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美学:越简单,越高级
论宋代美学

论宋代美学宋代美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把美与自然联系在一起。
同时,由于受佛老思想影响,又将自然之美纳入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天地境界”。
但是,如果我们单纯从客观角度去欣赏自然之美,那么它就只能停留在“仁者”和“智者”的审美层次上,而很难再有所升华,达到更高层次的“天地境界”。
也就是说,宋代文人由于更强烈地意识到人生存在的境况,并努力使自己超越这种境况,因此能够从这种境况中发现审美意义,并转化为审美感受。
一、空灵、平淡之美宋代文人对待生活的态度是安详的、平静的、超脱的,这种心态使他们在审美过程中更注重形式的简约,也更注重从大自然中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并借助于这种体验来摆脱世俗困扰。
正是这种空灵、恬淡的审美心态,使得宋代文人能够超越功名利禄的羁绊,放松精神压力,从而进入一种无忧无虑、无牵无挂的境界。
“好物不可以多得”,“大都能守其真”,他们对于审美对象没有占有欲,“虽嗜欲深者,往往取足于外”,体现出一种不可言传的超然心态。
这种心态给了他们审美的愉悦,他们超脱于功名利禄的追求,放弃了许多沉重的负担,才能拥有如此平和的心态来面对一切,才能有闲情逸致去欣赏自然之美。
这样,自然山水便与他们的身心相融合,与他们的心灵相契合,产生了“外物之味”。
“淡”是中国古代审美思想的核心概念,是儒家哲学的中庸之道在审美领域中的典型体现。
它不仅表现在日常生活之中,而且贯穿于整个文艺创作领域。
宋代士大夫讲究生活情趣,热衷田园生活,他们认为宁静的心境、质朴的生活、简约的风尚,是最为惬意的,即所谓“淡”的境界。
王安石晚年曾在江南买了一处房产,但每逢“秋雨乍晴”,便会想起家乡的黄菊,于是命仆人“尽买江南新菊归,来供岁晚闲中趣”,可见他对“淡”的执着追求。
北宋著名的书法家苏轼的品性与王安石非常相似:“居士三日不饮食,心源如废井”,即使看到美食佳肴,也毫无食欲;“坐亦禅,行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即便身体劳累,精神苦闷,他也怡然自得;“老不看书睡不着,醒来敲瓦似推船”,则一改前人之见,一旦闲下来便手不释卷。
宋代极简美学

汝窑天青无纹水仙盆
宋 瓷 冰 裂 纹
宋的板书—南宋张即 之书金刚经
越困顿,越美
寒食帖
宣和画谱
宣和书谱
越温柔,越强
宋徽宗书
贴宋 徽 宗 诗
溪 山 行 旅 图
早 春 图
万 壑 松 风
宋 工 笔 小 画
就变 以 花 在 蓄 宋 贵色 来 是 影 公 至 看都 构 很 的 内 朝 。还 画 大 响 认 今 你是 成 美 意 敛 歌 要画红力最宋 如缺 美 , 义 包 颂 高,大都高的 何陷 , 枯 价 容 梅 ,但绿没的书 去之 鹧 木 值 , 花 淡墨,有品法 发美 鸪 也 , 尊 、 雅分到消格山 现, 斑 美 把 重 枯 反五宋失和水 !美 、 , 缺 每 木 而彩朝。风画 更,竟唐格仍 无兔裂陷个, 形墨敢朝,是 所毫纹变生他 成比用的美世 不、也美命们 高彩墨美学界 在窑可,存含 ,
宋代极简美学
古代美学,到宋代达到 最高,要求绝对单纯, 就是圆、方、素色、质 感的单纯。宋朝人用墨 画画、烧单色瓷器。现 在讲极简,宋朝就是最 早的极简。
唐三彩
中隐
越简单,越难
绿的 唐 宋 中, 三 是 提但 彩 一 出宋 都 个 素敢 是 文 朴在 花 明 风花 花 高 格花 绿 峰 。绿 绿 。
