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计算机应用基础》整体设计

《计算机应用基础》整体设计

《计算机应用基础》整体设计计算机应用基础整体设计1. 引言本文档旨在介绍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整体设计。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计算机专业的入门课程,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技术,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2. 课程目标本课程的主要目标是:- 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掌握常用的计算机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的使用方法;- 掌握常用的计算机编程语言和开发工具的使用方法;- 培养计算机的实际应用能力。

3. 课程内容安排本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计算机基础知识- 计算机硬件组成:中央处理器、内存、硬盘、显示器等;- 计算机工作原理:运算、存储、输入、输出等基本过程;- 计算机操作系统:Windows、Linux等常用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方法;- 计算机网络基础:网络拓扑结构、TCP/IP协议等基本概念。

3.2 办公软件应用- 文字处理软件:Microsoft Word、Google Docs等的基本操作方法;- 电子表格软件:Microsoft Excel、Google Sheets等的基本操作方法;- 幻灯片演示软件:Microsoft PowerPoint、Google Slides 等的基本操作方法;- 信息管理软件:Microsoft Outlook、Google Calendar等的基本操作方法。

3.3 编程语言和开发工具- Python编程语言:基本语法、数据类型、控制结构等;- /CSS编程语言:网页设计与开发基础;- 开发工具:PyCharm、Visual Studio Code等的基本使用方法。

3.4 应用案例分析- 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将课程所学的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4. 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以下几种:4.1 讲授通过课堂讲授,传授基本理论知识和操作方法,讲解实际应用案例。

4.2 实验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完整版)《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完整版)《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教学设计目录1.《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整体教学设计01.1管理信息01.2基本信息11.3课程性质和地位11.4课程设计11.4.1课程目标设计11.4.3 能力训练项目设计41.4.4教学进度表81.4.5课程的整体导入设计(第一堂课设计)141.5考核方案设计(建议,目前学院实行考证)141.5.1过程性考核(60分)141.5.2终结性考核(40分)151.《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整体教学设计1.1管理信息课程名称:《计算机应用基础》制定时间:20XX年8月课程代码:所属分院:电子与信息技术系制定人:钟艳花批准人:1.2基本信息学分:3 课程类型:公共必修课程学时:54授课对象:大一非计算机类学生后续课:《办公自动化》、《程序设计》、《图像处理》、《网页制作》等1.3课程性质和地位本课程教学是普及计算机教育和培养计算机文化与素养的重要基础课,属于高职教育非计算机类各专业学生必修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以Windows 2000和Ms Office 2003为工作平台,应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基本手段和方法,提高学生综合利用办公软件的水平。

具体包括:第一,通过Windows 2000的学习,掌握利用计算机对文件进行操作的基本方法;第二,通过Word2003的学习,掌握文字与图文排版的基本技术;第三,能利用Excel 2003进行数据分析处理;第四,能利用PowerPoint 2003制作艺术性较高的专业演示文稿;第五,达到全国计算机认证一级MS考试标准。

该课程对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对顺利完成后续课程的学习,对毕业后能迅速适应岗位需要、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再学习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1.4课程设计1.4.1课程目标设计本课程的一个核心教学目标是训练学生在计算机综合应用方面的职业技能。

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能力目标(2)知识目标①掌握windows2000的基本操作方法;②掌握IE浏览器、邮箱、常用BBS等网络资源的使用方法③熟练掌握Word2003常见排版的基本技术④熟练掌握Excel2003进行数据处理的操作方法⑤熟练掌握Powerpoint2003制作演示文稿的技巧(3)素质目标①树立现代社会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②培养独立思考与创新能力;③养成利用现代化设备进行学习和工作的习惯;1.4.2 课程内容设计本课程采用教学主线与实践辅线并行的方式完成整个课程的教学,最终以考核专线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

计算机应用基础全部教案

计算机应用基础全部教案

计算机应用基础全部教案第一节:计算机基础知识概述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 011.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教学,学生应能够:- 理解计算机的定义及其基本组成部分;- 掌握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包括输入、处理、输出和存储;- 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及其在社会中的广泛应用。

2. 教学重点- 计算机的定义和基本组成部分;-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3. 教学难点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其工作原理的深入理解。

4. 教学过程(1)引入计算机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无处不在,并且在各个行业和领域发挥着作用。

