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水氯化镁检测报告

合集下载

食品级六水氯化镁作用

食品级六水氯化镁作用

食品级六水氯化镁作用【海之源食品级六水氯化镁】化工产品一般都会分为工业级和食品级,六水氯化镁也不除外,也有可以添加在食品当中的食品级六水氯化镁,可能大家不太了解食品级六水氯化镁的作用,今天海之源化工就来为我们介绍一下食品级六水氯化镁。

#详情查看#【海之源化工:食品级六水氯化镁】【氯化钙】【纯碱】【小苏打】【氯化镁】氯化镁是一种盐类,分为工业用和食品用两种。

它通常含有六个分子的结晶水,即MgCl2·6H2O,易潮解。

有苦味,有腐蚀性。

用于制金属镁、消毒剂、冷冻盐水、陶瓷,并用于填充织物、造纸等各方面。

海之源将重点介绍食品级氯化镁。

而食品级氯化镁作为食品添加剂主要用来做豆腐用,只要是食品级和不添加过量,不食用过量,就没有危害。

许多食品需要增稠剂来改善粘稠度,提升润滑的口感。

食品增稠剂通常能溶解于水中,并在一定条件下充分水化形成黏稠、滑腻溶液的大分子物质,又称食品胶。

食品级六水氯化镁具有增稠、悬浮、乳化、稳定等多种功能。

在饮料生产中主要用于果肉型果汁饮料的增稠剂、蛋白质饮料的乳化稳定剂和酸乳饮料的稳定剂等。

用量一般为0.1%—0.5%,在pH3—4范围内,随pH降低而黏度增大。

在pH3附近最稳定,在pH7以上发生水解,黏度显著降低。

食品级六水氯化镁增稠剂具有溶水和稳定的特性,能使食品在冻结过程中生成的冰晶细微化,并包含大量微小气泡,使其结构细腻均匀,口感光滑,外观整洁。

例如,冰激凌和冰点心的质量很大程度取决于冰晶的形成状态,加入增稠剂可以防止结成过大的冰晶,以免感到组织粗糙有渣。

食品级六水氯化镁增稠剂主要用于改善和增加食品的粘稠度,可保持流态食品、胶冻食品的色、香、味和稳定性,改善食品物理性状,并能使食品有润滑适口的感觉。

食品级六水氯化镁增稠剂可提高食品的粘稠度或形成凝胶,从而改变食品的物理性状,赋予食品黏润、适宜的口感,并兼有乳化、稳定或使其呈悬浮状态的作用,很多酸奶里面就有添加。

六水氯化镁国标

六水氯化镁国标

六水氯化镁国标
(最新版)
目录
1.六水氯化镁的概述
2.六水氯化镁的制备方法
3.六水氯化镁的用途
4.六水氯化镁的储存与安全信息
正文
六水氯化镁,化学式为 MgCl2·6H2O,是一种无色易潮解的晶体,属于典型的离子卤化物。

它易溶于水,可以从盐水或海水中提取。

在工业上,六水氯化镁是生产镁的原料。

六水氯化镁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两种:
方法一:将热氯化镁的饱和溶液冷却,析出晶体。

方法二:加热氯化镁溶液,蒸发溶液中的水。

需要注意的是,过度蒸发会把结晶水也弄掉。

六水氯化镁广泛应用于卤水点豆腐等领域。

在卤水点豆腐的过程中,大豆蛋白在盐的作用下发生变性沉淀。

在储存六水氯化镁时,应注意其吸湿性。

危险品标志为 Xi,危险类别码为 R36/37/38。

安全说明编码为 S24/25,危险品运输编号为 50kgs。

在德国,六水氯化镁的 WGK 为 1,RTECS 号为 OM2975000。

第1页共1页。

氯化镁调查报告总结与反思

氯化镁调查报告总结与反思

氯化镁调查报告总结与反思1.引言1.1 概述概述氯化镁作为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工原料,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氯化镁的需求量逐渐增加,相关产业也在不断壮大。

