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能力导向下的会计专业教与学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的会计专业实用性教学

职业能力培养是人才培养的重点 ,也是衡量教育效果 的重要标 准之 因此 ,各个 院校在进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 时,也应 以职业 能力培养 为导向,利用实用性教学这一渠育提升学 生的职 业能 力 ,实现学 校与工作 岗位的无缝连接是专业发展的需要 , 也是实现人才 培养 目标的 必经之路 。 实用性教学在会计专业中的意义
3 、建 设 “ 双 师 型 ” 师 资 队 伍
一
、
1 、实 用性 教 学可 以 实现 职 业 能 力人 才培 养 目标
会计专 业的人 才培养 目 标为妈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基 础 ,同样要具有 稳定的实践技能 ,还应具有现代化会计信息处理能力 。应用 型会计人才 培养就要重视实践操作能力 的培养 ,以工作岗位实际应 用为导 向,满足 学生 的职业发展需要 。让 学生既要具有综合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 ,还应 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也是每一所院校提升本校会 计专业毕业生竞 争优势的途径 。 2 、实用 性教 学是 理 论 教 学与 实践 教 育 的 有 益 结合 伍。 般来讲 ,理论教学重视理论学 习,实践教学重视动手能力 。而实 4、拓展 校 外 实 用教 学的 渠 道 用性教育重点在于 以 “ 实用性 ”为 中心 ,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育结合到 实用性教学最终是为了让学生与社会接轨 ,实现学 校与企业的无缝 起 ,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之间的融汇贯通 。它将理论教学 与实践 连接 ,就实用性教学 目标的实现 而言 ,校内实践固然 重要 ,并且尽量达 教学 的优势发挥 出来 。理论教学是学生 未来职业成长 的基础 ,而实 践教 到仿 真效果 。但是 ,却无法与 真实 的工作环境相比 ,因此 ,应积极 的拓 学是 学生走 上工作 岗位 的启蒙。实用性 教学将二者 的结合 到一起 ,可以 展校外实用性教学 的渠道。既可以以实训周的形式 ,让学生到企业 中实 让学 生更准确 的理解相关 的理论知识 。实用性教学是提升专业技 能的重 习 ,也可 以与企业进行合作 ,聘请企 业的专业技 术人员 到学 校 内讲课 。 校企合作” 是众多院校专业发展 的重要 途径 ,例如学校 与股份制企业 要方法 ,仿真的学 习环境 ,具有鲜明职业特点 的职业训练 ,可以让学生 “ 很快的适 应会计工作 岗位 。 合作 ,与外 资企业合作 ,与会计师事务所合作等。 结 语 3、实 用性 教 学 是 提 升 综 合 应 用 能 力和 创 新 能 力 重 要 途 径 实用性教学重视教学 的 “ 实用性 ” ,学生在 学习 的过程 中 ,通过个 会计专业的职业能力培养 目标为专业性 、应用性及针对性 。实现职 人体验得到了综合能力 的培养 。枯 燥的理 论知识 也会 实际应 中变 得真 业能力的培养实 际是 “ 理论—— 实践一 理论”不 断循环 的过程 。实用 实 、可靠 。学生掌握了必要的操作技术 ,找到了学习的方 向与目标 ,进 性教育是些教学模 式中重要链条 ,也是实现职业能力培养 的关键。会计 步加深 了对专业知 识的理解 ,将 自己的运用 水平 提到 了一个新 的高 专业的实用性教育会影 响到会计人才的质量 ,对学生专业 能力 的高低有 度 ,在此基础上 ,实现了创新 与发展 ,由此 ,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得 到了 着重要影响。因此,学校 以上加强实用性教学 的管理 ,杜绝 实用 性教学 中存在 的问题 ,将学生的专业理论与实践技能有效 的结合在一起 ,实现 培养 。 二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 的会计专业实用性教学探析 会计人才培养 目标。( 作者单位 :厦门华天涉外职 业技术学院 ) 1 、实用 性 教 学 方 案 的 设 计 实用性教学方案紧紧围绕职业能力培养重心展开 ,准确 的定 位人才 培养 目标 ,不仅要重视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 ,同时也要注意学 生职业道 德的培养。采用 “ 教 、学 、做 ” 三体合 一 ,达 到 “ 会 、优 、精 ” 的三 层实用教学 目标 。帮助学 生零距 离上 岗就业 。实用性 教学方 案 中的设 参考文献 : 计 ,不仅要充分利用学 校原有 的软件资源与硬件资源 ,尽量为学生提供 [ 1 】 王坚雄 .论 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创新 [ J ] .科技 致富向导. 仿真的教学情境。可以使用 多样 的教学方法实现 ,例如项 目教学法 、任 2 0 1 3( 2 9 ) [ 2 ] 张维宾 吴涛 . 对会计 专业人 才培 养 中产学研 基地 建设 的思考 务驱动法等。将学生的能动性充分 的调动起来 ,增强学生 的综合实力 。 在教学方案 的设计 中,同样要注重教师专业能力的发挥 ,促进教 师的教 [ J ] .财会研究.2 0 1 3( 9 ) 3 ] 姜晖 .新 形势 下会 计专 业人 才培 养 目标及 对策研 究 [ J ] . 商. 学水平 。同时 ,从另一侧面督促教 师们也要努力的提高业务水平 ,打 好 [ 2 0 1 3( 1 6 ) 基 本功 , 不 断 的钻 研 业 务 。 2 、进一步完善 实用性教 学所需要 的教 学设施 [ 4 ] 何丽莹 . 高职会计 专业人 才培养模 式的创 新及 实现路 径 [ J ] . 文教 资料.2 0 1 3( 1 5 ) 实用性教学 中实践教学发挥的作用较大 ,相对于理论教学 而言 ,对
