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拓扑图教学文稿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主要专业课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主要专业课程一、引言在当今社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是一个日益重要且具有广泛应用的领域。
作为该领域的专业人才,我们需要通过系统学习和深入理解相关课程来积累知识和技能。
在本文中,我将从不同的角度全面评估并探讨该领域的主要专业课程,并结合个人观点和理解,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
二、课程概述1.《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大核心课程是《机械制图》,它系统地介绍了机械工程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图形表达、三维建模和工程图纸的绘制。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们不仅可以掌握规范的机械图纸绘制技术,还可以理解工程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机械原理》《机械原理》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另一门重要课程,它主要介绍机械系统的结构、运动和力学性能。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各种机械构件和机械系统的工作原理,包括机械运动学和静力学等内容,为日后的设计和制造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3.《数控技术》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数控技术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数控技术》课程主要介绍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编程方法和应用技术。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们可以了解数控系统的基本构成和工作流程,掌握数控编程和加工技术,为未来的数控加工工作做好准备。
4.《自动化原理》《自动化原理》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它主要介绍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们可以深入了解自动控制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各种控制器和执行器的应用技术,为今后从事自动化设备的设计与调试提供理论支持。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生,我深知这些专业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在我看来,这些课程不仅仅是为了通过考试,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学习和实践,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为将来的工作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也认为这些课程的深度和广度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们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领域的综合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
最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目标及课程体系介绍

内容
•专业性质 •专业历史与现状 •培养目标 •培养要求 •课程体系 •毕业去向
2
专业实力
•师资最强(教授9人,副教授6人, 博导4人,硕导18人)
•研究方向:机器人、机械电子技术、 现代制造技术、机械设计理论 •与校本部机电学院血肉相连、资源共 享。
克服遗忘知识的最好方法就是使用它们,在学习 后许可的时候,把用到的前面知识捡起来,用起来。 在做课程设计的时候也是这样,把用到的前面学过 的课本放在手头,随时查阅。
22
课程之间的联系
大学的学习跟中学的不一样,大学是学一门,考 一门,如果不注意应用,很快就忘记了,就像东北 一句谚语所说的:黑瞎子掰苞米,掰一棒扔一棒。 结果,学力学的时候不知道如何使用数学,做机械 设计课程设计的时候,把机械制图的规定画法和标 准忘光了,做综合设计的时候,又把机械设计、机 械制造的相关知识忘没了。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高等数学:工科数学分析、代数与几何
19
课程设置拓扑图
20
课程之间的联系
前面介绍的课程是一种塔式结构,下面的一层是 上一层的基础。学习时是自下而上一层一层学习的, 如果下面的学不好,在学上面的就很困难了。
还要注意一点,就是有些课程之间是相互渗透, 交织在一起的,很难确定它们的相互顺序。例如机 械设计、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本来是一个整体,但是为了教学上的方便,分成三 门课教学。
17
电类课程
驱动 检测 反馈 控制
单片机信号测量与电机控制
电工学 电子学 计算机 自动控制
机械系统计算机控制 机电液系统控制 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电子工艺实习 自动控制原理 计算机组成原理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工程图学》课程实践教学大纲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工程图学》课程实践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工程图学英文名称:Engineering Graphics课程编号:5507018;5507019;5507020;5507021是否独立设课:是学分:6学时:124开课学期:一、二预修课程:一、课程简介本课程包括画法几何和机械制图两大部分,机械制图包括制图基础、机械图和计算机绘图基础三部分。
本课程是高等工科院校培养高级技术人才所开设的一门技术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用投影法绘制工程图样和解决空间几何问题的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绘图和阅读工程图样的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从事工程技术和管理工作打下必备的基础。
二、实验报告要求与实验考核方法1.实验报告要求习题:1. 习题课应精选典型题例,示范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或组织学生讨论,或让学生做,教师巡回指导。
倡导改革方法,不拘一格。
2. 留给学生的课外习题量应适当,不宜过多或过少。
3. 制图基础部分及机械图部分,除完成一定数量的习题、作业外,还应作一定数量的字体临摹练习。
作业:1. 作业次数和数量应适当。
2. 计算机绘图上机应熟悉每次课的教学要求。
