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合集下载

【青岛版】(六三制)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Word版)

【青岛版】(六三制)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Word版)

青岛版六三制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中国的热极——认识正、负数单元教学内容:教科书2-8页。

单元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情景,了解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能借助温度计比较正、负数的大小。

2.在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量的过程中,体会正、负数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正、复数的意义。

课时计划:3单元教材分析:1.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认识自然数、小数和分数的基础上编排的,是对数的认识的又一次扩展,是对今后学习有理数及其运算的基础。

2.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初步认识正、负数的意义,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比较正、负数的大小。

3.本单元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素材,以“中国的热极—吐鲁番”为现实背景,提供了其温度、海拔高度等方面的信息,为学习正、负数知识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学生从温度的表示方法入手,借助温度计来学习正、负数的知识,并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新知,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同时,又能够了解一些自然科学知识,既增长了知识,又开阔了视野。

用海拔高度示意图认识正、负数,既直观形象,又具有典型性。

由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熟悉的数量,延伸到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的其它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进行归纳概括出正、负数的意义,这样遵循了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

4.《我学会了吗》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完本单元内容后安排的,以达到进一步巩固知识和检测学生学习情况的目的。

使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正负数的意义,熟练运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回顾、交流自己在本单元学习中的收获,看到进步和不足,以促进自我完善与发展。

信息窗1:认识正、负数第一课时(总第1课时)活动内容:教科书2—3页。

活动目标:1.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小学数学青岛版(五四)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完美的图形——圆圆的面积-章节测试习题(9)

小学数学青岛版(五四)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完美的图形——圆圆的面积-章节测试习题(9)