宋代设计美学

宋代设计美学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同时也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
在宋代,设计美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其特点是以简洁、清新、雅致、精细著称。
宋代的建筑设计非常注重形式美和实用性结合,建筑风格简洁、大方,尤其是在庭院设计中更加突出,充满着静谧和美感。
此外,宋代的绘画艺术也非常发达,绘画作品充满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和艺术魅力。
在宋代的器物设计中,器物造型大多简洁明快,色彩明亮清新,线条流畅,表现出一种古朴、雅致和精致的美感。
同时,宋代工艺技术也非常发达,使得器物的制作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总之,宋代设计美学以简洁、清新、雅致、精细为特点,是中国设计美学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对后世的设计美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1 -。
宋代建筑美学二

宋代建筑美学二
特点:
1. 精致和平衡:宋代建筑注重比例和对称,追求精细的造型和平衡的整体效果。
建筑物的各个部分,如柱子、檐口、门窗等都注重细腻的雕刻和装饰。
3. 线条简洁和谐:宋代建筑注重线条的简洁和谐,避免过于复杂和繁冗的装饰,追求简单而富有韵味的造型。
屋顶的形状多为起伏有致的曲线,呈现出柔和而流畅的美感。
4. 木材工艺精湛:宋代建筑以木材为主要材料,木构件的制作工艺非常精湛。
建筑物的梁柱、檩栋等都采用了高度发达的榫卯结构,使得建筑结构更加坚固稳
5. 文化意蕴丰富:宋代建筑注重艺术和文化的表现,常常以诗词、书画等装饰方式来凸显其文化内涵。
在建筑结构、雕刻和装饰上,常常体现出丰富的文学和艺术元素。
宋代建筑美学特点是精致、和谐、自然,并注重木材工艺和文化内涵的表达。
这种美学特点对后世的建筑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宋代文人画的美学理念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文人画发展最为繁荣的时期之一。
宋代文人画强调个体情感的表达和意境的追求,具有独特的美学理念。
以下是宋代文人画的美学理念的一些重要特点:
1. 以自然为师:宋代文人画家强调以自然景物为创作的对象和参照,追求表现
自然的真实和神韵。
他们注重观察自然景物的细微之处,追求表现自然的变化、气息和神韵,力求使观者感受到自然的美。
2. 以心传神:宋代文人画追求以个人情感和内心体验来表达艺术创作。
画家注
重通过笔墨和构图的处理,以及细腻的笔触和用色来表现个人的情感和心境。
他们通过笔墨的运用来揭示心灵的世界,使观者在观赏画作时能够与画家产生共鸣。
3. 追求意境:宋代文人画强调意境的追求,即通过画面的氛围、构图和笔墨的
处理来表达情感、意义和意蕴。
他们注重用寥寥数笔、简练的线条和留白的技巧来表现画面的空灵和意境的深远,使观者在静心欣赏中产生联想和感悟。
4. 崇尚雅致:宋代文人画崇尚雅致的审美追求,追求文人气质和品味。
他们在
创作中注重选择高尚、清新的题材,讲究构图的平衡和和谐,追求简约、素雅和典雅的艺术风格。
5. 倡导意境超脱:宋代文人画主张追求超脱尘世、超越日常的意境。
他们试图