基于职业能力的高职会计专业课程开发

・39・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 J o u r n a l o f H a rb i n Vo c a t i o n a l & T e c h n i c a l C o l l e g e高职会计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会计专业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高职会计专业课程开发是在职业能力课程观的指导下,系统完整地规划、编制一个或一类专业课程的过程,目的是使课程适应文化、社会、人际关系需求的变化。
一、基于职业能力的高职会计专业课程开发的原则(一)岗位需要原则高职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应根据岗位需求,对会计职业岗位群进行工作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会计岗位对相应的岗位知识、职业能力结构和职业素质的要求,确定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并以此为依据进行课程开发,确定专业课程内容,形成“专岗(群)强能”的课程体系。
(二)产学结合原则产学结合包含三个层次:宏观层面是要促进科技、经济同教育的结合;中观层面是专业与产业部门之间在产业链条上的合作;微观层面是学校内部产学结合的运作模式。
对职业学校而言,主要是指中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的产学结合问题。
(三)动态化原则动态化原则要求课程在保持相对稳定性的同时,要适时变化,树立新的课程开发思想,摆脱不合时宜、落后的课程开发思想,删除过时的课程内容,及时在课程中渗入有价值的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使课程设置能及时适当超前的根据市场经济的需求变化而变化。
二、基于综合职业能力本位的高职专业课程开发的价值取向(一)宽专业基础宽专业基础是指会计专业课程开发不仅仅是针对某一职业、某一岗位群所必需的职业方面的知识和[收稿日期]2012-09-06[作者简介]张瞳光(1976-), 女 ,管理学硕士,鸡西大学讲师。
注:本文系黑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高职会计专业课程开发与评价体系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6659)。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970—(2012)06—0039—02基于职业能力的高职会计专业课程开发研究张瞳光(鸡西大学, 黑龙江 鸡西 158100 )摘要:课程开发是专业深化发展,专业进一步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科学合理的进行课程体系开发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高专业课程岗位适应性的根本。
重视就业能力导向 推进会计教学改革

重视就业能力导向推进会计教学改革当前,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会计行业的快速壮大,会计人才需求日益增加,但与此传统的会计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对于高素质会计人才的需求。
推进会计教学改革,重视就业能力导向,已经成为当前各教育部门和会计教育机构的共同课题。
一、现行会计教学存在的问题在会计专业教学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教育与实际用人需求脱节。
传统的会计教学更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
这导致学生在毕业后往往缺乏实际操作能力,不能迅速适应企业的工作要求。
二是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化。
现行的会计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化,课程设置过多,导致学生学习压力大,但在实际工作中却不一定能够应用。
三是缺乏实践教学环节。
学校在教学中缺少真实的实践教学环节,导致学生无法真正了解企业的会计实际情况,进而造成实习和工作时产生磕磕绊绊。
