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索桥设计
悬索桥设计规范

悬索桥设计规范悬索桥是一种常见的桥梁结构,它采用了悬索来支撑主梁,具有较大的跨度和高度。
为了确保悬索桥的结构安全和设计合理,我们有一些基本的设计规范需要遵守。
1. 跨度:悬索桥的跨度较大,一般为500米以上。
跨度的选择应考虑到水下航道通行的需要和地质条件等影响因素。
2. 主梁:悬索桥的主梁由悬索和主梁组成。
悬索的材料应使用高强度、耐腐蚀的材料,如钢索。
主梁的材料可以使用钢结构或混凝土等。
3. 拱度:悬索桥的主梁应采用适当的拱度,以保证桥面处于平稳状态,不会产生震动和振动。
4. 塔塔高度:悬索桥的塔塔高度应根据桥梁的跨度和地形条件等确定。
在大跨度悬索桥中,为了减小桥面高度对航道的影响,应尽可能降低塔塔的高度。
5. 悬索设计:悬索桥的悬索设计应根据桥梁的跨度和荷载条件等确定。
悬索的位置和角度要合理选择,以保证悬索在荷载作用下不会产生过大的应力和变形。
6. 荷载标准:悬索桥的荷载标准应符合国家相关规范,包括自重、活载和风载等。
在设计中应考虑到不同工况下的荷载组合,以保证桥梁在各种工况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7. 风振问题:悬索桥在遇到风力作用时容易发生振动现象。
因此,在设计中应考虑风振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增加刚度、加装阻尼器等,以提高桥梁的抗风振能力。
8. 钢构设计:钢悬索桥的设计应满足相关钢结构设计规范,包括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等要求。
对于大跨度钢悬索桥,还需要进行疲劳和断裂的研究,以保证悬索桥在使用寿命内不会发生破坏性的事故。
9. 锚固设计:悬索桥的锚固设计应考虑锚点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锚点的材料和结构应能承受桥梁的动态荷载和静态荷载,防止锚点的移动和失稳。
10. 防腐措施:悬索桥的悬索和主梁等构件需要采取适当的防腐措施,以保证其长期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总之,悬索桥的设计应严格遵守相关的设计规范和标准,确保桥梁的结构安全和使用寿命。
在设计中需要考虑到桥梁的跨度、荷载、风振等因素,使得悬索桥能够满足运行要求,为人们的出行提供安全可靠的交通工具。
典型悬索桥构造与设计要点 (2)

典型悬索桥构造与设计要点引言悬索桥是一种常见的桥梁形式,以悬挂在主跨上的主索为承重构件,采用悬索的方式进行跨越,具有独特的结构形式和美观的外观。
本文将对典型的悬索桥构造和设计要点进行详细介绍。
主要构造要素典型的悬索桥通常由以下主要构造要素组成:1.主塔:主塔是悬索桥的主要支撑结构,负责承受悬挂在主跨上的主索的重量,并将重力传递给桥墩或基础。
主塔通常采用混凝土或钢构建,形状可以是单塔或双塔。
2.张力调节系统:悬索桥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风、温度等外部因素的影响,悬索的张力可能会发生变化。
为了保持悬索的稳定性和桥梁的平衡,需要配备张力调节系统。
张力调节系统可以通过调整锚固点位置或添加张力调节装置来实现。
3.主索:主索是悬挂在主塔上的承重构件,其形状为弧线状,材料通常为钢缆。
主索通过锚固点固定在主塔上,并悬挂在辅助塔上。
4.辅助塔:辅助塔位于主跨两侧,用于支撑主索,并平衡主跨上的荷载。
辅助塔通常采用混凝土或钢构建,形状可以是单塔或双塔。
5.承重索:承重索是悬挂在主索下方的承载桥面荷载的构件,其形状通常为平直线状。
承重索通过悬挂索连接到主索上,将桥面荷载传递给主索。
