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AC烟气脱硫工艺及其应用

合集下载

几种最常用烟气脱硫技术的优缺点

几种最常用烟气脱硫技术的优缺点

几种最常用烟气脱硫技术的优缺点中脱硫率工艺脱硫率70%~90%路博环保中等脱硫技术包括三种工艺:炉内喷钙加增湿活化工艺(LIFAC),烟气循环流化床(CFB,包括喷钙和常规)和喷雾干燥工艺。

与低脱硫效率的工艺相比,脱硫效率有所提高,运行费用相对减少,设备较复杂,因而投资费用增加。

与高效率的湿法工艺相比具有启停方便,负荷跟踪能力强的特点。

适用于燃用中低含硫量的现有机组的脱硫改造。

(1)LIFAC脱硫技术是由芬兰的Tampella公司和IVO公司首先开发成功并投入商业应用的该技术是将石灰石于锅炉的800℃~1150℃部位喷入,起到部分固硫作用,在尾部烟道的适当部位(一般在空气预热器与除尘器之间)装设增湿活化反应器,使炉内未反应的CaO和水反应生成Ca(OH)2,进一步吸收SO2,提高脱硫率。

LIFAC技术是将循环流化床技术引入到烟气脱硫中来,是其开创性工作,目前该技术脱硫率可达90%以上,这已在德国和奥地利电厂的商业运行中得到实现。

LIFAC技术具有占地小、系统简单、投资和运行费用相对较、无废水排放等优点,脱硫率为60%~80%;但该技术需要改动锅炉,会对锅炉的运行产生一定影响。

我国南京下关电厂和绍兴钱清电厂从芬兰引进的LIFAC脱硫技术和设备目前已投入运行。

(2)炉内喷钙循环流化床反应器脱硫技术是由德国Sim-meringGrazPauker/LurgiGmbH公司开发的。

该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在锅炉炉膛适当部位喷入石灰石,起到部分固硫作用,在尾部烟道电除尘器前装设循环流化床反应器,炉内未反应的CaO随着飞灰输送到循环流化床反应器内,在循环硫化床反应器中大颗粒CaO 被其中湍流破碎,为SO2反应提供更大的表面积,从而提高了整个系统的脱硫率。

该技术将循环流化床技术引入到烟气脱硫中来,是其开创性工作,目前该技术脱硫率可达90%以上,这已在德国和奥地利电厂的商业运行中得到证实。

在此基础上,美国EEC(EnviromentalElementsCorporation)和德国Lurgi公司进一步合作开发了一种新型烟气的脱硫装置。

一项高性价比的烟气脱硫技术

一项高性价比的烟气脱硫技术

一项高性价比的烟气脱硫技术A cost2effective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 technologyM ARIK A RYY PO1,I LARI EK M AN2(11芬兰富腾能源技术公司;21芬兰富腾工程公司)摘要:炉内喷钙炉后活化(LIFAC)烟气脱硫技术具有效率高、流程简单等特点;且经济性好,其基建投资仅为湿法烟气脱硫工艺的50%。

在中国已有3套LIFAC烟气系统投入商业运行。

这3套系统在试运行期间有些问题需进一步研究,利用流体动力学数值模式Ardemus,这些问题均已得到解决。

关键词:烟气脱硫;炉内喷钙炉后活化;流体动力学数值模拟Abstract:A FG D technology of lime stone injection into the furnace and activation of calcium oxide(LIFAC)is an eco2 nomical and high efficient proce ss that is suitable to coal fired power plants in China.The proce ss ha s the feature s of simplification and low capital inve stment(50%lower than wet FG D system).Three sets of LIFAC FG D systems have been put into operation in China.Some issue s were found and needed to be solved during their commissoning period. With help of computer fluid dynamic model of Ardemus,the problems were re solved now.K ey words:flue ga s de sulfurization;LIFAC;fluid dynamic numerical simulation中图分类号:X70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4032(2001)02-0008-03 近几年,中国政府越来越重视S O2和酸雨污染的防治,并于1997年制定了相关的环境法规,要求燃煤含硫量大于1%的火电厂安装脱硫装置。