二、推进会计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会计是一个实践性极强的专业,在传统的会计教学模式下,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和操作技能,难以迅速适应企业的工作环境。
推进会计教学改革,着力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
推进会计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三、重视就业能力导向会计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人才。
重视就业能力导向,就是要把学生的就业前景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不仅要注重学生对会计理论知识的掌握,更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串联”和“渗透”,提高会计专业人才的实际就业能力。
四、促进继续教育的发展继续教育是提高会计人才素质的重要途径。
会计人员在工作后,随着工作的不断进步和专业技能的不断提高,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
会计教育机构应当注重继续教育的培训,为会计从业人员提供更多更好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机会。
五、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会计专业要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就必须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学校应当注重真实的实践教学环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实践平台。
学校与企业合作,开设真实的实践课程,让学生在校期间就接触到真实的会计工作,增强他们的实践技能和从业能力。
基于能力视角下的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思路探讨

●维 / 蔡 灿文
高职会 计专业教 学改革思路探 讨
提 要 :童兰 ’ 直 业 壹釜丝宣窒壁 主 二仝
格 证 书考试 大 纲制 订 相关 课 程标 准 ,结 合职 业 资格 考试 . 将 考 证 内容 融 人 到 日常 教学 中 , 现 “ 实 岗课 证 一 体 化 ” 培 . 养 学生 的职 业能 力 , 使学 生能 学 以致 用 , 现工学 结合 。如 实
对应 的课程 体 系
会计 公共 必 修课 知 识模 块 、 职业 必修 知 识模 块 、 业选 修 知 识 模块 、 合 素 质选 修 知 识 模 块 和 实践 训 职 综 练模 块 等 。其 中职业必 修 知识模块 要严 格按 照职 业 岗位或 岗位 群 的能 力 需 要设 置 课 程 , 定教 学 内容 , 主要 任 务 确 其 是培 养 和强 化学 生 的专 业理 论 知识 和 实践 应 用能 力 . 足 满 岗位 技能 的实 际 需要 ; 业 选 修模 块 , 主 要 任务 是 满 足 职 其
体 化 ( 动形 象 ) 生 。为此 会 计专 业 应 努力 推 行案 例 教学 法 .
以提高课 堂 教学 实用化 。
案例教 学法 是一 种综合 运用 所 学知 识与 方法来 分 析 问
题 和解决 问题 的一种 教学 方法 ,教 学过 程 中可针 对某 些 观
构 . 高学 生 的专 业 知识实 际运 用能 力 , 提 实现 其知 行统 一 。 为 了突 出高职 办学 特 点 ,实 现高 职 人 才培 养 目标 , 必 须 打破 传统 的 按学 科设 置 课程 的模式 , 建立 以职 业 岗位 群
总 时数 的 4 %以上 。会 计专 业 实 践教 学体 系一 般分 三 类 : 0 分 散在 各 个 学 期 、 门课 程 、 个 模块 进 行 的课 程 实 验 实 各 各
构建独立的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职业能力视角

l 63
会计
基本理论 课堂项目 实训 1 会计基本原理 会计的书写技能
高职会计专业 实践教学 体系 的 目标 应该是 为学生 提供相对全 面 、 持续 的实践能力 培养平 台 , 学生顺利 将
行业 的变革 ,不断对会 计专业实践教学 内容加 以调整 , 及时更新 、 删减 、 增加专业技能模块 , 最大 限度地满足社 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要和要 求。 三、 科学构建高职会 计专业实践教 学内容体 系 会计专 业实践 教学 内容体 系实践 主要 由专业认 知 实 习、 课堂项 目实训 、 单项 技能实训 、 专业 综合应用技能
一
、
体系和评价体系四个 部分 。 分析当前 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 系的现状 , 笔者 认为主要存在 以下几方面 的突出问题 : 是实践教学缺 一 乏整体的规划 ; 二是实践教学未能 突出综 合职业 能力的 培养 ; 三是实 践教学 内容与工作 过程脱节 ; 四是未 能充
图1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设计理念 :
