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C模压成型工艺过程

合集下载

smc模压成型工艺流程

smc模压成型工艺流程

SMC模压成型工艺流程SMC模压成型是一种常见的复合材料成型工艺,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航天、建筑等领域。

SMC(Sheet Molding Compound)是一种预浸有树脂的增强复合材料,主要由玻璃纤维、石墨、填料和热固性树脂等组成。

在SMC模压成型过程中,首先将预制好的SMC 预浸料加热软化,然后通过模具形成所需的零部件形状,最终在加热和压力的作用下固化成型,达到产品设计要求。

以下是SMC模压成型的工艺流程。

SMC模压成型工艺流程1. 准备工作在SMC模压成型之前,需要准备好所需的模具、预浸SMC料、加热设备以及压力设备等。

确保所有设备运行正常,符合操作规范。

2. 加热预浸料将预制的SMC料放入加热设备中,经过加热软化,使树脂充分熔化,增强纤维得到活化,便于后续成型。

3. 模具装配将加热后的SMC料放入模具中。

模具需要根据所需产品的设计图纸来选择,并确保模具表面干净平整,涂抹模具脱模剂以防粘连。

4. 模压成型开始进行模压成型工艺,将已经装配好的SMC料模具置于压力设备中,通过加压使SMC料充分填充模具腔体,并且确保均匀分布。

5. 施加压力在模具内加入适当的压力,使SMC料在热固化过程中得到充分压实,以确保产品密度和强度。

6. 加热固化通过加热设备对模具中的SMC料施加恒定的温度,使树脂充分固化,增强纤维和填料得到固定,从而形成产品的稳定结构。

7. 冷却脱模待SMC料在模具中充分固化后,关闭加热设备,待产品冷却至室温。

然后打开模具,取出成型产品,进行后续的修整和表面处理。

8. 检验和包装对成型的产品进行外观检验、尺寸检测以及性能测试,确保产品符合设计要求。

最后对产品进行包装,以防止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受到损坏。

以上就是SMC模压成型的工艺流程,通过严谨的操作和控制,可以生产出高质量的复合材料制品,满足各行业对材料性能和外观要求的不断提升。

SMC模压成型工艺过程

SMC模压成型工艺过程

SMC模压成型工艺过程SMC模压成型工艺过程,主要有以下几个工序ﻫ1. 压制前准备ﻫ(1)SMC得质量检查ﻫSMC片材得质量对成型工艺过程及制品质量有很大得影响。

因此,压制前必须了解料得质量,如树脂糊配方、树脂糊得增稠曲线、玻纤含量、玻纤浸润剂类型、单重、薄膜剥离性,硬度及质量均匀性等。

(2)剪裁ﻫ按制品得结构形状,加料位置,流程决定片材剪裁得形状与尺寸,制作样板裁料、剪裁得形状多为方形或圆形,尺寸多按制品表面投影面积得40%-80%。

为防止外界杂质得污染,上下薄膜在装料前才揭去。

(3)设备得准备①熟悉压机得各项操作参数,尤其要调整好工作压力与压机运行速度及台面平行度等。

②模具安装一定要水平,并确保安装位置在压机台面得中心,压制前要先彻底清理模具,并涂脱模剂。

加料前要用干净纱布将脱模剂擦均,以免影响制品外观质量。

对于新模具,用前必须去油。

2、加料ﻫ(1)加料量得确定ﻫ每个制品得加料量在首次压制时可按下式计算:加料量=制品体积×1、8ﻫ(2) 加料面积得确定ﻫ加料面积得大小,直接影响到制品得密度程度料得流动距离与制品表面质量。

它与SMC 得流动与固化特性、制品性能要求、模具结构等有关、一般加料面积为40%-80%。

过小会因流程过长而导致玻纤取向,降低强度,增加波纹度,甚至不能充满模腔;过大,不利于排气,易产生制品内裂纹、ﻫ(3)加料位置与方式加料位置与方式直接影响到制品得外观,强度与方向性。

