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基础考试大纲
2024北京美术统考考试大纲

2024年北京美术统考考试大纲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素描考试:要求考生能够掌握结构严谨、明暗层次合理、体积与空间表现准确等技巧,
同时要求形象生动,富于艺术表现力。
考查范围一般为静物、石膏头像和人物头像,可扩展到半身胸像,原则上不扩展到带手半身像。
2.色彩考试:主要考查考生对色彩的理解、表现和感受能力,运用色彩塑造形体的能力,
以及色彩技法运用能力和艺术表现力。
要求色调和谐,色彩丰富,色彩关系合理;塑造充分,用笔生动,技法运用得当;富于艺术表现力。
3.速写(综合能力)考试:主要考查考生的美术史素养、美术鉴赏能力、形象组织能力、
画面构成能力、生活观察能力和艺术想象能力。
要求考生具备敏锐的观察生活能力,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展现新时代青少年积极正确的社会和美育价值观。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考试大纲和要求请以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美术 2024年本科招生考试大纲

美术2024年本科招生考试大纲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色彩:
1. 色彩构成;
2. 色彩搭配;
3. 色彩表现技法;
4. 色彩创作实践。
二、素描:
1. 素描基础;
2. 素描表现技法;
3. 素描创作实践。
三、速写:
1. 速写基础;
2. 速写表现技法;
3. 速写创作实践。
四、设计基础:
1. 设计基础理论;
2. 设计元素与构成;
3. 设计表现技法;
4. 设计创作实践。
五、面试:
1. 自我介绍;
2. 专业知识问答;
3. 创作展示;
4. 综合素质评价。
以上内容涵盖了美术专业本科招生考试的主要考试内容,包括色彩、素描、速写、设计基础和面试等方面。
考试形式为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笔试主要考察考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创作能力,面试主要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素养。
考试难度根据具体的学校和专业要求而定,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结合具体的考试要求和大纲进行复习和准备。
成人高考艺术概论考试大纲

成人高考艺术概论考试大纲成人高考艺术概论考试大纲如下:
一、艺术的概念与特征
1. 艺术的定义与分类
2. 艺术的表现手段与表现形式
3. 艺术的审美特征与艺术创作的目的
二、艺术的发展与历史
1. 艺术的起源与古代艺术
2.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革新
3. 现代艺术与当代艺术的发展
三、西方艺术史的概览
1. 古希腊与古罗马艺术
2.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与建筑
3. 巴洛克艺术与洛可可艺术
4. 印象派与后印象派
5. 表现主义与抽象艺术
四、中国艺术史的概览
1. 古代中国艺术的特点与发展
2. 中国古代绘画与雕刻艺术
3. 中国古代文学与戏曲艺术
4. 中国近现代美术与电影艺术
五、艺术与社会
1. 艺术对社会的影响与作用
2. 艺术在社会变革中的表现与作用
3. 当代艺术的社会批判与反思
六、艺术鉴赏与批评
1. 艺术鉴赏的基本方法与技巧
2. 艺术批评的理论与实践
3. 艺术品市场与艺术品鉴定
七、当代艺术与创作
1. 当代艺术的表现形式与创作方法
2. 当代艺术家与作品的分析与评价
八、艺术教育与艺术人才培养
1. 艺术教育的理念与方法
2. 艺术人才培养的途径与机制
3. 未来艺术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九、艺术与科技的关系
1. 艺术与科技的交叉影响与融合
2. 科技对艺术创作与表现的影响
3. 科技发展对艺术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以上是成人高考艺术概论考试大纲的主要内容,具体考试题目和要求可能会根据地区和学校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请考生以当地发布的最新考试大纲为准。
高考美术专业考试大纲

