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上册《简单的排列和组合》教学案例分析.doc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简单的排列和组合教学案例分析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简单的排列和组合》教学案例分析案例背景:本课内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P99数学广角例1简单的排列与组合。
“数学广角”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从二年级上册开始新增设的一个单元,是新教材在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方面做出的新的尝试。
排列和组合的思想方法应用得很广泛,是学生学习概率统计的知识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本教材在渗透这一数学思想方法时就做了一些探索,把它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事例呈现出来。
教材的例1通过2个卡片的排列顺序不同,表示不同的两位数,属于排列知识,而简单的排列组合对二年级学生来说都早有不同层次的接触,如用1、2两个数字卡片来排两位数,学生在一年级时就已经掌握了。
而对1、2、3三个数字排列成几个两位数,也有不少学生通过平时的益智游戏都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地排列。
针对这些实际情况,在设计本节课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处理了教材。
整堂课坚持从低年级儿童的实际与认知出发,以“感受生活化的数学”和“体验数学的生活化”这一教学理念,结合实践操作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体验数学。
案例描述:【片段一】初步感知排列(课件出示:小朋友们,欢迎你们来到数字城堡,要想进去必须要知道密码。
提示:密码是1和2摆成的两位数)师:用数字卡片1、2可以摆成几个不同的两位数呢?生:12和21师:咦,刚才还是12,你是怎样又变出21的?生:交换位置师:真棒,你是一名真正的小魔术师。
师:(边演示边强调)这位同学先摆成12,接着又摆成了一个新的两位数21,是采用了什么方法得到了一个新的两位数?生:交换数字位置。
师:通过交换数字位置的方法得到了一个新的两位数。
小结:2个数字卡片的排列顺序不同,就表示不同的两位数。
师:究竟哪个数是密码呢?米老鼠给了我们一个提示:个位上的数字比十位上的数字小。
哪个是密码呢?生:21案例分析:汇报中我发现学生有遗漏、重复的现象,所以有几组密码找错了。
二年级数学上册《简单的排列和组合》教学案例分析

二年级数学上册《简单的排列和组合》教学案例分析第一篇:二年级数学上册《简单的排列和组合》教学案例分析案例背景:本课内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p99数学广角例1简单的排列与组合。
“数学广角”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从二年级上册开始新增设的一个单元,是新教材在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方面做出的新的尝试。
排列和组合的思想方法应用得很广泛,是学生学习概率统计的知识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本教材在渗透这一数学思想方法时就做了一些探索,把它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事例呈现出来。
教材的例1通过2个卡片的排列顺序不同,表示不同的两位数,属于排列知识,而简单的排列组合对二年级学生来说都早有不同层次的接触,如用1、2两个数字卡片来排两位数,学生在一年级时就已经掌握了。
而对1、2、3三个数字排列成几个两位数,也有不少学生通过平时的益智游戏都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地排列。
针对这些实际情况,在设计本节课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处理了教材。
整堂课坚持从低年级儿童的实际与认知出发,以“感受生活化的数学”和“体验数学的生活化”这一教学理念,结合实践操作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体验数学。
案例描述:【片段一】初步感知排列(课件出示:小朋友们,欢迎你们来到数字城堡,要想进去必须要知道密码。
提示:密码是1和2摆成的两位数)师:用数字卡片1、2可以摆成几个不同的两位数呢?生:12和21 师:咦,刚才还是12,你是怎样又变出21的?生:交换位置师:真棒,你是一名真正的小魔术师。
师:(边演示边强调)这位同学先摆成12,接着又摆成了一个新的两位数21,是采用了什么方法得到了一个新的两位数?生:交换数字位置。
师:通过交换数字位置的方法得到了一个新的两位数。
小结:2个数字卡片的排列顺序不同,就表示不同的两位数。
师:究竟哪个数是密码呢?米老鼠给了我们一个提示:个位上的数字比十位上的数字小。
【K12学习】二年级数学《简单的排列与组合》教案

二年级数学《简单的排列与组合》教案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3.引导学生使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
教学重点:自主探究,掌握有序排列、巧妙组合的方法,并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
