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前,她把阿里运营的干货都供出来了
阿里巴巴-马云的18罗汉

一、阿里巴巴是十八罗汉(V1)1 马云请公开搜索2 张英相夫教子,顾问3 孙彤宇被放逐后沉寂一段时间,现为阿里顾问;4 吴泳铭一淘老大5 盛一飞支付宝不确定是资深总监还是VP6 楼文胜不确定7 彭蕾 CHO 支付宝CEO 请公开搜索8 麻长炜 UED 总监9 韩敏资深总监或是副总裁支付宝市场运营10 谢世煌负责阿里投资11 戴珊请公开搜索12 金媛影不确定13 蒋芳负责反欺诈,阿里风险部14 金建杭资深副总裁集团15 周悦虹架构师在坐移民监16 蔡崇信 CFO 请公开搜索17 师昱峰阿里云云相册资深总监18 饶彤彤 Tony,在美国,负责 IDC 运维协调等事务个别人职位可能有偏差,或是担当多种职务。
有几对夫妻,涉及隐私,不做披露。
请勿乱点鸳鸯谱。
二、阿里巴巴是十八罗汉(V2)1999年2月20日,年初五,在一个叫湖畔花园的小区,16栋三层,十八个人聚在一起开了一个动员会。
屋里几乎家徒四壁,只有一个破沙发摆在一边,大部分人席地而坐,马云站在中间讲了整整两个小时。
彭蕾说,“几乎都是他在讲,说我们要做一个中国人创办的世界上最伟大的互联网公司,张牙舞爪的,我们就坐在一边,偷偷翻白眼。
”公司的启动资金是50万,十八个人一起出钱凑的,马云并不是没有这笔钱,但是他希望公司是大家的,所以十八个人都出了钱,各自占了一份不同比例的股份,写在一张纸上,很简短的英文。
签上名字之后,马云让大家回去把这张纸藏好,从此不要再看一眼,“天天看着它做梦,我们就做不好事。
”在很长的时间里,这些人每个月拿500块钱的工资,在湖畔花园附近举步可达的地方租房子住,有的两三人一起合租,有人索性住进了农民房,吃饭基本就是3块钱的盒饭。
戴珊很喜欢吃梅干菜,有一次吃着盒饭,突然对大家说,“等我有钱了,我就去买一屋子的梅干菜!”……这些人,创造了阿里巴巴,他们被称为十八罗汉,十年后,这家公司上市了,在上市当天成为一家市值超过200亿美元的中国互联网公司。
【塑造】塑造员工职业化的4步曲

【关键字】塑造学习导航通过学习本课程,你将能够:● 让员工明白职场就是生意场;● 使员工热爱公司和工作;● 让员工的行为与主流文化相配;● 掌握制造让下属追随的行为的方法;● 引导员工多做任务、超出期望。
塑造员工职业化的4步曲电影《穿普拉达的女魔头》放映后引起了人们的热议,现在已经成为许多世界500强企业培训员工职业化的教学电影之一。
在这部电影中,刚刚大学毕业的安德丽娅有幸加入全球最出色的时尚杂志社Runway工作,总编Miranda管理作风极其硬朗,员工在背后偷偷将她称作“女魔头”,每个在她身边工作的人都承受了很大的压力,经常受到她的“修剪”。
这部电影讲的就是安德丽娅如何在一年多的职场生涯中从初出茅庐的小姑娘变成职业化精英。
安德丽娅的成长过程可以分为四部分,即管理者塑造员工职业化的4步曲:第一,让员工明白职场的真实含义,帮助员工精准归位;第二,告诉员工工作的真实含义;第三,让员工明确正确的职场行为;第四,让员工明白超出期望才能得到器重。
其中,前两步是帮助员工职业化,后两步是员工实现职业化之后再去影响他人。
一、明白职场的真实含义职场就是生意场,在职场上就有职场的规矩。
1.问题一:公司看重安德丽娅什么?为什么会录用她?【案例】安德丽娅穿着她认为最好的衣服去Runway应聘,但是人力资源部的人看到她却忍不住就笑了。
因为安德丽娅不了解时尚杂志,不了解时尚行业,连最基本的时尚知识都没有,与时尚界格格不入。
老板和员工存在价值错位安德丽娅看重以下几点:第一,学历。
她毕业于美国西北大学,但是当她得意地说出自己的学校背景之后,总编连眼皮都没有抬一下,觉得没有任何意义。
第二,梦想。
但是当她自豪地说出自己的梦想之后,Miranda仍然无动于衷,因为员工的梦想并不重要,只有帮助老板实现了梦想,自己的梦想才能够实现。
第三,实践经历。
