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轴承最佳工作游隙的确定

合集下载

圆锥滚子轴承的工作游隙计算方式

圆锥滚子轴承的工作游隙计算方式

圆锥滚子轴承的工作游隙计算方式工作游隙是指在安装轴承时,内外圆锥面之间的间隙大小。

由于轴承在工作过程中会受到载荷和温度等因素的影响,所以需要设置合适的工作游隙,以确保轴承在工作时的正常运转。

工作游隙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两种:理论计算和经验计算。

理论计算方法:理论计算方法主要是根据轴承的几何形状和工作条件来计算工作游隙。

具体步骤如下:1.确定设计载荷和工作转速,这是计算工作游隙的前提条件。

2.根据轴承的几何参数(内外圆锥面的锥度角、半径等)计算轴承的基本额定载荷。

3.根据轴承的几何参数和基本额定载荷,计算应力分布情况。

4.根据轴承的应力分布情况,计算工作游隙。

经验计算方法:经验计算方法主要是根据实际应用中的经验数据和轴承制造商提供的工作游隙范围来选择合适的工作游隙。

一般来说,经验计算方法适用于一些特定的应用场景,如高速运转、高温环境等。

具体步骤如下:1.根据轴承制造商提供的技术参数和工作条件,选择合适的工作游隙范围。

2.根据轴承的内径和外径,选择合适的工作游隙值。

3.根据实际应用的载荷和转速等因素,调整工作游隙值。

无论是理论计算方法还是经验计算方法,都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工作游隙的计算结果应该在允许范围内。

2.工作游隙的设置应该在装配过程中进行,并且要保证轴承的内外圆锥面与滚动体(滚子)之间有足够的间隙。

3.在装配时,要使用专用的工具和装配润滑剂,以确保轴承的正常安装和润滑。

总之,圆锥滚子轴承的工作游隙是确保其正常工作的关键之一、通过正确的计算和设置,可以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减少故障和维修成本。

滚动轴承径向游隙的合理确定

滚动轴承径向游隙的合理确定

12 轴 承 内、外 套 圈 与轴 颈 和 轴 承 座 的 过 盈 配合 . 对径 向工 作游 隙的影 响
轴承的内、外套圈分别与轴颈和轴承座以过盈 配合装配联接在一起。过盈量将引起轴承原始游隙 的变化 ,形成装配游隙。内圈与轴颈的过盈配合使 其略为胀 大 ,而外圈与轴 承座 的过盈配合使其 收 缩 ,总的影响结果使轴承的径向游隙减小。
1 滚动轴承径 向工作游隙的影 响因素
11 滚 动体 与 内、外 套 圈 的弹 性 接 触 变 形对 径 向 .
々 。 ‘ 。 ‘ ・ ‘ 0 ‘ ‘ ● ‘ ‘ ‘
作用下 ,滚动体与内、外套圈的弹性接触变形的结

时的避震考虑。但是 ,在装卸或倾翻满载货物的集 装箱时 ,往往会引起震荡 ,为此 ,专 门设计 1 个后
() 9
式 中 a — 润 滑 油 的压 粘 系 数 ,取 a=22× — .
爰 d {] o 2
虫 。

1 0~ , 1 /MP a
叩 0 ——润滑 油在大气 压 力下 的动力 粘度 ,
MPa s ・
滚子与内、外套圈滚道之间的平均线
理 图略 。
()操纵设 备 操纵设备安置于驾驶座左 侧 , 7 操作者坐在驾驶室内或站在地面均可操作 。主要功 能包括 :控制伸缩臂的伸展或收缩 ( 向前牵引或 向 后推动集装箱 ) ;摆动 1 号机架 ( 、2 提升 、放下或 倾倒集装箱) ;伸 出或收 回后轮轴稳定器 。 ()动力传动系统 上述动作 由液压缸驱动完 8 成 ,液压系统 的动力取 自于汽车发动机 , 通过离合 器带动变速箱工作 ,取力器 ( . . )的开启 由电 P T0 磁气控阀控制,输出转速为 1 0 rn 0r i。当取力器 5 / a