教学难点:怎样排列可以不重复、不遗漏。
教学准备:三只小动物的头像、两顶小雨伞图片、上锁的大门图片、纸条、实物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一、以故事形式引入新课师:同学们,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3只可爱的小动物,你们看它们是谁呀?(边说边贴出动物头像:小刺猬、小鸭、小鸡)小刺猬、小鸭和小鸡三个好朋友今天准备到企鹅博士家去做客呢,可是刚走了一半路,突然下起雨来,可是三只小动物只有两把伞,怎么办呢?▲(学生可能出现的答案有:①小鸡和小刺猬拼一把伞,小鸭自己打一把伞。
②小鸭和小刺猬拼一把伞,小鸡自己打一把伞。
③小鸭和小鸡拼一把伞,小刺猬自己打一把伞。
)▲当学生在回答以上方法时,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把相应的动物头像帖在伞的下面。
师:大家想的办法都不错。
的确,三只小动物都和你们一样试了上面这三种方法,可最后它们却选择了第③种方法,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原来呀,当它们开始用前面两种方法时,可没走几步,小刺猬身上的刺就把小鸭和小鸡给刺疼了,所以只能选择第③种方法。
(教学设计意图:不拘泥于教材,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故事引入新课,引起学生的共鸣。
同时又渗透了简单组合及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方法的数学思想,起到了一举两得的作用。
)二、用开密码锁的方法进行数的排列活动师:三只小动物到了企鹅博士家的数学城堡,却发现大门紧闭,门上还挂着一把锁。
想要开锁就要找到开锁的密码。
锁的密码提示是:请用数字1、2、3摆出所有的两位数,密码就是这些数从小到大排列中的第4个。
──企鹅博士留。
数学《简单的排列组合问题》教案(通用5篇)

数学《简单的排列组合问题》教案数学《简单的排列组合问题》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数学《简单的排列组合问题》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数学《简单的排列组合问题》教案篇1教学目标:l、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组合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一、创设增境,激发兴趣。
师:今天我们要去"数学广角乐园"游玩,你们想去吗?二、操作探究,学习新知。
<一>组合问题l、看一看,说一说师:那我们先在家里挑选穿上漂亮的衣服吧。
(课件出示主题图)师引导思考:这么多漂亮的衣服,你们用一件上装在搭配一件下装可以怎么穿呢?(指名学生说一说)2、想一想,摆一摆(l)引导讨论:有这么多种不同的穿法,那怎样才能做到不遗漏、不重复呢?①学生小组讨论交流,老师参与小组讨论。
②学生汇报(2)引导操作:小组同学互相合作,把你们设计的穿法有序的贴在展示板上。
(要求:小组长拿出学具衣服图片、展示板)①学生小组合作操作摆,教师巡视参与小组活动。
②学生展示作品,介绍搭配方案。
③生生互相评价。
(3)师引导观察:第一种方案(按上装搭配下装)有几种穿法?(4种)第二种方案(按下装搭配上装)有几种穿法? (4种)师小结:不管是用上装搭配下装,还是用下装搭配上装,只要做到有序搭配就能够不重复、不遗漏的把所有的方法找出来。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还会遇到许多这样的问题,我们都可以运用有序的思考方法来解决它们。
<二>、排列问题师:数学广角乐园到了,不过进门之前我们必须找到开门密码。
(课件出示课件密码门)密码是由1、2、3 组成的两位数.(1)小组讨论摆出不同的两位数,并记下结果。
二年级数学上册《简单的排列和组合》教学案例分析

二年级数学上册《简单的排列和组合》教学案例分析1.引言数学是一门抽象和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在二年级数学上册中,有一章节涉及到排列和组合的知识,这对于学生来说可能是一项新的概念。
本篇文档将从教学案例的角度,通过分析教学设计和实施,探讨如何有效地帮助二年级学生理解和应用排列和组合的概念。
2.教学目标在本节课中,教师的教学目标包括:•帮助学生理解排列和组合的基本概念;•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3.教学准备在准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准备以下材料:•数学教材: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具:算盘、计数器等;•板书工具:白板、笔;•课件:PPT或其他多媒体教具。
4.教学过程4.1 知识导入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引导的方式导入课堂内容,例如:“小明有三个红球和四个蓝球,他要从中挑选两个球,请问他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择方法?”。
让学生尝试并思考可能的解决办法。
4.2 探索活动在学生对问题有了初步的思考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自己尝试组合球的不同选择方法,并记录下来。
教师可以在学生完成后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总结出排列和组合的规律和定义,并将其进行板书。
