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0负载均衡测试方案

A10负载均衡测试方案
A10负载均衡测试方案

A10 负载均衡测试方案

目录

1 测试目的 (6)

2 测试环境描述 (6)

2.1 测试设备 (6)

2.2 测试时间和人员 (6)

2.3 测试拓扑图 (6)

2.3.1 测试拓扑图一 (7)

2.3.2 测试拓扑图二 (7)

2.3.3 测试拓扑图三 (8)

2.4 测试拓扑图说明 (8)

2.4.1 拓扑图一说明 (8)

2.4.2 拓扑图二说明 (9)

2.4.3 拓扑图三说明 (9)

3 测试项目 (9)

3.1 拓扑图一测试项目 (9)

3.2 拓扑图二测试项目 (10)

3.3 拓扑图三测试项目 (11)

4 拓扑图一测试内容 (12)

4.1 基本功能测试 (12)

4.1.1 项目:系统基本设置测试 (12)

4.1.2 项目:系统账号管理 (14)

4.1.3 项目:SNMP监控功能 (18)

4.1.4 项目:系统维护 (19)

4.1.5 项目:设备状态监控功能测试 (21)

4.1.6 项目:设备系统时间功能测试 (23)

4.1.7 项目:设备系统日志输出功能测试 (25)

4.2 负载均衡服务测试 (26)

4.2.1 项目:A10会话保持测试 (26)

4.2.2 项目:服务器健康检查测试 (30)

4.2.3 项目:SSL加密测试 (36)

4.2.4 项目:http压缩测试 (39)

4.2.5 项目:TCP连接复用功能测试 (41)

4.2.6 项目:内容缓存功能测试 (43)

4.3 高可用性HA相关测试 (44)

4.3.1 项目:A10Thunder重启测试 (44)

4.3.2 项目:A10 Thunder拔线测试 (46)

4.3.3 项目:A10 Thunder手工HA切换测试 (47)

5 拓扑图二测试内容 (48)

(本次测试因环境未搭建该测试环境,只在模拟环境测试) (48)

5.1 部署模式相关测试 (48)

5.1.1 项目:A10 Thunder负载均衡旁路模式部署 (48)

5.1.2 项目:A10 Thunder地址NAT测试 (49)

5.1.3 项目:A10 Thunder不做Reverse-NAT测试 (52)

5.1.4 项目:A10 Thunder负载均衡源地址透传测试 (55)

5.2 负载均衡算法相关测试 (57)

5.2.1 项目:轮询算法测试 (57)

5.2.2 项目:比例算法测试 (58)

5.2.3 项目:最小连接数测试 (61)

5.3 负载均衡指定分发相关测试 (62)

5.3.1 项目:负载均衡指定分发测试 (62)

6 拓扑图三测试内容 (65)

6.1 基本链路功能相关测试 (65)

6.1.1 项目:基本链路配置测试 (65)

6.1.2 项目:链路健康监测(7层方式)测试 (67)

6.1.3 项目:链路NAT应用 (72)

6.2 链路组算法相关测试 (74)

6.2.1 项目:带权重的最小连接数 (74)

6.2.2 项目:静态轮询测试 (76)

6.3 链路精细功能相关测试 (78)

6.3.1 项目:会话保持(基于目标IP+Port)测试 (78)

6.3.2 项目:NAT 地址保持 (79)

6.4 链路备份功能相关测试 (81)

6.4.1 项目:链路故障自动切换至其他指定链路 (81)

6.5 GSLB分发策略 (83)

6.5.1 项目:基于运营商地址段分发 (83)

6.6 健康检查相关测试 (89)

6.6.1 项目:服务器down测试 (89)

6.6.2 项目:链路down测试 (90)

6.6.3 项目:负载均衡设备down测试 (92)

7 测试结果 (93)

1测试目的

本次测试,根据公司的实际应用需求,结合现有应用实际情况,搭建模拟测试环境,采用具有针对性的应用优化测试。我们将通过本次测试,验证A10公司的Thunder统一应用网关设备的功能和性能上的适用性、稳定性。

2测试环境描述

2.1测试设备

2.2测试时间和人员

测试时间:20XX年8月25日—27日

公司:XX

A10:XX

2.3测试拓扑图

测试客

户端测试客

户端

测试客

户端

测试环境交

换机

A10 测试机

Thunder 1030

测试环境交

换机

测试web

Server1

测试web

Server2

1.1.1.11

1.1.1.10

1.1.1.1

1.1.1.2

1.1.1.3

2.2.2.100

2.2.2.10

2.2.2.11

2.2.2.1

3.3.3.1 3.3.3.2

3.3.3.3

3.3.3.3

10.10.10.2

2.3.2

测试拓扑图二

测试用户服

务器组

测试客

户端

测试客

户端

测试客

户端

A10 测试机

Thunder 930

测试环境交

换机

测试客户端

1

测试客

户端

2

SW1

SW2

模拟电信

Server

模拟联通

Server

测试Web

Server1

测试Web

Server2

192.168.0.100192.168.0.101

192.168.0.1

10.10.10.100

10.10.10.101

10.10.10.1 3.3.3.1

3.3.3.2

100.100.100.254

200.200.200.254

100.100.100.1

200.200.200.1

A10 测试机

VThunder

模拟外网地址:

111.111.111.111

模拟外网地址:

222.222.222.222 2.4测试拓扑图说明

2.4.1拓扑图一说明

1、两台A10 Thunder1030测试机采用串联模式部署,并且两台Thunder 1030

采用双机HA模式部署。

2、测试拓扑图中一共有2台服务器,其中两台用于服务负载均衡测试。

3、准备多台笔记本作为客户端电脑,用于模拟业务流程测试

4、IP地址规划如下:

注:本次因测试环境因素,以及时间问题,6台虚拟机不能用于搭建测试环境,因此拓扑图二的功能测试项目放在拓扑一和拓扑三中进行演示。

1、A10 Thunder 1030测试机采用旁路模式部署

2、测试应用服务器是6台虚拟机

3、准备多台笔记本作为客户端电脑,用于模拟业务流程测试

2.4.3拓扑图三说明

该拓扑用于链路负载均衡和GSLB演示

1、采用VThunder搭建实验环境

2、采用GNS3构建网络环境进行测试

3、IP地址规划如下:

3测试项目

3.1拓扑图一测试项目

3.2拓扑图二测试项目

3.3拓扑图三测试项目

4拓扑图一测试内容4.1基本功能测试

4.1.1项目:系统基本设置测试

1、打开IE浏览器,在地址栏输入A10 Thunder设备管理接口的IP地址

(设备管理接口默认IP为172.31.31.31),使用设备默认账号和密码(账号:admin,密码:a10)登录设备管理页面,如下图所示:

2、A10 Thunder设备的管理口默认开启SSH登录方式,可以通过SSH登

录,如下图所示:

4.1.2项目:系统账号管理

2、使用新建测试账号“test1”登录测试,该账号只有读权限,如下图所

示:

3、在“配置模式-系统-管理员-角色”菜单中,新建仅用于配置二三层内容

的角色,角色命名为“test-networks”,如下图所示:

4、在“配置模式-系统-管理员-管理员”菜单中,新建测试账号“test2”,

角色设置为“test-networks”,如下图所示:

5、用“test2”用户登录,只能查看到网络和系统配置菜单,如下图所示:

6、在“配置模式-系统-管理员-锁定策略”菜单中,开启登录锁定保护,设

定3次输入错误密码后,账号被锁定,10分钟后自动解锁,如下图所示:

7、使用“test1”账号进行测试,3次输入错误密码后,账号被锁定,10

分钟后自动解锁。通过在A10 Thunder设备系统日志中查看,测试账号密码输入错误次数,超过3次后,关闭该账号,10分钟后自动错误次数自动清零,并开启该账号,如下图所示:

4.1.3项目:SNMP监控功能

1、在A10 Thunder设备上开启SNMP共功能,SNMP服务器能够收A10

Thunder设备发出的信息。

A10 Thunder 支持SNMP V1和V2c,同时支持本地SNMP MIB下载,

4.1.4项目:系统维护

2、待设备重启后,在“监控模式-概述-摘要”菜单中,在系统信息中查看

软件版本已经升级为上传的软件版本,如下图所示:

3、在“配置模式-系统-维护-备份”菜单中,可以将文件备份到本地或者远

程,如下图所示:

4、在“配置模式-系统-维护-恢复”菜单中,选择本地已经备份的问题,通

F5负载均衡负载均衡项目验收方法

XXX 负载均衡项目验收方法

2009-3 1前言....................................................... 3.. 2总则....................................................... 3.. 3验收范围................................................... 3.. 4验收依据................................................... 3.. 5验收要求................................................... 4.. 6验收内容................................................... 4.. 7组织和程序................................................. 5.. 7.1验收小组成员名单(验收时双方协商确定) (5) 7.2验收工作程序 (5) 8验收标准.................................................... 5.. 9验收文件.................................................... 6..

1刖言 在项目实施初验及最终验收前,均应制定详细的验收测试方案,该方案应在验收前一周内由乙 方向最终用户提交,经最终用户确认后作为验收的依据。以下列出乙方建议的测试内容及步骤。 2总则 验收工作以系统建设合同为依据,遵照有关规范及标准,按照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对系 统建设情况进行评估。 3验收范围 XXX负载均衡项目 4验收依据 国家现行的设计、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 功能清单 相关技术白皮书 项目合同 5验收要求 负载均衡系统能够满足项目技术白皮书,所有项目涉及设备及功能运行正常,已有业务应用能够正常运行。

性能测试结果分析

性能测试结果分析 分析原则: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是由于不同的应用系统,不同的测试目的,不同的性能关注点) 查找瓶颈时按以下顺序,由易到难。 服务器硬件瓶颈-〉网络瓶颈(对局域网,可以不考虑)-〉服务器操作系统瓶颈(参数配置)-〉中间件瓶颈(参数配置,数据库,web服务器等)-〉应用瓶颈(SQL语句、数据库设计、业务逻辑、算法等) 注:以上过程并不是每个分析中都需要的,要根据测试目的和要求来确定分析的深度。对一些要求低的,我们分析到应用系统在将来大的负载压力(并发用户数、数据量)下,系统的硬件瓶颈在哪儿就够了。 分段排除法很有效 分析的信息来源: 1)根据场景运行过程中的错误提示信息 2)根据测试结果收集到的监控指标数据 一.错误提示分析 分析实例: 1)Error:Failed to connect to server “https://www.360docs.net/doc/0614126455.html,″: [10060] Connection Error:timed out Error: Server “https://www.360docs.net/doc/0614126455.html,″ has shut down the connection prematurely 分析: A、应用服务死掉。 (小用户时:程序上的问题。程序上处理数据库的问题) B、应用服务没有死 (应用服务参数设置问题)

例:在许多客户端连接Weblogic应用服务器被拒绝,而在服务器端没有错误显示,则有可能是Weblogic中的server元素的 AcceptBacklog属性值设得过低。如果连接时收到connection refused消息,说明应提高该值,每次增加25% C、数据库的连接 (1、在应用服务的性能参数可能太小了;2、数据库启动的最大连接数(跟硬件的内存有关)) 2)Error: Page download timeout (120 seconds) has expired 分析:可能是以下原因造成 A、应用服务参数设置太大导致服务器的瓶颈 B、页面中图片太多 C、在程序处理表的时候检查字段太大多 二.监控指标数据分析 1.最大并发用户数: 应用系统在当前环境(硬件环境、网络环境、软件环境(参数配置))下能承受的最大并发用户数。 在方案运行中,如果出现了大于3个用户的业务操作失败,或出现了服务器shutdown的情况,则说明在当前环境下,系统承受不了当前并发用户的负载压力,那么最大并发用户数就是前一个没有出现这种现象的并发用户数。 如果测得的最大并发用户数到达了性能要求,且各服务器资源情况良好,业务操作响应时间也达到了用户要求,那么OK。否则,再根据各服务器的资源情况和业务操作响应时间进一步分析原因所在。 2.业务操作响应时间: 分析方案运行情况应从平均事务响应时间图和事务性能摘要图开始。使用“事务性能摘要”图,可以确定在方案执行期间响应时间过长的事务。 细分事务并分析每个页面组件的性能。查看过长的事务响应时间是由哪些页面组件引起的?问题是否与网络或服务器有关? 如果服务器耗时过长,请使用相应的服务器图确定有问题的服务器度量并查明服务器性能下降的原因。如果网络耗时过长,请使用“网络监视器”图确定导致性能瓶颈的网络问题