滚动轴承游隙的调整方法

滚动轴承游隙的调整方法

滚动轴承游隙的调整方法
滚动轴承游隙的调整方法取决于具体的轴承类型以及使用情况,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调整方法:
1. 加大或减小轴承安装时的压力:通过适当加大或减小轴承安装时的压力,可以改变游隙的大小。

通常,增大挤入量可以减小游隙,减小挤入量可以增大游隙。

2. 调整轴承的内圈、外圈尺寸:根据实际的工作情况,可以对轴承的内圈和外圈尺寸进行适量的调整,以改变游隙的大小。

通常,加大内圈和外圈之间的间隙可以增大游隙,减小间隙则相反。

3. 更换轴承盖的密封件:轴承盖的密封件可以影响游隙大小的稳定性,因此更换合适的密封件可以改变轴承的游隙。

4. 调整轴承的安装位置:通过调整轴承的安装位置可以改变轴承的游隙。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可以使用偏心盘、扳手等工具来微调轴承的安装位置。

5. 更换轴承:如果调整以上方法都不能满足要求,或者轴承已经磨损严重,就必须更换轴承。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不同类型的轴承,游隙的调整方法和操作过程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调整前需要了解具体的调整方法和注意事项,以避免损伤轴承或者出现故障。

滚动轴承的游隙

滚动轴承的游隙

滚动轴承的游隙所谓滚动轴承的游隙,是将一个套圈固定,另一套圈沿径向或轴向的最大活动量。

沿径向的最大活动量叫径向游隙,沿轴向的最大活动量叫轴向游隙。

一般来说,径向游隙越大,轴向游隙也越大,反之亦然。

按照轴承所处的状态,游隙可分为下列三种:一、原始游隙轴承安装前自由状态时的游隙。

原始游隙是由制造厂加工、装配所确定的。

二、安装游隙也叫配合游隙,是轴承与轴及轴承座安装完毕而尚未工作时的游隙。

由于过盈安装,或使内圈增大,或使外圈缩小,或二者兼而有之,均使安装游隙比原始游隙小。

三、工作游隙轴承在工作状态时的游隙,工作时内圈温升最大,热膨胀最大,使轴承游隙减小;同时,由于负荷的作用,滚动体与滚道接触处产生弹性变形,使轴承游隙增大。

轴承工作游隙比安装游隙大还是小,取决于这两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有些滚动轴承不能调整游隙,更不能拆卸,这些轴承有六种型号,即0000型至5000型;有些滚动轴承可以调整游隙,但不能拆卸,有6000型(角接触轴承)及内圈锥孔的1000型、2000型和3000型滚动轴承,这些类型滚动轴承的安装游隙,经调整后将比原始游隙更小;另外,有些轴承可以拆卸,更可以调整游隙,有7000型(圆锥滚子轴承)、8000型(推力球轴承)和9000型(推力滚子轴承)三种,这三种轴承不存在原始游隙;6000型和7000型滚动轴承,径向游隙被调小,轴向游隙也随之变小,反之亦然,而8000型和9000型滚动轴承,只有轴向游隙有实际意义。

合适的安装游隙有助于滚动轴承的正常工作。

游隙过小,滚动轴承温度升高,无法正常工作,以至滚动体卡死;游隙过大,设备振动大,滚动轴承噪声大。

从制造到安装到使用,其游隙的变化滚动轴承在制造时按合同是有规定的游隙的,这个游隙一般称为原始游隙;而该轴承在主机上安装时,由于某个套圈有过盈配合,导致轴承游隙值减小,这一经过安装后形成的游隙被叫做安装游隙;经过运转,轴承零件温度升高,体积发生变化,又因与轴承相配的轴或壳岁温度的升高也发生伸长现象,这导致轴承的游隙再度发生变化,这个工作起来的游隙被叫做工作游隙。

