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安徽省“合肥十校”中考语文第三次大联考试卷及答案
安徽省合肥市2016届九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试题

2016年合肥市第二十中学中考语文模拟卷温馨提示: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
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答题过程中,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新华字典》。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l.默写1占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1)补写出下列诗文名句中的上句或下旬。
(任选其中6句)①窈窕淑女,__________________。
(《诗经·关雎》)②树木丛生,__________________。
(曹操《观沧海》)③苟全性命于乱世,____________。
(诸葛亮《出师表》)④________________,并怡然自乐。
(陶渊明《桃花源记》)⑤______________,濯清涟而不妖。
(周敦颐《爱莲说》)⑥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
(晏殊《浣溪沙》)⑦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
(苏轼《水调歌头》)⑧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2)默写李商隐的《无题》后四句。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
(9分)苏州园林,除山石树木外,建筑物的安排也别具匠心。
设计者巧妙地利用花间水边的楼台亭榭、长廊曲桥、以及毗邻的云墙漏窗等元素,构成各种画面,使空间更扩大,层次也更分明。
因此,游览苏州园林的人会感到庭园虽小,却曲折有致。
这样,景物就给人以开郎中不失收liǎn、幽深里又有明畅的空间感。
游园观景,如同欣赏中国画的长卷,画面次第展开,让人_______。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安徽省合肥市2016年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

合肥市2016年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和其他动物所不同的。
是具有学习的能力。
人的行为方式并不固执地受着不学而能的生理反应所支配。
所谓“学”就是在出生之后以一套人为的行为方式作模型,把本能的那一套方式加以改造的过程。
学的方法是“习”。
“习’’是指反复地做,靠时间中的磨练,使一个人惯于一种新的做法。
因之,学习必须打破个人今昔之隔。
这是靠了我们人类的一种特别发达的能力。
时间中的桥梁——记忆。
在动物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也可以说它们有记忆,但是它们的“记忆”是在简单的生理水准上。
一个小白老鼠在迷宫里学得了捷径,它所学得的是一套新的生理反应。
和人的学习不相同的是,它们并不靠一套象征体系的。
人固然有很多习惯,在本质上是和小白老鼠走迷宫一般的,但是他却时常多一个象征体系帮他的忙。
所谓象征体系中最重要的是“词”。
我们不断地在学习时说着话,把具体的情境抽象成一套能普遍应用的概念,概念必然是用词来表现的,于是我们靠着词,使我们从特殊走上普遍,在个别情境中搭下了桥梁;又使我们从当前走到今后,在片刻情境中搭下了桥梁。
从这方面看去,一个动物和时间的接触,可以说是一条直线的,而人和时间的接触,却比一条直线来得复杂。
他有能力闭了眼睛置身于“昔日”的情境中,人的“当前”中包含着从“过去”拔萃出来的投影,即时间的选择累积。
一个依本能而活动的动物不会发生时间上阻隔的问题,它的寿命是一联串的“当前”。
但是人却不然,人的“当前’’是整个靠记忆所保留下来的“过去”的累积。
如果记忆消失了,我们的“时间”就可以说是阻隔了。
人有此能力是事实,人利用此能力,发展此能力,还是因为他“当前”的生活必须有着“过去,,所传下来的办法。
人的学习是向一套已有方式的学习,唯有学会了这套方式才能在人群中生活下去。
这套方式并不是每个人个别的创制,而是社会的遗业。
小白老鼠并不向别的老鼠学习,每只老鼠都得自己在具体情境里,从“试验错误”的过程中,得到个别的经验,它们并不能互相传递经验,互相学习。
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安徽卷)语文(带解析)