6.桥面:桥面是承载行车和行人的部分,通常由钢梁或混凝土板构成。
桥面可以采用悬挂桥面或刚性桥面,具体选择取决于桥梁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
设计要点在设计悬索桥时,需要考虑以下要点:1.荷载分析:悬索桥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到桥梁所承受的荷载,包括静态荷载和动态荷载。
静态荷载主要包括桥面荷载、人行荷载和防护栏荷载,动态荷载主要包括风荷载和地震荷载。
荷载分析对桥梁的设计方案和结构设计具有重要影响。
2.结构稳定性:悬索桥的结构稳定性是桥梁设计的基本要求。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进行结构计算和抗震计算,确保主塔和辅助塔的稳定性,以及主索和承重索的牢固性。
3.张力调节:悬索桥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外界因素会导致主索的张力发生变化。
为了保持悬索桥的平衡和稳定,需要设计合适的张力调节系统,对张力进行调整和控制。
桥梁施工中的悬索桥设计与施工要点

桥梁施工中的悬索桥设计与施工要点悬索桥是一种常见的桥梁类型,其独特的结构形式使其在跨越大距离、承载大荷载方面具有优势。
在悬索桥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有一些关键要点需要注意。
本文将介绍悬索桥设计与施工的要点,以帮助工程师和施工人员更好地完成悬索桥的建设。
一、悬索桥的设计要点悬索桥的设计涉及众多细节和因素,以下是其中的一些重要要点:1. 悬索桥主梁设计:悬索桥的主梁是连接主塔和悬索索塔的关键组件,其设计需要考虑桥跨度、荷载和矢跨比等因素。
在确定主梁的材料、断面形状和尺寸时,需要兼顾强度、刚度和经济性。
2. 主塔设计:主塔是悬索桥的支撑点,承受着悬索索塔和主梁传递下来的荷载。
主塔的高度和形状需要根据所在地形、桥梁跨度和荷载进行合理设计,以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3. 索塔设计:索塔是支撑悬索索的结构,其高度和位置影响着悬索系统的稳定性和桥梁的整体性能。
索塔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荷载、风荷载、地基条件和施工工艺等因素,确保其满足强度和稳定性的要求。
4. 悬索索设计:悬索索起到传递荷载的作用,其设计涉及索径、索距和索段长度等参数的确定。
合理的悬索索设计可以提高桥梁的稳定性和抗风性能,减小施工和维护的难度。
5. 索夹设计:索夹是将悬索索连接到主梁上的关键部件,其设计需要满足索线的受力要求,并考虑到不同的索段的调整和维护需求。
二、悬索桥的施工要点悬索桥的施工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以下是几个关键要点:1. 施工计划和组织:在进行悬索桥施工前,需要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并组织好施工人员、设备和材料。
合理的施工计划可以减少工期,提高施工效率。
2. 基础施工:悬索桥的基础是保证桥梁稳定的关键,需要选择合适的基础类型,并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基础施工需要注意地质条件、排水和防护等因素。
3. 主梁制作和架设:主梁的制作需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焊接、拼接等工艺,并保证质量和尺寸的准确性。
主梁的架设需要考虑起重设备、安全措施和施工工艺等因素。
第九章 悬索桥

