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传承药方 郭生白

合集下载

郭生白老先生的生化汤

郭生白老先生的生化汤

郭生白老先生的生化汤郭生白老先生的生化汤郭生白老先生对人类巨大的贡献是补上了《伤寒论》厥阴篇。

郭老研发的生化汤是千百年来治疗所有慢性疾病最有效的方剂。

感谢、感恩郭老的大爱!郭生白老先生的生化汤,来自于小柴胡汤化裁。

郭生白的化裁如下:小柴胡汤方柴胡30克黄芩20克党参30克半夏20克甘草13克生姜30克大枣12枚分两次服产后大便硬,呕而不欲食,发热者。

定有发热,即便无发热也可以用,不是产后也可用。

不管发热不发热,不管产后不产后,只要是代谢系统运动缓慢就可用。

呕就是小柴胡汤的病势。

小柴胡汤加减方: (1)胸中烦而不呕(去党参半夏加栝楼) 柴胡30克黄芩20克栝楼30克甘草13克生姜30克大枣12枚分两次服 (2)渴(去半夏加党参花粉) 柴胡30克黄芩20克党参45克花粉40克甘草13克生姜30克大枣12枚分两次服(3)不渴,外有微热(去党参加桂枝) 柴胡30克黄芩20克桂枝20克半夏20克甘草13克生姜30克大枣12枚分两次服(4)腹中痛(去黄芩加白芍) 柴胡30克白芍30克党参30克半夏20克甘草13克生姜30克大枣12枚分两次服 (5)心下悸,小便不利(去黄芩加茯苓) 柴胡30克茯苓40克党参30克半夏20克甘草13克生姜30克大枣12枚分两次服 (6)胁下痞硬(去大枣加牡蛎) 柴胡30克黄芩20克党参30克半夏20克甘草13克生姜30克生牡蛎30克分两次服 (7)咳(去党参生姜大枣加干姜五味子) 柴胡30克黄芩20克半夏20克甘草13克干姜13克五味子20克分两次服作者小柴胡汤在临床中应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化裁,以上内容仅供学习参考。

•小柴胡汤曾经风靡日本,举国服用,后来出现了个别肝损伤的报道。

日本人吃小柴胡汤没有辨证,当然他们也不会辨证,必然会出问题。

让小柴胡汤替日本人的愚蠢背黑锅,张仲景不答应,郭生白也有意见。

郭生白主张根据当事人病势化裁小柴胡汤使用,病愈则停,有益无害,不会出问题。

大家应用验方前,一定要学会本能医学的辨证,学会看病势,学会排异和自主调节的理法。

郭生白三十张方3.0

郭生白三十张方3.0

郭生白三十张方3.0郭生白三十张方 3.0说明:三十张方包括少儿常见病八方、急性病九方、慢性病十方和疑难病十方,均为郭老常用验方,仅供参考。

少儿常见病八方少儿常见病八方辨证表(注:少儿八方同样适用于成人)1、双花茶(感冒模糊方)辨证:适合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桂枝汤症感冒、麻黄汤证感冒、葛根汤症感冒、温病症感冒等;急慢性咽炎、干咳、手足口病、水痘、红眼病、沙眼。

处方:金银花30克、连翘30克、牛蒡子25克(打)、牡丹皮35克、紫草20克、桂枝30克、白芍20克、麻黄12克、葛根40克、麦冬25克、桔梗20克、甘草15克、杏仁20克(炒)、生姜5片、大枣10枚(破开)化裁:①用于急慢性咽炎和干咳治疗时应去掉姜枣;②严重高血压或心脏病患者去麻黄加西洋参20克。

服药后应持续保持微微出汗状态(不可出大汗),每天可连续服用3次到5次。

2、桂朴杏仁汤辨证:咳喘不渴。

微恶寒,无大热,体温37/38度。

处方:桂枝30克、白芍30克、甘草13克、生姜25克(切片)、大枣12枚(破开)、厚朴20克、炒杏仁20克(打)3、麻杏石甘汤辨证:肺炎。

咳喘汗出而渴。

不恶寒或微恶寒,无大热。

处方:麻黄10克、炒杏仁20克(打)、生石膏40克、甘草13克、金银花30克、连翘30克、牛蒡子30克(打)4、气机失调方辨证:感冒误治,舌胎薄白,脉弦细,没精神,老烦恼,不想吃,有时呕,大便秘或溏,或时秘时溏数日。

