风格和意境。

1. 教师讲解豪放派诗词的特点:教师讲解豪放派诗词的主题、情感和表达方式。

2. 学生阅读豪放派诗词:学生阅读一首豪放派诗词,理解其内容和意境。

3. 案例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豪放派诗词的案例,深入理解其独特的风格和意境。

章节三:婉约派诗词【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婉约派诗词的特点和风格。

2. 培养学生对婉约派诗词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教学内容】1. 婉约派诗词的特点:介绍婉约派诗词的主题、情感和表达方式。

2. 婉约派诗词的案例分析:分析一首婉约派诗词,让学生感受其独特的风格和意境。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婉约派诗词的特点:教师讲解婉约派诗词的主题、情感和表达方式。

2. 学生阅读婉约派诗词:学生阅读一首婉约派诗词,理解其内容和意境。

3. 案例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婉约派诗词的案例,深入理解其独特的风格和意境。

章节四:唐代诗词【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唐代诗词的背景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唐代诗词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牛郎织女教案 - 副本

牛郎织女教案 - 副本

牛郎织女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理解词语。

3.理清文章脉络。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质疑激趣。

(出示银河图)每当夜幕低垂,群星闪烁时,我们仰望天空,隐约中不难发现一条银色的天河,瞪大眼睛仔细看看,发现天河两边有两颗最亮的星星,这两颗星星就是“牛郎星”和“织女星”。

民间早就有关于牛郎和织女的传说。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民间故事——《牛郎织女》。

二、尝试学习,我来展示(一)小组合作学习课前同学们已进行了充分的预习,下面分小组交流预习的收获。

1. 互相检查课文的朗读情况,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二)小组展示学习成果1.字词练习(1)我会读a. (出示词语)嫂子牛棚衰老趁机挣扎波涛汹涌玉簪拽着舔了舔b. 请一小组朗读,读完说一说朗读的注意点,其余小组补充。

(2)我会写a. (出示7个生字)嫂棚衰趁挣扎汹b.请一小组汇报在预习时发现哪些字特别容易写错,其余小组补充。

c.出示形近字:出示形近字:“衰、哀、衷”,分别组词。

2.朗读训练营(1)我来诵小组派代表分节读课文,及时纠正错误,要求正确流利。

(2)各小组派代表把不理解的词语提出来讨论。

教师重点点拨“轻盈”“暴跳如雷”“心急如焚”等词语的意思。

3.结构梳理站(1)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牛郎和织女之间的故事。

(2)理清课文脉络a.思考:哪些自然段讲的是牛郎和织女间发生的故事?(3—12节)牛郎和织女的爱情故事分哪几个阶段?(相识—相守—分离—相会)1—2节写的是什么?(牛郎的身世及牛郎与老牛相依为命)b.思考课文分段,同桌交流。

c.指名全班交流,教师适当点拨,板书如下:板书:(1—2节)人牛情深(3—5节)相识相知(6—7节)生活美满(8—11节)隔河相望(第12节)鹊桥相会d.按板书复述故事内容。

建设法规教案(学生) - 副本

建设法规教案(学生) - 副本

建设法规第一章法律基础知识一、法的本质①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集中反映;②法的内容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

二、法的特征①法是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

即它调整的是人们的行为而不是思想或其他的非行为的东西②法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社会规范。

包括赋予社会上早已存在的某些道德、宗教、习俗、礼仪等法律效力,形成习惯法;通过加入国际组织,承认或签订国际条约等,认可国际法规范等。

③法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社会规范④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

强制力机构有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三、法律规范(法规)构成要素1、假定指法律规范中,确定适用该规范的条件和环境部分。

2、处理指行为规则的本身,是法律规范确定的允许做什么,禁止做什么,求做什么的部分。

可分为可以这样行为、应该这样行为、不应该这样行为三类3、制裁指法律规范的后果部分,即说明违反法律规范时,国家将予以怎样的处置。

分为肯定性后果和否定性后果两类四、法律关系三要素A、主体指参加建设业活动,受建设法律规范调整,在法律上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人。

