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决定与性别控制
水产动物遗传学罗非鱼性别控制研究及应用

水产动物遗传学罗非鱼性别控制研究及应用水产动物遗传学是研究水产动物遗传与遗传变异的科学,可以为水产养殖提供重要的遗传改良手段。
在水产动物中,罗非鱼是一种重要的养殖鱼类,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分布。
了解罗非鱼的性别控制机制对于进行性别控制和性别选择具有重要的意义。
罗非鱼的性别决定机制是XX/XY,即雌性为XX,雄性为XY。
在罗非鱼研究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性别控制模式:传统绝对性别控制和环境敏感性别控制。
传统绝对性别控制是指罗非鱼的性别完全由基因决定,与环境无关。
研究表明,Y染色体上的一个性别决定基因SDY是罗非鱼性别的主要决定因素。
它编码了一种性别决定蛋白,通过调节其他基因的表达来决定鱼的性别。
这种基于基因的性别决定机制具有稳定性高、遗传性强的特点,使得养殖者可以通过基因筛选和基因转导等手段,进行性别选择和性别控制,从而提高养殖效益。
环境敏感性别控制是指罗非鱼的性别决定不仅受基因的影响,还受环境条件的影响。
环境敏感性别控制的主要原因是温度。
研究表明,温度可以通过影响SDY基因的表达来控制罗非鱼的性别分化。
高温条件下,SDY基因表达量降低,导致雌性分化;低温条件下,SDY基因表达量增加,导致雄性分化。
因此,通过调节养殖水体温度,可以实现对罗非鱼性别的控制。
环境敏感性别控制具有灵活性强、操作简单的特点,对于养殖业来说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首先,利用基因筛选技术,选择具有良好性状的个体作为繁殖材料,加快罗非鱼的遗传改良进程。
通过筛选和配对,可以选择生长快、抗病能力强、食性适应广等优良性状的个体进行繁殖,提高后代的遗传水平。
其次,利用基因转导技术,实现罗非鱼性别控制。
通过将性别决定基因SDY导入罗非鱼胚胎,可以实现性别的选择和控制。
这种基因转导技术具有很大的潜力,在种质改良和繁殖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再次,利用温度调控技术,实现环境敏感性别控制。
通过调节水体温度,可以控制罗非鱼雌性和雄性的比例,在达到一定的温度条件下,实现性别的选择和控制。
性别控制

三、碱性食物
1.根据科学家们对于食 物的研究,发现有些食 物的属性是酸性的,而 有些则是碱性的。 2.碱性食物如新鲜的蔬 菜、牛奶、柳丁、香蕉、 海带等。
四、咸味食物
• 1.南非科学家认为,吃红肉和咸食快餐会 生男孩,而吃巧克力则有助于生女孩。 • 2.食用多糖食物时,产下的幼崽雌多雄少; 而血糖保持正常水平时,幼崽则雄雌比例 约各占一半。 • 3.生男生女是由精子中包含的一条染色体 决定的,X 染色体为女孩,Y 染色体为男 孩,咸味饮食会改变携带X 或Y 染色体的 比率
•
但是!
• •
“多胎对胎儿和孕妇都有 一定的危险,在妊娠的三个 时期都有不同危险存在。” 北医三院的生殖医学专家乔 杰对此表示了明确观点。因 为多胎属于高危妊娠,并发 症也会增多,多胎孕妇所承 受的痛苦和危险是普通孕妇 的数倍!
THANK YOU !
