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3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课教案设计

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课教学内容分析:化学是在分子、原子、离子水平上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因此微粒观是化学学科的最基本观念。
但是微粒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这就需要建立宏观与微观相联系的观念,这也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
因此在设计上有意识地把宏观物质与微观图片相结合,宏观现象与微观粒子的行为相结合。
微粒的知识是零散地分布在各章节中的,通过几组问题,在复习知识的基础上把学生零散的知识汇总起来,通过不断地概括而提炼出微粒观。
复习过程不只是简单地汇总知识,还要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加以提升,使学生的微粒观不断完善。
复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原子、分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2、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3、知道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以互相转化,初步认识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4、了解元素的概念,将物质宏观组成与微观构成的认识统一起来;过程与方法:逐步形成对事物进行抽象概括和定量处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尊重客观实际,认真、严肃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重点:学会定性、定量认识单一物质、混合物的组成和构成,建立宏观与微观相联系的思维方式难点:物质组成构成的描述、化学用语的意义教学过程:问题组一、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展示图片:(1)这些物质是由什么微粒构成的?投影图片:常见物质追问:(2)生活中的这些现象,你能从微观角度来解释原因吗?(3)微粒变身:你认识它们吗?你能让它变身吗?【设计意图】把宏观物质与微观图片相结合,有利于学生微粒观的建立。
用微粒的观点解释生活现象,考察学生微粒观点应用。
微粒变身旨在整合化学用语,既是复习化学用语,又对学生化学用语掌握程度进行检验,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提升,丰富学生的微粒观问题组二、从微粒的角度认识物质变化的实质(投影)拆积木【设计意图】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十分之划分为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新的分子,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改变,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
初三化学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知识点总结

初三化学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知识点总结初三化学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知识点总结一、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1、物质都是由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许多实验表明,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如水是由水的微粒构成,高锰酸钾是由高锰酸钾微粒构成的,蔗糖是由蔗糖的微粒构成的。
2、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性质,这与构成它们的微粒有关氧气能支持燃烧,二氧化碳能灭火,水能分解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又能化合生成水,不同物质的化学性质有所不同,这是由于构成它们的微粒不同,而构成它们的微粒就体现了它们的化学性质。
二、微粒的特点1、微粒是不断运动的无论气体、液体、固体都是由微粒构成的,而这些微粒都是不断运动的,当我们走近花圃,会闻到花香,打开酒精瓶,会闻到酒精的气味,这些都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是不停地运动的。
2、微粒之间有空隙无论固体、液体还是气体,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都有一定的空隙,不同物质微粒的空隙大小不同,在固体、液体中,微粒之间距离比较小,在气体物质中,微粒之间的距离比较大,所以气体往往容易被压缩,固体和液体物质不易被压缩,一般物体有热胀冷缩的现象,就是由于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减小的缘故。
三、分子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如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2、分子的基本性质(1)分子的质量很小(2)分子的体积很小(3)分子是在不停地运动的(4)分子间有空隙(5)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3、用分子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未变,如水变成水蒸气时,水分子本身没有变化,只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其它物质的分子,如氢气在氧气中燃烧时,氢分子和氧分子化合成了水分子,水分子也不再具有氢分子和氧分子的性质。
四、原子1、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成原子,说明分子是由原子结合而成的,而原子不能再分。
九年级化学沪教版第三章第一节教案

讨论并回答:湿衣服晾晒后变干了、我们可以闻到花的香味、久置的酒酒味淡了,等等。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
学生活动
备注(个性化设计)
三、微粒之间有间隙
【演示】酒精和水混合体积变化
30cm长的玻璃管中先放一半水,然后再放一半酒精,充分混合后,观察液面变化。
观察现象:
水不易被压缩,而空气很容易被压缩
讨论并回答:
小结:
1、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微粒构成的
2、微粒是在不断运动的
而且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大
温度越低,运动速率越小
3、微粒间存在一定间隙
而且温度越高,间隙越大
温度越低,间隙越小
物体热胀冷缩就是构成物质的微粒间的间隙发生变化,而微粒本身的大小不变
从微粒的观点来看,
【演示】氨气微粒的运动
A:
B:
观察现象
酚酞变红
酚酞也变红
【提问】A中浓氨水滴入后溶液变红。为什么实验B中两杯溶液并没混合,而酚酞试液也变红?从这个实验说明了微粒具有什么特性?
