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说课二稿(精)

《现代教育技术》说课二稿(精)
《现代教育技术》说课二稿(精)

《现代教育技术》说课二稿

一、课程性质、任务与目标(知识、能力、素质)

1、性质:为了贯彻落实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加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促进信息技术在基础领域的有效应用,教育部2004年正式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现代教育技术》作为师范类院校学生公共必修课程,肩负着对未来的教师进行教育技术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使他们能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在21世纪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对推动教育改革的重要性,从而使他们能够担负起未来教育的重任。现代教育技术不仅在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上对传统的教育教学产生了冲击,而且在教育理念、教学目标等方面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教育技术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历史并不长,在其发展中许多学科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教育学、心理学中的传播理论、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是本课程的理论基础,本课程属于既有教育理论又含现代教育技术的学科。在教学中,既应注意已学过的教育学理论与本课程中的教学设计理论的联系,又要注意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育技术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根据不同专业领域学生的特点,选择和组织不同侧重面的教学内容,解决相关领域中教育技术应用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在进行理论教学的同时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与训练。

2、任务:

①掌握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了解教育技术学的概念体系和知识结构;了解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和实践领域;了解教育技术学发展的历史、现状和趋势;对学习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产生认同感和强烈愿望。

②理解常规教学媒体的基本特点、基本工作原理,熟练掌握常用教学媒体的操作,知道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地选用各种教学媒体。能正确地选择教学媒体和在教学中有效地使用教学媒体,初步具备把计算机应用到教育实践中去的能力。

③了解各种现代化教学环境:校园网、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数字化图书馆,掌握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原理和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制作。具备开发多媒体课件的能力。

④了解各种数字化教学资源:多媒体素材、网络课程中、教育网站、电子期刊的特点,掌握利用Internet 教育资源进行信息检索、信息加工、信息利用的方法,能够收集、整理、应用与学科相关的教学资源。掌握教学资源管理的方法。能够从社会责任角度促进学生在利用技术、资源方面能够全面、公平、健康、安全、规范地成长。

⑤掌握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受到教学设计的基本训练,能够进行日常教学活动的设计、学习活动的设计、教学评价活动的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方案。

3、目标:

1、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提出:教师工作应被视为专门职业,

是一种要求经过严格训练才能获得并需维持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公共职业。教育技术不仅是作为一个教师应该学习和掌握的重要的专业技能,是实现教师专业化、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教师实现自身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是教师学习、研究和教学技能培养的有效工具。

2、能够认识到教育技术对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作用,认识到教育技术能力是教

师专业素质的必要组成部分,具有在教学中积极主动应用教育技术的意识。具有终身学习完善自我的发展意识。

3、了解教育技术的主要理论基础,了解教育技术的研究方法,掌握教育技术理论的基本内容,掌

握常用教学媒体的选择,掌握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利用、能正确描述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内容要、根据学生特点进行教学设计。

4、公平、有效、健康、规范的利用教育资源。

二、课程内容

1、本教材的内容围绕着《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中关于“教学人员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内容来设计,通过本教材的学习能够培养符合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师资。本教材基本上覆盖了《标准》的内容,在设计上充分体现了教育技术的应用性和工具性,这与标准中反复强调的利用教育技术来进行学习、教学、评价等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而且除了纸质教材还有光盘内容、网络信息等资源,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现代信息技术在学习和工作中的应用。

3、内容结构图如下

7.1学校网络环境的硬件构成7.2网络教学平台的选择与应用7.3交互工具的教育应用

教师专业知识发展与知识管理教育技术与教学技能培养

信息技术与教学研究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三、教学设计与实施

1、本课程有三种资源:文字教材、配套光盘、教师撰写的blog,功能各不一样。文字教材是教学的主媒体,它的任务是完成基本教学内容的传授和自学的指导,它是学习者使用的主要的教学资源;配套光盘有各种实用工具、资源和素材、练习、实验方面的材料;教师blog是上传的拓展阅读的文章、相关案例、每次的实验要求及相关资源,是光盘内容的补充与完善。

2、重点、难点及教材的处理:前三章是理论基础,重点是第2章,难点是在第3章的教学设计。第4、5、6、7章是操作实验的重点。第1章、第2章中需要补充拓展阅读的内容;第3章补充教学设计案例;第6章中关于概念图的内容需要扩展,关于操作和练习、个别指导、模拟、教学游戏、微世界等内容需要压缩;第8章、第9章的内容适当压缩;第10章中关于教师专业知识发展与知识管理内容需要扩展,特别是教师blog申请建立。