绝密★启用前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安徽卷)语文(带解析)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94分钟;命题人:xxx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第II卷(非选择题)一、作文(题型注释)1、请以“你是我最的人”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1)请你从“贴心”“感激”“牵挂”“欣赏”四个词语中选择一个,把题目补充完整。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少于600 字。
二、现代文阅读(题型注释)(安徽中考)阅读是有重量的精神运动(16分)铁凝①如今,网络阅读成为人们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
人类的阅读行为也随之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眼睛在网上快速、便捷地“暴走”,逐渐替代以往细嚼慢咽似的传统阅读。
但我觉得,人们在获得大面积爆炸性信息的同时,也会有某种难言的失重感。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阅读其实是一种有重量的精神运动。
②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还是一个少年,偷偷读到一本书,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
记得扉页的题记是这样两句话:“真正的光明绝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淹没罢了;真正的英雄绝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
”这两句话使我深深感动,让我生出想要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的冲动。
我初次领略到阅读的重量,它给了我身心的沉稳和力量。
③我的一位亲人,在同样的时代背景下,在从城市下放到乡村,劳动之余,倚靠着田野上的草垛通读了《资本论》和《列宁全集》。
问他当时为什么读这些书,他只说是因为喜欢。
2016年4月2016届高三第三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Ⅰ卷)语文卷(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1【答案】A(3分)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答案】B(3分)【解析】试题分析:B项“古代的游侠专门跟政府唱对台戏”错,文中并没有“专门跟政府唱对台戏”的意思,只是说“政府希望独掌法律,不喜欢跟政府唱对台戏的游侠”,而且上文也有“在国家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成为铲除不平、伸张正义的一种社会力量”这样的信息,所以他们并非专门跟政府唱对台戏。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答案】C(3分)【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推断题,首先要正确把握文中所称颂的“侠”的精神,即:恩,知恩必报,重义轻命;信,言出必行,一诺千金;勇,千里赡急,不吝其生;义,除暴安良,打抱不平;忠,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由此可见,C项明显不符合。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二、古诗文阅读(36分)4【答案】A(3分)【解析】试题分析:文言断句的前提是要能正确翻译句子。
本句的译文为:齐高帝引荐江淹入中书省,先赏赐酒饭,江淹平时能吃能喝,一只烤鹅快要吃光,酒也喝了好几升,饭吃完了,酒喝完了,文诰也写完了。
另外还可以根据细微的区别进行排除。
如本句中的“淹素能饮啖”,“饮啖”为一个词组,所以不能断开。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5【答案】D(3分)【解析】试题分析:“表示赞扬、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错,应为“而给予一个或褒或贬,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
古代的谥号有褒扬的,也有表批评的,如:“炀”表示“好内远礼”,“厉”表示“暴慢无亲”“杀戮无辜”,“幽”表示“壅遏不通”等。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层级为识记A。
6【答案】A(3分)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7(10分)【答案】(1)(5分)景素与他的心腹日夜谋划叛乱,江淹知道祸事要到,于是向景素赠诗十五首婉言劝戒。
(“腹心”“谋议”“祸机”“发”“讽”各计1分)(2)(5分)我本来就是无实权的闲官,并不图富贵,如今惭愧充任官职,已达到今天的地步。
