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常用传统疗法26页PPT

合集下载

传统运动疗法

传统运动疗法
❖传统运动疗法定义: ❖ 以肢体活动为主,通过主动运动和被动运
动〔自我按摩〕相结合,同时运动过程中配 合呼吸和意念,以增第五页,强共七十七体页。 质,防治疾病,改
❖常用运动疗法技术分类
❖ 按动力来源分类:
主动运动,助力运动、被动运动,抗阻运动、牵张运动 ❖ 按生物力学特征分类:
动力性运动、静力性运动、等速运动 ❖ 按生理特性分类:
❖ 改善运动组织血液循环,代谢和神经控制 ❖ 促进神经肌肉功能,提高肌肉耐力
❖ 增强心肺功能和平衡功能 ❖ 纠正躯体畸形功能障碍
❖ 缓解心理抑郁状态
第三十八页,共七十七页。
❖传统运动疗法适用对象
❖ 老年人 ❖ 残疾人 ❖ 慢性病患者 ❖ 运动伤病患者 ❖ 损伤急性期及恢复早期患者
第三十九页,共七十七页。
第十二页,共七十七页。
耐力训练 肌肉耐力训练
以小量、屡次重复为主要特征,提高肌肉持 续运动能力为目标的肌肉锻炼方法。
全身耐力训练 以增强机体有氧运动能力为目标,又称有氧
训练。大肌群节律性和动力性运动,用中等或 较小强度持续较长时间。
第十三页,共七十七页。
➢ 平衡运动训练
薄弱肌肉专项训练,躯干控制力训练,平衡器官训练,步行训练等。
阻力的大小根据患肢肌力而定,以经过用力后能 克服阻力完成运动为度。阻力可由他人、自身的 健肢或器械〔如哑铃、沙袋、弹簧、橡皮筋等〕 进行。能恢复和开展肌力,广泛用于各种原因所 致的肌肉萎缩。
第二十页,共七十七页。
助力活动〔assistive movement〕
病人患肢尚无足够力量完成主动运动时,
由医务人员、患者本人的健侧肢体或利用器械
❖应用范围
❖ 扶正祛邪-------免疫系统疾病 ❖ 疏通经络-------心血管系统疾病 ❖ 强筋健骨-------肌肉系统疾病,骨关节系统疾病 ❖ 调和气血-------呼吸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 ❖ 调节脏腑-------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 ❖ 养生益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中医传统治疗技术ppt课件

中医传统治疗技术ppt课件
(1)《五十二病方》,记录了内服方、熏洗法、药摩法等多 种药物疗法
(2)《神农本草经》,汉,第一部药物学专著,记录药物365
种 (3)《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 (4)《伤寒杂病论》,东汉,张仲景,标志着中医 辨证论治的确立,六经辨证 (5)华佗,麻沸散
2.晋、隋、唐时期
(1)《千金方》、《肘后备急方》,唐,孙思邈,
1.治病遵内治之理,重视辨证论治
2.贴敷部位(穴位)要按常规消毒 3.合理选择调和剂
4.穴位贴敷后要外加固定,以防止药物脱落或移位
5.贴敷部位不宜连续贴敷过久,应交替使用,以免药物刺激太久,造 成皮肤溃疡,影响治疗
6.头面部、关节、心脏、及大血管附近不宜用刺激性太强的药物发疱
7.孕妇不宜在敏感部位贴敷 8.小儿贴敷要谨慎
(三)推拿疗法的形成和发展
1.《内经》,员针、鍉针 2.《伤寒杂病论》,按摩与导引、吐纳、针灸诸法相提并 论,强调其保健功能
3.《肘后备急方》、《小品方》、《刘涓子鬼遗方》
4.南朝,搓,捻,揉,缠等手法;又发展了拿法、捏脊法、 抄举法、掷背法。
5.清,正骨八法,“摸、按、端、提、推、拿、摩、接”
(四)局部疗法的形成和发展 (五)其他特色疗法的形成和发展
一、贴敷疗法的基本原理
二、药物贴敷疗法的器具、基质与渗透剂
三、药物贴敷疗法的常用剂型与制备 四、药物贴敷疗法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五、药物贴敷疗法的优缺点和注意事项
六、药物贴敷疗法的临床应用
一、贴敷疗法的基本原理
(一)中医理论原理
1.调和阴阳,改善脏腑功能
《素问· 五脏别论》:“所谓五脏者,藏 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 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