电厂脱硫工艺

电厂脱硫工艺

电厂脱硫工艺电厂脱硫工艺多为烟气脱硫(FlueGasDesulfurization,简称FGD)是目前燃煤电厂控制SO2气体排放最有效和应用最广的技术。

电厂烟气脱硫工艺电厂烟气脱硫工艺按脱硫剂及脱硫反应产物的状态可分为湿法、干法及半干法三大类。

1、湿法脱硫工艺世界各国的湿法烟气脱硫工艺流程、形式和机理大同小异,主要是以碱性溶液为脱硫剂吸收烟气中的SO2。

湿法脱硫工艺主要有:石灰石/石灰-石膏法、海水法、双碱法、亚钠循环法、氧化镁法等。

2、干法脱硫工艺工艺用于电厂烟气脱硫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

干法脱硫工艺主要有:荷电干法吸收剂喷射脱硫法、电子束照射法、吸附法等。

3、半干法脱硫工艺工艺融合了湿法、干法脱硫工艺的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半干法脱硫工艺主要有:喷雾干燥法、循环流化床法、增湿灰循环法、烟道喷射法等。

目前烟气脱硫技术以湿法脱硫工艺占主导,同时干法、半干法脱硫工艺也在发展中。

四大电厂烟气脱硫工艺石灰石/石灰-石膏法是技术最成熟、应用最多、运行状况最稳定的方法,其脱硫效率在95%以上。

石灰石/石灰-石膏湿法是300MW及以上机组中最广泛采用的脱硫方式。

世界各国(如德国、日本等)在大型火电厂中,90%以上采用湿式石灰石/石灰-石膏法烟气脱硫工艺。

目前,石灰石/石灰法是世界上应用最多的一种FGD工艺,对高硫煤,脱硫率可在90%以上,对低硫煤,脱硫率可在95%以上。

喷雾干燥法烟气脱硫最先由美国JOY公司和丹麦NiroAtomier公司共同开发的脱硫工艺,20世纪70年代中期得到发展,第1台电站喷雾干燥脱硫装置于1980年在美国北方电网河滨电站投入运行,并在电力工业迅速推广应用。

该工艺目前已基本成熟,在欧洲应用较多,法国、奥地利、丹麦、瑞典、芬兰等国家均建有这种设备。

器,用以脱除烟气中的SO2。

炉内喷钙脱硫技术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就已开始研究,但由于脱硫效率不高(只有15%~40%),钙利用率低(15%)而被搁置。

干法喷钙脱硫工艺

干法喷钙脱硫工艺

干法喷钙脱硫工艺炉内喷钙炉后活化(LimestoneInjectionintotheFurnaceandActivationofCalciumOxi de,LIFAC)脱硫工艺是在传统的炉内喷钙工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石灰石喷射脱硫工艺。

传统的炉内喷钙工艺脱硫效率很低,仅为20%~30%,LIFAC工艺在除尘器前加装了一个活化反应器,喷水增湿,使未反应的石灰转化成氢氧化钙。

因此,加快了脱硫反应速度,使烟气的脱硫效率提高到70%~80%.LIFAC工艺相对简单,基建投资费用一般比湿法烟气脱硫工艺低50%;由于其吸收剂价格低廉、储量丰富,又降低了使用寿命期间的运行费用。

LIFAC工艺是一种较成熟的干法烟气脱硫工艺,在欧美都有商用业绩。

芬兰Inkoo电厂4号机组(250MW)于1990年投运,美国Richmond 电厂2号机组(60MW)于1992年投运,加拿大PoplarRiver电厂1号机组(300MW)于1990年投运,加拿大Shand电厂发电机组(300MW)于1992年投运。

LIFAC工艺需要在锅炉与电除尘器之间设置活化塔在工艺的第1步,磨细的石灰石粉通过气力方式喷人锅炉炉膛中温度为900~1250℃的区域在炉内发生的化学反应包括石灰石的分解和煅烧,SO2和SO3与生成的CaO之间的反应。

