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题研究成果

合集下载

英语研究性学习课题

英语研究性学习课题

英语研究性学习课题:英语词汇记忆方法研究课题研究学生:2013级4班雷雪指导教师:彭飞菲一、课题目的:1、初步探讨英语词汇记忆方法。

2、如何应用一些技巧来使我们高效率记住单词。

3、从单词着手来提高英语技能。

二、研究方法:访谈法、其它调查方法等。

三、研究成果(以构词法和星火记忆法为例):1、关于英语单词的记忆。

2、英语词汇的记忆方法。

四、研究报告:[摘要]词汇量的扩大既包括认识新词的增加,又包括认识旧词新含义的增加。

[关键词]记忆、词汇、方法1、关于英语单词的记忆。

“联系是记忆的桥梁”。

孤立的东西就好比一盘散沙,怎么也抓不住;有联系的东西就好比一根链子,抓住一个环节就可带动其他环节。

据统计,使用频率最高的重要英语单词约2000个。

以这些单词为基础来推测由此衍生的未知词的结构,找出与未知词的内在联系,您就能发挥出比已知单词多出数倍的词汇能力。

而在这2000单词中,又只有600单词最为关键,由其关联着约6 000英语常用词汇。

因此,利用星火式记忆法,只要掌握这2000单词中的600单词,就可充分发挥您曾忽视的潜能, 使600单词=6 000单词!2、英语词汇的记忆方法。

A、构词法:一)怎样才能利用构词法记忆下列单词?exhume挖掘;humane仁慈的;humanity人类,人性;humanitarian人道主义者;humanitarianism人道主义;humid潮湿的;inhume埋葬二)能否用构词法记忆下列单词?vine藤本植物;fore前面的;hind后面的可分解类词汇试一试,哪种方法记忆效果好? a)构词法词根(1)hum(人)humane仁慈的;humanity人类,人性;humanitarian 人道主义者;humanitarianism人道主义词根(2)hum(土)exhume挖掘[ex?出];inhume埋葬[in?入]词根(3)hum(湿)humid湿的;humidity湿度b)星火法记忆human这个熟词记起human人→humanity人类,人性humane人道的,仁慈的→humanitarian 人道主义者;humanitarianism人道主义《圣经》曰:人类的祖先亚当是上帝用“泥”捏成的,human正由此而来,其原义是“泥人”。

小学英语教研活动成效(3篇)

小学英语教研活动成效(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英语教育作为基础学科之一,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各地小学纷纷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

本文将分析某小学英语教研活动的成效,以期为其他小学英语教研活动提供借鉴。

二、教研活动背景近年来,某小学英语教研组针对英语教学现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教研活动:1. 教学研讨:定期组织教师进行教学研讨,分享教学经验,共同探讨教学难题。

2. 教学观摩:邀请优秀教师进行公开课展示,组织教师进行观摩学习,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3. 教学竞赛:举办英语教学竞赛,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4. 教学反思:要求教师定期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经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三、教研活动成效分析1. 教师教学水平提高通过教研活动,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观念更新:教师们认识到,英语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们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2)教学方法创新:教师们通过观摩、研讨、竞赛等活动,学习到了新的教学方法,如任务型教学、情境教学、合作学习等,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3)教学能力提升:教师们通过教学反思,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使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2. 学生英语素养提升教研活动的开展,使学生的英语素养得到了全面提升。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习兴趣提高: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愿意主动学习英语。

(2)语言运用能力增强: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大胆开口说英语,提高了语言运用能力。

(3)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通过学习英语,学生了解了不同国家的文化,提高了跨文化交际能力。

3. 教研氛围浓厚教研活动的开展,营造了浓厚的教研氛围。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教师们积极参与教研活动,分享教学经验,共同探讨教学难题,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初中英语“话题式”复习课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初中英语“话题式”复习课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探索出一种高效的复习课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快乐学习。