通常情况下,料得加料位置应在模腔得中部。

对于非对称复杂制品,加料位置必须确保成型时料流同时达到模具成型内腔各端部。

ﻫ加料方式必须有利于排气。

多层片材叠合时,最好将料块按上小下大呈宝塔形叠置、另外,料块尽量不要分开加,否则会产生空气裹集与熔接区,导致制品强度下降。

ﻫ(4) 其她ﻫ在加料前,为增加片材得流动性,可采用100℃或120℃下预热操作。

这一点对成型深拉形制品尤其有利、3、成型当料块进入模腔后,压机快速下行、当上、下模吻合时,缓慢施加所需成型压力,经过一定得固化制度后,制品成型结束。

SMC模压成型工艺过程

SMC模压成型工艺过程

SMC模压成型工艺过程SMC模压成型工艺过程,主要有以下几个工序1. 压制前准备(1)SMC的质量检查SMC片材的质量对成型工艺过程及制品质量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压制前必须了解料的质量,如树脂糊配方、树脂糊的增稠曲线、玻纤含量、玻纤浸润剂类型、单重、薄膜剥离性,硬度及质量均匀性等。

(2)剪裁按制品的结构形状,加料位置,流程决定片材剪裁的形状与尺寸,制作样板裁料。

剪裁的形状多为方形或圆形,尺寸多按制品表面投影面积的40%-80%。

为防止外界杂质的污染,上下薄膜在装料前才揭去。

(3)设备的准备①熟悉压机的各项操作参数,尤其要调整好工作压力和压机运行速度及台面平行度等。

②模具安装一定要水平,并确保安装位置在压机台面的中心,压制前要先彻底清理模具,并涂脱模剂。

加料前要用干净纱布将脱模剂擦均,以免影响制品外观质量。

对于新模具,用前必须去油。

2、加料(1)加料量的确定每个制品的加料量在首次压制时可按下式计算:加料量=制品体积×1.8(2) 加料面积的确定加料面积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制品的密度程度料的流动距离和制品表面质量.它与SMC的流动与固化特性、制品性能要求、模具结构等有关。

一般加料面积为40%-80%。

过小会因流程过长而导致玻纤取向,降低强度,增加波纹度,甚至不能充满模腔;过大,不利于排气,易产生制品内裂纹。

(3)加料位置与方式加料位置与方式直接影响到制品的外观,强度与方向性。

通常情况下,料的加料位置应在模腔的中部。

对于非对称复杂制品,加料位置必须确保成型时料流同时达到模具成型内腔各端部。

加料方式必须有利于排气。

多层片材叠合时,最好将料块按上小下大呈宝塔形叠置。

另外,料块尽量不要分开加,否则会产生空气裹集和熔接区,导致制品强度下降。

(4)其他在加料前,为增加片材的流动性,可采用100℃或120℃下预热操作。

这一点对成型深拉形制品尤其有利。

3、成型当料块进入模腔后,压机快速下行。

当上、下模吻合时,缓慢施加所需成型压力,经过一定的固化制度后,制品成型结束。

复合材料成型工艺---SMC模压成型

复合材料成型工艺---SMC模压成型

模压形状复杂、壁薄、 深度大的制品时,不宜 选用高模温,但经过预 热的塑料进行模压时, 由于内外层温度均匀, 流动性好,可选较高模 温。
模压时间主要与塑料的 固化速度有关,而固化 速度决定于塑料的种类 ,此外,模压时间与制 品的形状、厚度、模压 温度和压力以及是否预 热和预压有关
SMC模压工艺的优缺点
玻璃钢花盆
汽车装饰板
非球面透镜
模压材料工艺参数
流动性
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模压料充 满模腔的能力。不同的产品对模 塑料的流动性有不同的要求,形 状复杂和薄壁制品要求模塑料有 较大的流动性
固化速率
固化速率主要由热固性塑料的 交联反应性质决定,并受成型前 的预压、预热条件以及成型温度、 成型压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优点
没有浇注系统,原料损失小
制品的收缩率小,且重复性较好
制品受纤维取向的影响较小,内应力 低,翘曲变形小,机械性能稳定
特别适用于成型不得翘曲的薄壁制品, 可生产壁厚小至0.6mm的制品
模压料流动距离短,模腔的磨损小且 模具的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维修 方便
模压成型适应性广,几乎每种塑料都 能适用,对于不适合采用注塑和挤出 成型的塑料,可采用模压成型
A段为装料室
由于具备装料室,该模具可适 用于压缩率较大的塑料。压制时, 当阳模伸入阴模,溢料只能从阳模 上开设的溢料槽中溢出。所以,物 料的外溢在这种模具中是受到一定 限制的。这种模具的特点是制造成 本高,压制时物料容易积留在支承 面上,从而导致型腔内的物料不能 得到足够的压力。
不溢出式压模
不溢式压缩模示意图 1.阳模 2.阴模 3.制品 4.推顶杆 5.定位下模板
模压成型工艺是将一定量预浸料放入到金属模具的对模模腔中,利用带热源的 压机产生一定的温度和压力,合模后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作用下使预浸料在模 腔内受热软化、受压流动、充满流动、充满模腔成型和固化,从而获得复合材 料制品的一种工艺方法

