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心电图检查适应症及注意事项
动态心电图有哪些注意事项

动态心电图有哪些注意事项现阶段,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日常工作生活压力较大,在实际临床中,心脏病患者越来越多,尤其是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尤其是对于老年人来说,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疾病。
通常情况下使用一般的心电图很难检测出来,必须要通过动态心电图检测,动态心电图有哪些注意事项就是很多人比较关注的问题。
一、什么是动态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是一种可以随身携带的记录器,又被称为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可以24小时不间断地检测患者的心脏跳动情况,尤其是对于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有着较好的检查效果,进一步提升实际检测的精准性。
二、注意事项(一)宜动不宜静在实际检查过程中,佩戴的患者可以进行适量的运动,但要注意避免剧烈的运动,需要结合实际的病情,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查。
对于住院的患者来说,可以进行上下楼、慢走等,如果是心绞痛者就需要注意避免过量的运动,需要注意检测心律失常、心肌缺血,保障适量的运动,对于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来说,需要依照医生的叮嘱进行适当的运动。
(二)皮肤宜干燥不宜潮湿在实际检测过程中,尤其是电极贴连接皮肤的位置,一定要保持干燥,首先,干燥的皮肤不易造成电极脱落,在检查过程中不能洗澡,避免过量运动造成出汗,不仅会造成电极脱落,还有可能影响最终的心电图数据,如果发现电极片脱落就需要及时告知医护人员进行处理。
(三)远离电磁场尤其是在实际检测的24小时内,一定要远离磁场、电场,尽量不要靠近,在实际检测过程中,尽量不要使用电褥子、磁疗垫、微波炉等相关产品,减少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使用,尤其不要长时间地伏案工作,避免影响实际的测量结果。
(四)宜记日记在实际检测过程中,需要佩戴动态心电图记录仪,就可以实现24小时的运动以及身体出现不适的症状的记录,患者日常可以进行正常的各项活动,以便于对患者的心电图变化进行分析,进一步观察患者的运动量与心肌缺血、心律失常之间的关系,为医生提供实际治疗的参考依据。
要求患者在佩戴记录器检测过程中,需要做好日志记录。
动态心电图检查适应症及注意事项-37页精选文档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心电图科
36- 2
全国首届动态运动远程心电图研讨会
一、特点
1.无创伤性,对人体无害,为绿色检查,常态情况下长 时间连续纪录,获取信息量大,异常现象发现率高。
2.主要功能:分析心律失常、心肌缺血、起搏心电图。 3.附加功能:心率变异性分析、窦性心率震荡检查、呼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心电图科
36- 6
全国首届动态运动远程心电图研讨会
1.心律失常
(1)有心律失常相关症状 Ⅰ类: ①发生无法解释的晕厥、先兆晕厥或原因不明头晕的患者。 ②反复发生无法解释心悸的患者。
Ⅱb类: ①发生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的气短、胸痛或乏力的患者。 ②疑一过性房颤或房扑时发生神经系统事件的患者。 ③患者出现晕厥、先兆晕厥、头晕或心悸等症状,已鉴别
36- 8
全国首届动态运动远程心电图研讨会
(2)无症状的心律失常
• 在无症状心律失常患者中,用动态心电图检测心律失常评
估未来心脏事件发生风险的适应症 Ⅰ类:无。
Ⅱb类: ①心肌梗死后左室功能不全的患者(EF≤40%)。 ②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 ③特发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心电图科
Ⅲ类: ①能运动的胸痛患者进行初次评估。 ②无症状患者进行常规检查。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心电图科
36- 14
全国首届动态运动远程心电图研讨会
胸痛的不同表现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心电图科
36- 15
全国首届动态运动远程心电图研讨会
3.起搏器和ICD功能
Ⅰ类: ①通过评价频繁发生的心悸、晕厥或先兆晕厥等症状来评估
什么是动态心电图?