经过我们课题组组员的潜力研究,发现“话题式”复习是一个复习法宝,可以高效优化教学。

所以我们将初中英语“话题式”复习课实践研究作为我们的研究方向。

二、理论依据及意义:研究的理论、实践、政策依据1.“话题式”复习遵循《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体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以话题为中心,让学生在一定情景中完成一系列交际活动,形式丰富,趣味性强,学生在活动中展现自我,发挥创意,体验成功,快乐高效学习。

2.建构主义理论:J. Piaget提出的建构主义,其核心思想是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中,教师是一名组织中、指导者和促进者,通过情景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达到学生对所学知识建构的目的。

在教学中,我采用了初中英语“话题式”复习三步法教学模式,就是对以学生为中心的一种尝试。

3.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王兰英老师主编的《中考英语话题复习新突破--话题.思维.能力.》指引了九年级英语中考快乐复习。

同时为我们小课题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日常教学中,我尝试把“话题式”复习课用于初中的各年级英语教学。

所以我们课题组以《初中英语“话题式”复习课实践研究》作为本次的研究课题,试图探索出“话题式”复习课高效模式,从而促进教师自身成长,达到优化英语教学的目的。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步骤及过程(一)研究的目标本课题将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广泛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通过教学实践探索、整理、总结出初中英语“话题式”复习课的高效模式,形成完善的初中英语“话题式”复习课体系。

(二)研究的内容通过初中英语七、八和九年级“话题式”复习课实践研究,探索、整理、总结出初中英语“话题式”复习课的高效模式。

(三)研究的方法1.加强理论学习。

组织课题组成员阅读相关书目,了解初中英语“话题式”复习的先进理论知识,了解当前国内、国际该话题研究状况,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来指导小课题的研究工作;2.进行专题调研。

初中英语课外作业有效性探究课题结题报告

初中英语课外作业有效性探究课题结题报告

初中英语课外作业有效性探究课题结题报告宁夏首届“国培计划”教师研修班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结题报告课题名称初中英语课外作业有效性探究课题指导老师徐进课题负责人陈金瑞负责人所在单位中卫市永康镇西台学校结题日期2011年5月28日宁夏教育厅师资处制2011年1月“初中英语课外作业有效性探究”结题报告中卫市西台中学陈金瑞一、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一)研究背景素质教育旨在使全体学生在素质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个性得到健全。

为此,教师必须在设法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来发展其个性。

英语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教师了解教学目标的落实情况以及学生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的一种重要手段,是学生巩固、掌握和深化课堂所学知识必不可少的手段,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有效途径。

科学的课外作业的布置,可以让学生和教师从繁重的作业中解放出来,彻底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在当前“轻负担,高质量”的教育思想指导下,科学布置课外作业,显得尤为重要。

可是在问卷调查中反映出我校英语课外作业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以读、背、抄、写等机械性作业为主,缺乏“真情实境”和趣味性。

学生对作业不感兴趣; 作业设计统一,缺乏个性化和层次性。

部分学生视作业为负担,为了完成任务,抄作业的现象非常严重;作业随意性很强,许多老师没有精心设计作业,只是简单的照搬练习册上的习题,作业缺乏针对性。

导致作业低效;作业容量大,缺乏有效性和科学性。

学生做作业累,老师改作业累,学生做作业抄袭,作业及时批改、及时反馈没办法实现。

课外作业增加了学生和老师的负担;作业评价注重结果,忽视过程,缺乏激励。

传统作业都是从对与错、完成时间等方面分析,没有透视完成作业的过程;传统的作业评价常注重作业本身的客观结果,轻视人的主体情感,缺少学生、教师与作业的情感态度的真实互动,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

(二)研究的目的、意义国家教委在《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的若干规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了对课外作业的要求。

高中教科研课题:《高中英语“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高中教科研课题:《高中英语“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高中课题申报\高中英语课题申报《高中英语“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研究中期报告XX市教育学会“十二·五”科研课题《高中英语“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研究中期报告202X年9月,我校英语组开始了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英语“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研究的课题实验。

2年多的时间,课题组成员本着“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即一边学习培训,一边实验探索,结合学科教学内容和特点,积极探索自主创新的学习英语之路,收获了成功的喜悦,也酝酿了有益的反思。

下面就从课题的研究作中期简要汇报。

一、研究背景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成为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的热点。