讨论并回答:
浓氨水中微粒在不断运动,氨的微粒先运动到空气中,然后再从空气中运动到酚酞试液中,所以酚酞试液也变红。
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在不断的运动。
一、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
【设问】盐放入水中,盐会看不见,水变咸了,为什么?
糖入入水中,糖也会看不见,水会变甜,为什么?
观察与思考】
1、展示一瓶高锰酸钾,取少量放在白纸上。
2、用研钵研碎高锰酸钾,放在纸上。
3、高锰酸钾溶于10mL水中,再倒入50mL水中。
提问:高锰酸钾颗粒是否可以再分?
已成粉状的高锰酸钾是否还可以再分?
九年级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专题复习(例题、习题附答案)

初三化学(三)物质构成的奥秘第10课时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课前预习】1.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
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肉眼看不见的构成的。
2.构成物质的微粒总是在不停地。
微粒之间存在一定的,在固体、液体中微粒间的距离,在气体物质中,微粒间的距离,所以物质比较容易被压缩,物质不易被压缩。
【课堂练习】3.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蔗糖放到水中不见了,说明蔗糖以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分散到了水中B.从远处就能闻到香醋的气味,是因为醋的微粒运动到了空气中C.湿衣服晒干了,说明衣服上的水的微粒运动到了空气中D.水结冰后,冰中微粒间的距离比液态水中微粒间的距离小4.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A、微粒的质量发生变化B、微粒的大小发生变化C、微粒间的空隙发生变化D、微粒处在静止还是运动状态5.纯净物是由(相同的、不同的)微粒构成的,不同种微粒构成的物质是。
6.水受热蒸发和水通电分解分别发生了变化和变化。
水受热蒸发时,构成水的微粒(发生、没有发生)变化,水通电分解时,构成水的微粒(发生、没有发生)变化。
一、填空题8.把固体碘密封在一根约长10cm的玻璃管内,用酒精灯微热有固体碘的一端,可观察到的现象为,这是因为。
9.应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下列事实:⑴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所得混合物的体积(大于、等于、小于)100mL,由此可说明;⑵医院里充满了酒精味,这是因为;⑶在盛有50mL水的试管里,加入一小颗高锰酸钾晶体,观察到溶液,这是由于;⑷在夏季,充足气的自行车胎在行驶过程中容易爆胎,这是因为。
10.用微粒的观点说明:物体固、液、气三态的密度不同。
三、简答题11.如右图,做氨分子运动实验时,将滴有酚酞试液的滤纸条放在试管里。
(1)用吸取浓氨水,滴在管口棉花上,可观察到的滤纸条酚酞试剂棉花现象是。
(2)实验中往往在试管下放一张白纸,白纸的作用是.(3)某同学在做此实验时,发现滤纸条的颜色没有改变,而试管口的棉花却变色了,发生该现象的可能原因是。
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

学习目标:
1、知道所有物质都是由肉眼看不见、极小 的微粒构成的; 2、知道微粒是在不断地运动的; 3、知道微粒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隙。
观察与思考:探究物质的可分性
情境一:一颗糖分给两个同学吃,如何分? 如果分给全班同学吃该如何分? 情境二: 高锰酸钾颗粒是否可以再分?已 呈粉末的细小高锰酸钾是否还可以再 分?为什么烧杯中的全部液体最后都呈 浅紫色?
13
2:
实验1 向烧杯A中加入20ml蒸馏水,滴入 2—3滴酚酞试液,得到溶液甲。向溶液中慢 慢滴加浓氨水,观察现象。这一现象说明了 什么?
说明:浓氨水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补充:无色酚酞试液:
是一种酸碱指示剂,
遇碱变红、遇酸不变色。
实验2:探究微粒运动实验
、氨水中的微粒从一只烧杯跑进另一烧杯中,发生化学变、 氨化,使酚酞变红。 氨水中的微粒从一只烧杯跑进另一烧杯
有 间隙 在上述的一些变化中,物质的微粒本身 没有 _____(填有或没有)变化, 所发生的变化
属于____变化。 理 物
本节内容小结:
1、物质都是由极其细小的、肉眼看不见 的微粒构成的。 2、微粒总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温 度越高,微粒运动越快 3、构成物质的微粒间都有一定的空隙。
(1)温度越高,微粒间的空隙越大;
(2)压强越大,微粒间的空隙越小
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 联想并体验
假如你是烧杯中的一颗水的小微粒,在你 周围看到了什么?如果给你稍稍冷却或加 热,你又会怎样?
你能解释下列实验中的现象吗?