4.3 理论讲解在学生完成探索活动后,教师可以通过PPT或板书的方式对排列和组合进行简单的理论讲解。
教师可以通过具体例子和图示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并介绍相关的公式和计算方法。
4.4 练习与巩固在理论讲解后,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练习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和推理。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进行布置不同难度的题目,既能巩固学生的基本技能,又能拓展学生的思维。
4.5 小结与反思在教学过程的最后,教师可以进行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与学生一起总结和梳理学习成果。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意见,并针对性地给予回答和建议,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思考。
二年级上册数学《简单的排列组合》教学案例.doc

二年级上册数学《简单的排列组合》教学案例【背景】为了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提升学生学习力,逐步落实数学课堂与“学习力”相结合的自学为主课堂教学模式,提升青年教师的整体素质,进步培养青年教师良好的教学能力。
我们二年级数学组于XX年10月开展了全员赛课活动,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本篇教案集授课教师努力及组内教师智慧,较能体现学校的主流教学模式,是一篇优秀的案例。
【教材简析】本节课的内容是数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例1简单的排列与组合。
排列和组合的思想方法应用得很广泛,是学生学习概率统计的知识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本教材在渗透这一数学思想方法时就做了一些探索,把它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事例呈现出来。
教材的例1通过2个卡片的排列顺序不同,表示不同的两位数,属于排列知识,而简单的排列组合对二年级学生来说都早有不同层次的接触,如用1、2两个数字卡片来排两位数,学生在一年级时就已经掌握了。
而对1、2、3三个数字排列成几个两位数,也有不少学生通过平时的益智游戏都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地排列。
针对这些实际情况,在设计本节课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处理了教材。
整堂课坚持从低年级儿童的实际与认知出发,以“感受生活化的数学”和“体验数学的生活化”这一教学理念,结合实践操作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体验数学。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使学生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初步经历简单的排列和组合规律的探索过程; 2.使学生初步学会排列组合的简单方法,锻炼学生观察、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3.培养学生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形式,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教学难点】初步理解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的不同【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数字卡片。
有关北京景色的课件、生字词卡。
【课前预习】预习数学书99页,思考以下问题 1、用1、2两个数字能摆出哪些两位数?2、用1、2、3这3个数字能摆出哪些两位数?可以动手写一写。
二年级数学上册《简单的排列和组合》教学案例分析

二年级数学上册《简单的排列和组合》教学案例分析教学目标:.通过观察、猜测、比较、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2.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最简单的排列与组合的规律,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探索数学的浓厚兴趣。
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的不同。
教学准备:多媒体、数字卡片、1角、2角、5角的人民币(复印纸)。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发探究、师:同学们喜欢去公园玩吗?生:喜欢。
师:今天黄老师带你们去一个很有趣的地方,哪儿呢?我们今天要到“数学广角”城堡里去走一走、看一看。
板书:数学广角2、师:在参观数学广角城堡之前,老师有个小小要求:①、想一想(怎样搭配)②、摆一摆(试一试不同的方法)③、记一记(用简单的符号记录)④、说一说(让同学一听就明白)3、师:(出示)去“数学广角”城堡得买门票,儿童票5角钱一张,请大家将准备好的三种分别是5角、2角和1角的钱拿出来。
如果你能用这些钱币说出组成5角钱的不种付法,就可免费到数学广角城堡去玩。