负载均衡技术

负载均衡技术 现在网络中常见的的负载均衡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过硬件来进行,常见的硬件有比较昂贵的NetScaler、F5、Radware和Array等商用的负载均衡器,也有类似于LVS、Nginx、HAproxy的基于Linux的开 源的负载均衡策略, 商用负载均衡里面NetScaler从效果上比F5的效率上更高。对于负载均衡 器来说,不过商用负载均衡由于可以建立在四~七层协议之上,因此适用面更 广所以有其不可替代性,他的优点就是有专业的维护团队来对这些服务进行维护、缺点就是花销太大,所以对于规模较小的网络服务来说暂时还没有需要使用。 另一种负载均衡的方式是通过软件:比较常见的有LVS、Nginx、HAproxy 等,其中LVS是建立在四层协议上面的,而另外Nginx和HAproxy是建立在七 层协议之上的,下面分别介绍关于 LVS:使用集群技术和Linux操作系统实现一个高性能、高可用的服务器,它具有很好的可伸缩性(Scalability)、可靠性(Reliability)和可管理性(Manageability)。 LVS的特点是: 1、抗负载能力强、是工作在网络4层之上仅作分发之用,没有流量的产生; 2、配置性比较低,这是一个缺点也是一个优点,因为没有可太多配置的东西,所以并不需要太多接触,大大减少了人为出错的几率; 3、工作稳定,自身有完整的双机热备方案;

4、无流量,保证了均衡器IO的性能不会收到大流量的影响; 5、应用范围比较广,可以对所有应用做负载均衡; 6、LVS需要向IDC多申请一个IP来做Visual IP,因此需要一定的网络知识,所以对操作人的要求比较高。 Nginx的特点是: 1、工作在网络的7层之上,可以针对http应用做一些分流的策略,比如针对域名、目录结构; 2、Nginx对网络的依赖比较小; 3、Nginx安装和配置比较简单,测试起来比较方便; 4、也可以承担高的负载压力且稳定,一般能支撑超过1万次的并发; 5、Nginx可以通过端口检测到服务器内部的故障,比如根据服务器处理网页返回的状态码、超时等等,并且会把返回错误的请求重新提交到另一个节点,不过其中缺点就是不支持url来检测; 6、Nginx对请求的异步处理可以帮助节点服务器减轻负载; 7、Nginx能支持http和Email,这样就在适用范围上面小很多; 8、不支持Session的保持、对Big request header的支持不是很好,另外默认的只有Round-robin和IP-hash两种负载均衡算法。 HAProxy的特点是:

A10负载均衡测试方案

A10 负载均衡测试方案

目录 1 测试目的 (6) 2 测试环境描述 (6) 2.1 测试设备 (6) 2.2 测试时间和人员 (6) 2.3 测试拓扑图 (6) 2.3.1 测试拓扑图一 (7) 2.3.2 测试拓扑图二 (7) 2.3.3 测试拓扑图三 (8) 2.4 测试拓扑图说明 (8) 2.4.1 拓扑图一说明 (8) 2.4.2 拓扑图二说明 (9) 2.4.3 拓扑图三说明 (9) 3 测试项目 (9) 3.1 拓扑图一测试项目 (9) 3.2 拓扑图二测试项目 (10) 3.3 拓扑图三测试项目 (11) 4 拓扑图一测试内容 (12) 4.1 基本功能测试 (12) 4.1.1 项目:系统基本设置测试 (12)

4.1.2 项目:系统账号管理 (14) 4.1.3 项目:SNMP监控功能 (18) 4.1.4 项目:系统维护 (19) 4.1.5 项目:设备状态监控功能测试 (21) 4.1.6 项目:设备系统时间功能测试 (23) 4.1.7 项目:设备系统日志输出功能测试 (25) 4.2 负载均衡服务测试 (26) 4.2.1 项目:A10会话保持测试 (26) 4.2.2 项目:服务器健康检查测试 (30) 4.2.3 项目:SSL加密测试 (36) 4.2.4 项目:http压缩测试 (39) 4.2.5 项目:TCP连接复用功能测试 (41) 4.2.6 项目:内容缓存功能测试 (43) 4.3 高可用性HA相关测试 (44) 4.3.1 项目:A10Thunder重启测试 (44) 4.3.2 项目:A10 Thunder拔线测试 (46) 4.3.3 项目:A10 Thunder手工HA切换测试 (47) 5 拓扑图二测试内容 (48) (本次测试因环境未搭建该测试环境,只在模拟环境测试) (48) 5.1 部署模式相关测试 (48) 5.1.1 项目:A10 Thunder负载均衡旁路模式部署 (48) 5.1.2 项目:A10 Thunder地址NAT测试 (49)

软件测试-分布式采集测试报告案例模板

XXXXXXXX 分布式采集测试报告

目录 1. 测试结论概述 (4) 2. 测试对象描述 (4) 2.1 测试对象描述 (4) 2.2 测试环境描述 (4) 2.2.1 测试环境 (4) 2.2.2 测试时间 (4) 2.2.3 测试人员 (4) 3. 测试策略回顾 (5) 3.1 测试重点 (5) 3.2 测试用例设计 (5) 4. 迭代验收测试对象评价 (5) 4.1 本轮测试发现问题汇总及分析 (5) 4.2 遗留问题汇总 (6) 4.3 测试对象各模块质量评估 (6) 5. 验收测试过程评估 (6) 5.1 测试执行评估 (6) 5.2 与需求的符合性评价 (6) 5.3 风险反馈 (6) 6. 附件 (7) 6.1 遗留问题统计 (7) 6.2 验收测试用例执行结果 (7) 7. 参考引用与术语 (8)