通常是把导管插入水槽的水中, 然后用手捂住大试管,看导管 口是否有气泡产生。
手握试管,使试管受热,试管 内气体微粒运动加快,间距加 大,体积膨胀,能从导管口逸 出。
九年级化学 第三章《物质结构与性质》教材分析素材 上教版

《第三章物质结构与性质》教材分析(上教版)[本章结构](一)本章在全书中的地位在学习和探究了身边的一些常见物质之后,学生了解了氧气、二氧化碳、水等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及制取和用途,产生了对化学的好奇和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不同物质为什么具有不同的性质,为什么会发生不同的变化,学生会产生各种疑问,为认识物质的微观结构准备了一定的条件。
本章将带领学生从五彩缤纷的宏观世界走入奇妙无比的微观世界,帮助学生用微观粒子的观念去解释宏观现象,理解化学现象的本质,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加深对前两章知识的认识,为以后灵活、方便使用化学用语,正确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做好准备,为后续学习质量守恒定律、燃料、金属以及酸、碱、盐知识奠定基础。
(二)本章知识结构本章共分四节,从定性的角度研究物质的组成和结构,以四个问题概括本章内容:1、自然界的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2、科学家是如何发现物质奥秘的?3、构成物质的微粒具有什么特征?4、怎样正确地表示物质的组成?第一节,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1)由雪花、汞、冰糖、铝、硫酸铜晶体、钻石的图片,展示绚丽多彩的物质,激发学生探究物质构成的奥秘。
(2)通过高锰酸钾溶于水,溶液稀释的活动探究,让学生体会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
(3)探究酚酞试液变红的原因及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体积变小;空气易压缩,水难压缩的事实,让学生感知微粒在不断运动,微粒之间有空隙。
第二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1)开门见山,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原子、离子和分子,并出示彩图,分别介绍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物质和它们的结构。
(2)由实验现象的微观图示,物质结构的示意图,真实的分子、原子图像、化学发展史料等,让学生认识分子、原子、离子的特殊性质和它们的区别、联系以及原子的结构等。
(3)由原子的质量描述极不方便,引入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为有关化学式计算打下基础。
第三节,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1)让学生从熟悉的常见元素开始,认识元素和元素符号。
3.1.1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

C.微粒本身发生了变 化
(4)氧气和液氧都能支 D.微粒能保持物质的 持可燃物燃烧 化学性质
(4)( D )
பைடு நூலகம்
5.以下生活、学习经验,不能说明微粒之间有 空隙的是( D ) A 打气筒能将气体压缩
B 酒精和水混合,总体积变小
C 物体有热胀冷缩的现象 D 海绵能吸水
5.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装置来做氨的运动实验,他们先将 滴有无色酚酞试液的滤纸条放在试管里,然后实验如下:
取等量的蔗糖,放入等量的热水与冷 水中,热水中的比冷水中的溶的快。
二、微粒是在不断运动的 1.不同的微粒运动能力、范围不同。
2.微粒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温度 越高,运动速率越快。
实验探究:酒精与水混合
实验操作 1、10mL水与10mL水混合
体积变化情况
预测结果 测量结果
20ml 20ml 20ml
4、选择左栏的“实验现象”和右栏“解释”之 间相关的项填在答案栏中。
实 验 现 象 解 释 答 案
(1)( B ) (2)( (3)( (1)50水mL和50mL酒 A.微粒很小 精混合体积小于100mL (2)水电解分解 B.微粒之间有间隙
C) A)
(3)一滴水中含有 1.67×1027个水的微粒
一、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 1、物质可以再分. 2、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微粒构成的. 3、不同的物质是由不同的微粒构成,同 种微粒性质相同,不同种微粒性质不同. 4、构成物质的微粒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 性质,物理性质是由大量微粒聚集在一 起才能体现出来的;构成物质的微粒能 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了解微观世界 • 借助先进仪器将事物放大,才能到观察事物的微观构成,如光 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将物质放大几十万甚至几百万倍。 • 微观世界截然不同于肉眼观察到的宏观世界。