4、学生小组合作后,汇报:生①1张5角,生②2张2角1张1角,生③1张2角3张1角,生④5张1角。
)教师点评。
[设计意图]:激趣导入,让学生在游戏中产生兴趣,在活动中找到启示。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初步感知排列①师:(出示)小朋友们,现在我们就可以免费进入“数学广角”城堡了。
不过,要进去玩,我们又得经过一个小小的密码门,密码是用数字1和2组成的不同的两位数。
同学们猜猜看。
学生猜想,操作,之后汇报。
师:你是怎么想的?板书:1221交换位置②(出示)密码门打开了,我们又顺利通过了一关,欢迎大家来到数字乐园。
数字乐园里有个很好玩的小游戏:有1、2、3三张数字卡片,可以摆成几个不同的两位数呢?师:同桌合作,一人摆数字卡片,一人把摆好的数记录下来,先商量一下谁摆放,谁记数,比比哪桌合作得又好又快。
二年级数学排列与组合说课稿(优秀版)word资料

二年级数学排列与组合说课稿(优秀版)word资料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简单的排列与组合》说课稿板桥镇左里堡小学范俊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板桥镇左里堡小学的教师范俊。
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的第一课时《简单的排列与组合》。
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具学具、教学过程七个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简单的排列与组合”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从二年级上册开始新增设的一个内容,是新教材在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方面做出的新尝试。
本课内容重在向学生渗透简单的排列与组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排列与组合的思想方法不仅应用广泛,而且是高年级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
【二、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对两位数的知识有所了解,也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
但是二年级的学生好动,喜欢表现自己,容易以自我为中心。
具体表现为“三多三少”:说得多、听得少;做得多、想得少;答得多、问得少。
针对这一情况,有必要让学生在这样一堂数学广角课里,让他们学会倾听别人的见解,学会数学的思考方法,让他们感知排列与组合的知识。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数学广角这一单元教学价值及学生学情的分析,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
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掌握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在操作探究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四、教学重点、难点】根据二年级学生思维水平和方法意识不强的特点,本课教学的重点、难点是:重点:自主探究两数排列与两物组合的方式方法。
难点:理解并掌握有序排列的思想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数学上册《简单的排列和组合》教学案例分析案例背景:本课内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p99数学广角例1简单的排列与组合。
“数学广角”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从二年级上册开始新增设的一个单元,是新教材在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方面做出的新的尝试。
排列和组合的思想方法应用得很广泛,是学生学习概率统计的知识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本教材在渗透这一数学思想方法时就做了一些探索,把它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事例呈现出来。
教材的例1通过2个卡片的排列顺序不同,表示不同的两位数,属于排列知识,而简单的排列组合对二年级学生来说都早有不同层次的接触,如用1、2两个数字卡片来排两位数,学生在一年级时就已经掌握了。
而对1、2、3三个数字排列成几个两位数,也有不少学生通过平时的益智游戏都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地排列。
针对这些实际情况,在设计本节课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处理了教材。
整堂课坚持从低年级儿童的实际与认知出发,以“感受生活化的数学”和“体验数学的生活化”这一教学理念,结合实践操作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体验数学。
案例描述:【片段一】初步感知排列(课件出示:小朋友们,欢迎你们来到数字城堡,要想进去必须要知道密码。
提示:密码是1和2摆成的两位数)师:用数字卡片1、2可以摆成几个不同的两位数呢?生:和21师:咦,刚才还是,你是怎样又变出21的?生:交换位置师:真棒,你是一名真正的小魔术师。
