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教案 - 副本
痔教学讲课教案

痔教学讲课教案教案标题:痔教学讲课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痔的定义、病因、分类和症状。
2. 技能目标:掌握痔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个人健康的重视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1. 痔的定义、病因和分类。
2. 痔的常见症状和并发症。
3. 痔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教学难点:1. 痔的分类和症状的区分。
2. 痔的治疗方法的选择和应用。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教学板书。
2. 痔的相关资料和图片。
3. 演示模型或实物。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请学生回答“你知道痔是什么吗?”并简要介绍痔的定义。
2. 激发学生兴趣:展示一张痔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痔的病因和分类:通过教学课件或板书,向学生详细介绍痔的病因(如久坐、便秘等)和分类(内痔、外痔和混合痔)。
2. 解释痔的常见症状和并发症:讲解痔的常见症状(如肛门瘙痒、出血等)和并发症(如痔核、痔疮等)。
三、教学互动(10分钟)1. 学生提问环节:鼓励学生提问关于痔的问题,并进行解答。
2. 学生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痔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并汇报各组的讨论结果。
四、方法指导(10分钟)1. 痔的预防方法:向学生介绍痔的预防措施,如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久坐等。
2. 痔的治疗方法:讲解痔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中医疗法等,并强调治疗应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方法。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知识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痔的预防和治疗方法的重要性。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痔的相关知识,如阅读相关书籍或文章。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作业要求:布置相关作业,如写一篇关于痔的预防和治疗方法的小论文。
2. 提醒学生:提醒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并鼓励他们关注个人健康,避免痔的发生。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痔的定义、病因、分类和症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痔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痔(混合痔)诊疗方案教学提纲

2010年重点优势病种痔(混合痔)诊疗优化方案痔是直肠末端粘膜下和肛管皮肤下的静脉丛扩大、曲张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或肛缘皮肤炎症、结缔组织增生、肛管皮下静脉曲张破裂形成的隆起物。
男女老幼皆可为患。
又名痔疮、痔核、痔病、痔疾等。
中西医病名相同,但中医术语中痔的概念有狭义与广义之分,中医肛肠科所治疗的痔是狭义概念的痔疮。
现代观点认为痔是人的正常解剖结构,在各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正常肛垫发生出血、脱出或嵌顿等症状即称为痔病。
据此理论,内痔即肛垫的病理性肥大、下移,外痔则为肛门部位的皮肤皱襞发炎、肥大、结缔组织增生、血栓瘀滞。
一、病名中医病名:痔(内痔、外痔、混合痔)ICD编码 BWG000西医病名:内痔、外痔、混合痔 ICD编码 90394二、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7-94)。
(1)症状:①间歇性便血:特点为便时滴血、射血,量多,色鲜红,血不与粪便相混淆。
亦可表现为手纸染血。
