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摄像构图原理
分析电视画面构图的布局及结构

分析电视画面构图的布局及结构电视画面的构图布局及结构是指在电视节目中,摄像机对画面元素的安排和组合方式,以及画面中各个元素之间的关系和排列。
一个好的画面构图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增加观赏效果。
下面将分析电视画面构图的布局及结构。
1. 画面的比例和对称:在电视画面构图中,一般使用16:9或4:3的画面比例。
画面的对称也是一种常见的构图手法,可以通过摄像机角度和目标位置的选择来实现对称布局。
2. 画面的对焦:电视画面中,对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
通过对焦的选择,可以突出画面中的某一元素,引导观众的注意力。
3. 画面的透视:画面的透视是指通过摄像机的角度和位置,来展现画面的立体感。
透视构图可以使画面更加生动,给观众一种空间感。
4. 剪辑技巧:剪辑在电视画面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剪辑技巧,可以将画面中不同的元素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连贯的故事或场景。
5. 画面的色彩和光影:画面的色彩和光影也是构图中需要考虑的因素。
通过选择合适的色彩和光影效果,可以更好地表达故事情节和情感。
6. 画面的线条和形状:画面中的线条和形状也能够起到引导观众视线、增加观赏效果的作用。
合理选择线条和形状,可以使画面更加有层次感。
7. 画面的前景和背景:在电视画面构图中,前景和背景的选择也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选择合适的前景和背景,可以突出画面中的主体,增加画面的层次感。
电视画面的构图布局及结构是通过对比例、对称、对焦、透视、剪辑、色彩光影、线条和形状、前景和背景的选择和使用,来达到吸引观众注意力、增加观赏效果的目的。
一个好的画面构图能够使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感受电视节目的主题和情感。
电视画面构图

电视画面是电视造型语言的基本因素,是组成电视节目的基本单位。
电视画面构图是指在电视拍摄中把被摄像对象及其造型元素加以有机组织、选择和安排,以塑造视觉形象,构成画面样式的一种创作活动。
电视画面构图是电视造型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表现拍摄内容的重要形式。
特点---(1)动态随机性;电视画面构图最显著的特点,由于被摄主体的运动和摄像机自身的运动,画面中主体的位置以及画面形象间的透视关系都会改变,因此摄像者要对运动过程有一种预见性和总体把握能力,要准确地构图。
以确保主体突出、布局合理。
(2)整体连续性;一个完整的电视节目一般都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画面组成,每一幅画面表达的内容都不是孤立的,要么是从上一个画面延续而来,要么向下一个画面发展下去,这就要求摄像者在构图时,不仅要从所拍摄的单个画面考虑,还要从上一个画面和下一个画面的整体关系和连贯性上加以考虑,形成构图的整体性和传情达意的连续性。
(3)视点多样性;电视画面可以对一个被摄主体从多个视点、多个角度、多个景别进行拍摄,使主体形象和拍摄范围在变化中展现,使观众获得更多的信息和更丰富的视觉感受。
(4)画幅和时间的限定性;电视画面大都遵循4:3或16:9的画幅比例,受电视播放限制,电视画面不能无休止的固定在屏幕上,这就要求在构图时充分考虑画面所能承载的信息量,尽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整准确的传达给电视观众。
(5)现场一次性;电视画面的拍摄大都是现场一次性完成,拍摄完的画面构图就确定了。