1.测试结论概述 本测试报告是针对分布式采集,目的在于总结分布式测试工作以及分析测试结果。测试结论概述:分布式基本功能验证通过,无致命问题,遗留DI为1.1,问题单一次性回归通过率100%。预计参考人员有测试人员、开发人员、项目管理者、其他质量管理人员。 2.测试对象描述 2.1测试对象描述 本轮测试重点是分布式环境下,配置远端、近端M2000 R11EMS采集实例,性能文件采集、解析、生成数据质量报告及网元操作日志采集;分布式环境下手动补采测试。 2.2测试环境描述 2.2.1 测试环境 2.2.2 测试时间 测试时间如下: 验收测试:2013/11/08-2013/11/12 共计3天 Bug回归测试:2013/11/14 共计1天 2.2.3 测试人员 张三

负载均衡技术综述

?2004 Journal of Software 软件学报 负载均衡技术综述* 殷玮玮1+ 1(南京大学软件学院,江苏南京210093) Overview of Load Balancing Technology YIN Wei-Wei1+ 1(Department of Software Institute,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3, China) + Corresponding author: Phn +86-**-****-****, Fax +86-**-****-****, E-mail: bingyu0046@https://www.360docs.net/doc/0614126455.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0614126455.html, Received 2000-00-00; Accepted 2000-00-00 Yin WW. Overview of Load Balancing Technology. Journal of Software, 2004,15(1):0000~0000. https://www.360docs.net/doc/0614126455.html,/1000-9825/15/0000.htm Abstract: Load balance technology based on existing network structure, provides a cheap and efficient method for expanding bandwidth of the server and increase the server throughput, strengthens network data processing ability, increases network flexibility and availability. This paper introduces in detail the three aspects: the classification of load balancing, load balancing and load balancing algorithm, then compares the load balancing algorithm commonly used and their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nd describes the dynamic load balancing strat egy and three kinds of scheduling methods. Key words: load balancing technology; the load conditions; the static load balancing algorithm; the dynamic load balancing algorithm 摘要: 负载均衡技术基于现有网络结构,提供了一种扩展服务器带宽和增加服务器吞吐量的廉价有效的方法,加强了网络数据处理能力,提高了网络的灵活性和可用性。本文从负载均衡技术的分类、负载均衡技术和负载均衡算法三个方面对负载均衡做了详细介绍,对常用负载均衡算法做了优缺点比较,并对动态负载均衡算法遵循的策略和三种调度方式做了阐述。 关键词: 负载均衡技术; 负载状况;静态负载均衡算法;动态负载均衡算法 中图法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 随着大规模并行分布处理系统,特别是网络工作站机群系统的广泛应用,如何采取有效的调度策略来平衡各结点(机)的负载,从而提高整个系统资源的利用率,已成为人们的研究热点。负载均衡技术基于现有网络结构,提供了一种扩展服务器带宽和增加服务器吞吐量的廉价有效的方法,加强了网络数据处理能力,提高了网络的灵活性和可用性。负载均衡的应用,能够有效地解决网络拥塞问题,能够就近提供服务,实现地理位置无关性(异地负载均衡)。同时,这项技术还能提高服务器的响应速度,提高服务器及其它资源的利用 *Supported by the **** Foundation of China under Grant No.****, **** (基金中文完整名称); the **** Foundation of China under Grant No.****, **** (基金中文完整名称) 作者简介: 殷玮玮(1992-),女,河南舞阳人,硕士,主要研究领域为分布式计算,负载均衡.

主流BI产品对比

国际主流BI产品对比

厂商产品及简介 国际厂商(主要) MicroStrategy MSTR ,国际专业BI 产品,覆盖BI 全部领域 IBM DB2以及Cognos 、SPSS 、DataStage ,覆盖BI 全部领域Oracle BIEE 、Hyperion ,覆盖BI 全部领域,数据挖掘领域有待加强 Microsoft SQLServer ,覆盖BI 全部领域,适合中小型企业,性价比高 SAP BusinessObjects 、CrystalReports 主要是报表领域和数据集成领域 国际BI 市场主要厂商

BI 产品纷纷嫁入豪门: 2007年11月,IBM收购Cognos 2008年4月,Oracle收购Hyperion 2010年10月,SAP收购Business Objects BI 产品国际阵营谁是幸存者: 目前BI产品第一阵营的唯一幸存者只有MicroStrategy,超过20年的专业技术和市场积累,让这个在巨头环伺下的BI行业领军产品一直保持着一枝独秀的良好态势。

厂商名称目标客户群 MicroStrategy金融、电信、政府、石油、电力等高端行业的高端应用,尤 其适合于数据量大,用户分布广泛的行业应用特点 SAP/BO BO定位于SAP ERP的已有用户优先实施,其它则通过OEM或 各种集成商,价格较高,不适用于中小企业 IBM/Cognos通过OEM和集成商进军企业客户,公司本身则注重已有的金 融、电信、政务领域客户 Microsoft适用于中小企业,依靠合作伙伴 Oracle基于Oracle数据库庞大的客户群,注重大型用户,但内部产 品有竞争关系 国际主流BI产品基本都已被IT业界巨头并购,技术路线及商务策略缺乏独立性,除MicroStrategy之外都缺乏BI产品技术发展方向的独立规划。

Radware负载均衡测试.