高考美术专业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和要求高考美术专业考试是为了选拔具备一定美术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学生,以培养高水平的美术人才为目标。
考试旨在评估考生的绘画能力、美术理论知识、审美意识和创造力。
要求考生具备良好的美术基础和创作潜力,能够熟练运用绘画技法和表现手法,具备批判性思维和艺术创新能力。
二、考试内容1. 素描考生需展示自己对于形体结构、比例关系和立体感的掌握能力。
考试中会提供实物或模特作为素描对象,要求考生准确捕捉主题的形象特征,运用线条表达形态、阴影和光影的变化。
2. 色彩构成考生需要展示自己对于色彩运用的理解和创造能力。
通过调和和塑造色彩的关系,创造出具有鲜明视觉效果的作品。
考试中会提供色彩主题或题材,要求考生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色彩构成的作品。
3. 创作能力考试中将为考生提供一幅或多幅作品的参考材料,考生需要根据参考材料进行创作。
考试要求考生能够展示自己的想象力、表现力和独立思考能力,通过构图、造型和表现手法创作出与参考材料相关但独具特色的作品。
4. 美术史与理论知识考生需要对美术史和美术理论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考试中会有相关的选择题和简答题,考验考生对于美术史发展、艺术流派和理论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三、考试要求和评分标准1. 作品质量考核作品的质量是评分的重要指标之一。
作品应具有创新性、风格独特和思想深度等特点,技法运用准确、自然流畅。
2. 创造力和表现能力考生的创造力和表现能力是考察的重点。
要求考生能够通过作品表达出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展示出丰富的创意和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
3. 美术基础知识和理论水平考生对于美术基础知识和理论的掌握程度也是评分的一项指标。
要求考生能够准确回答相关知识问题,展示出扎实的美术理论素养。
4. 工作态度和时间管理考试要求考生具备良好的工作态度和时间管理能力。
要求考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品,同时展示出认真细致的创作过程和思考。
四、备考建议1. 加强基础训练在备考过程中,考生需要加强素描、色彩构成和创作技法的训练,提高自己的绘画能力和造型感知能力。
高考舞蹈专业考试大纲

高考舞蹈专业考试大纲一、考试简介舞蹈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多样化的表现手法。
高考舞蹈专业考试是为了选拔具备舞蹈才华和潜力的学生,以进一步培养和发展他们的舞蹈技能和艺术功底而设立。
本文将详细介绍高考舞蹈专业考试的要求和内容。
二、考试科目1. 技术考试:(1)芭蕾舞基本功:包括技巧训练、舞蹈组合等。
(2)现代舞基本功:包括技巧训练、舞蹈组合等。
(3)中国舞基本功:包括技巧训练、舞蹈组合等。
技术考试将测试考生在不同舞蹈形式中的基本功和技巧运用能力。
2. 创作考试:(1)即兴创作:考生根据给定的音乐或话题,进行即兴编舞表演。
(2)固定动作创作:考生根据给定的动作要求,编排一段独立的舞蹈作品。
创作考试将评估考生的创造力、艺术感悟以及对音乐和舞蹈表达的理解。
3. 理论考试:(1)舞蹈史和理论知识:考生需了解舞蹈发展史、舞蹈流派、著名舞蹈作品等相关内容。
(2)解析舞蹈作品:考生需要对指定的舞蹈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和解读。
理论考试旨在考察考生对舞蹈的学习和理解能力。
三、考试要求1. 考生必须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舞蹈基本功,能够灵活掌握不同舞蹈形式的技巧和表达方法。
2. 考生应具备一定的舞蹈创作能力和想象力,能够灵感迸发地进行即兴编舞或固定动作创作。
3. 考生需要具备一定的舞蹈史和理论知识,对经典作品和流派有深入的了解。
4. 考生应具备良好的演绎和表达能力,能够用舞蹈语言精准地表达情感和意境。
四、考试评分1. 技术考试将根据考生的技能水平和表现进行评分,主要考察基本功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2. 创作考试将综合评估考生的创造力、表现能力和编舞技巧,包括即兴创作和固定动作创作两个方面。
3. 理论考试将对考生的知识掌握和理解能力进行评估,考察舞蹈史和理论的广度和深度。
五、备考建议1. 注重基础训练:要扎实掌握芭蕾舞、现代舞和中国舞的基本功,加强技巧训练和舞蹈组合的练习。