对于那些电视直播节目,必须事先做好准备,尽量减少失误。
电视画面是一种空间艺术,还是一种时间艺术,在拍摄过程中,要根据电视画面构图的自身特点来选择、组织画面,形成内容和形式完美结合的构图。
1、电视画面构图的形式元素有哪些电视画面构图中,光线、色彩、影调、线条、质感和立体感等元素是构成画面的最基本的形式元素。
光线---构图中最重要的先决条件。
离开了光线,万物就失去了色彩,构图就无从谈起。
在电视构图中,可以利用光线来表示时间,突出主体,创造气氛,增强立体感和质感等。
谈谈电视摄像构图

谈谈电视摄像构图摄像构图,就是画面的结构和布局。
摄像构图的目的是运用画面的形象生动,有力地表现作品的主题思想和美感效果,把生活中一般的、个别的、局部的形象组成一个艺术整体,传达某种思想感情。
构图这个名称在我国使用的不怎么普遍,原因是在中国画论中,不叫构图,而叫“布局”,或叫“经营位置”。
摄影构图是从美术的构图转化而来,在摄影界用的也不多,习惯叫法是“取景”。
不论是国画中的“布局”“经营位置”,还是摄影中的“取景”,都只是部分内容,都不能包括构图的全部含义,所以画面构图是摄影技术范围内摄影师最不愿意讨论的问题。
人们公认,有些人生来就有对一幅构图完美的图画的感受力,而另一些人却根本不具备这方面的才能。
对于构图,只讲授几条基本原则就够了,此外再教也无用。
俗话说:“画无定法。
”构图是一个思维过程,它从自然存在的混乱事物之中找出秩序。
有些电视作品,虽然主题选择得很好,也具有一定的思想内涵,但由于在构图上不够讲究,光线处理上没在意,表现形式上欠思考,作品出来没有气势和意境,感动不了观众,这就是因为作者没有很好地掌握和运用这个章法,缺乏生动的艺术构思。
构图能力是电视摄像人员画面造型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摄像人员业务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构图是使主题思想和创作意图形象化、可视化的过程,通过摄像机的取景框构成画面造型上的表现形式。
那么,我们又如何在有限的荧屏内进行合理布局,在画面构图上应注意些什么问题呢?一、画面构图的和谐感———均衡与统一画面均衡是指经过艺术处理的画面构图所具有的那种稳定、完整、和谐的感觉。
摄像艺术的均衡不单是形式和数量上的对称、平均,主要是艺术上的坦然自若,是变化中的均衡。
由于电视画面通常是运动的、活生生的,因此,电视画面的均衡主要是艺术上的均衡,是变化中的均衡及心理上的均衡。
均衡不等于分配,把主体置于中间,或者对称排列,这样虽然均衡了,虽然有稳定感,但太过呆板,缺少变化。
摄像构图的均衡,绝对不是对称的,而是对立统一关系,过分追求绝对对称,会使画面毫无活泼的气息。
浅谈电视摄像构图艺术

谈谈电视摄像构图艺术随着摄像机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如光圈自动、聚集自动、白平衡自动等,对于没有接受过任何专业训练的人来说,摄像时只要把摄像机的状态均设置在自动状态,一般情况也能拍摄出清晰的画面。
但对于要拍摄出专业水准的电视画面,也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
摄像是企业专题片、企业宣传片、MTV等电视作品制作过程中的关键,一部作品的质量,主要取决于摄像的技术和艺术,当然影视后期制作也不能忽视。
电视画面是电视造型语言的基本要素,是组成电视节目的基本单位,是摄像的最终体现。
画面构图是摄像人员拍摄电视画面的一个主要环节,因为它是与电视屏幕效果的好坏、受众的视觉反应和思维接收息息相关的。
构图能力是电视摄像人员画面造型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摄像人员业务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构图是使主题思想和创作意图形象化、可视化的过程,归根结底是要依赖一系列造型手段,并通过摄像机的取景框以构成画面造型上的表现形式。
如何在有限的屏幕内进行合理布局,在画面构图上应注意什么?◆静态构图与动态构图静态构图是指画面造型元素及结构均无明显变化的构图形式。