轴承游隙选择说明及游隙对照表

轴承游隙选择说明及游隙对照表

轴承游隙选择说明及游隙对照表滚动轴承的游隙分为径向游隙ur和轴向游隙ua。

它们分别表示一个套圈固定时,另一套圈沿径向和轴向由一个极限位置到另一个极限位置的移动量。

各类轴承的径向游隙ur和轴向游隙ua之间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如图1 所示。

径向游隙又分为原始游隙、安装游隙和工作游隙。

原始游隙指未安装前的游隙。

各种轴承的原始游隙分组数值见表1〜表7.合理的轴承游隙的选择,应在原始游隙的基础上,考虑因配合、内外圈温度差以及载荷等因素所引起的游戏变化,以使工作游隙接近于最佳状态。

由于过盈配合和温度的影响,轴承的工作游隙小于原始游隙。

0组径向游隙值适用于一般的运转条件、常规温度及常用的过盈配合,即对球轴承不得超过j5、k5(轴)和J6 (座孔);对滚子轴承不得超过k5、m5 (轴)和 K6 (座孔)。

当采用轴较紧配合、内外圈温差较大、需要降低摩擦力矩及深沟球轴承承受较大轴向载荷或需改善调心性能的场合,宜采用3、4、5组游隙值;当旋转精度要求较高或需严格限制轴向位移时,宜采用2组游隙值。

对于球轴承,最适宜的工作游隙是趋于0。

对于滚子轴承,可保持少量的工作游隙。

在要求支撑刚性良好的部件中(例如机床主轴),轴承应有一定的预紧。

角接触球轴承、圆锥滚子轴承以及内圈带锥孔的轴承等,由于结构特点可以在安装或使用过程中调整游隙。

表1 深沟球轴承的径向游隙(GB/T4604-1993)(口 m)Rm表2圆柱孔调心球轴承的径向游隙(08/14604-1993)Rm表3圆锥孔调心球轴承的径向游隙(08/14604-1993)um表4圆柱孔圆柱滚子轴承的径向游隙(08/14604-1993)注:滚针轴承的径向间隙:除冲压外圈滚针轴承和重系列滚针轴承外,有内、外圈和保持架的滚针轴承采用本表中给出的圆柱滚子轴承的径向游隙值。

有内、外圈的重系列滚针轴承和内圈作为一个分离零件交货的有保持架滚针轴承,其径向游隙由内圈滚道直径和滚针组件内径决定。

滚动轴承游隙的选择与调整及实例分析

滚动轴承游隙的选择与调整及实例分析

滚动轴承游隙的选择与调整及实例分析阐述了轴承游隙对于轴承振动、噪声、寿命的影响;轴承游隙的概念;轴承初始游隙、安装游隙、工作游隙的概念及关系;并结合公司实际,举例分析径向游隙的计算与选择。

标签:滚动轴承;径向游隙1、前言轴承是许多机械设备的关键部件,一旦轴承失效,将会引起严重后果。

轴承的游隙对轴承的使用寿命有着重要影响,过大或过小都会引发轴承故障。

过大的游隙会造成系统运转精度降低,振动和噪声增大,同时使轴承承载能力降低,缩短轴承使用寿命;过小的游隙会使轴承生热增多,导致系统温度过高,甚至烧损轴承,引发故障,所以科学合理地计算并选择适当游隙是十分重要的工作。

2、轴承的游隙轴承的游隙可分为径向游隙和轴向游隙。

所谓径向(轴向)游隙是指轴承无外负荷作用时,内外圈的相对位移量,即将轴承内圈或外圈固定,另一套圈从一个极限位置至另一极限位置的距离。

径向位移量称为径向游隙,轴向位移量称为轴向游隙。

在GB/T4604 《滚动轴承径向游隙》中,滚动轴承的径向游隙是根据轴承的结构类型,分别规定了若干不同组别的游隙值。

每个组别中均有一个基本组C0,还有若干较小和较大游隙组。

基本游隙组可满足大多数轴承使用场合,但并非所有情况都适用,尤其是如今机械设备向重载轻量化发展,校核轴承游隙越发重要。

轴承的轴向游隙可以根据轴承的配置作具体调整,装配时要十分注意轴向游隙大小的控制。

3、径向游隙的选择3.1、工作游隙的概念轴承的游隙也可分为初始游隙、安装游隙和工作游隙三种。

初始游隙是指轴承出厂时的游隙,即供货游隙。

安装游隙是指轴承安装后的游隙,一般而言,轴承的内、外圈与轴和轴承座孔间存在过盈或者过渡关系,由于配合作用一般内圈胀大,外圈缩小,安装完成后会吃掉部分轴承游隙,所以安装游隙要比初始游隙小。