2. 多样化的舞蹈形式:学习和理解不同舞蹈形式的特点和表达方式,注重培养自己在各个形式中的能力。
336《艺术基础》考试大纲

中国传媒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艺术基础》考试大纲一、考试的总体要求《艺术基础》是报考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硕士(MFA)所属各个专业方向的学科基础课,考试内容为艺术的基本原理。
本考试的特点是基础性强;要求考生理论联系实际,关注当代艺术的热点现象和动态。
二、考试的内容1.概述本部分内容主要考察考生对艺术基本理论中常见观点及主要内容的掌握程度,考试时主要以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问答题等形式出现。
2.考试范围●艺术的构成艺术活动的构成要素:艺术家(artist)-艺术品(work)-观赏者(audience)-宇宙(universe)(艾布拉姆斯:四要素) 艺术作品的构成层次:言(语言)-象(形象)-意(意蕴)●艺术的本质、特征、功能艺术的本质:审美的意识形态艺术的特征:形象性、情感性、审美性艺术的功能:审美娱乐、审美教育、审美认识●艺术的分类实用艺术,审美艺术再现艺术,表现艺术动态艺术,静态艺术时间艺术,空间艺术,时空艺术(综合艺术) 视觉艺术,听觉艺术,文学艺术,综合艺术●艺术家艺术家的生命在于创造艺术家的修养与能力●艺术思维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艺术思维与科学思维●艺术的至境形态艺术意象艺术意境艺术典型●艺术的内容与形式艺术的内容:主题,题材、情节艺术的形式:语言,结构、技巧艺术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创作方法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古典主义、自然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艺术风格、流派、思潮艺术风格艺术流派艺术思潮●艺术的接受艺术接受性质与社会环节艺术欣赏的性质、过程及效果艺术批评的观念及效用●艺术的起源摹仿说表现说游戏说巫术说劳动说●艺术的发展艺术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艺术发展与传播媒介的变迁3.参考教材●推荐教材(任选一本即可)彭吉象:《艺术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王宏建:《艺术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推荐教材的使用方法以上推荐两种教材,考生任选一本即可,基本都能涵盖以上考试范围。
718《电影艺术基础》考试大纲

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电影艺术基础》考试大纲一、考试的总体要求《电影艺术基础》是大学本科电影学多门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的集成,它全面地考察了学生对于电影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并考核其是否具备进入硕士研究生学习的知识积累和专业能力。
要求考生熟练掌握电影学史论、创作、制片、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能够反映出相当的实践操作能力,并具备独立思考和拓展学习的能力。
二、考试的内容电影史论部分:(一)、中国电影史起步时期(1905-1923)1.中国电影的历史分期及其特点2.《定军山》与中国早期叙事电影3.商务印书馆影戏部4.中国民族电影的基本确立5.重点编导:张石川、郑正秋、黎民伟6.代表影片:《定军山》、《难夫难妻》、《庄子试妻》、《阎瑞生》、《红粉骷髅》、《海誓》、《莲花落》、《孤儿救祖记》等探索时期(1923-1927)1.中国早期的民族电影工业2.明星公司及其创作3.长城公司、神州公司、民新公司及其创作4.“大中华百合影片公司”、“天一”公司及其创作5.代表影片:《玉梨魂》、《苦儿弱女》、《最后之良心》、《上海一妇人》、《弃妇》、《伪君子》、《爱神的玩偶》、《不堪回首》、《花好月圆》、《冰清玉洁》、《天涯歌女》等商业竞争时期(1928-1932)1.明星、联华、天一三足鼎立2.两大类型:古装片与武侠片3.重要编导演:孙瑜、胡蝶、阮玲玉等4.代表影片:《木兰从军》、《火烧红莲寺》、《故都春梦》、《野草闲花》、《歌女红牡丹》等变革时期(1932-1937)1.左翼电影运动2.电影公司的变化3.电影理论与批评的建立和发展4.重点编导演:夏衍、洪深、沈西苓、袁牧之、田汉、蔡楚生、吴永刚、费穆等5.