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C片状模压成型工艺

合集下载

模压smc工艺流程

模压smc工艺流程

模压smc工艺流程The SMC (Sheet Molding Compound) process is a widely used molding technology in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t involves theuse of a composite material consisting of a thermosetting resin, glass fibers, and other fillers that are pre-impregnated into a sheet form. This sheet is then placed into a mold cavity, where it is compressed and heated to cure the resin and form the final part.SMC工艺是制造业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成型技术。

它涉及使用由热固性树脂、玻璃纤维和其他填料预浸入片状的复合材料。

这片材料然后被放入模具腔中,经过压缩和加热来固化树脂并形成最终零件。

One of the key advantages of the SMC process is its ability to produce complex parts with high levels of strength and durability. The composite material used in SMC can be tailored to meet specific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making it ideal for applications where lightweight, yet strong components are needed.SMC工艺的一个关键优势是它能够生产具有高强度和耐用性的复杂零件。

SMC成型工艺总结

SMC成型工艺总结
200307
材料学院彭进波
4.3.1 SMC的特点与种类
SMC的种类 SMC(片状模压料)sheet molding compound BMC(块状模塑料)bank molding compound TMC(厚片状模塑料) 结构SMC按纤维形态与分布不同又分为:SMC-R, SMC-C,SMC-D等类型。 高强SMC可分为:HMC和XMC。 低收缩SMC(LS-SMC) 渗透增稠SMC(ITP-SMC) 高弹SMC 低密度SMC 耐热SMC
4.3.2 SMC的组分及其性能
6、低收缩添加剂
品种 PS PE Up树脂的固化收缩率,保 PVAc 降低 低收缩添加剂的作用 证制品的表光洁度及尺寸稳定 1. 热塑性聚合物的添加量通常控制在 5%左右(质 用量 1. 热塑性聚合物的热膨胀作用; 15 20 25 30 15 20 性。 25 30 15 20 25 30 量比)。过多将会对 Up体系起增塑作用,降低 % 低收缩机理 2. 热塑性聚合物的贮存作用; 树脂体系的强度;同时使放热峰值下降,固化 线收 3. 热塑性聚合物的溶解或溶胀作用。 时间延长。 0.25 0.23 0.14 0.103 0.217 0.187 0.160 0.146 0.219 0.216 0.143 0 .057 缩率 2. 低收缩添加剂的用量对制品线收缩率的影响。 常用热塑性聚合物低收缩添加剂的种类及特性 %
SMC常用的Up树脂种类
1、低粘度;便于浸渍GF。 1、顺酐型Up树脂; 2、易同增稠剂反应;满足增稠的要求。 2、乙烯基树脂; 3、可降低收缩性; 3、丙烯酸环氧脂树 4、固化迅速,提高生产效率; 脂; 5、应具有较高的热强度和一定的韧性; 4、环氧化聚丁二烯 在制品脱模时,不易损坏或开裂。 树脂;

