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旅游者决策过程
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理论各个阶段的特征

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理论各个阶段的特征第一章绪论闲暇是指人们扣除谋生活动时间、睡眠时间、个人和家庭事物活动时间之外剩余的时间。
换言之,闲暇是指个人不受其他条件限制,完全根据自己的意愿去利用或消磨的时间。
游憩一般是指人们在闲暇时间所进行的各种活动。
游憩可以恢复人的体力和精力,它包含的范围极其广泛,从在家看电视到外出度假都属于游憩。
旅游就是在闲暇时间所专门从事的休憩活动的一部分,就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产生的一种社会经济文化现象,就是人类物质文化生活的一个部分。
旅游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必须返回定居或工作的地方,较长时间地抵达某个目的地展开活动。
同时,旅游目的地必须提供更多各种旅游招待设施以满足用户其须要。
第二章旅游地理学发展史旅游地理学的发展趋势国外:1.各国学者对自己研究领域的称谓虽略有区别,但总的趋势是将研究视野放到闲暇时间从事的所有活动,而重点则是旅游活动;2.研究旅游和休闲的地理学者中大部分还有其他研究领域,如农业,城市和区域规划,交通等;3.地理学者对旅游的研究从传统的以资源研究,土地利用研究为重,转移到以服务设施的空间经济分析,旅游者的空间行为与旅游目的地的推销,大区域旅游开发与规划,旅游对于区域自然,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影响过程与机制为研究主题;4.理论和实用研究并重;5.参与多学科性的融合研究,注重新的技术手段的运用。
国内:1.必须著重学科基本概念的研究和应用领域;2.在研究内容上,必须从目前对资源,旅游研发的区域社会经济条件研究居多,扩展到从相互联系的角度对资源,市场,环境的系统研究;3.在研究方法上,必须秉持理论研究与新颖研究结合的宗旨;4.在研究方式上,必须倡导跨学科性的合作研究,旅游地理学者应当主动稀释相连学科(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的科学知识和研究方法。
第三章旅游者行为游客:指因为消闲、娱乐、观光、探亲访友、购物、专门从事经济、文化、体育、宗教等活动返回居住地地至其他地(国),已连续停留时间不少于12个月,并主要目的不是通过所专门从事活动赢得报酬的人。
旅游者决策过程最新PPT课件[文字可编辑]
![旅游者决策过程最新PPT课件[文字可编辑]](https://img.taocdn.com/s3/m/c6852529aef8941ea66e0556.png)
.
15
2.个性心理:一个人在活动中所表现出 来的比较稳定的,带有倾向性的各种心 理特征和总和。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 心理特征。
回顾:个性倾向性包括?个人在社会生 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思想倾向(需要, 动机,兴趣,态度,信念,世界观) 个性心理特征:一个人所具有的持久的, 稳定的心理特点。性格,气质和能力。
我们再来学习旅游者决策就很容易
了,本章节的重点将放在了解旅游
消费观念和旅游者决策时具体心理
过程,影响因素则要求大家结合前
面. 学到的内容自行理解。
4
第一节 旅游者消费观念的演进
旅游者的决策过程: 旅游需要的唤醒 ——寻找旅游信 息——评价旅游行为 ——决定购 买——购买后行为
.
5
影响 影响 旅游消费观念 ——旅游决策——旅游行为
article which is not expensive is accounted not beautiful) 既然把自己定位于最贵,那肯定 有最尊贵的客人上门。
eg:海南普通旅游线路和豪华旅游 线路差价在 500 以上,但追求放 松的人不一定会选择低价的,满 足客人的要求,客人就愿意消费。
.
? 问题:为什么箕子会为此忧心忡忡? ?
.
18
答案:
有的大臣莫名其妙地问他原因,箕子回答说: “纣王用象牙做筷子,必定再不会用土制的瓦
罐盛汤装饭,肯定要改用犀牛角做成的杯子和 美玉制成的饭碗;有了象牙筷、犀牛角杯和美
玉碗,难道还会用它来吃粗茶淡饭和豆子煮的 汤吗?大王的餐桌从此顿顿都要摆上美酒佳肴
.
14
一般来说,人的心理过程三个方面是协调一致 的,(正向或负向一致) 正向:法国是浪漫之都,景美食美人美 —强烈 喜爱情感—有机会就会去旅游 负向:随地扔东西街道很脏 —鄙视此行为—不 会乱丢东西 不一致:巴厘岛风景优美(喜欢) —发生炸弹 事件—放弃,很长时间都不再想去
旅游市场营销第六章旅游市场价格策略课件