生男生女是由精子中包含的一条染色体决定的x染色体为女孩y染色体为男孩咸味饮食会改变携带x或y染色体的比率幼崽则雄雌比例哪些人不宜生男孩
性别控制
小组成员:孙冲 侯新影 韩也 曹苑青
性别控制技术在家畜育种中的应用
性别控制途径主要有3 种: 1、在受精之前, 通过体外 对精子进行干预, 使在受 精之时便决定后代的性别, 从而达到控制性别的目的。
多吃四种食物生男孩概率大
一、蛤蚧
• 1.尤其是蛤蚧的尾部 • 2.如果女性在服用蛤蚧期 间怀孕,胎儿易出现双胞 胎或多胞胎现象。
二、高热量食物
• 1.在怀孕前日常摄取含热 量较高食品的孕妇中, 56%的人后来生了男孩。 • 2.怀孕前每天早餐吃谷物 的孕妇中,59%的人后来 生了男孩。 • 3.而很少吃或不吃早餐的 孕妇生男孩的比例只有 43%。
鱼类的性别决定与人工控制

第22卷第2期2003年3月水 产 科 学FISHERIES SCIENCEVol122,No12Mar1,2003鱼类的性别决定与人工控制①刘良国[1,2],赵 俊2,崔 淼2(11常德师范学院生物系,湖南 常德 415000;21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1)摘 要:鱼类性别的人工控制是鱼类育种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领域。
本文概述了鱼类的性别决定机制及鱼类生理性别的表现方式,同时介绍了鱼类性别的多种人工控制方法,为育种单位的生产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鱼类;性别决定;人工控制中图分类号:S9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111(2003)022******* 在动物界中,雌雄个体之间在外部形态或生理上的差异是较为普遍的。
由于某些差异会带来极其重要的经济差别,因而认识动物的性别决定机制,以及如何控制动物的性别具有重大的意义。
许多鱼类雌雄个体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生物学性状诸如生长率、成熟年龄、繁殖方式、体色、体型、个体大小等差异,而且大多数鱼类性成熟后生长速度显著下降,大部分能量消耗在性腺发育上,致使可食部分减少,肉质变差。
因此,人们可以根据需要专门生产全雌或全雄苗种进行单性养殖,或者培育出性腺不发育的中性鱼以消除性成熟带来的不利影响,从而大大提高养殖鱼类的经济效益。
很早以来,鱼类的性别决定机制以及鱼类性别的人工控制就一直引起人们的重视,发展迅速,有些研究成果已进入应用阶段,现就鱼类的性别决定及鱼类性别控制的研究进展作一介绍。
1 鱼类的性别决定在脊椎动物中,性别是由受精时两个配子所携带的性染色体所决定的,鱼类的性别决定亦是如此。
然而这种遗传性的决定并非一成不变,在鱼类胚胎发育过程中,原始的生殖腺同时具有向雌性和雄性发展的双向潜力,某些外部和内部因素,如水温、光照以及激素、代谢物等都可能通过某种途径改变机体的新陈代谢,特别是改变与性别决定有关的某些生理生化过程,从而影响鱼类的性别分化。
中考生物考点总动员专题17性别和性别决定含答案

聚焦考点☆温习理解一、性别与性别决定1.性染色体。
染色体分为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其中体细胞中的22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不关叫常染体,1对决定人体性别有关的染色体叫性染色体。
2、在男性中的性染色体为XY(异型性染色体),女性中的性染色体为XX(同型性染色体),男性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为22对+XY,女性体细胞中的染色体为22对+XX;男性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为22条+X或22条+Y;女性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为22条+X。
二.生男生女的秘密女性产生的生殖细胞只有一种,就是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而男性产生的生殖细胞有两种,一种是含X染色体的精子,一种是含Y染色体的精子,X精子与Y精子的数量基本相等,生活力大体一致,这两种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是相等的,因此产生的后代男女比例为1:1。
生男生女决定于卵细胞与哪种类型的精子结合。
男性:产生精子 X XX (女孩)Y XY (男孩)女性:产生卵细胞 X名师点睛☆典例分类类型一:性别与性别决定【例1】【2015年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生物试题】人的卵细胞中不可能...含有A.常染色体B.性染色体染色体染色体【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人体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22对与人体性别无关叫常染色体,决定人体性别有关的一对染色体叫性染色体。
男性的一对性染色体是XY,产生一种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两种,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44+XY,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是22+X或22+Y。