她参加过学校的各种活动和社会工作,但是在美国那样开放的环境里,学生的参与性很强,学生组织层出不穷,所以Miranda 依然不理她。
阿里的企业文化

阿里的企业文化阿里巴巴集团是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之一,其独特的企业文化被广泛认可和欣赏。
阿里巴巴的企业文化以“使命必达,客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为核心价值观,强调以客户为中心,注重员工的发展和股东的利益。
阿里巴巴的企业文化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使命必达:阿里巴巴的使命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这个使命激励着阿里巴巴全体员工,通过创新和技术的应用,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和解决方案,匡助他们实现商业成功。
2. 客户第一:阿里巴巴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始终关注客户需求,并通过不断创新和改进来满足客户的期望。
阿里巴巴积极倾听客户的声音,不断优化产品和服务,提升客户体验。
3. 员工第二:阿里巴巴认为员工是最珍贵的财富,公司致力于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机会。
阿里巴巴鼓励员工勇于创新,提倡团队合作,注重员工的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
4. 股东第三:阿里巴巴对股东负有责任,致力于为股东创造价值。
公司坚持诚信经营,保证股东的合法权益,并通过持续的业绩增长和创新来回报股东的信任和支持。
阿里巴巴的企业文化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开放包容:阿里巴巴鼓励员工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倡导开放的沟通和合作。
公司鼓励员工跨部门合作,促进知识和经验的共享,营造互相学习和成长的氛围。
2. 担当负责:阿里巴巴鼓励员工勇于承担责任,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
公司倡导诚信和朴重,要求员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团队和客户负责。
3. 持续创新:阿里巴巴秉持不断创新的精神,鼓励员工不断挑战自我,追求卓越。
公司鼓励员工提出新的想法和创意,并提供相应的支持和资源,以推动公司的持续发展和进步。
4. 乐于分享:阿里巴巴倡导知识的分享和共享,鼓励员工将自己的经验和智慧与他人分享。
公司通过内部培训和交流活动,促进员工之间的学习和合作,共同成长。
总结起来,阿里巴巴的企业文化以使命必达、客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为核心价值观,强调以客户为中心,注重员工的发展和股东的利益。
我说你听,我做你看

我说你听,我做你看
在阿里巴巴早年做B2B业务的时候,它们有个管理16字要诀很管用:“我说你听,我做你看,你说我听,你做我看”。
比如美团点评的原COO干嘉伟在阿里做销售的时候就深受这个要诀的熏陶。
就是直到今天,阿里巴巴的管理文化当中仍然有这16字要诀的影子。
饿了么被阿里巴巴收购以后,其创始人张旭豪在阿里担任的职位首先就是CEO逍遥子张勇的助理。
而被阿里收购的东南亚电商平台Lazada,其联席总裁印井(原天猫电器美家事业组总经理)、泰国CEO董峥、越南CEO张一星、印尼CEO李纯等人此前都做过张勇的CEO助理。