②脱垂:便后颗粒状肿物脱出肛外,初期可自行还纳,后期需用手托回或卧床休息才可复位,严重者下蹲、步行、咳嗽、喷嚏时都可能脱出。
③肛门不适感:包括肛门坠胀、异物感、瘙痒、疼痛,可伴有粘液溢出。
(2)体征:肛检见齿线上下同一方位粘膜皮肤隆起,连成整体,质柔软,多位于3、7、11点处。
具备第(2)项加第(1)项中的①或②,诊断即可成立。
内痔:直肠末端肛门齿线以上粘膜下的痔内静脉丛扩大、曲张形成的柔软静脉团,又称"里痔"。
好发于截石位3、7、11点,主要临床表现是初发常以无痛性便血为主要症状,血液与大便不相混,多在排便时滴血或射血,出血呈间歇性,每因饮酒、过劳、便秘或腹泻时使便血复发和加重,出血严重时可引起贫血。
肛查见齿线上粘膜呈半球状隆起,色鲜红、暗红或灰白。
随着痔核增大,在排便时或咳嗽时可脱出肛外,若不及时回纳,可形成内痔嵌顿,并有分泌物溢出,肛门不适坠胀感,可并发血栓、嵌顿、绞窄及排便困难。
痔疮病人护理讲课教案

二、分类
❖ 齿状线:肛管皮肤与直肠
粘膜相连合处,可见到一条 由肛瓣和肛柱下端所围成的 一个锯齿形环形线。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直肠肛管解剖示意图
齿状线以上(直肠) 齿状线以下(肛管)临床应用
来源
内胚层
外胚层
直肠肛管分界
覆盖上皮 单层柱状上皮 动脉来源 直肠上、下动脉
复层扁平上皮
肛门动脉
粘膜皮肤分界
与痔的好发部位有 关
治疗。
五、鉴别诊断
❖ 1.直肠癌 临床上常将下端直肠癌误诊为痔,延误治疗。误
诊的主要原因是仅凭症状诊断,未进行直肠指诊及肛门镜检 查。 ❖ 直肠癌在直肠指诊下可扪到高低不平硬快,表面有溃疡,肠 腔常狭窄,指套上常染有血迹。特别要注意的是内痔和环状 痔可与直肠癌同时并存,绝不能看到有内痔或环状痔而进行 痔的治疗,直至病人症状加重才行直肠指诊或其他检查而明 确诊断,这种误诊、误治的惨痛经验教训,在临床上并非少 见,值得重视。
❖ 痔疮的五大发病特点
❖ (1)女性比男性患者多。 ❖ (2)患者以成人居多。 ❖ (3)久坐、久立、活动少的人患病者多。 ❖ (4)便秘、腹泻、排便时间长的人患病者多。 ❖ (5)饮酒过多、嗜好辛辣是导致发病的诱因。
❖ 四大人群痔疮高发
❖ 一、是大便时有不良习惯的人比如蹲厕所喜欢看书看报的人。 ❖ 二、是久站、久坐和长期便秘的人。 ❖ 三、是妊娠女。 ❖ 四、是生活起居没有规律的人。
❖ 2.直肠息肉 低位带蒂的直肠息肉,若脱出肛门外有时误
诊为痔脱垂,但息肉多见于儿童,为圆形、实质性、有蒂、
可活动。
❖ 3.肛管直肠脱垂 有时误诊为环状痔,但直肠脱垂粘膜
呈环形,表面平滑,直肠指诊时括约肌松弛;环状痔的粘膜 呈梅花瓣状,括约肌不松弛。
痔 讲课

专科检查
视诊:截石位肛缘3、
7、11点皮赘隆起; 肛门镜下见齿线上方 粘膜无下移,齿线处 黏膜3、7、11点分别 充血隆起,大小约 2.0cmX1.0cm,未见 明显出血点。
齿线
诊 断
症状:出血、痔核脱出、肛门不适等 体征:直肠指检+肛门镜检 必要时需行病理活检
辨证依据
患者常居南方湿热之地,湿热内生,下
肛裂 直肠癌 直肠息肉 直肠脱垂 肛乳头肥大
溃疡性结肠炎
痔与肛裂
内痔与直肠癌
内痔与直肠息肉
混合痔与直肠脱垂
混合痔与肛乳头肥大
溃疡性结肠炎
症状:粘液脓血便,腹泻,左下腹痛
肠镜检查:直肠粘膜充血、糜烂、溃疡。
尖锐湿疣
脂肪瘤
痔病治疗新概念
1.无症状的痔无需根治。 2. 痔不会发展为恶性病,无需根治。 3.严格掌握手术适应征,不可不必要的扩大手 术范围。 4.痔症状的解除较痔核大小的改变更有意义。
常见手术方法
1. 结扎术(贯穿结扎、胶圈套扎) 2.外痔剥离、内痔结扎术 3. 血栓性外痔剥离术 4.吻合器痔上粘膜切除术(PPH术、TST术) 5.超声多普勒引导痔动脉结扎术( HAL术)
套扎疗法
混合痔外剥内扎术
传统痔病手术的特点
开放式创面为主
术后愈合时间长 创面的疼痛明显 肛门功能的损害
TST手术操作
选择性痔上粘膜切除钉合术—TST
优点
闭合式创面
缺点
麻醉要求 操作水平 费用
愈合时间短
术后疼痛少 肛门形态损伤小 并发症少
PPH术(痔上粘膜环切钉合术)
痔动脉结扎术( HAL术)
原理:通过超声多普勒探头,准确找到痔上
痔教案-副本

五、混合痔的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 便血、脱出、疼痛
次要症状 潮湿、瘙痒、便秘
三、专科检查
1、检查体位
侧卧位、膝胸位、截石位、蹲位、弯腰扶椅位
2、视诊、直肠指检及器械检查--直肠指检 是简单
而重要的临床检查方法。对及早发现直肠、肛管癌意义重大,肛门视诊、肛门镜检查、乙状结肠镜检查。
小结:
•1、重点掌握痔的定义、分类、混合痔的临床表现
•2、难点为混合痔并Ⅲ期内痔分期诊断
•3、熟悉混合痔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4、了解发病因素及预防调护
•5、思考:混合痔并III期内痔与直肠脱垂的区别
思考题:内痔与外痔的区别
3分钟,重点讲解混合痔并内痔分期诊断
5分钟,从临床症状上鉴别诊断