3. 各次作业应有明确的要求。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应独立按时完成。
作业建议见实验项目一览表。
2.实验考核方法实验成绩占20%,计算机绘图上机考核10%三、实验指导书与主要参考书1)画法几何大连理工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画法几何习题集大连理工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3)机械制图大连理工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4)机械制图习题集大连理工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5)《图学基础教程》(2000.8),谭建荣、张树有、陆国栋,高等教育出版社6)AutoCAD实践教程(2008版)崔洪斌陈曹維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7)《工程图学及计算机绘图》(2003.8),罗良武、刘鲁宁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8)《AutoCAD2000中文版实用教程》(2000.9),郑阿奇主编,徐文胜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图文要点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一、培养目标本专业针对全球经济对工程技术人才的需要,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基础理论和相关知识,拥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可在机械工程领域从事设计、制造、开发与研究、企业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基本规格与要求本专业主要学习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学习有关机电结合产品和系统的设计、制造、测试方法及相关知识。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知识和能力:1.掌握力学、热学、振动理论等机械工程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2.掌握设计、材料、制造等制造工程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3.掌握电路理论、电子技术、微机应用技术、控制理论等电子工程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4.具备良好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外语能力;5.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团结协作精神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三、核心课程1.学位课程: 工程设计概论、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技术基础;2.主要课程: 工程图学基础、工程设计概论、动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现代工程材料、电工电子技术1、微机原理与制造自动化等。
四、学制与毕业要求1.学制:四年。
实行弹性学习年限,四年制本科学生的最长学习期限为6年。
2.毕业最低学分:164学分。
学生在修完前二学年课程之后,可以申请去加拿大Manitoba大学继续深造,按照Manitoba大学的规定获得毕业证书及学位(“2+2计划”。
若在加拿大学习一段时间之后学生选择返回本专业继续学习,则其在加拿大所修读的课程可以办理学分转换手续,其毕业最低学分维持164学分不变。
五、授予学位及要求本专业毕业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要求:达到宁波大学学士学位授予要求。
六、各类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要求1.课程由思政与通识教育(42学分)、学科大类教育平台(29学分)、以及专业平台和专业模块课程(89学分)构成。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学课程设置(精)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学课程设置一、培养目标及规格本专业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从事机电一体化产品和系统的运行、维护、设计、制造及开发基本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学生通过必须的理论课程及实践教学环节的学习,获得工程师的基本训练,毕业生达到本科基本要求.在政治思想道德方面:热爱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遵纪守法,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在业务知识和能力方面:1掌握机械设计制造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2掌握传感测试技术、执行与驱动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等控制工程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3初步具有机电一体化产品和系统的设计、制造、使用、维护和研究开发的综合能力;4具有机电产品制造工程的技术经济分析与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5具有一定的外语水平,能够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
在身体素质方面:身体健康、能精力充沛地工作.二、专业方向专业方向:机电一体化系统机械制造过程自动化智能控制三、课程设置与教学管理1教学计划中设必修课、限选课、选修课和综合实践环节。
必修课由中央电大统一开设,执行统一教学大纲、统一教材、统一考试、统一评分标准。
2限选课由中央电大统一课程名称,执行统一的教学大纲(或教学要求),并推荐教材。
3为了保证培养目标的要求,建议本专业在本教学计划提供的选修课模块中按专业方向选择选修课,中央电大提供教学要求、教材等服务•地方电大亦可根据培养目标及当地的需要自开选修课,但实施性教学计划需报中央电大审批。
自开课程的教材、教学管理及考试由地方电大负责。
4有实验和作业的课程,办学单位必须按要求组织完成.凡未完成实验或实验不及格者,不能取得该门课程的学分•中央电大将对课程的实验(含大作业)及平时作业进行必要的抽查,以确保教学质量。
5综合实践环节由地方电大根据中央电大制定的教学大纲(要求)组织实施。
本专业学生必须参加毕业实习(2周),并完成附件二所规定的其他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学分•中央电大将对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实验、综合实践环节)进行必要的检查,以确保教学质量。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光机电一体化方向)专业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光机电一体化方向)专业培养方案(2015级执行)一、专业定位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光机电一体化方向)专业是将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激光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于机械工程领域的一种新兴本科专业,体现了现代科学的学科交叉性和融合性的鲜明特点,为光机电一体化相结合的新型学科专业。