然而,与此同时,氯化镁生产和利用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和安全问题,亟待解决。

本文旨在对氯化镁进行深入调查,分析其应用领域、生产加工过程、市场现状以及其发展趋势。

同时,我们也将探讨氯化镁在生产和利用过程中所带来的环境影响与可持续性问题,并对相关问题进行总结与反思。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更好地认识氯化镁,探索其发展潜力,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以促进氯化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应该是对整篇文章的架构和组织做出简要介绍。

可以包括文章的大纲和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

以下是可能的内容:文章结构部分:本报告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

引言部分将概述氯化镁调查的背景和目的,介绍氯化镁在工业和生活中的重要性,并概述本报告的结构。

正文部分将分为三个小节,分别探讨氯化镁的应用领域、生产和加工情况以及市场现状。

其中,应用领域部分将介绍氯化镁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情况,生产和加工部分将探讨氯化镁的生产过程和加工工艺,市场现状部分将分析氯化镁的市场供求状况和竞争格局。

结论部分将总结本报告的调查结果,展望氯化镁的发展趋势以及就氯化镁的环境影响与可持续性进行讨论。

最后,对本次调查进行总结与反思。

1.3 目的本调查报告的目的在于全面了解氯化镁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情况,以及其生产和加工的过程,进而分析氯化镁的市场现状。

在此基础上,本报告将探讨氯化镁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展望,并就其环境影响与可持续性进行深入分析。

最终,通过总结与反思,提出对氯化镁产业发展的建议,以及对其环境影响和可持续性的改进之处,为相关行业的决策者和从业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2.正文2.1 氯化镁的应用领域氯化镁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在工业生产中,氯化镁主要用作冰融剂、防尘剂、脱硫剂、防冻液和消毒剂。

六水合氯化镁药典2020标准

六水合氯化镁药典2020标准

六水合氯化镁药典2020标准
六水合氯化镁的药典2020标准如下:
【名称】六水合氯化镁
【英文名】Magnesium Chloride Hexahydrate
【分子式】MgCl2·6H2O
【分子量】203.30
【性状】白色颗粒或结晶性粉末,微有咸味,易潮解,溶于水,不溶于醇。

【鉴别】(1)溶于水的溶液,加入硫酸铵,无沉淀生成;(2)加入硝酸银试液不出现白色沉淀。

【含量测定】以六水合氯化镁计,干燥样品于105℃下干燥至
恒重。

取干燥后的约1.0 g样品,加入50 mL去离子水,加热
至溶解,并用去离子水定容至100 mL,摇匀。

称取20 mL溶液,加入2-3 mL硫酸钾试液和10 mL二氧化硫饱和溶液,静
置5 min,加入活性炭,滤过并冲洗残渣3次,并用支持相仪
比色法在555 nm处比色测定。

【质量标准】含量为99.0%~101.0%。

六水氯化镁

六水氯化镁

六水氯化镁六水氯化镁是一种重要的化学物质,也被称为六水合氯化镁。

它的化学式为MgCl2·6H2O,可以进一步分解为离子态的镁离子(Mg2+)和氯离子(Cl-)。

六水氯化镁是一种白色结晶固体,具有较好的溶解性,在水中可以很容易地溶解。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六水氯化镁的性质、用途以及相关的实验方法等内容。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六水氯化镁的性质。

六水氯化镁是一种吸湿性较强的化合物,在相对湿度较高的环境中它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形成水合物。

在干燥的环境中,六水氯化镁的晶体结构比较稳定,但在潮湿的环境中,它会失去结晶水,转化为无水氯化镁。

此外,六水氯化镁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呈现出典型的溶解度曲线。

六水氯化镁具有许多重要的应用。

首先,它被广泛用于工业上的脱硫除尘。

硫磺和煤等燃料中常常含有硫化物,燃烧时会产生有害的二氧化硫气体。

而六水氯化镁可以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稳定的氯化镁和硫酸,从而起到脱硫的作用。