女性体细胞中的染色休是22对+XX,只产生一种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生殖细胞的染色体是22条+X。
人的卵细胞中不可能含有Y染色体。
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性别和性染色体。
【点睛】本题考查人体的精子中含有X染色体或是Y染色体,而卵细胞中只含有X染色体。
类型二:生男生女的秘密【例2】【2015年黑龙江省龙东地区初中毕业学业统一考试题】某对夫妇先后生育了两个男孩,对此分析正确的是A.丈夫所产生的精子都含有Y染色体B.妻子所产生的卵细胞都含有两个X染色体C.生男孩是因为含Y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D.若这对夫妇生第三个孩子,生女孩的概率是100%【答案】C考点:本题考查性别和性别决定,难度一般。
性别决定与性别分化

AZFa
AZFa
AZFa
AZFa
AZFa
AZFa
AZFc AZFb(USP9Y) (sY84) SRY AZFc AZFb(USP9Y) (sY84) SRY AZFc AZFb(USP9Y) (sY84) SRY
泳道为正常男性的SRY AZFa( SRY、 USP9Y)、 1-5泳道为正常男性的SRY、AZFa(sY84 and USP9Y)、 AZFb和AZFc的PCR结果 结果; AZFb和AZFc的PCR结果; 10泳道 11-15泳道分别为两例无精症患者的SRY、 泳道, 泳道分别为两例无精症患者的SRY 6-10泳道,11-15泳道分别为两例无精症患者的SRY、 AZFa( USP9Y)、AZFb和AZFc的PCR结果 )、AZFb 结果; AZFa(sY84 and USP9Y)、AZFb和AZFc的PCR结果; 两 者均显示有AZFc的缺失。( 10和15泳道无PCR产物 AZFc的缺失。(即 泳道无PCR产物) 者均显示有AZFc的缺失。(即10和15泳道无PCR产物)
性 别 决 定
性 别 分 化
AMH AMH-rec StAR 3βHSD2 CYP17 17βHSD3 LH-rec T-rec(AR) SRD5AZ
19p13.3 12q 8p11.2 1p13 10q24-25 9q22 2q21 Xq11-12 2p23
生长因子 激酶途径 STAR受体 3βOH脱氢酶 17α羟化酶 17-20碳链裂解酶 17βOH脱氢酶 Gsα/腺苷酸环化酶 转录因子 5α-还原酶元
苗勒管退化 AMH信号转导 胆固醇转位 ∆5转变∆4信息传递 C21转变C19信息传递
C18-C19氧化还原为C17
PMDS PMDS 脂肪性CAH 生殖器性别不明 生殖器性别不明 生殖器性别不明 Ledig细胞发育不良 T不敏感 生殖器性别不明
4.6性别控制

细胞工程性别控制性别控制自然条件下动物性别比为1︰1。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生产要求人为的对动物的性别加以控制,生产出所需要的动物后代的过程叫性别控制(sex control)。
一、动物的性别决定1)雄性异配子型XYXO 绝大部分哺乳动物某些鱼类和两栖类某些昆虫和线虫2)雌性异配子型ZOZW3未受精产生雄性1.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2.Y染色体性别决定区基因SRYSRY(sex-determining region of Y-chromosome)基因位于Y染色体短臂1区1带3亚带上,它是睾丸决定因子(testis determining factor, TDF)的最佳候选基因,已被许多实验证实。
SRY蛋白含有204个氨基酸,其中部约80个氨基酸区域(High mobility group, HMG)即HMG盒是SRY基因编码蛋白质的唯一功能区。
3.环境对性别的影响动物的性别主要是由于性染色体和性别决定基因遗传决定的,但是环境因素对动物性别也有一定的影响。
特别是温度和激素。
如小蝌蚪温度在34℃以上都发育为雄性,在30℃以下都发育为雌性。
二、性别控制的方法和技术1.X、Y精子的分离1)X、Y精子的差别Y精子的F小体精子的重量(X>Y)精子运动速度精子的耐酸碱性(Y嗜碱性)精子表面H-Y抗原及分布2)X、Y精子的分离方法沉降法离心沉降法电泳法免疫学分离法流式细胞分离法化学药品处理法2.胚胎的性别鉴定方法细胞学方法(核型分析)生物化学微量分析法(与X染色体相关酶法)免疫学方法(利用H-Y抗体)分子生物学方法(利用SRY基因)细胞毒性分析法间接免疫荧光法囊胚形成抑制法DNA探针法PCR扩增法3.激素处理利用一些雄激素或雌激素可以起到性别控制的目的。
比如一些鱼类中已经获得成功,通常用的雄激素是17α 2甲基睾酮,雌激素是17β 2雌二醇。
三、性别控制的意义1.在临床上通过性别控制可以避免一些与性别相关疾病的发生。
第四章 性别控制技术讲解

3、免疫磁珠技术
流式细胞分离法
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 是近年迅速发展起来的细胞或细胞颗粒 定量分析和进行细胞分类研究的新技术。
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er)又称荧 光激活细胞分类器(FACS)是流体喷射 技术、激光光学技术、电子技术和计算 机技术综合性的高科技产品。