SMC成型工艺

SMC成型工艺

4.3.2 SMC的组分及其性能
2、交联剂 交联剂的作用 选择交联剂的要求 Up树脂常用交联剂的种类
1. 降低材料的 脆性; 2. 降低树脂体 系的黏度; 3. 提高制品的 耐热性; 4. 使线性树脂 交联固化。
1. 高沸点; 2. 低黏度; 3. 能溶解树脂及 辅助材料; 4. 反应活性大; 5. 无毒。
4.3.1 SMC的特点与种类
SMC的特点 1、属FRP干法成型。操作方便、环境清洁。 2、质量稳定,性能重现性好。 3、片材的质量均匀,适合压制截面变化不大的 大型薄壁制品。 4、是一种能使GF同树脂一起流动的材料。故 也可成型带有肋条和凸部的制品。 5、制品表面光洁度高。 6、成型周期短、生产效率高、成本低,易于实 现机械化、自动化。
4.3.3 SMC的生产工艺
2.GF的切割与沉降 三辊式切割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控制GF的短切长度,切割速度,纤维沉降的均匀性 3.浸渍和压实 原理和目的:通过各种辊及片材自身产生的弯、压、 揉、捏等作用, 使纤维被树脂浸透,驱赶气泡,使 片料压实成均匀的厚度。 SMC片材生产出来后,需要经过一个熟化过程,使树脂 黏度稳定在模压黏度范围。 室温熟化(室温、1~2周) 加速熟化(40c下,稠化室内处理24~36h)。 4.收卷 5.熟化与存放
常用有机过氧化物的活性顺序
4.3.2 SMC的组分及其性能
4、增稠剂
1. 初期黏度低,保证对GF和填料的充分浸 增稠剂的选用原则 渍; 1. ⅡA族金属氧化物及氢氧化物:MgO、 2. 充分浸渍后,体系黏度迅速增高; Mg(OH)2 、CaO、Ca(OH)2 、BaO、Ba(OH)2 3. 体系黏度稳定,充模性好, GF与树脂不 卤化锂:LiCl、Li2Br 。 增稠剂的种类 2. 离析; 3. 有机类:醋酸、丁烯酸、苯乙酸等。 1. 增稠作用具有稳定的重现性; 4. 第一阶段,金属氧化物或氢氧化物与聚 脂端基—COOH进行酸碱反应,生成碱式 增稠机理 1. 增稠剂的类型和用量; 盐; 2. 聚脂树脂的酸值; 2. 第二阶段,由生成的碱式盐(金属原子) 3. 微量水分; 影响增稠效果的因素同聚脂分子中的脂基(氧原子)以配位 4. 温度。 键形成络合物。

smc模压成型产品工艺流程基本步骤

smc模压成型产品工艺流程基本步骤

smc模压成型产品工艺流程基本步骤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SMC模压成型产品工艺流程基本步骤一、准备工作在进行SMC模压成型产品工艺流程的制作之前,首先需要做好准备工作。

SMC和DMC的模压成型

SMC和DMC的模压成型

SMC和DMC的模压成型SMC和DMC的模压成型:和压塑类似,用于团状不饱和聚酯塑料(DMC)和片状模塑料(SMC)的成型工艺,填补了复合材料层压工艺和注塑之间的空白工艺成本:模具费用(中),单件费用(低)典型产品:交通工具,建筑和电子通信产品等产量适合:中-高批量皆可质量:强度和精度较高速度:成型速度快(2-5mins/周期)适用材料适合大多数热固性材料,如涤纶,环氧树脂和酚醛树脂等。

热塑性材料如聚丙烯也适合此工艺。

一些纤维添加剂和填充物会用来增加材料的强度和绝缘性。

添加的纤维强化剂可以是玻璃,芳族聚酰胺,碳或其他天然纤维材料(如黄麻纤维,棉花,亚麻和碎布等)。

一般使用木屑做填充物。

设计考虑因素不同种类的纤维强化剂满足了不同产品的需求(如绝缘,减重和抗裂等);产品的拔模角不可小于0.5°;壁厚被热固性材料的特性限制,控制在1-50mm(0.04-1.97in)之间,壁厚越大的热固性塑料产品在生产中越容易胀裂;工艺过程详解如图所示,此工艺与压塑流程类似,然而不同的是压塑成品是薄壳状零件,而此工艺成品是实心体块状零件步骤1:将SMC或DMC复合材料放在模具空腔内步骤2:上半部分模具慢慢向模具腔内下沉,整个过程很稳定,确保了成品材料的均匀分布,SMC或DMC复合材料此时大约115°C(239°F),2-5分钟后,当温度达到150°C (302°F)的时候,成型结束步骤3:脱模实例1:工厂实拍视频视频实例2:9空圆环零件的制造过程实例3:其他相关产品文章资源源自“意识夹”,由“云纭阁”整理发布成PDF档,仅供学习之用,请勿作为商业用途文章资源源自“意识夹”,由“云纭阁”整理发布成PDF档,仅供学习之用,请勿作为商业用途。