张勇说,对于新进来的人才,“你得给他撑把伞,让他能够先适应一下环境、土壤、水温。
”
这是对人才负责,也是对公司和业务负责,不然他一上任没有适应的过程,往往就会出现因为磨合而产生的很多负面的影响,变相增加了经营成本。
而如果有了“养”的这段时间,人才在经过慢慢观察、思考、体验后,再上手就会心里有谱了。
张勇的那句话也是源自于“我说你听,我做你看,你说我听,你做我看”这16字方针,对于组织体系的建设这16字方针至关重要。
其实,在华为和阿里巴巴都有一个新员工的“导师”制度,新人在进入公司后会有个师傅手传帮带,以让新人快速融入企业和工作当中。
比如对某个具体工作,师傅先做一遍,新人在旁边看,师傅一边做一边告诉新人为什么要这么做,效果是什么等讲清楚。
讲完之后教给他,然后再去看他做,指导新人反复练习以确保他足以胜任这个工
作。
对于这个步骤,华为就异常重视,华为的原则就是“用最好的人去培训更好的人”,新人的导师素质必须是最好最有经验的精英去担任,任正非认为,有了好师傅,才会有好学生。
职场正能量励志小故事(精选10篇)

职场正能量励志小故事(精选10篇)职场正能量励志小故事第1篇20多年前,一位知名企业的总经理想要招聘一名助理。
这对于刚刚走出校门的青年们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所以一时间,应征者云集。
经过严格的初选、复试、求职面试,总经理最终挑中了一个毫无经验的青年。
副总经理对于他的决定有些不理解,于是问他:“那个青年胜在哪里呢?他既没带一封介绍信,也没受任何人的推荐,而且毫无经验。
”总经理告诉他:“的确,他没带来介绍信,刚刚从大学毕业,一点经验也没有。
但他有很多东西更可贵。
他进来的时候在门口蹭掉了脚下带的土,进门后又随手关上了门,这说明他做事小心仔细。
当看到那位身体上有些残疾的求职面试者时,他立即起身让座,表明他心地善良、体贴别人。
进了办公室他先脱去帽子,回答我提出的`问题时也是干脆果断,证明他既懂礼貌又有教养。
”总经理顿了顿,接着说:“求职面试之前,我在地板上扔了本书,其他所有人都从书上迈了过去,而这个青年却把它捡起来了,并放回桌子上;当我和他交谈时,我发现他衣着整洁,头发梳得整整齐齐,指甲修得干干净净。
在我看来,这些细节就是最好的介绍信,这些修养是一个人最最要的品牌形象。
”人生感悟:“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诺贝尔曾经说过:“要想获得成功,应当事事从小处着手。
”而关注细节的人无疑也是能够捕捉创造力火花的人。
一个不经意的细节,往往能够反映出一个人最深层次的修养。
职场正能量励志小故事第2篇一家规模很大的公司正在招聘副经理一职,经过初试,他们从简历里选中了3位优秀的青年进行求职面试,最终选定一个。
最后的求职面试由总经理亲自把关:求职面试的方式是跟三位应聘者逐个进行交谈。
求职面试之前,总经理特意让秘书把为应聘者准备的椅子拿到了外面。
第一位应聘者沉稳得走了进来,他是经验最为丰富的。
总经理轻声对他说:“你好,请坐。
”应聘者看着自己周围,发现并没有椅子,充满笑意的脸上立即现出了些许茫然和尴尬“请坐下来谈。
2023年《杜拉拉升职记》观后感

2023年《杜拉拉升职记》观后感2023年《杜拉拉升职记》观后感1刚刚看完《杜拉拉升职记》,说实话是一部不错的电影,看的同时,除了钦佩老徐的才华以外,更关注于她和黄立行的搭档,这两个人真是太般配了,男的帅,女的美,而且两个人都超级有才,一个是音乐才子,一个是创作才女,天造地设的一对啊,真希望他们可以在一起。
言归正传,回到电影里,这是我第一次看老徐的电影,感觉这部时尚大片和之前看的一部《穿普拉达的女魔头》很相似,两部电影都讲述的是一位初出职场的新人的故事,都是靠着自己的不断努力荣升到自己想要的职位,不同的是,在《杜拉拉》里,主角的升职好像顺风顺水,得到了上司的青睐与爱慕,《普拉达》里,女主角经过了艰辛的努力,得到了女魔头的赏识。