代表影片:《渔光曲》、《春蚕》、《狂流》、《姊妹花》、《桃李劫》、《风云儿女》、《都市风光》、《马路天使》、《大路》、《神女》等非常时期(1937-1945)1.国统区的电影、抗日根据地的电影、沦陷区和“孤岛”地区的电影2.“中制”、“中电”、“满映”及其创作3.“延安电影团”及其纪录片创作丰收时期(1945-1949)1.官方电影机构的创作2.“昆仑”公司及其创作3.“文华”公司及其创作4.商业电影的新发展5.重点编导演:金山、张骏祥、桑弧、史东山等6.代表影片:《小城之春》、《一江春水向东流》、《八千里路云和月》、《万家灯火》、《假凤虚凰》、《乌鸦与麻雀》等“十七年”电影(1949-1966)“文革”时期样板戏电影(1966-1976)新时期以来(1977至今)1.第三代导演及其创作:南北二谢、李俊、水华等2.第四代导演及其创作:吴贻弓、谢飞、吴天明、黄蜀芹、黄健中、郑洞天等3.第五代导演及其创作:陈凯歌、张艺谋、田壮壮、黄建新、吴子牛等4.第六代及新生代导演及其创作:贾璋柯、张元、王小帅、姜文、路学长、娄烨、陆川、张杨等5.市场化探索与主旋律创作与冯小刚的贺岁电影等(二)、外国电影史1.重要电影运动和流派:勃列顿学派、苏俄蒙太奇学派、法国先锋电影运动、法国印象派电影、德国表现主义电影、好莱坞技术主义电影、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电影、英国纪录电影学派、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法国电影新浪潮、苏联电影新浪潮、新好莱坞电影、新德国电影、美国独立电影、伊朗当代电影、韩国当代电影、日本当代电影2.重要编导演:卢米埃尔兄弟、梅里爱、鲍特、格里菲斯、爱森斯坦、普多夫金、布努埃尔、卓别林、约翰.福特、弗拉哈迪、维尔托夫、格里尔逊、伊文思、让.鲁什、弗朗西斯.科波拉、乔治.卢卡斯、斯皮尔伯格、特吕弗、库布里克、戈达尔、阿伦.雷乃、费里尼、安东尼奥尼、伯格曼、塔尔科夫斯基、基耶斯洛夫斯基、安哲洛普罗斯、阿巴斯、黑泽明等(三)、电影理论1.蒙太奇理论2.经典好莱坞电影的商业美学和类型化创作模式3.现代主义和先锋派电影美学4.长镜头、场面调度和写实主义理论5.电影“作者论”6.结构主义和电影符号学7.后现代主义语境和精神分析、女权主义、后殖民主义、意识形态分析等8.数字化对电影艺术的影响9.中国电影理论A.早期电影社会理论B.影戏说C.软性电影论D.左翼电影理论E.反侵略战争中的国家电影理论F.新时期关于电影本体的论争G.中国电影的民族化问题H.谢晋电影模式I.第五代的电影艺术观念J.第六代的电影艺术观念K.中国电影产业化问题9.重要电影理论家与理论文献:爱森斯坦、贝拉.巴拉兹、巴赞、克拉考尔、米特里、阿恩海姆、麦茨、劳拉.穆尔维、拉康、阿尔都塞、《电影作为艺术》、《电影是什么》、《电影的本性:物质现实的复原》、《电影美学与心理学》、《视觉快感与叙事电影》、《论电影语言的现代化》等电影创作部分(一)、剧作基础1、情节(情节与情节结构、冲突、悬念、主题、等)2、人物(人物与动作、人物关系设臵、人物分析与塑造等)3、剧本构成(二)、导演创作基础1.导演构思2.影片节奏3.场面调度4.光线与影调5.色彩与色调6.摄影造型(三)、当代电影创作现象1.当代中国及世界电影重要创作现象2.当代中国及世界电影重要编剧、导演风格电影表演部分(一)、电影表演历史知识1、中国默片~抗战前时期的电影表演2、中国抗战时期~1949年前时期的电影表演3、新中国17年(1949~1966)时期的电影表演4、中国文革时期的电影表演5、中国新时期的电影表演6、中国当代电影表演7、美国旧好莱坞时期电影表演(含加拿大)8、美国新好莱坞~当代电影表演(含加拿大)9、苏联/俄罗斯电影表演10、欧洲(不含苏联/俄罗斯)电影表演11、亚洲电影表演12、非洲、拉丁美洲、大洋洲电影表演(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1、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概论2、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元素3、心理动作方法与形体动作方法4、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的发展沿革(三)、其他表演学派1、中国焦菊隐/北京人艺学派2、梅兰芳学派3、苏联/俄罗斯各演技学派4、布莱希特学派5、格洛托夫斯基学派6、彼得〃布鲁克学派7、梅斯勒学派与方法派8、亚洲各民族演剧学派9、欧洲各民族演剧学派10、非洲、拉丁美洲、大洋洲各民族演剧学派(四)、表演艺术大师1、中国表演艺术大师2、美国(含加拿大)表演艺术大师3、苏联/俄罗斯表演艺术大师4、欧洲(不含苏联/俄罗斯)表演艺术大师5、亚洲表演艺术大师6、非洲、拉丁美洲、大洋洲表演艺术大师(五)、中国当代表演理论当代中国表演教学、表演研究相关论著影视制片部分(一)、制片管理定义与概念1. 