中医理疗常用基本ppt课件

中医理疗常用基本ppt课件
压,将罐吸在皮肤上。 (二)抽气法
将罐紧扣在穴位上,将注射器从橡皮塞刺人 瓶内,抽出空气,使其产生负压,吸附于皮肤。
中医理疗常用基本
火罐法
1.闪火法 用镊子夹95%的乙醇棉球,点燃后在罐内 绕1-2圈再抽出,并迅速将罐子扣在应拔的部位上。 注意的是点燃的乙醇棉球切勿将罐口烧热,以免烫 伤皮肤。
2.投火法 将乙醇棉球或纸片燃着后投入罐内,乘 火最旺时迅速将火罐扣在应拔的部位上即可吸住。
防止刺入过深,创伤过大,损害其他组织。一般 出血不宜过多,切勿伤及动脉。 4. 严格消毒,防止感染。
中医理疗常用基本
拔罐法
• 拔罐法古称“角法”,是一种以罐状器为工具,利用 燃烧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之吸附于腧穴 或应拔部位的体表,产生刺激,使被拔部位的皮 肤充血、淤血,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中医理疗常用基本操技能
中医理疗常用基本
常用基本操 作种类
(一)三棱针刺法 (二)拔罐法 (三)灸法 (四)按摩手法 (五)刮痧手法 (六)穴位贴敷疗法
中医理疗常用基本
三棱针刺法
三棱针,古称“锋针”,是一种常见的点刺放血 工具。三棱针刺法又称“放血疗法”,古人称为“刺 络”或“刺血络”。临床上主要用来刺破患者身体的 一定部位或浅表血络,放少量血液而达到治疗疾 病的目的。
• 点刺多用耳尖、耳垂等部位及四肢末端的十二井、 十宣等穴。
中医理疗常用基本
(二)散刺法 (scattered needling)
• 又叫豹文刺,是在病变局部周围进行点刺的一种 方法。根据病变部位大小的不同,可刺10-20针以 上。
• 散刺多用于治疗局部瘀血、血肿或水肿、顽癣等。
中医理疗常用基本
(三)刺络法
• 三棱针刺法具有通经活络、开窍泻热、消肿止痛、 调和气血等作用。主要用于实证、热证、瘀证、 痛证。

中医常用传统疗法PPT课件

中医常用传统疗法PPT课件

增强机体正气,祛除病邪,缓解病情 。
疏通经络
推拿作用于经络穴位,促进气血流通 ,消除病痛。
推拿疗法的操作方法
01
02
03
04
揉法
用手指或手掌在一定部位或穴 位上,做轻柔缓和的回旋揉动

推法
用指、掌或肘部着力于一定部 位或穴位上,向前做单方向直
线推动。
拿法
用拇指与其余手指相对用力, 在一定穴位或部位上进行节律
中医传统疗法在古代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和健康做出了巨大 贡献。
中医传统疗法的理论基础
中医传统疗法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阴阳五行学说、脏 腑经络学说、病因病机学说等。
输标02入题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传统疗法中最基本的理论之一, 它认为人体内部存在着阴阳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以 及五行相生相克的相互制约关系。
发生。
中药疗法的药材分类与使用方法
草本植物
如黄连、甘草、人参等,具有 清热解毒、养血补气等功效。
动物
如鹿茸、蛇胆、熊胆等,具有 滋补强壮、活血化瘀等功效。
矿物
如石膏、滑石、朱砂等,具有 清热降火、收敛固涩等功效。
使用方法
中药的用法包括煎煮、泡水、 研粉等,根据不同的药材和病
情选择合适的使用方法。
中药疗法的适应症和注意事项
拔罐疗法的适应症和注意事项
适应症
拔罐疗法适用于感冒、咳嗽、哮喘、慢性胃炎、消化不良、风湿痹痛、软组织损 伤等病症的治疗。
注意事项
拔罐时要选择适当的体位和肌肉丰满的部位,避免在骨骼凹凸不平、毛发较多的 地方拔罐;拔罐时应避免烫伤皮肤,如有烫伤应立即停止拔罐,并进行处理;孕 妇、身体虚弱者、高热患者及有出血倾向者慎用拔罐疗法。