章节测试题1.【答题】笑笑绕着圆形花坛边缘走一圈,刚好走了62.8米.这个花坛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π取3.14)【答案】花坛面积是314平方米.【分析】由“圆的周长=2πr”可得“r=圆的周长÷2π”,于是可以求出花坛的半径,进而利用圆的面积公式即可求出花坛的面积.【解答】花坛的半径:62.8÷(2×3.14)=10(米),花坛的面积:(平方米),答:花坛面积是314平方米.2.【答题】下图中长方形面积是40平方厘米,请你求出其他几个图形的面积.【答案】三角形的面积是40平方厘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32平方厘米,圆的面积是50.24平方厘米.【分析】因为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所以“正方形的边长=三角形的高=平行四边形的高=圆的直径”,由此解答.【解答】长方形的长:40÷5=8(厘米),三角形的面积:10×8÷2=40(平方厘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4×8=32(平方厘米),圆的面积:(平方厘米),答:三角形的面积是40平方厘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32平方厘米,圆的面积是50.24平方厘米.3.【答题】求下图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答案】阴影部分的面积是91.06平方厘米.【分析】根据图形的特点可知,阴影的面积=大圆面积-小圆面积,由此解答.【解答】(平方厘米),答:阴影部分的面积是91.06平方厘米.4.【题文】花园里有一个半径为8米的圆形花坛,要在其周围铺设2米宽的水泥路,这条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答案】113.04平方米【分析】先根据花坛的半径求出这个花坛的面积,然后再求出花坛和水泥路的面积和,最后用花坛和水泥路的面积和减去花坛的面积即可.【解答】花坛的面积是:(平方米);水泥路的面积是:(平方米);答:这条水泥路的面积是113.04平方米.5.【答题】圆的半径是10厘米,那么圆的面积是______平方厘米.【答案】314【分析】圆的面积,由此代入数据即可解答.【解答】(平方厘米),答:圆的面积是314平方厘米.6.【答题】半径是3厘米时,直径是______厘米,面积是______平方厘米.【答案】6,28.26【分析】根据直径公式,面积公式,即可求出圆的直径与面积.【解答】3×2=6(厘米),(平方厘米),答:它的直径是6厘米,面积是28.26平方厘米.7.【答题】时钟的分针长6厘米,它的尖端走一圈是______厘米,其中扫过的面积是______平方厘米.【答案】37.68,113.04【分析】分针一小时正好走一圈,针尖走过的路线正好画成了一个圆,求尖端走了一圈的长度,实际是求半径是6厘米的圆的周长是多少,它走一圈扫过的面积就是半径为6厘米的圆的面积,可利用圆的周长公式、圆的面积公式解答即可.【解答】2×3.14×6=37.68(厘米),(平方厘米),它的尖端走一圈是37.68厘米,其中扫过的面积是113.04平方厘米.8.【答题】圆的半径扩大到原来的5倍,则它的直径扩大到原来的______倍;周长扩大到原来的______倍;面积扩大到原来的______倍.【答案】5,5,25【分析】设圆的半径为,则直径=,周长=,面积=,由此可得:圆的直径、周长与圆的半径成正比例,圆的面积与半径的平方成正比例,由此即可解答.【解答】设圆的半径为,则直径=,周长=,面积=,则圆的半径扩大到原来的5倍时,直径就扩大到原来的5倍,周长也是扩大到原来的5倍;圆的面积就扩大到原来的25倍.9.【答题】把一个圆转化成长方形,长方形的周长是16.56厘米,圆的面积是______平方厘米.【答案】12.56【分析】把一个圆等分成若干个小扇形后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周长比原来的圆的周长增加了两个圆的半径,依此可求出圆的半径,然后根据圆的面积公式解答即可.【解答】16.56÷(3.14×2+2)=2(厘米),(平方厘米),答:圆的面积是12.56平方厘米.10.【答题】正方形的周长是4dm,在正方形中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面积是______平方分米.【答案】0.785【分析】根据题干可得这个最大圆的直径就是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根据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即可求得这个正方形的边长,进而依据圆的面积公式即可求解.【解答】4÷4=1(分米),(平方分米),答:圆的面积是0.785平方分米.11.【题文】如图,如果毎个圆的直径都是a,那么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面积是多少?【答案】长方形的周长是6a,面积是2a2.【分析】观察图形可知,这个长方形的长是2a,宽是a,据此利用长方形的周长公式:C=2(a+b)和面积公式:S=ab即可解答问题.【解答】(2a+a)×2=6a2a×a=2a2答:长方形的周长是6a,面积是2a2.12.【答题】一个圆形杯垫的半径是4厘米,这个杯垫的周长是______厘米,面积是______平方厘米.【答案】25.12,50.24【分析】可利用圆的周长公式和面积公式进行计算,列式解答即可.【解答】2×3.14×4=25.12(厘米),(平方厘米),答:这个杯垫的周长是25.12厘米,面积是50.24平方厘米.13.【答题】把一个直径是4厘米的圆分成若干等份,然后把它剪开,照图的样子拼起来,拼成的图形的周长比原来圆的周长增加______厘米.【答案】4【分析】由圆的面积推导过程可知:将圆拼成近似的长方形后,长方形的长就等于圆的周长的一半,宽就等于圆的半径,从而可知,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比原来圆的周长多出了两个半径的长度,据此即可求解.【解答】因为将圆拼成近似的长方形后,长方形的长就等于圆的周长的一半,宽就等于圆的半径,所以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比原来圆的周长多出了两个半径的长度,即多出了一个直径的长度,也就是4厘米.14.【答题】如图的圆的半径是6cm,它的阴影部分面积是______.【答案】41.04【分析】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圆的面积减去正方形的面积,正方形的对角线等于圆的直径,把这个正方形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和圆的面积公式,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解答】(平方厘米),答:阴影部分的面积是41.04平方厘米.15.【答题】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______倍.一个圆的半径扩大到原来的3倍,那么它面积也跟着扩大到原来的______倍.【答案】π,9【分析】根据同圆或等圆中半径和直径之间的关系及圆周率的含义:圆的周长总是它的直径的3倍多一些,这个固定的倍数叫做圆周率,通常用字母π表示;因为S=πr2,所以当圆的半径扩大到原来的3倍,面积扩大原来的9倍,由此得出答案.【解答】一个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π倍;当圆的半径扩大到原来的3倍,面积扩大到原来的9倍.16.【答题】在绕直径为4米的圆形水池周围铺一条1米宽的小路,小路的面积是______平方米.【答案】15.7【分析】求小路的面积,实际上就是求圆环的面积,即用外圆的面积减内圆的面积即可;由题意知,内圆的直径为4米,则半径为2米;外圆的半径为2+1=3米,分别求出内外圆的面积,问题得解.【解答】内圆的半径:4÷2=2(米),小路的面积:(平方米);答:小路的面积是15.7平方米.17.【答题】如图中,直角三角形(阴影部分)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圆的面积是______平方厘米.【答案】75.36【分析】观察图形可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是圆的半径,设圆的半径是r厘米,则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得:,由此可得出,把它代入圆的面积公式中即可计算.【解答】设圆的半径是r厘米,所以,,则,把它代入圆的面积公式可得:3.14×24=75.36(平方厘米);答:圆的面积是75.36平方厘米.18.【答题】已知如图中三角形的面积是10平方厘米,图中圆的面积是______平方厘米.【答案】62.8【分析】根据图意可知,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圆的半径2÷2,所以圆的半径2=10×2=20,再将这一数据代入圆的面积公式计算即可解答.【解答】3.14×(10×2)=62.8(平方厘米),答:圆的面积是62.8平方厘米.19.【答题】一张长方形纸的长是8分米,宽是6分米,把它剪成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面积是______平方分米.【答案】28.26【分析】这个最大的圆的直径就是这个长方形的宽6分米,利用圆的面积公式即可解答.【解答】(平方分米),答:这个圆的面积是28.26平方分米.20.【答题】小圆的半径是大圆的,小圆与大圆的直径比是______,面积比是______.【答案】3:5,9:25【分析】本题主要利用圆的周长公式与圆的面积公式解决问题.由大圆与小圆的半径比是5:3,设大圆与小圆的半径分别为、,它们的周长分别是、,;它们的面积分别是、,然后求出面积比和周长比,再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即可.【解答】由大圆与小圆的半径比是5:3,设大圆与小圆的半径分别为、,它们的周长分别是、,;它们的面积分别是、,所以小圆与大圆的直径比是,它们的面积比是.。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认识负数测试卷含答案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认识负数测试卷含答案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单元综合素质评价第一单元认识负数一、填空。