什么是动态心电图?发布时间:2023-06-15T00:49:02.883Z 来源:《医师在线》2023年2月4期作者:姚尧[导读]什么是动态心电图?姚尧(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四川成都610000)当人们感觉到心脏不适,需要到心内科进行全方位检查,而心电图检查是必做项目之一。
有些医生会让你做动态心电图检查,你可能会有疑问,动态心电图检查是什么?哪些疾病需要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与普通的心电图有什么区别呢?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时,有哪些事项需注意?这篇文章,就来为你详细讲述。
动态心电图是一种记录心电活动的技术,可以检测心脏在运动或日常活动中的电信号。
通过记录心脏的电信号,医生可以诊断出许多心脏问题,包括心脏节律异常、心肌梗死、心脏瓣膜疾病与其他心脏疾病。
动态心电图通常是由一个小型的便携式记录器组成,被称为Holter监测器。
该监测器由一系列的导线和电极组成,用于将心脏的电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记录在设备内存中。
患者将该设备佩戴在身上,记录器会在特定时间内不间断地记录心电活动。
动态心电图的主要优点之一是可以记录心脏活动的持续时间较长,通常为24小时或更长时间。
与普通的心电图相比,动态心电图可以提供更多的信息,以便医生更准确地诊断心脏问题。
此外,Holter监测器是一种非侵入性的诊断工具,不需要插入任何仪器或药物,因此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医疗干预。
动态心电图的应用十分广泛,可以用于许多不同类型的心脏疾病的诊断。
其中一种常见的应用是检测心律不齐。
心律不齐属于一种心脏问题,可导致患者出现心悸、胸痛和晕厥等症状。
通过记录患者的心电活动,医生可以检测到心律不齐的持续时间、频率以及类型等,以便为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动态心电图可对心率变异率进行监测和评定。
心率变异率是预测心源性猝死的重要指标,有研究显示,心脏活动是由迷走神经、交感神经以及体液进行相互调节,心率变异率可有效监测植物神经对心脏的调节功能。
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增强,很容易出现心室颤动,而迷走神经的兴奋性增强,会增加人体心脏的应变能力,有效防止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从而对心脏有一个保护作用。
动态心电图工作指南

动态心电图工作指南动态心电图,也称Holter心电图监测,能够在患者自然生活状态下连续24小时或更长时间记录二导或多导心电信号,借助计算机进行分析处理,发现各类心律失常事件及ST段异常改变,获取重要的诊断评价依据,自60年代以来已得到广泛应用并不断发展。
动态心电图的主要价值,是用以发现并记录在通常短暂心电图检查时不易发现的及日常活动时发生的心电图改变,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一、适应证1.与心律失常有关症状的评价检测短暂或隐伏的心律失常:证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周期性窦性静止、窦房传导阻滞及心动过缓-过速综合征)间歇或潜在型预激综合征短阵快速性心律失常间歇性心脏传导阻滞发作性缓慢型心律失常各种过早搏动(鉴别良性与恶性)心律失常可产生心悸、眩晕、气促、胸痛、晕厥、抽搐等症状,动态心电图检测可连续记录此类症状发生时的心电图变化,做出症状发生是否与心律失常有关的初步判断。
实际上只有约50%患者在检测时再现相关症状,没有症状的患者也可能记录到显著的心律失常。
由于心律失常既可有明显症状,也可以无症状,而眩晕、晕厥等症状也并不一定是心源性的,因此,如果检测时无症状发生,又未记录到心律失常,一般需结合临床综合评价,必要时做动态心电图复查及进一步检查,如运动试验、心脏电生理检查等。
动态心电图对于常规心电图正常但有心脏症状,或者心律变化与症状并不相符时,可作为首选的无创检查方法,以获得有意义的诊断资料。