安徽省示范高中2016届高三语文第三次联考试卷及答案

安徽省示范高中2016届高三语文第三次联考试卷及答案安徽省示范高中2016届高三第三次联考语文试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本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教育公共服务的方式:民主协商对话受传统公共行政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起来的公共教育体制,都是由政府举办并向社会提供教育服务的,因而具有强烈的国家垄断色彩。
公民在向国家纳税之后,只能无条件地接受由政府设立的公立学校提供的教育服务,他们对于公立学校提供的教育没有任何发言权,只能被动地接受。
此外,由于政府的垄断,公立学校的办学完全根据政府的计划进行,而不必直接面对学习者的选择和同行的竞争,对于家长和学生的教育需求可以置之不理。
针对政府垄断学校教育供给的局面和政府漠视家长和学生教育需求的状况,新公共管理理论提出“社会公众是政府顾客”的理念,坚持”顾客至上”。
认为政府的职责就是根据“顾客”的需要提供回应性的教育服务,要尊重并赋予顾客应有的权利,坚持“顾客导向”,以“顾客满意”为宗旨。
然而,新公共服务理论也认为,与政府互动的并不简单地是顾客,同时还是公民。
与政府直接交易的人的确可以被视为顾客,但从政府那里接受一种职业服务——例如教育——的人则可以恰当地被称之为当事人、公民。
公民不只是顾客,他们是“所有者或主人”。
正因为接受政府服务的人是“所有者或主人”,而不单纯是“顾客”,因此,有权参与决定政府提供哪些公共服务。
提供什么样的公共服务,以及以什么方式提供公共服务等等,而不单单是处于服从、被动接受的地位。
换言之,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应该坚持民主协商对话的方式。
这就要求公共管理者积极回应公民的要求,倾听公民呼声,方便公民选择,鼓励公民参与,部门绩效评价以公民为主体等。
2016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6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其中....6.句.)①苟全性命于乱世,。
(诸葛亮《出师表》)②,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③天街小雨润如酥,。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④,小麦覆陇黄。
(白居易《观刈麦》)⑤晓镜但愁云鬓改,。
(李商隐《无题》)⑥,百废具兴。
(范仲淹《岳阳楼记》)⑦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⑧,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2)默写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后四句……。
【解析】本题是对古诗文名句积累的考查。
【答案】(1)①不求闻达于诸侯②海日生残夜③草色遥看近却无④夜来南风起⑤夜吟应觉月光寒⑥政通人和⑦千里共婵娟⑧夕阳西下(共6分,选填6句,每句1分,有漏字、添字、错别字的,该句不得分)(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共4分,每句1分,有漏字、添字、错别字的,该句不得分)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分)与泰山相比,黄山要文气一些,没有寺庙香火,像一个不ān世事的人,自然、质朴。
进山的人不求佛拜祖,不烧香许愿,它就这样敞开自己,接纳每一个有缘相见的人。
作为一座山,这是它的本分。
山风凌厉,劲松回击,那些松树终把山风抽打到呜咽。
奇石耸立,云海变幻,黄山总在不经意间给人带来心灵的振撼。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不ān世事()劲.松()呜咽.()(2)文中画线的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这个词的正确写法“”。
(3)“厉”在《新华字典》中有下面三个义项,文中的“凌厉”的“厉”意思应为()A.严格B.严厉C.凶猛(4)将下面的句子改为反问句,不得改变原意。
作为一座山,这正是它的本分。
【解析】本题是对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查。
第(1)题考查汉字的读音,解答时,要注意“劲”不能读成“jìn”;“咽”不能读成“yàn”。
2016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安徽省2016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答案解析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1.【答案】(1)①不求闻达于诸侯②海日生残夜③草色遥看近却无④夜来南风起⑤夜吟应觉月光寒⑥政通人和⑦千里共婵娟⑧夕阳两下(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2.【答案】(1)谙jìngyè(2)振撼震撼(3)C(4)示例:作为一座山,这不正是它的本分吗?【解析】(1)推测“an”的具体含义,然后以义定形。