一般情况下,被摄对象与摄像机均处于静止状态,镜头内的构图关系基本固定。
比如拍摄会场的主席台,用固定镜头表现,画面中的人物、桌椅、会标等均基本不动,即为静态构图形式。
动态构图是指造型元素及画面结构发生变化的画面构图形式。
动态构图下的被摄对象与摄像机同时或分别处于运动状态,使得画面内视觉形象的构图组合及相互关系连续或间断地发生变化。
比如拍摄会场的内容时,如果开机拍摄时正值各位领导走向主席台就座,那么画面中被拍摄对象的行走坐落就不断改变了画面的结构关系,或是摄像师拍摄了一个摇镜头,从主席台(起幅)摇到台下的与会群众(落幅),画面中的视觉主体、构图结构发生了变化,也是动态构图。
在拍摄构图过程中,静态物体要有静感,而动态的物体要有动感,要有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动静结合的画面效果。
◆电视画面层次感构图的首要任务是突出主体形象,要求摄像人员处理好主体与陪体、主体与环境和背景的关系,以恰当的拍摄角度和景别,配置好光、色、影调、线、形等造型元素,以获取尽可能完美的形式与内容高度统一的电视画面。
电视摄像课件画面构图

缺少主体或主体不突出的画面往往显得平淡和混乱,不电能视引摄像起课件观画众面构的图 注意。
通过焦点透视和场面安排直接表现主体
电视摄像课件画面构图
通过人物关系对比,突出主体
电视摄像课件画面构图
通过“藏”与“露”的对比,突出主体人物
电视摄像课件画面构图
电视摄像课件画面构图
电视摄像课件画面构图
电视摄像课件画面构图
电视摄像课件画面构图
陪体是和主体密切相关并构成一定情节联系的画面构成部分。
有时也帮助主体表达主题思想。
电视摄像课件画面构图
陪体在画面中可以是完整的形象,也可以是局部的形象。 电视摄像课件画面构图
陪体是画面的有机组成部分 确立主体一般也需要安排适当的陪体
电视摄像课件画面构图
摄像师不能仅简单地记录镜头前
的自然景物,而应该依据内容和主题
的需求对画面中的视觉形象加以艺术
化的安排和配置,从而使画面的形式
结构能够更好地为主题思想服务,能
够明确凝练地传达一定的信息,引发
观众的思考,生发出艺术美感。
电视摄像课件画面构图
n
电视画面的结构成分包括主体、陪体、
前景、后景、环境等。他们在画面中的位
电视摄像课件画面构图
2020/11/28
电视摄像课件画面构图
一、构图的定义:
n 构图,是指在电视的拍摄中把被摄对象 以及各种造型元素加以有机地组织,选 择和安排,以塑造视觉形象,构成画面 样式的一种创作活动。
电视摄像课件画面构图
二、电视画面构图的特点
n 1,动态性:表现运动和运动表现。 n 2,时限性:画面的构图随着时间的改变而改
具体要领:
n 1.“平”是摄 象构图的基本要求 之一。
电视摄影技术中的画面构图艺术探讨

电视摄影技术中的画面构图艺术探讨电视摄影技术中的画面构图艺术,是电视节目制作和电视广告制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画面构图艺术是指用摄影镜头来呈现一幅有组织、有节奏、有艺术感染力,人物形象、色彩、光影等要素相协调表现出视觉艺术效果的一种艺术技巧。
画面构图艺术要点有:一、构图的基本风格在电视画面构图艺术中,基本的构图方式有四种:平衡式构图、不平衡式构图、对称式构图和不对称式构图。
平衡式构图以画面对称为主,画面对称轴的左右两侧达到对称效果,呈现出稳定、中庸、平和的情感氛围,适用于新闻、纪录片、电视剧等电视节目中。
不平衡式构图则以画面不对称为主,讲究画面的视觉张力和冲击力,有助于突出画面中的主角或者要素,适用于电视广告、电视娱乐节目等。
对称式构图与平衡式构图差不多,但要求画面显得更加严谨、对称、对等,呈现出高贵、严谨、庄重的氛围,适合于历史、文化、教育等节目。
不对称式构图则与不平衡式构图类似,但要求画面达到更强烈的对比效果,有助于引导观众的注意力,适用于电视广告、电视娱乐节目等。
二、构图的比例构图的比例要是指画面中各种元素的大小和布局比例,是画面能否达到良好视觉效果的基础。
画面的比例取决于图像大小、镜头拍摄角度、距离等因素。