SMC成型工艺课件

SMC成型工艺课件

最终体积 树脂膨胀2.8%

初期体积

冷却
树脂收缩7.1%

最终体积

其 普通不饱和聚酯树脂与低收缩不饱和聚酯固化时的体积变化


PPT学习交流
27
第四章 模压成型
(2)低收缩添加剂的选择 常见的低收缩添加剂:
聚氯乙稀 PVC;聚苯乙烯 PS ; 聚乙烯 PE;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PVAc
课件
热固性树脂首先聚合固化,其在热塑性树脂的热膨胀压力下不能收
的 组
缩;待温度下降时,热塑性树脂固化收缩,而周围的热固性树脂已 固化定型,使得热塑性树脂只能在局部收缩造成微孔,而不会使整 体收缩变形。





PPT学习交流
26
第四章 模压成型
课件
4.3.2 SMC
热膨胀
热收缩 固化结束(141℃)
固化收缩和热收 缩(141℃)

特 点
渗透增稠SMC — ITP-SMC (Interpeneterating

Thicking Process-SMC)


不需要普通SMC所需的专门熟化室,具有室温下24小
时不粘手的特点。制品具有高度刚性、耐冲击性、尺寸稳
定性的特点。
PPT学习交流
7
第四章 模压成型
课件
4.3.2 SMC的组分及其性能 4.3.2.1 不饱和聚酯树脂
a、聚酯树脂酸值的影响
105
104
酸值:29
增稠速度与树脂酸值成比例。酸
粘 度
103
6

值为零时增稠剂无增稠效果,酸值愈 高,增稠效果愈明显。

SMC成型工艺分析报告.pptx

SMC成型工艺分析报告.pptx

❖增稠剂的选用原则1. 2.
❖增稠剂的种类 23. . 341...
渍充体离增ⅡM卤有第g;分系析稠A化机(一O族浸黏;作锂类H阶金)渍度用2::段、属后稳具L醋,iC氧C,定有酸a金l、O化体,稳、、属L物系充定丁iC氧2B及a黏模的烯(r化O氢。度性重酸H物)氧迅好现2、或、化速,性苯B氢a物增;乙OG氧:、高F酸化与MB;等物ag树(。OO与脂H、聚)不2
100 15~30 1~1.1
120 20
3.6
20
540
3
360
2

2.6
适量
2~3

0.4
4.3.3 SMC的生产工艺
SMC生产工艺流程和生产机组 主要包括以下工序:
1.树脂糊的制备及上糊操作 树脂糊的制备分为两种方法:批
混合法和连续计量混合法, 树脂糊的粘度要求及控制, 上糊操作的要求
4.3.3 SMC的生产工艺
❖低收缩添加剂的用量
4.3.2 SMC的组分及其性能
4.3.2 SMC的组分及其性能
7、无机填料
填料种类
1. 形降态低产品的成本粒;度
油吸附量%
❖填轻料质的碳作酸钙用
2. 3.
粉改调状善节制树品脂的体某系≤ 些的3um物黏(理度92%、。)化学性能55;~58
重质碳酸钙
粉包状括填料的2粒00度目、(99油%吸) 附量、触1变2 性
4.3.2 SMC的组分及其性能
5、内脱模剂
性能 脱模剂 硬脂酸
熔点℃ 70
硬脂酸锌
133
硬脂酸钙
150
硬脂酸镁
145
用量% 1-3 1-3 1-3 1-3
4.3.2 SMC的组分及其性能