§ 9.1 悬索桥的受力特点与结构体系
第三代悬索桥,形成了美式悬索桥体系,主缆采用纺丝法, 加劲梁采用桁架梁,桥塔以钢塔为主。
§ 9.1 悬索桥的受力特点与结构体系
第四代悬索桥,以流线形扁平钢箱为主要特征的英式悬 索桥。
§ 9.1 悬索桥的受力特点与结构体系
9.1.1 悬索桥的受力特点
主缆是结构体系中的主要承重构件,受拉为主; 桥塔是悬索桥抵抗竖向荷载的主要承重构件,受压为主; 加劲梁是悬索桥保证车辆行驶、提供结构刚度的二次结构, 主要承受弯曲内力; 吊索是将加劲梁自重、外荷载传递到主缆的传力构件,是 联系加劲梁和主缆的纽带,受拉。 锚碇是锚固主缆的结构,它将主缆中的拉力传递给地基。
地锚式悬索桥
斜单杆 主缆与主梁固结
主缆
自锚式悬索桥
§ 9.2 悬索桥的结构组成
9.2.1 锚碇
用来锚固主缆的重要结构,将主缆的拉力传递给地基。 重力式锚碇依靠巨大的自重来抵抗主缆的垂直分力,水 平力由锚碇与地基间的摩擦力或嵌固阻力来承担。 隧道式锚碇将主缆的拉力直接传递给周围的岩石。
重力式锚碇
9.3.1 总体布臵
4、加劲梁的尺寸 加劲梁的尺寸主要是确定加劲梁的高度和宽度。 桁架式 加劲梁
梁高
h=8~14m
高跨比
h:L= 1/70~1/180
箱形 加劲梁
梁高
高宽比
高跨比
h=2.5~4.5m h:B= 1/7~1/11 h:L= 1/300~1/400
抗风稳定性需要
§ 9.4 悬索桥的计算
§ 9.1 悬索桥的受力特点与结构体系
9.1.1 悬索桥的受力特点 静力特性
(3)改变主缆的垂跨比将影响结构的内力,结构体系的刚 度也将随之改变。 减小垂跨比,主缆的拉力将增大,从而起到减小挠度 的作用,即增大体系的刚度。 (4)随着跨径的增大,加劲梁的高跨比应越来越小。 加劲梁的挠度是随着主缆的变形产生的,加劲梁本身 刚度的作用已影响不大,这与其他桥型的主要构件截面积 总是随着桥梁跨径的增加而显著增加不同。
缆索承重桥梁之悬索桥构造及设计计算

缆索承重桥梁之悬索桥构造及设计计算悬索桥是一种常见的缆索承重桥梁,由主悬索、次悬索、桥面和塔构成。
其特点是悬挑距离长、塔高、桥塔之间跨度大,能够满足交通需要,同时其结构也相对稳定。
悬索桥的设计计算主要包括塔的高度、主悬索和次悬索的设计、桥面荷载的计算等。
首先,塔的高度需要满足一定的要求,一般要高于悬索桥的主悬索距离。
塔的高度设计不仅需要考虑桥面的拱度,还需要考虑塔之间的跨度,以保证结构稳定性和桥梁的安全性。
主悬索和次悬索的设计是悬索桥中最重要的部分,它们负责承受桥面的荷载。
悬索桥的主悬索是从塔顶到桥面中央的一条曲线,而次悬索则是从塔顶到桥面两侧的曲线。
主悬索和次悬索一般采用钢缆或预应力混凝土。
设计时需要考虑主悬索和次悬索的自重、荷载以及悬索桥的自重等因素,进行应力和变形的计算,以确保结构的稳定和安全。
在设计过程中,还需要考虑悬索桥的动态响应,防止因为振动而对桥梁产生不良影响。
另外,桥面荷载的计算也是悬索桥设计的重要一环。
桥面荷载一般包括活载荷载和恒载荷载两部分。
活载荷载是指交通载荷,包括车辆和行人的荷载。
恒载荷载是指悬索桥本身的自重和设备荷载等。
在计算过程中,需要考虑桥梁的应力分布、变形和挠度,以确保桥梁的安全和稳定。
最后,设计时还需要考虑材料的选取、施工方案等因素。
悬索桥的设计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确保悬索桥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经济性。
总之,悬索桥的构造和设计计算是一项复杂且系统的工程,需要考虑各种因素和条件,以保证悬索桥的安全和稳定。
设计师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设计和计算,以实现悬索桥的目标。
悬索桥设计与施工要点

悬索桥设计与施工要点悬索桥是一种采用索链支撑桥面的特殊桥梁形式。