Radware测试负载均衡 目录 -.Web服务器负载均衡 (2) 1.1业务需求 (2) 1.2配置负载均衡 (2) 1.2.1配置real服务器 (2) 1.2.2配置server group (6) 1.2.3配置virtual service (8) 1.2.4配置PIP(源NAT) (10) 1.2.5配置vrrp (12) 1.2.6配置vrrp group组 (12) 1.3测试 (14) 1.3.1web服务器1的配置 (14) 1.3.2web服务器2的配置 (14) 1.3.3负载均衡测试(round robin) (15) 1.3.4关闭一台服务器 (16) 1.3.5关闭所有节点 (16) 二.FTP服务器负载均衡 (17) 2.1业务需求 (17) 2.2新加两台ftp server (18) 2.3测试ftp server的负载均衡 (18) 2.4关闭一台ftp server (20) 2.5开启ftpserver (20) 2.6关闭所有节点ftpserver (20) 以下组网称为双臂组网,是目前使用比较多的组网方法,逻辑上看,它属于路由方式。此种组网方式可以实现完全的主备切换。单臂时,使用一条物理连接;双臂时,使用2条物理链路,分别连通内网服务器和外网防火墙或路由器。| 三、三角传输

对于流媒体类型的应用,会采用三角传输组网,本地三角传输也称路径外回应。它是为提高整体网络性能的一种解决方案。目前有MTV项目使用此组网方法。在此暂不做详细介绍。 -.Web服务器负载均衡 1.1业务需求 服务器:10.163.66.11/10.163.66.12port:80 对外提供服务IP:10.163.65.20 源NAT地址:10.163.65.5(主),10.163.65.6(备) 1.2配置负载均衡 最基本的负载均衡配置包括以下几部分:创建Server,创建Group,创建Virtual Servers,最后创建Virtual Service。这几部分配置完成后,就可以实现基本的负载均衡功能了。每步配置中均需要将状态设置为enable才能使用。 1.2.1配置real服务器 服务器(Real Server)是Group下面的元素,隶属于Group。定义服务器的名称,IP地址,以及服务的端口号。服务器的网关通常指向Alteon的地址,而不是防火墙,Alteon是双机时,这个地址是浮动IP。 添加第一台服务器

负载均衡技术的三种实现方法

目前,网络应用正全面向纵深发展,企业上网和政府上网初见成效。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教育信息网络和远程教学网络等也得到普及,各地都相继建起了教育信息网络,带动了网络应用的发展。 一个面向社会的网站,尤其是金融、电信、教育和零售等方面的网站,每天上网的用户不计其数,并且可能都同时并发访问同一个服务器或同一个文件,这样就很容易产生信息传输阻塞现象;加上Internet线路的质量问题,也容易引起出 现数据堵塞的现象,使得人们不得不花很长时间去访问一个站点,还可能屡次看到某个站点“服务器太忙”,或频繁遭遇系统故障。因此,如何优化信息系统的性能,以提高整个信息系统的处理能力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一、负载均衡技术的引入 信息系统的各个核心部分随着业务量的提高、访问量和数据流量的快速增长,其处理能力和计算强度也相应增大,使得单一设备根本无法承担,必须采用多台服务器协同工作,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处理能力和计算强度,以满足当前业务量的需求。而如何在完成同样功能的多个网络设备之间实现合理的业务量分配,使之不会出现一台设备过忙、而其他的设备却没有充分发挥处理能力的情况。要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用负载均衡的方法。 负载均衡有两个方面的含义:首先,把大量的并发访问或数据流量分担到多台节点设备上分别处理,减少用户等待响应的时间;其次,单个重负载的运算分担到多台节点设备上做并行处理,每个节点设备处理结束后,将结果汇总,再返回给用户,使得信息系统处理能力可以得到大幅度提高。 对一个网络的负载均衡应用,可以从网络的不同层次入手,具体情况要看对网络瓶颈所在之处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一般来说,企业信息系统的负载均衡大体上都从传输链路聚合、采用更高层网络交换技术和设置服务器集群策略三个角度实现。 二、链路聚合——低成本的解决方案 为了支持与日俱增的高带宽应用,越来越多的PC机使用更加快速的方法连入网络。而网络中的业务量分布是不平衡的,一般表现为网络核心的业务量高,而边缘比较低,关键部门的业务量高,而普通部门低。伴随计算机处理能力的大幅度提高,人们对工作组局域网的处理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当企业内部对高带宽应用需求不断增大时(例如Web访问、文档传输及内部网连接),局域网核心部位的数据接口将产生瓶颈问题,因此延长了客户应用请求的响应时间。并且局域网具有分散特性,网络本身并没有针对服务器的保护措施,一个无意的动作,像不小心踢掉网线的插头,就会让服务器与网络断开。 通常,解决瓶颈问题采用的对策是提高服务器链路的容量,使其满足目前的需求。例如可以由快速以太网升级到千兆以太网。对于大型网络来说,采用网络系统升级技术是一种长远的、有前景的解决方案。然而对于许多企业,当需求还没有大到非得花费大量的金钱和时间进行升级时,使用升级的解决方案就显得有些浪费

性能测试报告

方欣科技有限公司 密级:限项目内使用 性能测试报告 (V1.0.0) 方欣科技有限公司 修订记录

目录 1.简介 ----------------------------------------------------- 4 1.1.概述 (4) 1.2.读者范围 (4) 1.3.参考资料 (4) 2.测试环境 ------------------------------------------------- 4 2.1.服务器 (4) 2.2.客户机 (5) 2.3.测试工具 (5) 3.性能指标 ------------------------------------------------- 6 4.测试用例 ------------------------------------------------- 7 5.测试结果 ------------------------------------------------- 8 5.1.登录:2000并发,主页+登录+申报首页 (8) 5.1.1.TPS汇总 (9) 5.1.2.响应时间 (9) 5.1.3.点击率 (10) 5.2.通用申报 (10) 5.2.1.200并发 (10) 5.2.2.500并发 (11) 5.2.3.小结 (13) 5.3.申报查询 (13) 5.3.1.500并发 (13) 5.3.2.小结 (14) 6.风险与建议 ---------------------------------------------- 14

1.简介 1.1.概述 (对文档目的进行说明,描述系统与测试执行的概况示例如下:) 本报告主要说明项目组对***系统进行性能测试的环境要求、测试场景、测试关键点、测试记录,测试结果等具体内容。 1.2.读者范围 (列出可能的读者范围,报告提交对象) 1.3.参考资料 (列出参考资料,没有可忽略) 2.测试环境 2.1.服务器 (列出测试环境服务器资源情况,示例如下:)