工作游隙是指轴承在设备正常运转时的游隙,工作游隙的数值很难用测量的手段获得。

轴承在运转过程中,内外圈温度均会升高,但是由于内外圈的散热情况不同,内圈通过轴散发热量,外圈通过轴承座散发热量,外圈的散热情况要比内圈好,所以内外圈会产生温差,一般内圈温度要高于外圈温度5~10℃,如果轴承工作于高速下,温差会更大,这样会进一步减小轴承的游隙,所以工作游隙又比安装游隙小。

滚动轴承最佳工作游隙的确定及分析

滚动轴承最佳工作游隙的确定及分析


G u o C h a n g— j i a n l b Z h a o L i a n—c h u n
( 1 a . C & U A m e i r c a s , L L C, MI 4 8 1 7 0, A m e i r c a ; 1 b . R & D C e n t e r , C & U G r o u p ,S h a n g h a i 2 0 1 4 1 1 , C h i n a ; 2 . S h ng a h a i F & S
De t e r mi na t i o n a n d An a l y s i s o n o f O pt i m um W o r k i ng Cl e a r a nc e
f o r Ro l l i n g Be a r i ng s
Ba i Xu e —f e n g h
be a r i n g s .
Ke y wo r ds :r o l l i n g b e a r i n g ; c l e a r a n c e ; l o a d d i s t ib r u t i o n; 6 r o r u l e
游 隙对 滚 动轴 承 的 综 合性 能 具 有 十 分 重 要 的
B e a i r n g T e c h . C o . , L t d . , S h a n g h a i 2 0 1 1 0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0 ,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T h e w o r k i n g c l e a r nc a e f o r r o l l i n g b e a r i n g s i s a s s o c i a t e d w i t h t h e l o a d d i s t ib r u t i o n f a c t o r .T he b e a r i n g s a r e a b l e t o a c h i e v e l o n g e r f a t i g u e l i f e w h e n t h e f a c t o r i s 0 . 7~0 . 8, S O t h e o p t i mu m wo r k i n g c l e ra a nc e i s t h a t ma k i n g t h e l o a d d i s t i r ・ b u t i o n f a c t o r i n t h e b e s t r a n g e .T h e i mp o r t a n t f a c t o r s a r e a n a l y z e d, s u c h a s i f t , t e mp e r a t u r e,ma t e ia r l nd a o t h e r f a c t o r s , wh i c h a f f e c t t h e w o r k i n g c l e a r a n c e .T h e t h e o r e t i c l a c a l c u l a t i o n mo d e l f o r c lc a u l a t i n g wo r k i n g c l e ra a nc e o f b e a r i n g s i s e s — t bl a i s h e d a c c o r d i n g t o 6 r o r u l e .F i n ll a y , n a e x a mp l e i s g i v e n t o i n t r o d u c e t h e c lc a u l a t i o n me t h o d or f wo r k i n g c l e ra a n c e o f

轴承游隙

轴承游隙

选择轴承游隙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轴承的工作条件,如载荷、温度、转速等;2、对轴承使用性能的要求(旋转精度、摩擦力矩、振动、噪声);3、轴承与轴和外壳孔为过盈配合时导致轴承游隙减小;4、轴承工作时,内外套圈的温度差导致轴承游隙减小;5、因轴和外壳材料的膨胀系数不同,导致轴承游隙减小或增大。

6、根据使用经验,球轴承最适宜的工作游隙为近于零;滚子轴承应保持有少量的工作游隙。

在要求支承刚性良好的部件中,轴承允许有一定数值的预紧力。

这里特别指出,所谓工作游隙,是指轴承在实际运转条件下的游隙。

还有一种游隙叫原始游隙,是指轴承未安装前的游隙。

原始游隙大于安装游隙。

我们对游隙的选择,主要是选择合适的工作游隙。

阀门进口泵7、国家标准规定的游隙值分为三组:有基本组(0组)、小游隙辅助组(1、2组)和大游隙辅助组(3、4、5组)。

选择时,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宜优先选用基本组,便可使轴承得到合适的工作游隙。