其中网络课操作内容

可能碰到的问题:由于我们的学生已适应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利用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室上理论课问题不大。利用blog进行《现代教育技术》精品课程网络学习;进行拓展阅读及查看分析相关教学设计案例时,学生兴趣不大,这时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学习、协作学习的学习习惯,防止学生做与教学无关的操作。而对于操作内容,学生主动性较强,且师专大三的学生已学习过《大学计算机》,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加之学生经常用的QQ聊天中的QQ空间、QQ 邮箱都具有保存信息、发送信息的功能,所以操作上并不会有太大的障碍。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在本课程的学习目标与评价体系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而且强调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信息素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训练的结合,采用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案例教学、基于问题学习、基于资源利用的学习、合作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等多种形式的教学策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注意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积极运用现代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生动活泼的教学,现代教育技术基础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课程,我们除了在理论课教学中安排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实践外,还专门安排实训课,让学生亲自参与基于网络信息的素养训练、多媒体组合系统训练、设计制作课件训练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真正体现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关于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在此略,以下主要关于网络blog教学加于阐述:

教学过程如下图

五、教学质量考核方法

考核是对“教与学”的全面验收,是不可缺少的环节。我们将现代教育技术基础课程考核由最初的一次性终结考核改变为过程性全面考核,将教学质量控制由教学结果控制改变为教学过程控制;在考试方法上,除笔试外,现代教育技术基础课程还采取了现场测试、操作考试、设计制作课件考试等多种考试形式,着重对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考核。通过改革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促进了学生个性与能力的全面发展。本课程理论考核与实践操作考核两方面。

闭卷考试统一命题,考试范围为教学大纲的教学要求和教科书的相关内容,考试题目要体现重点,难度适中,难度及题量的梯度应按教学要求的三个不同层次安排,对未做具体教学要求的内容不列入考试范围。

这门课采取blog教学的方式,将所要掌握的知识点用日志的方式写在blog上;对于重要的内容辅之拓展阅读,事先将拓展阅读的内容从中国知网上下载好,并上传到教师空间,以超链接的方式友情连接到blog上;通过教师过滤网上的资源,将与本教材联系密切的内容的网页的网址挂接到blog上;最后是相关的作业习题,除了教材上的外,教师还应当补充完善上一些相关的习题,也一并放入blog 中,作为形成性练习检查学生的网络学习情况。

文字教材中,对概念的叙述要直观无误、阐述清楚,对各章节内容的学习目标要提出明确要求,要适合成人业余学习为主的特点,便于自学。

在那里可以浏览学习该课程的课程说明、教师介绍、教学大纲、实施方案、各章辅导、IP课件等内容。

新北师大版二次函数章节练习题

二次函数练习题 班级 姓名 成绩 二次函数所描述的关系 1.下列函数中,哪些是二次函数? 1 “、 (1) y=3(x-1)2+1 (2) y=x + (3) x F 列函数中:① y= — x 2;②y=2x :③y=22+x 2 — x 3;④m=3 — t — t 2是二次函数的是 s=3-2t (4) y= —⑸y=(x+3) 2-x 2 ⑹ v=10 n r2 x x 2 若y= ( 1) x m 6m 5是二次函数,则m=() —1 B . 7 C . — 1或7 D .以上都不对 F 列各关系式中,属于二次函数的是 (x 为自变量) 1 2 y= x 8 B . y= .. x 2 1 1 C . y= 2 x y=ax 2+bx+c(a , b , C 是常数)是二次函数的条件是 a M 0, b M 0, C M 0 B . a<0, b M 0, C M 0 C . a>0, 1 自由落体公式h= gt 2(g 为常量),h 与t 之间的关系是 2 A.正比例函数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 y=ax 2是二次函数 B .二次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所有实数 C .二次方程是二次函数的特例 D .二次函数的取值范围是非零实数 已知函数 y=(m 2— m)x 2+(m — 1)x+m+1. (1) 若这个函数是一次函数, (2) 若这个函数是二次函数, 函数 A . b 丰 0, C M 0 (其中x 、t 为自变量). 2 D . y=a x B. 一次函数 C.二次函数 D.以上答案都不对 2 如果函数y=x k 3k 2 +kx+1 求 m 的值; 求 m 的值 是二次函数,贝U k 的值一 —定是 2 10 .如果函数y=(k — 3) x k 3k 2+kx+1是二次函数,则k 的值一定是 11. 下列函数属于二次函数的是( ) 1 y=x —— x B . y= (x — 3) 2 — x 2 1 C . y= 2 -x x D . y=2 (x + 1) 2 — 1 12. 在半径为 cm 的圆面上,从中挖去一个半径为 o x cm 的圆面,剩下一个圆环的面积为 y cm ,贝V y 与x 的函 数关系式为( A . y= x 2 — 5 2 B . y= (5 — x ) 2 2 .y= —( x + 5) D . y= — x + 25 结识抛物线 y=ax 2 1 .函数y= ax 2 a 2 2a 6 是二次函数,当 a= ____ 时,其图象开口向上;当 a= ____ 时,其图象开口向下 2.填右表并填空: 抛物线y=2x2的顶点坐标是 __________ 」对

