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 抗美援朝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2课《抗美援朝》教学设计4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2课《抗美援朝》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2课《抗美援朝》,主要讲述了中国进行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文字,生动展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勇事迹,传递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精神。
本课是学生了解新中国历史的重要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历史责任感具有重要作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已经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对新中国的发展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过程和意义,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建立起新中国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原因、过程和意义,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历史责任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过程和意义,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历史责任感,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2.教学难点:抗美援朝战争的原因、过程和意义的内在联系。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2.合作探究:分组讨论抗美援朝战争的原因、过程和意义,分享学习心得。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战役,让学生深入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背景和战争过程。
4.情感教育:通过讲述英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历史责任感。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2.课件:制作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过程和意义的课件。
3.视频:准备抗美援朝战争的纪录片或相关视频资料。
4.图片:收集抗美援朝战争的图片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讲述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引导学生回顾新中国的历史,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呈现抗美援朝战争的图片和视频资料,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战争的残酷和英勇。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2课《抗美援朝》说课稿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2课《抗美援朝》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抗美援朝》是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的第二课。
本课主要讲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1950年代朝鲜战争期间,为了保卫国家安全和援助朝鲜主义人民共和国,与朝鲜人民并肩作战,打败美国侵略者的英雄事迹。
教材从战争的背景、中国参战的原因、战争的过程和战争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历史事件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但他们对抗美援朝战争的了解可能仅限于表面,对于战争背后的原因、过程和影响等方面的认识可能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去理解和分析问题,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英勇斗争的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难点: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意义和价值,以及战争背后的国际背景。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情境教学、案例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文献资料等,直观地展示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场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朝鲜战争爆发的背景,引发学生对抗美援朝战争的思考。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抗美援朝战争的原因和影响,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
4.课堂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5.案例分析:通过分析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雄事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英勇斗争的精神。
部编八下历史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2课抗美援朝教学设计2

部编八下历史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2课抗美援朝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本课《抗美援朝》是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的第二课,主要讲述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争中的英勇事迹和伟大胜利。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意义,认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雄事迹和革命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已经学习了近代史上的战争和和平,对于战争的概念和影响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抗美援朝战争的具体内容和背景,以及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勇事迹,可能还不够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逐步引导学生了解战争的过程和意义,感受志愿军的英雄精神。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意义,认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雄事迹和革命精神。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意义,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雄事迹。
2.难点:理解抗美援朝战争对中国和朝鲜的影响,以及战争中的重要战役和战术。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教材和资料,自主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2.合作探究:分组讨论战争中的重要战役和英雄事迹,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教育:通过讲述英雄故事,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第二课《抗美援朝》。
2.资料:关于抗美援朝战争的图片、视频、故事等。
3.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讲述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引导学生了解战争的原因和意义。
2.呈现(10分钟)展示抗美援朝战争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战争的场景和氛围。
第2课 抗美援朝(教学设计)