SMC模压成型工艺过程1

SMC模压成型工艺过程1

教学设计 授课学科:模压成型工艺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授课章节:第四章 授课类型:新授课 学时安排:2学时授课题目:SMC 模压成型工艺过程教学目的:SMC 模压成型工艺过程的主要工序教学重点:SMC 模压成型工艺过程,主要有几个工序教学难点:SMC 的质量检查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教学准备:课件设计思路:教 学 过 程设计思路及时间分配课前探究:导入新课:教学内容:SMC 模压成型工艺过程,主要有以下几个工序1. 压制前准备(1)SMC 的质量检查SMC 片材的质量对成型工艺过程及制品质量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压制前必须了解料的质量,如树脂糊配方、树脂糊的增稠曲线、玻纤含量、玻纤浸润剂类型、单重、薄膜剥离性,硬度及质量均匀性等。

(2)剪裁按制品的结构形状,加料位置,流程决定片材剪裁的形状与尺寸,制作样板裁料。

剪裁的形状多为方形或圆形,尺寸多按制品表面投影面积的40%-80%。

为防止外界杂质的污染,上下薄膜在装料前才揭去。

(3)设备的准备①熟悉压机的各项操作参数,尤其要调整好工作压力和压机运行速度及台面平行度等。

②模具安装一定要水平,并确保安装位置在压机台面的中心,压制前要先彻底清理模具,并涂脱模剂。

加料前要用干净纱布将脱模剂擦均,以免影响制品外观质量。

对于新模具,用前必须去油。

2、加料(1)加料量的确定每个制品的加料量在首次压制时可按下式计算:加料量=制品体积×1.8(2)加料面积的确定加料面积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制品的密度程度料的流动距离和制品表面质量.它与SMC的流动与固化特性、制品性能要求、模具结构等有关。

一般加料面积为40%-80%。

过小会因流程过长而导致玻纤取向,降低强度,增加波纹度,甚至不能充满模腔;过大,不利于排气,易产生制品内裂纹。

(3)加料位置与方式加料位置与方式直接影响到制品的外观,强度与方向性。

通常情况下,料的加料位置应在模腔的中部。

对于非对称复杂制品,加料位置必须确保成型时料流同时达到模具成型内腔各端部。

SMC模压成型工艺流程

SMC模压成型工艺流程

SMC模压成型工艺流程SMC模压成型工艺是一种常用于复合材料制造的工艺方法,其原理是将预先混合好的Sheet Molding Compound(SMC)料在模具中进行加热压缩,使其固化成型成为最终产品。

SMC模压成型工艺具有成型速度快、制品质量高、生产效率高等优点,因此在汽车、航空航天、建筑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在SMC模压成型工艺中,首先需要准备好SMC料,SMC料是由树脂、增强纤维、填料等原料混合制得的预浸料,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和可成型性。

接着,将准备好的SMC 料铺放在模具的一侧,然后关闭模具,通过加热和压缩的方式对SMC料进行固化成型。

在这个过程中,加热可以使树脂固化,压缩则能够使SMC料充分填充模具的每个角落,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

SMC模压成型工艺一般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1.准备工作:在进行SMC模压成型之前,需要准备好所需的原材料,包括树脂、增强纤维、填料等。

同时,需要清洁和涂抹模具,确保模具表面光滑干净,以便产品成型时表面光洁平整。

2.SMC料铺放:将预先混合好的SMC料铺放在模具的一侧,要求均匀、密实。

在铺放SMC料时,需要根据产品的结构和要求进行合理的叠放和布置,以确保最终产品的强度和外形要求。

3.模具封闭:将装有SMC料的模具封闭好,确保模具的密封性以及加热和压缩系统的正常工作。

模具封闭后,即可进行下一步操作。

4.加热压缩:启动加热系统和压缩系统,对SMC料进行加热和加压处理。

加热系统会使SMC料中的树脂在一定温度下固化,压缩系统则会通过一定的压力使SMC料充分填充模具,并使其成型固化。

5.冷却固化:经过一定时间的加热和压缩后,关闭加热系统和压缩系统,让模具中的产品自然冷却,直至完成固化。

在这个过程中,冷却速度和固化时间的控制非常重要,影响着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6.脱模和修整:等产品完全固化后,打开模具,将成型好的产品从模具中取出,进行必要的修整和处理。