性别控制(sex control,SC)指通过人为 干预并按人们的愿望使雌性动物繁殖出 所需性别后代的一种繁殖新技术。
二、性别控制技术的发展概况
20世纪初,McChung(1902)在研究蝗虫精细胞时, 首先提出了性别决定的染色体理论。
此后,Stevens和Wilson 用昆虫进行一系列研究后指 出,雌雄个体中不同的性染色体与性别有关,并将性 染色体定义为X染色体和Y染色体。
精子的分离
X、Y精子分记方法的发展 物理分离法 免疫分离法 流式细胞分离法
物理分离法
沉积分离法 电泳法 层流分离法 白蛋白液柱分离法 传递逆流电流法 Y精子F小体检测
物理分离法(1)
沉积分离法:根据X精子比Y精子稍重,故 沉降速率稍快。
电泳法:X精子带有较多的净负电荷,因此, X精子向正极移动的速度比Y精子快。
层流分离法:根据X精子和Y精子具有不同 的游动方式和行为来分离精子,X精子集中 在液柱的始端而Y精子集中在较远的一端。
物理分离法(2)
白蛋白液柱分离法:在粘滞的白蛋白液柱中, Y精子的游动速率比X精子快。
传递逆流电流法:用热传递和逆流沉积法结 合电流的方法来分离人精子。比较轻的Y精子 移动缓慢,从而分别收集到X和Y精子。
1959年Welshons和Jacobs等提出Y染色体决定雄性的 理论,引起了人们从染色体上寻找性别决定基因。
性别决定

性别遗传和伴性遗传题型(三)班级 姓名 题型三、与性别决定相关题型【性别决定基础知识】1、概念理解:雌雄异体..的生物决定性别的方式,雌雄同体..的生物无.性别决定。
动物:一般为雌雄异体植物:一般为雌雄同体。
如:豌豆、玉米、黄瓜、小麦。
但是也有雌雄异体的。
如:杨树、柳树、银杏、大麻、女搂菜、石刀板菜。
2、方式:(1)主要方式:性染色体决定。
分为:XY 型和ZW 型。
比较XY 型和ZW 型:(2)其它方式:①染色体倍数:如蜜蜂②环境等。
性别是基因型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3、基础:性染色体4、时间:受精作用时5、特别提醒:(1)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并不都是控制性别的,如色盲基因。
(2)性别既受性染色体控制,又与部分基因有关。
(3)性染色体在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中都有。
(4)XY 型和ZW 型是指决定性别的染色体而不是基因型。
,但性别相当于一对相对性状,其遗传遵循分离定律。
例1、对人来说,子代的性别主要取决于亲代的( )A 、卵细胞B 、精子C 、性激素D 、促性腺激素例2、人体在正常情况下,精子形成过程中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的数目和类型包含有( )①44+XY ②44+XX ③22+Y ④22+X ⑤44+XY ⑥88+XXXX ⑦88+XXYY ⑧88+YYYYA 、①③B 、③④C 、①②③④D 、①②③④⑤练习1、正常人体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可表示为( )A 、44+XX 或44+XYB 、22+X 或22+YC 、44+XX 或44+X0D 、22+XY 或22+XX练习2、雄蛙和雌蛙的性染色体组成分别是XY 和XX ,假定一只正常的雌性蝌蚪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变成了一只能生育的雄蛙,用此雄蛙和正常雌蛙交配,其子代的雌蛙和雄蛙的比例是( )A 、雌:雄=1:1B 、雌:雄=2:1C 、雌、雄=3:1D 、雌、雄=1:0练习3、血友病是伴X 隐性遗传病。
一个家庭中母亲患血友病,父亲正常,生了一个凝血正常的男孩,关于其形成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精子形成时减一异常减二正常B 、卵细胞形成时减一异常减二正常C 、精子、卵细胞、受精卵形成均正常D 、精子形成时可能减一正常减二异常 练习4、下列有关性别决定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含X 的配子数:含Y 的配子数=1:1B 、XY 型性别决定的生物,Y 染色体都比X 染色体短小C、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 染色体的精子数量相等D、各种生物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可分为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题型四、伴性遗传基本题型(一)知亲代推子代例1、决定毛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型为bb、BB和Bb的猫分别为黄、黑和虎斑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性别决定(Sex Determination)与性别控制(Sex Control)
(正文)
一、概述
1.什么是性别?
●《高级汉语词典》中“性别”条目:----雌雄两性的区别,一般指男女两性的区别。
一
般对应于英文词汇“sex,gender”。
●《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中“Sex”条目:----The condition of being
either male or female.