B、客体指建设法律关系的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所共同指向的事务。

一般客体分为财、物、行为和非物质财富。

C、内容(1)权利指法律规范所确定的,权利主体可以做出一定的行为或要求他人做出一定的行为。

(2)义务指根据法律规范的规定,义务主体必须做出或不做出某种行为。

权利和义务是法律规范的直接内容,二者必须对等。

五、法律责任的构成条件1、一般构成要件法律责任的一般构成要件有以下四个条件构成,它们之间互为联系、互为作用,缺一不可。

A、有损害事实发生B、存在违法行为C、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D、违法者主观上有过错2、特殊构成要件特殊构成要件是指由法律特殊规定的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它们不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的,而是分别同一般要件构成法律责任。

A、特殊主体B、特殊结果C、无过错责任D、转承责任六、诉讼时效种类⑴普通诉讼时效通常为2年。

除法律特别规定外,民事诉讼适用普通诉讼时效⑵短期诉讼时效 a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b延付或拒付租金的;c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申明的d寄存财物被丢失或损坏的以上四类诉讼时效为1年⑶最长保护期限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的20年;⑷特殊诉讼时效指法律对诉讼时效另有规定的。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上 《劝》(教案) - 副本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上 《劝》(教案) - 副本

《劝学》教案【教材定位】《劝学》是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六单元第10课的第一篇课文,这一课的两篇文章都是我国古代探讨学习问题的名篇。

学习这两篇文章时,要通过熟读课文,找出并推敲文中的名句,并在此基础之上把握两篇课文关于学习的主要观点。

《劝学》选自《荀子》,劝,即鼓励的意思。

荀子通过这篇本章表达了自己对于学习的认识和态度。

在学习这篇文章时,要注意把握整篇文章的中心论点,分析并概括荀子从哪些角度去探讨了学习这件事。

同时,注意分析本文的论证特色,学习荀子的论证技巧。

【素养目标】1.掌握文中重点文言实虚词,疏通文意,理清文章思路,并背诵全文。

2.了解荀子的生平、成就,及其思想主张,积累文化常识。

3.了解学习的意义、态度和方法,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4.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学习并掌握本文的论证手法【教学方法】点拨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时代的快速发展,人类的多元融合,让“终身学习”的理念大步跨进了新纪元。

从小我们就受到“学习使人进步,知识改变命运”的熏陶,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劝学》,看看荀子对于学习的看法。

二、知人论世1.了解荀子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

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时人尊称为“荀卿”,汉代著作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写作“孙卿”。

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官祭酒,后为楚兰陵令。

韩非和李斯均是他的学生。

他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继承了孔子学说,又能扬弃其消极成分,并批判吸收各学派的思想学说,成为先秦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

其散文说理透彻,气势雄浑,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缜密,多排比,善譬喻。

《荀子》一书共32篇,其中26篇为荀子所著,末6篇或为其门人弟子所记。

2.了解《荀子》《荀子》是战国时期荀子和弟子们整理或记录他人言行的哲学著作。

全书一共32篇,其观点与荀子的一贯主张是一致的。

在前27篇中,也有几篇,如《议兵》、《大略》等可能是他的学生整理而成的。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上 9 3《声声慢》(教案) - 副本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上 9 3《声声慢》(教案) - 副本

《声声慢》教案【教材定位】《声声慢》是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第九课的第三篇课文,这一课选了三首宋词,在品读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感受其不同的风格特点,体会这些词作是如何表现词人不同的思想感情的。

《声声慢》以朴素清新的口语入词,抒写词人在国破家亡遭受劫难后的忧愁苦闷,通篇写“愁”,徘徊低迷,婉转凄楚。

学习这首诗歌的时候,要注意揣摩词人因外物触发的内心波澜,体会词人是如何渲染这种愁绪的。

同时,整首词以十四个叠字开篇,要反复诵读,体会其中包孕的情感及其递进层次。

【素养目标】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及其创作风格,了解婉约派和“闺怨诗”积累文化常识。

2.抓关键词和意象来品味词的意境意蕴,掌握鉴赏古典诗歌作品的方法,提高鉴赏能力。

3.体会李清照国破家亡、饱经离乱的哀愁,感悟李清照坚韧、孤高的灵魂。

【教学重难点】体会词人的哀愁,掌握中国古典诗词中常用意象的特定属性。

【教学方法】朗诵法、赏析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闺院之中,多喜乐,亦多忧悲,也正因此中国古典诗歌孕育出了一种独特题材的诗“闺怨诗”。

那么,对于经过国破家亡后的李清照来说,独处闺阁又有怎样的情感迸发呢?让我们一起走近《声声慢》。

二、知人论世1.了解词人李清照(1104-1155),今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号易安居士。