通常电视摄像机调整相机高低、左右、前后各种品质轴向等因素,达到画面中各元素的最适大小和布局比例。
但更重要的是要求摄影师有良好的审美视觉和揣摩能力,合理地配合使用画面的各种要素,完美地达成极致效果。
这要求摄影师具备创造力、构思能力和良好的技术应用的能力,做到精益求精,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艺术造诣和技术水平。
三、构图的色彩应用色彩的运用是电视画面中构图的重要组成部分。
画面中色彩的应用,可以表现出丰富的情感、人物性格、情境等要素,达到营造画面气氛的效果。
色彩的运用可以通过电视调光板、光源、玻璃板等方式来达到效果。
但良好的色彩应用要求摄影师具备敏锐的色彩感受力和良好的配合能力。
通常情况下,电视摄影师需要根据画面中的主题、情感、人物特点等,选择恰当的色彩搭配,达到最好的效果。
电视摄像构图

电视摄像构图当用摄像机记录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时,呈现真实感人的新闻事件时,展现雄伟壮丽的山河风光时……作为摄像人员的你是不是会考虑该如何把人、景、物安排在画面当中,以获得最佳布局呢?这就是构图“构图是表现主题思想和拍摄内容的重要闪素,也是各种视觉语言的组织方式,它使柏摄内容所构成的一定内部结构得到恰当的表现。
所谓电视摄像构图,就是摄像人员为了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主题思想以及达到艺术效果,利用被摄体及各种造型元素等视觉要素,在一定画面上按照相互之间的关系和相应的空间位置,把个别或局部的形象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的创作活动。
第一节电视摄像构图特点电视摄像构图是将有关被摄对象的一切因素,包括光线、色彩、线条、影调造型因素等等,综合在同一画面之中的过程。
这种综合能够更全面地、更省力地表现主题思想,也是摄像人员把主题思想体现到一个个镜头画面之中的过程。
那么摄像人员的构图处理手法及光线、色彩、线条、影调等造型因素的运用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被摄对象在画面小的表现是否恰当、画面形式是否优美,画面形式是否与主题内容高度统一。
电视摄像构图的目的就是运用各种构图处理手法和造型因素,在画面上生动、鲜明地表现出被摄对象的形状、色彩、质感、立体感、动感和空间关系,从而使主题思想取得具体而完美的形象结构,电视摄像构图的过程就是主题思想形象化的过程。
一、构图特点在电视摄像中,画面的构图贯穿于整个过程的始终。
摄像人员时时刻刻都要选择提炼、精心布局各种造型冈累,突出主要的方面,强调主体本质的东西,从而明确而动人地表达上题思想。
所以当所拍摄的主题确定之后,摄像人员的主要任务就是寻找和安排最能体现主题思想的画面构图形式。
那么这个寻找和安排的过程有哪些特点呢?1.变化运动性在电视摄像中,一方面,光线、色彩、线条、影调等造型因素在拍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变化;另一方面,被摄对象总是要处于一种运动状态中.而摄像机又总是要随着被摄对象的运动而运动.这些都改变着被摄主要对象在画面中的位置、被摄主要对象与其他拍摄对象的配置关系,改变着被摄对象的情绪和心理,改变着画面的情节重点和画面的气氛,也改变着画面构图的结构和画面中的空间透视关系,形成了一种多维性;这就要求摄像人员能够时刻注意这些变化和运动,并注重培养在变化运动中随机取材、随机构图的能力.2.多点固定性在电视摄像中,摄像机随着被摄对象的运动而运动,形成了在拍摄过程中不断变化的方位、角度、景别等.也就造成了多视点、多角度、多方位的表现被摄对象的形式。
影视画面构图分析

压迫
对比性构图
自由
对比性构图下降 ຫໍສະໝຸດ 四方形:平稳旳情感、规则旳构造
圆形:循环、融合、强化圆心视觉比重
椭圆型构图能够形成强烈旳整体感,并能产生旋转、运动、收缩等视觉效果
影视画面构图