颗粒状的反应产物与飞灰的混合物被烟气流带人活化塔中;在工艺的第2步,剩余的CaO与水反应,在活化塔内生成Ca(OH)2,而Ca(OH)2很快与SO2反应生成CaSO3,其中部分CaSO3被氧化成CaSO4;脱硫产物呈干粉状,大部分与飞灰一起被电除尘器收集下来,其余的从活化塔底部分离出来从电除尘器和活化塔底部收集到的部分飞灰通过再循环返回活化塔中。

LIFAC工艺的脱硫灰有多种用途,包括用于筑路、土地回填、废矿回填或作为制砖的原材料。

该工艺不但不产生废水,还可在增湿活化塔中消耗电厂部分废水。

该工艺优点:一是没有废水产生,不会造成二次污染;二是可以利用原有的除尘装置,投资较低,占地面积较少。

烟气脱硫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烟气脱硫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烟气脱硫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一、烟气脱硫技术概述烟气脱硫技术也称为燃煤烟气脱硫技术,是一种通过化学反应除去烟气中二氧化硫(SO2)的技术,常用于火力发电厂等高污染烟气的处理。

二、烟气脱硫技术的原理烟气脱硫技术的原理为钙基脱硫技术,即利用石灰石或石膏等材料与烟气中的SO2反应生成硫酸钙或二硫酸钙,进而达到降低烟气中SO2含量的目的。

三、烟气脱硫技术的主要方法1.湿法烟气脱硫技术:将石灰浆、喷雾液或者氨水喷入烟气中,与其中的SO2反应,生成硫酸钙或二硫酸钙。

2.干法烟气脱硫技术:将石灰或活性炭喷入烟气中,将SO2吸附在表面,之后经过冲洗等工艺除去SO2。

四、湿法烟气脱硫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湿法烟气脱硫技术是烟气脱硫技术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其研究与应用历史悠久,技术成熟。

在火力发电等烟气处理行业中,湿法脱硫技术具有优异的除硫效果和较为稳定的操作特性。

五、干法烟气脱硫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干法烟气脱硫技术相对于湿法脱硫技术具有的优点包括节能、降低除硫成本等,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目前,干法脱硫技术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缺少工业化应用经验和成熟的工艺。

六、烟气脱硫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烟气脱硫技术得到了广泛关注,未来的趋势是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和创新,降低除硫成本和提高脱硫效果。

同时,综合利用除硫后的废渣、尾气等资源,也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

七、结语烟气脱硫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为环境保护贡献了重要力量,发展绿色经济事业的大趋势下,其地位和作用日益突显。

今后烟气脱硫技术的研究方向将着重在提高技术创新和成熟度、减少成本和减少废气排放等方面发力。

烟气脱硫工艺技术

烟气脱硫工艺技术

烟气脱硫工艺技术
烟气脱硫工艺技术是一种常用的大气污染治理技术,主要用于减少燃煤、燃油等燃料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排放。

下面就烟气脱硫工艺技术进行介绍。

烟气脱硫技术主要包括湿法脱硫和干法脱硫两种技术。

湿法脱硫是目前常用的烟气脱硫方法之一。

该技术是通过喷射吸收剂(如石灰石和氨水)进入烟气中与二氧化硫(SO2)进
行反应,形成硫酸盐或硫酸氢盐。

通过这种方式,可将烟气中的SO2去除,达到脱硫的目的。

湿法脱硫具有脱硫效率高、
处理量大、适用于不同燃煤方式等优点,目前被广泛采用。

干法脱硫是指在干燥状态下,通过与氧化剂或其他吸收剂接触,将烟气中的二氧化硫进行化学反应,形成硫酸盐或硫酸氢盐。

干法脱硫相对于湿法脱硫而言,虽然处理量较小,但干法脱硫的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无需处理大量废水,具有一定的优势。

