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化疗患者败血症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574例败血症的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

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本组 54 7例血培养 阳性 占同期住 院新生J222 的2 %,均为单 L58例 . 3
菌株感染 ,共检 出2种 菌株 。 8 2 一般资料 . 2
本 组 血 培 养 阳性 5 4 , 男 3 2 ( 9 6 ) ,女 2 2 例 7 4 例 5 .% 例 3 (. 4 4 ;日龄 ≤7 5例 (7 %) ,日龄 >7 1例 (2 %) ; 0 %) d19 2. 7 d 5 7. 4 3 足 月J 3 9 (78 D 8 例 6 _%) ,早产 儿 1 1 ( 15 例 3 .%) ,过 期 产) 4 8 L 例
版判 断结果 。 1. . 3质量控制 2
萄球菌 ( O S 5例 , 占病原 菌检出的6 . C N )34 1 %,凝 固酶 阳性 葡萄球 7
白 ()是 动脉粥样硬化 ,脑卒 中发生 的一 个独立的危险 因素 ,作用机 a 制可能为 :①高水平 的脂 蛋白 ()能够透 过血管 内皮 ,聚集在动脉 内 a 膜下 ,参与泡沫细胞的形成 ,促进 动脉硬化 的发生 ;②干扰了纤溶系统 的正常功能 ;③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 ,加重动 脉硬化的发生。 在本 次研究 中 ,缺血性脑病 患者 中,脑动脉硬 化 ,短暂性 脑缺血
(. O %);顺产49 (29 7 1例 7. %) ,剖官产 15 (71 5例 2. %);羊水清 亮 32 j 6 ̄ ,羊水有污染22 ; 亲妊娠期有明确感染病史者 l例 。 1例 母 1
23临床资料 .
1. .1收集患儿住院时的一般资料 、临床表现 、并发症 、实验 室检查 。 2
2 血培养病原微生物构成情 况 . 4 革 兰阳性菌39 , 占病原菌检 出率 的6. 7例 6 %,其 中凝 固酶阴性葡 0
恶性肿瘤患者放化疗后医院感染的研究

恶性肿瘤患者放化疗后医院感染的研究发表时间:2016-07-23T11:23:16.880Z 来源:《航空军医》2016年第11期作者:李尚富1 张五军2 易亮3[导读] 恶性肿瘤患者临床通常采取手术、放化疗及免疫抑制剂等方式进行治疗。
李尚富1 张五军2 易亮3岳阳市二人民医院肿瘤一科湖南岳阳 414000【摘要】目的:研究恶性肿瘤患者放化疗后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为临床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最近几年前往我院行放化疗后出现医院感染的100例恶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
结果: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为主,依次为消化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
营养状况、治疗方式、肿瘤分期、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及抗菌药物使用为肿瘤患者放化疗后医院感染易感因素。
结论:恶性肿瘤化疗后,患者机体免疫力降低,易造成医院感染,医院应及时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并加大医院感染管理力度,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效控制易感因素,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关键词】恶性肿瘤患者;放化疗;医院感染;相关因素恶性肿瘤患者临床通常采取手术、放化疗及免疫抑制剂等方式进行治疗,但是上述治疗方式均会在某种程度上降低患者机体免疫力,诱发医院感染现象的出现,不仅影响临床疗效,同时还会破坏康复效果,威胁患者的生存[1]。
因此,详细掌握恶性肿瘤患者放化疗后医院感染的临床发生特点并制定应对措施,关系到医院感染率的降低。
为了分析恶性肿瘤患者放化疗后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为临床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本文对我院100例放化疗后发生医院感染的恶性肿瘤患者作出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4月前往我院行放化疗后出现医院感染的100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8例,女42例;年龄39-74岁,平均年龄(62.36±6.28)岁;按恶性肿瘤类型分:食管癌12例、喉癌8例、胃癌 7例、肠癌 13 例、乳腺癌 6 例、子宫内膜癌8 例、鼻咽癌 11 例、胰腺癌 9 例、肝癌13例、淋巴癌 7 例、肺癌 6 例。
血培养病原菌分布调查及耐药性分析

A e 一6 ln 0型血培养仪增菌 , 自动血培养仪 检测 5d未报 阳 对
性 , 种 无 菌 生 长 者 为 阴 性 。 全 自动 血 培 养 仪 报 警 提 示 阳 性 , 转
21 血培养 分离菌 阳性率及 菌种类 分布 : 3 . 34 3份 血培养标
本 共 检 出 阳 性 血 培 养 标 本 分 离 病 原 菌 4 4株 总 阳 性 率 为 3 1 . %。其 中 阳 性 球 菌 1 6株 (51% ) 阴性 杆 菌 1 8 24 6 9 4 .6 , 9株 (56 % )真 菌 4 4 .2 , 0株 ( .2 ) 92 % 。革 兰 阳 性 菌 以金 黄 色 葡 萄 球