高中新英语课程标准提出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自主学习方式方面的研究已屡见不鲜,但是目前我国对高中“自主、合作、探究”的英语教学模式的研究存在缺陷,因此,在新形势下开展本课题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现代教育理论指出,教学活动是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一个互动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辩证的统一,教师的主导作用是通过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出来的,表现在学生进行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等方面。

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必须充分着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培育和提高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积极性,使他们在掌握人类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学会合作学习,学会探究创造;主动地在学习活动中发展和提高学习能力,也就是培养自身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研究目的“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发展能力为主要目标,以“激趣导入——自主品读——合作互动——质疑探究——迁移实践”为教学流程,解决学生怕学、不想学、不会学的实际问题,从而提高高中英语教学质量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

1.弄清何为自主创新的教学氛围、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及对英语教学乃至对学生学习英语的影响程度。

《高中英语课堂有效学习策略研究》微课题研究报告

《高中英语课堂有效学习策略研究》微课题研究报告

《高中英语课堂有效学习策略研究》微课题研究报告一、课题的提出(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层面所遭遇到的最大挑战就是“有效性”问题。

当前人们对课程改革的“关注点”由转变教学方式,聚焦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反映了课程改革正经历着一个由外及内、由表及里的深化过程。

当前,教育理论工作者和一线教师已进行了一些研究、探索和尝试,但对于正确的效益观、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相关因素、有效教学和学习的方法与策略、有效教学评价的标准等缺乏全面、系统的研究、实践,在实施推广上也存在不足和不平衡。

为努力实践新课程的理念,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觉得《英语课堂有效学习的策略研究》课题研究,具有积极的现实的意义。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

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含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四大要素。

这一阐述为本课题研究的组织、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策略及教学模式提供了实质性理论支撑。

2、关于课堂有效学习的内涵(1)课堂有效学习是相对于无效和低效学习而言的。

是指学生在教师组织的课堂教学活动中,积极参与并高效率地获得新的知识、技能,增长能力,获得发展的学科学习活动。

这里的“有效”包含有效能、高效率和高效益-课堂教学活动应有利于学生获得教学目标预设的知识、技能,这是有效能的最基本要求,增长能力、获得发展是高一级的学习技能。

高效率和高效能是在有效能的基础上的高要求,强调教学要讲效率和效益。

(2)学生的发展就其内涵,应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缺少任一维度都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发展就其层次,包括现有发展区和最近发展区,教学促进发展,就是把最近发展区不断转化为现有发展区;发展就其形式,有内在发展与外在发展,外在发展是一种以追求知识的记忆、掌握为标志的发展,新课程强调着重追求以知识的鉴赏、判断力与批判力为标志的内在发展;发展就其机制,有预设性发展和生成性发展,新课程在注重从已知推出未知,从已有的经验推出未来发展的预设性发展的同时,强调不可预知的生成性发展;发展就其时间,有当下发展和终身发展,新课程既注重即时的可测性和量化的当下发展,更关注面向未来、着眼于可持续和发展后劲与潜力的终身发展。

小学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课题结题报告XXX英语高年级阶段实施高效阅读教学探究XXX谷语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应运课程改革与现实学情而生英语新课程标准》着重阐明:小学阶段开设英语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研究英语的积极情感,形成初步的英语语感,为其打好语音、语调基础,最终使学生具备初步的用所学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

行之有效的英语教学实践活动,基于大量的语言材料和语言运用,语言得的一个重要途径——阅读,及其相关的理论研究与探索实践,被提及到专业研究领域势在必行。

在听说读写四会技能中,阅读的地位举足轻重。

但在大丰这样苏北城镇,因缺失语言运用氛围,抑或由于自身对于语言研究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够坚持,许多小学生在高年级学段走向两极分化,阅读成了他们的重荷,从而对研究英语信心不足,无法持之以恒下去,孩子的语言运用能力出了差错?不,“没有教不好,只有不好教”。

怎样通过阅读教学方式的探索与实践来改善这些现状,从而真正达成孩子们语言运用自如的能力?成为我们迫在眉睫的研究问题。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知识经济决定人才结构21世纪是充满竞争的知识经济时代,也是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

