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写成用万或亿做单位的数》教学反思
《把较大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小数》教学反思

《把较大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小数》教学反思
《把较大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小数》教学反思
《把较大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小数》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把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改写的方法。
教学难点是学生总结改写的'方法。
成功之处:
1.搭建脚手架,实现迁移类推。
课始让学生通过复习把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让学生说一说如何进行改写,重点强调两点,一是先分级,二是不要忘写“万”或“亿”字。
2.重点练习当位数不足,用0补齐。
新知的学习没有涉及这一内容,但是在以往的练习中会经常出现。
因此,本节课除了掌握必要的知识点外,增加了此项内容,学生理解的非常好。
不足之处:
虽然一再强调不要忘记添写“万”或“亿”字,但是还有部分学生出错。
再教设计:
1.首先夯实改写的方法,然后再教学求近似数。
2.求近似数时,可省略第一步先改写的环节,让学生直接用约等号写出近似数,避免与改写方法混淆。
把较大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课后反思

《把较大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课后反思成功之处:1.四步引导学生。
首先,是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的方法。
这个看起来挺简单,但是如果没有有效的指导,学生作业中还是会出现五花八门的错误。
所以引导学生总结了四步:分、点、写、查。
2.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其次,是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的算理。
这个教材中没有提到,但是应该让学生明确并理解,所以给学生抛出一个问题,结合小数点的移动,使学生理解算理。
3.学生思考突破难点。
再次,本节课的难点就是位数不够需要补0的情况。
让学生自己说一说,让学生进一步明确为什么补0?补几个?分别补在哪里?4.加强总结。
最后,是加单位的问题。
这种类型的题目,学生最容易出现的错误就是不加单位。
单位有两种,一种是万或亿,一种是原来数后面带着的单位名称,如:千米等。
在总结中强调了要注意什么,以此来突出不要忘记加单位。
不足之处:前面的时间用得太多了,导致最后的“改写并保留一定的位数”练习时间不够了。
如果能够合理安排时间,整节课就比较完整了。
再次教学中,要对整节课有一个总体的把握,能够对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合理地分配好时间,保证有充足的练习时间,帮助学生巩固本节课的知识。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1分)(2012•安岳县模拟)种一批树,成活棵数和死去棵数比是4:1这批树的成活率是()A.80% B.75% C.25% D.20%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一定,分数值和分母成正比例B.互质的两个数没有公因数C.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D.采用24时记时法,凌晨2时就是2时,下午2时28分就是14时28分3.按如下规律摆放三角形:则第(5)堆三角形的个数为()A、14B、15C、16D、174.10层楼大概有()A.30m B.10m C.300cm D.30m25.把一个圆柱体木材加工成一个最大的圆锥,须削去圆柱体的()A.B.C.6.2019年6月份小明即将小学毕业了,为了让小明能够在紧张的学习环境中放松一下,五一期间,爸爸妈妈带他去“上海世博园”游玩。
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教学反思

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教学反思
本周我讲授了《改写成用“万”做单位的数》一课,这是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中重要的一节,知识点比较多,整万数的改写很简单,不是整万数的先四舍五入到万位,再改写,较难掌握,所以比较难上。
一接课上下来后,感觉比较顺畅,学生掌握的也行,但在授课技巧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分析如下:
首先,教授时间过长。
备课是本着让尽量学生通过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等学习方式进行学习,掌握本节课基础知识,但实施时还是犯了“不放心”的毛病,不信任学生的能力,老师讲的过多、过细。
其次,引导、启发不够恰当,未抓住恰当的时机。
如处理练习题时,应该点到为止,我在引导审题时深入太多,以至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讨论也无实效。
再次,练习太少。
由于讲授占用的时间过多,学生课堂上没有充足的练习巩固时间,课堂掌握的不够好。
由此可见,精讲多练,才是数学学科比较适用的课堂授课方法。
最后,师生沟通欠缺。
从课堂气氛可以看出,学生和老师之间配合并不默契,师生之间还需要更好的协调课堂关系。
关于此点,我想,一是培养学生积极性,鼓励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二是调整自己的授课方式,让学生更乐于接受。
以上不足不同程度的存在,势必影响授课质量,所以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努力改正。
苏教版3.5 用“万”“亿”作单位的小数表示大数目 五年级数学上册(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第5课时用“万”“亿”作单位的小数表示大数目教学内容:课本第42-43页。
教学目标:1.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初步理解、掌握把大数目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的方法,在练习积累经验。
2.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的实用价值。
3.学生在用小数进行表达的过程中,感受小数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掌握把大数目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把大数目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激活旧知,引入新知1.激活旧知(1)把下面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2)把下面各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交流:你是怎样改写的,说说你的想法。
谈话:把一个整万或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只要去掉万位或亿位后面的0,再在数的后面写上“万”或“亿”字。
追问:把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有什么作用呢?2.引入新课引导:为了使数的读写方便、简单一些,可以把一些大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把一个整万或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只要去掉万位或亿位后面的0,再在数的后面写上“万”或“亿”字。
如果这个数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怎样改写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方面的内容。
二、探究方法,学习新知1、谈话导入:这部电影就是一浩瀚飘渺的宇宙为背景拍摄的,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关于星球的奥秘吧!让学生看课件并记下其中两个较大的数字。
演示银河系的录象逐渐推到太阳、地球、月亮最后以虚拟的三者关系定格。
地球和月球之间的平均距离大约是三十八万四千四百千米,地球和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大约是一亿四千九百六十万千米。
2、探究把三十八万四千四百千米改写成“万”作单位的数是多少?让学生小组思考、探索、交流你是怎么想的,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说说。
【新】西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 《用万或亿作单位表示数》说课稿附板书含反思