(每空1分,共26分)1.把横线上的数写出来。

(1)在炎热的夏天,室外柏油马路路面的温度可达四十五摄氏度。

( )(2)水银凝固的温度约是零下三十九摄氏度。

( )2.电子支付钱包零钱明细中显示-45.00表示支出45元(如右图),收入188元应记作( )。

3.如果把平均成绩记作0分,比平均成绩高5分记作+5分,那么+8分表示比平均成绩( ),-8分表示比平均成绩( ),比平均成绩低0.5分记作( )。

4.负四点六写作( ),+0.75读作( )。

5.王叔叔在一层进入电梯,先到地下二层的车内取东西,再到六层开会。

他应先按( )键,再按( )键。

这样从地下二层到六层电梯上升了( )层。

6.10岁女生的标准身高是140厘米,超过的记作“+”,不足的记作“-”。

小红和小丽今年10岁,小红的身高是148厘米,记作( )厘米;小丽的身高是128厘米,记作( )厘米。

7.按规律填数。

(1)-1,2,-3,4,( ),( )。

(2)-12,-9,-6,( ),( )。

8.把点A、B、C、D、E、F表示的数填在括号里。

A( ) B( ) C( ) D( ) E( ) F( ) 9.一袋薯片标注的质量是(500±20)克,表示这样一袋薯片的质量最多不能超过( )克,最少不能低于( )克,丽丽称得这袋薯片的质量是475克,这袋薯片的质量( )(填“合格”或“不合格”)。

二、判断。

(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5分)1.小丽的身高增长4厘米和体重减少4千克是一对相反意义的量。

( ) 2.字母a表示一个数,-a不一定是负数。

( ) 3.在-2和-5之间只有2个负数。

( ) 4.一个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 ) 5.上个月家里支出1520元,妈妈在笔记本上记下-1520元,本月她在笔记本上记下2250元、-1810元,则本月家里收入大于支出。

(完整版)青岛版五四制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圆的面积练习题

(完整版)青岛版五四制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圆的面积练习题

一、完美的图形
第3课圆的面积
一、思考并填空:
1. 画一个周长是1
2.56厘米的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厘米。

2. 一个圆形花坛的周长是25.12米,它的面积是()平方米。

3. 一个半径为4厘米的圆,把它平均剪成若干份后,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厘米,宽是()厘米。

4. 圆的半径扩大到原来的3倍,周长就扩大到原来的()倍,面
积就增加了原来的()倍。

5. 圆环的外圆半径和内圆直径都是10厘米,圆环宽是()厘米,面积是()平方厘米。

二、火眼睛睛。

1.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
2.如果圆和正方形的周长相等,那么圆的直径大于正方形的边长。