那么,你知道计算机是如何工作的吗?本课将带领我们一起了解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

(2)计算机的定义计算机是一种用于处理和存储数据的电子设备。

它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

硬件包括中央处理器、内存、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存储设备等组件。

软件则包括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和编程语言等。

(3)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 中央处理器(CPU):负责执行指令和进行数据处理的核心部件。

- 内存(Memory):用于临时存储数据和程序的地方。

- 输入设备:用于将外部数据输入到计算机中,如键盘、鼠标等。

- 输出设备:用于将计算机处理后的数据输出到外部,如显示器、打印机等。

- 存储设备:用于永久保存数据和程序的设备,如硬盘、光盘等。

(4)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输入:通过输入设备将外部数据输送到计算机中。

- 处理:中央处理器对输入的数据进行处理和计算。

- 输出:将处理后的数据通过输出设备展示给用户。

- 存储:将重要的数据和程序保存到存储设备中,以备后续使用。

(5)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应用计算机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和发展。

第一台计算机只能进行简单的计算任务,而现在的计算机拥有强大的处理能力和巨大的存储容量。

计算机已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和领域,包括科学研究、商业管理、医疗保健等。

5.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对计算机的定义、基本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也了解到计算机在社会中的广泛应用。

2024版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全套完整版

2024版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全套完整版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全套完整版•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与应用软件•网络基础知识与互联网应用目录•多媒体技术应用•信息安全与防范策略01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概述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介绍计算机基本知识和应用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办公软件应用、网络基础等方面的技能。

课程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网络基础、常用工具软件等方面的介绍和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应用技能,提高工作效率和信息素养。

教学目标与要求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办公软件应用、网络基础等方面的技能,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信息素养。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熟练掌握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网络基础等方面的应用技能,能够独立完成课程设计和实验任务。

课程安排与考核方式课程安排本课程共分为多个模块,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网络基础、常用工具软件等。

每个模块包含多个知识点和技能点,通过讲解、演示、实践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

考核方式本课程采用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报告等方面;期末考试成绩采用闭卷考试形式,主要考察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02计算机基础知识未来趋势生物计算机、光计算机、量子计算机等新型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进一步提高了性能,降低了成本。

第三代计算机集成电路计算机,性能得到极大提升。

第一代计算机电子管计算机,体积庞大、功耗高、可靠性差。

第二代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体积缩小、能耗降低、可靠性提高。

计算机发展历程及趋势包括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等,是计算机的物理基础。

计算机硬件系统计算机软件系统计算机工作原理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是计算机的灵魂。

基于存储程序控制原理,即程序和数据一样存放在存储器中,按地址访问并顺序执行。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计划(通用5篇)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计划(通用5篇)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计划(通用5篇)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计划篇1一、教材分析教学目的:随着计算机在我国的迅速普及,计算机逐步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日常工具,计算机教学也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计算机应用与基础》是中职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功能,从而努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能适应工作需要,满足社会的要求。

知识结构:本学期的知识结构分为两部分:一是概念、功能、理论的学习二是掌握基础操作的学习。

结合学校工作计划,积极开展本学科各项活动。

旨在提高学生计算机操作水平。

主要内容:1、计算机的基础知识2、具备Windows7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掌握Windows7的基础操作。

3、会使用因特网上网浏览,下载,收发邮件,聊天。

4、熟练掌握Word文字处理软件、Excel电子表格处理软件、PowerPoint幻灯片制作软件。

重点难点:Word文字处理软件、Excel电子表格处理软件、PowerPoint幻灯片制作软件。

二、教学对象的基本情况分析思想状况:中职学生,偶尔会出现厌学、贪玩、走神等现象,而且对于课堂的兴趣性和积极性会出现空窗期。

知识水平:一年级的学生是刚入学的新生,期中有少数没有使用过电脑的学生,他们合其他大部分接触过计算机的学生的基础相差较大。

绝大多数同学接触过Windows操作系统,但是没有学习过集成办公软件,对计算机的了解比较肤浅,认为计算机就是用来游戏、娱乐的工具。

非智力因素:学生们不喜欢传统的教学模式,喜欢动手操作,但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缺乏创新能力。

三、本期总体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计算机的应用环境和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学会正确的启动和关闭计算机,掌握Windows7的最基本操作,会使用键盘和鼠标,会使用写字板或记事本进行中、英文的'输入。

