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诗歌教学中要重视情境应用

合集下载

浅谈情境在高中诗歌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情境在高中诗歌教学中的作用
的意 象 和 意 境 。
( 3 ) 欣赏影片 , 进 人 情 境 。情境 教 学 关 键 是 在 特 定 的 富有 情 境 的 活 动 下 周 围形 成 的一 种 气 氛 . 就 是 在 课 堂 上 用 形 象 生 动 的 特 有 情 境 把 学 生 们 的 情 绪 激 发 出 来 这 样 可 以 使 学 生 们 的 积 极
0 引 言
语 文的世界 , 亦 是 诗 的 世界 。诗 , 启发我们 的灵性 , 激 扬 本 真 的 自我 , 引 领 我 们 进 入 语 文 的世 界 , 在 悠 游 世 界 的途 中 去 领 受, 去发现 , 去探 寻 。通 过 诗 歌诚 挚热 烈 的情 感 引发 了欣 赏 者 内 心 深 处 的情 感 , 进 而 达 到 修 身 养 性 的 作 用 。但 是 欣 赏 者 当 时 的 行 为 情 绪 影 响 着 对 诗 歌 的鉴 赏 深度 。所 以 , 一 定 要 用 情 感 教 学 的 方 法 调 整 好 情 绪 ,创 建 一 种 和教 学 的 诗 歌 相辅 相 成 的 情 境 , 更 好 的 使 学 生 们 在 诗 歌 中产 生 共 鸣 , 全 面 实 现 人 格 教 育 。诗 歌 是 用 简 单 的 事 物 调 动 内在 情 感 ;这 也 是 诗 歌 情境 的魅 力 所 在 . 高 中语 文 诗 歌 是 意 境 和 情 感 相 结 合 的 。 意境 包 括 了 万 事 万 物 , 例 如 山 山水 水 、 社会状况 、 人物娱乐活动 范围等 , 这 些 都 让 画 面 具 有 动 静 结 合 的感 觉 。 诗歌有音乐美 、 意境 美 、 韵律美 , 具有情 、 真、 美 的特点 , 综 合 来 说 我 们 要 在 诗 歌 教 学 中 注 重 创 设 情 境 教
1 深入体会高 中生的心理

情境教学在高中古代诗词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情境教学在高中古代诗词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情境教学在高中古代诗词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摘要】本文探讨了情境教学在高中古代诗词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设计情境教学的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背后的文化背景和情感表达。

利用场景模拟教学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古代诗词中的情境,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深度。

鼓励学生表演古代诗词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情感理解能力。

利用多媒体资源辅助教学和组织实地考察活动也能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结论部分指出情境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他们对古代诗词的理解和素养,同时丰富了高中古代诗词教学方法,为学生的综合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情境教学将成为古代诗词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促进学生在文学领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情境教学、高中、古代诗词、应用策略、活动设计、场景模拟教学、学生表演、多媒体资源、实地考察、学习积极性、素养提升、教学方法。

1. 引言1.1 情境教学在高中古代诗词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情境教学在高中古代诗词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旨在通过营造具体情境和场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学习体验和理解度。

古代诗词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涵盖的内容广泛且深奥,需要通过情境化教学来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情境教学可以通过设计具体活动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代诗词的内涵和意境。

可以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通过身临其境的体验来感悟诗词中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利用场景模拟教学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体验古代诗词所描绘的景象,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诗词的意义。

鼓励学生表演古代诗词也是一种提升学习效果的方法。

通过表演,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诗词的情感表达和语言特点,从而加深对诗词的理解和记忆。

利用多媒体资源辅助教学也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可以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将古代诗词呈现给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

组织实地考察活动也是情境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走进诗词所描绘的地方,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诗词的情感和意境,从而更好地理解和领会诗词的内涵。

情境教学在高中古代诗词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情境教学在高中古代诗词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情境教学在高中古代诗词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情境教学是一种以真实的情境为基础,通过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体验,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方法。

在高中古代诗词教学中,情境教学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诗词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以下是在高中古代诗词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的一些策略。

通过情景再现帮助学生理解诗词内涵。

古代诗词中常常包含着丰富深刻的内涵,而学生对这些内涵往往感到抽象和难以理解。

可以通过情景再现的方式,创造出生动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诗词所表达的感情与思想。

在教授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余》时,可以组织学生们在夜晚校园里散步,感受深秋的清凉和宁静,以此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诗中丰富的意境。

通过角色扮演提高学生对诗人思想情感的理解。

古代诗词中往往蕴含着诗人的思想情感,通过角色扮演可以让学生深入到诗人的内心世界,更好地理解他们的创作背景和写作心境。

在教授李白的《将进酒》时,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对话和表演去感受李白豪情万丈的酒品和对人生的狂热追求,从而更好地理解诗中的意境和主题。

