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一地理教案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度人教版必修一地理教案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度人教版必修一地理教案1考点同步解读«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是高中阶段必修1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本节主要论述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景响主要从太阳为地球提供能量这个方面来论述;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那么以案例剖析停止论述。
在此之前,先生曾经学习了«宇宙中的地球»这一节的内容,这为过渡到本节课的学习起到了铺垫作用。
本节内容是«地球的运动»这一章节学习的基础,因此,本节内容在整个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中心素养聚焦关于高中阶段的先生来说,经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他们对天文环境的看法、天文技艺的构成和可继续开展的观念已有了一定积聚,但关于学习地球迷信知识、更深化的看法人类活动与天文环境的关系还有待增强,先生的笼统思想才干虽有所开展,但依然难以了解本课知识,关于天文研讨方法的掌握还有待提高。
这一年级的生思想生动,求知欲强,有剧烈的猎奇心,处于笼统思想阶段,但借助直观笼统有助于其学习,因此教学进程中会配合运用图示辅佐先生了解。
三维目的知识与技艺1.了解太阳能量来源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2.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3.学会剖析表达天文现象的三维空间散布图。
进程与方法1.经过讨论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在不同方面的重要影响。
2.剖析图片构成直观看法,提高学习兴味。
3.参与探求活动,应用图表剖析法初步掌握三维空间散布图的判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事物是相互联络、相互影响的辩证观念。
教学重点1.太阳能量来源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2.太阳活动〔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
教学难点太阳活动〔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
考点同步解读中心素养聚焦课时布置1课时教学进程导入新课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宇宙中的地球〞,知道宇宙中有各种天体,那么什么叫天体系统?〔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构成天体系统〕请大家看投影,填写有关内容〔投影〕天体系统的级别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说出八颗行星的位置。
高中地理第一册教学设计2:1.2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优质教案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前面已经学习了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的基础上,学习太阳辐射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课程内容在本章教材结构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研究视角由宏观宇宙环境聚焦到太阳与地球上,太阳辐射是地球表面大气、水的运动的能量来源,为后面讲解地表大气动与海水运动做铺垫。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教学重难点重点:阐述太阳辐射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难点:分析太阳的大气结构,判断太阳活动类型。
课前准备教材、白纸、黑笔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教师活动』结合生活实例,展示太阳能资源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借助教材讲解西藏阿里地区的冈底斯藏医学院建设太阳能光伏电站实现全天不间断供电,启发学生发散思维,深入思考太阳队人们的生存环境和生产生活的影响。
由此转入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相关内容的教学。
『学生活动』观看图片,依据自身生活经验和教师提示话语回答生活中常见的利用太阳能资源的方式,例如太阳能路灯、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灶等。
『设计意图』密切联系生活中的地理,依靠真实案例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深入思考,增强地理教学的趣味性与实用性。
二、新课讲解(一)太阳概况『教师活动』结合图片,讲解太阳是一个主要由氢和氦组成的巨大气球体,其表面温度约为6000K。
要求学生在教材中找出太阳辐射的相关概念并用笔勾画出来,借助动画演示太阳内部核聚变的过程。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勾画出“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这种现象被称为太阳辐射。
”『设计意图』为学生提供读书指导,提醒学生注意教材中重要的地理概念。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热带雨林与亚寒带针叶林生物量的差别”和“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分布”两幅图,分别找出生物量随纬度的变化规律,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变化规律。
综合比较两个结论引导学生探究生物量与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分布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学生活动』阅读地图,归纳处纬度越低,生物量越高,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总量也越高。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课件: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中学学科网
读图:太阳的大气结构主要分为哪几层? 从里到外为:光球、色球、日冕三层。
太阳活动的概念
太阳大气常有变化,甚至是剧烈的 变化,这些变化通称为太阳活动。
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黑子和耀斑
思考:黑子和耀斑分别出现在太阳大气的 哪一层?
黑子:光球层
耀斑:色球层
氦H
太阳辐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 变反应。
太阳辐射能对地球的影响
大气环流图
世界洋流模式图
太阳辐射能是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 的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
太阳辐射能是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 的能源
少些的读 ?地太图
区阳: 的辐我 太射国 阳量有 辐最哪 射大些 量,地 最哪区
思考:除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可直接使用 的太阳能,地球上哪些能源也是来自于 太阳辐射能的?
A、无线电波通讯受干扰,甚至中断 B、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C、降水年际变化有11年的周期 D、南极上空紫外线辐射增强
5、“磁暴”现象指的是
A、磁场发生了爆炸
B、磁针发生了故障,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C、因地球磁场受到太阳的带电粒子扰动, 使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D、“磁暴”是地球本身的原因,使磁场 的方向发生了改变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2、对地球电离层的影响 3、干扰地球磁场中学学科网
太阳活动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读图:1、不 同纬度带的降 水量与黑子相 对数之间有怎 样的相关性?