总体来说就升职这方面来看,《普拉达》更胜一筹。
时尚造型方面,《杜拉拉》运用大胆的颜色,无论是公司里的职业装,还是在泰国度假的波西米亚风,都运用了大胆的对比色,值得一提的是片中并没有太多奢华的品牌,都是一些大众货,整部电影看起来清新俏丽。
《普拉达》中,女主角身着国际品牌,女魔头更是每天一套,几乎每一个镜头的她都是不一样的着装,整部电影看起来华丽,从服装上看,给人一种距离感,两部电影就造型而言,各有各的精彩,我个人更喜欢《杜拉拉》里面的造型。
老徐这一次的电影可谓是下足了本,在片中与黄立行上演肉搏战,两位主演的好身材展现在镜头前面,精湛的演技使得电影更为精彩,不过我个人觉得,电影对于杜拉拉升职的表现交代得还不是很到位,给我一种起伏不大,顺风顺水的感觉,没有态度记忆点,倒是在感情的描写上交代到位,影片节奏太快也是整部剧细节不清楚的原因,说到这里,我看《杜拉拉》的感觉和《非常完美》差不多都是同样类型的电影,我还是比较喜欢节奏快的电影,这样可以让观众看到更多演员的表演功力。
总之很喜欢老徐,很喜欢黄立行,很喜欢老徐的电影,老徐加油啊!2023年《杜拉拉升职记》观后感2这个寒假看了《杜拉拉升职记》,收获颇丰。
【干货】我在阿里三年的运营经都在这儿了

2) 我自己感觉近年来运营越来越靠前,接触消费者,越来越往营销过渡,所以我用营销学里的4P理论来定义运营。
就是发现好商品(类目运营)、好卖家(卖家运营),通过合适的渠道(流量扩展),有效的促销触达到合适的人群(买家运营/活动运营)什么样的人适合去阿里做运营?前几年的运营对学历、学校要求并不高,细心、有条理、快速学习、脸皮厚的一本二本三本都可以。
现在校招的运营很少,要求极高,反而我看到一些名牌大学生会不适应,与想象有落差。
社招的话要求要有行业经验(缺乏互联网经验能忍),大多数是线下实体行业的同仁进来,一般在P7及以上。
他们为阿里的行业垂直化做了很大贡献,但是要P7的同学从头再学基本运营技能是比较难的。
所以这里稍微有些断层,在人际关系上也会产生老运营圈子和行业内来的新运营的圈子。
如果两个圈子能互相取长补短,那是极好的。
如果外面的公司觊觎阿里最懂基础运营的那一批人,P5\P6是最佳人选。
阿里运营需要做什么?这个真是三天三夜都说不完。
幸好,完善一点的行业里都会把运营分成:类目运营、卖家运营、活动运营(有时也叫买家运营),之前听过有流量运营和数据运营的说法,这是每位运营都需要会的技能,而不是一个岗位。
对于还算机敏上进的运营,在阿里呆过一年一般都能成为其中一类运营的熟手。
我这种比较特殊,一个小类目的频道运营(淘宝旅行,现“去啊”的酒店频道运营),基本上所有的运营技能你都要会!天啦,彼时我只是个孩子!你们常常说的数据化运营到底是个什么鬼?对我来说,数据化运营太重要了,也是在阿里做运营最能让我兴奋的地方,最能区分初级运营和高级运营的地方。
运营要做的事儿太多,如果没有数据导向、没有 KPI、没有取舍,东一榔头西一榔头,会非常没有成就感。
阿里有多少供你利用的数据工具?我用过的有黄金策、活动直播间、数据魔方、月光宝盒、天猫流量视图、淘宝指数、量子恒道、卖家档案、活动效果分析、卖家分层、卖家云图……有的现在还存活着,有的已经无人运营。
《精准求职》读后感

《精准求职》读后感作为一名打工人,我们时常会感到迷茫,不知道自己的职业道路该往何处走。
我也见过许多人,在找工作时盲目海投,甚至连自己投了什么岗位都不清楚。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职场环境中,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并非易事。
许多人在求职过程中缺乏明确的目标和规划,导致频繁跳槽,浪费了宝贵的职业黄金期。
那么,如何才能实现精准求职呢?七芊老师的新作《精准·求职:找到优质工作的 30 个关键思维》或许能为我们提供一些启示。