3分钟,讲解传统方法及目前最先进的治疗方法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启发同学、系统讲解、与同学互动
学生活动:回忆齿线的概念,根据已学知识回答混合痔的临床表现,
教学手段
启发式提问,穿插临床问题结合解剖模具,提高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反思
尽可能的启发提问同学们本章节相关问题,先由同学自己大胆回答问题,并给与肯定,然后再系统解答问题,必要时可以进行课堂讨论,但要注意控制课堂纪律。
四、诊断
重点为混合痔合并内痔分期诊断
混合痔并I期内痔:内痔初起,痔核较小,以便血为主,呈手纸染血,也可见滴血或射血,排便时痔核不脱出肛门外。
混合痔并II期内痔:痔块较大,排便时内痔脱出肛门外,便后可自行还纳,出血量渐少。
混合痔并III期内痔:痔块更大,排便时内痔脱出外,且便后不能自行还纳,需用手托后才能复位,或平卧休息后才能回纳。便血量少或不便血,痔核伴有不同程度的纤维化。
混合痔的教案书写

混合痔的教案书写教案书写:混合痔教案目标:1. 了解混合痔的定义、症状和常见原因。
2. 掌握混合痔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3. 培养学生正确的卫生习惯,以预防混合痔的发生。
教案步骤:引入:1. 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混合痔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提问学生是否听说过混合痔,以了解他们对该疾病的了解程度。
知识讲解:1. 介绍混合痔的定义和症状,包括肛门疼痛、出血、肿胀等。
2. 解释混合痔的常见原因,如长时间久坐、便秘、肠道压力等。
3. 介绍混合痔的预防方法,包括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喝水、定期运动等。
4. 介绍混合痔的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案例分析:1. 给学生提供几个混合痔的案例,让他们分析该病例的症状和原因。
2. 引导学生讨论如何预防和治疗这些案例中的混合痔。
小组讨论: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并制定一份预防混合痔的行动计划。
2. 每个小组报告他们的计划,让其他小组提出建议和补充。
总结:1. 总结混合痔的定义、症状和常见原因。
2. 强调预防混合痔的重要性,以及良好的卫生习惯的作用。
3. 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以保持健康。
评估:1. 对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的评估,评价他们对混合痔预防的理解和能力。
2. 可以布置一份小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混合痔预防的短文,检验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教学资源:1. 混合痔的图片或视频素材。
2. 混合痔的案例分析材料。
3. 小组讨论和报告的评估表格。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进一步了解其他常见的肛肠疾病,如痔疮、肛裂等,并比较它们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2. 鼓励学生在家庭和社区中宣传混合痔的预防知识,以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
痔的健康教育ppt教案-2024鲜版

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未来痔的诊疗将更加精准、个性化,如基因诊断、靶向治疗等新型技术有望应用于临床。
探讨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预防和管理痔
随着健康观念的普及,未来人们将更加注重生活方式的调整,通过科学合理的饮食、运动等方式预防痔的发生。 同时,对于已经患病的人群,如何通过自我管理、定期随访等手段控制病情发展也是未来的重要议题。
势。
提肛运动
经常进行提肛运动,有助于增强 肛门括约肌的收缩力,促进静脉
回流,预防痔疮的发生。
2024/3/28
10
03 痔的治疗方法及选择
2024/3/28
11
药物治疗原理及适用人群
2024/3/28
药物治疗原理
通过药物的外用或内服,缓解痔 疮的症状,如消炎、止痛、止痒 等,促进痔组织的修复。
适用人群
痔的健康教育ppt教 案
2024/3/28
1
目录
2024/3/28