SMCBMC模压成型工艺控制三要素下

SMCBMC模压成型工艺控制三要素下

SMCBMC模压成型工艺控制三要素下
首先,温度控制是SMCBMC模压成型工艺中的首要要素之一、在模压成型过程中,树脂的熔融温度应适宜,过低的温度会导致树脂无法充分熔融,影响产品的密实性和质量,而过高的温度则可能引起熔体的分解或炭化。

因此,通过对模具和加热系统的温度控制,确保树脂在适宜的温度下熔融并充分流动,是保证模压成型产品质量的关键。

其次,时间控制也是SMCBMC模压成型工艺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时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树脂熔融和填充时间,二是冷却和固化时间。

树脂的熔融和填充时间应足够,以确保熔融的树脂能充分填充模具空腔,避免产生气泡等缺陷。

而冷却和固化时间则应根据具体的树脂种类和产品要求来确定,确保树脂能够在模具中完全固化,以获得良好的产品性能。

最后,压力控制也是SMCBMC模压成型工艺中需要重视的一个要素。

在成型过程中,适当的压力可以促使树脂充分填充模具空腔,并保证产品的致密性和尺寸精度。

过高或过低的压力都会影响产品的质量,因此需要通过良好的控制技术来确保压力的准确掌握和传递。

除了上述三个基本要素外,还需要注重其他影响因素的控制,例如定型剂的添加量、模具的设计和制造等。

同时,SMCBMC模压成型工艺还需要进行相应的工艺参数优化和过程监控,以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和一致性。