悬索桥具有高度的美学价值和结构稳定性能,因此在现代桥梁工程中应用广泛。
然而,由于悬浮在空中的桥面,悬索桥的设计和施工难度较大。
本文将从设计和施工两个方面探讨悬索桥的相关要点。
一、设计1. 悬索桥的设计载荷首先应考虑桥面行车荷载、自重、风荷载和地震荷载。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合理选择材料,保证桥梁稳定性和寿命。
2. 需要根据跨度大小和决策得出最佳索链距离。
3. 悬索桥的主梁截面应当如此选择,以在沿桥面展宽范围内使悬索链水平风力影响系数最小。
如果桥面宽度过大,必须向悬索链上提升金属横梁,并在横梁下方卡入混凝土或钢波纹板,以构成桥面。
4. 考虑到风荷载的大幅度变化,悬索桥在设计过程中应考虑动力计算方法,通过预报不同风力等级下桥梁的响应,优化设计方案。
二、施工1. 悬索桥施工前应在施工场地进行先期试验和样板制作,以验证设计计算的合理性。
2. 在进行施工前,应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特别是在风小、起重机站立位置和顶板离地高度受限的情况下需做好安全预措施。
3. 悬索桥施工时,需要协调好吊装方案与作业程序,保证作业过程中尽量减少变形和位移。
对于高度不够的吊装机,可以采用增设斜拉的方式来实现吊装。
4. 悬索桥在施工时最容易受到风力的影响,因此施工地点的风速应为安全范围内,并且需要及时监测风速变化。
遇到大风天气时,需暂停施工并采取措施保护施工现场安全。
结论:设计和施工是悬索桥建设的两个重要方面,需要合理的设计方案、详细的施工方案、合适的材料选用以及安全预措施等。
只有不断的积累经验,才能更好地突破悬索桥建设的难点问题。
吊桥(悬索桥)施工组织设计

吊桥(悬索桥)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篇】吊桥(悬索桥)施工组织设计正文:1. 项目概述本文档旨在为吊桥(悬索桥)施工组织设计提供详细的指导。
本项目是一个吊桥(悬索桥)的建设工程,包括桥梁主体结构的施工、主要设备和材料的采购、安全管理等相关内容。
2. 施工准备阶段2.1 前期调查与设计在吊桥(悬索桥)施工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前期调查与设计工作。
包括场地勘察、地质勘察、水文气象调查、结构设计等,确保施工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2.2 施工材料准备根据设计规范和施工要求,进行吊桥(悬索桥)所需的各类材料的采购准备工作。
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同时合理安排材料的进场和储存。
2.3 设备准备根据施工计划,确定各类设备的类型、数量和规格,进行设备的采购或租赁准备工作。
同时,检查设备的运行状况,并对其进行维护和保养。
3. 施工组织安排3.1 组织架构设立吊桥(悬索桥)施工项目组,明确各个职责和权限。
相关部门和人员要有明确的分工和配合,确保施工工作的有序进行。
3.2 安全管理建立健全的施工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等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3.3 进度管理编制合理的施工计划和施工进度表,根据各个施工的紧密连系,制定合理的施工顺序,确保施工进度的严格执行。
4. 施工流程4.1 基础施工进行吊桥(悬索桥)基础施工工作,如桥墩的建设、桥面板的安装等。
根据地质勘察结果和设计要求,确保基础施工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4.2 主梁施工吊桥(悬索桥)的主梁施工包括吊装和安装,需要合理选择起重设备和施工方法,确保主梁的安装质量。