通过情境创设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古代诗词是一种文字表达艺术,学生需要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才能真正欣赏和鉴赏诗词作品。

可以通过创设各种情境,如音乐、绘画、戏剧等,让学生在不同的艺术环境中感受诗词的美感。

在教授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时,可以播放古筝演奏的音乐,让学生感受华美的旋律和诗词的意境之美;再在教授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余》时,可以让学生欣赏相关的绘画作品,感受画家对秋夜的描绘和诗人的写意。

情境化模式在高中古诗词教学中的实践

情境化模式在高中古诗词教学中的实践

情境化模式在高中古诗词教学中的实践情境化教学是一种以任务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情境为依托的教学方式。

它通过构建具有情感与情景特点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促使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

古诗词是一种具有浓厚情感色彩的文学形式,情境化模式可以很好地与古诗词教学相结合。

具体而言,情境化模式在高中古诗词教学中的理论依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情感情境古诗词具有浓厚的情感色彩,情境化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感受古诗词所表达的情感,激发学生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

2. 情景再现通过构建古诗词所描绘的情景,帮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古诗词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从而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3. 任务驱动情境化模式以任务为中心,通过设定具体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欲望,促使他们在任务驱动下深入学习古诗词。

1. 构建情感情境教师可以通过音乐、影视或者图片等方式,营造出与古诗词所表达的情感相符的情境。

教学《静夜思》,可以放一段夜晚的音乐,营造出夜幕降临的情景。

这样一来,学生在听诵这首诗的时候,就能更好地感受到诗人的孤寂和思念之情。

2. 情景再现教师可以通过布置小组讨论、情景表演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古诗词所描绘的情景。

教学《赋得古原草送别》,可以让学生分组表演送别的场景,让他们在表演中感受诗人离别时的悲凉之情。

3. 任务驱动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富有情感与思考的任务,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诗词的意境与情感。

教学《春夜喜雨》,可以布置“写一篇文章,描述春夜喜雨的情景,并结合诗人的激动之情”等任务,让学生在任务中深入思考,积极参与学习。

以上所述的实践方案,可以使学生在古诗词教学中更加深入地理解古诗词的艺术魅力,感受古人的情感熏陶,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

情境化模式在高中古诗词教学中的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得到了有效地激发。

通过情感情境的构建和情景再现的呈现,学生在古诗词教学中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了古诗词的美和情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情境化实现探索

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情境化实现探索

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情境化实现探索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国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教学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传统的古诗词教学方式往往过于枯燥,学生难以产生兴趣,教学效果也并不理想。

如何将古诗词教学与情境化教学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成为了当前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情境化教学是指将学习内容置于特定的情境中,使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体验来感知、理解和掌握知识。

在古诗词教学中,情境化教学的实现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探索。

一、创设历史背景情境古诗词是中国古代文人在特定的历史社会背景下创作的,每一首诗、每一首词都蕴含着特定的时代气息和历史情境。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讲解和介绍古诗词的创作背景,还原当时的社会环境、人文风貌以及作者的生活境遇,使学生能够更加真切地感受古诗词所蕴含的历史韵味。

以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为例,教师可以通过介绍唐代盛世的社会背景,引导学生了解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情况,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古诗词创作时代的感知,从而更好地理解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二、情景再现诗词情感古诗词之美在于其别具一格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对于学生来说,往往难以直接领会古诗词中所蕴含的情感和意境。

在古诗词教学中,可以通过情境化的手段,引导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感悟诗词情感。

在教学杜甫的《登高》时,可以带领学生走进登高的场景,感受登高时的壮丽风景和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诗中的豪放激昂之情。

三、实地考察古诗词题材古诗词的创作往往来源于诗人的身临其境的感受和对自然、生活的观察。

在古诗词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实地考察古诗词的题材所在,让学生亲自感受诗人的创作灵感来源,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和体验。

在学习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时,可以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感受古原草的风采和气息,让学生在实地感受中感悟诗中所蕴含的离别情感。

四、情景模拟古文人生活古代文人在创作诗词的也有着特定的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

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课堂情境的创设分析

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课堂情境的创设分析

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课堂情境的创设分析
首先,课堂情境要与诗歌主题相契合。

教师在选择教学诗歌时,应该考虑到诗歌主题
与课堂情境的契合度。

比如,如果选择的诗歌主题为爱情和友情,那么课堂情境可以选择
类似于情人节、朋友节等节日,或者是以班级的感情为线索,通过同学们自身的体验来引
发情感共鸣,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其次,课堂情境要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

课堂情境的设置应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能够深入体验和感受,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诗歌。