“劲”是个多音字,读“jìn”时,意思为“力气”“力量”;读“jìng”时,意思为“坚强有力”,做形容词。
据此,可以推断“劲松”中的“劲”应读“jìng”。
“咽”也是个多音字,与“鸣”搭配,只能读作“yè”。
(2)“振撼”一词与“心灵”搭配。
意为“心理受到强烈冲击”。
所以。
“振”应为“震”。
(3)要注意联系语境,指出“山风凌厉”的语境义。
根据“那些松树终把山风抽打到呜咽”。
句推断,“厉”在这里的意思是“凶猛”。
(4)变换句式,不改变原句的意思是前提。
所给句子是一个陈述句,把其变为反问句,可分三个步骤:①将肯定词“是”改为否定同“不是”;②在否定词“不是”前面加上“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问语气词;③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考点】辨析字音字形,正确理解词语的能力,句式变换。
3.【答案】(1)水浒传(水浒)林冲(2)诺第留斯号(鹦鹉螺号)尼摩【解析】(1)给了一个小语段,让我们判断名著名和书中人物。
答题时,要善于抓关键信息。
如“花枪挑了酒葫芦”交代了人物所用的武器和嗜好,“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交代了人物的生活环境。
据此可以推断该情节是“林冲看守草料场”,是《水浒》中精彩篇章之一。
(2)《海底两万里》,该书讲述“鹦鹉螺号”(诺第留斯号)潜艇历险的故事。
主要人物有生物学家阿龙纳斯教授、仆人康塞尔、捕鲸手尼德·兰、尼摩船长等。
安徽省示范高中2016届高三语文第三次联考试卷及答案-打印版

安徽省示范高中2016届高三语文第三次联考试卷及答案安徽省示范高中2016届高三第三次联考语文试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本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教育公共服务的方式:民主协商对话受传统公共行政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起来的公共教育体制,都是由政府举办并向社会提供教育服务的,因而具有强烈的国家垄断色彩。
公民在向国家纳税之后,只能无条件地接受由政府设立的公立学校提供的教育服务,他们对于公立学校提供的教育没有任何发言权,只能被动地接受。
此外,由于政府的垄断,公立学校的办学完全根据政府的计划进行,而不必直接面对学习者的选择和同行的竞争,对于家长和学生的教育需求可以置之不理。
针对政府垄断学校教育供给的局面和政府漠视家长和学生教育需求的状况,新公共管理理论提出“社会公众是政府顾客”的理念,坚持”顾客至上”。
认为政府的职责就是根据“顾客”的需要提供回应性的教育服务,要尊重并赋予顾客应有的权利,坚持“顾客导向”,以“顾客满意”为宗旨。
然而,新公共服务理论也认为,与政府互动的并不简单地是顾客,同时还是公民。
与政府直接交易的人的确可以被视为顾客,但从政府那里接受一种职业服务——例如教育——的人则可以恰当地被称之为当事人、公民。
公民不只是顾客,他们是“所有者或主人”。
正因为接受政府服务的人是“所有者或主人”,而不单纯是“顾客”,因此,有权参与决定政府提供哪些公共服务。
提供什么样的公共服务,以及以什么方式提供公共服务等等,而不单单是处于服从、被动接受的地位。
换言之,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应该坚持民主协商对话的方式。
这就要求公共管理者积极回应公民的要求,倾听公民呼声,方便公民选择,鼓励公民参与,部门绩效评价以公民为主体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 12 2016年安徽省“合肥十校”中考语文第三次大联考试卷及答案 2016年安徽中考“合肥十校”大联考(三) 语文 温馨提示:
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答题过程中,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新华字典》。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l.默写1占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分) (1)补写出下列诗文名句中的上句或下旬。