• 痔的基本知识 • 痔的预防策略 • 痔的治疗方法及选择 • 并发症与风险防范措施 • 心理护理和康复建议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进展
2
01
痔的基本知识
2024/3/28
3
定义与分类
定义
痔是指直肠下端、肛管和肛门缘的静 脉丛淤血、扩张和屈曲所形成的静脉 团,俗称“痔疮”。
分类
根据发生部位的不同,痔可分为内痔 、外痔和混合痔。内痔位于齿状线以 上,外痔位于齿状线以下,而混合痔 则跨越齿状线上下。
2024/3/28
4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发病原因
痔的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长期便秘、腹泻、久坐久立、妊娠、前列腺肥 大等。这些因素可导致直肠静脉回流受阻,从而引发痔的形成。
痔疮的护理与治疗教学设计

的痛苦。
定期随访和复查安排
1 2 3
定期随访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会制定定期随访计划 ,及时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复查安排
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医生会安排定期复查,以 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或复发情况 。
病情监测
患者在家中也应密切关注自己的病情变化,如出 现疼痛、出血等症状加重的情况,应及时就医。
预防并发症发生
01
02
03
04
饮食调整
保持饮食均衡,增加膳食纤维 的摄入,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
规律排便
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避免长 时间用力排便。
加强锻炼
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促进肠道 蠕动和血液循环,有助于预防
痔疮的发生和复发。
避免久坐
长时间久坐会增加肛门压力, 应适时站立活动,减轻局部负
担。
04
治疗方法选择与效果评价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进展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痔疮的定义、分类和症状
详细解释了痔疮的概念,包括内痔、外痔和混合 痔的不同类型,以及各类型痔疮的典型症状,如 疼痛、出血等。
痔疮的非手术治疗
详细阐述了非手术治疗的方法,如药物治疗(局 部用药、口服药物等)、坐浴、冷敷、激光等, 以及各种治疗方法的适用范围和注意事项。
禁忌证
对于妊娠期妇女、严重心脑血管疾病 患者、凝血功能障碍等患者,应谨慎 选择手术治疗。
其他辅助治疗方法
激光治疗
利用激光的高能量作用,使痔 疮组织凝固、坏死、脱落,达
到治疗目的。
红外线凝固治疗
通过红外线照射使痔疮组织凝 固、坏死,适用于内痔的治疗 。
注射治疗
向痔疮内注射硬化剂,使痔疮 组织发生无菌性炎症反应,逐 渐纤维化,适用于内痔的治疗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点为混合痔合并内痔分期诊断
混合痔并I期内痔:内痔初起,痔核较小,以便血为主,呈手纸染血,也可见滴血或射血,排便时痔核不脱出肛门外。
混合痔并II期内痔:痔块较大,排便时内痔脱出肛门外,便后可自行还纳,出血量渐少。
混合痔并III期内痔:痔块更大,排便时内痔脱出外,且便后不能自行还纳,需用手托后才能复位,或平卧休息后才能回纳。便血量少或不便血,痔核伴有不同程度的纤维化。
基本教材
和参考书
基本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中西医结合专业系列教材《中西医结合外科学》第一版
参考书:1.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外科学》(第五版)2.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中医外科学》(第一版)
教 研 室
审查意见
教案续页(供参考)
教学进程:(含教学主要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设计及时间安排)
教学进程
时间安排及教学方法
另有两个流行学说: 静脉曲张学说 肛垫学说
2、病理:肛垫的病理性肥大、移位及肛周皮下血管
丛血流瘀滞形成。
三、病因病机
由于阴阳失调,脏腑本虚、气血不足、情志内伤、饮食不节等内因,加之外感风湿燥热之邪下冲肛门所致。多因Ⅱ、Ⅲ期内痔反复脱出,腹压增加致筋脉横解,瘀结不散而成。
四、混合痔的分类
临床上分为:1、脱出情况:混合痔、环状混合痔
教案首页
课程名称
痔(混合痔)
专 业