构建独立的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_ 黼 瞳 翟 _ : _ 鐾 i 孽. 1
— —
职 业能 力视 角
温 蝽 黄 晓初
现校企 多方 面、 全方位的融合 。 2 满足学生个 体的发展 ()
需要 。 不仅培养学生胜任某一特定职业 岗位的能力和素 质, 而且更 强调培养学生对 岗位 的变化 和职业转变 的适 应性 , 以满 足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3 满足职业资格 ()
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会计专业考试改革研究

HE S h e n g - j u n
( Gu a n g d o n g Co mmu n i c a t i o n P o l y t e c h n i c , Gu a n g z h o u 5 1 0 8 0 0 . C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Th e p a p e r a n a l y s e s n o t o n l y t h e p r o b l e ms i n t h e c u r r e n t e x a mi n a t i o n s t a k e n b y Ac c o u n t i n g p r o g r a ms o f h i g h e r v o c a t i o n a l c o l l e g e s i n Ch i n a , b u t a l s o t h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v o c a t i o n a l a b i l i t y , t h e n c o n c l u d e s t h a t t h e e x a mi n a — t i o n s h o u l d b e b a s e d o n v o c a t i o n a l s k i l l s .S t a r t i n g f o r m e x a mi n a t i o n , t h e h i g h e r v o c a t i o n a l c o l l e g e s s h o u l d c a r r y o u t c o mp r e h e n s i v e t e a c h i n g r e f o r m t o c u l t i v a t e s k i l l f u l a n d i n n o v a t i v e t a l e n t s or f r e l a t e d i n d u s t r i e s a n d e n t e r p r i s e s . Ke y wo r d s : v o c a t i o n a l s k i l l s; e x a mi n a t i o n; r e f o m ; r c o mp r e h e n s i v e q u a l i t y
以会计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会计教育模式研究——以高职会计教育为例

会 计职 业能 力 会 计教 育模 式
论与实践 的中介 ,对新的实践具有很好的指导 意义。会计 教育模式 ,就是将模式理论 引入到会计教育 当中,通过对
会计教育过程的分析研究 ,透过会计教育现象 ,撇开会计
教育 中非 本 质 、非 主 要 的 属性 和 因素 ,获得 对 会 计 教 育 更
争压力将越来越大 , 要成为一名合格 的会计人才 , 最关键
的还是对本专业知识的掌握和应用程度 。所以要求会计人 员不 仅应 当掌握 财务会 计 、企业 管理 、法 律 、税 务、金
・ Βιβλιοθήκη 5 5 ・ ●群丰富 的会 计从 业 人 员 ,很 明显 学 校 培养 出来 的学 生 一 时 还
在教学方 法上 ,普遍采 用课堂 讲解 8 o %以上甚 至所 有 的内容 ,形成 了一 种 “ 以教 师为 主体 、以讲解 为主导 ” 的单 向 、注入 式 的 教 学 方法 。学 生 在 整 个教 学 过 程 中 是 消 极 的信息接收者 ,而不是积极 的思考者 ,忽视了学生 自学 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教学过程过于依赖课本 ,缺乏
当 薄弱 。 ( 三 )从 教 学 方 法 来 看 ,没 有 充 分 调 动 学 生 的 自学 能
力 和创 造 性 思维 的开 发
深刻 、更本质 的认识。会计教育模式的构成 主要包括三个 方 面 :会 计 教 育 目标 、课 程体 系和 教 学 方法 ,其 主要 目的
和作用是解决如何培养会计 人才的问题。 现行高职会计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
目前 的高等教育倾 向于专业教育 ,过高的估计 了提高
技 术 才 能 的重 要 性 而损 害 了其 他 的个 人 品 质 的 培 养 。从 人
的全面发展来看 ,高职会计教育仅仅 只有专业教育是远远 不够 的,狭隘的会计专业技能的训练也不符合社会发展 的 需要。高职会计 教育不应仅仅是会计知识的传授和技能 的 培训 ,不仅仅是培养一个纯粹的会计职业 人,而是培养一 个要发展的社会人 ,所 以还 要使会计专业 学生学会工 作 , 学 会 做 人 ,养成 良好 的 行 为 习惯 ,而 这方 面 的课 程 设 置 相
