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解资料(上肢)

合集下载

局解(上肢)

局解(上肢)

上肢名解:1.掌腱膜:手掌侧筋膜中部的三角形的掌腱膜,其向上除与屈肌支持带愈着外,还与掌长肌腱相续,下端分出4个尖,附着于指腱鞘,四尖之间有到手指两侧的血管、N通过。

2.腕管:由屈肌支持带和腕骨沟围成。

腕管内有9条屈肌腱(1条拇长屈肌腱及围绕在其表面的桡侧囊,四条指浅屈肌腱,四条指深屈肌腱及包绕在他们表面的尺侧囊)和1条正中N通过。

3.肘窝:位于肘关节前面,呈三角形。

其上界为肘骨内、外上髁的连线,外侧界为肱桡肌内侧缘,内侧界为旋前圆肌的外上缘。

肘窝向上内方与肱二头肌内侧沟相通,上外方与桡N管的延续部相通,向下与前臂的肌间隙相通。

其内容自内侧向外侧为正中N、肱A及其两分支一桡、尺A以及与其伴行的V、肱二头肌腱、桡N浅支与深支。

肱A肘窝内位置较浅,是测量A血压时听诊的部位。

4. 肘窝肌管(桡N管):位于肱三头肌内,外侧头的肱骨的桡N 沟之间。

管内有桡N、肱深A、V经过。

绕A在上臂右外侧桡主掌侧,走行时肱肌与肱桡肌之间,继续向下入肘窝的外侧部。

5.掌中间隙:位于掌心部的尺侧半,前界为第3—5指的屈肌腱和第2—4 引状肌;后界为骨间掌侧肌及其筋膜;外侧界即鱼际间隙的内侧界;内侧界为小鱼际肌群。

6.掌浅弓:在掌腱膜的深面,由尺A的末端和桡A的掌浅支吻而成,在掌腱膜的深面还有掌浅弓的分支、尺N的浅支和正中N的分支。

7.掌深弓:位于屈指肌腱的深面,由桡A的末端和尺A掌深肌组成。

由弓发出3条掌心A,位于屈指肌腱深面的除掌深弓及其分支---掌心A外,还有尺A的深支。

8.腋鞘:亦称颈腋管,由颈部的椎前筋向下外方,延续包绕腋血管和臂丛构成.颈部椎前间隙脓肿,可沿锁骨下血管和腋鞘蔓延到腋脏内,形成腋腔囊肿。

9.三边孔:肱三头肌长头穿过尖圆肌和肩胛下肌、小圆肌之间,其内侧为三边孔,有旋肩胛血管通过。

10.四边孔:肱三头肌长头穿过大圆肌和肩胛下肌、小圆肌之间,形成两个间隙,其中肱三头肌长头与肱骨外科颈之间为四边孔,有腋N及旋肱后血管通过。

局解总结—上肢

局解总结—上肢

上肢一、境界以锁骨上缘的外侧1/3段及肩峰至第7颈椎棘突连线的外侧1/3段与颈部分界;以三角肌前、后缘上端与腋前、后襞下缘中点的连线与胸部、背部为界。

二、分部肩、臂、肘、前臂、腕、手----6部三、重点1、腋窝axillary fossa1)构成:一顶、一底、四壁顶:锁骨中1/3 部、第一肋外缘、肩胛骨上缘围成,是腋窝的上口,上通颈根部。

底:朝向下外,由皮肤、浅筋膜、腋筋膜构成。

腋筋膜又称筛状筋膜。

内侧壁:前锯肌、上位4个肋骨及肋间隙外侧壁:肱骨的结节间沟、肱二头肌长、短头和喙肱肌组成前壁:胸大肌、胸小肌、锁骨下肌、锁胸筋膜后壁:肩胛下肌、大圆肌、背阔肌、肩胛骨2)内容腋动脉、腋静脉、臂丛及其分支或属支,腋淋巴结群、疏松结缔组织2、肘窝cubital fossa肘窝是指肘前区的三角形凹陷,其尖端朝向上肢远端。