中医特色疗法PPT课件

中医特色疗法PPT课件

、熏、贴、蒸、洗、熨、吸等诸多疗法,古代医家治病多取
外治法,如扁鹊治虢太子尸厥,施以针石及熨法而效;华佗
亦以针法取胜。 经过现代中医学者的继承和发展逐渐形成了
新的中医外治疗法。中医外治疗法丰富多彩,分药物外治疗
法、非药物外治疗法、手术疗法三大类,非手术的外治法未
能达到治疗目的时,则根据病情,在适当地麻醉下,应用手
-
11
穴位埋线法在临床各科都有广泛应用。 主要用于肥胖症,颈肩腰腿痛,关节炎 ,胃痛,面瘫,中风后遗症,美容等。 由于刺激损伤及羊肠线(异性蛋白)刺 激,在1~5天,局部可出现红,肿,痛, 热等无菌性炎症反应。少数病例反应较 重,切口处有少量渗出夜,亦属于线头
反应,术后正常反应,一般不需处理。
-
12
防病治病的作用。
❖ 刮痧疗法既可以保健又可以
治疗疾病的“绿色疗法”,
且适应症广,疗效明显,操 -
21
作方面,经济安全等优点。
❖ 刺血疗法又称刺络放血疗法,是 以三棱针,梅花针,毫针,注射 器针头或其他工具刺破人体某些 腧穴,病灶处,病理反应点或浅 表异常小静脉,放出适量的淤血 以治疗疾病,是传统的针灸方法 之一。
由于腹针高效快捷,无痛安全,已被列为国 家中医药管理局继续教育项目,国家级中医 药网络继续教育项目,国家适宜技术推广项 目,并曾获全国针灸特技演示暨学术大会优 秀演示一等奖,2005年被列为国家中医药管 理局中医药科技成果推广项目,腹针疗法已
在全国及世界的推广。
-
7
二 平衡针灸疗法
• 平衡针灸疗法是北京军区
后,回抽一下,如无回血,
即可将药物推入。
-
13
功效:
应用范围广泛,凡是针灸的适应症 大部分都可以用水针疗法。主要运 用于哮喘急性发作(背脊针)、头 痛、失眠、腰腿痛等,特别对免疫 性疾病如荨麻疹,可抽自体静脉血, 迅速注入相关穴位。

中医常用治法PPT

中医常用治法PPT
药如白芍、菊花、天麻、钩藤等。
养心宁神法: 用于怔忡(心脏跳动剧烈的一种 症状)、失眠。 药如阿胶、枣仁、夜交藤、柏子 仁等。
感谢大家的观看
药如红花、三七、土鳖虫、乳香、 没药等。
37宣肺化痰法
宣肺化痰法: 用于伤风咳嗽。
药如牛蒡子、桔梗、杏仁、贝母 等。
38温化湿痰法
温化湿痰法: 用于咳嗽痰多薄白。
药如半夏、陈皮、茯苓等。
39肃肺涤痰法
肃肺涤痰法: 用于痰多咳喘。
药如苏子、旋覆花、白果等。
40清化痰热法
清化痰热法: 用于咳嗽痰粘,肺有伏热。
药如大青叶、板蓝根、玄参、马 勃等。
14清营透斑法
清营透斑法: 用于温热发斑发疹。
药如生地、豆卷、石膏、赤芍、 丹皮等。
15清泻心包法
清泄心包法: 用于温邪内陷心包,神昏谵语。
药如紫雪丹、牛黄清心丸等
16泻下实热法
泻下实热法: 用于肠胃热结、便闭。
药如大黄、枳实、玄明粉等。
17清化荡积法
清化荡积法: 用于湿热食滞,腹痛下痢。
10辛寒清胃法
辛寒清胃法: 用于胃热症,脉象滑大而数。
药如石膏、知母、滑石,竹茹等。
11苦寒泻火法
苦寒泻火法: 用于温邪化火,三焦火盛之症。
药如黄连、黄芩、大黄、焦山栀 等。
12清化湿热法
清化湿热法: 用于温邪挟湿,或脾湿胃热交阻。
药如黄芩、厚朴、滑石、半夏、 通草等。
13清瘟败毒法
清瘟败毒法: 用于温毒证。
29降气平逆法
降气平逆法: 用于气喘实证。
药如沉香、檀香、乌药、枳实等。
30重镇降逆法
重镇降逆法: 用于胃虚呃逆,冲气上逆。
药如赭石、磁石等