集群的负载均衡技术综述

集群的负载均衡技术综述 摘要:当今世界,无论在机构内部的局域网还是在广域网如Internet上,信息处理量的增长都远远超出了过去最乐观的估计,即使按照当时最优配置建设的网络,也很快会感到吃不消。如何在完成同样功能的多个网络设备之间实现合理的业务量分配,使之不致于出现一台设备过忙、而别的设备却未充分发挥处理能力的情况,负载均衡机制因此应运而生。本组在课堂上讲解了《集群监控与调度》这一课题,本人在小组内负责负载均衡部分内容,以及PPT的制作。 关键词:负载均衡集群网络计算机 一、前言 负载均衡建立在现有网络结构之上,它提供了一种廉价有效的方法扩展服务器带宽和增加吞吐量,加强网络数据处理能力,提高网络的灵活性和可用性。它主要完成以下任务:解决网络拥塞问题,服务就近提供,实现地理位置无关性;为用户提供更好的访问质量;提高服务器响应速度;提高服务器及其他资源的利用效率;避免了网络关键部位出现单点失效。 其实,负载均衡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均衡”,一般来说,它只是把有可能拥塞于一个地方的负载交给多个地方分担。如果将其改称为“负载分担”,也许更好懂一些。说得通俗一点,负载均衡在网络中的作用就像轮流值日制度,把任务分给大家来完成,以免让一个人累死累活。不过,这种意义上的均衡一般是静态的,也就是事先确定的“轮值”策略。 与轮流值日制度不同的是,动态负载均衡通过一些工具实时地分析数据包,掌握网络中的数据流量状况,把任务合理分配出去。结构上分为本地负载均衡和地域负载均衡(全局负载均衡),前一种是指对本地的服务器集群做负载均衡,后一种是指对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地理位置、在不同的网络及服务器群集之间作负载均衡。 服务器群集中每个服务结点运行一个所需服务器程序的独立拷贝,诸如Web、FTP、Telnet或e-mail服务器程序。对于某些服务(如运行在Web服务器上的那些服务)而言,程序的一个拷贝运行在群集内所有的主机上,而网络负载均衡则将工作负载在这些主机间进行分配。对于其他服务(例如e-mail),只有一台主机处理工作负载,针对这些服务,网络负载均衡允许网络通讯量流到一个主机上,并在该主机发生故障时将通讯量移至其他主机。 二、负载均衡技术实现结构 在现有网络结构之上,负载均衡提供了一种廉价有效的方法扩展服务器带宽和增加吞吐量,加强网络数据处理能力,提高网络的灵活性和可用性。它主要完成以下任务: 1.解决网络拥塞问题,服务就近提供,实现地理位置无关性 2.为用户提供更好的访问质量 3.提高服务器响应速度

在线考试系统(测试分析报告)

测试分析报告 1引言 1.1编写目的 结合测试计划预先的规定对所开发的在线考试系统进行物理和逻辑上的全面测试,找出其中存在的编码和页面风格等存留的错误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动,将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遇到困难的程度降低到最低点,同时也将系统的精确度提升为最大。 1.2背景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现在很多国外的大学和社会其他部门都已经开设了远程教育,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异地教育和培训。但是,远程教育软件的开发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随着这项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就要求有更好、更完善的软件系统应用到远程教育当中去,这就给软件设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设计要求。 远程教育包括很多环节,例如教学系统、答疑系统和考试系统等等。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在线考试系统,同时它也是最难实现的环节。在我国,虽然远程教育已经蓬勃地发展起来,但是目前学校与社会上的各种考试大都采用传统的考试方式,在此方式下,组织一次考试至少要经过五个步骤,即人工出题、考生考试、人工阅卷、成绩评估和试卷分析。显然,随着考试类型的不断增加及考试要求的不断提高,教师的工作量将会越来越大,并且其工作将是一件十分烦琐和非常容易出错的事情,可以说传统的考试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考试的需要。随着计算机应用的迅猛发展,网络应用不断扩大,如远程教育和虚拟大学的出现等等,且这些应用正逐步深入到千家万户。人们迫切要求利用这些技术来进行在线考试,以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及提高工作效率,与此同时也提高了考试的质量,从而使考试更趋于公证、客观,更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目前许多国际著名的计算机公司所举办的各种认证考试绝大部分采用这种方式。 伴随着远程教育的蓬勃发展,作为教学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在线考试系统也得到了当今远程教育研究者的关注,考试是考察学生对所学习知识的接受和理解程度的重要手段,无纸化的考卷,考试的随时性,随地性,这些特点都是研究并开发网络考试系统主要的原因,

负载均衡的基础原理说明

大家都知道一台服务器的处理能力,主要受限于服务器自身的可扩展硬件能力。所以,在需要处理大量用户请求的时候,通常都会引入负载均衡器,将多台普通服务器组成一个系统,来完成高并发的请求处理任务。 之前负载均衡只能通过DNS来实现,1996年之后,出现了新的网络负载均衡技术。通过设置虚拟服务地址(IP),将位于同一地域(Region)的多台服务器虚拟成一个高性能、高可用的应用服务池;再根据应用指定的方式,将来自客户端的网络请求分发到

服务器池中。网络负载均衡会检查服务器池中后端服务器的健康状态,自动隔离异常状态的后端服务器,从而解决了单台后端服务器的单点问题,同时提高了应用的整体服务能力。 网络负载均衡主要有硬件与软件两种实现方式,主流负载均衡解决方案中,硬件厂商以F5为代表目前市场占有率超过50%,软件主要为NGINX与LVS。但是,无论硬件或软件实现,都逃不出基于四层交互技术的“转发”或基于七层协议的“代理”这两种方式。四层的转发模式通常性能会更好,但七层的代理模式可以根据更多的信息做到更智能地分发流量。一般大规模应用中,这两种方式会同时存在。 2007年F5提出了ADC(Application delivery controller)的概念为传统的负载均衡器增加了大量的功能,常用的有:SSL卸载、压缩优化和TCP连接优化。NGINX也支持很多ADC的特性,但F5的中高端型号会通过硬件加速卡来实现SSL卸载、压缩优化这一类CPU密集型的操作,从而可以提供更好的性能。 F5推出ADC以后,各种各样的功能有很多,但其实我们最常用的也就几种。这里我也简单的总结了一下,并和LVS、Nginx对比了一下。