2、太阳黑子 和降水量年际 变化的周期大 约为多少年?
北半球三个不同纬度带,太阳黑子与 年降水的相关性不同。
1、50——60ºN:黑子多——降水少 黑子多,降水多
1.2.1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教学课件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

与纬度高低、地势高低、天气状况、日照时数 有关,从而影响光照强度和日照时数。
3.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植物的生长
水的运动
活动:
太阳辐射对地球有什么影响?
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能量
直接提供的光、热,维持生物的生长
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水、大 气运动和生物活动
黄果树瀑布
读下图,分析说明我国太阳辐射能的分布特点及原因。
1、我国太阳辐射能最 丰富的地区是?为什么?
青藏高原:(1)纬度低;(2) 晴天多,日照时间长,(3) 海拔高,空气稀薄
2、我国太阳辐射能最 少的地区是?为什么?
四川盆地:(1)阴雨天、雾天 较多,日照时间短;(2)盆地地 形,水汽不易散发,空气中水 汽含量大
第一课时 太阳辐射对 地球的影响
一、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能量
1、什么是太阳辐射?
2、来源? 3、对地球和人类有什么影响?
太阳是一个巨大炽 热的气体球,主要成 分是氢和氦,表面温 度约为6000K 。
太阳辐射
据计算,每分钟太阳辐射向地球输 送的能量,大约相当于燃烧4亿吨烟 煤产生的热量。这仅仅是太阳辐射总 能量的二十二亿分之一。
提供日常生产和生活中的能源
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源自矿物燃料:煤、石油,是生物固定下来的太阳能
3、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直接提供光、热资源(维持生物的生长) 2、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 和生命活动; 3、塑造地表环境的动力; 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1、煤、石油等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 积累下来的太阳能; 2、生活和生产中主要能量来源。
B. 太阳辐射大部分到达地面,维持着地表温度,因而 成为地球地理环境形成和变化的主要因素
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1章第2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第二课时教案

(1)在a图中找出相邻的两个波谷的时间间隔。
(2)在b图中找出最左侧和最右侧波谷的年份,数出这两个年份波峰的个数,计算相邻两个波谷间的平均时间间隔。
(3)对比(1)、(2)两题的计算结果,总结太阳黑子数的变化规律。
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
太阳活动的周期约11年。
活动二:请学生阅读下图分析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总结:
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太阳辐射既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也为人类活动提供能量,但是太阳活动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一些不利影响。
2019最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1章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案

2019最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1章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案一、课标解析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二、主干知识点的梳理(一)为地球提供能量1.太阳辐射概念: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
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反应。
2.对地球的主要影响:(1)直接为地球提供资源,地球上生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
(2)维持着温度,是促进、和的主要动力。
(3)被古代生物固定后积累形成了。
(4)日常生活中和生产中所用的主要来源。
(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1.太阳大气层的结构:从外到里分为、和。
2.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类型黑子耀斑位置层层周期大约年大约年3.太阳活动地球的影响:(1)引起电磁层扰动,使受到影响。
(2)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现象。
(3)产生美丽的。
(4)地球上许多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如地震、水旱灾害。
三、典题解析1.今年正值太阳活动高峰期,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太阳黑子和耀斑都发生在太阳色球层上B.前一次太阳活动的极大年到再次活动极大年的平均周期约为11年C.太阳活动发出的强烈射电扰乱地球大气对流层,影响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D.太阳日冕层的高温使高能带电粒子向外高速运动,形成了“太阳风”答案:B解析:从整体看,太阳处于稳定状态,但从局部看,太阳大气中经常发生着活动,叫太阳活动。
太阳活动在太阳大气各层中的表现形式不同,黑子出现在光球层,耀斑出现在色球层。
太阳活动发出的强烈射电会扰乱地球上空的电离层,使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
太阳活动最多的年份叫太阳活动极大年,前一次太阳活动极大年到再次活动极大年的平均周期为11年。
2.2001年4月5日,太阳出现特大太阳耀斑爆发()A.爆发后两三天内,短波通讯受到强烈干扰B.使到达地球的可见光增强,紫外线有所减少C.爆发几分钟后极光变得格外绚丽多彩D.对人造卫星的运行没有影响解析:耀斑爆发时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几分钟短暂的时间内,它能发出相当于100亿颗百万吨级氢弹的能量,把很强的无线电波、大量紫外线、X射线、γ射线射出,干扰地球上无线电短波通讯和卫星的正常运行,一般发生在耀斑大爆发两三天内。
人教版-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学设计高中地理必修一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学设计一、核心素养目标1.人地协调观:认识太阳对地球的重要性,理解人类活动应与自然环境相协调,树立保护地球环境的意识。
2.综合思维:综合分析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地理问题的能力。