七芊是一位优秀的职场作家,曾受邀担任《求职高手》《令人心动的 offer》《跃上高阶职场》等综艺节目的职场导师。
她在书中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为我们介绍了 30 个找到优质工作的关键思维。
作者强调了目标思维的重要性。
她认为,职场上拥有坚定不移的职业目标可以淘汰掉 90%的人。
在求职过程中,我们需要明确自己的目标,排除一切杂念和诱惑,坚定不移地朝着目标努力。
同时,我们还需要将目标量化,确保其符合 SMART 原则,这样才能使目标更具有可操作性。
除了设定目标,反馈消化负面影响也是求职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有了目标,我们就知道该怎么做;有了反馈,我们就知道该怎么调整。
在求职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地优化自己的简历和求职思路,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此外,作者还强调了提升眼界和用对工具的重要性。
在求职时,我们不能局限于传统的招聘软件,还可以利用职业社交类软件来寻找机会。
脉脉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扩充人脉,还可以寻找目标人物,为我们的求职提供帮助。
对于裸辞的人来说,作者建议我们先解决经济问题,再解决职业问题。
在面临经济压力时,我们很难保持冷静和理性,因此,我们需要提前做好规划,确保自己有足够的经济支持。
读完这本书,我深受启发。
在职业生涯中,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成长,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以适应市场的需求。
同时,我们还需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勇于面对挑战和困难,不断地寻找机会,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想起写这篇文章时,是我在阿里的最后一周,所有工作要交接出去。
我在阿里做了2年的行业运营,1年半的市场。
当我交接完手上的市场相关的工作,机智的实习生开始问我运营相关的东西。
(真是要趁老人走,把价值榨干啊!)也正是在讲述中,我发现以前觉得琐碎、苦逼的事儿,那么有价值,那么值得告诉新人,也留下来给那些年努力的自己。
BAT里面,阿里的运营素来在行业内口碑很好。
但是在阿里的老运营大部分都是勤勤恳恳,埋头干活,很少总结提炼包装传播,对自己的价值并不自知。
我在阿里工号是5万多,总的现在已经10万多号了,在人才高频次流通的互联网领域,我已经算是老运营了,如果你觉得有价值,可以收藏、转发,如果你觉得没价值,就忽略吧。
先写一些感性的认识吧1、运营是什么?这个话题各有各的看法,经常别人问起时,一时都组织不好语言。
提供几种解读吧。
1)阿里老运营一般会给你展示这个公式。
运营最终不就是要提高成交额吗?拆分下来就是要在流量、转化率、客单件3个指标上去采用各种方式提升。
一位从零售行业来阿里的大佬这么解释,“运营就是零售,零售就是细节,细节创造差异,差异造就品牌”。
这个我也赞同。
2)我自己感觉近年来运营越来越靠前,接触消费者,越来越往营销过渡,所以我用营销学里的4P理论来定义运营。
就是发现好商品(类目运营)、好卖家(卖家运营),通过合适的渠道(流量扩展),有效的促销触达到合适的人群(买家运营/活动运营)2、什么样的人适合去阿里做运营?前几年的运营对学历、学校要求并不高,细心、有条理、快速学习、脸皮厚的一本二本三本都可以。
现在校招的运营很少,要求极高,反而我看到一些名牌大学会不适应,与想象有落差。