(任选其中6句) ①苟全性命于乱世,__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出师表》) ②__________________,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 ⑧__________________,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④树木丛生,___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⑤相见时难别亦难,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 ⑥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 ⑦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⑧__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默写龚自珍的《已亥杂诗》。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9分) 苏州园林,除山石树木外,建筑物的安排也别具匠心。设计者巧妙地利用花间水边的楼台亭榭、长廊曲桥、以及毗邻的云墙漏窗等元素,构成各种画面,使空间更扩大,层次也更分明。 2 / 12
因此,游览苏州园林的人会感到庭园虽小,却曲折有致。这样,景物就给人以开郎中不失收liǎn、幽深里又有明畅的空间感。游园观景,如同欣赏中国画的长卷,画面次第展开,让人_______。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2分) 毗( )邻收liǎn( )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__”。(2分) (3)“别具匠心”中“匠心”的意思是________;“次第”的意思是___________。(3分) (4)从下面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恰当的一个填人空格处()(2分) A:如沐春风B.神清气爽C.目不暇接D.美不胜收 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4分) 11)“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了生物学家________及其仆人康塞尔和鱼叉手_________一起随鹦鹉螺号潜艇船长尼摩周游海底的故事。
(2)“立了好久,他决定进去见她;告诉她他又找到了包月;把这两天的车份儿交上;要出他的储蓄;从此一刀两断一-这自然不便明说。她总会明白的。”
这段文字出自《____________》(书名).“她”是_____________(人物)。 4.初中毕业前,九(1)班开展以“走近对联,学会感恩”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12分)
年龄段 12--25岁(100人) 30--45岁(100人) 45岁以上(100人) 喜爱对联的人数比 18% 40% 3 / 12
65% 感恩父母的人数比 20% 45% 70%
(1)根据上面的调查表,请你用一句简洁的话表述你所读到的信息。(不得出现数字)(2分) (2)活动中有一个“感恩老师”的环节,准备张贴一幅赞美老师的对联,已经给出上联,请你填写下联。(2分)
上联:三尺讲台育桃李下联: (3)活动中,同学们纷纷发言,表达自己毕业前的心声。(4分) 学生A说:感恩父母,给予我们生命,抚养我们成人;. B说;感恩同学,带给我们快乐,传给我们温暖; C说:感恩挫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长总结说:“只要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才会对人生充满信心,才能带来他人对自己的尊重和感激。”
①根据语境要求,给空格处填写一个恰当的句子。 ②画线句子有语病,应该把“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让主题班会更具感染力,准备邀请曾被当地政府授予“感恩孝子”荣誉称号的赵阳老师来作专题报告。某同学以班委会的名义拟写的邀请函中主要错误有四处,请指出并修改。(4分)
邀请函 尊敬的赵阳老师: 4 / 12
您的事迹深深地感动了大家,我们诚挚地邀请您于6月1O日上午九时来我校参加“感恩面对面”活动。请务必准时到达。
2016年6月8日 九(1)班班委会
二、阅读(5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18分) 读书使人优美 毕淑敏 ①优美在字典上的意思是:美好。
②做一个美好的人,我相信是绝大多数人的心愿。谁不愿意美好啊?除了心灵的美好,外表也需美好。为了这份美好,人们使出了万千手段。比如刀兵相见的整容,比如涂脂抹粉的化妆。为了抚平脸上的皱纹,竟然发明了用肉毒杆茵的毒素在眉眼间注射,让面部微小神经麻痹,换来皮肤的暂时平滑……让我这个曾经当过医生的人,胆战心惊。
③其实,有一个最简单的美容之法,却被人们忽视,那就是读书啊! ④读书的时候,人是专注的。因为你在聆听一些高贵的灵魂自言自语,不由自主地谦逊和聚精会神。即使是读闲书,看到妙处,也会忍不住拍案叫绝……长久的读书可以使人养成恭敬的习惯,知道这个世界上可以为师的人太多了,在生活中也会沿袭洗耳倾听的姿态。而倾听,是让人神采倍添的绝好方式。所有的人都渴望被重视,而每一个生命也都不应被忽视。你重视了他人,魅力就降临在你双眸。