师:(边演示边强调)这位同学先摆成,接着又摆成了一个新的两位数21,是采用了什么方法得到了一个新的两位数?生:交换数字位置。
师:通过交换数字位置的方法得到了一个新的两位数。
小结:2个数字卡片的排列顺序不同,就表示不同的两位数。
师:究竟哪个数是密码呢?米老鼠给了我们一个提示:个位上的数字比十位上的数字小。
哪个是密码呢?生:21案例分析:汇报中我发现学生有遗漏、重复的现象,所以有几组密码找错了。
通过汇报交流后,学生相互受到了启发,学生有了再次探究的欲望。
于是我让学生进行第二次操作,这一次的目标是怎样摆既不重复又不遗漏,这是在独立思考与合作研讨的基础上进行的有序排列,因此操作的结果不仅正确率高,而且方法多样,在这两次操作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了怎样按规律排数,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得到了培养,思维也得到了拓展,动手能力得到了增强。
这样我既做到了充分放手,又做到了适时引导,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思想。
【片段二】感知组合师:同学们,第二关问题是:如果三个人握手,每两个人握一次,三人一2017-08-02案例背景:本课内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p99数学广角例1简单的排列与组合。
“数学广角”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从二年级上册开始新增设的一个单元,是新教材在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方面做出的新的尝试。
排列和组合的思想方法应用得很广泛,是学生学习概率统计的知识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本教材在渗透这一数学思想方法时就做了一些探索,把它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事例呈现出来。
教材的例1通过2个卡片的排列顺序不同,表示不同的两位数,属于排列知识,而简单的排列组合对二年级学生来说都早有不同层次的接触,如用1、2两个数字卡片来排两位数,学生在一年级时就已经掌握了。
而对1、2、3三个数字排列成几个两位数,也有不少学生通过平时的益智游戏都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地排列。
针对这些实际情况,在设计本节课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处理了教材。
整堂课坚持从低年级儿童的实际与认知出发,以“感受生活化的数学”和“体验数学的生活化”这一教学理念,结合实践操作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体验数学。
案例描述:【片段一】初步感知排列(课件出示:小朋友们,欢迎你们来到数字城堡,要想进去必须要知道密码。
提示:密码是1和2摆成的两位数)师:用数字卡片1、2可以摆成几个不同的两位数呢?生:和21师:咦,刚才还是,你是怎样又变出21的?生:交换位置师:真棒,你是一名真正的小魔术师。
师:(边演示边强调)这位同学先摆成,接着又摆成了一个新的两位数21,是采用了什么方法得到了一个新的两位数?生:交换数字位置。
师:通过交换数字位置的方法得到了一个新的两位数。
小结:2个数字卡片的排列顺序不同,就表示不同的两位数。
师:究竟哪个数是密码呢?米老鼠给了我们一个提示:个位上的数字比十位上的数字小。
哪个是密码呢?生:21案例分析:汇报中我发现学生有遗漏、重复的现象,所以有几组密码找错了。
通过汇报交流后,学生相互受到了启发,学生有了再次探究的欲望。
于是我让学生进行第二次操作,这一次的目标是怎样摆既不重复又不遗漏,这是在独立思考与合作研讨的基础上进行的有序排列,因此操作的结果不仅正确率高,而且方法多样,在这两次操作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了怎样按规律排数,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得到了培养,思维也得到了拓展,动手能力得到了增强。
这样我既做到了充分放手,又做到了适时引导,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思想。
【片段二】感知组合师:同学们,第二关问题是:如果三个人握手,每两个人握一次,三人一2017-08-02案例背景:本课内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p99数学广角例1简单的排列与组合。
“数学广角”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从二年级上册开始新增设的一个单元,是新教材在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方面做出的新的尝试。
排列和组合的思想方法应用得很广泛,是学生学习概率统计的知识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本教材在渗透这一数学思想方法时就做了一些探索,把它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事例呈现出来。
教材的例1通过2个卡片的排列顺序不同,表示不同的两位数,属于排列知识,而简单的排列组合对二年级学生来说都早有不同层次的接触,如用1、2两个数字卡片来排两位数,学生在一年级时就已经掌握了。
而对1、2、3三个数字排列成几个两位数,也有不少学生通过平时的益智游戏都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地排列。