当基本组不能满足使用要求时,则应选用辅助组游隙。

大游隙辅助组适用于轴承与轴和外壳孔采用过盈配合,轴承内外圈温差较大,深沟球轴承需要承受较大轴向负荷或需改善调心性能,心及要求提高极限转速和降低轴承摩擦力矩等场合;小游隙辅助组适用于要求较高的旋转精度、需严格控制外壳孔的轴向位移,以及需减少振动和噪声的场合。

游隙是滚动轴承能否正常工作的一个重要因素,分为轴向游隙和径向游隙。

选择适当的游隙,可使载荷在轴承滚动体之间合理分布;可限制轴(或外壳)的轴向和径向位移,保证轴的旋转精度;能使轴承在规定的温度下正常工作;减少振动和噪声,有利于提高轴承的寿命。

因此。

在选用轴承时,必须选择适当的轴承游隙。

一、按滚动轴承尺寸大小分类分为:(1) 微型轴承----公称外径尺寸范围为26mm以下的轴承;(2) 小型轴承----公称外径尺寸范围为28-55mm的轴承;(3) 中小型轴承----公称外径尺寸范围为60-115mm的轴承;(4) 中大型轴承----公称外径尺寸范围为120-190mm的轴承(5) 大型轴承----公称外径尺寸范围为200-430mm的轴承;(6) 特大型轴承----公称外径尺寸范围为440-2000mm轴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滚动轴承最佳工作游隙的确定Ξ胡鹏浩 费业泰 黄其圣(合肥工业大学仪器仪表学院 合肥 230009)摘要 滚动轴承工作过程中,轴承的热变形将改变轴承的工作游隙,使轴承实际工作性能背离设计者的设计思想,这里从理论上深入研究和分析了热变形对滚动轴承工作游隙的影响,并研究了装配应力及旋转速度对游隙变化的影响,研究成果可根据轴承的实际工作温度、旋转速度、装配应力,计算出合适的初始游隙,进而可以保证轴承在具体的工作条件下处于最佳的工作游隙状态。

关键词 滚动轴承 游 隙 热变形The D eterm i na tion of Opti m u m work i ng W i ndage about Roll i ng Bear i ngH u Penghao Fei Yetai H uang Q isheng(S chool of Instrum entation,H ef ei U niversity of T echnology,H ef ei230009,Ch ina)Abstract In w o rk ing conditi ons,the therm al defo rm ati on of ro lling bearing w ill change the w indage,so the w o rk ing perfo rm ance w ill derive from the design.T he influence of temperature variati on,assem bling stresses and ro tating velocity on the w indage variati on is studied.A cco rding to w o rk ing temperature,ro tating speed, assem bling stress,the conclusi on w ill p rovide suitable o riginal w indage to m ake bearing w o rk in op ti m al w indage perfo rm ance.Key words Ro lling bearing W indage T herm al defo rm ati on1 引 言轴承工作过程中,摩擦热产生于两套圈之间,并分别向轴承套圈、轴承座、支承轴传递,由于内、外套圈,滚动体和支承轴的温度变化规律不一致,它们会产生不同规律的热变形,内圈的热变形将使其与轴颈配合的有效过盈量减小,外圈的热变形会加大其与轴承座的有效过盈量,同时内、外圈和滚动体的热变形会改变轴承的工作游隙和装配时确定的预紧负荷,使轴承实际工作性能背离设计者的设计思想。