包括修边、打磨、去毛刺等工序,以确保产品表面光滑平整,符合设计要求。

SMC制品

SMC制品

SMC制品压制工艺介绍片状模塑料的成型,目前主要采用金属对模的压制成型法。

其工艺过程十分简单,只要将合乎要求的SMC 片材剪裁成所需的形状和确定加入层数,揭去两面的保护薄膜,按一定要求叠合并放置在模具的适当位置上,即可按规定的工艺参数加温加压成型。

但是,若要模制出高质量的制品,就必须使用合适的压机和模具,严格控制工艺条件(如加料方式、成型温度、压力和保温时间等)。

1、SMC的成型工艺流程,如图3所示:SMC成型工艺流程简图2、SMC模压成型工艺:1)压制前准备:a、SMC的质量检查SMC片材的质量对成型工艺过程及制品质量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压制前必须了解料的质量,如树脂糊配方、树脂糊的增稠曲线、玻纤含量、玻纤浸润剂类型、单重、薄膜剥离性,硬度及质量均匀性等。

b、剪裁按制品的结构形状,加料位置,流程决定片材剪裁的形状与尺寸,制作样板、再按样板裁料。

剪裁的形状多为方形或圆形,尺寸多按制品表面投影面积的40%-80%。

为防止外界杂质的污染,上下薄膜在装料前才揭去。

c、设备的准备AAA①熟悉压机的各项操作参数,尤其要调整好工作压力和压机运行速度及平台平行度等。

AAAA②模具安装一定要水平,并确保安装位置在压机台面的中心,压制前要先彻底清理模具,并涂脱模剂。

2)加料:AAAA①加料量的确定: 每个制品的加料量在首次压制时可按下式计算,加料量=制品体积×1.8;AAAA②加料面积的确定: 加料面积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制品的密实程度、料的流动距离和制品表面质量。

它与SMC的流动与固化特性、制品性能要求、模具结构等有关。

一般加料面积为40%-80%。

3)成型:当料块进入模腔后,压机快速下行。

当上、下模吻合时,缓慢施加所需成型压力,经过一定的固化制度后,制品成型结束。

AAAA成型温度:135-145℃AAAA成型压力:60-100MPaAAAA固化时间:一般按40s/mm计算3、SMC制品典型性能列于下表项目性能数据项目性能数据拉伸强度/MPa84-140洛氏硬度H50-H112拉伸模量/GPa6.3-14吸湿性(24h)/%0.1-1.0弯曲强度/MPa175-280耐化学性良-优弯曲模量/GPa8.8-70弱酸压缩强度/MPa105-210强酸一般冲击强度(缺口)/(kg/m)43-108弱碱一般相对密度1.7-2.0强碱差热变形温度/℃177-232有机溶剂(氯烯烃除外)良-优连续耐热性/℃149-177燃烧速率慢-自熄正常玻纤含量/%35巴氏硬度40-80SMC原材料介绍片状模塑料(SMC),是用任意取向的短切玻璃纤维(或毡)增强的,并以充分混合的多组分的不饱和聚酯树脂。

模压smc工艺流程

模压smc工艺流程

模压smc工艺流程英文回答:Molding Process of SMC.Sheet molding compound (SMC) is a type of reinforced plastic that is used in a variety of applications,including automotive parts, appliances, and marine equipment. SMC is made by combining fiberglass, resin, and other materials into a sheet that can be molded into the desired shape.The molding process of SMC involves the following steps:1. Mixing: The SMC sheet is mixed with a catalyst and other additives.2. Molding: The mixture is placed in a mold and heatedto a temperature of 120-160°C.3. Curing: The mixture is cured under pressure for a period of time, which can range from a few minutes to several hours.4. Demolding: The molded part is removed from the mold.The molding process of SMC can be performed using a variety of different types of equipment, including compression molding machines,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s, and transfer molding machines. The type of equipment used will depend on the size and complexity of the molded part.中文回答:SMC压模工艺流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MC模压成型工艺过程
SMC模压成型工艺过程,主要有以下几个工序
1. 压制前准备
(1)SMC的质量检查
SMC片材的质量对成型工艺过程及制品质量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压制前必须了解料的质量,如树脂糊配方、树脂糊的增稠曲线、玻纤含量、玻纤浸润剂类型、单重、薄膜剥离性,硬度及质量均匀性等。