主方:柴胡36克、枳壳30克、半夏15克、黄芩30克、党参30克、茯苓40克、甘草15克化裁:①发冷发烧,往来寒热,发热恶寒者加桂枝30克;②大便干燥者加大黄10克(后下)。

5、瓜蒌汤辨证:感冒后咳喘有痰,或有痰声吐不出,或带有无食欲、腹胀、不消化等。

处方:全瓜蒌36克、柴胡30克、甘草15克、杏仁30克(打)、厚朴30克、桔梗25克、茯苓40克、枳壳20克、陈皮30克6、水寒射肺方辨证:咳嗽昼轻夜重,或无痰或痰清稀。

处方:柴胡30克、党参30克、桂枝30克、茯苓40克、泽泻20克、白术30克、枳壳20克、干姜15克、五味子20克,薏米100克单煮,用薏米汤煎药。

郭生白:胃肠功能虚弱,消化不好,一张方子,就让它彻底掌握了

郭生白:胃肠功能虚弱,消化不好,一张方子,就让它彻底掌握了

郭生白:胃肠功能虚弱,消化不好,一张方子,就让它彻底掌握了郭老:这个胀满是自主调节性的。

(板书:自主调节,胀满,厚朴、生姜、半夏、人参、甘草。

胃肠功能虚弱,无身热、口渴、呕吐、下利)一,没有身热,没有口渴,没有呕吐,没有下利。

我再重新回到第一个,没有身热,发汗后没有身热,退热了,就是没有向表的趋势了,已经神和身轻,体温正常了,神智清楚。

这是第一个,没身热。

没有口渴,没有里热了,在内部也没有排异反应了,听明白了没有?一个身热,向外的排异反应没有了;一个不渴,内的排异反应没有了。

三一个,没有呕吐,就是说少阳病没有,发热而呕,呕是少阳病的一个特征,没有少阳病。

没有身热,向外排异的反应没有了;没有口渴,内部的排异反应没有了;没有呕吐,没有少阳病。

没有下利,没有阳明病,也没有少阴病,听明白了不?这个都排除了,排除了什么呢?向外的,向内的,失调的,下利有阴性的、有阳性的,都没有。

只有胀懑,腹胀,这个字应该念个“men”,胀,懑。

懑是一种感觉,那么这个胀懑从哪儿来的?从太阳病发汗以后,如果不是太阳病发汗以后,这个人要是胀懑,没有身热,没有口渴,没有呕吐,没有下利,怎么办啊?跟太阳病发汗后完全一样!是什么呀?是胃肠功能虚弱,饮食入胃,消化不了,胃的蠕动减慢,在胃里停留的时间过长。

比如说,五个小时胃的饮食就可以输送到肠里去,它八个小时也没输送到那儿,还在胃里存着呢。

那么胃里时间存留的过长,这是第一个,而且胃是有体温的,如果说在三十七八度这个温度下头,这饮食在这个温度下头存留了七八个小时能不发酵嘛!发酵能不产生气体嘛!饮食下不去,气体也下不去,能不腹胀嘛!胀,能不懑嘛!那么这个胀懑,不是别的原因,就是病后的胃肠功能虚弱发生的。