综上所述,SMCBMC模压成型工艺的控制三要素包括温度控制、时间控制和压力控制。

通过合理的控制和调整,可以获得高质量的模压成型产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SMC树脂糊的组成
树脂 引发剂
填料 低收缩添加剂
化学增稠剂 内脱模剂 着色剂
不饱和聚酯(间苯型UP、邻苯型UP) 过氧化物(BPO、TBP) CaCO3 热塑性树脂粉 MgO 硬酯酸金属盐 染料
15
SMC的工艺特点和地位
操作方便,易实现自动化,生产效率高,改善了湿法成型的 作业环境和劳动条件; 通过改变组分的种类与配比,可改变成型工艺和制品性能; 通过改变填料的种类与加入量,可降低成本或使制品轻量化; 成型流动性好,可成型结构复杂的制件或大型制件; 制品尺寸稳定性好,表面平滑,光泽好,纤维浮出少,从而 简化了后处理工序; 增强材料在生产与成型过程中均无损伤,制品强度高,可进 行轻型化结构设计。
通过加入增稠剂就能满足这种要求。 增稠剂又叫增粘剂,其作用是使不饱和聚酯树脂的粘度 迅速增加,粘度达到工艺要求后又相对稳定。
24
增稠剂的特性
① 在浸渍阶段,为了保证良好的浸润性,增稠过程要缓慢; ② 在浸渍后,又要求粘度迅速增高,以适应贮运和模压操作; ③ 增稠后的坯料,在模压温度下能迅速充满模腔,并使树脂与 纤维不发生离析; ④ 增稠后的粘度,在贮存期内必须稳定在可模压的范围内; ⑤ 增稠作用在生产中应该有稳定的重现性。
④不够“绿色”,有一定污染。
2
模压成型
(Compression Molding )
树脂体系 增强纤维 模具 压机
模压料
4
模具及压机
5
模塑料
片状模塑料(Sheet Molding Compound,SMC):不饱和 聚酯树脂浸渍短切纤维或毡片,经增稠后制得薄片状模塑料。 在生产时,只需将片状模塑料裁剪、叠合后放入模具中热压, 就可得到制品。
18
填料
z 填料按其化学成分可分为四类:氧化硅及硅酸盐类(石棉、 滑石粉、瓷土、氧化硅、硅藻土等);碳酸盐类(碳酸钙);硫 酸盐类(硫酸钡、硫酸钙等);氢氧化物类(氢氧化铝)。
z 多数情况下填料用量占SMC配方总量的1/3以上。
CaCO3
遮盖性好,改善制品 表面性能。
类型 I II
性能 颗粒尺寸/μm 吸油值
熔点: 70℃ 133℃ 用量: 树脂量的1~3%
150℃
145℃
31
增稠机理
第二阶段:碱式盐与UP分子中的酯基生成络合盐
CO
O
CH2 O C CH2 CH2 O
C O Mg OH
O
O
O
CH2 CH2 C O CH2 O C
此时若吸水,则水可与镁原子优先配合而从配合物中 取代出羧基,从而降低整个系统的粘度,这就是微量水可 以增粘而过量水却是降粘的原因。
25
MgO
MgO是应用最广泛且最具代表性的化学增稠剂,其特点 是增稠速度快。其增稠特性与活性有关。
粘度,Pa.s
10份
103 102 10
5份 2份
1份
1
0
60
120
180
时间,min
MgO添加量对UP树脂粘度的影响。 27
化学增稠剂
理想的增稠剂:
在浸渍阶段,树脂增稠要足 够缓慢,保证玻纤的良好浸 渍,浸渍后树脂增稠要足够 快,使SMC尽快进入模压阶 段和尽量减少存货量;当 SMC粘度达到可成型的模压 粘度后,增稠过程应立即停 止,稳定,以获得尽可能长 的贮存寿命。
7
模压成型的类型
短纤维料模压法 毡料模压法 碎布料模压法 层压模压法 缠绕模压法 织物模压法 片状模塑料模压法 ……
6
片状模塑料
SMC汽车配件 SMC原料
8
SMC原料生产
团状模塑料
BMC原料
采用BMC制备的高压 电器元件
9
10
BMC生产现场
SMC流程示意
UP树脂
固化剂 增稠剂
树脂体系
颜,填料 低收缩剂
加热固化
膨胀
降温脱模
收缩
收缩
极小收缩
消除了体积收缩引起的内应力
产生微分离
21
UP固化过程中的体积变化
热膨胀
热收缩 固化结束(141℃)
固化收缩和热收 缩(141℃)
冷却 初期体积
树脂膨胀2.8% 树脂收缩7.1%
最终体积
23
低收缩添加剂
SMC常用的热塑性添加剂有如下几种:PE粉、PS及 其共聚物、PVC及其共聚物、乙酸纤维素和丁酸纤维素、 热塑性聚酯、聚己内酯、PVAC、PMMA。
第四章 模压成型
课前复习
从制造商的角度,试分析: 1、手糊成型的优点? 2、手糊成型的不足?
1
发展思路
基本上是手工操 作,劳动强度大
产品质量 稳定性差
制品的力学性能 有溶剂, 不
较其它方法低
够“绿色”
尽量采用 机械化生 产方式。
采用模具 来生产。
加压生产.
采用“干 法”生产。
3
手糊工艺的优点与不足之处