(2)剪裁
按制品的结构形状,加料位置,流程决定片材剪裁的形状与尺寸,制作样板裁料。

剪裁的形状多为方形或圆形,尺寸多按制品表面投影面积的40%-80%。

为防止外界杂质的污染,上下薄膜在装料前才揭去。

(3)设备的准备
①熟悉压机的各项操作参数,尤其要调整好工作压力和压机运行速度及台面平行度等。

②模具安装一定要水平,并确保安装位置在压机台面的中心,压制前要先彻底清理模具,并涂脱模剂。

加料前要用干净纱布将脱模剂擦均,以免影响制品外观质量。

对于新模具,用前必须去油。

2、加料
(1)加料量的确定
每个制品的加料量在首次压制时可按下式计算:加料量=制品体积×1.8
(2) 加料面积的确定
加料面积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制品的密度程度料的流动距离和制品表面质量.它与SMC的流动与固化特性、制品性能要求、模具结构等有关。

一般加料面积为40%-80%。

过小会因流程过长而导致玻纤取向,降低强度,增加波纹度,甚至不能充满模腔;过大,不利于排气,易产生制品内裂纹。

(3)加料位置与方式加料位置与方式直接影响到制品的外观,强度与方向性。

通常情况下,料的加料位置应在模腔的中部。

对于非对称复杂制品,加料位置必须确保成型时料流同时达到模具成型内腔各端部。

加料方式必须有利于排气。

多层片材叠合时,最好将料块按上小下大呈
宝塔形叠置。

另外,料块尽量不要分开加,否则会产生空气裹集和熔接区,导致制品强度下降。

(4)其他
在加料前,为增加片材的流动性,可采用100℃或120℃下预热操作。

这一点对成型深拉形制品尤其有利。

3、成型
当料块进入模腔后,压机快速下行。

当上、下模吻合时,缓慢施加所需成型压力,经过一定的固化制度后,制品成型结束。

成型过程中,要合理地选定各种成型工艺参数及压机操作条件。

(1)成型温度
成型温度的高低,取决于树脂糊的固化体系,制品厚度,生产效率和制品结构的复杂程度。

成型温度必须保证固化体系引发、交联反应的顺利进行,并实现完全的固化。

一般来说,厚度大的制品所选择的成型温度应比薄壁制品低,这样可防止过高温度在厚制品内部产生过度的热积聚。

如制品厚度为25-32mm,其成型温度为135-145℃。

而更薄制品可在171℃下成型。

成型温度的提高,可缩短相应的固化时间;反之,当成型温度降低时,则需延长相应的固化时间。

成型温度应在最高固化速度和最佳成型条件之间权衡选定。

一般认为,SMC成型温度在120-155℃之间。

(2)成型压力
SMC成型压力随制品结构、形状、尺寸及SMC增稠程度而异。

形状简单的制品仅需25-30Mpa的成型压力;形状复杂的制品,成型压力可达140-210Mpa。

SMC增稠程度越高,所需成型压力也越大。

成型压力的大小与模具结构也有关系。

垂直分型结构模具所需的成型压力低于水平分型结构模具。

配合间隙较小的模具比间隙较大的模具需较高压力。

外观性能和平滑度要求高的制品,在成型时需较高的成型压力。

总之,成型压力的确定应考虑多方面因素。

一般来说,SMC成型压力在3-7Mpa之间。

(3)固化时间
SMC在成型温度下的固化时间(也叫保温时间)与它的性质及固化体系、成型温度、制品厚度和颜色等因素有关。

固化时间一般按40s/mm计算。

对3mm以上厚制品,有人认为每增加4mm,固化时间增加1min。

4、压机操作
由于SMC是一种快速固化系统,因此压机的快速闭合十分重要。

如果加料后,压机闭合过缓,那么易在制品表面出现预固化补斑,或产生缺料、或尺寸过大。

在实现快速闭合的同时,在压机行程终点应细心调节模具闭合速度,减缓闭合过程,利于排气。

某种SMC典型成型周期如下:
压机开启7s 制品取出10s 加料20s 模具闭合10s 固化周期73s,共计120s.
SMC、HMC、XMC、TMC及ZMC生产技术
片状模压料(Sheet Molding Compound, SMC)是由树脂糊浸渍纤维或短切纤维毡,两边覆盖聚乙烯薄膜而制成的一类片状模压料,属于预浸毡料范围。

是目前国际上应用最广泛的成型材料之一。

SMC是用不饱和聚酯树脂、增稠剂、引发剂、交联剂、低收缩添加剂、填料、内脱模剂和着色剂等混合成树脂糊浸渍短切纤维粗纱或玻璃纤维毡,并在两面用聚乙烯或聚丙烯薄膜包覆起来形成的片状模压料。