●《美国传统词典》(双解)中“sex”条目:----The property or quality by which organisms
are classified as female or male on the basis of their reproductive organs and functions.(基于生殖器官和功能而将生物体分为雌或雄的性质或特点);Either of the two divisions,designated female and male,of this classification.(两性之一这种分类中雌或雄两性中任一个);The condition or character of being female or male;the physiological,functional,and psychological differences that distinguish the female and the male.(性特征作为雌或雄的情况或特点,以区分雌雄的生理、功能和心理区别)。
●《维基百科英文版》中“Sex”条目:----生物中有许多物种可以划分成两个或两个以
上的种类,称之为性别。
这些不同的性别个体会互相补足结合彼此的基因,以繁衍后代,这种过程称为繁殖。
典型的情况下,一个物种会有两种性别:雄性与雌性。
雌性被界定为生产较大配子(gamete,也就是生殖细胞)的那一方。
●“Gender”条目:----是指一个人或个性中所带有的阳刚气质(masculinity)或阴柔气
质(femininity)。
一个人的总体性别是很复杂的,包含了无数外表、言语、动作等等各方面的特质。
总体性别通常不容易作一个简单的分类,虽然社会倾向于假设有一个简单的二元划分。
2.性别的类型有哪些?
●生物的性别类型:
一般为两种,雌性和雄性,也有例外,如雌雄同体(贝类动物中有些为雌雄同体)。
个别生物仅发现一种性别,可以同性繁殖。
在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州有一种蜥蜴,其种群中不曾发现过一个雄性,雌性不需要精子来受精,它们的卵在预定的时间分裂,然后便长成一只小蜥蜴,而所有以这种方式产生的蜥蜴都是雌性。
但从理论上讲,一种生物可以有多种性别。
如个别生物多达13种性别,如有种黏液霉菌就有13种“性别”。
但这些多性别的物种很稀有,大多数物种都只有雌性和雄性两种性别。
大自然孕育了生物,生物在进化过程中慢慢地出现了性别。
性在进化上究竟有什么好处?为什么大多数生物都选择了两性的繁殖方式?
早在1958年,对现代达尔文主义的创立有重大贡献的生物学家罗纳德?费舍尔在他的著作《自然选择的遗传学理论》中,就明确提出了这个问题。
但这个问题在此后40多年的时间内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答。
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举行的第19届国际遗传学大会上,温哥华英国哥伦比亚大学的进化
生物学家莎莉?奥托教授发言说:“鸟类交配,蜜蜂交配,人类也交配,但是却无人知晓性别究竟是如何进化的。
假如可以创造出能够自行繁殖的女性,为什么还要创造男性呢?无庸讳言,21世纪的今天,进化生物学家仍然没有走出性别进化的迷宫。
”
雌性为什么愿意付出这“50%”的代价?
许多生物,不需要雄性和雌性,照样可以代代相传。
比如,细菌就是通过最简单的方式自我复制―――一个变成两个,两个变成4个,依此类推。
通过无性繁殖而产生的个体,都是完全相同的“复制品”。
在只有两种性别且雌雄异体的生物中,一个个体要繁殖后代,就必须要与同种的异性个体进行交配。
性对于生物体本身并不是一件什么好事。
对于雄性来说,他们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寻找和讨好配偶,或为求偶而战,弄得伤痕累累乃至有生命危险。
对于雌性来说,有性生殖的结果使她们的基因只能有一半传给子女,而来自雄性的另一半未必就很优秀,说不定受骗上当被一个孬种所勾引。
如果她们采用单亲无性生殖,她们的基因就能百分之百地传下去。
至今还有几千种生物采用无性生殖,就避免了那“50%”的代价。
但是在现今存在的几百万种动植物中,为什么绝大多数都采用有性生殖或者是有性和无性生殖相结合?它们的雌性为什么愿意付出这“50%”的代价?性在进化上究竟有什么好处?
目前流行的观点认为,有性繁殖带来了基因重组,基因重组带来了无穷无尽的变异,而丰富的变异更有能力接受生存的挑战。
这有点像参加抽奖,单性生殖只是买了一张彩票,然后把它复印了许多次,复印得再多也不能增加中奖概率,而有性生殖却是买了许多不同号码的彩票,显然最有可能中奖。
两性的选择是基因组在“争斗”过程中进化妥协的结果?