人教新版数学小学二年级上册《解决问题》说课稿

人教新版数学小学二年级上册 《解决数学问题》说课稿 教学内容:课本第63页例题7及相关内容。 教材编排特点: 例7将用乘法解决的问题于用加法解决的问题对照编排,设计了两个情境相似、数据相同、问题相同但数量关系不同的问题,在“解答正确吗?”的环节,以文字出现了回顾检验的内容和顺序——先检查图再检查算式,教给学生回顾检验的方法。 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2.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寻找正确解题方法的技能与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学情分析: 注重用学生熟悉的事物和事例设计情境,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探索解决的方法,提供生动有趣的资源。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并通过观察、讨论交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就使学生在解决一个个实际问题中,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能获得一些解决简单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引导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1~6的乘法口诀都学完了,你们掌握的怎么样呢?我们来玩对口觉的游戏好不好? 师生对口决,复习1~6的乘法口诀。 二、自主探究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请大家帮忙解决两个问题(课件出示教材第63页例7),比较这两道题,你发现了什么? 生1:两道题中都有4和5,但意思不一样。 生2:第(1)小题中有4排桌子,而第(2)小题中只有两排桌子。 生3:第(1)小题中的4排桌子都一样多,没排都有5张桌子;第(2)小题中的两排桌子不一样多,一排是4张,一排是5张。 师:同学们很认真,分析得也很透彻,那么该怎样回答呢? 生;我们可以先根据题意画出图,这样能帮助我们更直观地分析题意,检查思路对不对。 师:对,画图更直观形象,画图的时候我们可以用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等几何图形代表桌子,现在就试一试吧,然后再解答。 学生尝试画图并解答,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组织交流,注意及时表扬鼓励并板书。 二、总结提升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发现生活中随处可见数学问题,我们要善于观察、分析和思考,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之中。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教材64页第1、2题。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1)5×4=20(张)(2)5+4=9(张)

解决问题.说课稿

《解决问题》说课稿 平利县城关二小石云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分数除法》中的《解决问题》. 说教材分析: 《解决问题》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分数除法》中例6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用方程的方法解决问题经验的基础上教学的,这样的问题如果用算术方法解决,需要逆向思考,比较抽象,思维难度大,容易出错,列方程解决更符合顺向思维。学习的过程中用到了转化、比较,归纳、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 结合以上的分析和新课标的要求,根据六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我拟定本课时的教学目标为: 教学目标: 1、掌握用方程解决“已知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和这两个数的和,求这两个数”的实际问题。 2、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体会解法的多样性,并能优化解题方法。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转化的思想,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用方程解决“已知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和这两个数的和,求这两个数”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根据两个未知数的关系设未知数。 说教法与学法:为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始终使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引导学生利用“线段图”与“等量关系式”,进行分析和理解。从而在发挥直观形象思维对于抽象逻辑思维支持作用的同时,让学生逐渐感受数形结合的优势。根据高年级儿童已初步从抽象思维过渡到逻辑思维的认知特点,教学中通过学生观察、分析、讨论等方式,进行比较,发现、总结、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使学生通过对旧知识的复习,对如何确定 单位“1”进行复习,为新知识的构建做铺垫。 (二)、探究新知。 ⑴“阅读与理解”环节要引导学生找出题中的未知信息和已 知信息,当学生发现有两个未知量时,会产生探究欲望。 ⑵“分析与解答”环节要求学生透彻分析等量关系,充分利 用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两个未知量之间和的关系,至于设 哪个量为未知数,用什么代数式表示另一个量。根据那个数量 关系列方程,探究列方程方法的多样化。 ⑶通过比较小结出探究出所学例题的特点和解法的特点。例 题的特点:已知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和这两个数的和,求这两个数。解法特点是:用方程来解比较简便,设未知数时 要同时设出两个量。

北师大版二次函数经典总结与典型题

二次函数知识点 一、二次函数概念: 1.二次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形如2 =++(a b c y ax bx c ,,是常数,0 a≠)的函数,叫做二次函数。这里需要强调:和一元二次方程类似,二次项系数0 a≠,而b c ,可以为零.二次函数的定义域是全体实数. 2. 二次函数2 y ax bx c =++的结构特征: ⑴等号左边是函数,右边是关于自变量x的二次式,x的最高次数是2. ⑵a b c ,,是常数,a是二次项系数,b是一次项系数,c是常数项. 二、二次函数的基本形式 1. 二次函数基本形式:2 =的性质: y ax a 的绝对值越大,抛物线的开口越小。 2. 2 =+的性质: y ax c 上加下减。 =-的性质: y a x h 左加右减。

4. ()2 y a x h k =-+的性质: 1. 平移步骤: 方法一:⑴ 将抛物线解析式转化成顶点式()2 y a x h k =-+,确定其顶点坐标()h k ,; ⑵ 保持抛物线2y ax =的形状不变,将其顶点平移到()h k , 处,具体平移方法如下: 【或左(h <0)】向右(h >0)【或左(h 平移|k|个单位 2. 平移规律 在原有函数的基础上“h 值正右移,负左移;k 值正上移,负下移”.概括成八个字“左加右减,上加下减”. 方法二: ⑴c bx ax y ++=2 沿y 轴平移:向上(下)平移m 个单位,c bx ax y ++=2 变成 m c bx ax y +++=2(或m c bx ax y -++=2) ⑵c bx ax y ++=2 沿轴平移:向左(右)平移m 个单位,c bx ax y ++=2 变成