()
3.同心圆的几个圆组成的图形有无数条对称轴。

()
4.有两个大小不等的圆,大圆的圆周率比小圆的大。

()
5.周长相等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圆中,面积最大的是圆。

()
三、应用题。

1.一张长10厘米正方形纸,在纸上剪一个最大的圆。

还剩下多少平方厘米的纸没用?
答案:一、1、2 2、50.24 3、12.56 4 4、3 9
5、5 235.5
二、1,√ 2.√ 3.√ 4.× 5. √
三、21.5平方厘米。

小学数学青岛版(五四)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完美的图形——圆圆的面积-章节测试习题(1)

小学数学青岛版(五四)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完美的图形——圆圆的面积-章节测试习题(1)

章节测试题1.【答题】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3厘米,画出的圆的周长是______厘米,面积是______平方厘米.【答案】18.84 28.26【分析】由题意知,画出的圆的半径是3厘米,要求所画圆的周长和面积,直接利用及解答即可.【解答】周长:3.14×3×2=18.84(厘米),面积:3.14×32=28.26(平方厘米),所以画出的圆的周长是18.84厘米,面积是28.26平方厘米.故此题的答案是18.84,28.26.2.【答题】一个圆的半径是3厘米,它的直径是______厘米,周长是______厘米,面积是______平方厘米.【答案】6 18.84 28.26【分析】根据直径与半径的关系,周长公式,面积公式,即可求出圆的直径、周长与面积.【解答】直径:3×2=6(厘米);周长:2×3.14×3=18.84(厘米);面积:3.14×32=28.26(平方厘米),所以它的直径是6厘米,周长是18.84厘米,面积是28.26平方厘米.故此题的答案是6,18.84,28.26.3.【答题】圆的半径由5cm增加到7cm,圆的面积增加了______cm2.【答案】75.36【分析】由于圆的半径为5cm,根据圆的面积公式可以得到原来的圆的面积,半径增加到7cm,再利用圆的面积公式得到现在圆的面积,然后相减即可求解.【解答】由分析可得,所以面积增加了75.36平方厘米.故本题的答案是75.36.4.【答题】一根9米长的铁丝围成的图形,下列图形面积最大是().A. 三角形B. 长方形C. 圆【答案】C【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平面图形中,若周长一定,所围成的图形越接近圆形,其面积就越大.【解答】根据题意,可得所围成的图形的周长相等,若周长一定,所围成的图形越接近圆形,其面积就越大,用同样长的3根铁丝分别围成三角形、长方形、圆形,可得所围成的图形面积最大的是圆.选C.5.【答题】在一个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面积是()平方厘米.A. 12.56B. 50.24C. 28.26【答案】A【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圆的面积计算.由题意可知,在这个长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等于长方形的宽,根据圆的面积公式:,将数据代入公式计算即可.【解答】圆的直径等于长方形的宽,所以圆的面积为:选A.6.【答题】圆的周长扩大2倍,面积扩大()倍.A. 2B. 4C. D. 4【答案】B【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半径的扩大与缩小,引起的周长与面积的扩大与缩小的关系:半径扩大或缩小时,面积扩大或缩小的倍数是周长扩大或缩小的倍数的平方.圆的周长=,周长扩大2倍,是一个定值,即可得出扩大了2倍,而圆的面积=,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可得:扩大2倍,则就会扩大2×2=4倍,由此即可选择.【解答】周长扩大2倍,是一个定值,即可得出扩大了2倍,则就会扩大2×2=4倍,所以当周长扩大2倍时,圆的面积就扩大4倍.选B.7.【答题】把一张圆形纸片剪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是12.56厘米,它的宽是( )厘米.A. 2B. 4C. 8D. 16【答案】B【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圆的面积的推导.拼成的长方形的长等于圆周长的一半,长方形的宽等于圆的半径.【解答】根据题意,,所以=12.56÷3.14=4(厘米),所以长方形的宽是4厘米.选B.8.【答题】一个圆的半径扩大3倍,面积扩大()倍.A. 3B. 6C. 9【答案】C【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圆的面积公式.依据圆的面积公式即可求得结果.【解答】圆的面积公式为,若扩大3倍,则其面积扩大3×3=9倍.选C.9.【答题】圆的半径扩大3倍,面积扩大()A.3倍B.6倍C.9倍【答案】C【分析】这道题中圆的半径不是一个具体的数字,像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采用假设法,把它的半径假设成一个具体的数,根据面积公式算出它们原来和扩大后的面积,再用除法算一算它的面积扩大多少倍即可判断.【解答】假设这个圆原来的半径是1厘米,则扩大3倍后半径是3厘米,原来圆的面积S=πr2=π×12=π(平方厘米),扩大后圆的面积S=πr2=π×32=9π(平方厘米),9π÷π=9倍.