F5负载均衡原理

F5负载均衡原理 一负载均衡基本概念 1、什么是负载均衡? 负载均衡技术在现有网络结构之上提供了一种廉价、有效、透明的方法,来扩展网络设备和服务器的带宽、增加吞吐量、加强网络数据处理能力、提高网络的灵活性和可用性。它有两方面的含义:首先,大量的并发访问或数据流量分担到多台节点设备上分别处理,减少用户等待响应的时间;其次,单个重负载的运算分担到多台节点设备上做并行处理,每个节点设备处理结束后,将结果汇总,返回给用户,系统处理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 BIG/IP利用定义在其上面的虚拟IP地址来为用户的一个或多个应用服务器提供服务。因此,它能够为大量的基于TCP/IP的网络应用提供服务器负载均衡服务。BIG/IP 连续地对目标服务器进行L4到L7合理性检查,当用户通过VIP请求目标服务器服务时,BIG/IP根椐目标服务器之间性能和网络健康情况,选择性能最佳的服务器响应用户的请求。 下图描述了一个负载平衡发生的流程: 1. 客户发出服务请求到VIP 2. BIGIP接收到请求,将数据包中目的IP地址改为选中的后台服务器IP地址,然后将数据包发出到后台选定的服务器 3. 后台服务器收到后,将应答包按照其路由发回到BIGIP 4. BIGIP收到应答包后将其中的源地址改回成VIP的地址,发回客户端,由此就完成了一个标准的服务器负载平衡的流程。

2.负载平衡典型流程 ●通过VIP来截获合适的需要负载平衡的流量 ●服务器监控和健康检查,随时了解服务器群的可用性状态 ●负载均衡和应用交换功能,通过各种策略导向到合适的服务器 2.1 通过VIP来截获合适的需要负载平衡的流量 在BIGIP上通过设置VIP来截获需要进行负载平衡的流量,这个VIP地址可以是一个独立的主机地址和端口的组合(例如:202.101.112.115:80)也可以是一个网络地址和端口的组合(例如:202.101.112.0:80),当流量经过BIGIP的时候,凡是命中VIP 的流量都将被截获并按照规则进行负载平衡。 2.2 服务器的健康监控和检查 服务器 (Node) - Ping (ICMP) BIGIP可以定期的通过ICMP包对后台服务器的IP地址进行检测,如果在设定的时间内能收到该地址的ICMP的回应,则认为该服务器能提供服务 服务 (Port) – Connect BIGIP可以定期的通过TCP包对后台服务器的服务端口进行检测,如果在设定的时间内能收到该服务器端口的回应,则认为该服务器能提供服务 扩展内容查证(ECV: Extended Content Verification)—ECV ECV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服务检查,主要用于确认应用程序能否对请求返回对应的数据。如果一个应用对该服务检查作出响应并返回对应的数据,则BIG/IP控制器将该服务器标识为工作良好。如果服务器不能返回相应的数据,则将该服务器标识为宕机。宕机一旦修复,BIG/IP就会自动查证应用已能对客户请求作出正确响应并恢复向该服务器传送。该功能使BIG/IP可以将保护延伸到后端应用如Web内容及数据库。BIG/ip的ECV 功能允许您向Web服务器、防火墙、缓存服务器、代理服务器和其它透明设备发送查询,然后检查返回的响应。这将有助于确认您为客户提供的内容正是其所需要的。 扩展应用查证(EAV: Extended Application Verification) EAV是另一种服务检查,用于确认运行在某个服务器上的应用能否对客户请求作出响应。为完成这种检查,BIG/IP控制器使用一个被称作外部服务检查者的客户程序,该程序为BIG/IP提供完全客户化的服务检查功能,但它位于BIG/IP控制器的外部。例如,该外部服务检查者可以查证一个Internet或Intranet上的从后台数据库中取出数据并在HTML网页上显示的应用能否正常工作。EAV是BIG/IP提供的非常独特的功能,它提供管理者将BIG/IP客户化后访问各种各样应用的能力,该功能使BIG/IP在提供标准的可用性查证之外能获得服务器、应用及内容可用性等最重要的反馈。

产品测试计划报告

产品测试计划报告 :测试计划报告产品软件测试进度报告 ul817 测试计划模板测试计划的测试范围 篇一:软件测试计划报告 《软件测试计划报告》 2014年 12月 目录 一、被测试系统介 绍 ................................................................. . (1) 1、软件背 景 ................................................................. ...................................................... 1 二、测试计划 ................................................................. . (1) 1、概 述 ................................................................. .. (1) 1.1设计背 景 ................................................................. ................................................... 1 1.2关键词定义 ................................................................. ............................................... 1 2、计

负载均衡操作步骤

室分E1-E2同覆盖负载均衡 当本小区PRB利用率大于70%,相邻小区PRB利用率小区65%,且当前小区用户大于2时触发负载均衡切换 PRB利用率门限为版本默认,网管上没有修改页面,只能使用DV表进行修改,不建议修改该参数。为了测试需要,可以修改PBR(单用户保障速率)来减低负载均衡的难度(触发条件) 1打开负荷均衡 采用“算法打开,采用盲切换方式”。修改路径“无线业务配置”->“负荷管理”->”负荷均衡开关“->”算法打开,采用盲切换方式” 2修改PBR 把下行优先级比特速率设置为“4096”,设置路径:QOS配置->QOS和PBR映射->优先级比特速率

备注:如果确定移动放号的QCI策略,可以修改相应的“优先级比特速率”,如果上行负载均衡有需求,可以修改上行的PBR优先级速率 3修改邻区关系 把同覆盖的两个小区的“服务小区与E-UTRAN系统内邻区”(注意双向都要配置)关系修改为“同覆盖”,参数路径:邻接关系配置->E-UTRAN邻接关系->服务小区与E-UTRAN 系统内邻区;负荷均衡开关配置为“是”,参数路径:邻接关系配置->E-UTRAN邻接关系->负荷均衡开关 4修改小区个体偏移 把同覆盖的两个小区的“小区个体偏移”修改为“-10”(注意双向都要配置),配置路径:邻接关系配置->E-UTRAN邻接关系->小区个体偏移