在两种性别的个体数目大致相等的情况下,某一个个体只能有一半的机会遇到异性的个体,从而在寻找异性个体的过程中往往要浪费不少时间和精力。
如果一种生物有很多种性别,假设有100种,而且这种生物的个体只要找到与己不同性别的个体就可以进行交配生殖;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某一个个体来说,每100个其他个体中就有约99个是异性个体,从而它可有99%的机会遇到异性的个体。
这样,每一个个体都可以只用较少的时间和精力就能达到有性生殖的目的。
既然只有两种性别降低了物种延续的概率,那生物为什么大多只有两种性别呢?近年有人提出了一种比较合理的解释,认为这是基因组“争斗”的进化妥协结果。
基于在一般的有性生殖中,都有通过不同性别的生殖细胞融合,重新组合起成为一个整体,来源于不同细胞的线粒体基因组或叶绿体基因组为了各自的利益、为了更多地复制,就有可能会产生一些可以“消灭”来自另一个细胞的线粒体或叶绿体的变异。
这种细胞器官的“互相残杀”将会导致整个细胞的灾难。
为了使有性生殖能顺利进行,生物进化必须产生出一种能避免发生细胞内“战争”的方式。
最简单的解决办法就是形成只有两种性别的有性生殖体系,其中一种性别放弃把细胞质的遗传物质传给下一代的机会,而另一种性别则享有把细胞质的遗传物质传给下一代的权利。
今天的两性制度,也许正是以前多性制度垮台之后的结果。
那种有13种性别的黏液霉菌又如何呢?深入的研究发现,这13种性别并不是平等的。
同样为了防止线粒体之间的战争,存在着一个等级森严的制度:比如说,第13号的性可以跟任何别性交配,在交配时只有它能够遗传下线粒体基因,其它的性必须抛弃自己的线粒体;对于第12号的性来说,只有在跟11号或者低于11号的别性交配时,才有保留线粒体基因的特权;依次类推。
可见如果只有一性,或者有两个以上的性,反而让有性生殖变得复杂起来,不如只有两性那么简单明了。
在黏液霉菌中,低一号的性有时会发生突变,拒绝抛弃自己的线粒体,其
结果是跟与之交配的高一号的性同归于尽。
如果这样的造反持续下去,等级森严的制度最终会垮台,性别的种类会越来越少,直到只剩下两种性。
也许,今天的两性制度,正是以前多性制度垮台之后的结果。
●人类性别的三个方面:
一般说来,性别包括生物学(即生理)性别、社会性别和心理(即自己认定的)性别。
绝大多数人三者是协调统一的。
●生物学性别
染色体性别(又称遗传性别):正常男性的性染色体性别XY,女性是XX,其它的染色体核型都为异常。
性腺性别:男有睾丸和附睾,分泌雄性激素;女有卵巢,分泌雌性激素。
视线可及的外生殖器男性有阴茎和睾丸;女性有阴蒂、大小阴唇和阴道口。
女性还有视线不可及的生殖器官卵巢、输卵管和子宫。
表现性别:生殖器形态性别。
激素性别:女性卵巢产生卵子,分泌雌二醇(活性最高)、雌三醇、雌酮;男性睾丸产生精子,分泌睾酮(活性最高)、雄酮、雄烯二酮、脱氧表雄酮。
因此,男女明显存在性腺水平的差别。
另外,不论男女,肾上腺皮质分泌雌、雄激素。
其中,雌酮和雌二醇可以相互转换,而雄烯二酮可以转换为雌酮和睾酮,睾酮可以转换为雌二醇。
就是说,男性体内也有少量的雌激素,女性体内也有少量的雄激素。
但是,激素性别是由睾丸(或卵巢)决定的。
脑性别:女性的丘脑下部存在着调节性腺激素的两个中枢:持续中枢和周期性中枢,后者为女性特有,它控制卵巢周期和月经周期。
男性只有持续中枢。
●社会性别
社会性别首先来自父母认定的性别,有人称之为抚养性别,而后到户籍登记的性别就是公民性别,成为被社会公认的性别。
社会性别的认定有时会出偏差,因为非医学专业的父母大多是以外生殖器来识别孩子的性别并进行抚养的,也有极少数长者或明或暗地按自己的心愿对孩子进行性别抚养,即所谓“假小子”或“假姑娘”。
这种性别抚养可能会把孩子的心理性别引向歧途。
另外,如果出现了与生物学性别不协调的性别抚养,也会影响孩子心理的健康发育。
从出生开始,尤其是3岁以前及青春期前后,以生物学性别为依据引导孩子认识自己的性别是父母、长者和社会的共同责任。
●心理性别(又称性身份性别自认或性别同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