3、学会在因特网上浏览信息,会利用搜索引擎获取信息的方法和技巧,掌握信息的收集和下载方法,养成良好管理信息习惯;体验网络给人们带来的方便快捷,养成良好的网络道德与安全意识。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优秀3篇)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优秀3篇)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优秀3篇)教学过程篇一(一)情景导入播放央视《动物世界》精彩片头,这一经典视频会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并产生浓厚的兴趣。

学生此时会有一种制作起来很困难的感觉,但又希望自己也能制作这样一个丰富的作品。

接着教师展示一幅自制的作品《最是一年春好处》旅游宣传片,告诉学生其实并不难。

在观看两段多媒体作品的时候,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作品中包含哪些元素?作品之所以吸引我们的原因是什么?以此引出何为多媒体,多媒体的特点等理论性内容。

同时配合课件展示。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篇二学情分析多数学生并不清楚多媒体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但却对多媒体作品有着浓厚的兴趣。

因此以学生兴趣作为新课的切入口是个不错的选择。

多媒体更新之快让人目不暇接,品种繁多的`多媒体设备更是让人眼花缭乱,考虑到学生一般不会走入市场去了解这些新产品,因此把新的资讯在课堂上传递给学生同样也会激发学生的学习意愿,一举多得。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多媒体技术及其软件的应用与发展,体验多媒体技术对生活和学习的影响2、掌握常用获取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素材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健康、良好的审美观;2、通过对项目内容的引导,进行集体主义教育。

重点难点重点:使学生切实体验到多媒体带给我们的精彩世界;掌握图像、音频、视频素材的获取难点:图像、音频、视频素材的获取教学准备课前分配好合作小组。

学生在课前到FTP下载学习资源包,新建文件夹,以自己的学号+姓名命名。

教学环境:计算机网络教室、电子教室、FTP服务器。

制作好的助学资源包,为学生提供的制作素材,PPT课件、学习任务单,综合评价表。

教学过程(2课时)第一课时:(一)情景导入播放央视《动物世界》精彩片头,这一经典视频会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并产生浓厚的兴趣。

学生此时会有一种制作起来很困难的感觉,但又希望自己也能制作这样一个丰富的作品。

接着教师展示一幅自制的作品《最是一年春好处》旅游宣传片,告诉学生其实并不难。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整体教学设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整体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本课程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常用软件的使用,并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

具体目标包括:1. 掌握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2. 熟悉计算机操作系统和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3. 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网络安全知识;4. 学会使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和信息检索。

教学内容:第一章:计算机硬件基础(约500字)1. 计算机的起源和发展;2.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3. 中央处理器(CPU)的结构和功能;4. 存储器的种类和作用;5. 输入输出设备的类型和功能。

第二章:操作系统与办公软件(约500字)1. 操作系统的作用和分类;2. 常用操作系统的介绍和比较;3. 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和常用功能;4. Microsoft Office办公软件的使用技巧;5. 数据备份和恢复的方法。

第三章:计算机网络与网络安全(约500字)1.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互联网的发展和应用;3. 网络通信协议及其功能;4. 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和常见威胁;5. 网络安全防范和应急处理方法。

第四章:数据处理与信息检索(约500字)1. 数据的概念和表示方法;2. 数据处理的基本操作和常用工具;3.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结构;4. 信息检索的方法和技巧;5. 网络资源的查找和利用。

教学方法:1. 探究式学习:通过实验和案例分析等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项目,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和教学软件,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4. 实践操作:通过实际操作计算机和软件,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巩固所学知识,培养操作技能。

5. 提问与讨论: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深入理解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计算机应用基础全套教案

计算机应用基础全套教案

计算机应用基础全套教案教案名称:计算机应用基础一、教学内容1. 计算机基础知识2. 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3. 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4. 电子表格软件的使用5. 演示文稿软件的使用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2. 学生能够熟练使用文字处理软件,进行文档的编辑和排版。

3. 学生能够掌握电子表格软件的使用,进行数据的有效管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子表格软件中函数的使用,演示文稿软件中动画效果的设置。

2. 教学重点:文字处理软件的编辑和排版,电子表格软件的数据处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计算机、投影仪、黑板。