备注:修改小区个体偏移是为了防止同覆盖的两个小区乒乓切换 系统内F-D基于测量的负荷均衡 本小区PRB利用率大于70%,邻区PRB利用率小区65%,本小区RSRP低于A2门限,邻小区RSRP高于A4门限,且本小区用户数大于1时触发负荷均衡 PRB利用率门限为版本默认,网管上没有修改页面,只能使用DV表进行修改,不建议修改该参数。如果测试需要,可以通过修改PBR来减低负载均衡的难度 (触发条件) 外场负荷均衡的站点都是基于覆盖的事件测量配置,打开异频/异系统驻留负荷均衡算法开关。

几种负载均衡策略比较~

PS:Nginx/LVS/HAProxy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三种负载均衡软件,本人都在多个项目中实施过,参考了一些资料,结合自己的一些使用经验,总结一下。 一般对负载均衡的使用是随着网站规模的提升根据不同的阶段来使用不同的技术。具体的应用需求还得具体分析,如果是中小型的Web应用,比如日PV小于1000万,用Nginx就完全可以了;如果机器不少,可以用DNS轮询,LVS所耗费的机器还是比较多的;大型网站或重要的服务,且服务器比较多时,可以考虑用LVS。一种是通过硬件来进行进行,常见的硬件有比较昂贵的F5和Array等商用的负载均衡器,它的优点就是有专业的维护团队来对这些服务进行维护、缺点就是花销太大,所以对于规模较小的网络服务来说暂时还没有需要使用;另外一种就是类似于Nginx/LVS/HAProxy的基于Linux的开源免费的负载均衡软件,这些都是通过软件级别来实现,所以费用非常低廉。 目前关于网站架构一般比较合理流行的架构方案:Web前端采用 Nginx/HAProxy+Keepalived作负载均衡器;后端采用MySQL数据库一主多从和读写分离,采用LVS+Keepalived的架构。当然要根据项目具体需求制定方案。 下面说说各自的特点和适用场合。 一、Nginx Nginx的优点是: 1、工作在网络的7层之上,可以针对http应用做一些分流的策略,比如针对域名、目录结构,它的正则规则比HAProxy更为强大和灵活,这也是它目前广泛流行的主要原因之一,Nginx单凭这点可利用的场合就远多于LVS了。 2、Nginx对网络稳定性的依赖非常小,理论上能ping通就就能进行负载功能,这个也是它的优势之一;相反LVS对网络稳定性依赖比较大,这点本人深有体会; 3、Nginx安装和配置比较简单,测试起来比较方便,它基本能把错误用日志打印出来。LVS的配置、测试就要花比较长的时间了,LVS对网络依赖比较大。 3、可以承担高负载压力且稳定,在硬件不差的情况下一般能支撑几万次的并发量,负载度比LVS相对小些。 4、Nginx可以通过端口检测到服务器内部的故障,比如根据服务器处理网页返回的状态码、超时等等,并且会把返回错误的请求重新提交到另一个节点,不过其中缺点就是不支持url来检测。比如用户正在上传一个文件,而处理该上传的节点刚好在上传过程中出现故障,Nginx会把上传切到另一台服务器重新处理,而LVS就直接断掉了,如果是上传一个很大的文件或者很重要的文件的话,用户可能会因此而不满。 5、Nginx不仅仅是一款优秀的负载均衡器/反向代理软件,它同时也是功能强大的Web应用服务器。LNMP也是近几年非常流行的web架构,在高流量的环境中稳定性也很好。 6、Nginx现在作为Web反向加速缓存越来越成熟了,速度比传统的Squid服务器更快,可以考虑用其作为反向代理加速器。 7、Nginx可作为中层反向代理使用,这一层面Nginx基本上无对手,唯一可以对比

port-channel测试报告

Port-Channel笔记 一、Port-Channel技术的意义。 1.增加带宽 通过技术手段将若干物理链路捆绑成一条逻辑链路,使单条链路的带宽增加。 2.物理线路冗余 在捆绑好的Port-Channel中,物理链路会产生冗余效果。当其中一条物理链路断掉 时,整条逻辑链路不会产生中断,仅仅带宽变小。 二、Port-Channel对设备要求。 Port-Channel技术对设备有一定的要求。 1.端口均为全双工模式; 2.端口速率相同; 3.端口的类型必须一样,比如同为以太口或同为光纤口; 4.端口同为access 端口并且属于同一个vlan 或同为trunk 端口; 5.如果端口为trunk 端口,则其allowed vlan 和native vlan属性也应该相同。 三、Channel-Group的五种模式。 Channel-Group分为五种模式On、Active、Passive、Desirable、Auto。 其中按照协议类型不同分为三类。 1.无协议 无协议的Channel-Group两端均使用On模式。链路两端之间不发送任何关于 Port-Channel的协商数据包。仅在本地对端口进行属性比较。 https://www.360docs.net/doc/0614126455.html,CP协议 LACP协议的Channel-Group有两种模式。 A.Active – Active 两端均为Active模式时,两端会相互发送端口绑定的协商数据包。当一端收到 另一端的协商数据包时,则确认该端口可以加入Port-Channel的链路中。 B.Active – Passive Passive仅接收LACP协议的协商数据包,并不对其加以反馈。当Passive端收到 Active端发送的数据包时,则表示该物理链路符合加入Port-Channel链路聚合的 条件。 3.PAgP协议 A.Desirable – Desirable 两端均为Desirable模式时,将会相互发送PAgP的协商数据包。如果端口收到 对端发送的数据包,则表示该条链路符合加入Port-Channel的条件。 B.Desirable – Auto Auto模式表示该端口仅接收PAgP协议的数据包,单并不会加以反馈。与LACP 协议类似。 其中LACP是公有协议,而PAgP是思科的私有协议。在思科的官方配置文档中,建议工程师在配置思科设备时优先使用PAgP协议。 四、Port-Channel链路的负载均衡。 Port-Channel的负载均衡和我们熟知的负载均衡有所不同。Port-Channel的负载均衡一般按照类型分为源IP、源MAC、目的IP、目的MAC、源和目的IP、源和目的MAC。 这里以源IP为例。 当IP为192.168.1.100的主机发送数据包穿过Port-Channel时,从F0/1端口通过。 那么只要是192.168.1.100的主机通过Port-Channel的,只能从F0/1端口通过。这时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