英语,作为世界通用的沟通交际、传输信息的重要工具,能否进行简单运用成为将来衡量一个人能否立足社会的测评标准。

所以,身为培育祖园未来接班人的我们,承担着祖国、社会与家长们的期盼——花朵们全面绽放。

一个人英语阅读能力的高低,往往决定了他吸收有用的信息的数量和质量。

高效的英语阅读指导课堂应该是学生们精选得并运用阅读方法与获得信息的进程,但这进程是快乐的、是充实的、是学生们盼望着的,因此,旨在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改变学生被动阅读研究的场面,激发学生阅读英语的兴趣和欲望,焕发英语阅读课堂讲授的生命力,培养学生阅读进程中的合作意识和实践本领;发挥英语教师在阅读讲授上的立异本领,提高英语阅读课堂讲授的效率,探索“轻负高效”的英语阅读讲授之路。

所以,在小学阶段开设英语阅读讲授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亦是时期发展的必然趋势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综述教育部课程改革专家组的核心成员XXX教授认为课堂教学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

促进学生英语课堂有效学习的策略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促进学生英语课堂有效学习的策略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促进学生英语课堂有效学习的策略研究课题结题报告一、课题的提出(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20世纪80年代以后,全球社会、经济等一系列变革对教育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时代的发展对人才培养的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

由此,世界各国掀起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热潮。

新课改在其理念上是以学生为本,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发展。

课堂教学是落实课程改革的主阵地,学生的生命活动主要是在课堂中度过的,课堂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素质的形成,影响着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课堂教学作为一种目的性和意识性很强的活动,通过教学要使学生掌握知识,习得技能,发展智力,形成态度和相应的品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了教学的生命。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层面所遭遇到的最大挑战就是“有效性”问题。

当前人们对课程改革的“关注点”由转变教学方式,聚焦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反映了课程改革正经历着一个由外及内、由表及里的深化过程。

但是由于课程改革的复杂性,人们对新课程理念理解、领会的偏差,以及实施者缺乏相关的经验,以至于课堂教学改革出现了形式化、低效化以及“三维目标”割裂、教学内容泛化、教学活动外化、教学层次低下、预设与生成冲突等现象,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当前,教育理论工作者和一线教师已开始重视新课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果的研究工作,并进行了一些研究、探索和尝试,但对于正确的效益观、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相关因素、有效教学和学习的方法与策略、有效教学评价的标准等缺乏全面、系统的研究、实践,在实施推广上也存在不足和不平衡。

为努力实践新课程的理念,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工作室开展的“促进学生课堂有效学习的策略研究”课题研究,具有积极的现实的意义。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听说能力的策略(一)听的教学策略对于大部分的学生来说,除了上课听英语和偶尔看电视会听到英语的话,所以在课堂上可以采取多些语言的输入。

1.听英语授课目前,学生在课外很少有机会听到英语,于是在课上我一直坚持有计划地使用英语教学,使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英语,这是训练听力的较为有效、较为持之以恒的方法。

我还经常采用不同的方法表达同一意思的英语,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例如,跟学生打招呼也可以采取多种的形式,最普遍也单一化的就是Good morning, class! 但是可以用其他的方式,How are you all today? How are you going? Are you all well this morning? 学生听得多了,听得熟了,以后学到有关词汇、句型时就很容易理解了。

此外,让学生背诵一些功能语句的对话,让他们在背诵完后模仿对话。

2.听录音跟读我在课上常采用录音跟读的方法学习或复习课文。

要求学生不看书,播放领读带,学生听一句,跟读一句,根据记忆和声音的提示说出听到的完整句子,一开始学生做起来有些困难,他们往往只记住部分词语甚至只能重复句子的最后一个单词,这时有些学生就可能放弃,一定要告诉学生,要想提高听力,首先应把自己的心理调整好,对听力提高的渐进性和缓慢性要有充分的认识,练听力要脚踏实地,而不能急于求成。