2.心肌缺血的诊断和评价典型心绞痛非典型心绞痛夜间心绞痛变异型心绞痛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监测近年来,动态心电图对ST段变化的检测方法已有很大改进,如增加导联数以了解更为广泛的心壁供血情况,分段数字分析以判定ST段下降形态、幅度,记录并计算ST段下移阵次、总时间、总面积,并已注意到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发生时出现的心率过快及体位改变所造成的假阳性改变,使动态心电图诊断心肌缺血成为可能。
但动态心电图不能作为诊断心肌缺血的首选方法。
动态心电图检查须知

动态心电图检查须知
动态心电图是通过贴在病人前胸的电极,将受检者24小时静息、活动以及立、卧、坐位等日常生活状态下的心电波形,连续不断的记录于记录仪中,通过综合分析得出结论。
适用于常规心电图正常但有心脏症状者或心律失常患者,是诊断心律失常、及发现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重要检查工具。
检查时:
1.忌带手机。
在佩戴动态心电图机期间,请远离手机、电脑、电视等强电场、强磁场的物品,不能睡电热毯,禁止开车,如遇急事接听一两个电话是不受影响的。
2.忌受潮。
患者必须保持皮肤干燥,如果发现电极片因受潮脱落,请找医务人员及时更换。
3.忌刻意增加运动量。
避免剧烈活动,如扩胸、提举重物、洗衣服等上肢活动。
4.宜记日记。
在佩戴期间如有不适,请及时记录不适的具体时间。
5.请按指定时间到检查地点取下动态心电图仪。
检查后:医生出具报告后会打电话通知,患者或家属即可来心电图1室取报告。
动态心电图检查注意事项

动态心电图检查注意事项
1 动态心电图检查须提前预约,佩戴动态盒子不能做其他有干扰的检查(如; B超,CT, 等),须做完其他检查后才能做动态心电图。
2 住院病人须知;每个病人须由所在科室的护士提前预约排队,并在各自的检查单右上角注明预约时间和编号,然后按单子编号顺序检查,如果有病人由于先做其他检查而错过叫号,不要担心,我们会按编号检查,(如,病人某某,编号是2号,早上8点来排队,由于其他检查9点来,我们已经检查到10号,不要紧,等我们做完10号病人后,会先做您)。
3 门诊病人须知:由于没有预约,我们会把单子收下,我们会在做完有编号的才能做门诊,请耐心等待,如果您不想等,请给我们说明,我们会给您预约时间和编号。
请大家都自觉遵守,谢谢配合。
动态心电图室。
检心电图注意事项

检心电图注意事项
1.在进行心电图检查前应该先将患者的胸部和四肢暴露出来,保持患者舒适的姿势,躺在检查床上或者坐在椅子上。
2.在进行心电图检查前应告知患者该检查属于无创检查,不会对身体造成任何伤害。
3.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时应放松身体,保持安静。
避免说话和做大幅度的运动,因为这些活动可能会干扰心电图的结果。
4.在进行心电图检查时需要使用心电图导联仪,将电极贴在患者的胸部和四肢上。
导联仪会通过电极将心电信号转化为可读的波形图。
5.心电图检查一般分为静态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
静态心电图是在安静状态下进行的,整个过程约为几分钟。
动态心电图是将心电图导联仪固定在患者身上,进行长时间的监测,一般持续24小时或更长时间。
6.在进行心电图检查时,患者应保持平静和放松,不要因为紧张或焦虑而产生心理和生理的变化。
7.心电图检查对患者没有疼痛感,但是可能会感到轻微的不适,如电极贴在皮肤上会有些许刺痛感。
8.心电图检查完成后,医生会根据心电图波形的特点进行诊断,并给予相应的治疗建议。
总之,在进行心电图检查时,患者应配合医生的要求,保持平静和放松,以获得准确的检查结果。
动态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Holtre)“背盒子”“背包”
1宜动不宜静:佩戴记录仪后,日常起居应与佩戴前一样,受检者应做适量的运动.根据病
情和检查目的,住院病人可慢步﹑上下楼等.
2.皮肤宜干燥不宜潮湿:检查日不能洗澡﹑避免出汗.
3.远离电磁场:宜远离强力电源﹑放射线和磁场,不宜接听手机.
4.宜记日记:将24小时内出现的症状(如不适)及活动情况及时写在日记上,例如头痛﹑
头晕﹑心慌﹑气促等;活动描述要简单扼要,即上楼﹑走路﹑坐﹑睡觉﹑休息﹑抽烟﹑喝酒﹑大便等,并写下相应的时间段.