以工作岗位为导向的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二 、会计 专业 课程体 系 改革
内 容
向应用 , 培养 综合素质优 良的高级 体系。
技能型人才 , 当前 高职教育的办 f 是
学方 向 , 也是确立高职会计专业课 改革必 须基于对行业 特点的分析 , 以满足企业对 人才的要求为宗 旨,
“
一
条主线 ” 是指 在会 计专业
( ) 一 以工作 岗位 职业 能 力要
求 划分 会 计 专 业 的 学 习领 域 从 社 会 对 会 计 职 业 及 会 计 人
整个 教学过程 中 , 突出 以会计 工作
体系 , 强调对学 生综合 应用能力的 培养 。 “ 大模块 ” 指会计 专业 学 三 是
程理念的依据。 高职会计专业课程 f岗位职业 能力 培养 为主线 的课程
员 的需求状况来看 , 会计专业 主要
培养在财会 、 金融等行业第一线工 作, 具有 良好职业道德 、 专业知识 、
以工作 岗位为导 向, 以新 的职业能
力内涵 为依据改革课程体系 。
一
、
思路
能应用型人才 。 要使课程设置具有 模块 、 专业技 能课程 模块 、 能力 拓 会 计专 业课 程体 系改革 } 针 对性 、 实用性 , 必须进行 职业 就 展课程模块 。 岗位 能力分析 , 根据 职业 岗位 的能
、
会计专业学 习领域 课程 中, 基 本 素质课 程 主要培 养学 生就业 后 的 自主学 习能力 和解决 实 际问题 能力 ; 专业技 能课 程主要培养学生 今 后从事 会计 工作 必备 的专 业能 力; 能力拓展课 程主要培养学生 的
、
财产物资岗位 填制或 审核原始 凭证一 编制 熟悉财产物资会计 岗位 的基本职能 、业务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3卷第4期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Vol .23 No .42010年8月Journal of Henan Business CollegeAug .2010收稿日期:2010-05-16作者简介:黄良杰(1968-),男,江西九江人,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会计系副教授,博士,注册会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研究方向为会计信息披露与投资。
职业能力导向下的会计专业教与学黄良杰〔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会计系,河南郑州450045〕 摘 要:会计职业教育高专、本科及硕士研究生三个层次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定位。
会计职业能力培养基本思路是:课程体系重视会计职业入门教育,减少内容重复课程,重视会计基本技能教学,注重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方法结合,注意跨学科课程的结合。
教学方法上,财政加大投入,加强高校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增加实训、案例教学课时;鼓励教师从事实务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考核评价可以采取“实务(案例)资料分析报告+闭卷考试+单元模拟作业+综合岗位模拟作业”模式。
关键词:职业能力;教学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考核评价doi:10.3969/j .issn .1008-3928.2010.04.023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928(2010)04-0095-03 一、会计人员的职业能力职业能力可描述为两层含义:一是为了胜任一种具体职业而必须具备的专业能力;二是指在工作中与人沟通、与人共处的能力。
职业能力可分为方法能力、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三大方面(姜大源,2003)。
在会计实务中,会计人员不但需要将企业日常发生的各种交易和事项记录下来,还需要对各类会计信息需求的机构和人员提供相关会计信息。
因此,会计人员必须能够根据自身的专业技能、专业知识素养和经验,准确地对各种各样的交易和事项发生的状况及其经济后果作出判断,及时在会计报告中进行确认和计量,并以会计语言及时、公允地披露相关信息,以便各利益关系人能够据此做出准确判断和决策,以便保护利益关系人的利益。
除此之外,会计人员还需要与政府、银行、投资人、债权债务人、管理者等方方面面的机构和人士打交道。
2003年,国际会计教育准则委员会(I A ES B )颁布的《职业技能》中明确指出会计人员必须具备知识技能、技术技能、个人技能、人际技能和组织技能等五个方面技能。
2000年,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通过调查认为,会计人员最具价值的技能是:问题解决能力与创造性、企业与行业经验、财务会计与控制、团队精神、项目管理、财务系统(信息技术)、语言与沟通。
据此,笔者认为会计人员应当具备的职业能力为:首先是方法能力,即学习能力,会计人员必须擅长从书本、课堂以及工作中学习,掌握经验积累、信息处理、数字分析与应用等能力。