通过画作表达自己对人生、自然和宇宙的思考和感悟,通过艺术来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超越尘世的境界。
这些美学理念在宋代文人画中得到了广泛的体现,使得宋代文人画成为中国绘画史上一个独具特色的时期。
宋代的极简美学原理

宋代的极简美学原理宋代极简美学——墨韵留白,诗意栖居时光荏苒至繁华的宋朝,那个时代的人们,在喧嚣中追求内心的宁静与简约,构建出一种独特的生活美学——宋代极简美学。
它犹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寥寥数笔,却勾勒出无限深远的意境;又如一曲素朴的琴音,虽无繁复旋律,却能唤起听者内心深处的共鸣。
宋代文人墨客崇尚“以少胜多”,他们眼中的美,不在于堆砌繁复,而在于删繁就简,于空白处见天地。
这便是宋代极简美学的核心理念,“墨韵留白”。
恰似那“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寥寥数字,却绘出梅花傲骨冰魂,显现出自然界的大美无言。
这一理念渗透在生活的各个角落,无论是诗词书画,还是建筑园林,甚至日常器物,都可见其踪影。
譬如说,宋瓷的素雅纯净,以其单一色彩、简洁线条,诠释了“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境界。
汝窑瓷器如冰似玉,釉色天青,虽无繁复装饰,却因其含蓄内敛、留白之美,被誉为“瓷中之魁”。
再看宋代家具,造型洗练,线条流畅,舍弃繁冗的雕饰,保留木材本真的纹理和色泽,展现出自然与人文的高度和谐。
宋代文人的生活空间亦遵循着极简美学原则,他们的书房、居室乃至庭院,布局讲究空灵通透,力求达到“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的效果。
庭院之中,往往仅置几块奇石,种上几株修竹,便足以营造出幽深静谧的氛围,让人心生向往,悠然自得。
这种对极简美学的追求,实质上是对生活态度的一种表达,是古人对心灵自由、人格独立以及生命尊严的尊崇。
宋代文人借由极简之美,寄寓人生哲理,抒发胸臆情怀,他们以此为载体,将内在的精神世界外化为可视可感的艺术形式,使观者在欣赏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那份深深的人文关怀和对生活的热爱。
“简约而不简单”,宋代的极简美学,不仅体现在艺术创作上,更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哲学思考,一种精神寄托。
这正是我们今天仍需借鉴和学习的地方——在繁忙复杂的现代生活中,寻一处宁静之地,回归本质,体验那份源自千年前宋代的极简美学所带来的力量与感动,实乃人生一大乐事也!。
宋代美学在现代家居

宋代美学在现代家居设计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材质和色彩:宋代美学追求自然之美,强调材质的自然纹理和色彩,这种理念在现代家居设计中也非常流行。
现代家居中,采用天然材质,如木、石等,以及柔和的色彩,能够营造出舒适、自然的氛围。
2. 空间布局:宋代美学注重空间的流动性和连贯性,这种理念也影响了现代家居设计。
现代家居设计中,强调开放式布局,让空间更加通透、流动,同时注重空间的细节处理,如收纳空间的合理利用等。
3. 简约风格:宋代美学崇尚简约,追求素雅之美,这种理念在当今的极简主义家居设计中得到了体现。
极简主义家居设计追求少即是多的原则,注重空间的简洁和线条的流畅,营造出简约、干净的氛围。
4. 自然元素:宋代美学注重自然之美,因此在现代家居设计中,运用自然元素也是非常常见的。