5.忌皮肤过敏:对电极片过敏,如出现局部发红﹑瘙痒甚至过敏性皮炎等过敏﹑皮肤破损现象需要就诊皮肤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态心电图检查适应症及注意事项
动态心电图:通过给受检者随身携带一个记录仪,在常态情况下长时间(24-72小时)监测体表心电变化的心电图。
包括:3通道、12通道系统,特别是12通道动态心电图在临床上显示了巨大优越性。
成为诊断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分析起搏心电图最有用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1 特点
1.1 无创伤性,对人体无害,为绿色检查,常态情况下长时间连续纪录,获取信息量大,病变发现率高。
1.2 主要功能:心律失常分析、心肌缺血分析、起搏心电图分析。
1.3 附加功能:心率变异性分析、窦性心率震荡检查、呼吸睡眠监测、其它(T波电交替、QT间期离散度)。
适应症:1 心律失常(房颤、室早、房早、室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等快速型心律失常严重程度的评估;房室传导阻滞、各种起搏点逸搏心律等缓慢性心律失常,危险程度的评估等)
(1)有心律失常相关症状
Ⅰ类
①发生无法解释的晕厥、先兆晕厥或原因不明头晕的患者。
②反复发生无法解释心悸的患者。
Ⅱb类
①发生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的气短、胸痛或乏力的患者。
②疑一过性房颤或房扑时发生神经系统事件的患者。
③患者出现晕厥、先兆晕厥、头晕或心悸等症状,已鉴别出其原因并非心律失常,但治疗这种病因后症状仍持续存在者。
Ⅲ类
①患者有晕厥、先兆晕厥、头晕或心悸等症状,通过病史、体格检查或实验室检查(其它检查)已经确定病因。
②患者发生脑血管意外,无心律失常发生的其他证据。
(2)无症状的心律失常
在无心律失常症状患者中,用动态心电图检测心律失常评估未来心脏事件发生风险的适应症
Ⅰ类:无。
Ⅱb类:(心衰及高血压性心脏病病人)
①心肌梗死后左室功能不全的患者(EF≤40%)。
②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
③特发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
Ⅲ类:
①持续心肌挫伤的患者。
②高血压伴左室肥厚患者。
③心肌梗死后左室功能正常患者。
④非心脏手术患者进行术前心律失常评估。
⑤睡眠呼吸暂停患者。
⑥瓣膜性心脏病病人。
在无心律失常症状患者中,测定心率变异性评估未来心脏事件发生危险的适应症
Ⅰ类:无。
Ⅱb类:
①心肌梗死后左室功能不全的患者。
②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
③特发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
Ⅲ类:(糖尿病并发症病人)
①心肌梗死后左室功能正常患者。
②糖尿病患者评估糖尿病神经病变。
③存在可能干扰心率变异性分析的心律失常(如房颤)的患者。
(3)评估抗心律失常治疗的效果
Ⅰ类:评估个体对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反应,其心律失常的基础频率的特点是可重复,并且频发程度足以进行分析。
Ⅱa类:
高危患者中检测抗心律失常治疗的致心律失常作用。
Ⅱb类:
①评价心房颤动患者心室率控制。
②门诊判定治疗期间反复发生的有症状或无症状的非持续性心律失常。
Ⅲ类:无。
2 心肌缺血Ⅰ类:各种原因引起的胸痛、胸闷症状的病人。
Ⅱa类:
怀疑变异型心绞痛患者。
Ⅱb类:①评估不能运动的胸痛患者。
②不能运动的血管外科患者进行术前评估。
③已知冠状动脉疾病(CAD)和不典型胸痛综合征患者。
Ⅲ类:
①能运动的胸痛患者进行初次评估。
②无症状患者进行常规检查。
3 搏器和ICD功能
Ⅰ类:
①通过评价频繁发生的心悸、晕厥或先兆晕厥等症状来评估医疗器具的功能,以除外肌电抑制和起搏器诱导的心动过速,并且帮助改进参数设定如频率适应和自动模式转换等。
②在医疗器具问询未能确定诊断时评估可疑的部件失灵或功能障碍。
③评估频繁接受ICD治疗的患者对辅助药物治疗的反应。
Ⅱb类:
①作为对连续遥测的替代或辅助方法,评估起搏器或ICD植入后即刻的术后起搏器功能。
②评估植入除颤器患者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时的心率。