1)境界上界:肱骨内、外上髁的连线;下外侧界:肱桡肌:下内侧界:旋前圆肌顶:由浅入深为皮肤、浅筋膜、深筋膜、肱二头肌腱膜底:肱肌、旋后肌、肘关节囊2)内容肱二头肌腱、血管(肱动、静脉)、肘深淋巴结、正中神经、前臂外侧皮神经、桡神经3、腕管carpal canal由屈肌支持带flexor retinaculum与腕骨沟共同围成。

管内有指浅、深屈肌腱及屈肌总腱鞘、拇长屈肌腱及其腱鞘、正中神经(9肌腱+1神经)通过。

4、三边孔和四边孔肱三头肌长头在大圆肌后方和小圆肌前方之间穿过,在腋窝后壁上形成2个肌间隙。

内者称三边孔,外者称四边孔。

三边孔trilateral foramen上界为小圆肌和肩胛下肌,下界为大圆肌,外侧界为肱三头肌长头。

内有旋肩胛动、静脉通过。

四边孔quadrilateral foramen上界为小圆肌和肩胛下肌,下界为大圆肌,内侧界为肱三头肌长头,外侧界为肱骨外科颈。

内有腋神经和旋肱后动、静脉通过。

5、腋动脉各段的位置、毗邻和分支1)第1段:自第1肋外侧缘至胸小肌上缘。

毗邻:前方有胸大肌、锁胸筋膜及穿过该筋膜的血管神经;后方有臂丛内侧束、胸长神经、前锯肌和第1肋间隙;内侧有腋静脉;外侧有臂丛外侧束和后束分支:胸上动脉2)第2段:被胸小肌覆盖毗邻:前方为胸大肌、胸小肌;后方为臂丛后束和肩胛下肌;内侧为腋静脉和臂丛内侧束;外侧为臂丛外侧束。

8第七章局部解剖学上肢

8第七章局部解剖学上肢

前臂外侧皮神经
肱骨肌管:
为肱三头肌与肱骨桡神经沟共同构成 的管道,内有桡神经和肱深血管通过 ,又称桡神经管。 暴露方法:臂后面,找到肱三头肌外 侧头,在肱三头肌外侧头和肱三头肌 扁腱之间,切口由内上方斜下外下方 到达肱骨外上髁切断外侧头,可暴露 。
肱深动脉
桡神经
中副动脉 桡侧副动脉
肱三头肌外侧头
拇长展肌腱 第4骨纤维性管道 拇短伸肌腱
拇长伸肌-第3骨纤维性管道 拇长伸肌腱

尺侧腕伸肌腱
伸肌支持带
第2骨纤维性管道
桡侧腕长伸肌腱 桡侧腕短伸肌腱

第1骨纤维性管道 伸肌支持带 小指伸肌 第5骨纤维性管道
① 拇长展肌和拇短伸肌肌腱及其腱 鞘
② 桡侧腕长、短伸肌肌腱及腱鞘 ③ 拇长伸肌及其腱鞘
尺侧腕伸肌 第6骨纤维性管道
腋窝顶
胸大肌 胸骨下肌及其筋膜
锁骨
胸小肌
第 1肋 胸肩峰A和头V 锁胸筋膜
外侧壁
结节间沟 (外侧壁)
前锯肌
胸大肌及其筋膜 胸小肌及其筋膜
第4肋
大圆肌
背阔肌
后壁
肩胛下肌
肩胛骨
腋筋膜(有孔)
三边孔和四边孔
• 由肱三头肌长头在大圆肌和小 圆肌之间穿过而成的2个间隙 。
肩胛上动脉和肩胛上神经
三边孔
• 位置和边界:靠内侧,上界为 小圆肌和肩胛下肌,下界为大 圆肌,外侧界为肱三头肌长头 。 穿行结构:有旋肩胛动脉、静 脉通过。
旋肱前动脉 旋肱后动脉 (在四边孔内) 小圆肌 及其升支和 肩胛下动脉 降支 (腋神经 四边孔 和旋肱后动脉穿过) 肩胛下神经下支 旋肩胛动脉 胸背动脉和胸背神 臂外侧上皮N 经(至背阔肌) 旋肩胛动脉 肩胛下肌 肱深动脉 桡神经 大圆肌