例如,“春天在哪里”这首诗歌,可以在春季时让学生外出游玩,通过亲身感受春天的变化来理解诗歌中所描绘的春天形
象。

此外,课堂情境应该具有丰富的艺术形式,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形式来呈现诗歌。

如通过投影仪展示诗歌背景图片和演员表演诗歌,或设置诗歌朗诵、创作和吟唱等环节,
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更加感受到诗歌的魅力,对诗歌有更深入的认识。

最后,教师在课堂情境创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实际情况,灵活安
排教学活动。

在使用诗歌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采用交互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等,降低学生的听课难度,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总之,课堂情境是诗歌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项环节。

创设合适的情境,可以有效地提
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加深学生的感性理解和深入阅读能力。

情境教学在高中古代诗词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情境教学在高中古代诗词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情境教学在高中古代诗词教学中的应用策略1. 引言1.1 情境教学在高中古代诗词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情境教学是一种以情景化、体验化、问题化的情境为教学依托,帮助学生主动探索、发现知识的教学方法。

在高中古代诗词教学中,情境教学的应用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创设具有时代感的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古代诗词的韵味和内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能动性。

古代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国文学的瑰宝,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而情境教学能够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情景中感受古代诗词的美感和意境,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体会诗词的意义,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通过选择符合学生实际生活和认知水平的教学内容,结合具体情境设计富有启发性的情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对古代诗词的热爱和理解。

2. 正文2.1 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内容的选择在情境教学中尤为重要,因为古代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内容的选择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进行合理搭配,既要确保内容的经典性和代表性,又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认知水平。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易于理解和接受的古代诗词作为教学内容,比如《静夜思》、《水调歌头》等,这些诗词内容简洁明了,语言通俗易懂,适合初学者入门。

教师还可以选择一些富有情感和想象力的古代诗词,比如《春江花月夜》、《悯农》等,这些诗词内容丰富多彩,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审美感受,帮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和体味诗词之美。

教师还可以选择一些与当下社会生活相关的古代诗词作为教学内容,比如《将进酒》、《出师表》等,这些诗词内容具有时代性和社会性,能够引发学生对历史和文化的思考,使他们更加珍惜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教师应该注重内容的多样性和针对性,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创造出一个富有趣味性和启发性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体会到古代诗词的魅力和内涵。

2.2 教学方法的设计教学方法的设计是高中古代诗词教学中的关键环节,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果至关重要。

情境教学在高中古代诗词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情境教学在高中古代诗词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情境教学在高中古代诗词教学中的应用策略随着教学方法的不断更新与改进,情境教学已逐渐成为高中古代诗词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情境教学是一种基于实际场景的教育方法,它通过创造各种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感悟文学作品的内涵,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本文将探讨情境教学在高中古代诗词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创造生动的情境创造生动的情境是情境教学的首要任务。

对于古代诗词教学来说,我们可以依据作品的题材、场景、人物等元素设计立意新颖的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感受诗词的意境,增强学生的感性理解能力。

例如,在教学《静夜思》时,可以通过设计一个深夜行走,天空布满繁星的情境,使学生感受到“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幽思孤句所表达的美感,从而更好地领会诗人王维所描绘的“人在天涯思故乡”的思乡之情。

二、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情境教学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在情境中深入感受文学作品中的情感,引发他们的情感体验、情感投入和情感需求。

在教学《离骚》时,可以通过构建建秦代时期的危机情境,让学生体验到屈原内心矛盾和追求自由的精神,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楼船夜雪瓢弥乱,灯火阑珊闻过鼓”的慷慨悲愤,引发学生对于自由、家国等主题的情感共鸣。

三、启发学生的思维创新情境教学也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富有启示性的环境,激发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在教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可以通过让学生了解九月九日的传统风俗,以及鲁迅生活在山东的丰富历史文化背景,让学生具备历史文化意识和批判思维,从而深入理解作品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四、多元化的情境教学方式情境教学并不像讲授传统文学知识那样,需要单纯的线性表达,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情境创设。

例如,可以利用音乐、影像、实物等手段,营造生动、形象的情境,让学生全身心地沉浸在情境中。

在教学《天净沙·秋思》时,可以借助音频、视频、图片等多种媒体,配合着讲述敦煌艺术与背景知识,让学生身临其境,领略诗意的意境,由浅入深,逐步理解其曲意、意境和寓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诗歌教学中要重视情境的应用
摘要:高中诗歌教学历来是语文学科教学的难点。

传统教学中存在许多误区,新课程改革下高中语文教学对诗歌教学做了强调,所以应用好情境在诗歌教学中的作用具有现实探讨价值。

关键词:诗歌教学;情境;主体地位
当前高中语文诗歌教学存在许多误区,在高考压力下,诗歌教学重视鉴赏技巧培养,轻视诗歌规律的找寻;个性解读被淡化,学生按一个模式解读,诗歌教学走人了“死胡同”。