Ⅲ类:
①通过医疗器具问询、心电图或其他有用数据(如胸片等)足以确定潜在的原因/诊断时,评估ICD或起搏器功能障碍。
②对无症状患者进行常规随访。
4 儿科患者
Ⅰ类:①发生晕厥、先兆晕厥或头晕的已知心脏疾病患者,以前证实为心律失常或为起搏器依赖者。
②其他方法不能确诊的与劳力相关的晕厥或先兆晕厥。
③评估肥厚型或扩张型心肌病患者。
④评估可能的或已证实的长QT综合征。
⑤先天性心脏病术后遗留明显血流动力学异常并发生心悸的患者。
⑥评估快速身体发育期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效果。
⑦未置入起搏器的、无症状的先天性完全房室传导阻滞。
Ⅱa类:
①无合理解释的和无明显的心脏病临床证据的晕厥、先兆晕厥或持续心悸。
②开始抗心律失常治疗后,特别是有显著致心律失常作用的药物治疗后评估心律。
③在与心脏手术或导管消融相关的一过性房室阻滞发生后评估心律。
④评估有症状患者的频率反应或生理起搏功能。
Ⅱb类:
①评估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无症状患者,特别是遗留明显血流动力学异常或术后迟发心律失常发生率较高的患者。
②评估以前发作过心动过速的小儿(<3岁)以确定先前未知的心律失常是否复发。
③评估可疑持续房性心动过速患者。
④心电图或运动试验可见复杂室性早搏的患者。
Ⅲ类:
①发生非心源性原因所致的晕厥、先兆晕厥或头晕。
②无心脏病临床证据的胸痛。
③为遴选运动员,常规评估无症状的个体。
④无心脏病者发生短暂心悸。
⑤无症状的预激综合征。
2.5 其他
可用于医学科学研究和流行病学调查,如正常人心率的生理变动范围,宇航员、潜水员、驾驶员心脏功能的研究等。
3 注意事项
3.1 佩带
①提前预约;为保证检查质量,防止电极脱落,嘱患者检查前一日洗浴,检查时穿宽松、舒适的衣服;通知预约检查的住院患者携带病历,门诊病人携带本人有效身份证明、并留下联系电话备查。
②患者佩戴动态心电图检查前,先记录一份常规12导联心电图,供分析动态心电图参考。
3.2 记录过程中
①在检查期间不要做X线、CT、磁共振、B超、脑电图、肌电图等影响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的各项检查;应远离强力电源和磁场,不宜接听手机、不听收音机、不骑摩托车、坐汽车时远离发动机、不用微波炉、电磁炉等,以免干扰心电信号,影响分析结果;检查期间避免雨、水等液体进入记录器内,影响检查;避免不安全因素,严防磕、碰,损害记录仪;严禁自行打开记录盒、随意移动电极及导联线。
佩戴记录盒期间若发现异常,须来院由医护人员处理。
②佩带动态心电图记录仪后,日常起居应与平时一样,可进行日常各项活动,如上班、散步、简单家务等,不必刻意休息少动。
受检者可根据病情和检查目的做相应活动,如:住院病人可慢走、快慢交替走、上下楼梯,但要避免做扩胸运动、举重等剧烈的体育运动,以防止心电图波形失真,干扰过多或大量出汗引起电极片脱落等影响诊断分析。
怀疑心绞痛者可有意选择可能诱发疾病发作的较为剧烈的运动,以便观察运动量与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的关系,为分析诊断参考。
但病情严重者应遵照医嘱,不要贸然加大运动量。
佩带记录仪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一、宜动不宜静。
佩带记录仪后,日常起居应与佩带前一样,应做适量运动,但不是运动愈剧烈愈好特别是要避免双上肢的剧烈运动,以减少各种肌电干扰和伪差。
根据病情和检查目的,住院病人可慢步、上下楼等;疑心绞痛者则可选择可能诱发疾病发作的较为激烈的运动,以便观察运动量与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的关系,供医生诊断参考。
不过病情严重者应遵循医生吩咐。
二、皮肤宜干燥不宜潮湿。
在检查前一日洗澡并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电极贴在前胸皮肤上经导线与记录仪相连,如果皮肤湿漉漉的,电极与皮肤的接触就不好,甚至造成电极脱落,受检者只得重做。
临床上常见有些受检者运动得大汗淋漓,结果不是部分电极脱落就是心电图干扰波太多无法分析。
三、宜记日记。
将24小时内身体不适和运动时间详细登记,就可找出此时间段的心电图看有无变化,为医生诊治提供可靠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