无论是湿法脱硫还是干法脱硫,在脱硫的过程中都需要吸收剂与烟气充分接触,以达到高效去除二氧化硫的效果。

此外,为了提高脱硫效率,还可以采用对烟气进行预处理,如增加烟气的湿度或温度等方法,改善吸收剂与烟气之间的反应速率。

在脱硫工艺技术的选择上,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包括燃料特性、处理量、投资成本、运行费用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

不同的工艺技术具有各自的优缺点,并且适用于不同的工况。

总之,烟气脱硫工艺技术是一项重要的大气污染治理技术,能够有效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量,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在未来的发展中,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发展更加高效、低耗能的脱硫技术,以满足环保要求。

同时,还需加强对于脱硫工艺技术的监管和管理,确保脱硫设施的正常运行,保护和改善人民群众健康。

烟气脱硫技术简述

烟气脱硫技术简述

烟气脱硫技术简述1.1烟气脱硫技术的分类烟气脱硫(Flue Gas Desulfurization,FGD)是世界上唯一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脱硫方法,是控制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的最为有效的和主要的技术手段。

目前,世界上各国对烟气脱硫都非常重视,已开发了数十种行之有效的脱硫技术,但是,其基本原理都是以一种碱性物质作为SO2的吸收剂,即脱硫剂。

按脱硫剂的种类划分,烟气脱硫技术可分为如下几种方法。

(1)以CaCO3(石灰石)为基础的钙法;(2)以MgO为基础的镁法;(3)以Na2SO3为基础的钙法;(4)以NH3为基础的氨法;(5)以有机碱为基础的有机碱法。

世界上普遍使用的商业化技术是钙法,所占比例在90%以上。

烟气脱硫装置相对占有率最大的国家是日本。

日本的燃煤和燃油锅炉基本上都装有烟气脱硫装置。

众所周知,日本的煤资源和石油资源都很缺乏,也没有石膏资源,而其石灰石资源却极为丰富。

因此FGD的石膏产品在日本得到广泛的应用。

这便是钙法在日本得到广泛应用的原因。

因此,其他发达国家的火电厂锅炉烟气脱硫装置多数是由日本技术商提供的。

在美国,镁法和钠法得到了较深入的研究,但实践证明,它们都不如钙法。

在我国,氨法具有很好的发展土壤。

我国是一个粮食大国,也是化肥大国。

氮肥以合成氨计,我国的需求量目前达到33Mt/a,其中近45%是由小型氮肥厂生产的,而且这些小氮肥厂的分布很广,每个县基本上都有氮肥厂。

因此,每个电厂周围100km内,都能找到可以提供合成氨的氮肥厂,SO2吸收剂的供应很丰富。

更有意义的是,氨法的产品本身就是化肥,就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在电力界,尤其是脱硫界,还有两种分类方法,一种方法将脱硫技术根据脱硫过程是否有水参与及脱硫产物的干湿状态分为湿法、干法和半干(半湿)法。

另一种分类方法是以脱硫产物的用途为根据,分为抛弃法和回收法。

在我国,抛弃法多指钙法,回收法多指氨法。

下面我们将依据脱硫界的分类,先介绍湿式和干式两种脱硫方法。

LIFAC烟气脱硫中应用蒸汽相变促进细颗粒物脱除的实验研究_刘锦辉

LIFAC烟气脱硫中应用蒸汽相变促进细颗粒物脱除的实验研究_刘锦辉

文章编号:0253-2409(2011)01-0001-07收稿日期:2010-06-10;修回日期:2010-08-26。

基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2008AA05Z306);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08283)。

作者简介:刘锦辉(1982-),男,安徽滁州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燃煤大气污染控制研究,E-m ai:l s eu ljh @163.co m 。

本文的英文电子版由E ls evi er 出版社在ScienceDirect 上出版(http ://www.sci en ced i rect .co m /science /j ou rnal/18725813)。