局部解剖学课件:上肢

局部解剖学课件:上肢
上肢 Upper Limb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系
上肢的局解
腋区 肘窝 腕管
腋区 Axillary region
构成 顶: 锁骨中1/3 第1肋外缘 肩胛骨上缘
腋窝
构成 底: 皮肤 浅筋膜 腋筋膜
腋窝
构成 前壁: 胸大肌 胸小肌 锁骨下肌 锁胸筋膜
腋窝
构成 后壁: 大圆肌 背阔肌 肩胛下肌 肩胛骨
第一段
胸上动脉
第二段
胸肩峰动脉 胸外侧动脉
第三段
肩胛下动脉 胸背动脉 旋肩胛动脉
旋肱前动脉 旋肱后动脉
腋静脉 Axillary vein
桡静脉↘ 肱静脉→腋静脉
尺静脉↗
锁骨下静脉
臂 丛 brachial plexus
组成:
C5~8前支和T1前支大部分
C5
C6
C7
位置:
C8 T1
斜角肌间隙,锁骨下动脉
境界:
上界-肱骨内外上髁的连线 下外侧界-肱桡肌 下内侧界-旋前圆肌
肱二头肌腱膜
肘窝 Cubital fossa
内容:
正中神经 肱动脉 两条伴行静脉 肱二头肌腱 桡神经及其分支
肱动脉
桡神经
前臂外侧皮神经
腕管 carpal canal
由屈肌支持带与腕骨沟共骨后方进
入腋窝。
臂 丛 brachial plexus
分支:
1. 外侧束
肌皮神经 胸外侧神经
2. 内侧束
胸内侧神经 尺神经 臂内侧皮神经 前臂内侧皮神经
3. 后束
桡神经 腋神经 胸背神经 肩胛下神经
臂 丛 brachial plexus
分支:
3. 后束
桡神经 腋神经 胸背神经 肩胛下神经

局解名词简单填空

局解名词简单填空

上肢1、胸锁筋膜:为胸壁深筋膜的深层的一部分,位于胸大肌深面,上端附于锁骨,向下包裹锁骨下肌和胸小肌,并覆盖在前锯肌表面,其中张于喙突、锁骨下肌和胸小肌上缘的部分,称为锁胸筋膜。

锁胸筋膜深面有胸内、外侧神经和胸肩峰动脉的分支穿出至胸大、小肌,头静脉和淋巴管穿经此筋膜入腋腔。

2、肱骨肌管:肱三头肌的内、外侧头、长头和肱骨的桡神经沟之间形成一个由内上向外下的围绕肱骨中份后面的螺旋型管道,即肱骨肌管。

由于管内有桡神经及伴行肱深动脉所通过故又称桡神经管。

3、前臂屈肌后间隙:是前臂远侧1/4段的潜在性间隙,位于指深屈肌和拇长屈肌腱的后方,旋前方肌的浅面,其内侧界为尺侧腕屈肌和前臂筋膜,外侧界为桡侧腕屈肌和前臂筋膜。