所以圆的半径扩大3倍,面积扩大9倍.10.【答题】在推导圆的面积公式时,把一个圆分成若干等份后,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是()A.圆的半径B.圆的直径C.圆的周长D.圆周长的一半【答案】D【分析】把一个圆分成若干等份后,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正好是圆周长的一半,宽是圆的半径.【解答】在推导圆的面积公式时,把一个圆分成若干等份后,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圆周长的一半.11.【答题】已知圆的直径等于正方形的边长,那么圆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A.大于B.等于【答案】C【分析】根据圆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算出它们的面积,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设圆的直径和正方形的边长为a,则圆的面积为:π=,正方形的面积为:a2,,所以直径与边长相等时,圆的面积小于正方形的面积.12.【答题】一个圆形花坛,要在花坛内种草皮,求需种多少草皮是求花坛的()A.半径B.直径C.周长D.面积【答案】D【分析】本题考察的知识点是圆的面积的意义.【解答】圆的面积的意义可以知道,铺草皮指的是面积.13.【答题】小圆的直径等于大圆的半径,小圆的面积等于大圆面积的()A.1/2B.1/4C.1/8【答案】B【分析】本题考察的知识点是圆的面积的计算,根据计算公式即可解答.【解答】面积与半径的平方成正比.14.【答题】一个圆,半径是r,它的面积是()A.(π+2)rB.πrC.πr²D.πr+r【答案】C【分析】本题考察的知识点是圆的面积.【解答】S=πr².15.【答题】用6.28分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最大的圆,圆的面积是()平方分米.A.12.56B.6.28C.3.14D.7.85【答案】C【分析】根据圆的周长公式C=2πr列出算式先求出半径,再根据圆的面积公式S=πr2列出算式求解.【解答】6.28÷3.14÷2=1(分米),3.14×12=3.14(平方分米).答:圆的面积是3.14平方分米.16.【答题】如图,一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分别为三个半径为3厘米的圆的圆心,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A.π平方厘米B.9π平方厘米C.4.5π平方厘米D.3π平方厘米【答案】C【分析】这道题一定要仔细看图,可以发现阴影部分的圆心角的和正好是180度,而且圆的半径相等,所以阴影部分的面积正好等于半圆的面积.【解答】仔细观察发现阴影部分的面积正好等于半圆的面积,阴影面积是π×3×3÷2=4.5π.17.【答题】一个直径3厘米的圆和一个边长3厘米的正方形,它们的面积相比,()A.正方形面积大B.圆面积大C.无法比较D.面积一样大【答案】A【分析】正方形的边长和圆的直径都是3厘米,根据圆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算出它们的面积,求出圆和正方形的面积,比较即可解决问题.【解答】正方形的面积:3×3=9(平方厘米);圆的面积:3.14×(3÷2)2=3.14×2.25=7.065(平方厘米).9平方厘米>7.065平方厘米,所以正方形的面积大.18.【答题】如图,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平方厘米.(单位:厘米)A.132B.14.25C.289D.28.5【答案】B【分析】根据图可知,半圆面积﹣三角形面积=阴影面积.于是应先求出半圆面积和三角形面积,半圆的直径是10厘米,半径可求出,面积即可求得;三角形的底为10厘米,高就是圆的半径,运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即可求得.进而解决问题.【解答】10÷2=5(厘米),3.14×52÷2=3.14×25÷2=39.25(平方厘米).10×5÷2=25(平方厘米),39.25﹣25=14.25(平方厘米).答:阴影部分的面积是14.25平方厘米.19.【答题】小明在计算一道求圆的面积的题时,错把半径当成直径的长度计算,这时只要把计算的结果乘以()就能求出正确答案.A.圆周率B.2C.4【答案】C【分析】设原来的半径为r,则圆面积为πr2;小明把半径当成直径,则圆的半径就被小明错误的认为是r,则圆面积为π×= πr2,可见面积缩小为原来的,因此只要乘上4就能求出正确答案.据此解答.【解答】设原来的半径为r,则圆面积为πr2.因为小明认为r为直径,则半径为r,面积为π× = πr2,所以面积缩小为原来的,因此只要乘上4就能求出正确答案.20.【答题】用三根同样长的钢丝分别围成下面的三种图形,其中面积最大的是()A.长方形B.正方形C.圆【答案】C【分析】此题要明确绳长即周长,然后用假设法进行分析,计算得出;假设这根绳长为6.28米;然后根据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知识进行分析,并以此算出其面积进行比较即可得出结论.【解答】假设这根绳长为6.28米;圆:6.28÷3.14÷2=1(米),面积为:3.14×12=3.14(平方米);正方形:6.28÷4=1.57(米),面积为:1.57×1.57≈2.46(平方米);长方形:假设长是2,宽则为:1.14米,面积为:2×1.14=2.28(平方米);通过计算可知,同周长的圆、正方形和长方形,所围成的面积圆最大,正方形次之,长方形面积最小.。