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2课抗美援朝教学设计【大单元教学】本课是中国现代史的第一单元,归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与巩固,抗美援朝的胜利是一场立国之战,巩固了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教学目标】1、了解抗美援朝重要的事件、人物等,知道抗美援朝发生的基本线索,初步养成历史时序意识和历史空间感。
(唯物史观、时空观念)2、运用史料分析抗美援朝的必要性和历史意义,认识抗美援朝对巩固新中国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3、通过本课,知道黄继光和邱少云等志愿军的英雄故事,理解他们是当之无愧的“最可爱的人”,感悟他们身上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历史解释、家国情怀)【教学重难点】1.重点:抗美援朝的目的、抗美援朝战争的主要经过及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
2.难点: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抗美援朝胜利的原因、抗美援朝精神内涵。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教师出示《谁是最可爱的人》片段节选,提问“他们”指谁?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二、新课讲授2.1 英雄离家12(1)教师出示本单元框架以及教学目标。
(2)教师出示学习目录。
(3)教师结合图文材料,分析朝鲜问题的由来。
(4)教师结合图文材料,讲解朝鲜战况。
(5)教师出示朝鲜领导人金日成的来信,学生思考信表达了朝鲜有怎样的诉求。
提示:希望中国能够出兵援朝。
(6)教师出示材料,学生讨论:“结合当时的历史环境和条件,你是支持出兵还是不出兵?请说明理由”(7)教师出示美国挑衅中国的行为,学生思考美国的所作所为给中国带来什么样的影响?继续引导学生思考抗美援朝的根本目的。
提示:威胁到中国安全,根本目的是保家卫国。
(8)教师出示毛主席的抉择图文材料。
(9)教师过渡:教师播放《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2.2英雄卫家(1)教师播放抗美援朝概况视频。
人教部编版历史 八年级下册 第2课 抗美援朝教案设计(无答案)

第2课抗美援朝一.学习目标1.掌握抗美援朝的背景、过程、结果和抗美援朝胜利的意义。
2.了解战斗英雄黄继光和邱少云的事迹。
3.感受中朝军民在反侵略战争中表现出的不畏强敌、百折不挠、不怕牺牲的崇高精神。
重点:抗美援朝的基本信息,抗美援朝英雄人物的事迹和精神;难点:抗美援朝中国出兵的原因。
二.自主学习(一)抗美援朝保卫家园1.中国军队赴朝作战的原因是什么?2.中国军队赴朝作战的目的是什么?3.朝鲜战争时间:1950年6月,朝鲜南北方爆发内战。
抗美援朝时间:年10月;司令员:;入朝作战军队名称:。
(二)战斗英雄和1.根据课文知识想一想:为什么中国志愿军被称为“最可爱的人”?2.抗美援朝的结果?年7月,美国被迫在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的胜利。
4.抗美援朝的意义?三.合作探究“总之,我们认为应该参战,必须参战。
参战的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这是毛泽东说过的一句话,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毛泽东当时认为什么必须参战?中国最终以什么形式参战的?(2)参战的利益是什么?不参战有什么损害?四、达标训练1.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作战是在()A.1949年B.1950年C.1954年D.1955年2.“飞身堵枪眼”、舍死忘生夺胜利的战斗英雄牺牲在()A.邱少云、台儿庄战役B.董存瑞、辽沈战役C.罗盛教、渡江战役D.黄继光、上甘岭战役3.不属于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意义的是()A.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B.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C.为新中国的建设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D.标志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4.“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这是什么战争中的一首战歌()A抗日战争B北伐战争C抗美援朝D解放战争5.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的司令员是()A朱德B彭德怀C贺龙D刘伯承6.朝鲜战争中中国军民,五战五捷,并将美军赶回()附近A汉城B副山C金边D“三八线”7.黄继光是什么战役中的战斗英雄()A上党战役B辽沈战役C上甘岭战役D淮海战役8.遵守潜伏纪律壮烈牺牲的英雄是()A黄继光B邱少云C雷锋D赵尚志9.被誉为“最可爱的人”的是哪一个军队()A解放军B八路军C红军D志愿军10.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根本目的是()A.援助被侵略的弱小邻国B.迎战强大的美国C.打破外国封锁为解放台湾作准备D.保家卫国[来源:学科网]11.“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2课《抗美援朝》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2课《抗美援朝》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抗美援朝》是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的一课,主要讲述了1950年至1953年中国进行抗美援朝战争的经过和成果。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战争的背景、中国参战的原因、战争的过程和战争的影响。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背景和过程,认识到这场战争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以及中国在这场战争中所展现出的英勇和牺牲精神。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学习了相关的历史知识,对于战争和历史事件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对于抗美援朝战争的细节和背景可能还不够熟悉,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加深理解。
同时,学生可能对于战争的残酷性和牺牲精神有一定的困惑,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讲解来理解和感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于抗美援朝战争的认同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集体荣誉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难点:抗美援朝战争的意义和价值,以及战争中所展现出的英勇和牺牲精神。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查找相关资料,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2.合作学习: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探究学习:引导学生进行历史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4.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和阐述,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2.参考资料:相关的历史书籍、文章和视频。
3.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和教学软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和原因。
例如:“为什么中国要进行抗美援朝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2.呈现(1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抗美援朝战争的相关图片、视频和资料,向学生呈现战争的经过和情景。
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下册《第2课 抗美援朝》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下册《第2课抗美援朝》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2课抗美援朝》是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下册的一课,主要介绍了我国在1950年代进行的抗美援朝战争。