4、三边孔:是指位于腋窝后壁,外科颈水平四边孔内测1cm的三角形间隙,其上界为小圆肌和肩胛下肌,下界为大圆肌和背阔肌,外侧界为肱三头肌长头,内有旋肩胛血管通过。

5、四边孔:指位于肩胛区肩胛骨外缘后外侧的四边形间隙。

上界:小圆肌,肩胛骨外缘,肩胛下肌,肩关键囊。

下界:大圆肌和背阔肌。

内侧界:肱三头肌长头外侧缘。

外侧界:为肱骨外科颈。

其内有有腋神经、旋肱后动脉和静脉穿行。

6、腋鞘:为椎前筋膜(筋深筋膜深层)延续至腋窝,包裹腋动脉、腋静脉和臂丛的锁骨下部分锁形成的筋膜鞘。

临床上作臂丛锁骨下部麻醉时,可将药物注入腋鞘内,麻醉上肢。

7、腕管:由屈肌支持带与腕骨沟共同围成。

管内有4条指浅屈肌腱、4条指深屈肌腱及屈肌总腱鞘、1条拇长屈肌腱及其腱鞘和1条正中神经通过。

腕骨骨折时可压迫正中神经,导致腕管综合症。

8、腕尺侧管:是屈肌支持带尺侧端与腕掌侧韧带的远侧部分之间的间隙称为腕尺侧管,内有尺神经和尺动、静脉通过。

尺神经在腕部表浅,易受损伤。

下肢1、梨状肌上孔:梨状肌自骶骨前外侧,向外穿坐骨大孔至臀部,其将坐骨大孔分为位于梨状肌上方的梨状肌上孔,有臀上神经,臀上动脉和静脉等结构穿行。

2、梨状肌下孔:位于梨状肌下方的坐骨大孔称梨状肌下孔,自外至内有坐骨神经、臀下神经,臀下动脉、静脉,阴部内动脉、静脉及阴部神经等结构穿行。

局部解剖学上肢

局部解剖学上肢

内—肱腋三悬头韧肌长带头
外—肱骨外科颈
通行结构 ①腋神经
②旋肱后血管
臂丛及其分支 腋动脉及其分支
第外一侧段束 第二段内侧束 第三段后束
胸外侧神经
胸内侧神经
腋神经
胸最上动脉 胸外侧动脉 肩胛下动脉
肌皮神经
尺神经
桡神经
胸肩峰动脉 旋肱后动脉
正中神经外侧头 正中神经内侧头 胸背神经Leabharlann 旋肱前动脉胸长神经腋鞘
3.乳房的血供神经支配
(1)动脉
腋A分支 胸廓内A分支 肋间后A分支
(2)静脉
与同名A伴行
(3)神经
第2~6肋间神经分支
提示内容
(一)臂前区的层次结构 (二)肘前区的层次结构 (三)前臂前区的层次结构
小结内容
(一)臂前区的结构安排 (二)肘前区的结构安排 (三)肘关节动脉吻合网 (四)前臂前区的结构安排 (五)前臂屈肌后间隙
肌皮神经
动脉外侧( 穿喙肱肌)
肱二头肌与肱 穿深筋膜浅出(前臂外侧
肌之间
皮神经)
尺神经 动脉内侧 穿内侧肌间隔 臂后区
桡神经 动脉后方 肱骨肌管内 穿外侧肌间隔至臂前区
(二)肘前区的结构安排
以肱二头肌肌腱为标志
内侧:肱动、静脉,正中神经。 外侧:桡神经(肱肌和肱桡肌之间)、 前臂外侧皮神经起始段(肱二头肌与肱肌 之间走出)。 浅面:肘正中静脉、桡血管(起始部)
骨间前血管 骨间前神经
全程伴行于前臂骨间膜与拇长屈肌、指深屈肌、旋前方肌之间
尺血管 尺神经
血管经旋前园肌深面,
穿指浅屈肌腱弓深面达 前臂;神经穿尺侧腕屈 肌腱弓深面;
位尺侧腕屈肌与指浅屈肌之间,神经发手背支,穿 尺侧腕屈肌深面至手背。神经与血管伴行

上肢局解ppt课件

上肢局解ppt课件

(3)深支:肱骨外上髁—前臂背侧中、下1/3交界处的连线。
下页
血管、神经的体表投影
3.尺神经(ulnar nerve): 自喙肱肌内侧缘,沿肱二头肌内侧沟,经肱骨内上髁尺神经 沟—豌豆骨桡侧缘的连线。 4.肌皮神经(musculocutaneous nerve):
喙突—肱二头肌外侧沟—肱二头肌肌腱外侧的连线。
上肢局解