(2)15000000=(
)万
(3)14000000000=(
)亿
3.通过预习,我知道了: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就要把末尾的( )个 0去掉,再添上万字。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就要把末尾( )个0去
掉,再添上亿字。
4.把下列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150000=( )万 6000000=( )万 25900000000=( )亿 203000000000=( )亿
260000=26万 320000=32万 26万+32万=58万(千克)
答:两个村一共卖稻谷58万千克。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立足让学生在玩中学会, 在动手中提高技能,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我将继续努力,让 我的数学课堂教学更高效,更精彩。
九、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把教学内容在知识点不变的基础上,以发挥学生主动性,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遵照学生年龄特点,激发兴趣为主,教学中更要强调改 写与省略尾数的联系与区别。强调并让学生明白改写只改变数的计数单位而 不影响数本身大小,用“=”;而省略尾数后改变了数的大小,求出的是原 数的近似数,用“≈”。相对而言,大数的改写学生掌握较好,多数学生课 堂上发言积极,做题轻松而且学生兴趣浓厚。学习“四舍五入法”来求一个 大数的近似数时,学生接受较慢课堂教学进行缓慢,进行了大量的练习与讲 解,多数学生才能真正灵活掌握与运用。
二、说学情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分析、交流的能力。考虑到本 节课教学内容相对抽象,学生的年龄较小,抽象逻辑思维较差,还是以 形象直观思维为主,结合生活实际,学生对自己总结的方法会记忆深刻 ,然后让学生体会用万作单位表示数既简单又不容易写错,使人一看就 知道数的大小的好体验。。
西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单元复习《用万或亿作单位表示数》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用万或亿作单位表示数》许多学生在读一读后由衷地发出了感叹:原来我们的生活中经常用到大数,这些大数末尾的0真多呀,读起来太麻烦了,而且很容易数错0的个数。
此时,学生置身于“口欲言而弗达,心求通而弗能”的“愤悱”境地,他们真正体会到改写大数的必要性。
他们的心理上生成了一种强烈的认知冲突。
认知冲突既会激起学生激烈的思维振荡,又会引起学生学习需要的不平衡,情感领域中便会生成一种乐于学习、主动参与探索、渴求获取问题解决办法的心理倾向,从而为进一步学习在知识、思维、情感等方面蓄积了良好的准备态势,为促进学生在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获得主动的、最大限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时,我指出:遇到较大的数,为了读、写简便,我们常常用“万”或“亿”作单位记出来。
那么整万的数怎样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呢?我让学生自主讨论、相互交流。
在后续的学习中,学生一直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他们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想法,然后由学生得出“去掉个级的4个0,写上单位万。
”数据的改写是对数据表示形式的变化,它的大小并没有发生变化。
在改写过程中我注重向学生说明改写后为什么要写计数单位的道理。
启发学生思考96000 00和960万的关系,并把自己看法跟同桌交流,然后把理由说给全班同学听。
使学生明确等号左边的数是以“个”为单位,一般以“个”为单位就不写计数单位了。
而等号的右边是以“万”为单位,如果这个计数单位不写,那么就会变成以“个”为单位,这样两者之间就会相差很大。
这些道理,可以结合具体的情景加以说明,以便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减少错误。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认为最大的不足是时间的安排还不够合理,课后练习的强度不够,影响了全课的整体教学效果。
⏹教学反思《省略万或亿后面的尾数》对于近似数学生在日常活动中也已经接触到,不过没有出现这样的概念。
而本课的学习相对系统一些,同时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
从学生用“接近”一词来表述理由可以看出:学生不仅体验到了这些数的近似数,而且明白了为什么。
用“万”或“亿”作单位表示数的教学反思-