本专业按照学校确定的“建设海西一流、亲产业大学”的办学定位,以光学、机械、电子电路、计算机等理论为基础,以光机电控制、数控加工、工业机器人等为专业发展方向,培养适应光机电一体化相关行业生产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亲产业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海峡西岸经济区,尤其是厦门市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光机电一体化技术所必需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及基本技能的,了解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具备较强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能在机械、电子、光学等行业,从事光机电一体化领域的设计制造、技术开发与应用研究、生产管理等工作,能逐步成长为本领域的技术精英(骨干)或中高层管理专家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三、培养规格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基础理论,学习电子技术、光学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基本知识,受到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光机电一体化产品设计制造及设备控制、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拓扑图

上标A 表示机械设计方向;上标B 表示机械电子工程方向
高等数学Ⅰ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导论Ⅰ 大 学 物 理
模拟电路基础
理论力学
数字逻辑设计
体 育
大 学 英 语
人文素养
中 国 近 代 史 纲 要
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体系概论
形势与政策
公共选修课、学科选修课及素质拓展课程
机械制图Ⅱ
及CAD
机械设计
机械原理
材料力学
高等数学Ⅱ 线性代数
机械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 机械制图Ⅰ及CAD
互换性原理 与技术测量
数学实验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导论Ⅱ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导论Ⅲ
计算机基础 C 语言程序设计
金属工艺及 机制基础 工程控制基础
机械设计学A
液压传动及 气压传动
机电产品设计及应用(二级项目)
传感器原 理与应用 机械传动 课程设计(二级项目)
机械制图测绘
(二级项目) 弹性力学基础A
机器人技术B
机、电、液一体化系统设计(二级项目)
电气控制及 PLC 及应用
现代设计技术A 电力拖动
单片机原 理及应用B
生产实习
机械系统及制造
系统设计(二级项目)
机械制造工艺
机械系统设计
机械拆装 (二级项目)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第三学期 第四学期 第五学期 第六学期 第七学期 第八学期 毕业设计 一级项目。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教学大纲

标题:深度探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大纲1. 介绍在当今社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具有重要意义,它涉及到许多基础工程领域,如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等。
对于该专业的教学大纲的深入探讨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本文,我们将从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大纲进行全面评估,并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
2.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大纲2.1 主要内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大纲主要包括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环节。
基础课程包括数学、物理、工程力学等; 专业课程包括机械设计、制造工艺、自动化控制原理等; 实践环节包括实习、毕业设计等。
2.2 深度和广度要求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教学大纲需要在深度和广度上进行全面评估。
在深度上,需要确保学生对机械设计、制造工艺、自动化控制等专业知识有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在广度上,需要涵盖从基础理论到实践技能的全方位培养,使学生能够全面应用所学知识。
3. 文章撰写在文章中,我们将从简到繁、由浅入深地探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大纲的内容与要求。
我们将重点提及教学大纲的主要课程和实践环节,并对其进行全面分析。
3.1 基础课程基础课程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重要基础,其中数学、物理、工程力学等课程是必不可少的。
这些课程为学生打下学科基础,为其后续的专业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在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些基础课程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教学大纲中合理设置这些课程。
3.2 专业课程专业课程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括机械设计、制造工艺、自动化控制原理等课程。
这些课程是学生培养专业技能和知识的关键环节。
我们将对这些专业课程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教学大纲中应该包含的必要内容和要求。
3.3 实践环节实践环节是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的重要部分,包括实习、毕业设计等。
这些实践环节能够锻炼学生的实际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文章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实践环节在教学大纲中的设置和要求,并提出我们的个人观点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