新课程改革下高中语文教学教材的选修部分强调学生要具有积极鉴赏态度,要注重审美体验,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所以诗歌教学对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审美和探究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诗歌是用外在形象调动内在情感,而这正是情境的魅力所在。

高中语文诗歌都是在一定情境中表现人物情感和思想的,且又是把感情和意境结合在一起进行的。

意境不仅包括自然景物,还包括自然场所和特定场所、社会背景、人物活动范围等,这些都让画面有了动态感。

诗歌有三美特征,即音乐美、韵律美、意境美,具有真、情、思、美的特征,因此我们在诗歌教学中要重视情境应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如不了解和研究儿童,就像在黑夜里走路一样。

”因此,我们必须了解高中生的心理需求。

随着身体发育,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明显加强,在心理和行为上表现出强烈自主性,这种自主性表现在诗歌教学中,即想确立阅读主体地位,
想通过自己阅读得出结论,并和现实做比较,形成自己的再创造成果。

如《诗经》三首,教学难点之一就是重章复唱“岂日无衣”?问这种表达作用,许多同学说就是加强语气,上升不到审美高度。

于是,我创设情境:我们一起唱奥运会主题曲妇《北京欢迎你》,先放歌曲,然后鼓励学生一起唱。

唱完,我问大家为什么歌词中老是重复“北京欢迎你”。

同学各抒己见。

有说是加强主题的,加强抒情效果,有说是为了押韵需要的,再对照课文,我让学生自己总结其结果。

学生们一起商量得出了正确结果,把以上几点总结到一块就是本节诗歌的难点重章复唱的表达效果,这样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合作能力和审美能力。

古诗词背诵历来是难点,很多同学容易背串。

在人教版语文选修2的古诗词单元,我创设了情境,做了有益探索。

把所有篇目编辑成情境古诗词剧,同学们兴趣盎然,效果很好。

编辑如下:
屈原在江边漫步,自咏《离骚》,可惜婵娟已逝。

遇到女词人李清照,同咏《声声慢》,读罢,两人共叹:相逢何必曾相识,同是天涯沦落人!正在这时,李白走过,“尔等休悲”且听我为之咏《梦游天姥吟留别》,屈原和李清照称好。

曹操正好带兵经过,因为刚取得官渡之战胜利,高吟《短歌行》。

听到李白最后两句,大怒“拿下!”李白被囚,杜甫求情日:“陛下,我赋一首《蜀相》”,不知可否赦免李白不知之罪?”曹操日:“你吟来!”杜甫吟《蜀相》,曹操日:“你敢戏弄本王?”苏轼见状,连忙说:“主人,请让我吟一首
《念奴娇·赤壁怀古》,不知者不为罪,请看在军师齐奏《天衣》凯旋份上,饶恕他们,如何?”曹操面有喜色:“尔知我心,但也有不敬之嫌,抒壮志难酬,你岂不是在腹诽本王?”苏轼汗如雨下。

辛弃疾见状上前曰:“主人一世明君,就如《永遇乐》上阗,听我吟诵于您,请君息怒!”曹操听后,沉吟片刻,说:“似有未完之笔。

”辛弃疾日:“下片有不敬之词,臣不敢吟。

”曹操日:“但吟无妨!”卒吟下阕。

曹操无语,但仍不放李白。

李白密友陶渊明和王维密谋救李白。

他们串联刘禹锡、柳永、陆游、秦观、姜夔,商定七夕节见,见面暗号,齐咏《迢迢牵牛星》。

七夕节,曹操大赦天下,人间团聚,他们在故宫小南门五棵松下齐吟,对上暗号,穿上夜行衣,施展绝世轻功,刘禹锡吟《石头吟》第一个飞出来,柳永吟《雨霖铃》第二,陆游吟《书愤》第三,秦观吟《鹊桥仙》第四,姜夔吟《扬州慢》垫尾,齐飞至天牢,李白已昏迷,他们用纳米隐身布袋装上李白,吹成气球,飞回世外桃源,众人大喜。

陶渊明吟《归园田居》,王维吟《山居秋暝》庆贺胜利!
同学们边背边演,在虚拟情境中不断大笑。

我把大家分成四组,自由组合排练,最后汇总演出,教学效果超出预期。

高中诗歌教学中应用情境的空间很广阔,老师一定要多思、多想,加强学生主体阅读地位,相信在新课程改革的东风中会越教越开心。

参考文献:
[1]米俊魁.情境教学法初探[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0(3):26.
[2]彭小明,李吉林.情境教育思想初探[g].现代语
文,2006(12):7.
[3]王翠平.情境教学法使语文教学一路从容[j].教育创
新,2009(4):57-59.
(作者单位河北省邯郸涉县第一中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