宋代女词人,婉约派词宗。

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进士出身,藏书甚富,母亲是状元王拱宸的孙女。

与夫赵明诚(吏部侍郎赵挺之子)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编写了《金石录》。

李清照是中国古代罕见的才女,她擅长书、画,通晓金石,而尤精诗词。

早年还写过一篇《词论》,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词作独步一时,流传千古,被誉为“词家一大宗”。

南渡是李清照人生的分水岭。

前:生活闲适,夫妻志趣相投、感情深厚;后:北宋灭亡,漂泊江南,丈夫身亡、书画丢失。

前:清新明快、细腻婉转,多写大家闺秀的生活情趣、闺怨离愁;后:哀婉凄清、苍凉悲楚,多写其悼亡之悲、故国之思和亡国之痛。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练习四】 - 副本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练习四】 - 副本
60dm3=60L
答:这个油箱能装60升汽油。
师:(2)假如每升汽油可行驶10km,这箱油最多可以供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辆汽车行驶多少千米?
用乘法计算。
10×60=600(千米)
答:这箱油最多可以供这辆汽车行驶600千米。
师:13.实践活动。找一些棱长为1cm的小正方体,做下面的活动。
师:(1)用4个这样的小正方体可以摆成一个大正方体吗?
公式:长方体的体积=长乘宽乘高
12×4×3
=48×3
=144(cm3)
答: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144立方厘米。
师:5.换算单位,先回想一下体积和容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吧。
1m3=1000dm3 1dm3=1000cm3
1L=1000mL
0.35m3=(350)dm3 2.04dm3=(2040)cm3
5300dm3=(5.3)m3 2800cm3=(2.8)dm3
四、课堂小结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师: 体积和容积
体积单位(一)
体积单位(二)
长方体的体积
体积单位的换算
好玩的测量
五、教学板书
练习四
六、教学反思
优点:这节课非常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育,发挥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给人的冲击作用,物体沉入水中水面会上升,让学生理解排水法的原理所在。空间观念在此时进一步深化,以另一种非常规的形态被学生所接受。
9×9×9
=729(cm3)
第三个图形
长乘宽乘高
22×10×8
=220×8
=1760(cm3)
师:4.一个长方体的长是12cm,宽是长的1/3,高是长的1/4,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中班语言:春天的色彩》教案-副本

《中班语言:春天的色彩》教案-副本

《中班语言:春天的色彩》教案副本教案:《中班语言:春天的色彩》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选自人教版《幼儿园中班语言》第 4 册第 2 课《春天的色彩》。

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了解春天里大自然的变化,认识春天的色彩,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能正确拼读和书写。

2. 让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 培养学生观察春天、热爱春天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字词的认读和书写,课文的朗读和理解。

难点: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对课文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课文插图。

2. 学具:课本、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5 分钟)利用 PPT 展示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春天的色彩,激发学生对春天的兴趣。

2. 生字词学习(10 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让学生正确拼读和书写。

3. 课文朗读与理解(10 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理解课文大意。

4. 实践练习(10 分钟)教师设计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生字词和课文内容。

六、板书设计春天的色彩生字词:春天色彩花朵草地树木燕子七、作业设计1. 请用课文中的生字词造句。

答案:春天来了,大自然变得五彩斑斓。

2. 请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春天的色彩。

答案: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大自然变得五彩斑斓。

草地上绿油油的小草,树木抽出嫩绿的枝条,花朵争相绽放,燕子在天空中飞翔。

春天的色彩让人感到温暖和希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春天的色彩,让学生掌握了生字词,并能正确拼读和书写。

在课文朗读与理解环节,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并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

在实践练习环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生字词和课文内容进行造句,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在课后,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大自然,深入了解春天的色彩,培养自己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延伸,如写一篇关于春天的作文,让学生更好地热爱春天,关注大自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下Module 2 Unit1
大战场中心小学杨春慧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外研社小学英语六年级下第二模块第一单元的内容,这一单元
主要学习一般将来时态这个语法知识。

讲述了Daming 参加Simon一家的一次野餐活动,课文以野餐为主题,展开了Daming ,Simon和Simon的妈妈之间的对话,对话开始于野餐之前,自然地呈现出本单元需要学到的语法知识:一般将来时态的一种表达方式be going to。

在unti 1中,主要讲某人将要做某事,以孩子喜欢活动开始,想让他们学会这一表达法并不困难。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能整体识别duck,later,naughty duck, dark cloud,have a picnic, dry,stay hungry等单词和短语。