怎么发生的?就是食物存留的时间过长,发酵产生气体,出现的一种症状。

所以,这一个你看,这张方子,厚朴,厚朴是促进胃的内容物向下走的;半夏生姜也是向下走的;人参,就是党参,是加强循环的。

胃肠的供血充足以后,胃肠功能就会恢复,恢复就往下走,都是往下走的。

郭生白大医的常用方子,值得中医人学习收藏

郭生白大医的常用方子,值得中医人学习收藏

郭生白大医的常用方子,值得中医人学习收藏84岁创立中医本能论,梁冬对话郭生白,讲解古代中医治未病。

以下是根据郭老的讲课内容整理的方子如下:1、治感冒主方:金银花30g、连翘30g、牛蒡子30g、牡丹皮30g、知母15g、甘草15g、桔梗20g。

大便如果干燥,加紫草15g,如果大便不干燥,但嗓子疼的加山豆根20g。

2、治疗水肿的方子,治疗原则:腰以下要利小便,腰以上要发汗。

腰以下有水的治疗:茯苓40g、泽泻30g、生白术30g、甘草10g、桂枝30g、干姜13g、五味子20g。

一剂的量;腰以下没水的痒咳治疗,嗓子不红不肿,但痒,晚上咳白天不咳:柴胡30g、桂枝30g、茯苓40g、党参30g、薏米100g(单煮,用薏米汤煮药)。

(方法论第十讲)3、没感冒,不发烧,但一直咳嗽,喘,治疗方剂为桂枝汤加厚朴、杏仁;有发烧症状或是肺炎的,用麻杏石甘汤。

4、急性咽炎的方子:金银花30g、牡丹皮30g、连翘30g、桂枝20g、牛蒡子25g(碎)、山豆根20g、紫草20g、葛根40g、甘草15g、知母30g。

急性的分两次服,慢性分3—4次或去知母、紫草,用的标准是体温不低于正常,咽部充血。

5、桂枝汤方:桂枝30g、白芍30g、甘草13g、生姜25g、大枣12g,有相背僵疼加葛根40g,有呕吐加柴胡,有咳嗽、喘加厚朴20g、杏仁20g(炒)主要治疗微有汗的感冒。

(说白伤寒论)6、麻黄汤方:麻黄10g、桂枝30g、杏仁20g(研)、甘草13g。

主要治疗没有汗的感冒。

7、肺炎治疗方子:麻黄10g、杏仁20g、生石膏40g(碎)、甘草13g根据情况亦可加金银花30g、连翘30g、牛蒡子30g。

8、肺感染方子:栝楼40g、金银花30g、连翘30g、牛蒡子20g、茯苓40g、半夏20g、泽泻30g、杏仁20g(研)、甘草15g、知母30g。

9、病毒性感冒(透表法):金银花30g、连翘30g、牛蒡子25g(研)、牡丹皮30g、桃仁15g、怀牛膝30g、山豆根15g、知母30g、桔梗20g、甘草13g、葛根40g。

郭生白治疗心肌缺血的方剂

郭生白治疗心肌缺血的方剂

郭生白治疗心肌缺血的方剂郭生白是一位经验丰富的中医药学家,他以其独特的理论和方剂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而闻名。

下面是郭生白治疗心肌缺血的方剂,这个方剂已经在临床实践中获得了显著的疗效。

【方剂名称】:郭生白心肌缺血方【组成】:丹参10克,五灵脂10克,蒲黄6克,麦冬10克,天麻10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枸杞子10克,百合10克,茯苓10克,川芎6克,甘草6克。

【制法】:将上述药材研磨成细粉,混合均匀,分成10剂装入小袋中备用。

【用法用量】:每次1剂,每日3次,饭后温开水冲服。

【适用症状】:本方剂适用于心肌缺血引起的胸闷、胸痛、心悸、气短等症状。

【方剂功效】:郭生白心肌缺血方具有活血化瘀、舒筋通络、增强心脏血液供应的功效。

【方剂原理】:郭生白心肌缺血方的药物组合经过严密的药理学和临床实践验证,能够扩张心脏血管,增加心脏冠状动脉的血液供应,改善心肌缺血症状。

丹参、川芎、蒲黄等药物能够活血化瘀,舒筋通络,促进血液循环;五灵脂、麦冬、天麻等药物能够镇静安神,缓解心肌缺血引起的疼痛和不适;当归、白芍、百合等药物能够滋养血液,增加心脏供血量;茯苓、甘草等药物则具有调和配伍作用,增强方剂的整体疗效。

【方剂使用注意事项】:本方剂属于中药复方,使用前应先咨询医生或中医药师的意见。

患有其他严重慢性疾病的患者在使用期间应密切监测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并按医生指导调整用药剂量。