轴承制造者和使用者对轴承的热变形也极为重视,也有一些理论分析的成果和应用实例问世,但总体上缺乏系统的研究[1,2]。

在此重点讨论轴承在稳定温度场下的热变形情况及其对轴承游隙的影响规律。

稳态下的轴承,其内外圈简化成厚壁圆筒来分析是可行的,在有关轴承的专著和文献中均使用这种分析,而且实验和实践中也有验证[3,4]。

此外研究了装配应力及旋转速度对游隙变化的影响。

根据研究结论可定量分析出工作条件所带来的游隙的变化,这样可通过选择合适的初始游隙来保证该轴承工作中处于最佳的游隙状态,最后介绍了该理论的实际应用。

2 游 隙滚动轴承的游隙是指轴承套圈沿径向或轴向由一极限位置向另一相对极限位置移动的尺寸。

它分为径向游隙和轴向游隙两种,制造者和使用者多按照径向游隙制造和选用轴承[2]。

轴承使用者有时会误认为轴承一有游隙就会影响精度,其实是没有分清游隙和精度的区别,游隙的存在是保证轴承寿命,减小摩擦、振动、噪声,保证负荷均匀分布的客观需要。

当然,游隙的第23卷第5期增刊 仪 器 仪 表 学 报 2002年10月Ξ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075023)。

选取对轴承的工作精度是有影响的,问题是如何根据轴承的实际工作条件去确定合适的游隙。

在设计和应用中,一般按照轴承的安装使用环节或状态,将径向游隙分为初始游隙、安装游隙和工作游隙。

原始游隙u ro 是指轴承成品的合套游隙;安装游隙u rA 是指轴承安装于轴颈和轴承座孔后的游隙;工作游隙u rF 是指轴承处于稳定运转状态时的游隙。

影响轴承安装游隙的主要因素是轴颈和座孔与轴承之间的过盈配合将导致游隙减小∆A ;而影响轴承工作游隙的主要因素有轴承的温度变化、旋转离心力等。

设轴承温度变化所导致的游隙变化量为∆T ,三种游隙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u rA =u r O -∆A u rF =u rA +∆T u rO =u rF +∆A -∆T(1)轴承制造者确定游隙的过程从本质上说就是利用式(1),在考虑轴承通常装配条件和正常工作温度范围的基础上,反求出最佳的初始游隙,为使用者提供合适的轴承;而对于轴承使用者来讲则是利用式(1),根据轴承的具体工作条件去选择合适的初始游隙并施以适当的过盈配合,以保证轴承在工作中有最佳的工作游隙。

3 工作游隙的变化规律3.1 过盈配合引起的套圈变形量轴承的内外圈分别与轴颈和外壳孔以过盈配合装配联结在一起(图1),∃1、∃2为轴颈和内圈、外壳孔和外圈之间的过盈量,该过盈配合将在配合面处将产生装配应力,内圈承受内压P 1,外圈承受外压P 2。

对于不同种类的轴承,其不同形状的轴向截面可以等效为等截面积的矩形,因此,可将内、外圈视为厚壁圆筒。

图1 轴承的装配环境3.1.1 内圈变形量:根据弹性理论[4]可得出内圈与轴颈之间的装配应力为:P 1=∃12r 11E 1(1-Λ1)+1E 2R 21+r 21R 21-r 21+Λ2(2)式中:E 1、E 2—轴颈和轴承套圈材料的弹性模量Λ1、Λ2—轴颈和轴承套圈材料的泊松比r 1、R 1—分别为轴承内圈的内、外半径图2 内圈受压当轴颈和轴承内圈的材料为钢时,可取E 1=E 2=E ,Λ1=Λ2=Λ,上式简化为:P 1=E ∃1(R 21-r 21)4r 1R 21(3)如图2所示,轴承内圈一般旋转,其应力和变形除受装配应力影响外,还受离心力的影响,可将其视为旋转圆盘,其位移微分方程为:d 2u dr2+1r du dr -u r 2=Θ(1 Λ2)Ξ2r E (4)式中:Θ—材料密度 Ξ—角速度 E —弹性模量该微分方程的通解为:u =D 1r +D 2r -Θ(1-Λ2)Ξ28Er3(5)D 1、D 2为积分常数,由边界条件确定内圈径向应力为:Ρr =ED 11-Λ-ED 2(1+Λ)r 2-Θ(3+Λ)Ξ2r 28(6)边界条件为:r =r 1,Ξ=0时,Ρr =-P 1r =R 1时,Ρr =0将两个边界条件分别代入式(6),可联立解得:D 1=1-ΛE (R 21-r 21)Θ(3+Λ)Ξ2R 418+P 1r 21(7) D 2=(1+Λ)R 21r 21E (R 21-r 21)Θ(3+Λ)Ξ2R 218+P 1(8)将式(7)、(8)代入式(5),可求得内圈外滚道的径向位移(变形量)为:∃R 1=u r=R 1=2P 1R 1r 21E (R 21-r 21)+ΘΞ2R 31[(1-Λ)R 21+2(1+Λ)r 21]4E (R 21-r 21)(9)3.1.2 外圈装配变形量外圈静止,同样可得外圈的装配应力为:P 2=E ∃22R 2·(R 22-r 22)(b 2-R 22)2R 22(b 2-r 22)(10)根据弹性理论[4]同样可求得,在外压P 2作用下,外圈内滚道的径向位移(变形量)为[5]:∃r 2=u r2=-2R 22r 2P 2E (R 22-r 22)(11)3.2 温度变化引起的套圈变形量轴承工作过程中,内圈由于散热条件差,很快就处43仪 器 仪 表 学 报 第23卷 于热平衡,可将内圈视为作等温体;而外圈和轴承座散热条件较好,外圈内、外壁之间存在温差,可视为非均匀稳定温度场来讨论。