二年级下《解决问题》说课稿

《解决问题》说课稿 叙永县西外小学:朱容 尊敬的各位老师: 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西师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73页《解决问题》,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理解教材,读懂课标. “解决问题”这一内容虽然贯穿于第一学段的每个教学内容,但是以单独的小节出现,这是第二次,第一次出现是在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表内除法》中让学生学会用乘除法的知识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和“求几个几是多少?”这类问题。这一次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三位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表内乘除法,有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基础上设计的,遵循了儿童的认知规律,内容体现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原则,注重展示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强调知识结构的重要性。目的在于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数学问题。 《新课标》中第一学段的“解决问题”教学目标是:“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知道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经历回顾解决问题过程的活动。”教材为了更好的落实这一目标,进行了巧妙的编写。例1以到书店买书这一贴近学生生活的场面为素材,呈现出学生实际生活中数学问

题,体现了数学问题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二、关注学情,理清思路。 二年级的孩子大部分都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虽然能运用所学习的知识正确列出算式解决问题,却不能完整,清楚的表达出自己为什么要这样解决,而且上课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自控能力弱。所以,如何利用他们感兴趣的事物设计本节课,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组织好课堂教学,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从而有效训练学生的思维,是我一直深思与关注的问题。 三、把握目标,确定重难点。 综合教材的编排意图、以及对学生了解,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有序地表述解题思路,知道可以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化。 过程与方法:2、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经历交流不同算法的过程,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让学生感受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和方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有序地表述解题思路。理解不同解法的算理。 四、优选教法,注重学法。

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设计范本

篇一: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设计模板范例 表格式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教学设计模板 教学设计方案 篇二: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设计范例 《四边形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一.前期分析: 1、学习要分析:低年级的学生像认识一些数字和掌握数字之间的简单运算之外,他们对简单图形的学习兴趣是很浓厚的。 2、学习内容的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了解三角形的特征的基础上学习的。 3、学习者的分析:低年级的学生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对图形的认识主要建立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 二.目标编制与策略设计 1、目标编制 三、评价方案: 1、评价计划: (1) 收集资料类型:有关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卡片 (2) 选择被试:二年级小学生 (3) 试用成果背景条件:在自然课堂状态下试用 2、评价方法:测验调查和观察 3、试用设计成果和收集资料的工作内容:观察数学并记录(教学活动内容、时间、练习设计的合理性,学生的反映) 4、归纳分析资料 5、报告评价结果: (1) 教学目标是否合理,在教学中目标是否完成 (2) 教学策略是否运用恰当,多媒体的使用是否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3) 学生的参与是否积极,认知、情感、能力是否得到发展 篇三: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设计模板 英语教学设计 学院: 学号: 姓名: 学科:英语 教材版本:人教版 年级:高一 章节:英语必修2 unit 1 cultural relics 目录 一、教学内容分析?????????????????? 3 1. 地位与作用?????????????????? 3 2.学时 ????????????????????? 3 3.教学媒体????????????????????3

解决问题说课稿完整版

解决问题说课稿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钟山区大河镇大地学校檀慧 各位评委、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小数乘法解决问题(二)》,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 一、说教材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数五年级数学上册第16页例9,用分段计算法解决分段计费问题。 教材地位及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小数乘法解决问题的第二个课时,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经验。本节课以生活中常见的乘坐出租车为例来引出学习内容,生活色彩浓郁。利用情境中给出的信息,由学生收集、整理信息,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然后解决问题。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经历分段计费问题的解决过程,自主探究分段计费问题的数量关系,初步体会函数思想。能运用分段计算的方法正确解答这类实际问题,进一步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经历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讨论的过程,培养合作意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摘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信息,学会分析题目从而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感受数学知识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息。 三、说教材重难点 教学重点:运用分段计算的方法正确解答分段计费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探究分段计费问题的数量关系,初步体会函数思想。 四、说教法、学法 教师引出出租车分段计费问题后,由学生小组探究讨论,教师引导,得出分段计算的解决方法。学生独立算出出租车价格表,感受分段计算的解题过程,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进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说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引入新知