3.区域认知:了解不同地区太阳辐射的差异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4.地理实践力:通过观察、分析太阳辐射数据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二、学情分析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和思维能力,对自然现象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在初中阶段,学生对太阳和地球的关系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的具体影响认识还比较模糊。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通过具体的案例和数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2.教学难点分析太阳辐射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磁场、电离层等的影响机制。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直观演示法。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分钟)教学环节:展示一组太阳和地球的图片。
教师活动:“同学们,大家看这些图片,太阳和地球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那么,太阳对地球有哪些影响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学生活动:学生观看图片,思考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课题。
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5分钟)教学环节:讲解太阳辐射的概念、特点及对地球的影响。
教师活动:“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太阳辐射。
谁能说说太阳辐射是什么呢?”学生活动:学生回答。
“太阳辐射是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
”教师活动:“非常正确。
太阳辐射有哪些特点呢?”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后回答。
“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能量巨大且稳定。
”教师活动:“很好。
那么太阳辐射对地球有哪些影响呢?请大家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思考。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教材后回答。
“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了光和热,维持着地表温度;是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
高中地理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案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地理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案新人教版必修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包括太阳辐射、太阳活动等。
2. 使学生掌握太阳辐射的分布规律、影响因素以及其对地球气候、生物等方面的作用。
3.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太阳辐射的分布规律、影响因素及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2. 教学难点:太阳辐射的计算方法、太阳活动对地球气候和生物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2. 利用多媒体展示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的相关图像,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地理思维。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太阳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太阳,提问“太阳对地球有什么影响?”2. 新课导入:讲解太阳辐射的概念、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3. 案例分析:分析太阳辐射对地球气候、生物等方面的影响。
4. 太阳活动:介绍太阳活动的类型、影响及对地球的影响。
5. 课堂小结:总结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在地理环境形成和变化中的作用。
五、课后作业:1. 复习课堂内容,总结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2. 查阅资料,了解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内容与要求:1. 教授太阳辐射的计算方法,让学生理解太阳辐射能量的测量和计算方式。
2. 分析太阳辐射对地球生物的影响,探讨太阳辐射如何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动物的作息。
七、教学内容与要求:1. 讲解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如太阳黑子、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等。
2. 分析太阳活动对地球电离层和磁层的影响,以及如何干扰地球通信和导航系统。
八、教学内容与要求:1. 探讨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对地球气候系统的影响,如对气温、降水和风暴等的影响。
2. 分析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在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如对植物生长和动物迁徙的影响。
九、教学内容与要求:1. 通过实例分析,展示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如农作物的种植时间和种植方式的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页/共4页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考点同步解读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是高中阶段必修1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本节主要阐述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辐射对地球的景响主要从太阳为地球提供能量这个方面来阐述;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则以案例分析进行阐述。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宇宙中的地球》这一节的内容,这为过渡到本节课的学习起到了铺垫作用。