上方:锁骨外1/3段、肩峰、C7棘 突连线与颈部为界; 内侧:三角肌前、后缘、腋前、 后襞下缘中点连线与胸部为 界。
下页





前臂
腕 手
总目录
体表标志
1.肩峰: 2.喙突: 3.肱骨内、外上髁(提携角): 图片 4.鹰嘴:
5.肘窝:
6.尺、桡骨茎突: 7.解剖学“鼻咽窝”:拇指外展时,手背的桡侧尖向远侧的三 角 图片 形凹陷。
返回 四壁示意图
返回
锁胸筋膜 胸小肌
胸大肌 腋悬韧带
返回
腋筋膜
下图
注:头静脉在三角肌与胸大肌之间穿锁 胸筋膜注入腋静脉,在乳腺cancer根治 时、勿损伤此血管。
返回 上图
返回
下图 返回
四边孔
三边孔及旋肩胛A
上图 返回
返回
胸大肌
胸小肌 前壁
外侧壁
前锯肌
内侧壁 肱 骨 小圆肌 背阔肌 肩胛下肌 肩胛骨
三边孔:上界—小圆肌、肩胛下肌、肩胛骨外侧缘及肩关节囊;
下界—大圆肌;
外侧界—肱三头肌长头。 内容物:旋肩胛A、V通过。 四边孔:上界—同三边孔的; 下界—大圆肌、背阔肌; 内侧界—肱三头肌长头;外侧界—肱骨外科颈。
内容物:旋肱后A、V、腋N通过。

断层解剖学-上肢

断层解剖学-上肢

• (四)手掌筋膜:
• (五)手背筋膜:浅层——手背腱膜
• 深层——骨间背侧筋膜 两个筋膜间隙:手背皮下间隙、腱膜下间隙。
五、深层局部结构及位置关系
• (一)腋窝
• 1、边界 尖——第一肋、锁骨、肩胛骨上缘 底——皮肤、皮下组织和腋筋膜 前壁——胸大肌、胸小肌及喙锁胸筋膜 后壁——肩胛下肌、背阔肌、大圆肌 内侧壁——上4个肋及肋间肌、前锯肌上部 外侧壁——肱骨近侧段、肱二头肌、喙肱肌
掌中间隙:
前壁:第2~5指屈肌 腱及第2~4蚓状肌 后壁:骨间掌侧肌筋 膜 桡侧壁:掌中隔 尺侧壁:小鱼际肌及 其筋膜 近侧端经腕管与前 臂屈肌后间隙相通, 远侧端与鱼际间隙相 通。
(3)前臂屈肌后间隙(四方间隙):位于前臂屈肌腱的 深面,旋前方肌的浅面。
7、掌浅弓、掌深弓及神经 (1)掌浅弓:由桡A掌浅支与尺A终末支 吻合而成,正中A可参与。发出4支指掌 侧总A,在掌骨头水平每支分成2支指掌 侧固有A。 (2)掌深弓:由尺A掌深支与桡A终末支 吻合而成。除发出穿支与掌骨背侧A吻 合外,还有3支掌心A与指掌侧总A吻合 。
2.臂中份的水平断面
本断面切及三角肌粗隆下方肱骨中份,断面中结 构配布发生了较大变化:①三角肌和喙肱肌已消失, 肱肌出现;②肱二头肌长头与短头汇合;③该平面以 下有内、外侧肌间隔分离臂的屈肌和伸肌;④桡神经 血管束由后移至肱骨外侧的臂外侧肌间隔内,并紧邻 肱骨;⑤臂部的主要血管、神经则移至肱肌与肱三头 肌两者之间的臂内侧肌间隔内;⑧尺神经后移,并与 尺侧上副动脉两者共同行于内侧肌间隔的后份;⑦正 中神经越过肱动脉前方,转至肱动脉内侧。
1)皮肤 2)皮下组织 3)掌腱膜
4)掌浅弓、正中N、尺N浅支 5)屈指肌腱、蚓状肌 6)手掌的间隙:鱼际间隙、掌中间隙 7)掌深弓,尺N深支 8)拇收肌、骨间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推荐------------------------------------------------------
局解资料(上肢)
局解资料(上肢)一、名称解释 1. 肌腱袖(1)构成:
由冈上、下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的腱性部连成腱板。