新北师大版二次函数章节练习题

二次函数练习题 班级 姓名 成绩 二次函数所描述的关系 1.下列函数中,哪些是二次函数? (1)y=3(x-1)2+1 (2)y=x + x 1 (3)s=3-2t (4)y=x x -21 (5)y=(x+3)2-x 2 (6) v=10πr 2 2.下列函数中:①y =-x 2;②y =2x ;③y =22+x 2-x 3;④m =3-t -t 2是二次函数的是______(其中x 、t 为自变量). 3.若y=(m +1)x 5 62--m m 是二次函数,则m=( ) A .-1 B .7 C .-1或7 D .以上都不对 4.下列各关系式中,属于二次函数的是(x 为自变量) A .y = 8 1x 2 B .y =12 -x C .y = 21x D .y =a 2x 5.函数y =ax 2+bx +c (a ,b ,c 是常数)是二次函数的条件是 A .a ≠0,b ≠0,c ≠0 B .a <0,b ≠0,c ≠0 C .a >0,b ≠0,c ≠0 D .a ≠0 6.自由落体公式h = 2 1gt 2 (g 为常量),h 与t 之间的关系是 A.正比例函数 B.一次函数 C.二次函数 D.以上答案都不对 7.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y =ax 2是二次函数 B .二次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所有实数 C .二次方程是二次函数的特例 D .二次函数的取值范围是非零实数 8.已知函数y =(m 2-m )x 2+(m -1)x +m +1. (1)若这个函数是一次函数,求m 的值; (2)若这个函数是二次函数,求m 的值 9.如果函数y=x 2 32+-k k +kx+1是二次函数,则k 的值一定是______ 10.如果函数y=(k -3) x 2 32+-k k +kx+1是二次函数,则k 的值一定是______ 11.下列函数属于二次函数的是( ) A .y=x - x 1 B .y=(x -3)2-x 2 C .y=21x -x D .y=2(x +1)2 -1 12. 在半径为5㎝的圆面上,从中挖去一个半径为x ㎝的圆面,剩下一个圆环的面积为y ㎝2 ,则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为( ) A .y=πx 2 -5 B .y=π(5-x )2 C .y=-(x 2 +5) D .y=-πx 2 +25π 结识抛物线y=ax 2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二年级解决问题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表内除法》——解决问题 说课稿 一、说教材说目标 (一)说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教材数学二年级下册第42页例三及相关练习。“用除法解决问题”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领域内容的一部分,学生在理解和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的基础上,结合除法计算进行教学的。学生在获得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后,为后面进一步学习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将起到垫石铺路的作用。 教材的编排内容,注重用学生熟悉的、有兴趣的活动和事例设计情境,促使学生“走入情境”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索解决问题。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内容,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从学生的知识建构形式及学情发展出发,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根据除法的意义,初步理解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灵活运用有关除法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独立探索,小组合作的方式学习,进一步加强对运用口诀计算除法的掌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在问题的处理中,体验成功,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说方法说模式 (一)说教学模式 我校的教学模式是:核心导学,当堂训练。 我校的6个教学流程是:预习指导,预习交流,小组讨论,教学点拨,展示提升,反馈总结。 结合我校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流程,根据本节数学课的特点,我使用的教学模式是:1、复习旧知2、情景引入,明确问题3、合作探索,解决问题4、当堂训练,强化知识5、课堂总结,知识提升。 (二)说教学方法 在教材处理上,充分创设学生熟悉的有兴趣的活动情境,引导学生用数学去解决身边的问题。 在教学思想上,努力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让学生始终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和认识规律,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地突出重点、化解难点,因此,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直观演示、自主探索,小组合作等方法,使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的同时,提高搜集信息能力、逻辑思维能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Modern education technology 授课专业: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学时:34 学分:2 开课学期:2014~2015学年第2学期 适用对象:师范生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普通高校师范类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通过对《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师范生能够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基本理论和方法,提高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和水平,促进教师专业专业能力的发展,达到《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在日后的教学工作中成功地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即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教学主导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设计者、组织者、促进者和帮助者,真正提高教学质量,能够担负起未来教育改革的重任。 本课程将重点介绍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多媒体素材的采集与处理,信息化教学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设计与应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内容,使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提升师范生的综合素质。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根据“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要求,转变和更新教育教学概念,课程的结构和内容应充分体现现代性、先进性和超前性。

2.以教学活动的优化作为本门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重点培养提高学习者的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践能力和教学评价能力,使教学活动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 3.从教学实际出发,重点突出现代教学媒体的选择和应用,充分发挥现有教学媒体的效益,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效整合。4.使学生能利用至少一种多媒体创作工具制作课件,了解课件在教学中的应用。 5.能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信息检索、获取、处理。 三、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技术支持下的教育(2学时) 第二章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基础(3学时) 第三章教学媒体理论(2学时) 第四章多媒体素材的采集与处理(6学时) 第五章教学设计理论(6学时) 第六章信息化教学设计(5学时) 第七章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设计与应用(5学时) 第八章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2学时) 第九章教育信息资源的获取与管理(1学时) 第十章信息化教学系统及应用(2学时) 四、教学重点、难点 1.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基础 2.多媒体素材的采集与处理 3.教学设计理论

《解决问题》说课稿

“解决问题”说课稿 一、说教材 教学内容: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解决问题教材P63页例7 教材分析: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一百以内的加减法,1~6的乘法口诀,这些都为今天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教材采用对比的形式,主要是让学生会根据四则运算的意义选择算法,能表征问题的结构。这部分的学习是对已学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总结,并为以后继续学习四则运算的有关知识奠定了基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熟悉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能根据四则运算的意义,选择合适的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经历比一比、画一画、说一说等数学活动,获得用画图、语言描述等方式表征数学问题的方法。 3.感受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建立于运算意义之间的联系,体会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乐趣。 教学重点:根据四则运算的意义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根据已知选用正确方法解题。 教学准备:课件、练习纸 二、说教法 根据教材内容的编排特点,为了有效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我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1、情景教学法。在教学中,我注重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解