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去学习模仿语音语调与意群的停顿。

3. 听力的分类轰炸。

通过听力测试,我发现学生一般难度的听力题都能做对,但在有些对话却把他们听糊涂了,难以作出正确的判断。

例如:(1)M----Tom is a good boy.W----Yeah, I agree. But his working ability is another word.Q: What does she think of Tom?A. He is a good employee .B. He isn’t fit for his work(2) If I had studied harder, I would have passed this exam.Q: Whether did he pass the exam or not?像第一题是一些委婉表示方式,第二题则是虚拟语气,对于学生有难度的还有数字运算等,我们可做分类再给学生进行分类集中练习。

二、听力学习策略1.听关键词无论什么听力材料,有时并不要求听者完全听懂每一个单词,所以,无论听什么,重要的是听关键词,关键词抓住了,那么问题也就解决了一大半了。

例如:听句子选择与图画意思一致的选项。

录音中有三句话:A:Some old men are fishing on the bank.B:Some girls are singing in the river. 在上述听力材料中,只要听出关键词 singing,那么你就可以很快从三个选项中选出正确答案B。

2.注意所提问题做听力题最关键的是要把所问的问题搞清楚。

问题往往是对话、短文的核心或焦点,抓住焦点,进行一些必要的分析、推理、计算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

有时甚至只要把问题听明白了,正确答案也就等于已经选出来了。

三、说的教学策略目前高中生的英语语言交际能力是比较薄弱的,在课堂教学中创造形式多样的“说”的情境。

课堂教学时,教师要营造比较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学会表达思想,学会选择学过的,适合的语言,同时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在师与生,生与师,生与生的语言交流中,不断巩固,不断更正,灵活运用所学的英语知识面.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尝试通过课堂交际活动的开展,充分利用合作小组形式有效地设计和布置任务,提高口语教学的效率与效果.对策一,鼓励学生在课堂中多开口,消除心理障碍,不打断学生的发言进行纠错,给予他们信心与支持.教学中,学生们在表达时往往依赖于文字材料而不习惯于开口说,即兴讨论发言也会先用笔写下来,之后视情况或背或读.我认为是由于学生没有自信.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语言错误,纠正时应注意策略,以不挫伤其积极性为原则,尽量忽略学生的错误,采取鼓励,肯定的态度纠正其错误,消除学生怕犯错误而不敢开口的心理,使学生经常地不断地获得成功的愉快的体验,增强口语表达的自信心和愿望.对策二:培养独立完整表达的习惯.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卡壳"时,如果马上救助,常常会使学生产生依赖心理,难以独立地完整地表达.教师要培养学生自我完整表达,首先应了解学生,熟悉学生的知识水平,轻易不要出口相救.可以多检查,提问,随时引导他们集中注意力,渐渐养成独立完整表达的习惯.例如有一位平时口语不是特别好的男生,在探讨个人志向与未来打算时,他主动发言说:"I'd like to be a cooker in the future." 在同学与听课老师的笑声中,我并没指责他的错误而是微笑问他 :"What kind of cook do you want to be "他立即反应过来,回答说:" I want to be a cook who cook for people I like."我非常有兴趣地又问道:" Who are the people you like " 他回答说:"My parents, grandparents, friends and teachers."语音刚落,我即回答:" I'm honored to hear that."在大家又一片笑声中,我继续解释说:" We can make an electric cooker(电饭锅) and we can be a cook (厨师)or chef, but we cannot be a cooker."这样该生不仅没有因为犯错误受指责,讥笑而感到颜面尽失,反而在真实的情境中和我用英语自然地交流,我也意外地帮助学生一起巩固了cook 与cooker两词语音,语义的差异,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对策三:因材施教,多鼓励学生用简单句来表示一些较为复杂的事情.比如阐述对于运动,食物的喜好及原因,或进行一些简单的文化现象比较时,可以让学生用尽量多的已学单词及简单句型来表述.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如对性格外向的学生,应采取"吹毛求疵法".在保护他们积极性的同时,从严从高要求,让他们说得对,说得准,说得好;对性格内向的学生,应采取"激励法",着重培养他们敢说和愿意说的良好习惯,鼓励他们敢于发言提问.对策四:开展合作小组合作学习,建立责任制,共同完成任务.合作小组在规模小和人数少的情况下保证了学生的充分发言,提供安全感,有利于个性谨慎胆小的同学正常发挥才能.在强调个人活动和集体活动结合的同时,学生在随时提问,问同学问老师的过程中,在最后交流的过程中都实现了信息交流,有真实的交际过程.在教授Body language有关查理卓别林一课中,学生对电影都比较有兴趣,可是对各种不同类型的电影分别有自己的偏好,并且每个同学已有的知识和认识程度也是不一样的,因此在课上以及布置课外的合作task如:交流my favourite film / my favourite film star,为小组制作的电影发行做宣传,模拟奥斯卡颁奖礼等都让每一个同学参与投入进去,发挥自己的特长,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三)说的学习策略我认为,对于口语来讲,要求学生有太多的词汇量,有一个英语语言学家作过统计,在英国要达到听说的基本要求,一千个单词可能就可以,美国人认为五百个就可以,这就是口语基本的需求。