【临床疗效】:郭生白心肌缺血方在临床应用中已经证明具有良好的疗效。

患者在使用本方剂后,胸闷、胸痛、心悸等症状明显改善,心肌供血不足的情况得到缓解。

然而,每个患者的体质和病情都有所不同,疗效因人而异。

郭生白心肌缺血方是一种经过临床验证的中药方剂,它通过调理气血、增加心脏供血量,显著改善了心肌缺血引起的症状。

然而,在使用任何药物之前,还是建议患者咨询医生或中医药师的意见,以确保使用的安全性和疗效。

郭生白化脂汤配方:全当归24g,川芎9g,桃仁(去皮尖,研)6g,干姜(炮黑)、甘草(炙)各2g。

郭生白化脂汤配方:全当归24g,川芎9g,桃仁(去皮尖,研)6g,干姜(炮黑)、甘草(炙)各2g。

郭生白化脂汤配方:全当归24g,川芎9g,桃仁(去皮尖,研)6g,干姜(炮黑)、甘草(炙)各2g。

组成:全当归24g,川芎9g,桃仁(去皮尖,研)6g,干姜(炮黑)、甘草(炙)各2g。

本方证由产后血虚寒凝,瘀血内阻所致。

妇人产后,血亏气弱,寒邪极易乘虚而入,寒凝血瘀,故恶露不行;瘀阻胞宫,不通则痛,故小腹冷痛。

治宜活血养血,温经止痛。

方中重用全当归补血活血,化瘀生新,行滞止痛,为君药。

川芎活血行气,桃仁活血祛瘀,均为臣药。

炮姜入血散寒,温经止痛;黄酒温通血脉以助药力,共为佐药。

炙甘草和中缓急,调和诸药,用以为使。

扩展资料本方为妇女产后常用方剂。

以产后恶露不行,小腹冷痛为证治要点。

若腹痛不甚者,可减去桃仁;若瘀块留滞,腹痛甚者,可加蒲黄,五灵脂、延胡索以祛瘀止痛;若小腹冷痛甚者,可加肉桂以温经散寒。

产后七日内,或因寒凉食物,结块痛甚者,加入肉桂2.4克。

产后停血不下,半月外尚痛,或外加肿毒,或身热,食少倦甚,加三棱、蓬术、肉桂等,攻补兼治,其块自消。

郭生白化脂汤配方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问题答案如下:生化汤原料为当归(全)8钱、川芎6钱、桃仁(去心)5分、烤老姜5分、炙草(蜜甘草)5分、米酒水1050cc。

组成:全当归24g,川芎9g,桃仁(去皮尖,研)6g,干姜(炮黑)、甘草(炙)各2g。

本方证由产后血虚寒凝,瘀血内阻所致。

妇人产后,血亏气弱,寒邪极易乘虚而入,寒凝血瘀,故恶露不行;瘀阻胞宫,不通则痛,故小腹冷痛。

治宜活血养血,温经止痛。

方中重用全当归补血活血,化瘀生新,行滞止痛,为君药。

川芎活血行气,桃仁活血祛瘀,均为臣药。

炮姜入血散寒,温经止痛;黄酒温通血脉以助药力,共为佐药。

炙甘草和中缓急,调和诸药,用以为使。

扩展资料本方为妇女产后常用方剂。

以产后恶露不行,小腹冷痛为证治要点。

若腹痛不甚者,可减去桃仁;若瘀块留滞,腹痛甚者,可加蒲黄,五灵脂、延胡索以祛瘀止痛;若小腹冷痛甚者,可加肉桂以温经散寒。

郭生白医学传承二

郭生白医学传承二

郭生白医学传承二1 三黄泻心汤心下痞按之软,胃不能消化食物,食物体内发酵,产生气体,发出大量热,由循环带至体表进行散热。

2 附子泻心汤背恶寒,不发热,心下痞,背为一身最怕冷之地。

增加附子,为增强血液循环,增强胃肠血液循环,以达到三黄泻心之用。

3 生姜泻心汤心下痞硬,干嗳食臭,下利打嗝,有食物气味,食物不向下走,说明胃蠕动慢,人参增强胃肠功能,用生姜半夏推动宿食下气。

因为有气体且有宿食,固即痞又硬。

人参能消痞解硬。

胁下有水气,水气在结肠,因此下利,腹中雷鸣,小肠内水气。

4 肠炎急性痢疾,下利,慢性肠炎。

柴胡黄连干姜汤柴胡30黄连25干姜13茯苓40白术30党参30黄芪40甘草15白芍30干姜止利黄连在结肠排异止利,柴胡结肠排异,白术茯苓小便排异,党参黄芪增强微循环。