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2、引导探究法。低年级的学生的知识和思维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大部分学生的操作能力、思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还不能很好的有机结合。针对这种情况我采用引导探究法来组织学生进行探索性的学习活动。 三、说学法 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尤为重要,“小组合作”“自主探索”是本节课学生的主要学习方法。让他们在对比探究中解决问题。 四、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我会算,我会画。 意图:让学生用画图的方式表示算式的含义,了解学生对运算的理解与掌握情况,激活认知经验,为后面运算的意义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1.教学例7 A、明确条件和问题,初步感知两道题的问题。 意图:引导学生仔细读题,关注题目中的数量,明确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为理解题意和分析数量关系做好铺垫。 B、自主尝试,解决问题,明确运算意义。 意图:利用画图、语言表征等方式,从直观到抽象,使学生明确数量关系,明了选择不同运算的道理。

新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二次函数知识点归纳总结

二次函数知识点归纳 1.定义:一般地,如果c b a c bx ax y ,,(2 ++=是常数,)0≠a ,那么y 叫做x 的二次函数. 2.二次函数2 ax y =的性质 (1)抛物线2 ax y =的顶点是坐标原点,对称轴是y 轴. (2)函数2 ax y =的图像与a 的符号关系. ①当0>a 时?抛物线开口向上?顶点为其最低点; ②当0a 时,开口向上;当0

二年级下册解决问题说课稿

二年级下册数学表内除法二的解决问题说课稿 【说教材】 一、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页42页的例3及相关练习题。 二、教材分析 例3是用除法解决问题的内容和表内乘法二中的解决问题相对应。这个题目中所涉及的数量已由离散量扩展到连续量,由实物个数扩展到了取自于量的数量,它所反映的数量关系是除法现实模型的拓展,渗透了单价、数量、总价的数量关系,需要学生根据除法的含义来解决。继续深化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并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生活中的有关数量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理解数量、单价、总价的数量关系但并不出现名词。 2、培养学生从具体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根据问题筛选有用的信息从而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会选择有效信息解决诸如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并建立用除法解决问题的模型。 5、教学准备 各种相关的课件。

【说教法与学法】根据新课程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中以直观教学为主,运用观察、分析、分组讨论等多种方法,让学生在“找问题”“找相关的信息”“解决问题”的自主探索过程中发挥学生相互之间的作用,让学生自己在动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促进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自学能力。在教学中,首先把握新旧知识的衔接点,由表内乘法的知识复习,引出新课,接着引导学生观察,放手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小组讨论交流,寻找相关的信息和所求的问题。最后让学生各抒己见,归纳出解决问题的步骤。在整个教学中,深化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构建了解决此类问题的模型,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说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口算练习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 文文想要给自己买一些新玩具,可是面对那么多好玩的商品,文文不知道手中的零花钱能买多少个玩具,同学们,你们愿意帮助文文吗?现在,就让咱们一起跟着文文去商店看一看吧!(出示教材图片)师: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预设:知道了一些商品的价钱。玩具熊6元1个,地球仪8元一个,皮球9元1个。汽车的价钱被遮住了。要帮助文文求出56元钱可以买几个地球仪。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信息呢? (小组交流汇报:需要知道地球仪的价钱,从图中可以知道一个地球仪是8元钱) 2、合作交流,解答问题。 (1)请同学们思考,根据以上的数学信息应该如何解决问题。小组合作,讨论解决的方法,教师巡视指导。 (2)汇报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说课稿

《解决问题》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解决问题”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本节内容安排了两个例题,分2课时进行教学,今天我说的是其中的第1课时。解决问题是小数除法单元的一小节,让学生学习用小数乘、除法计算解决常见的实际问题,使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计算教学单元得到扎扎实实的落实。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数量关系及解决问题的经验,了解了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本课大胆地创新使用教材,改用生活中常见的滴水龙头为例题来学习,主要是呈现生活情景,提供生活信息,收集、整理数学信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解决类似归一、归总的实际问题。不仅可以使学生体会计算在解决问题中的实际作用和价值,同时可使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策略的训练,自主探索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从而逐步提高数学素养。 (二)学情分析 本课所研究解决的数学问题,学生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

在生活的实践体悟中都曾渗及过,有一定的整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经验,在前几册的数学学习中已经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五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自然和社会现象有一定的好奇心,教师有目的地引导把学生的好奇心转变为求知欲,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 二、说教学目标 目标定位,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及本课的知识特点,预定如下几个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正确运用小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相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采用独立思考和小组交流的方式进行教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解决问题的多样化,体会小数除法的应用价值。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正确运用小数除法,培养观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难点:提高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北师大版二次函数测试题及答案

北师大版二次函数测试题及答案

北师大版二次函数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关系式中,属于二次函数的是(x为自变量)() A. B. C. D. 2. 函数y=x2-2x+3的图象的顶点坐标是() A. (1,-4) B.(-1,2) C. (1,2) D.(0,3) 3. 抛物线y=2(x-3)2的顶点在()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x轴上 D. y轴上 4. 抛物线的对称轴是() A. x=-2 B.x=2 C. x=-4 D. x=4 5. 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ab>0,c>0 B. ab>0,c<0 C. ab<0,c>0 D. ab<0,c<0