五四制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重难点题目解析

五四制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重难点题目解析

五四制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重难点题目解析完美的图形——圆在下面的正方形中画一个最大的圆。

思路分析:通过之前的学习,我们知道,对于一个圆来说,其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要在这个正方形中画一个最大的圆,那这个圆的圆心就应该是正方形的中心(两条对角线的交点),圆的直径应该等于这个正方形的边长。

解答:先画出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然后以对角线的交点为圆心,正方形边长的一半为半径画圆,所得的圆就是最大的圆。

如下图:如右图,已知长方形的长是36厘米,则圆的半径和直径分别是多少厘米?思路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长方形中间的完整的圆和两边的两个半圆的直径是相等的,都等于长方形的宽。

另外,两边的半圆的半径加上中间大圆的直径刚好等于长方形的长,所以长方形的长正好等于它们的半径的4倍,即用长方形的长除以4就可以求出它们的半径,再根据半径与直径的关系求出直径。

解答:24÷4=6(厘米) 6×2=12(厘米) 答:圆的半径和直径分别是6厘米、12厘米。

要点提示:正方形的中心是正方形两条对角线的交点,也是最大圆的圆心。

要点提示:长方形的长正好等于圆的半径的4倍。

用两种方法把四个直径是16厘米的圆柱形木料捆扎在一起,截面如下图所示。

求这两种方法分别需要多少厘米的绳子。

图(1) 图(2),四个角上共四个思路分析:图(1):在一个圆周上环绕的绳子长度是这个圆的周长的14圆周,正好是一个圆的周长,即3.14×16=50.24(厘米)。

四边两圆之间水平的线段,每条线段的长度正好等于两个圆的半径的和,也就是直径的长度,有4条线段,即水平线段的长度为4×16=64(厘米)。

,两边的两个圆周加起来图(2):在一个圆周上环绕的绳子长度是这个圆的周长的12正好是一个圆的周长,即3.14×16=50.24(厘米)。

上面或下面相邻两个圆之间水平的线段,每条线段正好等于三个圆的直径的和,两条线段就是六个圆的直径的和,即6×16=96(厘米)。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检测卷第一单元测试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填一填。

(每空一分,共33分)1、如果-30表示支出30元,那么+200元表示( )。

2、河道中的水位比正常水位低0.2m记作-0.2m,那么比正常水位高0.5m记作()。

3、零下7℃,记作(),零上18℃记作()。

4、一物体可以左右移动,设向右为正。

向左移动12m,应记作(),“记作8m”表明向()移动()米。

5、如果向东运动4m,记作4m,那么向西运动5m,应记作()6、生活中的数,比“0”大的数叫做(),比“0”小的数叫做(),“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7、如果-7m表示物体向南运动7m,那么6m表示物体向()运动。

8、我们可以用正负数来表示()的量。

9、如果小华家月收入2500元记作2500元,那么他家这个月水、电、煤气支出300元应记作()元10、如果电梯上升15层记作15层,那么他下降7层应记作()层。

11、如果进了3个球记作3,那么失2球应记作()。

12、在20, +108, -2,356, -1089, -214,37,45这些数中,正数有(),负数有()13、公共汽车上上来6位乘客用+6表示,下去12位乘客用()表示。