针对这些实际情况,在设计本节课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处理了教材。
整堂课坚持从低年级儿童的实际与认知出发,以“感受生活化的数学”和“体验数学的生活化”这一教学理念,结合实践操作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体验数学。
案例描述:【片段一】初步感知排列(课件出示:小朋友们,欢迎你们来到数字城堡,要想进去必须要知道密码。
提示:密码是1和2摆成的两位数)师:用数字卡片1、2可以摆成几个不同的两位数呢?生:和21师:咦,刚才还是,你是怎样又变出21的?生:交换位置师:真棒,你是一名真正的小魔术师。
师:(边演示边强调)这位同学先摆成,接着又摆成了一个新的两位数21,是采用了什么方法得到了一个新的两位数?生:交换数字位置。
师:通过交换数字位置的方法得到了一个新的两位数。
小结:2个数字卡片的排列顺序不同,就表示不同的两位数。
师:究竟哪个数是密码呢?米老鼠给了我们一个提示:个位上的数字比十位上的数字小。
哪个是密码呢?生:21案例分析:汇报中我发现学生有遗漏、重复的现象,所以有几组密码找错了。
通过汇报交流后,学生相互受到了启发,学生有了再次探究的欲望。
于是我让学生进行第二次操作,这一次的目标是怎样摆既不重复又不遗漏,这是在独立思考与合作研讨的基础上进行的有序排列,因此操作的结果不仅正确率高,而且方法多样,在这两次操作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了怎样按规律排数,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得到了培养,思维也得到了拓展,动手能力得到了增强。
这样我既做到了充分放手,又做到了适时引导,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思想。
【片段二】感知组合师:同学们,第二关问题是:如果三个人握手,每两个人握一次,三人一2017-08-02案例背景:本课内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p99数学广角例1简单的排列与组合。
“数学广角”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从二年级上册开始新增设的一个单元,是新教材在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方面做出的新的尝试。
排列和组合的思想方法应用得很广泛,是学生学习概率统计的知识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本教材在渗透这一数学思想方法时就做了一些探索,把它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事例呈现出来。
教材的例1通过2个卡片的排列顺序不同,表示不同的两位数,属于排列知识,而简单的排列组合对二年级学生来说都早有不同层次的接触,如用1、2两个数字卡片来排两位数,学生在一年级时就已经掌握了。
而对1、2、3三个数字排列成几个两位数,也有不少学生通过平时的益智游戏都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地排列。
针对这些实际情况,在设计本节课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处理了教材。
整堂课坚持从低年级儿童的实际与认知出发,以“感受生活化的数学”和“体验数学的生活化”这一教学理念,结合实践操作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体验数学。
案例描述:【片段一】初步感知排列(课件出示:小朋友们,欢迎你们来到数字城堡,要想进去必须要知道密码。
提示:密码是1和2摆成的两位数)师:用数字卡片1、2可以摆成几个不同的两位数呢?生:和21师:咦,刚才还是,你是怎样又变出21的?生:交换位置师:真棒,你是一名真正的小魔术师。
师:(边演示边强调)这位同学先摆成,接着又摆成了一个新的两位数21,是采用了什么方法得到了一个新的两位数?生:交换数字位置。
师:通过交换数字位置的方法得到了一个新的两位数。
小结:2个数字卡片的排列顺序不同,就表示不同的两位数。
师:究竟哪个数是密码呢?米老鼠给了我们一个提示:个位上的数字比十位上的数字小。
哪个是密码呢?生:21案例分析:汇报中我发现学生有遗漏、重复的现象,所以有几组密码找错了。
通过汇报交流后,学生相互受到了启发,学生有了再次探究的欲望。
于是我让学生进行第二次操作,这一次的目标是怎样摆既不重复又不遗漏,这是在独立思考与合作研讨的基础上进行的有序排列,因此操作的结果不仅正确率高,而且方法多样,在这两次操作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了怎样按规律排数,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得到了培养,思维也得到了拓展,动手能力得到了增强。
这样我既做到了充分放手,又做到了适时引导,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思想。
【片段二】感知组合师:同学们,第二关问题是:如果三个人握手,每两个人握一次,三人一2017-08-02案例背景:本课内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p99数学广角例1简单的排列与组合。
“数学广角”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从二年级上册开始新增设的一个单元,是新教材在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方面做出的新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