2. 学具:每名学生一台计算机,教材《计算机应用基础》。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生活中常见的计算机应用为例,如网上购物、网上学习等,引导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2. 教材内容讲解:讲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操作系统的使用,文字处理软件的编辑和排版,电子表格软件的数据处理,演示文稿软件的制作和展示。

3. 例题讲解:以具体的案例为例,讲解文字处理软件和电子表格软件的使用方法。

4. 随堂练习: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互动:学生提问,教师解答,共同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1. 计算机的基本概念2. 操作系统的使用3. 文字处理软件的编辑和排版4. 电子表格软件的数据处理5. 演示文稿软件的制作和展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使用文字处理软件编辑一篇个人简介。

答案:略2. 作业题目:使用电子表格软件制作一份成绩统计表。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计算机应用的其他领域,如多媒体制作、编程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子表格软件中函数的使用,演示文稿软件中动画效果的设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整体教学设计一、课程简介课程名称:计算机应用基础(computer essential)课程类别:必修课授课对象:一年级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课程类型:公共基础课程开设的目的:为了培养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素质,使学生具备必需的办公自动化软件操作能力和internet应用能力,并使之与本专业相结合,以适用于实际工作需要。

教学对象(特点):(1)中职生源:中职学生100%开设本门课程,学时数为40至100之间;中职各校本门课程内容讲授Windows系统、Word、Excel和Powerpoint占54%,只讲授Windows、word占33%,讲授Windows的占13%。

由于本门课程在高考时是笔试,中职各校教学以高考为目标,绝大多数采用理论授课为主,学生上机练习较少;打字练习占了较大比重。

(2)高中生源:高中学生学习了本门课程占67%,没有学习本门课程的占33%。

学时数在10至20之间。

课程内容开设Windows系统、Word、Excel的占41%,只讲授Windows、word占8%,只讲授Windows的占47%。

不讲授Powerpoint。

在教学中,教师讲得很少,基本上是让学生自由练习。

(3)共性:体现在教学内容上:在Word部分,高中只讲授简单格式设置内容;中职讲授内容较多,但体现办公自动化并实际应用较多的长文档编辑和邮件合并等内容高中和中职均未列入教学内容。

在Excel部分,高中只讲授简单的表格格式设置;中职在此基础上讲授了图表、数据处理。

但对于实用函数使用、合并计算、数据有效性等内容高中和中职均未列入内容。

在Powerpoint部分,高中没有讲授,中职只讲授了简单的幻灯片制作,对于体现个性化的制作没有讲授。

体现在教学方式方法理论与实践教学相脱离,以理论讲授为主,实践上机操作很少。

极少使用案例教学。

对本门课很有兴趣,非常想学,因为是现代人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二、改革前的课程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是让各专业的学生具有使用计算机为其所在专业服务的能力。

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忽略了不同专业的学习需求,不管是对什么专业,均采用统一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缺乏专业特色。

三、课改简要思路1.紧密结合专业实际,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服务,使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内容与专业知识相得益彰。

2.把办公自动化操作员技能鉴定内容纳入正常教学中,实现课证融合。

四、全课实施过程(木加、工程类\林业类\旅游酒店类)1.课程教学目标的确定采取岗位分析与专业需求相结合的方式,见图。

木加、工程类专业能力目标能够运用Internet进行专业信息的收集与整理;能够运用Word软件进行投标书电子文档、专业宣传展板的编排与制作;能够运用Excel软件进行工程项目预算;能够运用Powerpoint 软件进行专业宣传演示幻灯片的制作;知识目标①了解局域网的基本组成,理解TCP/IP协议及域名的定义;②了解操作系统的功能、类型,理解Windows操作系统的文件及文件夹的含义,掌握文件命名规则以及文件和文件夹的属性;③熟悉常见排版物的格式规范。

④理解E xcel的工作薄及工作表、行列和单元格关系;掌握SUM、verage、IF等常见函数的功能及使用格式;⑤掌握Powerpoint幻灯片的母板的概念以及母板的种类。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信息道德修养。

培养学生通过计算机及网络进行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

培养学生借助计算机工具解决专业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旅游、酒店类专业能力目标1.具有熟练的汉字录入能力,每分钟达到45个以上汉字。