(2)位置:
围绕肩关节的前、后和上方,并与关节囊愈着。

(3)对肩关节起稳定作用。

2. 腋鞘(1)构成:
由椎前筋膜延续包绕腋血管及臂丛而成。

(2)临床意义:
锁骨下臂丛麻醉,需将药液注入此鞘内。

3. 肱骨肌管(1)构成:
为肱三头肌与肱骨的桡神经沟围绕成的管道。

(2)通过结构:
内有桡神经及肱深血管通过。

4. 腕管(1)构成:
由屈肌支持带与腕骨沟共同围成。

(2)通过结构:
内有指浅、深屈肌腱和拇长屈肌腱 9 条肌腱,正中神经和两个囊。

5. 三边孔(1)位置:
在腋后壁。

(2)构成:
1 / 7
由肱三头肌长头与大、小圆肌三者围成。

(3)穿过结构:
旋肩胛血管。

6. 指蹼间隙(1)位置:
在第 2-5 指间掌骨头处。

(2)构成:
由位于指蹼深面的掌前横韧带与掌腱膜纵、横纤维束围成。

(3)穿过结构:
是手指的血管、神经穿过的部位,又是手掌、手背与手指三者间的通道。

7. 掌中间隙(1)位置:
位于掌中间鞘的尺侧半。

(2)周界:
前界为第 3-5 指的屈指肌腱、屈肌总腱鞘及第 2-4 蚓状肌;后界是骨间掌侧筋膜,外侧为掌中隔;内侧为掌内侧肌间隔。

(3)通向:
近侧经腕管与前臂屈肌后间隙相通,远侧经第 2-4 蚓状肌鞘达第2-4指蹼间隙,并与指背相交通。

8. 指腱鞘(1)位置:
包绕指浅、深屈肌腱的鞘管。

(2)构成:
由腱纤维鞘和腱滑膜鞘两部分组成。

---------------------------------------------------------------最新资料推荐------------------------------------------------------ (3)作用:
腱纤维鞘为深筋膜增厚形成的骨纤维性管道,对肌腱起约束、支持和滑车作用;腱滑膜鞘位于腱纤维鞘内,由滑膜构成,为包绕肌腱的双层套管结构,分脏、壁两层,两层之间有滑液,可减少肌腱运动的摩擦。

9. 指髓间隙(1)位置:
位于远节指骨远侧 4/5 的皮肤和骨膜之间。

(2)特点:
有纤维隔连于皮肤和指深屈肌腱末端,将指腹的脂肪分成小叶,校草指髓间隙。

(3)内容:
内有血管和神经末梢。

10. 肩胛动脉网(1)位置:
位于肩胛骨周围。

(2)构成:
由肩胛上动脉、肩胛背动脉和旋肩胛动脉的分支相互吻合而成。

(3)意义:
是保证上肢血供的重要侧枝循环途径。

二、问答题 1. 若在肩胛下动脉起点的近侧结扎腋动脉,血液经何途径流到肱动脉?血液锁骨下动脉甲状颈干颈横动脉肩胛背动脉旋肩胛动脉肩胛下动脉腋动脉肱动脉 2. 简述肘窝的境界、内容及其
3 / 7
位置关系。

(1)境界:
上界为肱骨内、外上踝的连线,下外侧界为肱桡肌,下内侧界为旋前圆肌。

肘窝浅面依次为皮肤、浅筋膜、深筋膜及肱二头肌腱膜;深面由肱肌与旋后肌组成,再后方为关节囊。

(2)内容及其位置关系:
以肱二头肌腱为标志,其内侧有肱动脉及两条伴行静脉,再内侧为正中神经。

其外侧与肱肌之间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在肱肌与肱桡肌之间有桡神经及桡侧副动脉。