其次,六水氯化镁也被用作熔盐电池和金属镁的生产中的重要原料。

此外,六水氯化镁还被广泛用于制备其他氯化镁化合物和金属镁的工艺中。

六水氯化镁的制备方法多种多样。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将氢氧化镁和盐酸反应生成六水氯化镁。

具体操作时,将适量的氢氧化镁溶解在水中,然后缓慢地加入稀盐酸。

在加入过程中会产生白色的沉淀,即六水氯化镁。

反应完全后,可以通过过滤和冷却结晶等步骤得到纯净的六水氯化镁晶体。

在实验室中,可以通过重结晶的方法来纯化六水氯化镁。

首先,将六水氯化镁溶解在适量的温水中,然后慢慢升温至水沸腾。

通过煮沸和冷却结晶的交替步骤,可以使六水氯化镁晶体逐渐纯化。

最后,经过多次结晶后,可以得到较纯的六水氯化镁晶体。

总结起来,六水氯化镁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化学物质。

它具有吸湿性强、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加的性质,广泛用于工业脱硫除尘和金属镁的生产等领域。

六水氯化镁的制备方法多种多样,常用的方法包括盐酸和氢氧化镁的反应以及通过重结晶纯化等实验方法。

六水氯化镁国标

六水氯化镁国标

六水氯化镁国标
六水氯化镁(MgCl2·6H2O)是我国化工行业中常见的一种化合物,其国家标准主要参考GB/T 19267-2008《工业用六水合氯化镁》。

以下是关于六水氯化镁国标的主要内容:
1. 产品分类:根据氯化镁含量和用途,六水氯化镁可分为工业级和食品级。

工业级六水氯化镁的氯化镁含量≥99.5%,食品级六水氯化镁的氯化镁含量≥95%。

2. 外观:六水氯化镁为白色或无色结晶性粉末或颗粒。

3. 物理性质:六水氯化镁的相对密度为1.185(20℃),熔点为117℃,溶解度:在20℃时,100g水中可溶解35.6g六水氯化镁。

4. 化学性质:六水氯化镁的化学式为MgCl2·6H2O,分子量为219.28,氯离子含量为3
5.5%。

5. 应用领域:六水氯化镁广泛应用于化工、冶金、建材、食品等行业。

6. 包装和贮存:六水氯化镁应密封包装,存放在干燥、通风、避光处,避免与空气接触。

总之,以上内容是关于六水氯化镁国标的主要内容,实际应用中还需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六水氯化镁产品。

六水氯化镁coa检测标准

六水氯化镁coa检测标准

六水氯化镁(MgCl2·6H2O)是一种常见的无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化工、制药、食品等行业。

在许多应用中,对六水氯化镁的纯度和质量要求非常高,因此对其进行准确的检测是非常重要的。

COA(Certificate of Analysis)是一份证明产品符合特定标准的证书,通常由第三方实验室出具。

以下是关于六水氯化镁COA检测标准的一些建议:1. 外观和性状:六水氯化镁应为无色结晶或白色颗粒,无臭,味苦。

COA检测标准应包括对外观和性状的描述,以及对杂质和异物的要求。

2. 纯度:六水氯化镁的纯度是指其有效成分的含量。

COA检测标准应规定有效成分的最低含量,以及可能的杂质和有害物质的最大允许含量。

例如,有效成分的最低含量可以为99.5%,杂质和有害物质的最大允许含量可以根据具体应用要求进行设定。

3. 水分:六水氯化镁中的水分会影响其稳定性和纯度。

COA检测标准应规定水分的最大允许含量,以确保产品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水分含量可以通过卡尔费休尔法或其他适用的方法进行测定。

4. 酸碱度:六水氯化镁的酸碱度对其稳定性和溶解性有很大影响。

COA检测标准应规定酸碱度的最低和最高范围,以确保产品在特定pH值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溶解性。