14、二月份,妈妈在银行存入5000元,存折上应记作()元。

三月一日妈妈又取出1000元,存折上应记作()元。

15、+8.7读作(),-3.5读作()。

16、如果把平均成绩记为0分,+9分表示比平均成绩(),-18分表示(),比平均成绩少2分,记作()。

17、数轴上所有的负数都在0的()边,所有正数都在0的()边。

18、在数轴上,从表示0的点出发,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度到A点,A点表示的数是();从表示0的点出发向左移动6个单位长度到B点,B点表示的数是()。

19、比较大小。

-7○-5 1.5○1.7 0○-2.4 -3.1○3.1二、火眼金睛判对错。

(10分)1、正数一定大于负数。

()2、10不是正数,因为在10前面没有写“+”号。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含答案)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含答案)

第一单元达标测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10分)一、细心读题,谨慎填写。

(第2题5分,其余每空1分,共25分)1.读出温度计上的温度,再填一填。

读作()读作()记作()记作()。

2.分一分,填一填。

+9 -12 -7 -6.87 0 -17 0 64 +4.53.海平面的海拔高度记作0米,死海的海拔高度比海平面低422米,记作(),青岛崂山的海拔高度为+1132米,表示()。

4.一幢大楼共26层,地面以下有5层,如果地面以上第7层记作+7层,那么地面以下第2层记作()层,地面以下第5层记作()层。

5.如果高果从码头划游船向东划行300米记作+300米,那么高果向西划行420米,记作()米。

6.把下面各数填在□里。

7.8月5日,妈妈在银行存入6000元,存折上应记作()元。

9月8日,妈妈取出2000元,存折上应记作()元。

8学校举行成语知识大赛,把平均成绩75分记作0分,+6分表示比平均成绩();-4分表示比平均成绩();比平均成绩低5分,记作()分。

二、用心推敲,公正判断。

(每题2分,共10分)1.-10℃比-8℃表示的温度高。

()2.在温度计上,0℃没有任何意义。

()3.在直线上负数都在0的左面。

()4.+1.8、+450都是正数,-3.75、-688都是负数,10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5.负数都比0小。

()精挑细选,择优录取。

(每题2分,共10分)1.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3.5读作减三点五B.0是正数,不是负数C.+6℃比-3℃表示的温度高D.7℃比-13℃表示的温度低2.下面各海拔高度最接近海平面的是()。

A.+135米B.-60米C.78米D.+154米3.在直线上,-3在-5的()。

A.左面B.右面C.南面D.不确定4.高美跳高平均成绩是94厘米,如果其中一次跳高是95厘米,记作+1厘米,那么-3厘米表示本次跳的高度是()。

A.93厘米B.91厘米C.97厘米D.3厘米5.水库的警戒水位是18.6米,记作0米,超过警戒水位1.2米记作+1.2米,那么当水库水位为18.1米时,应记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在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正、负数,能够用正、负数表示意思相反的量,并会读写正、负数,初步感知正、负数的大小。
难点:正、负数的意义,对正、负数表示意思相反的量抽象地理解和感知正、负数的大小。
课时安排
本单元建议课时数:2课时
单元教
学策略
教师注意创设问题情境并及时点拨,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从实例之中自得知识。
单元教
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和理解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会正确读写正、负数。
2、过程与方法: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经历数学化,符号化的探究过程,能正确区分正数、负数和0。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量的过程中,体会正、负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5、按课标要求进行教学,不要随意增加难度。
6、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的现象,要注意区分“约定俗成”和“临时规定”。
7、要从正反两方面引导学生理解正、负数的意义。
单元达
标计划
计划3月8日进行单元达标测试。
青岛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单元备课
第1单元
单元主题
认识正负数
共2课时
单元教材分析
《认识正、负数》是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内容。教材只安排了一个信息窗,它是在学生系统地认识自然数、小数和分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正、负数的相关知识对学生来说是数的又一次拓展,也是过去小学数学教材里没有的内容。由于正、负数的意义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因此教材在编排上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出发,借助温度计和海拔示意图认识正、负数,用正、负数表示生活熟悉的量,延伸到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的其他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学生采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
1、借助直观、经历“个性表示—数学地表示”的过程,了解正负数在表示温度时的实际意义,初步掌握正负数的意义及表示方法。
2、适当放手,促进迁移;适时讲解,提升认知。
3、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丰富感知,进一步了解正负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