沪教版九年级全册(全国版)第三章第一节.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教案

§3.1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授课人:徐州三十一中常鸣[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物质的微粒性;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现象过程与方法:通过提出问题及实验探究,让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让学生积极的交流讨论,并充分调动其想像能力,构建其微粒的观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微粒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及推理能力[学习重难点]树立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观点;能用微观理论解释实际问题[教学设计]§3.1 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随堂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实验可以证明构成物质的微粒是客观存在的是() ①通过扫描隧道显微镜可以看到构成物质的微粒图象 ②把蔗糖溶于水,其溶液具有甜味 ③把高锰酸钾溶于水,其溶液呈紫红色 ④煎过中药的厨房中充满了浓重的草药味 A 、仅①②③B 、仅①②④C 、仅①③④D 、全部2.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微粒运动论解释的是( )A 、把两块表面平滑干净的铅压紧,就不容易将它们拉开B 、等质量的水夏天比冬天蒸发的快C 、双氧水分解生成水和氧气D 、化工厂附近气味难闻3.下列不能说明微粒间有空隙的是 ()A 、打气筒能将气体压缩B 、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C 、温度计中的水银热胀冷缩D 、海绵能吸水4.选择左栏的“实验现象”和右栏“解释”之间相关的项填在答案栏中。
5.氧气变为液态氧是因为()(4)( )D.微粒本身发生了变化4)白糖在热水比在冷水中溶解更快 (3)( )C.微粒运动速率受温度影响 (3)一滴水中含有1.67×1027个水的微粒 (2)( ) B.微粒之间有间隙 (2)水通电分解 (1)( ) A.微粒很小 (1)50mL 水和50mL 酒精混合体积小于100mL 答 案解 释实 验 现 象A、构成氧气的微粒大小B、构成氧气的微粒间的空隙变了C、构成氧气的微粒的化学性质变D、构成氧气的微粒本身变了6.下列现象不能说明微粒运动的是()A、八月桂花香B、酒香不怕巷子深C、湿衣服凉干D、北京地区发生的沙尘暴7.已知,碘单质和淀粉反应会变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选]《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的适用范围是()。A、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女职工B、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体经济组织C、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体经济组织以及其他社会组织等用人单位D、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 [问答题,简答题]发电机出口分相封闭母线的作用? [单选]"罗虚戴尔公平先锋社"以社员集股办法筹集资金,股金()。A.参与分红B.参与税前分红C.参与税后分红D.不参与分红 [单选]肠结核的最好发部位是()A.空肠B.升结肠C.回盲部D.横结肠E.降结肠 [单选,B1型题]溃疡性结肠炎引起的腹泻属于()A.分泌性腹泻B.渗透性腹泻C.渗出性腹泻D.吸收不良性腹泻E.肠蠕动增强性腹泻 [单选]下列各项中哪项是食管癌最典型的临床症状()A.咽下疼痛B.食管反流C.进行性咽下困难D.上消化道出血E.消瘦、恶病质 [单选]单位重量液氨气化时所需要的热量称为氨的()。A.气化潜热B.气化温度C.湿度D.密度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低血糖时可出现()A.胰岛素分泌加强B.胰升糖素抑制C.生长激素分泌抑制D.生长激素分泌加强E.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单选]无土栽培时,水基质的一大缺点是()。A、使用方便B、pH值适中C、水质较纯净D、通气条件差,含氧量不够 [单选]最易并发咯血的疾病是()A.支气管扩张B.支气管内异物C.良性支气管瘤D.慢性支气管炎E.支气管哮喘 [单选]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最主要机制是()A.Ⅰ型超敏反应B.Ⅱ型超敏反应C.Ⅲ型超敏反应D.Ⅳ型超敏反应E.Ⅴ型超敏反应 [单选]肾盂肿瘤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A.鳞状上皮癌B.移行上皮细胞癌C.透明细胞癌D.腺癌E.