有腹痛加芍药。

此方也可以加桂枝30克。

如果大便次数多,干姜最多可用15克,如果一天两三次也可以不用干姜。

5 慢性鼻炎辛夷25白芷15川芎15细辛2黄芪40桂枝30桔梗20甘草136 慢性咽炎银翘牛各30丹皮30桔梗20山豆根20葛根40甘草15。

急性肠炎,高烧痢疾,一天几十次拉稀,肚子痛。

黄连黄芩大黄此处不可再用白芍,白芍为止痛,大黄让肠子剧烈运动,更痛,故不需要加白芍。

一般性腹痛加轻微痢疾可用黄芩黄连白芍。

7 栀子豆豉汤虚烦,非肠胃中有宿食所导致。

失眠和嗜睡是一样的,嗜睡本身就是失眠酸枣仁汤缺血性失眠栀子豆豉汤充血性失眠。

有热的用猪苓,有渴的用白术。

8 发热下利黄芩汤黄芩3芍药2甘草2大枣12发热下利而呕黄芩半夏生姜汤发热而呕葛根加半夏汤发热下利腹痛芩连芍药汤发热下利身痛白头翁汤白头翁15黄连6黄柏12秦皮12发热下利后重而渴白头翁加芍药汤排异汤芳香通窍,皆为补药9 脚疮发烧小便短赤黄芪为第一药改善末梢循环,党参为第二药加强循环。

黄芪党参当归桂枝。

小便短赤不是小便之问题,因发烧丧失津液造成小便短赤,故不用去里热也。

10 呕而发热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它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

郭生白高血压简药方,通俗易懂

郭生白高血压简药方,通俗易懂

郭生白高血压简药方,通俗易懂
高血压很少感冒,怕热;高血压高压和低压关系;低压是动脉在松弛的时候,血压最低,此时的压力,说明血管硬化程度发生的压力;高压是动脉保持或说维持生命正常活动的压力,或称维持血液营养进入细胞的能力,高压常变动,治疗以低压正常为准则.1、高血压降压或充血性头疼或高血压头疼,脉紧,弹性大,一般为高血压,;摸着脉软,一加压断了,低血压;把手举起以后刚刚摸着血管此时为低压;满面通红、充血,高血压;脸色苍白,脉血流不充实,往往低压高,高压不高,缺血性头疼——其实是头眩。

大黄20、丹皮30、怀牛膝30、栀子3、0芒硝15
2、高血压,女,65岁(现服硝基地平片,2片/天),现头顶部疼(今年2月常于凌晨头枕部疼,服中药后,转为头顶部疼)口干、口苦、心烦、易怒,喜长呼。

大便一天一次,稀(服通便成药,不服则大便干)柴胡30、桂枝30、茯苓40、泽泻30、丹皮30、怀牛膝30、川芎15、黄芩30、知母30 五剂停药
3、女,46岁,头疼十余年,以枕部、偏右侧部为甚.初始(十年前)为行月经时疼,之后逐渐于紧张时亦疼,现每于经期头疼甚.血压130/90,正服降压药.柴胡30、白芍30、红花20、当归30、丹皮30、栀子20(打)、怀牛膝30、甘草13 7剂经期头疼,常由于下部气血不通,则血上冲头部而疼。

所以,用通下部之法,使上冲之血自然下行。

停降压药。

4、高血压水肿:茯苓、泽泻、桂枝、白术、黄芪、甘草、党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毒性感冒-------发热恶寒,无汗,头疼,身痛,腰痛,关节疼,喘。

麻黄汤:麻黄10g杏仁10g桂枝30g甘草13g/贴
备注:上述成人量。

11岁至15岁用成人量的二分之一;5岁至10岁用成人量的三分之一;2岁至4岁用四分之一。

早晚两次。

汗出即停。

普通感冒-----发热恶寒,有汗,头疼,鼻塞,身无力。

泽泻
麻疹
20g 大便秘的加紫草20g下利的加黄连
急性咽炎:体温不低于正常、咽部有充血。

发烧,咽喉红肿,咽疼,有白色分泌物化脓,大便干。

银花30g连翘30g牛蒡子25g牡丹皮30g桔梗20g紫草20g甘草15g葛根40g知母
30g
来源网络
备注:大便不干去知母。

分两次服。

慢性咽炎去掉紫草、知母,分三次或四次服。

红眼病方:大黄10g牡丹皮30g茯苓40g泽泻30g桂枝30g甘草15g
痢疾:
白头翁汤:白头翁30g黄连20g黄芩30g黄柏30g白芍30g茯苓40g泽泻30g甘草15g
瓜蒌汤30g 陈皮
肺炎--
肺感染
瓜蒌汤
来源网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