中国风传统中医养生艾灸疗法PPT模板

中国风传统中医养生艾灸疗法PPT模板

(6)防病保健,强身益寿,
人体健康之本在于阳气充盈,阳气充沛则体魄强健,反之则 易生病。艾灸能够补益阳气,即便无明显病症,经常施灸于 足三里、关元、大椎等穴位,亦能激活人体内在的正能量, 增强抵御疾病的能力,不仅能够防病保健,还有助于延缓衰 老过程,增进寿命,实现养生延年之效。
灸法治病机理
➢ 艾灸燃烧时产生的热量,是一种十分有效适应于机体治疗的物理因子红 外线。可激励人体穴位内生物分子的氢键,产生受激相干谐振吸收效应, 通过神经-体液系统传递人体细胞所需的能量。
艾灸后出现不同灸感的原因
(五)咽喉肿痛,牙痛
有的人会有咽喉肿痛,牙痛等,此时多喝水,或 煮一点绿豆粥来喝,严重的可以停灸,等这些症 状过去后,继续艾灸,可能还会有上述症状发生, 一般反复几次后,就没有了上火的症状。
(六)发烧
(七)给疾病一个出路
治疗疾病,一定要给疾病一个出路,当艾灸后,元 气聚集到脏腑的时候,病邪往往会自己找出路,一 般疾病在下肢排出的路径是我们理想的路径。 可 是疾病的排出是不以我们意志为转移的,他会自己 寻找出路。
施灸注意事项
➢ 10.一般空腹、过饱、极度疲劳和对灸法恐惧者,应慎施 灸。对于体弱患者,灸治时艾炷不宜过大,刺激量不可过 强,以防“晕灸”。
➢ 11.艾灸者要注意循序渐进,初次使用可先少量、短间, 然后逐渐加剂量。
➢ 12.防火:现代人的衣着不少是化纤、羽绒等质地的,很 容 易燃着,因此灸时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 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滚脱落。用艾条灸后,可将艾条点 燃的一头塞人直径比艾条略大的瓶内,以利于熄灭。
灸后病情加重是怎么回事
➢ 中医认为,人体患有疾病的一些症状都是邪气入侵或正邪相搏的 表现,这里我们就从感冒说说正邪消长的过程。

中医推拿手法ppt课件全

中医推拿手法ppt课件全
8
柔和
• 手法操作时轻而不浮,重 而不滞,用力不可生硬粗 暴或用蛮力。
9
深透
• 手法不仅作用于体表,还 应使手法的作用达到深部 组织。
10
3.手法的选择
两轻夹一重
• 准备-轻:揉法、滚法、摩法 • 中间-重:点法、按法、推法、扳法、拔
伸法 • 整理-轻:揉法、抖法、搓法
11
推拿手法要诀歌
临症如迎敌,知已要知彼。 法从心里出,手法有次序。 聚气又疑神,刚柔两相依。 两轻夹一重,快慢轻重因人异。
62
膝关节摇法
• 受术者仰卧位,患膝屈曲,术者站于患膝外侧, 一手从膝后托拿住患膝,拇指压住痛处,一手 拿住踝关节上方,屈伸和摇动膝关节。
63
踝关节摇法
• 受术者仰卧位,术者 一手握住足跟,一手 握住足趾,屈伸、内 外翻和环转摇动膝关 节。
64
65
15. 拔伸法
• 又称牵引法。 • 用力应稳而持续,根据不同的部位和治疗的需
67
指间关节拔伸法
• 术者一手握住受术者腕掌部,一手捏拿住指端, 两手同时做反方向用力拔伸。
• 滑利关节,缓解手指疼痛麻木。治疗指间关节 扭挫伤,肌腱复位、颈椎病引起的手指麻木等。
68
膝关节拔伸法
• 受术者仰卧,患侧膝关节屈曲约90度(膝关节 交锁者在交锁位)。助手用前臂托抱住受术者 大腿下端,术者双手握住患肢踝关节,两人向 相反方向用力拔伸膝关节。
10s 30s~1min
22
• 着力部位要紧贴体表,不可移动,用力 要由轻而重,不可用暴力猛然按压。
• 按法常与揉法结合应用,组成“按揉” 复合手法。
• 指按法用于穴位。掌按法常用于腰背和 腹部。
• 放松肌肉,开通闭塞,活血止痛。用于 腰背、四肢肌肉酸胀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