其次是专业能力,包括核算能力(财务会计与控制知识的运用,对会计交易及事项处理能力)、判断与披露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财务系统信息技术处理及对内外报告能力)、管理能力(批判与思考及决策能力、监督与指导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第三是社会能力,具体包・59・2010年第4期职业能力导向下的会计专业教与学括职业道德、沟通能力、语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
二、确定会计职业教学目标长期以来,关于会计教育目标在我国高校一直争论不休,直至1998年后国家大力提倡高等职业教育才开始明确,会计教育分两个方向,即职业教育和理论研究教育,职业教育以提高就业和职业能力为导向,倾向应用型。
目前,我国会计职业教育基本上分为三个层次,即高职高专、本科及硕士研究生((Master of Pr ofessi onal Accounting,MP Acc)教育三个层次。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影响下,各层次会计职业教学目标定位不明确,不管哪个层次,都将会计职业教学目标定位为满足企事业单位会计、财务、审计等部门岗位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教学目标定位含糊。
结合上述会计职业能力分析和需求,笔者认为,我国会计职业三个层次教学目标必须有明确的定位,且,而应体现在专业能力上。
因为无论哪个层次,其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是必需的,只是为了适应不同的岗位和部门的需求,专业能力才有所差异。
高职高专会计职业教学目标应当注重于专业能力中核算能力的培养,而判断与披露能力以及管理能力则不作重点,以满足基层、某一区域或行业第一线中小企业会计业务需求。
会计本科职业教学与高职高专层次教学最大的区别在于不再仅是面向某一区域或行业,而是面向全国和适应各行业对会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一般情况下,本科层次教学主要为业务相对复杂、规模较大的大中型企业、事业等经济单位培养技能型人才。
由于大中型企业涉及面较广,涉及利益关系人众多,对其财务报告信息披露要求更为严格,因此,本科层次会计职业教学目标应当侧重于专业能力中判断与披露能力培养,而核算能力应当成为其基础能力,而管理能力则作为其拓展能力。
而MP Acc教学是在经济和资本市场越来越发达,注册会计师、财务分析师、管理会计师、企业咨询师、注册税务师以及投资分析师等与会计专业相关的职业不断涌现的背景下产生的。
MP Acc教学目标应当定位于培养专业能力中的管理能力,而判断与披露能力是其基础,具有国际视野的能力则是其发展方向。
三、会计专业的教与学根据上述会计职业能力和教学目标分析,笔者分别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学习方法以及考核评价等方面总体上探讨会计职业能力培养基本思路。
1.课程体系目前,我国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主要由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以及选修课等组成。
从当前的课程体系来看,公共基础课主要培养学习方法和能力,结合选修课,培养学生社会能力。
而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主要培养学生专业能力。
从表面上看,我国会计职业教学课程体系似乎也是按照职业能力开设的,但为什么有很多学生走向职业岗位时不适应或不能从事会计工作呢?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会计职业课程体系比较庞杂而内容重复,各课程重理论教学而轻实务教学,许多学校还普遍存在一个误区,即以会计执业资格或职称考试作为导向开设专业课程。
课程体系内容重复还体现在教材上,目前会计专业教材太过注重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解释,不利于学生对实际工作问题的分析与判断,所以,很难提高学生专业能力。
这种庞杂和课程体系的重复使得很少注重各课程间的衔接,忽视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培养。
基于上述分析,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路是:首先,重视会计职业入门教育,把会计职业入门教育放在现实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下教学,使学生对会计职业有起码的认知和认同,同时,也可以使学生认识到会计职业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减少内容重复课程,重视会计基本技能教学,遵循认知规律由浅入深。
因此,在会计职业教学过程中,理论性课程应当减少,多开设案例性课程和实训课程,并注重各课程理论知识与实训课程的衔接,在技能知识培养上,注重从初级到高级递进层次关系,即按照核算能力、判断和披露能力及管理能力规律开设课程。
第三,注重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方法结合,注意跨学科课程结合。