树脂糊
无捻粗纱 切割,沉降 玻璃毡
上薄膜 浸渍,收卷
树脂糊
下薄膜
制片过程
稠化
包装
35
SMC的基本配方
组分
树脂混合物 制片时的配比 最终组成
低收缩聚酯树脂
40
引发剂(TBP)
1.0
28.0
增稠剂(MgO) 1~1.5或2~3
70
1.5
填料(CaCO3)
57
40
内脱模剂(Znst)
1~1.5
0.5
玻璃纤维
团状模塑料(Bulk Molding Compound,BMC):与 SMC 相似,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模压料的形态和制备工艺不同。 制备方法是将树脂和增强材料等用捏和机捏和均匀,经增稠 后制得团状模塑料。
BMC 中纤维含量较少,纤维长度较短,一般为 5 ~ 20 mm,填料含量比 SMC 大。因此,BMC 制品的强度低于 SMC制品。BMC 适合于压制小型的异型制品。
26
增稠机理
增稠是一个化学过程,包括成盐和生成配合物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MgO与UP的端羧基反应生成碱式盐
C OH + Mg O
O
C O Mg OH
O
C OH +
O
C O Mg OH
O
C OH + Mg(OH)2
O
C O Mg O C
O
O
+ H2O
C O Mg OH + H2O
O
28
增稠机理
注: 第1个反应要在水或极性溶剂的存在下才能进行,这是
39
38
制片机组的结构
④ 玻纤切割器:采用气压控制刀辊与垫压辊的压力,同时刀 片采用螺旋安装,保证了运转平稳,提高了刀片寿命和切 纱质量。刀辊采用变频调速控制,保证了切纱量的精确度。 该装置与链带调速装置配合保证了本机所产片材的含纱量 的高精度和稳定性。
⑤ 浸渍和压实装置:浸渍与压实是由一系列光棍组成,有气 动对压辊施加一定压力,保证了片材中纱与树脂混合后的 质量。
① 输送系统:采用双链带式输送PE膜,链带的驱动采用变频 调速技术控制,运行稳定、调速精度高
② PE膜供给系统:上下两层PE膜的供给均采用气动调控薄膜 张力,并设有PE膜展平、去皱功能的展幅机构。保证了 薄膜恒张力、无褶皱的进入上糊区。
③ 刮刀装置:采用高精度刮刀与底板部件,其间隙精度可达 0.1mm,确保刮刀均匀的将树脂糊涂覆到PE膜上。为防 止树脂糊中的颗粒等杂质刮破PE膜,本机设有气动抬刀 机构,可方便、迅速的使刮刀上升、下降。
14
树脂
不饱和聚酯树脂(UP)是SMC的最基本配方材料。根据其 化学结构上的差异通常可分为通用型、间苯型、双酚A型三 大类。在SMC生产中,最常用的是邻苯型和间苯型不饱和聚 酯树脂。
用邻苯二甲酸二烯丙基酯(DAP)、间苯二甲酸二烯丙基酯 (DAIP)、三聚氰酸三烯丙基酯(TAC)等烯丙基类单体代替苯 乙烯作为交联剂,可以明显地提高制品的耐热性能、耐候性 能和尺寸稳定性能。同时,由于这类单体低的挥发性,改善 了环境条件,并且还延长了SMC的贮存期。
30
30
34
SMC的生产设备
制片机
主要包括增强材料的引入系统和浸渍、脱泡系统两部分; 从浸渍、脱泡系统来看,大致有辊式和带式两类,前者又 可引伸出鼓轮式。辊式制片机靠卷绕张力对辊筒产生的压力 实现浸渍、脱泡;带式制片机则靠带槽滚筒对输送带上的片 材进行滚压来实现浸渍、脱泡。
36
制片机
制片机
37
制片机组的结构
16
引发剂
选择引发剂需考虑两个因素:模压料的贮存稳定性和 固化温度。
过氧化二苯甲酰(BPO)作为引发剂具有反应温度范围广、 模压时对温度控制并不苛求的优点,但是SMC的长期贮存 稳定性较差。
用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TBP)作引发剂,SMC具有较长 期的贮存稳定性,但在压制时需要较高的固化温度。
过氧化二异丙苯(DCP)的性能基本上类似于TBP。
2.0
23
10~40
6~16
水合氧化铝(ATH) 阻燃,改善制品耐水 性和电绝缘性能。
100
80
LOI, %
价格
60
中等 低
40 20
0 0 100 200 300 400
ATH用量(质量份) 20
低收缩添加剂
控制收缩率是通过在不饱和聚酯树脂中加入一定量的 热塑性聚合物来实现。
热塑性树脂 UP树脂
19
SMC模塑料常用引发剂的特性
性能
状态
70℃
半衰期,/h
90 ℃ 110 ℃
130 ℃
150 ℃
固化温度,℃
用量,%
贮存期,室温
BPO 糊状 1.4 1.2 0.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