二、旅游产品价格的特殊形式
1.旅游差价 旅游差价是指同种旅游产品,由于在时间、地
点、质量、销售环节等方面的差异而引起的价 格差额。 一般情况下,旅游差价主要有地区差价、季节 差价、质量差价、机会差价和批零差价五种。
(1)地区差价。旅游地区差价是指同种旅游产品在不同 地区销售所形成的价格差额。
(2)旅游季节差价。是指同种旅游产品在不同的季节 销售所形成的价格差额。
(3)旅游质量差价。是指同类旅游产品由于质量不同而 产生的价格差额。
(4)旅游机会差价。对于一些优惠活动,有时间的限 制,或者其他方面的限制,那么,这种优惠价格对每 个人的机会就不是同等的。
(5) 旅游批零差价。是指同种旅游产品批发价格与零 售价格之间的差额。
旅游企业在采取此种定价目标时,往往采用低价格策 略,吸引更多的旅游消费者。
4.稳定市场价格目标
这是指旅游企业为了保护自己,避免不必要的价格竞 争,牢固地占有市场,在旅游产品的市场竞争和供求 关系比较正常的情况下,以稳定的价格取得合理的利 润。
经营同一种或同一类旅游产品的主要旅游企业,相互 默契地制定较为稳定的价格,以消除价格战,市场中 的其他企业则往往与这些实力雄厚或市场占有率最大 的企业保持一致的价格,而不轻易变动。
3.市场占有率目标
市场占有率是一个企业的产品销售量占该行业总销售 量的百分比。销售量可以以销售额或销售数量来衡量。
企业市场占有率的高低,是一个企业市场竞争力大小 的反映,标志着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所处的地位。同 时,客源即是财源,市场占有率的大小还代表着潜在 利润的多少。因此,保持并逐步扩大市场占有率是旅 游企业在竞争中惯常使用的定价目标。
3.旅游包价
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通过旅游产品零售商购 买的满足其全部旅游活动所需的旅游产品的价 格,称为旅游包价,它等于这些旅游产品单价 之和再加上旅游零售商、批发商的自身经营成 本和利润。
探讨旅游者的心理偏好与行为特征

探讨旅游者的心理偏好与行为特征旅游者的心理偏好与行为特征一直是旅游行业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了解旅游者的心理偏好和行为特征,可以帮助旅游从业者更好地调整旅游产品和服务,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下面将探讨旅游者的心理偏好与行为特征,从而为旅游业提供有益的参考。
首先,旅游者的心理偏好是指旅游者对旅游活动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念。
心理偏好直接影响着旅游者对目的地的选择和对旅游产品的购买决策。
一般来说,旅游者在选择目的地时,会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文化和历史因素:很多旅游者倾向于选择那些具有独特文化和历史背景的目的地,他们希望能够感受到不同文化的魅力,体验历史的沉淀。
2. 自然景观:大自然的美景总能吸引着旅游者的眼球,他们喜欢到那些有着壮丽山水和丰富生态的地方去旅游,享受身心放松的感觉。
3. 娱乐和购物:有些旅游者对于旅游的目的是寻找娱乐和购物的机会,他们更喜欢去那些有着丰富娱乐和购物设施的城市。
其次,旅游者的行为特征指的是旅游者的旅游消费行为和旅游决策行为。
了解旅游者的行为特征,可以帮助旅游从业者更好地满足旅游者的需求,提供更好的旅游产品和服务。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旅游者行为特征:1. 个体差异:每个旅游者都有自己独特的旅游偏好和需求,因此旅游从业者需要提供多样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以满足不同旅游者的需求。
2. 决策过程:旅游者的决策过程通常包括信息搜索、评估、选择和满意度评价等阶段。
旅游从业者可以通过了解旅游者的决策过程,优化旅游产品的信息传递和呈现方式,提高旅游者的满意度。
3. 消费行为:旅游者的消费行为主要涉及预订旅游产品、交通、食宿和购物等方面。
一些旅游者倾向于选择高品质、高价格的产品和服务,而另一些旅游者则更注重性价比。
4. 口碑传播:旅游者通常会通过社交媒体等渠道分享自己的旅游经验和感受,这对于旅游从业者来说是一种宝贵的口碑传播机会。
旅游从业者可以通过提供优质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来获得旅游者的口碑推广。
旅游者、动机、决策