一、画面构图概说1、构图——电视构图是把被摄对象及多种造型元素有机旳组织、选择和安排,以塑造视觉形象,构成画面样式旳一种创作活动。 2、影视画面构造特点:(1)动态性: (2)时限性:(3)多视点性:(4)画幅固定性与现场处理旳一次性: (5)构造整体性:
第一节 影视画面构成
3、画面构图要求: (1)画面简洁 (2)主体突出 (3)立意明确 (4)布局严谨 (5)画面均衡 线条正确、色彩友好(6)具有体现力和造型美感 二、画面构图旳形成元素 1、光线:光线是构成画面旳基础和灵魂。2、色彩:色彩是电视画面注入情感旳主要元素。3、影调:影调是体现电视画面明暗层次关系要素。4、线条:线条是电视画面构成旳基本形式。
三角形构图
画面具有安全感与高尚旳气氛
垂直并行构图
画面呈现稳重感,且具有幽静典雅之美
十字型构图
由垂直线与水平线交叉构成,而得到极为平衡之构图,代表安定旳感觉
水平线构图
对称式构图
动态构图
S 型曲线构图
比斜线平行构图法更具强力旳动态构图
对比性构图
渺小
对比性构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中景:表现成人膝盖以上部分或或场景局部的画 面。 (4)近景:表现成年人胸部以上部分或物体局部的画 面。 (5)特写:表现成年人肩部以上的头像或某写被摄对 像细部的画面。
第二节 拍摄角度
3、拍摄高度 摄像高度是指摄像机镜头与被摄主体在垂直平面上 的相对位置或说相对高度。 (1)平面(平摄)摄像机与被摄物体在同一水平线 时拍摄。 (2)俯角(俯摄)摄角拍摄是一种自上往下,由高 向低的俯视效果,摄像机镜头高于被摄主体水平线。
第三章:电视摄像构图原理
第一节电视景别 景别是指被摄主体和画面想象在电视屏幕框 架 中所呈现出的大小和范围。 (1)远景:是电视景别中视最远,表现空间范围 最大的一种景别。远景-----表现广阔空间或 广阔场面的画面。 (2)全景:主要用来表现被摄对象的全貌或被摄 人物的全身。全景-----表现人物全身形象注意取景内容范围和画幅边框的关系,寻像器中 的景物,观众不一定都看得到,必须考虑10—20%范 围的损失.
2. 画面的几个组成部:主体 陪体 前景 背景 环境. (1)主体---是画面表达的主要对像和主题思想,也是 画面的构图中心。 根据“黄金分割律”“井”字 (九宫格)的交点是视线集中的地方,因为常把主 体安排在这些位置的附近。
面,作环境介绍和背景交待时,不论是起幅还是落 幅,都应找出能够表现环境特色的主要对象作为 构图的依据和画面运动的依据;如果是有人物(或 其它运动主体)的画面,则应以人物为画面构图和 画面运动的依据,摄像机的运动或者是跟随人物 运动,或者是作出复杂的场面调度,等等,都应根据 内容或环境的特色,抓住主要因素的变化来变化 构图.
第三节 构 图
一 画面构图概说
构图;是指在电视拍摄中把被摄对象及各种造型元
素加以有机地组合,选择和安排,以塑造视觉形象
构成画面样式的一种创作活动。
电视画面构图的特点。
1.动态性。
2. 时限性。
3.多视点。
4. 画幅的固定性和构图处理
的现场一次性。 5.构图结构的整体性。
电视画面构图的基本要求 1、画面要简洁 2、主体要突出 3、立意要明确 4、画面应具有表现力和造型美感 5、在处理运动时的两种情况:如果是没有人物的画
(3)仰角(仰摄)仰角拍摄是摄像机低于被摄主体 的水平线向上进行的拍摄。 (4)顶摄构图,是摄像机垂直向下拍摄所构成的构 图。
1.拍摄方向 (1)正面构图,摄像机镜头在被摄主体的正前方进 行拍摄。 (2)正侧面构图,摄像机镜头被摄主体的正面方向 成90度角的位置上进行拍摄,即通常所说的正左 方和正右方。 (3)斜侧面构图,摄像机介于正面和正侧面之间时 所拍摄的画面。 (4)背面构图,背面方向拍摄是指被摄对象的背后 即正后方进行拍摄。
(3)色亮度(明度),呈现的明暗程度,互为补色的对 比强烈,色反差大.相邻色反差小,对比弱,红黄暖色 调,蓝青冷色调。 5质感: 是人们对物体材料和表面结构的视觉感受,我们能 从物体的明暗面,感知到物体表面的凹凸不平. 立体感: 我们可通过以下几个表现形式使二维的电视画面, 产生三维的立体感. (1)物体的立体面大小曲直不同. (2)物体的立体面不同线条的组合. (3)物体的立体面不同明暗. (4)物体的背景深度和投影.