LI FAC 烟气脱硫中应用蒸汽相变促进细颗粒物脱除的实验研究刘锦辉1,杨林军1,熊桂龙1,陆 斌1,辛成运2(1.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江苏南京 210096;2.中北大学化工与环境学院,山西太原 030051)摘 要:在炉内喷钙尾部增湿活化(L IFAC )脱硫后的低温高湿烟气中添加适量蒸汽建立蒸汽相变所需的过饱和环境,促进水汽在细颗粒物表面凝结,进而由高效除雾器脱除凝结长大的含尘液滴。

采用电称低压冲击器(EL P I)实时测定细颗粒物数量浓度及粒径分布,维萨拉温湿度变送器测试烟气温度和湿度。

考察了活化水添加量、蒸汽添加量、细颗粒物数量浓度及除雾器性能对应用蒸汽相变促进细颗粒物脱除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经L IFA C 脱硫后的低温高湿烟气中添加蒸汽,烟气过饱和度随蒸汽添加量的增加先增后降;应用蒸汽相变可有效促进细颗粒物脱除,其促进作用随烟气过饱和度的升高、颗粒物数量浓度的减小和除雾器效率的提高而增强。

关键词:L IFA C 烟气脱硫;细颗粒物;脱除;蒸汽相变中图分类号:X 51 文献标识码:AExperi m en t al investigati on on t he i m provi ng re m oval offine particles in L I FAC fl ue gas desulf urization by heterogeneous condensationL I U Ji n -hui 1,YANG L in -jun 1,X I O NG G u-i long 1,LU B in 1,X I N C heng -yun2(1.S chool of Energy and Env iron m ent ,Southeast Universit y,N anjing 210096,Chi na 2.School of Che m ical Eng i neering and Environ m ent ,N orth Universit y of Ch i na ,Ta i yuan 030051,Ch i na)Abstract :B ased on t h e en large m ent o f fine partic les by heterogeneo us condensati o n ,re m ov al of particles fro mL I FAC (L i m e st o ne Injection i n to the Fur nace and A cti v ation o f C a lciu m )desulfuriza ti o n sy ste m w as i n vestigated experi m enta ll y .Supersatura ti o n required fo r fi n e particles g row th w as ac h iev ed by adding adequate stea m to the w et fl u e ga s at t h e i n l e t o f condensation cha m ber .The enlarged dusty dropletsw ere re m oved by a h i g h effi c iency de m ister .The partic l e nu m ber concen tration ,size distribution ,te m perature and hum i d ity w ere m easured i n real ti m e by ELPI (E lectrica lLow Pressure I m pacto r)and V a isala hum idity trans m itter ,respective ly .The i n fluences o f acti v ation w ater additi o n a m oun,t stea m addition a m oun,t partic le num ber concen trati o n and de m ister on the re m ov al o f fi n e partic l e sw ere inve sti g ated.The resu lts ind i c ate that supersaturation i m prove at first and then drop w ith the i n crease of stea m additi o n a m oun.t The re m ova l efficiency o f fi n e particles can be effecti v ely i m proved by heterogeneous condensa ti o n.The re m ov al efficiency rise s w ith the i n crease o f supersaturati o n ,decrease o f partic l e nu m ber concen trati o n and the enhance m ent o f perfo r m ance o f the de m ister .K ey words :L I FAC flue ga s desulfurization;fi n e particles ;re m ov a;l heterog eneous condensa ti o n 中国的火力发电约占全国发电总量的70%,火电厂耗煤量约占总耗煤量的62%[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IFAC烟气脱硫工艺及其应用摘要:本文就芬兰坦佩拉动力公司(Tampella)开发的LEFAC脱硫技术在燃煤火电厂的应用做了介绍,并结合优化LIFAC脱硫运行工况的燃烧方式—“LDR—复合射流防渣低污染煤粉燃烧技术”以及在此燃烧技术上所研发的“LDRI—高低温烟气复合脱硫技术”在老厂坏保改造工程中的应用实例,阐述了LIFAC工艺系统,脱硫基本原理,优化LIFAC工况的运行要点以及其经济环保效能,商业应用前景等。