制片管理2. 制片人3. 制片管理体制4. 影视项目管理5. 制片团队6. 电影/电视剧策划7. 剧本研发8. 筹措资金9. 组建摄制团队10. 生产制作11. 宣传与发行12. 制片管理的发展过程13. 我国制片管理的现状14. 制片管理的重要性(二)、影视剧本策划与创作1. 剧本策划的概念2. 剧本的题材类型3. 剧本策划的要素4. 剧本创作的过程5. 剧本的版权(三)、电影/电视剧的投资与融资1. 投资的相关概念2. 投资方式与投资控制3. 投资形式4. 投资项目的策划5. 融资的概念和特点6. 融资方式7. 融资方式的分类8. 投资拍摄影视剧的风险9. 投资风险的控制方法(四)、电影/电视剧的成本预算与控制1.成本的定义与分类2.成本构成分析3.成本研究的作用4.成本预算的概念5.成本预算的原则6.成本预算的方法7.预算控制的制度建立8.预算控制的必要环节9.成本控制的基本原则10.成本控制的内容11.成本控制的机制(五)、电影/电视剧筹拍期的组织与任务1.导演部门组成及职能2.摄像部门组成及职能3.美术部门组成及职能4.录音部门组成及职能5.制片部门组成及职能6.筹拍期制片人的工作重点7.主创人员的聘用要求8.各创作部门的准备工作9.审定部门预算10.分解剧本制作分场景表11.制定拍摄计划12.签订合同的种类(六)、拍摄期及后期制作的工作与管理1.拍摄期准备阶段的工作2.实拍阶段的工作3.拍摄后的工作4.拍摄阶段的计划5.拍摄期制片部门的工作重点6.拍摄期的安全生产管理7.后期制作的任务8.后期制作的工作步骤与内容9.后期制作的质量控制与管理(七)、数字化制作与制片管理1.影视数字化制作技术2.影视剧数字化后期制作流程3.数字化制片管理的概念4.国内外数字化制片管理的现状(八)、电影/电视剧生产质量管理1.质量的定义2.质量管理的定义3.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4.影视剧的质量特征5.影响影视剧质量的要素分析6.前期策划过程中的质量控制7.拍摄期中的质量控制8.后期制作中的质量控制9.影视剧质量评价的内容和目标10.影视剧质量评价指标的分类11.影视剧质量的评价方法(九)、电影/电视剧市场营销1.市场营销的概念2.影视剧市场的现状3.宣传策略的制定与实施4.发行方式和渠道5.海外市场及营销模式6.相关产品的开发与营销7.新媒体对于传统营销渠道的冲击8.新媒体背景下的营销管理模式及特点(十)、电影/电视剧知识产权管理1.影视剧知识产权的概念2.影视剧制作中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3.著作权人的权利及保护期4.影视剧整体著作权与各个权利主体间的关系5.影视剧合同的概念与制定依据6.与知识产权相关的影视剧合同的种类7.与影视剧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十一)、制片人应具备的素质1.政治素质要求2.能力素质要求3.文化艺术素质要求4.职业道德素质要求(十二)、电影/电视剧管理的相关政策与法规1.电影/电视剧制作机构及生产的许可证制度2.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电影/电视剧的立项管理3.中外合作制作电影/电视剧的管理4.电影/电视剧的审查管理5.电影/电视剧的发行与播放管理6.电影/电视剧的进出口管理三、考试的基本题型主要题型可能有: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综合论述题等。
艺术设计基础考试大纲

《设计基础课程》自学考试大纲目录第一部分课程性质和设置目的第二部分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第一章绪论课程内容考核目标第二章设计艺术的发展、分类及特点课程内容考核目标第三章平面设计艺术鉴赏课程内容考核目标第四章现代设计艺术鉴赏课程内容考核目标第五章环境设计艺术鉴赏课程内容考核目标第六章工业产品设计鉴赏课程内容考核目标第七章传统和民间工艺鉴赏课程内容考核目标第三部分有关说明和实施要求第四部分附录:题型举例一、课程性质和特点设计基础课程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美术设计教育专业(专科)的必修课,是美术设计教育专业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
本课程为设计的基础性课程,主要是对平面设计艺术、现代设计艺术、环境设计艺术、工业产品设计艺术、传统和民间工艺等设计类别进行基本理论的讲述,以及对优秀作品进行概述、欣赏、评析。
介绍各领域一些著名设计师的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法,领会设计师们考虑问题的角度。