4.3 索塔和悬索线施工吊桥(悬索桥)的索塔和悬索线是关键部件,需要进行精确的施工工作。
合理选择施工方法和设备,确保索塔和悬索线的安装牢固和稳定。
4.4 完工验收在吊桥(悬索桥)的竣工阶段,进行完工验收工作。
相关部门和专业人员对吊桥(悬索桥)进行检查和测试,确保其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
悬索桥的构造与设计

2.1.2 悬索桥各部分的作用 主缆:是结构体系中的主要承重构件;通过塔
顶索鞍悬挂在主塔上并锚固于两端锚固
体中的柔性承重构件。
主塔:是悬索桥抵抗竖向荷载的主要承重构
件;支承主缆的重要构件。
加劲梁:是悬索桥承受风荷载和其它横向水平 力的主要构件,提供桥面和防止桥面 发生过大的挠曲变形和扭曲变形,主 要承受弯曲内力。
土地基、城市桥等。
双链式悬索桥(小跨度悬索桥) 双链式悬索桥的恒载及均布活载由上下链 平均负担,非均布活载以及半跨活载时结构的 受力及变形特性较好,分散构件受力可减小构 件截面尺寸和单件重量;缺点:构件增多分散, 安装及养护维修不利。
地锚式悬索桥的孔跨布臵形式(力学体系) 单跨:适于边跨建筑高度小、曲线边跨。由于 边跨主缆的垂度较小对荷载变形有利,架 设主缆时索鞍预偏量较大;梁端用吊杆或 者摆柱作支撑的悬浮体系,纵向位移不受 限制。主跨1385米江阴大桥。 三跨:最常见。
桥塔横向结构形式: • 刚构式(框架式):单层或者多层门架,明快 简洁。 • 桁架式:若干组交叉的斜杆与水平横梁组成桁 架,施工时稍显困难。 • 混合式:仅在桥面以下设臵交叉斜杆以改善受 力和经济性能。 塔柱横向可竖直或者稍带倾斜(斜柱式) 或转折点(折柱式),后两者稳定性能好且较 为经济。 现代认为钢筋混凝土刚构式桥塔是悬索桥 的桥塔最佳选择。
2.3.2 吊索 布臵形式:竖直;倾斜(提高整体振动时的结构阻 尼值)。 材料:刚性吊杆(少量小跨:圆钢或钢管);柔性 吊索:钢丝绳或者平行钢丝索(多采用)。 • 钢丝绳索 绳心式:以一股钢丝绳为中央形心,外围用钢丝束 股围绕扭绞而成。 股心式:7股钢丝束股扭绞而成,中央一股为股心 注意:钢丝束股的扭绞方向与其间钢丝的扭转方向 相反。 • 平行钢丝索(PWS):多根Φ5~7镀锌钢丝外加 PE套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 | x0 v | x h 0 v | x h 0
(38)
(42)
得:
si n h si n x (h x ) cosh v (x ) si n h h cosh si n x M (x ) P si n h h cosh
2
0
L
0
dy d dx 0 dx dx
(25)
式中:L-两锚碇间的水平距离 式(25)中第三项进行分部积分,并利用x=0和x=L时=0的边界条件,有:
2.悬索桥的近似分析(续)
L 0
dy d dy dx dx dx dx
L 0
L
0
d2y 8f dx dx2 l2
3.主塔的计算(续)
图14.9为纵向荷载作用下桥塔的计算模式。 塔顶作用着主缆竖向分力 p ,活载或其它荷载引起 的塔顶水平位移、加劲梁传来的集中力R,塔身受 有塔自重、顺桥向风载或其它广义纵向纵向荷载, 用带有几何非线性的平面杆系程序,可以直接对塔 进行分析。 为了定性分析,将塔自重集中于塔顶,讨论等截面 塔在活载作用下的受力情况。x处的弯矩为:
直接作用于塔身的自重、风荷、地震荷载、温 变荷载;由主缆传来的荷载 , 它一方面改变加 劲梁和主缆传至塔上的竖向荷载,另一方面将 在塔顶产生顺桥向和横桥向的水平位移,当两 根主索受力不一致时,主塔还会受扭。 工程中桥塔的设计流程如图示,下面结 合设计流程逐一介绍主塔在纵向和横向 荷载作用下的静力计算和稳定计算。
dx
0
L
(26)