肠杆菌科
株数
0
真菌
白 色 念珠 菌
株 数
2 1
金黄色葡萄球菌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表 面 葡 萄 球 菌 其 他 凝 固 酶 阴 性 葡 萄 球 菌 链球菌属
无乳 链 球 菌
4 O
0 2 8 10 0 0
4
大肠埃希菌
肺 炎 克 雷 伯 菌 阴 沟 肠 杆 菌 其 他肠 杆 菌 属 非发酵菌
菌 、 固酶 阴性 葡萄球 菌为主 ; 凝 革兰 阴性 菌以大肠埃希 菌 、 肺 炎 克雷伯菌 、 铜绿假单胞菌为主 。 血培养 阳性标本 中病原菌 的
分 布 见 表 1 。
表 1 血培养 阳性标 本中病原菌的分布情况 革兰 阳性菌
凝 固 酶 阳性 葡 萄 球 菌
株数
0
革兰 阴性菌
本 组 34 3份 血 培 养 标 本 共 检 出 4 4株 致 病 菌 ,检 出 率 3 3
中国人 民解放 军第 1 3医院( 10 0 1 354 )
恶性肿瘤化疗患者败血症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用抗菌药物提高疗效 。
关 键 词 :肿瘤 ; 化疗 ; 败血症 ; 生素 ; 抗 病原菌 ; 耐药性
中图分类 号 : 465 R4.
文献 标识 码 :A
文章 编号 : 00 29(060 -00-0 10 - 2420 )5 12 3
Pa h g n n t o e s a d Antb o i ss a c i i tc Re it n e Ana y i n S ptc m i l zng i e ie a
a tb e e i l . n l so M u h a t n i n s o l e p i O d u e it n e d t c i n i h a i a t ra s Co c u i n c t e to h u d b ad t r g r s s a c e e t n t e o te t e to a i n n y s p ie a Ch o i g s n i v n i i tc a e n t e d u e stv t r am n f m l a c e tc mi . g o sn e s t e a t o is b s d o h r g s n i i i b i y
a d Emb y lgy, i n y e c lCo lg , n r l uh Un v r iy, a g h 1 0 3 Ch n ) n r oo X a g aM dia le e Ce ta t i e st Ch n s a 4 0 1 , ia So
A S R C :0 jcie Ti eto e t e ap t ns B T A T bet v t d h ah g n n r g sn ivt ts fS pi mi ai t i y c e
血培养常见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血培养常见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发表时间:2015-10-28T15:37:02.410Z 来源:《医药前沿》2015年第26期供稿作者:陈娅萍安海涛[导读] 甘肃省酒泉市人民医院检验科血流感染是较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分为菌血症、败血症及脓毒败血症。
血培养是确立血流感染诊断的重要依据。
陈娅萍安海涛(甘肃省酒泉市人民医院检验科 735000)【摘要】目的:监测分析本院血培养阳性标本中细菌分布及耐药性。
方法:采用BACTEG9120/9240全自动血培养仪对血培养标本进行检测,结果:544例标本中,分离出致病菌38株,阳性率为7.0%,其中革兰阴性杆菌占68.4%,革兰阳性球菌占31.6%。
致病菌对不同抗菌药物表现出不同程度耐药。
结论:细菌耐药形式严峻,应加强临床科室血培养的送检率,定期进行细菌分布及耐药分析,为临床治疗及疗效提供参考。
【关键词】血培养;细菌;耐药【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6-0060-02血液感染是极其严重的全身性感染,血培养是血流感染诊断、治疗和病情监测的关键,对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控制血流感染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1,2]。
为指导临床用药,分析我院2013年1月—12月共计544份血培养标本,同时对阳性标本进行耐药性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 标本来源我院住院患者标本,全部来源于血液。
标本采集严格按照临床标本采集手册要求进行。
1.2 仪器与试剂 BD公司 BACTEG9120/9240血培养仪和phoenix100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及配套鉴定药敏卡。
质控菌株大肠希菌ATCC 25922、铜绿假单胞菌ATCC 27853、金黄色葡萄球菌29213、粪肠球菌ATCC 29212,均由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提供。
1.3方法由临床科室根据患者病情无菌采集静脉血,成年人8~10ml,儿童1~3ml,采集后送检微生物室,置全自动BACTEG9120/9240动血培养仪进行培养。
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鲍曼不动杆菌是一种常见的革兰氏阴性杆菌,是一种常见的医院感染病原体。