教材从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三个方面展开,详细阐述了这场战争的必要性和意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背景、过程和胜利的意义,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抗美援朝战争可能了解不多。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时,可能对战争的过程和影响产生兴趣,但对于战争的背景和意义可能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战争的背景,深入理解战争的意义,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掌握战争的主要史实。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历史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难点:抗美援朝战争的意义和学生的情感体验。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情感体验。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
3.合作探讨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下册。
2.课件: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的图片和资料。
3.视频:抗美援朝战争的相关视频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战争的历史背景。
同时,提出问题:“为什么我国要进行抗美援朝战争?”让学生思考并回答,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呈现(15分钟)利用课件详细介绍抗美援朝战争的过程,包括战争的起因、经过和胜利的标志。
在呈现过程中,穿插相关的历史事实和英雄事迹,让学生了解战争的艰苦性和伟大意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探讨抗美援朝战争的影响,包括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抗美援朝》精品教学设计

人教部編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抗美援朝》精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抗美援朝》是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我国在1950年至1953年期间,进行抗美援朝战争的历程。
教材从战争的背景、过程和结果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让学生了解这段历史,认识到抗美援朝战争在我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战争和历史事件有一定的认识。
但抗美援朝战争距离现在较远,学生对于这段历史的了解可能较为片面。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和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过程和结果,认识抗美援朝战争在我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和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过程和结果。
2.难点: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历史知识水平。
2.合作探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思维拓展能力。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抗美援朝战争的典型事件,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战争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4.情感教育:通过讲述英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2.课件:制作抗美援朝战争相关内容的课件,包括图片、文字、视频等。
3.视频资料:抗美援朝战争的纪录片、电影片段等。
4.板书设计:设计抗美援朝战争的时间线、战争过程等关键信息。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讲述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引导学生关注战争的原因和意义。
2.呈现(15分钟)展示抗美援朝战争的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战争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课抗美援朝教学设计
一、课程标准内容
认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正义性。
二、教学目标
了解中国政府派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
掌握抗美援朝的背景、过程、结果、胜利的原因和意义;掌握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
三、教材分析
《抗美援朝》是《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的第2课,承接上一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史实,主要介绍抗美援朝战争和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雄事迹。
这场战争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场战争,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巩固政权的重要举措之一。
当时的中国,刚刚解放、百废待兴,却面临着拥有原子弹、经济上和军事上号称世界第一的美国的威胁和侵略。
在中朝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最终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这场胜利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威望,赢得了和平建设的环境。
同时战争中涌现出了一系列英雄人物,黄继光、邱少云是其中杰出的代表,其伟大精神对当今社会而言都有极重要的教育意义。
四、学情分析
本课授课对象为八年级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自我意识迅速增强,有强烈的求知欲和表现欲,期待老师和同学的认可。
通过两年的课程改革学习实践,他们对历史事件、人物的分析理解能力日益增强,但思维角度不够全面,这就要求老师能指导学生以多种形式掌握丰富的课程资源,巧妙设计问题,多角度引导探究。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抗美援朝战争的大致过程和中国人民志愿军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难点:中国政府派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必要性和历史意义。
六、教学资源
资料片《百年中国──外交方略抗美援朝》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英雄赞歌》、《上甘岭》
《出兵朝鲜真相》作者:宋国涛人民日报出版社2015年出版
抗美援朝纪念馆官网
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六十八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在这首军歌的激励下跨过鸭绿江,义无反顾地投入到了抗美援朝的战斗中。
教师设问:同学们,为什么新中国在建国伊始就加入到这场战争?这场战争能避免吗?就让我们带着疑问去探究新中国成立后发生的首次战争——抗美援朝战争。
(利用音乐创设问题,吸引学生注意力,导入新课。
)
学习新课
决策篇
(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中国参战的原因
1950年6月,距离新中国成立还不满一年,全国人民正在按照党中央确立的关于恢复国民经济的方针部署,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国家建设。
然而,一场发生在中国近邻的战争——朝鲜内战爆发,打断了新中国建设的既定进程。
课堂设计:
历史影像厅——播放《百年中国──外交方略抗美援朝》视频。
问题探究:
(1)“三八线”的划分给朝鲜带来了什么后果?(指导学生阅读课后“知识拓展了解“三八线”,大致了解二战后两大阵营的对峙情况及新中国面临的国际局势,为学生分析出兵援朝的必要性提供依据。
)
(2)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有何反应?其目的是什么?(通过分析美国出兵朝鲜的真实意图,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以后抗美援朝的原因。
)
(3)面对突然袭来的战争,中国政府应不应该派兵入朝援助?
(学生思考的同时播放材料)
材料美国采取的一系列侵略政策直接威胁到新中国的安全:侵入朝鲜,战火烧到鸭绿江边,美国飞机在我国边境狂轰滥炸;美军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阻碍我国统一大业的完成;我国东北边境的损失。
学生通过材料分析:
(1)侵略者已经将战火烧到我国边境,我们必须奋起维护自己的安全;
(2)美国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公然干涉我国内政。
(3)美国出兵侵略朝鲜,中朝两国同属于社会主义国家,唇齿相依,唇亡齿寒,对此,我们只能坚决反抗!