社招的话要求要有行业经验(缺乏互联网经验能忍),大多数是线下实体行业的同仁进来,一般在P7及以上。
他们为阿里的行业垂直化做了很大贡献,但是要P7的同学从头再学基本运营技能是比较难的。
所以这里稍微有些断层,在人际关系上也会产生老运营圈子和行业内来的新运营的圈子。
如果两个圈子能互相取长补短,那是极好的。
如果外面的公司觊觎阿里最懂基础运营的那一批人,P5\P6是最佳人选。
3、阿里运营需要做什么?这个真是三天三夜都说不完。
幸好,完善一点的行业里都会把运营分成:类目运营、卖家运营、活动运营(有时也叫买家运营),之前听过有流量运营和数据运营的说法,这是每位运营都需要会的技能,而不是一个岗位。
对于还算机敏上进的运营,在阿里呆过一年一般都能成为其中一类运营的熟手。
我这种比较特殊,一个小类目的频道运营(淘宝旅行,现“去啊”的酒店频道运营),基本上所有的运营技能你都要会!天啦,彼时我只是个孩子!4、你们常常说的数据化运营到底是个什么鬼?对我来说,数据化运营太重要了,也是在阿里做运营最能让我兴奋的地方,最能区分初级运营和高级运营的地方。
运营要做的事儿太多,如果没有数据导向、没有KPI、没有取舍,东一榔头西一榔头,会非常没有成就感。
阿里有多少供你利用的数据工具?我用过的有黄金策、活动直播间、数据魔方、月光宝盒、天猫流量视图、淘宝指数、量子恒道、卖家档案、活动效果分析、卖家分层、卖家云图……有的现在还存活着,有的已经无人运营。
除此之外,BI(商业智能部)还可以为你的业务量身定做报表。
现在的运营很幸福,很多数据产品进行了整合,简单很多:1)活动效果分析我爱用的是A+,能方便看到页面从浏览到转化的所有数据,这里面我们最关注的是UV点击率、浏览转化率、购买转化率、客单价。
UV点击率低的话,我会考虑调整页面布局;购买转化率低的话,我会考虑调整活动商品。
除此,还能看到这个页面的流量来源及去向、用户画像、卖家分析、商品分析、类目分析、每个区块的点击数据。
2)做卖家运营我最爱用的是卖家云图,它能以直观的方式看到各个层级的卖家在各个关键指标上的相对情况。
还可以把这些指标重新加以筛选,配置,用and或者or的关系,建立你自己的卖家分层。
对每个层的卖家施以不同的运营手段。
3)做类目运营的话,数据魔方真是太牛B了。
小二版和卖家版不一样,能看到每个行业下的这些数据。
还有这个,仅看个目录就不明觉厉吧!如果你是个对数据敏感,能挖掘数据并且用于工作中的人,简直会如饥似渴的学习和成长!我刚进阿里时,就为数据着迷了,缠着BI、数据PD、数据开发各种学。
当时在绩效评估时得了两次3.75A,跟这个也有关系,全集团都在号召运营要往数据化方面转,而我恰好走在了前面。
举些具体的例子每年的战略不一样,运营重点不一样,手段也不一样。
运营很有乐趣的一点就是你有很多抓手,比如流量,比如数据,比如卖家资源,你能根据KPI迅速配置相对应的action,形成你的组合拳。
1、有一年,我们的KPI是日均间夜数突破XXXXX。
在这个目标下,我做了这些事情。
首先把这个金牌公式“支付宝成交金额=流量*转化率*客单价”换成适用于酒店类目的“间夜数=流量*转化率*人均间夜数”。
在3个因子里挑选最容易达成,且能对结果产生重大影响的因子,我判断是流量和人均间夜数。
因为转化率和产品体验密切相关,彼时整个酒店体系还比较弱,且主要负责人是PD,不是我能把控的,而且较慢。
假设转化率不变的情况下,流量和人均间夜数要涨到多少才能达成目标,这个是可以推算出来的。
然后就开始我吭哧吭哧扩展流量的生涯。
还记得我之前说的A+吗,能直接看到流量来源和去向,在这里找合作伙伴呀!以前没有这个工具时,是我和BI整理了2个月才理出来这张表的口径和维度。
我发现,聚划算、试用、天天特价、淘客都能给我带来不错的流量,我要去巩固和加强这些渠道,比如去多要一个焦点图啊、多要一个区块啊、定制一个酒店子频道啊。
恩,此处需要一些谈判技巧和厚脸皮,当然找到双赢的点是最重要的,不然都不长久。
另外,站外与目标人群聚集的论坛及APP合作,如穷游网、蚂蜂窝、在路上、E旅行、last minite、百度旅游、天气预报网站等等。