如将数学方法与财务分析知识结合,将财务报告知识与excel计算表结合,将财务分析与金融投资结合等,将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等学科知识与会计专业知识结合起来传授,便于学生在会计工作中熟练运用相关学科工具。
2.教学方法在上世纪90年代前,我国会计教学还比较重视实务教学,但由于高校竞争的压力,教师们纷纷投身于与实务脱离的会计研究,轻视实务教学,致使学生钟情于职业考试和学术,对会计实务缺乏灵敏嗅觉,不能有效适应市场需求(于增彪等,2004)。
另外,・69・第23卷第4期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Vol.23 No.4 2010年8月Journal of Henan Business College Aug.2010许多学校教学资金紧张,对会计实训等实验室及设备投入不足,也导致一些实训等实务性课程难以开设。
在社会上,各企事业单位为了节约成本或出于商业保密等方面考虑,也不愿意与高校合作开设实务性课程。
基于此,会计职业教学在方法上仍然采用“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方式,很难保证学生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
对会计职业教学方法的改革,如果只考虑学校方面因素是不够的。
根据林志军等(2004)的调查,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是信息分析、公司实习、案例分析和科技应用。
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也强调,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
教学方法改革首先是加大投入,加强高校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其次,各企事业单位应当积极配合,在其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积极吸收会计专业学生到单位实习;第三,改革教学方法,减少理论知识课时,加大实训、案例教学课时,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第四,改革对会计职业教师考核办法,鼓励教师从事实务教学。
3.学习方法目前,在会计专业教学中,学生学习总是处于被动学习状态。
由于其教学实践或实训和实习条件(或环境)相对较为薄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会计实际工作缺乏感官认知,不知要学什么以及如何学,因此,改变学生这种被动学习状况迫在眉睫。
改革关键在于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目前,在就业的压力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非常高的,关键是要让学生知道如何学习。
在会计教学中,在每个知识点讲解之前,可以先给学生提供一个与要讲解的知识点相关的案例或资料,让学生进行讨论和分析,要让学生知道会计工作任务是什么,存在哪些问题和难点,使学生知道知识点讲授要解决哪些问题,让学生自己主动寻找学习的要点,以便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认知和掌握。
这样,既可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增强学生对会计职业的认同感,以利其职业能力的培养。
4.考核评价目前,我国会计专业考核评价采取的主要方式是平时作业加期末闭卷考试模式。
这种模式仅考核了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甚至很难考核到学生是否理解了所学知识。
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做法,比如可以采取“实务(案例)资料分析报告+闭卷考试+单元模拟作业+综合岗位模拟作业”模式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考核评价。
这种模式是指在学生进行单元学习之前,先对实务(案例)资料进行分析讨论,并写出讨论分析报告,以促进学生对实务工作理解。
闭卷考试主要测试学生对会计专业理论知识掌握情况。
单元模拟作业主要考核对每个单元实际操作能力掌握情况。
综合岗位模拟作业的做法是:选取各企业一个月所有业务资料,然后整理出一个完整会计循环资料,让学生从最原始的凭证填制和审核开始,直至最后财务报告编制、披露和分析结束,做一个完整的综合模拟实训,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借此考核学生理论知识掌握和专业能力学习状况。
参考文献:[1] 林志军,熊筱燕,刘明.中国会计教育中知识及技能要素的发展[J].会计研究,2004(9).[2] 姜大源.关于职业教育的课程观[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3).[3] 李晓慧.会计教学体系研究:来自英国大学的借鉴[J].会计研究,2009(10).(责任编辑:樊 霞)・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