设外圈内滚道温升为T 1,外圈外径处温升为T 2,且T 1>T 2,则根据热传导理论[6],在任意半径r 处的温升为:T =T 1+T 2-T 1ln (r 2 R 2)·ln (r 2 r )(12)根据文献[7],经冗长的推导后,可求得外圈内滚道的径向热位移为:∃r ′2=u r=r 2=2r 2ΑR 22-r 22∫R 2r 2T rdr =r 2Α(T 2R 22-T 1r 22)R 22-r 22+(T 2-T 1)r 2Α2ln (r 2 R 2)(13)式中:Α—轴承套圈材料的线热膨胀系数内圈视为等温体,设其温升为T 3,则内圈外滚道热位移为:∃R 1′=ΑR 1T 3(14)此外,温度升高时,滚动体的直径也会增大,致使游隙进一步减小,取滚动体工作温升为T 1和T 3的平均值,则滚动体直径的变化量为:∃d =d ΑT 1+T 32(15)根据轴承径向游隙的定义,游隙的变化量可表示为:∆=4×(∃r 2+∃r 2′-∃R 1-∃R 1′-∃d )(16)4 应 用图3 主轴前后轴承的选择某机械主轴选用如图所示的轴承,其配合和有关尺寸如图所示,前轴承为416GB 276—89单列向心球轴承,后轴承为2416GB 283—87圆柱滚子轴承。

选这样的结构主要考虑温度升高后,主轴在轴向方向上可自由向后伸长。

前轴承初始游隙选用12~36Λm 的基本组、后轴承初始游隙选用10~60Λm 的辅助组。

工作转速2000r m in ,使用中温升较高,相对于标准温度20℃,后轴承温升约为:T 1=40℃ T 2=35℃ T 3=55℃,前轴承:T 1′=45℃ T 2′=40℃ T 3′=60℃。

在设计第二台样机时,进行了以下计算,重新选择了初始游隙:(轴承钢E =2107×105M Pa ,Α=1116×10-6(1 ℃),Λ=013,Θ=718×106g m 3,与轴颈的平均过盈量∃1=19Λm ,与轴承座的平均过盈量∃2=8Λm )。

后轴承:本身的结构和力学模型中的厚壁圆筒十分接近,可直接计算,根据是式(2)、(8)、(9)、(10)、(11)得:∃R 1=615Λm ∃r 2=-310Λm ;根据式(13)~(15)得:∃r 2′=3618Λm ∃R 1′=3810Λm ∃d =1312Λm ,根据式(16),其工作游隙将减小9517Λm 。

前轴承:因该轴承为向心球轴承,首先应将其套圈和钢球换算为等截面积的矩形截面,其当量尺寸为:R 1′=5918mm 、r 2′=85mm ,d ′=2014mm ,经同样计算得,其工作游隙将减小9318Λm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