2、线条: 线条是指画面形象(影象)所表现出来的明暗分 界线和形象之间的连接线。 (1) 根据线条所在位置的不同,可将其分为外部线 条和内部线条。 (2)根据形式不同,可将线条分为直线,曲线两大 类直线又可分为水平线,垂线和斜线,水平线易产 生宽阔之感,垂直线易传达高耸,刚直之感,斜线 易产生动感浅深感,曲线具有。流动感,韵律感和 和谐感。 3影调: 影调是指画面中的影像所表现出的明暗层次和明暗 关系。
前景还可以用来与主体形成某种蕴涵特定意 味的对应关系,以加强画面效果. 在运动摄像中,前景能增强节奏感和韵律感. (4)背景:能够表现人物和事件所处的时容环境。 造成一定的画面气氛、情调、并帮助主体阐释 画面的内容。 在构图时,要注意暗(亮)主体选择亮(暗) 的背景,深色(浅色)主体选择浅色(深色) 背景 (5) 环境
二、构图形式元素: 形状 线条 色彩 影调 质感 光线 立体感 1、形状:
世界上各种事物都有各种形状,我们以单独物 体形状为例,研究形状和画面的关系
(1) 物体不同位置,背景空间即随之改变。 (2) 画面形式改变,背景空间发生变化。 (3) 物体大小发生变化,背景空间发生变化。 (4) 光现不同,表现的内容,意义都将变化。 (5) 改变拍摄位置,有明显的方向变化的视觉效果。
在画面中表现主体的形式,有两种。 A 直接表现:
直接表现主体即运用一切可能的因素, 在画面中给主体以最大的面积。最佳的照明, 最醒目的位置,将主体以引人注目,一目了 然的结构形式直接突出呈现在观众面前。 B 间接表现:
主体在画面中的面积不大,侧重于通 过环境的烘托和气氛的渲染来间接地映衬和 强调主体。
(2)陪体: 陪体是画面中与主体紧密关联构成一定情
节的对象。帮助表达主体的特性和内涵。 倍体作用:对主体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 a.倍体可以渲染、烘托画面的主体形象。 b.倍体对构图均衡和画面的美化也有重要作用。
(3)前景: 前景是主体前面或靠近镜头位置的人或 物
前景都能够在画面中展示其特殊的作用: 前景都可以帮助主体直接表达主题. 前景可以表现时间概念、季节特征和地方色彩, 有助、于表现拍摄现场的气氛. 前景有助于强化画面的纵深感和空间感. 前景可以用以均衡构图和美化画面.
(1) 从画面明暗分布,有亮调,暗调,中间调。 亮调,又叫高调,明调,明多暗少。暗调,又叫低 调深调,暗多明少。中间调,以明暗均衡,层次丰 富。 (2) 从画面明暗对比划分为硬调,软调和中间调 硬调,以暗差别显著,对比强烈.软调,又叫柔调,对比 弱,反差小.中间调,又叫标准调,明暗兼备,层次丰富, 反差适中。 4 彩色: 三个特征,色别,色纯度,色亮度。 (1)色别(色调)是指各种物像的颜色. (2)色纯度(饱和度),是指颜色中掺白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