代入式(25)整理后得:
Ec Ac 1 L Hp ( dx tLt ) Lp 0
Hp EC AC
1
(27)
L
0
L L dy d dx dx t dx 0 3 2 0 0 cos cos dx dx
d2y 8f 2 2 , dx l Lt sec 2 dx,
0 L
Lp
L
0
sec dx,
3
(28)
式中: 为线胀系数;t为温度变化;ECAC为主缆轴向刚度。
2.悬索桥的近似分析(续)
最后,非线性微分方程要通过(23)和(27)两式迭代才能求解,
尚达不到实用计算的要求。针对大跨径悬索桥活载远比恒载
为小的特点,Godard提出了在式(23)中只考虑恒载索力对竖 向荷载的抗力,形成了线性挠度理论。此时线性叠加原理和 影响线加载均可应用,使计算得到了简化。李国豪教授在此 基础上于1941年提出了等代梁法和奇异影响线的概念,揭示 了悬索桥受力的本质,使挠度理论变为实用计算成为可能。 下面对等代梁法作一简要介绍。 应该指出:线性挠度理论忽略了竖向荷载本身引起的主缆水
4) 由自由悬挂状态下的缆长扣除主缆自重产生的弹性伸长, 得到主缆无应力长度。以中跨为例,说明成桥状态的计算。
2.悬索桥的近似分析(续)
2.2 加劲梁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近似分析
悬索桥加劲梁先铰接后固结的施工特点,决定了加劲梁 在一期恒载作用下没有整体弯矩。 加劲梁竖向荷载主要指二期恒载和活载等.如图所示。 假定:忽略梁体剪切变形、吊杆的伸缩和倾斜变形对结构 受力的影响,将离散的吊杆简化为一连续膜。微小索段 的平衡方程为: d2y (18) H q 2 q dx
3.主塔的计算(续)
3.2 主塔在纵向荷载作用下的实用计算
纵向荷载是指顺桥向的风荷载、地震荷载、加劲梁和主缆传到 主塔的活载等。 在活载作用下,桥塔将发生水平位移,由于主塔纵向抗推刚度 相对较小,塔顶水平位移的大小,主要是由主缆重力刚度的水 平分量决定,而与塔的抗弯刚度关系不大。 活载计算中常忽略塔的弯曲刚度,先求出主塔水平位移,再将 它作为已知条件计算主塔内力。 在计算中,必须考虑两种加载状态: 最大竖向荷载与相应塔顶位移状态; 最大塔顶位移与相应竖向荷载状态。 一般来说,后一种状态可能更为不利。
几种计算理论的基本假定
弹性理论
(1)悬索为完全柔性,吊索沿跨密布; (2)悬索线性及座标受载后不变; (3)加劲梁悬挂于主缆,截面特点不变;仅有二期 恒载、活载、温度、风力等引起的内力。
计算结果:悬索内力及加劲梁弯距随跨经 的增大而增大。
几种计算理论的基本假定
挠度理论 与弹性理论不同之处仅在于:考虑悬索竖向变形 对内力的影响(不考虑剪力变形、吊杆倾斜及伸缩 变形,影响较小)。 线性挠度理论:忽略挠度理论中活载引起的主缆水 平分力与竖向位移之间的非线性关系。 计算结果:加劲梁弯距铰弹性理论结果要小。
成桥状态近似计算作如下基本假定:
1) 主缆为柔性索,不计其弯曲刚度;
2) 加劲梁恒载由主缆承担; 3) 在主缆吊梁段,主缆、索夹、吊杆和加劲梁自重都 等效为沿桥长均布的荷载q;在无梁段,主缆自重沿 索长均匀分布。
2.悬索桥的近似分析(续)
2.1 成桥状态的近似计算法
主缆设计计算步骤:
1) 导出主缆成桥态的线形、张力以及几何长度的计算公式; 2) 扣除加劲梁恒载作用下主缆产生的弹性伸长量,得到主缆 自由悬挂态的缆长,即自重索长; 3) 在索鞍两边无应力索长不变的情况下,用主缆在空挂状态 塔顶左、右水平力相等的条件求索鞍预偏量;
d2 d 2 (EI 2 ) q( x ) p( x ) q q p 2 dx dx
设EI为常数,将(22)代入(20)整理得:
(22)
d 4 d 2 d2y EI 4 (H q H p ) 2 p (x ) H p 2 dx dx dx
式(23)就是挠度理论的基本微分方程。
有限位移理论 综合考虑各种非线性因素的影响,适于大跨径。
1.概述(续)