3. 桡神经在臂中份受损,患者伸肘关节的能力只是减弱而不是完全消失,为什么?(1)损伤桡神经,桡神经与肱骨中 1/3 后面相连。

(2)损伤后出现腕下垂。

(3)由于桡神经进入肱骨肌管前就已经发出分支支配肱三头肌长头。

4. 简述手掌中部的层次。

由浅入深为:
①皮肤②浅筋膜③掌腱膜④掌浅弓、正中神经和尺神经浅支的分支⑤屈指肌腱及屈肌总腱鞘和蚓状肌⑥掌中间隙和鱼际间隙⑦骨间掌侧筋膜⑧掌深弓和尺神经深支⑨骨间肌和掌骨 5. 描述正中神
---------------------------------------------------------------最新资料推荐------------------------------------------------------ 经、尺神经在手掌的分支分布。

(1)正中神经:
经腕管进入手掌,位于掌浅弓与指屈肌腱之间。

分支有:
①返支②三条指掌侧总神经,每条在平掌骨头处又分为两支指掌侧固有神经。

分布:
除拇收肌以外的鱼际肌,第 1、2 蚓状肌以及掌心、鱼际、桡侧三个半指的掌面及其中节和远节手指背面的皮肤。

(2)尺神经:
经屈肌支持带浅面,在豌豆骨外下方分为浅深两支,浅支在掌短肌深面分为两支:
即指掌侧总神经和指掌侧固有神经。

分布的肌有小鱼际肌、拇收肌、骨间肌及第 3、4 蚓状肌;管理皮肤为小鱼际、小指和环指侧半掌面的皮肤。

6. 试述解剖学鼻烟壶的位置、组成及其内容。

(1)位置:
位于腕和手背桡侧,当伸、展拇指时,呈尖向拇指的三角形凹陷。

(2)组成:
桡侧界为拇长展肌腱和拇短伸肌腱,尺侧界为拇长伸肌腱,近侧界为桡骨茎突,窝底为手舟骨及大多角骨。

5 / 7
(3)意义:
在窝底可触及桡动脉搏动。

7. 运动拇指的肌有哪些?受什么神经支配?(1)拇长屈肌:
受正中神经的骨间前神经支配;(2)拇长展肌、拇短伸肌、拇长伸肌:
受桡神经的骨间后神经支配;(3)拇短展肌、拇对掌肌、拇短屈肌:
受正中神经返支支配;(4)拇收肌:
受尺神经深支支配。

8. 简述前臂屈肌后间隙的周界及感染可能的蔓延处。

(1)周界:
位于前臂前区远侧 1/4,拇长屈肌腱与旋前方肌之间;两侧界分别为桡、尺侧腕屈肌及前臂筋膜。

(2)通向:
远侧经腕管与手掌的掌中间隙相通。

(3)临床意义:
当前臂或掌间隙感染时,可相互蔓延。

9. 简述鱼际肌间隙的位置、周界及通连。

(1)位置:
位于中间鞘的桡侧半。

(2)周界:
内侧为掌中隔,外侧为掌外侧肌间隔,前界为食指屈肌腱、第 1
---------------------------------------------------------------最新资料推荐------------------------------------------------------ 蚓状肌,后界是拇收肌筋膜。

(3)通向:
其近侧端为盲端,远侧经第 1 蚓状肌鞘与示指背侧相通。

10. 简述腋腔的构成。

腋腔由一顶、一底和四壁构成。

(1)顶:
即腋腔的上口,由锁骨中 1/3 段、第一肋外缘和肩胛骨上缘围成。

(2)底:
有皮肤、浅筋膜和腋筋膜共同构成。

(3)四壁:
前壁由胸大肌、胸小肌、锁骨下肌和锁胸筋膜等构成;后壁由肩胛骨、肩胛下肌、大圆肌和背阔肌构成;内侧壁由前锯肌、上 4 位肋及其间隙构成;外侧壁由喙肱肌、肱二头肌及肱骨的结节间沟构成。

11. 哪些血管、神经穿经腋腔的前壁和后壁?(1)穿前壁的有:
头静脉、胸肩峰动脉和胸外侧神经。

(2)穿后壁的有:
旋肩胛血管、腋神经和旋肱后血管。

7 / 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