它可以导致各种严重的感染,比如败血症、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等,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而且,鲍曼不动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较强,给临床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本文将就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鲍曼不动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尤其是土壤和水体中。
在医院环境中,鲍曼不动杆菌也是较为常见的细菌之一。
它常常存在于医院的各种设施和器械表面,比如呼吸机、导尿管、中心静脉导管等。
鲍曼不动杆菌还可以存在于医院的各种医疗废物中,包括污水、废弃药物、废弃器械等。
医院环境是鲍曼不动杆菌的一个重要的分布环境。
鲍曼不动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一直是临床治疗的一大难题。
由于其对多种抗生素都具有一定的耐药性,因此临床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常常面临抗生素治疗选择的困难。
以下将对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进行分析。
1. β-内酰胺类抗生素鲍曼不动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性较强,包括头孢菌素、庆大霉素、头孢噻肟等。
导致其耐药的主要机制是产生β-内酰胺酶,使抗生素失效。
2.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鲍曼不动杆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性也较为明显,包括庆大霉素、两性霉素B、阿米卡星等。
导致耐药的机制主要是细菌对抗生素的靶点发生变化或者是细菌对抗生素的转运通道发生改变。
3. 多粘菌素类抗生素4. 其他抗生素鲍曼不动杆菌对其他抗生素,比如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等,也有一定的耐药性。
而一些新型抗生素,比如头孢哌酮/舒巴坦、拉唑胺,对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相对较低。
鲍曼不动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较为广泛,对临床治疗带来一定的挑战。
在临床医学中,对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防控工作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也需要加强对其耐药机制的深入研究,以寻求更有效的治疗策略。
血培养中菌群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合理应用抗 菌药物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 V t i k2系统鉴定细 菌 ,K B琼脂扩散法做体外药敏 试验 ,应用 e — 共检 出病原菌 6 9株 ,其 中革兰 阴性菌 2 8株 、革兰阳性菌 2 1 0 8 6
WH NE 54进行其耐药性分析 。结 果 O T.
株 、真菌 6 ,各 占总数的 4 . %、4 .6 0株 72 9 28 %、98 %。产 E B s . 5 S L 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 分 别为 5 . 和 4 . 00 % 1 %;葡萄球菌 中 MR A和 MR N 4 S C S的检出率分别为 7 . 和 5 .%。革 兰阴性菌 以大肠 95 % 47
埃 希 菌 、 炎 克 雷 伯菌 、 绿 假 单 孢 菌 为 主 ,对 亚胺 培 南 、 洛 培 南 敏 感 。革 兰 阳性 菌 以金 黄 色 葡萄 球 菌 、 肺 铜 美
凝 崮酶 阴性葡萄球菌为主 ,对万古霉素 、力奈唑胺 、替考拉 宁 、奎奴普 丁/ 达福普汀敏感。结论
以合 理 选 用 抗 菌 药物 。 【 关键 词 】 血 培 养 ;病 原 菌 ; 耐 药 性 ; 抗 生 素
素 、阿莫西林 / 克拉 维酸 、头孢 呋辛 钠 、左旋 氧氟 沙 菌 6 株 ,分别 占检 出总数 的4 . %、4 . %、 9 5 0 79 2 28 6 . %, 8 星耐药 率均 >6 %,万古霉素 、力奈唑胺 、替考拉 宁 、 0 奎奴普 丁 / 达福 普 汀均无 耐药 菌株 出现 。大肠埃 希 菌 药敏试验 中,氨苄西林 、复方新诺 明耐药率均 >6 %, 0
与文献 报道一致 。 1
我院分离 的产 E B s S L 的大肠埃希菌检出率为 5 .%, 00 肺炎 克雷 伯菌 为 4 .% 。通过 本组 资料可 看 出 ,产 14
161例败血症患者血液中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调查

su yicu e 6 ainswi e t e ap o e ybo d c l r ew e a u r 0 3a d D c mb r td n ld d 1 1 p t t t spi mi rv d b lo ut eb t e nJ ay2 0 e e e e h c u n n