例如在室内摆放绿植、挂山水画等,能够营造出自然、清新的氛围,给人带来舒适感。
5. 细节处理:宋代美学注重细节处理,这种理念在现代家居设计中也有所体现。
现代家居设计中,对于家具、灯具等的设计都非常注重细节处理,追求完美和精致。
总的来说,宋代美学对现代家居设计的影响是深远的。
在现代家居设计中,运用宋代美学的理念,能够营造出舒适、自然、简约的家居环境,让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雅致的中式美学-宋朝之美

雅致的中式美学-宋朝之美宋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个⽂化⾼峰,宋代审美由唐代花花绿绿、浓脂艳抹的审美风格突然转向淡雅的极简美学,因此,宋代⽆论从宋汝窑的素⾊瓷,到徽宗的瘦⾦体,再到范宽、郭熙的⼤⼭⽔,⽤如今的眼光看依旧并不过时,⽆不闪烁着⾼超的审美情趣和雅致的艺术追求。
中式美学的巅峰出现在⼀千年造极于赵宋之世宋朝之美,简单、⾃然、温和清逸⽽⾼雅⼀⼭⼀⽔,⼀草⼀⽊,⼀⽯⼀叶皆是浪漫⽆处不是禅意,⽆处不是⽣活论极简之美,宋朝的极简遥遥领先西⽅甚⾄影响了后世千百年宋徽宗《瑞鹤图》(局部)壹 | 宋朝之美,美在瓷器宋朝被西⽅学者认为是“中国绘画和陶瓷的伟⼤时期”宋瓷⾊调之优雅,⽆与伦⽐与元瓷相⽐,多了分细腻与明清瓷相⽐,⼜少了些柔媚汝窑天青⽆纹⽔仙盆定窑,古⾊古⾹。
定窑⽩釉⼗⼆瓣形洗钧窑,艳丽绝伦,变化万千。
钧窑⽅花棚汝窑,似⽟、⾮⽟、⽽胜⽟。
汝窑天青釉菊纹碗哥窑,美在⾃然破裂的残缺⾥。
冰裂纹瓷器官窑,⾼雅⼤⽓,温润如⽟。
官窑青瓷葵花式⼩碗耀州窑,刚劲有⼒,刻花⽣动。
耀州窑外刻花碗磁州窑,⽩地⿊绘,⽔墨画风。
建窑,光华流转间的的天⼈合⼀。
建窑⿊釉兔毫盏宋朝的瓷器,⼯艺精湛复杂但最后呈现出来的瓷器却极其安静,极其朴素也许正应了道家所说“⼤道⾄简”越是⾼级的东西越是简单简到极致,便是⼤智简到极致,便是⼤美汝窑青瓷莲花式碗景德镇窑青⽩釉刻花婴戏牡丹纹碗贰 | 宋朝之美,美在画中宋朝绘画不仅仅是追求技术,更追求画中意境少了矫饰之⽓,多了份⾃然平和若古⼈在朋友圈发张宋朝书画秒杀所有照⽚!夏圭《⼭⽔⼗⼆景图》宋画的⼭⽔,善⽤⽔墨,擅长留⽩让画⾯保持⼀种清明和空灵⽽不是塞满的状态营造出“此时⽆声胜有声”的美感⼏条疏枝便可以成画多⼀枝为多,少⼀枝为少宋徽宗《⼭禽腊梅图》懂得留⽩是⼀种⼤智慧有舍才会有得马远《⼗⼆⽔图之洞庭风细》(局部)马远《⼗⼆⽔图之层波叠浪》(局部)马远《⼗⼆⽔图之黄河逆流》(局部)马远《⼗⼆⽔图之云⽣沧海》(局部)宋朝的⼭⽔画另外⼀个很⼤的特点就是⼈常常只是⼭⽔中微⼩的存在把⾃⼰放低⼀点会看到更⼴阔的世界和更美丽的风景“艺术家好像⽣平第⼀次接触到了⾃然,以惊叹⽽敬畏的⼼情来回应⾃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朝美学:越简单,越高级职场狩猎人今天
宋朝美学:越简单,越高级
一直喜欢宋朝的审美,
简单素朴,文雅幽静,
抛却繁复,不事雕琢
随性而行,返璞归真。
最近,看到一处院子,
深得宋朝审美的精髓,
大片留白,意境悠远,
山水相融,禅意空灵。
一池天青色,一方养心庭,包文山设计的天青书院,既有江南园林的雅致,
又流淌着宋风雅韵。
白墙合围,内庭蓄水成池,青石铺路,墙角植树一株,水中倒影,墙上树影,
自成一派悠远禅意之境。
圆形洞窗,
不经意漏出另一侧的景,内外通透,别有意趣。
可移动的木窗格,
打破白墙的单调,
平添几许古朴韵味。
极简的线条,
勾勒出灵动空间,
人居其中,
浮躁顿去,心旷神怡。
大面积留白,虚实相接,浓淡得宜,令人回味无穷。
越看越好奇,
千年前宋人的生活
是否真的如此风雅?