恶性淋巴瘤 [填空题]通过学习提高技术水平,做到“三会”、“四懂”。“三会”即会操作、会保养、();“四懂”即()、懂构造、懂性能、()。 [单选]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时,在瓣口处形成射流,射流可呈偏心型或几股,此与下列哪项内容有关()。A.瓣口大小B.瓣口形状C.瓣口面积D.瓣膜钙化程度E.以上都是 [单选]鱼鳞病在临床上最常见的是()A.板层状鱼鳞病B.性联隐性鱼鳞病C.寻常型鱼鳞病D.先天性大疱性鱼鳞病样红皮病 [填空题]涂装车间生产场所内的电气装置一般都是采用()及()的,以确保安全。 [单选,A1型题]下列哪种中药既能杀虫止痒、燥湿,又能温肾壮阳()A.蟾酥B.蛇床子C.地肤子D.大蒜E.苦参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是()A.尿微量清蛋白B.β2微球蛋白C.本-周蛋白D.α1微球蛋白E.尿补体C3 [多选]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胃镜下表现为A.黏膜呈颗粒状B.红斑C.黏膜血管显露D.出血点E.色泽灰暗 [单选]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适用范围是()。A.规模较小、经济业务量较少的单位B.采用单式记账的单位C.规模较大、经济业务量较多的单位D.会计基础工作薄弱的单位 [单选,B1型题]暴发性痤疮()。A.表现为严重结节、囊肿、窦道及瘢痕,好发于男性青年B.少数患者病情突然加重,并出现发热、关节痛、贫血等全身症状C.雄激素、糖皮质激素、卤素等所致的痤疮样损害D.婴儿期由于母体雄激素在胎儿阶段进入体内E.与月经周期密切相关 [单选]校对人员通读的主要任务是()。A.校是非B.校异同C.对片D.誊样 [单选]对航海员来讲,下列那种导航方法比较直观()。A.雷达导航B.目视导航C.VTS导航D.GPS导航 [单选]小儿化食丸除消食化滞外,还能()A.泻火通便B.祛痰通便C.健脾和胃D.清热解毒E.驱虫 [单选,A1型题]对医师是"仁者"最准确的理解是()A.仁者爱人,爱病人B.医师应该精通儒学C.医师应该是伦理学家D.医师应该善于处理人际关系E.医师角色要求道德高尚 [单选]收货人于5月9日到某站领取整车危险货物一车,交付时货票丁联注明发出催领通知的时间为5月5日,应向收货人核收()。A.货车停放费B.货物暂存费C.货车使用费D.过秤费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在自杀的社会学因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自杀不仅是个人决定的行为,也受社会环境影响B.独身、离婚、丧偶者自杀率高于婚姻稳定者C.高社会阶层者的自杀率最低D.国外资料显示,在自杀死亡者中,男女性别比约为3:1E.社会文化对自杀率也有影响 [单选,A1型题]"热因热用"属于()A.正治B.反治C.扶正D.因地制宜E.标本兼治 [单选]刃厚皮片适用于()A.肉芽创面B.功能部位创面C.足底创面D.手背创面E.吻合移植 [单选,A1型题]寒痰凝滞胸阳不宣之胸痹痛,首选()A.川楝子B.桂枝C.陈皮D.薤白E.木香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透明大体标本的制作时,标本的装缸和封口下面的方法不正确的是()。A.标本装缸前需要修整B.标本的支架根据标本的大小选择合适的玻璃棒C.标本的支架根据标本的大小选择合适的不锈钢棒D.标本装缸后可用松香蜂蜡封口E.标本装缸后可用玻璃胶封口 [问答题,简答题]药品生产企业未按规定实施GMP的,应受到什么样的处罚? [单选]下列关系式中哪项是正确的()A.灵敏度+特异度=1B.灵敏度+阳性预测值=1C.灵敏度+阴性预测值=1D.灵敏度+假阴性率=1E.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1 [单选]办理出国签证时要上交(),并填写签证表。A.护照B.出国申请批件C.有效证件D.对方国家邀请函 [单选]下列关于职务作品的表述正确的有()A.著作权归作者享有的职务作品,自完成起两年内,未经单位同意,作者不得许可第三人使用该作品B.著作权归作者享有的职务作品,作品完成两年后,单位在其业务范围内继续使用的应取得作者或者其他著作权人的许可并向其支付报酬C.单位不可能 [单选,A1型题]有关检查胎位的四步触诊法,哪项是错误的()A.用以了解子宫的大小、胎先露、胎方位B.第三步是双手置于耻骨联合上方,弄清先露部是胎头还是胎臀C.第一步是双手置于子宫底部,了解宫高度,井判断是胎头还是胎臀D.第二步是双手分别置于腹部两侧,辨别胎背方向E.第四步双 [单选]霍奇金病的根治剂量为()A.25GyB.30GyC.35GyD.45GyE.55Gy [填空题]客运经营者、货运经营者、道路运输相关业务经营者非法转让、出租道路运输许可证件的,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收缴有关证件,处2000元以上()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单选]男,54岁,近年来腰臀部疼痛并放射到左足跟处,MRI示有L5-S1椎间盘突出,体检时可查见的定位体征是()A.左提睾反射消失B.左膝反射减弱或消失C.左踝反射减弱或消失D.左踝阵挛阳性E.左肛门反射消失 [多选]行政补偿的内涵,随着行政管理实践的发展有一个演变、拓展的过程。理论上一般认为行政补偿包括的内涵为()。A.追加补偿B.特别补偿C.征用补偿D.公务行为附随结果的补偿E.无因管理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