SMC作为一种发展迅猛的新型模压料,具有许多特点:①重现性好,不受操作者和外界条件的影响;②操作处理方便;③操作环境清洁、卫生,改善了劳动条件;④流动性好,可成型异形制品;⑤模压工艺对温度和压力要求不高,可变范围大,可大幅度降低设备和模具费用;⑥纤维长度40~50mm,质量均匀性好,适宜于压制截面变化不大的大型薄壁制品;⑦所得制品表面光洁度高,采用低收缩添加剂后,表面质量更为理想;
⑧生产效率高,成型周期短,易于实现全自动机械化操作,生产成本相对较低。

SMC作为一种新型材料,根据具体用途和要求的不同又发展出一系列新品种,如HNC、XMC、ZMC等。

①高强度模压料(Hight Molding Compound, HMC)和高强度片状模压料XMC主要用于制造汽车部件。

HMC中不加或少加填料,采用短切玻璃纤维,纤维含量为65%左右,玻璃纤维定向分布,具有极好的流动性和成型表面,其制品强度约是SMC制品强度的3倍。

XMC用定向连续纤维,纤维含量达70%~80%,不含填料。

②ZMC是一种模塑成型技术,ZMC三个字母并无实际含义,而是包含模塑料、注射模塑机械和模具三种含义。

ZMC制品既保持了较高的强度指标,又具有优良的外观和很高的生产效率,综合了SMC和HMC的优点,获得了较快的发展。

1、SMC的原材料
SMC的原材料由合成树脂、增强材料和辅助材料三大类组成。

(1)合成树脂合成树脂为不饱和聚酯树脂,不同的不饱和树脂对树脂糊的增稠效果、工艺特性以及制品性能、收缩率、表面状态均有直接的影响。

SMC 对不饱和聚酯树脂有以下要求:
①粘度低,对玻璃纤维浸润性能好;
②同增稠剂具有足够的反应性,满足增稠要求;
③固化迅速,生产周期短,效率高;
④固化物有足够的热态强度,便于制品的热脱模;
⑤固化物有足够的韧性,制品发生某些变形时不开裂;
⑥较低的收缩率。

(2)增强材料增强材料为短切玻璃纤维粗纱或原丝。

在不饱和聚酯树脂模塑料中,用于SMC的增强材料目前只有短切玻璃纤维毡,而用于预混料的增强材料比较多,有短切玻璃纤维,石棉纤维、麻和其它各种有机纤维。

在SMC中,玻璃纤维含量可在5%~50%之间调节。

(3)辅助材料辅助材料包括固化剂(引发剂)、表面处理剂、增稠剂、低收缩添加剂、脱模剂、着色剂、填料和交联剂。

2、SMC的制备工艺
SMC生产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树脂糊制备、上糊操作、纤维切割沉降及浸渍、树脂稠化等过程,其工艺流程图如下:
(1)树脂糊的制备及上糊操作树脂糊的制备有两种方法--间歇法和连续
法。

间歇法程序如下:
①将不饱和聚酯树脂和苯乙烯倒入配料釜中,搅拌均匀;
②将引发剂倒入配料釜中,与树脂和苯乙烯混匀;
③在搅拌作用下加入增稠剂和脱模剂;
④在低速搅拌下加入填料和低收缩添加剂;
⑤在配方所列各组分分散为止,停止搅拌,静置待用。

连续法是将SMC配方中的树脂糊分为两部分,即增稠剂、脱模剂、部分填料和苯乙烯为一部分,其余组分为另一部分,分别计量、混匀后,送入SMC机组上设置的相应贮料容器内,在需要时由管路计量泵计量后进入静态混合器,混合均匀后输送到SMC机组的上糊区,再涂布到聚乙烯薄膜上。

(2)浸渍和压实经过涂布树脂糊的下承载薄膜在机组的牵引下进入短切玻璃纤维沉降室,切割好的短切玻璃纤维均匀沉降在树脂糊上,达到要求的沉降量后,随传动装置离开沉降室,并和涂布有树脂糊的上承载薄膜相叠合,然后进入由一系列错落排列的锟阵中,在张力和辊的作用下,下、上承载薄膜将树脂糊和短切玻璃纤维紧紧压在一起,经过多次反复,使短切玻璃纤维浸渍树脂并赶走其中的气泡,形成密实而均匀的连续SMC片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