G a p sie bce a( 0 0 ) fw i t is w r MR N ;ad G a n gt e b c r rm.oiv at t i r 4 . % ,o hc 3 s a ee h 1 rn C s n rm・ea v a t a i e i ( 8 8 ) h a t is e p em na , . o dsl o ea w nytres a s e 4 . % .T em i s an r K nu o ie E cl a m nl .T et・ e t i r K n r we i n a l h rn we
LU n- i g,XU i面 ,WU i胞 n We xan We一 Pe・
( eat n f l ia L bltr,h u iia Hopt f uh u S zo i gu2 50 C ia D pr t i cl 丑 0 oy teM ncpl sil zo , uhuJ n s 102, hn ) me o C n m aoS a
p u na , f h c 8 s an r B s h e ewe e 1 a e f u g s s p ie a e o n m i e o i h 1 t i swe ES L .T r r 9 c s so n u t m .Co cu i n:I w r e f e ci n so l n
A e e r h ft e d s rbu in fpa h g n a u r ssa e r s a c o h iti to o t o e nd dr g— e it nc i 1 1 c s swih s ptc m i n 6 a e t e ie 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6-06-20作者简介:宋明胜(1970-)女9本科9硕士9主管检验师9主要从事感染性疾病的诊断研究 恶性肿瘤化疗患者败血症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宋明胜a 9段炳南b 9陈颖a(中南大学a .湘雅三医院检验科;b .湘雅医学院组胚教研室9长沙410013)摘要:目的监测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合并败血症病原菌分布及常见病原菌耐药情况9指导抗菌药物的应用 方法对我院112例肿瘤化疗患者合并败血症进行回顾性分析 用K -B 法进行药敏实验9按NCCLS 标准判断细菌耐药性9并对革兰氏阳性球菌和革兰氏阴性杆菌排位前三位的病原菌耐药性进行分析 结果112株病原菌中9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不动杆菌\克雷伯菌为主9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 结论临床需掌握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合并败血症病原菌分布及其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特点9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高疗效关键词:肿瘤;化疗;败血症;抗生素;病原菌;耐药性中图分类号:R446.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294(2006)05-0102-03Pat ho g ens and Anti bi otic Res ist ance Anal y zi n g i n S e p tice m i aPatients w it h M ali g nanc y i n Che m ot hera pyS0NG M i n g -shen g a 9 AN B i n g -nan b 9CHEN Y i n g a(a .De P art m ent o f C linic al Laborat or y 9t he Thir d Xian gy a ~os P it al ;b .De P art m ent o f ~ist ol o gy and Em br y ol o gy 9Xian gy a m e dic al Colle g e 9C entral Sout h uniuersit y 9Chan g s ha 4100139China )ABSTRACT :0b ective To st ud y t he p at ho g ens and dr u g sensiti vit y t est of Se p ti ce m i a p ati ents W it h m ali g nanc y i n che mot hera py t o direct t he uses of anti bi oti cs .M et hods The cli ni cal dat a of112cases of Se p ti ce m i a W it h m ali g nanc y i n che mot hera py Were anal y Zed res p ecti vel y .A ll of t he i-sol at es Were t est ed b y K ir b y -Bauer susce p ti bilit y 9and t he anti bi oti c resi st ance Was ud g ed ac-cor di n g t o NCCLS st andar d .Results Coa g ul ase-ne g ati ve S t a p h y l ococcus 9E.coil 9S.aureus 9En-t er ococcus 9Aci net obact er 9Were t he m ai n p at ho g ens 9Bact eri a Were hi g hl y resi st ant t o or di nar y anti bact eri al s .Concl us i on M uch att enti on