⑤读书的时候,常常会会心一笑。那些智慧和精彩,那些英明与穿透,让我们在惊叹的同时拈页展颜。微笑是最好的敷粉和装点,微笑可以传达比所有语言更丰富的善意与温暖。有人觉得微笑很困难,以为是一个如何掌控面容的技术性问题,其实不然。不会笑的人,我总疑心是因为读书的不够广博和投入。书是一座快乐的富矿,储存了大量浓缩的欢愉因子,当你静夜抚卷的时候(当然也包括网上阅读),那些因子如同香氛蒸腾,迷住了你的双眼,你眉飞色舞,中了蛊似的笑起来,独享其乐。也许有人说,我读书的时候,还时有哭泣呢!哭,其实也是一种广义的微笑,因为灵魂在这一个瞬间舒展,尽情宣泄。告诉你一个小秘密:我大半生所有的快乐累加一处,都抵不过我在书中得到的欢愉多。而这种欣悦,是多么的简便和利于储存啊,物美价廉,重复使用,而且永不磨损。 5 / 12
⑥读书让我们知道了天地间很多奥秘,而且知道还有更多的奥秘,不曾被人揭露,我们就不敢用目空一切的眼神睥睨天下。读书其实很多时候是和死人打交道,图书馆堆积的基本上是哲人的木乃伊,书店里出售的大部分是亡灵的墓志铭。你在书籍里看到了无休无止的时间流淌,你就不敢奢侈,不敢口出狂言。自知是一切美好的基石。当你把他人的聪慧加上你啕已的理解,恰如其分地轻轻说出的时候,你的红唇就比任何美丽色彩的涂抹,都更加光艳夺目。
⑦你想美好吗?你就读书吧。不需要花费很多的金钱,但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坚持下去,持之以恒,优美就像五月的花环,某一天飘然而至,簇拥你颈间。
5.文章第②段为什么要列举那些令作者“胆战心惊”的美容术?(4分) 6.第⑤段划线句子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说说它在文中的作用。(4分) 7.下面两则材料,如果让你选择作为证明论点的论据,你选哪一个,为什么?(3分) 材料一:《韩诗外传》有一段有趣的记载:春秋时期,鲁国的闵子骞拜孔子为师。刚开始时,闵脸色干枯,但过了一段时间竞变得红润起来,使孔子大为奇怪。据闵子骞说,他在没读书之前,一心想着要做迭官贵人,因此寝食不安,脸色为之枯槁。如今静心读为人处世之书,能辨是非、知美丑,因而心平气和临事不惊,脸色自然变好。
材料二:苏东坡曾说:“三日不读书,自觉语言无味,对镜亦面目可憎”,又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这道出了人的气质来自于多读书,它会由心到形,影响到你的容貌,使你的眼光更加有神,面庞更加光彩,举止更加高雅……这种美态比起外表的美貌,要耐看得多。
8.简要分析最后一段的表达效果。(4分) 9.“一本好书,一生财富”,我们所学教材及荐读名著中的人物,有许多都能给予我们积极影响。
请从下列作品人物中任选一位。根据提示在横线上作简要表达。(3分) 诸葛亮 藤野先生 杜小康 托尔斯泰 贝多芬 我从______________身上,学到了:________________ 【二】(22分) 睡在芬芳的稻草床上 周志国 ①睡在稻草上。小憩的庄稼人。贪玩的孩子。阳光洒在温软金黄的草堆上。花儿一样的梦。
②我睡在稻草上,是睡在用稻草铺垫的木床上。 ③从农村出来后的每年春节,我是雷打不动要回老家去的。回到乡下,回到父母的身边。有 6 / 12
一年冬天,大雪齐了膝盖,我就是连滚带爬回去的。人回去,心也回去。 ④父母家里就两位老人,至今没有舍得添一件时尚的家什,没有音乐,没有电视。除了吃饭,我们就从早到晚围着曦曦燃烧的木柴火塘,嗑母亲炒的南瓜籽说话,常常要说到夜深了才想起该去睡觉。
⑤这么多年,我只要回去,都和父亲抵足而眠。今年春节回家的第一个晚上,我们说到家里的公鸡都叫了头遍。临睡了,母亲说被子床单么的,都是新洗了的,还用米汤水浆了。父亲抢过话头,特别补充说,垫絮下面的稻草全部换了新的,是他从草垛里选那壮实金黄的稻草,把袍叶撸干净了,再用菜刀切齐整,一把一把,一层一层铺在床板上,平实,厚实,松软,睡在上面,不比席梦思差。
⑥我的脑海里,迅速出现了父亲做这一切时的情景:视线在草把里探寻,双手在草垛里翻找,拉出来,一只手捏着草尖处,另一只手的五个手指张成梳子样顺着草身一次次往下撸,袍叶撸干净了,手上就剩下了金黄的草梗。看看撸得差不多了,就顿齐了用刀切,然后抱到床边细细地铺好。稻草铺好了,再铺上棉絮,铺上床单。看看自己精心忙活打理一新的床铺,只等自己的儿子回来。老人家的幸福像蜜汁样从心底里往周身流淌。
⑦脱去臃肿的外衣,钻到被窝里躺下去,一股熟悉的稻草的气息顿时向我袭来。稻草的味道,稻谷的味道,泥土的味道,甚至父亲的味道整个包裹了我。我没有说话,我调动自己所有的感觉器官、嗅觉器官一起感受,一起回味,一起品尝,重温自己生在稻草铺上,睡在稻草铺上的那些过去了的岁月和生活。
⑧我也种过水稻。收获金黄的稻谷,也收获金黄的稻草。季节熟了,把多数的稻谷卖给粮 站,把够吃的稻子留给自己。想象着金黄的稻谷加工成雪白的大米去养育天下的生命。也有骄傲,也有自豪。稻谷都安排好了,成堆的稻草则留下来陪着我们过一年里剩余的日子。它的用处很多,切碎了洒上清淡的盐水用它做牛的饲料,晒干了用它来生火做饭,理净了用它来垫床铺,过去它还是庄户人家盖屋面的唯一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