基于内容的合作一般都免费的,比如我给对方第一手的甚至独家的促销信息,他给我最好的位置曝光。
基于产品的合作就比较复杂且要花钱了。
对,运营和市场还有个区别就是,运营省钱,市场花钱!这时候,我会拉上产品和阿里妈妈的同学去聊合作,比如在对方网站植入酒店搜索框和热门城市酒店TOP榜两个组件,比如在对方游记旁个性化植入它提到的那家酒店的信息和购买按钮等,按淘客结算。
或者说当这些论坛想流量变现时,作为它产品的供应商。
可是当时的底子薄,体验不好,转化没有agoda 和booking好,所以跟蚂蜂窝没有合作成功。
这里也看出,产品和运营虽然是分开打仗,但是唇亡齿寒的。
体验不好,谈合作人家都不鸟你啊!要提高人均间夜数这个指标,我们主要是提供给卖家一些工具,比如连住优惠、连住打折,住*晚送1晚等工具。
在营销活动上,我们也打连住有优惠的心智,把坑位优先给能提供这些优惠的卖家。
这些举措,让原本订一晚的客人,可能就订两晚了。
这些做好了,剩下的就要每天看数据,看流量、看间夜数,久而久之,你对数据的敏感也会培养起来,某天达到KPI,欣喜万分,这不是撞大运,是你真的在运营!2、又有一年,马云说要在阿里诞生1百万个百万(年支付宝成交额超过1百万)卖家。
分到我的酒店类目,就是要达到300个百万卖家。
这时候卖家运营的工具就派上用场了,没有数据,你根本不知道从何入手呢!通过卖家云图里的指标组合筛选,我圈了一批潜力商家出来,再分为头部和腰部卖家,头部是去年就能完成百万的和按目前增长率今年也有把握完成的,今年我只需要给他一些个性化的帮助就行了。
对他们我会发个调研表给他们,让他们反馈在哪些方面最疑惑最需要帮助。
腰部卖家就是弱一点,但是非常有潜力完成目标的,对他们要重点扶持。
比如报名上活动的机会多一些,定向的培训课程。
在流量有限的情况下,我会倾斜给转化率高的商家,产生的效益会更大。
那段时间,感觉特别像卖家的保姆,什么好的、有用的课程都为他们准备,自己上阵讲或者联系讲师讲,卖家的每一点进步我都为之喝彩,就像自己的孩子!开展的课程有:《聚划算报名指导》、《预售、秒杀、试用、拍卖等营销工具的使用》、《淘客、直通车、钻展入门》、《如何获得免费流量》(当时鼓励卖家全网引流,淘宝成交,这是我吐血整理的站外渠道)等等。
也是在那一年,我觉得“赋能/enable”特别重要。
你一个人的能力有限的,你要调动卖家积极性,帮他们找对路子,力气往一个方向使。
3、最后是一些专题、促销活动。
年度促销活动规划一般会包含几次大型活动(暑促、双11、年终促),再加上一月两次的日常促销和一月一次的专题。
全都是我一个人做,量很大吧!专题的话会按季节/节日来做,也会以酒店风格来做,曾经做的禅意酒店、情趣酒店、萌宠酒店(可以带宠物的酒店,在宠物论坛上特别火,一年之后还有人辗转找到我咨询),客栈的小伙伴做的“最美客栈老板娘”,现在看起来都不过时。
每次活动后要做总结,这时候就用上A+了,我一般会分页面维度、成交维度、卖家成长,形成自己的一个活动效果总结的模板,每次都做,没人看我也做,沉淀下来的就是经验。
运营做到后面,嫌不够挑战的,有的会转去市场。
也有市场的同学觉得压力太大,想缓缓,而转去运营的。
到天猫市场部后我接收到了听起来很正确,做起来却难得要死的指示:新媒体品牌化,品牌PR化,PR新媒体化(不知道什么意思?请我吃饭,我告诉你啊)惨绝人寰,让人一刻不停歇啊!(此处省略一年半的辛酸史。
)总结一下1、阿里的P5、P6的运营最好用,好不好挖就看你了2、如果你是应届毕业生,最好先去最有比较优势也最好上手的运营岗3、有更高追求的运营要懂数据、懂点品牌传播和新媒体的东西“当你感觉到不舒服的时候就是成长的时候”入职阿里时的这句话我一直记着,回过头来看,成长的喜悦是大于成长的阵痛的。
到死时,人们往往不会因为自己做过什么而后悔,而常常会因为没做什么而后悔。
趁你还有激情,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