酸碱度可以通过酸碱滴定法或其他适用的方法进行测定。

5. 重金属和有害物质:六水氯化镁中可能存在的重金属和有害物质,如铅、镉、汞等,对人体和环境具有很大的危害。

COA检测标准应规定这些物质的最大允许含量,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

重金属和有害物质的含量可以通过原子吸收光谱法或其他适用的方法进行测定。

6. 溶解度:六水氯化镁的溶解度对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有很大影响。

COA检测标准应规定在不同温度和浓度下的溶解度要求,以确保产品在特定条件下具有良好的溶解性。

溶解度可以通过重量法或其他适用的方法进行测定。

7. 包装和标签:COA检测标准还应包括对六水氯化镁包装和标签的要求,以确保产品的识别、追溯和安全使用。

卤片--六水氯化镁

卤片--六水氯化镁
2.2 工业氯化镁执行 QB/T2605-2003《工业氯化镁》的标准,纯品为无色单斜晶体。 工业品往往呈黄褐色,含氯化镁约 40~50%,还含有硫酸镁、氯化物等杂质,有 苦涩味。易溶于水和乙醇,在湿度较大时,容易潮解。116~118℃热熔分解。
3.氯化镁与其他物质的反应
3.1 与氧化镁和水混合则成镁水泥:MgCl2·6H2O+3MgO+4H2O→MgO·MgCl2·10H2O 3.2 与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氢氧化物起反应,则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再加强热则
表 2.2 WB/T1018-2002《菱镁制品用工业氯化镁》卤片指标
项目
指标
外观
白色或灰白色或黄褐色,呈碎片状或 颗粒状,不得潮解,不允许呈大块状
结晶体
氯化镁(MgCl2),≥
45.00
氯化钠(NaCl),≤
1.50
氯化钾(KCl),≤ 氯化钙(CaCl2),≤ 硫酸根离子(SO42-),≤
0.70 1.00 3.00
为 W0)粉末,置于 200mL 干燥烧杯中,用 100mL 量筒量取 50mL 无水乙醇倒入烧杯, 用玻璃棒搅拌至卤片完全溶解,静置 30min,用慢速滤纸过滤,滤渣用无水乙醇
洗涤,洗涤液控制在 100mL 以内,用 NaOH 溶液检测是否洗涤完全,然后将残渣连
同滤纸一起放入(78±2)℃的烘箱中烘至恒重。取出后将残渣加水溶解,移入锥形
1
4.无水氯化镁
4.1 无水氯化镁是白色有光泽的六方形晶体,熔点为 714℃,沸点为 1412℃,潮
解性极强,高于 6 水氯化镁和 2 水氯化镁。物理的化学性质基本和 6 水氯化镁相
同。
4.2 在菱镁制品行业用无水氯化镁配制卤水时,应注意事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检验报告
样品名称:六水氯化镁
样品数量:1(份)
送检单位:宁夏大学化工学院
103实验室
检测人员:马飞龙、马利俊
检验日期:2014年8月2日
单位盖章:
六水氯化镁测试报告
一、测试目的
1、通过测试确定六水氯化镁受热能否分解出氯化氢;
2、通过烧结测试检测六水氯化镁释放氯化氢的温度区间及其释放量。

二、测试器材及药品
1、器材:开启管式电阻炉(程序控温)、SL101P-1型鼓风干燥箱、蠕动泵、分析天平、锥形瓶、冷凝管;
2、药品:AgNO3(10g/L)、氮气
三、测试方法
1、测试原理——Agcl沉淀法
六水氯化镁热解后的氯化氢气体与硝酸银有沉淀产生,与湿润的PH试纸发生变色,然后通过PH试纸变色时的温度确定氯化氢的产生和结束温度,通过氯化银沉淀量计算出热解释放的氯化氢含量。