的点,P3(x3,y3)是直线上的点,且-1

两点,则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为_____________. 15. 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交x轴于 A、B两点,交y轴于C点,且△ABC是直角三角形,请写出一个符合要求的二次函数解析式________________. 16. 在距离地面2m高的某处把一物体以初速度v0(m/s)竖直向上抛物出,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情况下,其上升高度s(m)与抛出时间t(s)满足: (其中g是常数,通常取10m/s2).若v0=10m/s,则该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最高点距地面_________m. 17. 试写出一个开口方向向上,对称轴为直线x=2,且与y轴的交点坐标为(0,3)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为______________. 18. 已知抛物线y=x2+x+b2经过点,则y1的值是_________. 三、解答题: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用乘法解决问题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 《用乘法解决问题》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2页《用乘法解决问题》。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根据理解题意学会用已学习得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体验数 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并且善于倾听 他人意见的良好习惯。 2、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感受成功的喜悦。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难点:对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 养. 四、说教学策略 1、学情分析 在本节课学习之前学生们已学习了1~6的乘法口诀,对乘法的意义都有了初步的认识,对加法和乘法的联系也有了一定的认识,这些知识的学习为本节课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2、设计理念: (1)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教师进行数学教学时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不能死抠教科书,应避免让学生死记枯燥的概念。这节课从学生的引入,就选择有价值的教学内容为题材在教学过程中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自主的学习。 (2)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新课改积极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要切实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合作探究是重要的方法之一。 3、教法 这节课我主要采用互动、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放手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根据自己的学习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通过师生、生生到动,合作,探究等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去“再

解决问题说课稿图文稿

解决问题说课稿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6和7解决问题(加法)》说课稿 俞丽梅 一、说教材分析 《解决问题(加法)》是人教版新课标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中,属于对6和7认识的一部分。本课的学习不仅仅是认识6和7的重要内容,更是为后续学习8和9,以及10的解决问题的学习奠定了基础。通过各种情境图,使学生会观察图意。建立起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发展数学能力,建立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要求学生理解并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结合实际加强学生发现与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结合实际,要求学生从理解现实的问题情境,到发现要解决的数学问题(教材用“图里有什么”或“从图中你知道什么”提示)—分析问题从而找到解决的方案并解决问题(教材用“怎样解答”提示)—对解答的结果和解决的方法进行检验、回顾与反思(教材用“解答正确吗”提示),引导学生图回到解决一个数学问题所要经历的步骤,交给学生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方面: 教会学生在自我探知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予以验证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认识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对数学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不仅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培养了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应注意的某些细节,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严谨的数学态度。 为了达到以上教学目标,我主要采取情景教学,和直观演示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容易理解图意思。 三、说教学重点 重点:①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 A、图里有什么? B、怎样解答? C、解答正确么? ②对“大括号”和“”的理解。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用克与千克解决问题”说课稿

《克与千克解决问题》说课稿 一、教学目标 《克与千克解决问题》这一节课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例题3的内容,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教材特点,我将教学目标定位在: 1.通过猜想并验证1千克苹果个数的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质量单位,建立千克与克的质量观念。 2.学生在实践、观察和推算的活动中,能够根据物体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估计标准,培养学生的估量能力。 3.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建立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进一步建立克和千克的质量观念,用估量的方法解决问题。 2.教学难点:灵活运用估量的方法解决问题,形成估测策略。 三、教法、学法 1.教法: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二年级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好玩、好奇心强,根据这些特点,为了激发他们的兴趣,我创设学生喜欢的情景,采用启发式教学、直观教学、运用从猜测→验证→推理等解决问题的办法。 2.学法: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估一估、称一称、说一说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生活情景,激发兴趣。以我校的特色代表人物“宝宝源源”邀请小伙伴到家做客,妈妈买水果招待客人为情景,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同时又问:“要知道20个苹果有多重?还要知道什么信息?”引出轻重把握精准,即估计到位,从而引出今天的课题,用估量的方法解决问题。 2.复习旧知,猜测验证。接着我又带领学生回顾课前的调查活动:大约几个苹果重1千克,再让学生根据苹果的大小来估计1千克苹果的个数,再通过用秤称的方法让学生来验证猜测结果,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感受估量物品轻重的方法,让学生明白在估计物品轻重时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全面考虑问题。由于时间关系,只研究了4个、5个苹果重1千克的情况,如特大苹果有可能3个重1千克,还有可能苹果大小各不相同等,课堂上就没有研究,有兴趣的孩子可以自己下去探索,因此在板书时,我也用了省略号表示。 (二)深入推理,解决问题。 1.紧接着我出示例题,让孩子先思考,然后抽一个孩子说答案,再让其他答案相同的孩子举手,再从中抽学生来说这样做的原因,从而培养孩子认真听课的习惯,让孩子先自己解决问题,然后我再回过头来问第一个回答问题的孩子是不是这样想的,让他再说一遍解题思路。这样一来,这道题实际上就已经讲了两遍了,最后再问全班学生,为什么他们都这样想呢?再让全班都一起来做这道题,做题之前出示苹果图,让学生说为什么圈“()个”,让学生理解题意,同时明白此时研究的苹果个头的大小,并让学生在苹果图左边写上“大”或“中”,让学生通过“圈一圈”的方式自己来寻找答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而后老师再找学生列式(20÷4=5,1×5=5千克,由于孩子较小,且教材也没作要求,所以直接让孩子列20÷4=5千克)并板书,板书相当于是给学生做了一个示范,然后学生再自己完成第2小题时,就知道解题的方法和格式要求了,然后再让学生自己完成“()个苹果1千克”的这种做法,巩固本课新学知识,从说→看→做,让学生逐步寻找解题方法。 (3)“如果6个苹果1千克,20个苹果大约几千克?”其实是在拓展新知识了,因为我了解到孩子们现在还没学《有余数除法》这一章,除不尽这种情况