01
宋朝人,懂得欣赏美
有人说:宋朝的美学,曾经领先世界一千年。
此言不虚,宋人对于美,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
大唐如牡丹,富丽明艳,宋朝似幽兰,淡雅文静,
相隔不甚远的两个朝代,
于审美上,则千差万别。
单就瓷器而言,
唐三彩造型多样,色彩绚丽,
宋人偏偏敢打破陈规旧俗,
在繁复之中,提出素朴。
宋徽宗一句
“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
”于是有了冷暖适宜的天青釉,
各种瓷器线条优美挺秀,
简洁古朴,又优雅大方。
这几年大热的极简风,
宋人亦爱,且做得更好。
他们不爱雕琢与奢华,
更在意天然,回归本真,
以墨入画,烧单色釉瓷器……宋人特别善于发现美,
如今,名扬天下的冰裂纹,
原是烧坏了,他们却从中看到沧桑美,一次次尝试后,才有了冰裂纹瓷器。
曾经的损坏和残缺,转眼成了惊世的美。
宋朝人,含蓄内敛包容,
懂得欣赏一切美。
他们尊重每个生命存在的价值,
花美,枯木美,
有缺陷的鹧鸪斑,裂纹也美,
美无处不在,只要去发现。
02
宋朝人,活得很有趣
宋人,不仅偏爱极简美学,
活得也特别有趣,
时常随性而动,依心而行。
冬夜大雪纷飞,魏晋名士
王子猷睡不着,起来饮酒,
推窗而望,四野皎洁,
忽而想念好友戴安道,
兴起,乘船即去,
走了一夜,天明方至,
可他掉头就回家。
别人对此不解,
他回:“吾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宋人亦如此,从不将就,
兴之所至,心之所安,
尽其在我,顺其自然。
宋朝还有书展,
只不过叫“曝书会”,
本来是为了晒晒发霉的书本,结果皇帝一高兴,
曝书变成半开放的雅集,
大臣学士们,借此机会,
不仅能看看皇家藏书,
还有古玩字画可赏,
好不惬意。
当时的宋朝,
虽偶有外敌侵扰,亦可安享生活,所以上到皇帝,下到臣民,
都有一股纯真的孩子气,
总能想法设法,活得有趣。
03
宋朝人,最懂生活
宋朝人,既有审美力,
天性又十分有趣,
因而,最懂生活。
宋人,懂得生活的情趣。
即使在朝为官,
也不会终日沉溺名利,
他们喜欢亲近大自然,
顺应四时八节,
春天踏青赏百花,
夏食凉瓜,秋看月,
冬日红泥小火炉温酒喝,
把普普通通的日子,过得兴味盎然。
宋人,特有品味,
把风雅,刻进骨子里。
一杯清茶,成了雅玩,
就连宋徽宗,都精于点茶:
“上命近侍取茶具,亲手注汤击拂,少顷,白乳浮盏面,如疏星淡月。
”
宋人喜焚香为趣。
潇然无事,焚香一炷,香烟缕缕,直透心窍,凝神净心,消忧去俗。
再或挂画于室,赏玩品鉴,插花在瓶,清疏为美,
抚琴弈棋,修身养性。
宋代文人对风雅的极致追求,更是形而至内的品性修为,注重外表,谦逊有礼,
善于发现生活情趣。
陈寅恪说:
“华夏民族之文化,
历数千载之演进,
而造极于赵宋之世。
后渐衰微,终必复振。
”
如今,宋人的美学与精致生活,正慢慢成为现代人的理想,
他的风雅,亦令人为之倾倒。
●End●
——如果喜欢,快分享给你的朋友吧——让我们一起在这里,聊聊职场那些事!
期待你们的职场新鲜事
分享我们的职场小欢喜
见证我们的职场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