反应方程与检测系统示意图如下:
AgNO3+HCl=ACl↓+HNO3
图1 六水氯化镁检测系统示意图
2.、计算公式:
.620%100%Hcl
Hcl Mgcl H m W m =⨯
注:m HCl 由沉淀的氯化银量计算所得
四、 测试步骤
1、配制10g/L 硝酸银溶液,称取10.0000g 硝酸银固体颗粒,溶于1L 水中。

2、称取5.0050g 六水氯化镁固体,置于管式炉内,设置升温区间为0-700℃温度,升温速度为5℃/min 。

3、通入60ml/min 的保护氮气并启动管式炉加热。

4、观察玻璃杯入口处PH 试纸的颜色变化以及杯内溶液反应情况,记录PH 试纸变色温度T1和不变色时的温度T2,直到加热结束。

5、结束实验,真空抽滤出玻璃杯内的沉淀、干燥2小时直到恒重,用分析天平称量出沉淀ACl 的质量。

五、测试结果
注:1、样品总共烧结3小时,得到氯化银的质量为3.0827g ,计算得到氯化氢的量为0.7846g ;
2、PH 试纸变色时的温度记为氯化氢初始产生温度;PH 试纸不变色时的温度记为氯化氢结束产生温度;
3、由于炉温限制,加热到700℃时依然有少量氯化氢气体产生,
认定氯化氢结束温度在700℃以上。

六水氯化镁制样测试报告
一、测试目的
1、通过测试确定六水氯化镁受热分解氯化氢的含量;
2、通过烧结测试检测六水氯化镁释放氯化氢的温度区间及溶液PH 值。

二、测试器材及药品
1、器材:开启管式电阻炉(程序控温)、SL101P-1型鼓风干燥箱、蠕动泵、分析天平、PHS-25型酸度计、锥形瓶、冷凝管;
2、药品:AgNO3(10g/L)、氮气(载气、保护气)
三、测试方法
1、测试原理——Agcl沉淀法
六水氯化镁热解后的氯化氢气体遇硝酸银有沉淀产生,与湿润的PH试纸发生变色,然后通过PH试纸变色时的温度确定氯化氢的产生和结束温度,通过氯化银沉淀量计算热解释放的氯化氢含量,利用酸度计测试反应后溶液的PH值。

反应方程与检测系统示意图如下:
AgNO3+HCl=ACl↓+HNO3
图1 六水氯化镁检测系统示意图
2.、计算公式:
%100%Hcl Hcl m W m =⨯制样
注:m HCl 由沉淀氯化银量计算所得
五、 测试步骤 1、配制10g/L 硝酸银溶液,称取5.0000g 硝酸银固体颗粒,溶于1L 水中。

2、称取3.0000g (精确到后四位)六水氯化镁制样(湿),置于管式炉内,设置升温区间为0-800℃温度,升温速度为10℃/min 。

3、通入100ml/min 的保护氮气并启动管式炉加热。

4、观察玻璃杯入口处PH 试纸的颜色变化以及杯内溶液反应情况,记录PH 试纸变色温度T1和不变色时的温度T2,直到加热结束。

5、结束实验,测试溶液PH 值并过滤出玻璃杯内的沉淀、干燥2小时直到恒重,用分析天平称量出沉淀ACl 的质量。

6、重复以上实验二次,再换做干制样重复测试一次.
五、测试结果 日期:2014.7.31~2014.8.1
注:1、第一次测试结果采用抽滤,沉淀损耗严重;
2、PH 试纸变色时的温度记为氯化氢初始产生温度;PH 试纸不变
色时的温度记为氯化氢结束产生温度;
3、氯化氢含量和PH 值计算:
3.10+3.15+2.8=
=3.023PH 0.0312+0.0349m ==0.03312氯化银 经计算得
m =0.0112
氯化氢 0.0112%100%=100%=0.37%3.0045Hcl Hcl m W m =⨯制样
结论:
1、制样(湿)出算温度在120~165℃之间;结束温度>800℃。

2、制样(湿)氯化氢含量为0.37%,溶液PH 值为3.02。

3、总体来看,干制样比湿制样的初始出酸温度高,出酸量相对较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