2.会运用word软件进行旅游行程、报价单、彩页以及展板的制作(酒店会员章程文稿、报单价、彩页与店刊的制作)。

3.会运用excel软件进行旅行社或酒店业务报表及结算统计工作。

4.会运用Powerpoint软件进行旅行社或酒店多媒体宣传演示文稿的制作。

5.会运用Internet进行信息的搜集与传送。

6.能排除微机常见故障(配件损坏、系统瘫痪、感染病毒、终端不能上网)。

知识目标①了解局域网的基本组成,理解TCP/IP协议及域名的定义;②了解操作系统的功能、类型,理解Windows操作系统的文件及文件夹的含义,掌握文件命名规则以及文件和文件夹的属性;③熟悉常见排版物的格式规范。

④理解E xcel的工作薄及工作表、行列和单元格关系;掌握SUM、verage等常见函数的功能及使用格式;⑤掌握Powerpoint幻灯片的母板的概念以及母板的种类。

⑥掌握微机硬件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掌握微机故障的排除方法。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信息道德修养。

培养学生通过计算机及网络进行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

培养学生借助计算机工具解决专业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林业类专业能力目标1. 会运用word软件进行林业工作计划、总结、方案的文稿编辑以及表格的制作。

3.会运用excel软件进行林业生产月\年报表以及限额编制的统计与制作。

4.会运用Powerpoint软件进行专业宣传演示文稿的制作。

5.会运用Internet进行信息的搜集与传送。

6.综合运用办公自动化软件进行林业经营设计方案文稿的编排。

知识目标①了解局域网的基本组成,理解TCP/IP协议及域名的定义;②了解操作系统的功能、类型,理解Windows操作系统的文件及文件夹的含义,掌握文件命名规则以及文件和文件夹的属性;③熟悉常见排版物的格式规范。

④理解Excel的工作薄及工作表、行列和单元格关系;掌握SUM、verage等常见函数的功能及使用格式;;⑤掌握Powerpoint幻灯片的母板的概念以及母板的种类。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信息道德修养。

培养学生通过计算机及网络进行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

培养学生借助计算机工具解决专业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2.能力训练任务的确定该课程采取模块化方式进行能力训练,分为公共模块及专业应用两个模块,在每个模块教学中设立不同能力训练任务,具体见下图。

(1)木加、工程类专业应用模块能力训练任务设计:(2)旅游、酒店管理类专业应用能力训练任务设计:(3)林业类专业应用模块能力训练任务设计3.教学进程:(1)木加、工程类专业教学进程6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7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2)旅游、酒店管理类专业教学进程8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9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3)林业类专业教学进程10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4.教学授课计划(1)木加、工程类专业授课计划11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木加、工程类专业授课计划12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13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14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15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16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2)旅游、酒店管理类专业授课计划旅游、酒店类专业教学授课计划17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18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19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20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22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23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3)林业类专业授课计划林业类专业教学授课计划24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25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26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27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28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29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30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31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五、本课程要求掌握的英语单词(50个)puter n.电脑,电子计算机2.keyboard n.键盘rmation n.消息,知识4.printer n.打印机5.calculator n.计算器6.software n.软件7.persona computer人计算机8.model n.模型9.hardware n.硬件10.stream n.流11.resource n.资源12.desktop n.桌面13.device设备14.system系统15.cell n.单元16.disk磁盘17.CPU中央处理器work n.网络19.store vt.储存,储藏20.graphics n.图形21.process n.程序,过程22.sound n.声音23.automation n.自动化24.image n.影像,图像25.programme n.程序,计划26.text n.文本27.e-mail电子邮件28.database n.数据库29.mouse n.鼠标nguage n.语言31.processing处理32.code n.代码33.device n.设备34.medium n.媒体35.monitor n.显示器36.Document文档37.Downloading下载38.uploading上传39.Formatting格式化40.hacker黑客41.Memory内存42.Menu菜单43.Protocols协议44.provider供应商45.Server服务器46.Sheet表格47.virus病毒48.install 安装49. access存取50.Digital cameras数码照相机六、第一次课与最后一次课设计(以木材加工、工程类为例)专业应用模块任务实施最后一次课设计:七、新课的预期效果八、新旧课教法的对比九、课改的个人感受1.课程到课题的转化,要把课程改革做为一项课题进行研究。

2.公共课服务面向的转变,要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服务。

3.课程建设是系统工程,课程改革永无止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