2.能听懂会用What/When are you going to do?这类句子询问并进行回答和时间的表达。

3.be going to 句型中,当人称变化时,be 动词相应变化。

4.能够运用句型What/When are you going to do?表达自己与他人的活动安排。

5.能够流利的朗读本单元的课文。

(二)技能目标
能灵活的运用一般将来时态与别人进行活动计划的交流。

并能口头运用
At half past twelve.这类语句回答。

(三)情感目标
能够大胆的表达自己,积极体验参与集体活动。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能整体识别duck,later,naughty duck, dark cloud,have a picnic, dry,stay hungry等单词和短语。

2.能运用When\What are we going to do?这类语句询问计划的活动时
间和内容并做出回答。

教学难点
能运用When\What are we going to do?这类语句询问计划的活动时间
和内容并做出回答。

四、教学过程
StepⅠ Warming up
Play a game
T:I say phrases , you do actions.
StepII Revision
1.教师从袋子里拿出一个钟,调成不同的时间,然后用“What time is it?”
不断询问学生钟面上所展示的时间,What time is it?从而帮助复习有关整点时间的英文表达和教授半点时间的英文表达(half past…并板书在黑板上。

)2.连锁问答,教师先说I am going to…at…接着提问:
A: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at…?
B: I am going to…at…
We are going to…(引导学生用所学短语谈论自己的计划。


3.Pair work(同桌两人谈谈他们的计划。

当站起来的学生回答完后问其他学生What is he/she going to do at…进一步的感受将来时态中be动词的变化)
4.Look and guess
T: Boys and girls,do you like the pictures? Let’s look at them and guess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at...? I am going to…at…”(通过看图训练将来时态中be动词的变化)
5.Let’s say a chant together.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I’m going to visit the zoo.
What is she going to do?
She is going to go with you.
What are they going to do?
They are going to eat some fruit,
and drink some juice too.
StepIIILead in
1.教师假装很饥饿,然后出示幻灯片说“I’m hungry.when are we going to
eat?”引出课文标题并将句型“When are you going to do”板书在黑板上引导学生看图回答。

2.Pair work
Work in pairs and ask their deskmates“when are we going to…? We are going to…”(进一步的
StepIIIV Presentation
1.Predict
T:Now we are going to learn the text.(出示课题和课文插图,让学生观察图)
T:Who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
S:Daming,Simon,and Simon’s mother.
T:Yes,you are right.Do you know what they are going to do?(让学生观察讨论,然后得出结果They are going to have a picnic.)
T:Daming,Simon,and Simon’s mother are going to have a picnic.Do you know what’s their picnic going to be?Now we are going to learn the text.And you will find the answer.
2..New word and phrases
出示鸭子及本课的一些单词和短语的图片复习本模块单词。

a.教师一一拿出单词卡片让学生读并且用升调和降调让全班学生齐读。

然后将单词卡片一一贴在黑板上。

b.Word game:大小声读单词和短语。

3.Listen,Before we learn ,let’s read the questions.(出示课件)
1.When are they going to eat?
2.What time is it?
3.What 's weather like today ?
4.Who are eating the picnic?
4. Check answers.
Answer the questions:
①They are going to eat at half past twelve.
②It's only half past twelve.
③It's going to rain.
④Ducks.
5.Read the text.(以分角色的形式朗读)
a.Work in a group and read the text in roles.
b.Read in roles in the whole class.(分男同学,女同学和教师三个角
色朗读。

)
Step V.Game.(砸金蛋)Let’s relax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看图训练What are you going to do?和When are you going to do?句型以及时间的英文表达。

(四人一组,一起看图运用重点句型一问一答地描述图片内容,最后选蛋并且展示。

为了进一步鼓励学生的积极性,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


StepVI Summary
1.T:What did you learn today?
S:……(然后教师带学生一起总结)
2.Say a chant.
Be going to,be going to,
When are we going to eat?
At half past twelve.At half past five.
Be going to,be going to,
What are we going to do?
We are going to have a picnic.
3.Share a motto with students:
Good planning is the key to success.(升华主题)
StepVII Homework
Do a survey: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his weekend? I“am going to …
When are you going to …? I am going to …at…
You can also (也)say like this:
I’m going to read books in the afternoon. I’m going to play football at half past two. I’m going to ….a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