中西医结合
班 级
主讲教师
课 时1Βιβλιοθήκη 时专业层次全日制本科班
专业职称
编写时间
2015-04-02
章节名称
第一章 肛门直肠疾病 第一节痔(混合痔)
使用时间
2015-05-09
教学目的
与 要 求
教学目的:学习混合痔的概念、病因病机,混合痔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证型分析及预防与调护。
一、混合痔的概念
通过临床工作所见及人们对痔的曲解引出混合痔的概念,即混合痔是指同一方位的内外痔静脉丛曲张,相互沟通吻合,使内痔部分和外痔部分形成一整体者。继而回忆齿线的概念及肛管直肠的局部解剖结构。
二、混合痔的病因病理
1、发病因素 解剖因素 生理因素 感染因素 职
业因素 便秘与排便习惯因素 饮食因素
五、鉴别诊断
1、肛裂
2、肛乳头瘤
3、直肠脱垂
4、直肠息肉
5、直肠癌
六、治疗
1、治疗原则: 以消除症状为目的 不治无症之痔
2、西医治疗方法:
注射法 结扎法 套扎法 PPH
3、中药治疗:
中医证型分析 风伤肠络证、湿热下注证、气滞血瘀证、脾虚气陷证
4、外治法:熏洗法、外用药物法
七、痔的预防与调护
饮食方面、排便情况、局部清洁卫生、职业习惯、保健运动等方面
教学要求:1、掌握混合痔的概念、分类以及混合痔的临床表现、诊断。2、熟悉混合痔的鉴别诊断及治疗3、了解混合痔的发病因素、中医病因病机及预防和调护。
学生特点分析
1.已经学习了肛门直肠局部解剖结构,但缺乏对疾病的感官认识,需结合临床进一步学习掌握。
2.同学们刚刚接触到临床课程,好奇心强,采用课堂讲解与模具展示相结合的方式,梳理与回顾既往基础课程内容,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实践中,提高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启发同学、系统讲解、与同学互动
学生活动:回忆齿线的概念,根据已学知识回答混合痔的临床表现,
教学手段
启发式提问,穿插临床问题结合解剖模具,提高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反思
尽可能的启发提问同学们本章节相关问题,先由同学自己大胆回答问题,并给与肯定,然后再系统解答问题,必要时可以进行课堂讨论,但要注意控制课堂纪律。
2、参考内痔分类:混合痔并Ⅲ期内痔
五、混合痔的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 便血、脱出、疼痛
次要症状 潮湿、瘙痒、便秘
三、专科检查
1、检查体位
侧卧位、膝胸位、截石位、蹲位、弯腰扶椅位
2、视诊、直肠指检及器械检查--直肠指检 是简单
而重要的临床检查方法。对及早发现直肠、肛管癌意义重大,肛门视诊、肛门镜检查、乙状结肠镜检查。
3.
教学方法
组织安排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 (通过临床引出本节内容-回忆上节重点知识-启发同学课中自行回答相关内容-课后预习并和本堂课所学对比-给出思考题-下节课提问)
组织安排:1.概念(3分钟)2.发病因素(5分钟)、病理及中医病机(8分钟)3.分类(3分钟)4.内痔的临床表现(10分钟)、专科检查及诊断(5分钟)5.鉴别诊断(5分钟)6.治疗(3分钟)7.预防调护(5分钟) 8.总结(3分钟)
3分钟,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
5分钟,结合模具演示以加深感性认识,加深记忆,易于同学们理解吸收
8分钟,引经据典结合中医基础理论阐述中医病因病机
3分钟, 结合临床
进行分类讲解
3分钟,结合临床进行讲解
7分钟,通过讲解引出混合痔的主要临床症状并启发同学们根据已学知识说出次要症状
2分钟,讲解视诊、指诊、肛镜检查的内容
3.
重点与难点
及解决方案
重点:混合痔的概念、分类;混合痔临床表现、诊断。
难点:混合痔并内痔分期诊断,分期容易混淆,不易鉴别。
解决方案:1、通过混合痔的发展进程详细讲解,结合模具展示,增强感性认识,重点阐述;2.组织讨论、互动。
教学内容
更新情况
1.补充讲解有关痔的学说,进一步阐述痔的发病原理。
2.除传统的治疗方案外,另介绍目前最新的治疗方法及原理。
5分钟,讲解预防与调护的重要性
3分钟,强调重点掌握内容,预习下节课所学内容并与本节课对比,提出思考题,下节课提问。
编写人
编写时间
2015年4月
小结:
•1、重点掌握痔的定义、分类、混合痔的临床表现
•2、难点为混合痔并Ⅲ期内痔分期诊断
•3、熟悉混合痔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4、了解发病因素及预防调护
•5、思考:混合痔并III期内痔与直肠脱垂的区别
思考题:内痔与外痔的区别
3分钟,重点讲解混合痔合并内痔分期诊断
5分钟,从临床症状上鉴别诊断
3分钟,讲解传统方法及目前最先进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