关键词:LIFAC烟气脱硫工艺应用一、国内外燃煤电厂适用的脱硫技术概况:目前,各种脱硫技术累计已有100多种,而成熟的燃煤电厂脱硫技术有以下几种:1、湿式石灰石—石膏法:这是目前应用最广、技术最为成熟的脱硫工艺,在全世界所有烟气脱硫装置中,湿法工艺占86%,它适用于燃中、高硫煤的新建机组,初期投资及运行费用高,但设备运行可靠,钙的利用用率达90%以上,在ca/s=2.O 情况下,脱硫效率可达90%以上,尤其适用于燃高硫煤(S)3%)的电厂。

2、旋转喷雾干燥脱硫工艺:与湿式石灰石—石膏法相比,旋转喷雾干脱硫工艺投资较低,在ca/s=1.2~1.5条件下,脱效率可达78%~84%,适用于燃中、高硫煤矿电厂。

3、炉内喷钙加烟道增湿活化脱硫工艺(LIFAC工艺)该种工艺系统简单,投资和运行费用相对较低,在Ca/S=2~2.5情况下,脱硫率可达80%左右,适用于燃中、低硫煤的电厂。

以上三种脱硫工艺已分别在四川珞璜电厂(35万KW),四川白马电厂(7000Nm3/h 烟气脱硫工业装置),南京下关电厂(12.5万KW)投用,除此这外,国外先进的新型脱硫技术还有“气体悬浮吸收法”、“利用煤灰干式脱硫法”、“电子束照射加NH3脱硫法”以及多种“脱硫脱氮联合技术”,其发展趋势是降低投资及运行成本,提高脱硫剂利用率及较高的脱硫率,运行可靠,便于维护。

下表是几种脱硫工艺及其技术经济参数,从中可以看出,LIFAC(炉内喷钙加增湿活化)工艺综合投资相对是最低的,在燃煤火电厂尤其是老厂环保改造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表1燃煤电厂脱硫工艺及其技术经济参数脱硫工艺适用范围脱硫效率(%)初投资*元/KW(元/t•SO2)运行费元/t•SO2•yt 旋转喷雾干燥中、高硫煤,主要用于新建机组及有条件的老机组改造 89~90300 3100 300炉内喷钙加增湿活化(LIFAC) 中、低硫煤,适用于老机组改造 60~70 225 2880 240 湿式石灰-石膏法高硫煤适用于新建机组 90~95 430 3950 420循环流化床中、高硫煤,适用于新建机组 80~90 344 3350 190注:以燃煤含硫2%计。

二、LIFAC烟气脱硫工艺1、LIFAC脱硫工艺简述LIFAC(LimestoneIngectionintotheFurnaceandCalciumOxideActivation石灰石炉内喷射及未反应钙基的活化)烟气脱硫工艺是一个把炉内喷钙脱硫与尾部烟气增湿活化相结合的脱硫工艺,在目前世界许多厂商研究开发的以石灰石喷射为基础的干法脱硫工艺中,芬兰TampellatIvo公司开发的这种脱硫工艺,于1986年首先投入商业性运行。

适用于燃煤锅炉的这种新型脱硫系统分两步完成脱硫。

第一步,是向锅炉燃烧室喷入粉状Caco3;第二步是对空气预热器出口烟气喷射雾化水。

1>第一步脱硫过程(炉内喷钙原理)将石灰石粉末喷入炉膛顶部,在理想情况下,喷入点的烟气温度应在800~1250℃之间,石灰石粉末迅速分解成CaO与CO2,部分CaO与烟气中的So2经氧化反应,最终生成CaSO4,CaO与CaSO4及飞灰一起被烟气携带进入锅炉尾部,过程反应式为:Caco3>900℃CaO+CO2SO2+Cao+1/2O2<1250℃CaSO4炉膛内喷入石灰石后的SO2脱除率随煤种、石灰石粉特性,炉型及其空气动力场和温度场特性等因素改变,一般在20%~50%。