课程涉及设计艺术史、设计艺术批评和美学等艺术学科知识,但也有别于其他史论课程,有较强的实践性,课程用大量的设计艺术作品给鉴赏者以强烈的感性冲击。
从案例中生成美的感觉、美的情趣、美的意识。
二、课程目的和要求本课程的设置目的和要求在于以通过介绍各领域设计艺术的基本理论知识、欣赏优秀作品、分析重点设计作品,强化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设计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设计艺术审美能力,以及扩展设计的视野。
三、教材的第二、三、五和六章是考核重点。
第二章是论述了设计艺术的发展、分类及特点,通过设计艺术门类的变化来考察现代设计艺术的历史演进规律同时便于实践。
第三、五和六章分别对设计艺术的主要门类:平面设计艺术、环境设计艺术、工业产品设计艺术三门进行基本理论阐述和作品鉴赏分析,这几部分是设计艺术的主要组成部分,鉴赏这些作品也能够掌握整个设计艺术的概貌。
第一章绪论(一)学习目的和要求本章是设计基础的导论。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设计鉴赏这门课的性质及研究范围;掌握设计艺术的鉴赏的特点以及艺术设计美的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术基础考试大纲
TPM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TPMK5AB- TPMK08- TPMK2C- TPMK18】
中国传媒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
《艺术基础》考试大纲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艺术基础》是报考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硕士(MFA)所属各个专业方向的学科基础课,考试内容为艺术的基本原理。
本考试的特点是基础性强;要求考生理论联系实际,关注当代艺术的热点现象和动态。
二、考试的内容
1.概述
本部分内容主要考察考生对艺术基本理论中常见观点及主要内容的掌握程度,考试时主要以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问答题等形式出现。
2.考试范围
艺术的构成
艺术活动的构成要素:艺术家(artist)-艺术品(work)-观赏
者(audience)-宇宙(universe)(艾布拉姆斯:四要素)
艺术作品的构成层次:言(语言)-象(形象)-意(意蕴)艺术的本质、特征、功能
艺术的本质:审美的意识形态
艺术的特征:形象性、情感性、审美性
艺术的功能:审美娱乐、审美教育、审美认识艺术的分类
实用艺术,审美艺术
再现艺术,表现艺术
动态艺术,静态艺术
时间艺术,空间艺术,时空艺术(综合艺术)视觉艺术,听觉艺术,文学艺术,综合艺术艺术家
艺术家的生命在于创造
艺术家的修养与能力
艺术思维
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
艺术思维与科学思维
艺术的至境形态
艺术意象
艺术意境
艺术典型
艺术的内容与形式
艺术的内容:主题,题材、情节
艺术的形式:语言,结构、技巧
艺术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创作方法
现实主义
浪漫主义
古典主义、自然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艺术风格、流派、思潮
艺术风格
艺术流派
艺术思潮
艺术的接受
艺术接受性质与社会环节
艺术欣赏的性质、过程及效果
艺术批评的观念及效用
艺术的起源
摹仿说
表现说
游戏说
巫术说
劳动说
艺术的发展
艺术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艺术发展与传播媒介的变迁
3.参考教材
推荐教材(任选一本即可)
彭吉象:《艺术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王宏建:《艺术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
推荐教材的使用方法
以上推荐两种教材,考生任选一本即可,基本都能涵盖以上考试范
围。
如所选某一本教材中没有上述范围内的某一点内容,可从任何
其他的艺术概论教材中获取。
对于同一问题,不同教材内的说法不尽相同,任选其中一种说法或
综合各种说法均可。
三、基本题型
主要题型大致有:填空题、选择题、名词解释、问答题。
四、考试方式
闭卷笔试,不需要任何辅助工具。
考试时间为三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