shoul d be p ai d t o dr u g resi st ance det ecti on i n t hetreat m ent of m ali g nanc y se p ti ce m i a .Choosi n g sensiti ve anti bi oti cs based on t he dr u g sensiti vit y t ests m a y decrease t he occurrence of dr u g resi st ant bact eri a and i ncrease t he cli ni cal curati ve eff ects .KEY W0R S :t u m our ;che m ot hera py ;se p tice m i a ;anti bi otics ;p at ho g en ;anti bi otic res ist ance 恶性肿瘤患者由于长期化疗9大量应用抗菌药物9自身免疫功能差9白细胞下降9抗病原菌能力减低9机体易发生感染9一旦发生感染易发展为败血症;且败血症多发生在化疗后白细胞下降时9此时化疗反应未完全恢复9有时原发病的症状甚至比一般败血症为重 为了解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合并败血症病原菌分布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特点9为临床及时准确选择抗菌药物提供参考9笔者对本院2003年1月 2005年12月3年间9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合并败血症且血培养阳性的112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9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1)标本来源:我院2003年1月2005年12月住院的恶性肿瘤化疗患者9化疗期间合并败血症9血培养分离出112株病原菌9均为单一菌感染2)质控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9大肠杆菌ATCC259229铜绿假单胞菌27s53由湖南省临床检验中心提供3)药敏纸片:购自英国OXoi d公司其抗生素浓度分别为(~g):氨苄西林(30).阿奇霉素(15).头孢唑啉(30).左氧氟沙星(5).环丙沙星(5).庆大霉素(10).阿米卡星(30).头孢噻肟(30).头孢曲松(30).哌啦西林(75).头孢他定(30).氨苄西林/舒巴坦(10/10).复方新诺明(1.25/23.75)阿莫西林/克拉维酸(20/10).哌啦西林/他唑巴坦(100/10).亚胺培南(10).氨曲南(30).青霉素G(10).苯唑西林(1).克林霉素(2).利福平(5).美洛培南(10)4)培养基:药敏培养基(M-H)购自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1.2方法1)细菌分离鉴定:采用B-D BACTEC血培养仪9用X it ek-32全自动细菌鉴定仪进行鉴定2)药敏实验方法:采用纸片扩散(K-B)法作抗生素耐药试验9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标准判断结果3)统计学方法:结果采用WHONET5统计分析2结果2.1病原菌种类及分布112例血培养阳性结果见表1112株病原菌中9革兰氏阳性球菌69株9占总分离菌的61.6%9革兰氏阴性杆菌39株占总分离菌的34.s%9真菌4株占总分离菌3.6%革兰氏阳性球菌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9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居多9分别占革兰氏阳性球菌的34.s%(24/69).26.1%(1s/69)和15.9%(11/69)革兰氏阴性杆菌中以大肠埃希菌居多9占革兰氏阴性杆菌的4s.7%(19/39)9其次为不动杆菌和克雷伯杆菌9分别占25.6%(10/39)和15.4%(6/39)表1112株病原菌种类及分布病原菌株数构成比(%)革兰氏阳性球菌6961.6血浆凝固酶阴性葡萄球2421.4金黄色葡萄球菌1s16.1肠球菌119.s腐生葡萄球菌65.4血液链球菌21.s肺炎链球菌21.s其他球菌65.4革兰氏阴性杆菌3934.s大肠杆菌1917.0不动杆菌10s.9克雷伯菌65.4铜绿假单胞菌32.7黄杆菌10.9真菌43.62.2常见病原菌药物敏感试验分析分别选用革兰氏阳性球菌和革兰氏阴性杆菌临床上常用的12种抗菌药物对病原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9革兰氏阳性球菌和革兰氏阴性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见表2933讨论笔者对本院2003年1月2005年12月3年间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合并败血症血培养分离112株病原菌进行回顾性分析9发现检出的常见病原菌依次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动杆菌.肠球菌.克雷伯杆菌112株病原菌中9革兰氏阳性球菌69株9占总分离菌的61.6%9革兰氏阴性杆菌39株占总分离菌的34.s%9真菌4株占总分离菌3.6%革兰氏阳性球菌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居多9分别占革兰阳性球菌的34.s%.26.1%和15.9%在分离到的革兰氏阴性菌中以大肠埃希菌等条件致病菌为主9占革兰氏阴性杆菌的4s.7%9其次为不动杆菌和克雷伯杆菌9分别占25.6%和10.3%革兰氏阴性杆菌中非发酵菌的检出率不容忽视9占到革兰氏阴性杆菌的36%9这可能与第三代头孢菌素和亚胺培南的使用增加有关败血症是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严重的感染性疾病本组资料112例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合并败血症病原菌分析9革兰氏阳性球菌感染率明显高于革兰氏阴性杆菌的感染率9与文献[1]报道不一致这可能与我院收治的烧伤病人.