本节内容是《地球的运动》这一章节学习的基础,因此,本节内容在整个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核心素养聚焦 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经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他们对地理环境的认识、地理技能的形成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已有了一定积累,但对于学习地球科学知识、更深入的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还有待加强,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虽有所发展,但仍然难以理解本课知识,对于地理研究方法的掌握还有待提高。这一年级的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有强烈的好奇心,处于抽象思维阶段,但借助直观形象有助于其学习,因此教学过程中会配合使用图示辅助学生理解。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太阳能量来源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2.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3.学会分析表达地理现象的三维空间分布图。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讨论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在不同方面的重要影响。 2.分析图片形成直观认识,提高学习兴趣。 3.参与探究活动,利用图表分析法初步掌握三维空间分布图的判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辩证观点。 教学重点 1.太阳能量来源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2.太阳活动(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 教学难点 太阳活动(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 考点同步解读 核心素养聚焦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宇宙中的地球”,知道宇宙中有各种天体,那么什么叫天体系统?(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请大家看投影,填写有关内容 (投影)天体系统的级别 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说出八颗行星的位置。(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条件有哪些?(适宜的温度和液态水,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海洋的形成) 距离地球最近的星球是什么?(月球)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什么?(太阳) 很好,这节课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板书) 第2页/共4页
推进新课 师太阳在宇宙中是银河系中一颗普通的恒星,它与其他的恒星一样是一颗巨大、炽热的气体星球,主要成分是氢和氦,表面温度约为6000 K,它能发光、发热,把能量射向宇宙空间,也射向了我们生存的地球。我们把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称为太阳辐射。太阳辐射的能量是巨大的,据计算,每分钟太阳辐射向地球输送的能量,大约相当于燃烧4亿吨烟煤产生的热量。“万物生长靠太阳”,靠的就是太阳能够为地球提供能量,这是太阳对地球最大,也是最重要的贡献。 下面请大家看教材的四幅图(“太阳为地球提供能量图”),根据你自己的亲身体会,以小组为单位,探讨太阳辐射对地球在不同方面的重要影响。 (合作探究) 生(讨论,多个学生回答及补充说明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师刚才几个同学回答的比较全面,下面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虽然太阳辐射能只有二十二亿分之一到达地球,但是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却是不可估量的。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首先体现在太阳辐射是地理环境形成和变化的能量来源,即太阳能是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 (板书)1.太阳辐射是地理环境形成和变化的重要因素 (投影) 太阳辐射→球状天体→热量纬度差异→热量传递→大气运动水体运动→大气环流 洋流→地理环境 (简单介绍水循环、洋流、大气环流、生物活动等知识)例如,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导致了地面不同纬度获得热量的差异。对于整个地球表层来说,热量应该是平衡的,因而热量多余和热量不足的地方,要发生热输送。地球上的热量,主要依靠大气和水体运动来传递。大气和水体的运动形成大气环流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师其次,太阳辐射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能源。 (板书)2.太阳辐射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能源 一是人们可直接利用太阳能,例如,人们直接利用太阳能发电,为生产和生活服务;二是可利用地质历史时期固定积累下来的太阳能,即由太阳能转化形成的煤、石油等化石燃料。我国是世界上利用太阳能较早的国家之一。在一些太阳能比较丰富的农牧区,人们用太阳灶做饭,用太阳能干燥器加工农副产品,还用太阳能发电,看上了电视。 师太阳这么巨大的能量又是从哪儿来的呢?请阅读教材“阅读”部分——太阳能量的来源。 生(读书) 师哪一位同学能讲一讲太阳能量是从哪儿来的? 生太阳辐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太阳内部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4个氢原子核经过一连串的聚变,变成1个氦原子核。在核聚变过程中,原子核质量出现了亏损,其亏损的质量转化成了能量。太阳每秒钟由于核聚变而损耗的质量,大约为400万吨。按照这样的消耗速度,太阳在50亿年的漫长时间中,只消耗了0.03%的质量。 师说的很好!下面大家看一段录像,了解太阳的核聚变反应。 师太阳是天空中最引人注目的天体,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表面温度约6000 K,从表面向中心,温度越来越高,中心区约有1.6×106 ℃、3000亿个大气压,它的主要成分是H和He,因此太阳能够发生核聚变反应。
太阳是消耗了质量,放出了巨大的热量。下面,请同学们根据教材P9的“活动”要求,一起参与探索,看谁先
看懂并解决下面的几个问题。 (合作探究) 这个活动中有师生之间的合作,更有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是解决问题的途径。教师先让学生理解页脚处的“生物量”的概念,然后使学生明确横、纵、竖坐标的含义,再引导学生一看某个月份太阳辐射随纬度分布的规律,二看某个纬度太阳辐射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最后归纳全球太阳辐射的时空分布规律。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分别探究解决下列问题: 第3页/共4页