悬索桥设计的计算内容
精确合理地确定悬索桥成桥内力状态与构形; 合理确定悬索桥施工阶段的受力状态与构形,以期 在成桥时满足设计要求; 精确分析悬索桥运营阶段在活载及其它附加荷载作 用下的静力响应; ★ 悬索桥的设计计算要根据不同的结构形式、不同的 设计阶段、不同的计算内容和要求来选用不同的力 学模式和计算理论。基本上以计算主缆为主。
M (x ) Fx P ( v (x ))
(37)
式中: F使塔顶位移达到时的水平力。对于 给定的悬索桥,通过缆梁体系分析可以求得 p 和,这里假定为一已知常量。
纵向载作用下桥塔 的计算模式
3.主塔的计算(续)
由塔的弯曲平衡微分方程:
EIv (x ) M (x ) 0
1.概述(续)
悬索桥计算理论的发展与悬索桥自身的发展有 着密切联系
早期,结构分析采用线弹性理论(由于桥跨小,索自重较 轻,结构刚度主要由加劲梁提供。 中期(1877), 随着跨度的现代悬索桥分析采用有限位移理论的矩阵位移法。
跨度不断增大的同时,加劲梁相对刚度不断减小,线性挠度理 论引起的误差已不容忽略。因此,基于矩阵位移理论的有限元方 法应运而生。 应用有限位移理论的矩阵位移法,可综合考虑体系 节点位移影响、轴力效应,把悬索桥结构非线性分析方法统一到 一般非线性有限元法中,是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
悬索桥各部分的作用
主缆是结构体系中的主要承重构件,受拉为主;
主塔是悬索桥抵抗竖向荷载的主要承重构件,受压为主; 加劲梁是悬索桥保证车辆行驶、提供结构刚度的二次结构, 主要承受弯曲内力; 吊索是将加劲梁自重、外荷载传递到主缆的传力构件,是 连系加劲梁和主缆的纽带,受拉。 锚碇是锚固主缆的结构,它将主缆中的拉力传递给地基。
4
(33)
式中:c ,d分别为索、梁横向风荷集度;l,EI分别为悬 索桥跨径和梁横向抗弯刚度;H为主索水平拉力。
2.悬索桥的近似分析(续)
根据索面刚性转动的假定,有:
f c h d
(34)
式中: f,h分别为主缆的矢高,加劲梁形心到吊点距离。 由式(33)、(34)得:
fl 2 H d 9.6EIh c q fl 2 H 9.6EIh
水平静风荷载作用下的悬索桥
2.悬索桥的近似分析(续)
这种方法假定横向风荷在加劲梁和主缆间产生的重分配力 (实质上就是吊杆沿梁长每延米的水平分力)为沿梁长的均布 荷载 q ,索面和梁体在位移时保持刚性转动。于是,加劲梁 和主缆跨中的水平位移d和c可写成:
5l d ( d q) 384EI c q 2 c l 8H
EI ( d q( x)) 4 dx 4 d c ( x) H ( q ( x )) c dx 2 d 4 b ( x)
(36)
q(x)是一个未知荷载,可以根据梁、塔的位移协调条件,通 过迭代计算求解。
3.主塔的计算
3.1 受力特点
悬索桥主塔承受的主要荷载有:
2.悬索桥的近似分析(续)
悬索桥计算模型
在成桥后竖向荷载p(x)作用下,荷载集度由q变为qp,外力作用下主缆和 加 劲 梁 产 生 挠 度 , 主 缆 挠 度 由 y 变 为 (y+) , 主 缆 水 平 拉 力 Hq 变 为 (Hp+Hq),根据式(18)有:
d2y d 2 d2y H p 2 (H p H q ) 2 q p H q 2 dx dx dx
将(18)、(19)两式相减得:
(19)
d2y d 2 H p 2 ( H p H q ) 2 (q p q ) dx dx
(20)
2.悬索桥的近似分析(续)
以加劲梁为研究对象,在p(x)作用下加劲梁上的竖向荷载为:
q(x)=p(x)-(-q+qp)
加劲梁的弹性方程为:
(21)
(35)
将式 (35) 得到的 q 值代回式 (33) ,就可算出加劲梁和主缆的 横向静风响应。
2.悬索桥的近似分析(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