2>第二步脱硫过程(尾部烟气增湿活化脱硫原理)大量的测试结果表明,燃烧室脱硫效率低于50%,如图1所示,为了弥补节一步脱硫低的缺陷,充分利用燃烧室未反应完的cao,设计了第二步脱硫,使其一般综合脱硫率不低于70%。

a尾部烟气增湿脱硫机理可概括为:烟气中大部分未及时在炉膛内参与反应的cao被雾化水增湿进行水合反应生成Ca(OH)2,Ca(OH)2再与烟气中的SO2反应生成CaSO3,部分CaSO3被氧化成CaSO4,CaSO4和CaSO3最终被ESP从烟气中脱除,具体地说,喷雾增湿脱硫技术由以下四个过程方面完成:①增具活化烟气飞灰中CaO等高碱性残留物与烟气中SO2反应;②雾化液滴吸收烟气中SO2,并通过蒸发使SO2固着于飞灰表面;③增湿液相中电站排污废水所含的碱金属离子、CaO及粉煤灰吸收烟气中的SO2。

④飞灰颗粒被电除尘器捕集从而达到最终脱除SO2。

b.化学反应机理:H2O+SO2→H2SO3H2O+Cao→Ca(OH)2Ca(oH)2+SO2→CaSO3+H2OCaSO3+1/2O2→CaSO4事实上,喷雾增湿脱硫反应过程与反应产物是极其复杂的,以上表述的过程,仅是以CaO为例的理想过程,其中并未包括MgO、Na2O、K2O等物质的反应,在反应产物中,亦未表述反应率,结晶水等方面的因素。

喷雾增湿脱硫过程设置在空气预热器和电除尘器之间的活化反映器内完成,在活化反应器内,雾化水受热接近饱和温度而使排烟冷却,此时的排烟温度约比饱和温度高10℃,在反应器内,大部分CaSO3被氧化为CaSO4,通过合理地控制反应条件,在飞灰/水颗粒还在悬浮时,其中的水便被蒸发掉,然后这些经过硫化和干燥的混合物随烟气进入除尘器,最后与飞灰一起被除去。

第一阶段、第二阶段脱硫效率及总脱硫效率图(略) 第二阶段脱硫效率高低取决于雾化水量、液滴粒径、水雾分布和烟气流速、出口烟温等,通常在4%-6%范围内,LIFAC工艺系统的脱硫效率η为炉膛脱硫效率η1和活化反应器脱硫率η2之和,即:η=η1+(1-η1)•η2一般为60%~85%2、LIFAC烟气脱硫工艺中的几个影响因素:a、炉内喷钙工艺主要影响因素1)Caco3粉本身品质,在炉内喷钙工艺对吸收剂的技术要求中,石灰石中cao 的含量应>52%(相当于纯度93%的石灰石),Al2o3和Sio2会使cao成为熔融态,从而降低吸收剂的活性,因此Al2o3和Sio2合计总含量≯5%,铁在还原气氛中会成为助熔剂,对脱硫不利,故其含量应控制在1%;为了防止炉内喷钙工艺最终副产品的二次污染,以及对其进行综合利用,要求吸收剂中So3的含量为0.5%,氯对锅炉运行不利,会造成锅炉尾部腐蚀,要求氯含量≯0.5%,下表是炉内喷钙工艺对吸收剂化学成份的要求。

炉内喷钙工艺吸收剂化学成份表% 水份 Cao MgO Al2o3+Sio2 Fe2O3 Na2O+K2O SO2 Cl石灰石<1>52<5<5<1 <1<0.5<0.05消石灰 <1>70<5<5<1<1<0.5<0.052)CaCO3粉末的粒径(CaCO3粉末表面积),CaCO3粉末一般要求其平均粒径<30μm,这样才能保证CaCO3粉末反应的表面积足够大,在炉膛内分布均匀并迅速混合,其相应地扩散阻力明显减少,有助于烟气与吸收剂的接触,提高了气固相的混合率与对SO2的吸收率。