1.到达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分布有什么规律? 2.热带雨林和亚寒带针叶林生物量有什么差异? 3.问题1和2的结论有没有相关性? 4.描述这两个地区的自然景观差异。 生(观察,讨论,回答4个问题) 师(总结讲解) 1.太阳辐射量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2.热带雨林的生物量多,亚寒带森林的生物量少。 3.问题1和2的结论有相关性。因为低纬度的太阳辐射量大,所以热带雨林植物生长旺盛,生物量多。中高纬度的太阳辐射量相对较少,植物生长比较缓慢,生物量相对较少。由此可以看出,太阳辐射量的大小,在一定情况下决定了植被的生长情况,植被的生长情况又是对不同地理环境的反映。 4.略 师(过渡)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太阳给我们送来了光明,带来了温暖,太阳辐射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能源,但有时太阳的一些异常变化,也会给地球带来麻烦。例如,2019年10月23—11月5日,太阳风暴连续多次袭击地球,亚洲、欧洲、美洲的许多国家的短波通信受到干扰,通信设施受损,日本的一颗通信卫星信号中断,一颗环境监测卫星已经无法恢复使用。那么太阳活动对地球有哪些影响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 (板书)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 (投影)太阳大气层的结构示意图(图1) 图1 师同学们看太阳大气结构图。太阳外部结构分为哪几层? 生分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 师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分别位于太阳大气层的什么位置呢?请三位同学看图回答。 生(三位学生分别回答)光球是用肉眼可以观测到的太阳表面;色球位于光球之上,呈玫瑰色;日冕是太阳大气的最外层。 师很好。太阳大气经常发生大规模的运动,就称为太阳活动。太阳活动的类型(板书)有哪些呢?主要有太阳黑子、光斑、耀斑、谱斑、日珥、射电等的变化,我们这里主要介绍黑子和耀斑。 (投影)太阳黑子(图2) 图2 太阳光球常出现一些暗黑的斑点,叫做黑子。黑子实际上并不黑,只是因为它的温度比太阳表面其他地方低,所以才显得暗一些。根据长期的观察和记录,太阳黑子有的年份多,有的年份少,其变化的周期大约为11年。 (投影)太阳耀斑(图3) 图3 一次大耀斑的变化过程 太阳色球有时会出现一块突然增大、增亮的斑块,叫作耀斑。耀斑爆发从开始到高潮,大约只需要几分钟至几十分钟。然而,就在这段时间内,释放出相当于100亿颗百万吨级氢弹的能量,其中包括很强的无线电波,大量的紫外线、X射线、γ射线,以及高能带电粒子。耀斑活动的周期大约也是11年。通常,黑子数目最多的地方和时期,也是耀斑等其他形式的太阳活动出现频繁的地方和时期。耀斑随黑子的变化同步起落,体现了太阳活动的整体性。 (方法引导) [练习一]根据所学内容填表(表内“概念、成因、特点、所处位置”以下空白待填) (投影)
概念 成因 特点 所处位置
黑子 太阳光球上的暗黑的斑点 它的温度比太阳表面其他地方低,所以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活动周期为光球 第4页/共4页
才显得暗一些 11年 耀斑 太阳色球有时出现的突然增大、增亮的斑块 太阳短时间内释放出巨大能量造成的 耀斑爆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 色球 太阳风 (简单介绍) 日冕 师(过渡)太阳活动改变了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能量的大小,因此,对地理环境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接下来我们就了解这些影响。 (板书)太阳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师大家看教材内容,看看太阳活动对地球有哪些影响。 生扰动地球电离层;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产生极光。 师很好!主要是这三大影响:(1)对地球电离层的影响。耀斑爆发时发射的电磁波进入地球电离层,会引起电离层的扰动。此时在电离层传播的短波无线电信号会被部分或全部吸收,从而导致通讯衰减或中断。例如,1989年3月发生的几十个强烈耀斑活动,引起短波通讯15次突然中断,24次全部中断。(2)对地球磁场的影响。地球上存在着磁场。当太阳活动增强时,太阳大气抛出的带电粒子流,能使地球磁场受到扰动,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3)如果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高速冲进两极的高空大气,并与那里的稀薄大气相互碰撞,还会出现美丽的极光。 另外,近几十年的研究表明,地球上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如地震、水旱灾害等。 由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很大,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对太阳活动的观测和预报,以便有关部门及早作好准备,把太阳活动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减小到最低程度。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太阳辐射和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及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板书设计 活动与探究 师用我们刚学的知识,回答问题。 探究课题:降水量和黑子的相关性。 探究内容:此图表示了北半球三个不同纬度带的降水量和黑子的相关性。 (1)从年降水量平均超额量曲线中你能获取哪些信息? (2)从太阳黑子相对数曲线中你能获取哪些信息? (3)如果将两种曲线叠加,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探究办法、过程: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资料。 探究结果:辩论、小论文,班级展评。 师(1)年降水量平均超额量是不断变化的;这种变化呈波状起伏的状态,但变化幅度在不同纬度不完全相同,同一个纬度在不同的年代也不尽相同;年降水量平均超额量大约有11年的变化周期。 (2)太阳黑子相对数是在不断变化的;这种变化呈波状起伏的状态,太阳黑子有极大值和极小值,极大值和极小值之间的变幅相差不大;太阳黑子相对数大约有11年的变化周期。 (3)两者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但在不同的纬度和地点,它们分别呈正相关或负相关。 归纳:太阳活动与地球上气候变化之间的因果关系,目前虽未查明,但从统计材料分析,二者肯定是有联系的。例如,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黑子的11年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太阳活动对地球气候的影响,至今还没有整理出比较确切可靠并可以利用的统计规律,在理论工作上进展也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