移植病人及其他危急重病人比较多9头孢类三代广谱抗生素广泛应用于临床9导致院内感染病原菌的分布与其他医院存在差别有关;另外恶性肿瘤化疗患者败血症病原菌分布与综合性医院其他病房病原菌分布也存在一定的差别[2]9这可能与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免疫力降低9导致条件致病菌引起败血症[3]9说明综合性医院恶性肿瘤化疗患者败血症病原菌有其特殊性病人的耐药性严重笔者统计了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肠球菌不动杆菌和克雷伯杆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结果显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美洛培南氨苄西林舒巴坦和利福平敏感性较高对苯唑西林的耐药率>50%提示我院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的感染较严重根据NCCLS规定MRS株对-酰胺类抗菌药物不论其体外药敏结果如何均应报告耐药故在治疗由MRS引起的败血症时应首选万古霉素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也应大力开展对MRS的检测以利于MRS感染性疾病的治疗肠球菌除对万古霉素美洛培南和利福平保持较好的活性外对其他抗生素耐药性均保持较高的水平与吴承等的报道有升高的趋势4近年来肠球菌已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且对抗生素耐药性日益严重常导致临床抗感染化疗失败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大肠埃希菌克雷伯杆菌除对亚胺培南安曲南和阿米卡星较敏感外对其他抗生素的耐药性较高不动杆菌仅对亚胺培南较敏感近年来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杆菌的分离率显著提高产ESBLs株对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均高于非产ESBLs菌碳青酶烯类对肠杆菌最具抗菌活性为治疗严重血液感染的首选抗生素由于产ESBLs菌和非产ESBLs 菌引起感染的治疗不同临床医师应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治疗药物以减轻抗生素的选择性压力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免疫功能降低合并败血症时为提高疗效应尽可能早做多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根据血培养药敏结果及时选择合适抗菌药物治疗避免滥用抗菌药物减缓耐药菌株的产生表2主要G+球菌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抗菌素血浆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n=24耐药株数耐药率%金黄色葡萄球菌n=1s耐药株数耐药率%肠球菌n=11耐药株数耐药率%青霉素G20s3.316ss.9763.6苯唑西林1354.11266.7654.5头孢唑啉937.51161.1545.5万古霉素000019.1阿奇霉素1s7510s3.3s72.3克林霉素1666.7950436.4氨苄西林舒巴坦312.5527.s327.3复方新诺明1145.s16ss.9654.5利福平62573s.921s.2美罗培南520.s633.321s.2庆大霉素937.515s3.3763.6氨苄西林1s7515s3.3436.4表3主要G_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抗菌素大肠杆菌n=19耐药株数耐药率%不动杆菌n=10耐药株数耐药率%克雷伯杆菌n=6耐药株数耐药率%氨苄青霉素1s94.7101005s3.3氧哌嗪17s9.5990466.7阿莫西林克拉维酸157s.9s s0466.7哌拉西林他唑巴坦1263.2770350亚胺培南15.3220116.7头孢唑啉136s.4990466.7头孢噻肟1052.6s s0350头孢他啶736.s660233.3安曲南421.1330233.3阿米卡星315.s660116.7环丙沙星157s.9s s05s3.3复方新诺明17s9.59906100参考文献1张亚莉耿穗娜李中齐等.235例败血症病原菌及其耐药特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121425-1427.2伍勇漆涌郑兰香.新生儿败血症血培养的病原学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051251011-1013.3曾俊群王吉善武迎宠.围手术期医院感染322例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4334-337.4吴承熊怀民姚乾等.肠球菌感染及其耐药性分析J.临床检验杂志2005236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