用“万”或“亿”作单位表示近似数
的教学反思
张3
2011.9.27
用“万”或“亿”作单位表示近似数
的教学反思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完了多位数的读、写以及改写整万、整亿的基础上进行的,我们先复习了用“万”或“亿”作单位表示数,然后进入用“万”或“亿”作单位表示近似数的教学:“生活中出现的数字不会全都是精确数,有时候就需要用到近似数,今天我们就学习用“万”或“亿”作单位表示近似数。
”接下来由用“万”作单位表示近似数入手,然后过渡到用“亿”作单位表示近似数,最后学生进行练习。
整节课感觉还算流畅,但是在练习部分出现了一个小问题:学生对“=”和“≈”的使用出错率极大。
课后我思考再三,我想问题出在课前的复习阶段,如果在复习阶段能多增加这一方面的练习,学生出错的几率可能就会减小;如果在练习阶段,能够多多提醒,告诉学生近似其实是不相等的,只是大约一样,那样教学效果可能会更好。
由此我想到了教学设计的严谨性,教师设计教学思路必须考虑到教学的方方面面,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尽可能多地想到教学中出现的每一个问题,才能顺利地上好一节课,学生的收获才可能最大。
张3
2011.9.27。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用“万”“亿”作单位的小数表示大数目”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用“万”“亿”作单位的小数表示大数目”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第5课时用“万”“亿”作单位的小数表示大数目教学内容:课本第42-43页。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探索并掌握把大数目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的方法。
2.培养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3.学会与他人合作,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不断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自觉性。
教学重点:掌握把大数目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的方法,会把一个大数目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
教学难点:位数不够用“0”补足。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揭示课题(2分钟左右)1.将下列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120000() 89200000()将下列各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800000000() 1300000000()提问:怎样将整万、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呢?指名回答,并指出:将整万数改写成用“万”或单位的数只要去掉末尾的4个“0”,写上“万”字;将整亿数改写成用“亿”或单位的数只要去掉末尾的8个“0”,写上“亿”字。
2.明确课题:用“万”“亿”作单位的小数表示大数目。
二、自主学习,建构模型。
(预设16分钟)1.自学例8第(1)小题。
明确例8中的数学信息及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出示:教材例8情境图。
导入:你会读出地球与月球之间的平均距离吗?围绕导学单进行自主学习。
2.自学。
在学生自学时,教师收集学生改写的情况,备用。
导学单(时间:5分钟)1. 384400这个数是由几个万和几个一组成的?2.想一想:用“万”作单位,整数部分应是多少?怎样改写成“万”作单位的数?3.对照书本第42页大豆老师的话,你的想法对吗?3.小组交流。
交流内容1. 你是怎样把384400改写成“万”作单位的数的?2.说说改写时要注意什么?导学要点:改写时要把小数点点在万位的右边,末尾的0去掉,并在改写成的数后面添上“万”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写成用万或亿做单位的数》教学反思
单从教材来看,只有一个例题,而且也只占了半页的空间。
第一感觉,真简单,还挺担心会不会没有可讲的。
细细地研究,越来越发现,例题简单,内容却不少,点点滴滴,都挺重要!所以,就想把这些通过各个环节逐渐渗透进课堂首先,是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的方法。
这个看起来挺简单,但是如果没有有效的指导,学生作业中还是会出现五花八门的错误。
所以,我引导学生总结了四步:分、点、写、读。
下课后,同组教师评课时指出,第四步不如改成“查”,因为读的效果并不明显,想了想,确实如此。
谢谢大家
其次,是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的算理。
这个教材中没有提到,但是,我认为应该让学生明确并理解。
所以,给学生抛出一个问题:“为什么要把小数点点在万位的右下角为什么不是千位或十万位呢”然后通过列式并结合小数点的移动,使学生理解算理
第三,是本节课的难点,也就是位数不够需要补0的情况。
这里,我把这种题出现在练习中,让学生自己说一说,遇到什么困难了有没有解决的办法接着再出示一道需要补两个0的题目,让学生进一步明确,为什么补0补几个分别补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