所以学生都具备说所需的词汇量。

在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后,笔者根据教材主要采取了以下的方法:1、基本对话的练习。

笔者为学生提供了关于生活中不同场景的对话。

要求学生在不断模仿磁带并且练熟的前提下,来分组创造出他们自己的对话,由笔者进行适当的指导并帮助其不断改进。

2、关键词的运用。

背诵好的段落对于提高口语是大有裨益的。

然而,多数学生没有好的方法,只能去机械记忆。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课件,使好的段落显示在屏幕上,让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根据老师所精心选择的关键词进行记忆。

随着关键词的逐步减少,学生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把所提供的段落背诵下来,而且不会很快忘记。

此举极大的刺激了学生对于背诵的兴趣。

这无疑非常利于学生口语水平的提升。

3、改述语言能力的训练。

英语中有一个单词是paraphrase,翻译过来就是释义,改述。

对一篇短文进行paraphrase会非常利于练习者口语能力的提高。

所以就要求学生对于教材的最后一部分的短文用自己的话给表达出来。

化复杂为简单的过程就是学生充分调动大脑的过程。

使学生日后看到类似短文时就产生paraphrase的欲望。

4、课堂讨论。

每堂课,笔者都会给学生出一个话题进行讨论。

或者单独发言,或者分组辩论。

学生对于很多话题都有表述的欲望,比如generation gap,studying abroad, dating on campus等等。

尤其在辩论时,气氛紧张而且活跃,极大的激发了学生提高口语的积极性。

5、英文电影进入课堂。

现在我们比较推崇的一个方法就是通过电影来提高学生的口语,因为电影给学生提供一个场景,而且它特别生活化,口语是生活化的语言,必须有生活的气息在里面。

电影就在学生的语言和桥梁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音乐之声》,《爱情故事》,《毕业生》等经典影片走进了学生的课堂,并深收他们的欢迎。

此外要求学生看完电影后要写出心得并在课堂上做daily report,使学生乐,乐中学。

(四)听说训练结合听和说从来都不是孤立的。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一个人如果口语很好的话,他的听力不会太差,如果他的听力好口语也不会太差,这两个方面本就是相互补充的。

故教学中要强调二者的结合。

有些学生听力不错,但是口语始终不是太好,原因出在哪儿呢?就是他们听的东西不是口语化的东西,书面化的东西太多。

而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听到的东西永远是口语化,所以,选择教材的听力部分的倾向应口语化。

而且,听力教学过程中,对所听句子的重复以及根据所听部分有用句式进行再创造都对于提高口语有很大的帮助。

英语电影的课堂英语就更好的体现了二者的结合。

此外,笔者还鼓励学生到新浪网上找外国人直接用英语聊天,既练习了听力,又提高了口语。

(五)语音与听说技能的关系听力一般包括“听清”和“听懂”两层含义。

听清的东西未必就听懂了,而听懂的东西一定得听清。

这两者之间存在一个因果关系,听清是听懂的前提,听懂是听清的结果,听懂的过程是接受、理解和消化外界信息的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