清华大学超细粉剂制备专利技术设备可使其平均粒径<10μm,脱硫效果得到明显改善。

3)喷入的脱硫剂量Ca/S摩尔比是指进入系统石灰石中钙的摩尔数与进入系统烟气中So2摩尔数之比大量试验表明,随着Ca/S的增加,脱硫效率也随之增大,其增加的幅度由大到小,最后趋于平稳,过量的钙粉将使吸收剂含固量、粘度、反应生成物浓度同时增大,有碍于So2的脱除反应。

因此,对于不同的烟气脱硫系统都有一个合适的Ca/S范围,在此范围内,脱硫率达到最佳,运行费用较低。

4)炉内温度与CaCO3的喷入部位:炉内喷钙工艺的适宜温度为800~1250℃,如果将CaCO3喷入超过1250℃的高温区域,则CaSO4将分解(CaSO4分解温度<1250℃),脱硫效率将下降。

CaCO3粉的喷射部位直接影响炉内喷钙工艺,传统的喷射部位选择在炉膛顶部喷入,在CaCO3喷入较大时,易造成炉内结渣沾污,CaO“烧结”、“钝化”率高,脱硫率下降。

所以,根据具体的锅炉特性改进燃烧器、采用有利于脱硫率的燃烧方式(如采用燃烬风OFA•OverFiveair)是十分必要的,“甘肃电力燃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发的LDR—复合射流防渣低污染煤粉燃烧技术”在喷射点的布置上充分利用了双区燃烧态势的特点改变了传统单一在炉膛顶部喷射点的布置形式,极大地改善了炉内喷钙工艺过程。

5)反应时间在SO2+CaO+1/2O2<1200℃→CaSO4反应中,脱硫反应约在800~1200℃间进行,较长的反应时间对脱硫是有利的,完成这种反应时间约1S。

炉内SO2的脱除率对吸收剂的喷射条件非常敏感,烟气温度、停留时间、O2及SO2的条件在吸收剂粒子运行于炉内的自始自终都必须是合适的,在LIFAC工艺的实际应用中,必须全面寻求最佳运行条件,优化LIFAC运行工况,达到较高的脱硫率。

b尾部烟气增湿脱硫工艺主要影响因素①活化反应器出口烟气温度对脱硫率的影响活化反应器出口烟温越低其脱硫率越高,当其它条件接近时,反应器出口烟温越低,说明浆液中的含水量越大,SO2脱除反应的基本条件是吸收剂雾液必须含有水份,当水份含量较高时,料雾与烟气一接触即迅速降低了烟气温度,从而使蒸发率降低,延长了化学反应时间,有利了so2的吸收;另一方面,雾滴的干燥速度还受到烟气中水蒸气分压的影响,当水蒸气分压接近于相同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即相对温度接近于100%)时,吸收so2的时间可大幅度增加,使脱硫率明显增加。

事实上,当烟气温度接近于绝热饱和温度时,so2吸收率及石灰石的利用率都上升。

一个主要判断指标是烟气过饱和温度(AST)即反应器出口烟温与绝热饱和温度之差。

常规喷雾增湿活化系统的烟气过饱和度>10℃运行相对可靠。

②灰渣再循环对脱硫率的影响由于活化反应器出口烟气中还含有一部分可利用的钙化物,为提高钙的利用率,采用飞灰再循系统把部分ESP捕捉的飞灰再循环入LIFAC反应器中再利用,亦即脱硫灰的再循环利用。

实验表明,在吸收剂浆液中掺入一部分脱硫灰(即灰渣再循环),将能进一步提高吸收剂的利用率,同时改善了传统传热条件,有利于雾粒干燥,在提高脱硫率的同时,改善了活化反应器壁结垢的趋势。

③雾化水的喷入量与雾化程度、喷射层的设置尾部烟气增湿脱硫工艺对水的喷入量要严格控制,且必须保证其有足够高的雾化程度,一方面要最大限度地延长液滴在烟气流中的寿命,为烟气/吸收剂能在最佳温度下接触创造良好氛围,另一方面又必须保证它们在接触到反应器的顶部前被蒸发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