(引导学生论从史出,引导学生去思考探究,说出想法,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材料的能力和探究、分析问题的能力。
)
教师归纳: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出征篇
(二)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
1950年10月,彭德怀受命指挥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
课堂设计:
战地小记者:请你以随军记者的身份报道抗美援朝战争的经过。
(强调上甘岭战役之艰难,体会在当时的情况下取胜之不易。
)(学生尝试以第一人称的口吻介绍战争的大致经过。
)(通过指导学生搜集、整理,讲述有关抗美援朝战争的大致经过,增强学生搜集、筛选、提炼资料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
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军民并肩战斗,发扬了不怕牺牲,不畏强暴的顽强斗争精神,连续发动了五次大规模的战役,把美军赶回到三八线附近。
(指导学生观察书上《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至第三次战役示意图》:要求掌握几个主要地点:三八线、上甘岭、鸭绿江、平壤、汉城。
培养学生读图、识图能力。
)
英雄篇
(三)战斗英雄黄继光和邱少云
抗美援朝期间,战士们抛头颅、洒热血,书写着一代英雄事迹。
课堂设计:
英雄巡讲台:请同学以演讲的形式说一说志愿军的英雄故事:烈火英魂——邱少云,舍身就义——黄继光。
(还可补充介绍毛岸英、罗盛教、王海、杨根思等英雄的事迹。
)(学生自己讲故事的形式,培养搜集、提炼资料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用英雄的故事让学生切身感知英雄精神之伟大。
)
教师设问:是什么精神使他们愿意献出年轻宝贵的生命?引导学生回答: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无私的国际主义精神。
教师进一步提升:这些英雄用他们美好的未来、博大的胸怀、高尚的情操建立了巍峨丰
碑,不愧为党的忠诚战士,不愧为中华民族的英雄儿女,祖国人民把一个崇高的称号——“最可爱的人”送给了他们。
(在学生的听、讲、问、说的过程中,完成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理解“最可爱的人”这个宝贵称呼的真谛。
)
上世纪50年代“最可爱的人”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新时代赋予这个称号新的内涵,在我们身边的最可爱的人是谁呢?——中国人民解放军。
在祖国最需要他们的地方,在人民最需要安全感的时候,总有他们的身影出现:98年洪灾、08年雪灾、汶川大地震、泥石流、洪灾等等,虽然和平时代没有炮火硝烟的考验,但他们仍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的精神,他们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
在过去的一年有一则新闻让我牢记在心:“地震男孩”担任黄继光班班长。
(展示新闻图片资料,用事实证明英雄精神代代相传,永垂不朽,在时事新闻中进行爱国拥军教育。
)胜利篇
(四)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经过三年的浴血奋战,中朝两国人民终于迎来了胜利。
1953年7月,美国侵略者被迫签署《朝鲜停战协定》,战争结束。
出示“1953年7月27日,‘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上将在朝鲜停战协议上签字”图片。
六十八年前的中国,是个刚刚解放、百废待兴的国家,但她却面临着拥有原子弹、经济上和军事上号称世界第一的美国的侵略。
通过《中美双方国力对比》对比,感知胜利的来之不易,体会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珍惜现在的和平环境。
在中朝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最终取得了抗美援朝这场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课堂设计:
百家小论坛:是什么原因让我们战胜如此强大的对手?(即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原因是什么?)(教师引导从战争的性质、领导人的指挥能力、志愿军的作战的勇敢、广大人民的态度,中朝军民的配合等角度分析。
培养学生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
)
现实篇
问题探究:
彭德怀说:“西方侵略者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结合你所学过的中国近代史,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和认识。
抗美援朝战争的现实意义?
(结合课后思考题,培养学生通过学习,联系现实,解决、思考现实问题的能力。
)学生讨论回答。
中国人民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达到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目的。
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国的立国之战,志愿军将士用鲜血和生命震慑住了侵略者,使得后来很多有野心的大国不敢轻易地侵略中国,为中国几十年的和平发展奠定了基础。
这场战争极大地提高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际威望,奠定了新中国在亚洲和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地位,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保家卫国,我们绝不含糊,属于我们的领土,一寸都不能少!界线即是底线!
作为新时期的青年人,抗美援朝精神是代代相传的优秀精神财富,必由我们发扬光大,坚持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