现代教育技术.

1、教育技术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基本指导思想是() 1. 以教师为中心、依靠技术、应用现代手段 2. 媒体开发、技术支持、资金支持 3. 以学习者为中心、依靠资源、应用系统方法 4. 利用视听媒体、掌握信息技术、综合教学理论 2、下列有关教学设计的说法,正确的是() 1. 教学设计的环节就是教案的编写过程。 2. 教学设计是一个线性的过程。 3. 教学设计是以系统观、系统理论为指导的。 4. 教学设计就是教师对自己的经验进行总结的过程。 3、对于小学5、6年级的学生,以下最不可能属于他们特征的是() 1. 学生自我控制能力不强,需要老师、家长对其进行引导。 2. 学生探究知识的热情度非常高。

3. 学生能够对社会存在、公正、真理及道德等抽象的社会问题进行比较准确的分析。 4. 学生能够借助具体事物作出一定程度的推理,开始用抽象的规则来思考问题。 4、人类信息传播的经验告诉我们,如果看不到具体事物时,为了保证传播效果,最理想的传播媒介是() 1. 口头语言 2. 视觉图像 3. 计算机语言 4. 文字 5、扫描仪通常配有“OCR软件”,它主要用于()之间的转换。 1. D. 视频到声音 2. 声音到文字 3. 图片到文字 4. 文字到图片 6、某堂课教学完毕后,有很多同学提出自己有些地方不是很明白,因此想下载你制作的教学课件,你认为下列哪个方法最为便捷、可行()

1. 老师将自己的课件上传到学校的FTP上,让需要课件的同学自己去下载。 2. 老师让想要的同学给他打电话,告诉老师邮箱,之后老师给他发邮件。 3. 老师将课件刻成光盘发给每位同学。 4. 让同学自己拿U盘到老师家中拷贝。 7、从评价的功能上区分,中小学教育评价的类型可分为() 1. 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 2. 正确评价和错误评价 3. 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4. 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 8、WAV音频文件的缺点是() 1. 采样频率过低

解决问题说课稿

解决问题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99页例1“用连乘解决问题”。下面我向大家汇报一下我对这节课的说课。 一、分析教材教学目标: 这部分内容主要教学用两步连乘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与其他一些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相比,此类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条件往往更便于进行不同的组合,因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更加灵活。理解连乘问题的数量关系,明确解题思路,学会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使学生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让学生获得一些用乘法计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教学重点: 能对获取的信息作出正确分析,用连乘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多角度地观察、解决问题。 二、教法学法 在本节课中,我利用课件出示体操方阵图,让学生搜集图中的信息,从搜集到的信息入手,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在解决问题这个环节上,我先是放手让学生独立试做,认真思考每一步算式表示什么,想一想有没有其他的解决办法,然后交流各自的算法。这样不管是说的同学还是听的同学都对解题思路非常的清晰。同时也锻炼和提高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表达交流的能力,从而使本节课的重点得以突破。 在练习的设计上,通过跑步、游泳、计算产生的垃圾等练习的巩固、内化、拓展、应用,让学生从中体验数学的美妙,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情感。使学生感触到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同时也体现了数学的价值,就是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在每一个环节的设计上,我都是先让学生说、交流自己的观点,而我只是蜻蜓点水式的稍做引导和小结,让学生通过观察、试做、交流、倾听等方式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经历探究数学的过程,使其真正参与到学习当中,使每一个教学难点、重点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探究得以突破。 [设计思路] 本课的设计共分五个环节:(1)激活经验、初步感知。通过学生熟悉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提取信息,提出问题为进一步探索解决的方法作铺垫;(2)合作探究、解决问题。让学生经历由自己独立思考、再与他人交流的过程,既能展现学生的原始思维,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又能使学生听取别人的意见,完善自己的认识,这样,主体意识和合作意识都得到了培养。(3)尝试应用,理解深化。通过系列练习,使学生对用连乘解决的实际问题有更深刻的理解。(4)回顾总结。(5)灵活运用,自我检测。。通过学生所熟悉的生活进行练习,不仅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使学生领悟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道理。 三、教学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