(二)按不同出游目的分类
• 3、度假保健型旅游者 • 主要指的是通过参加一些有益于身体和心理健康 方面的旅游活动,以达到消除疲劳、增进身体和 心理健康、治疗慢性疾病等目的而外出旅游的旅 游者。以收入较高的中老年人为多。具体形式主 要有医疗旅游、森林旅游、避暑旅游、温泉旅游、 体育保健旅游等。特点: • (1)消费较高(2)选择目的性较强,重游率较 高(3)外出季节性较弱
4、公务型旅游者
• 定义:出于工作方面的需要而外出旅游者,其目 的是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一定的工作任务。 • 形式:商务旅游、会议旅游、展览旅游、和奖励 旅游。 • 特点(1)消费水平高,对价格不敏感 • (2)、对旅游服务要求较高 • (3)人数较少 • (4)对目的地选择没有多大的自由。
5、宗教朝觐型旅游者
(一)旅游需要:指当人处于缺乏 旅游需要: 旅游状态时而出现的个体对旅游愉 悦行为的自动平衡倾向和择取倾向 ,是心理内驱力在潜在旅游者头脑 中的意识反映 1、积极的产生 旅游是享受学习的积极的休闲 造就具 途径: 在实现生 途径: 存空间转换中调节人的心理环境
• • • • P67 (1)目的明确 (2)出行时间固定(汉传佛教宗教节日) (3)对教义规定的香烛、纸、鞭炮等有特 殊的需求。 • (4)重游率高 • (5)接待方式按宗教规定进行
汉传佛教宗教节日
• • • • • • • • • • 正月 初一日:弥勒佛圣诞 初六日:定光佛圣诞 二月 初八日:释迦牟尼佛出 家 十五日:释迦牟尼佛涅槃 十九日:观世音菩萨圣诞 廿一日:普贤菩萨圣诞 三月 十六日:准提菩萨圣诞 四月 初四日:文殊菩萨圣诞 初八日:释迦牟尼佛圣诞 • • • • • • • • • • • • • 五月 十三日:伽蓝菩萨圣诞 六月 初三日:护法韦驮尊天菩 萨圣诞 十九日:观世音菩萨成道 七月 十三日:大势至菩萨圣诞 廿四日:龙树菩萨圣诞 三十日:地藏菩萨圣诞 八月 廿二日:燃灯佛圣诞 九月 十九日:观世音菩萨出家 三十日:药师琉璃光佛圣诞 十月 初五日:达摩祖师圣诞 冬月 十七日:阿弥陀佛圣诞 腊月 初八日:释迦牟尼佛成道 日 廿九日:华严菩萨圣诞
青少年旅游者行为与个性

鼓励他们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我们也可以通过学校和家庭的力量,为青少 年提供更全面的健康教育和支持。
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探讨这三个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机制。例如,具有某种个性特征的青少年是否更容易受到同伴的影响?最要好同 伴的吸烟行为是否会改变青少年的个性特征?这些问题的解答将帮助我们更深入 地理解青少年吸烟行为的复杂性,从而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首先,我们来看青少年的个性特征。青少年的个性特征可以影响他们的吸烟 行为。一些研究表明,具有冒险、好奇心强、寻求刺激等个性特征的青少年更容 易尝试吸烟。另一方面,那些对健康和安全更为敏感的青少年可能更倾向于避免 吸烟。因此,理解并塑造青少年的个性特征,可以帮助预防和控制他们的吸烟行 为。
接下来是青少年最要好同伴的吸烟行为。同伴是青少年生活中的重要影响因 素,他们的行为和态度对青少年的行为选择有着显著的影响。研究发现,如果青 少年的最要好同伴吸烟,那么他们尝试吸烟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这可能是因 为青少年在同伴的压力下,更可能去模仿和学习他们的行为。因此,对青少年最 要好同伴的吸烟行为进行干预,可能是减少青少年吸烟的有效途径。
3、个性化的旅游服务:未来旅游业将更加注重满足青少年旅游者的个性化 需求。例如,定制旅行、小团游和特色住宿等将更加受欢迎。这些服务可以更好 地满足青少年旅游者的兴趣和需求,让他们在旅行中获得更多的自主权和参与感。
4、可持续旅游: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对社会贡献的,青少年旅游者将更 加注重可持续旅游。他们将更加倾向于选择环保型的旅游目的地和活动,以减少 对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的影响。这种可持续旅游的理念也将贯穿于青少年的教育 过程中,促使他们在未来的旅行中更加环保和社会责任。
影响因素
青少年旅游者的行为与个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家庭、社会和教 育:
旅游心理学 第六章 态度与旅游行为

“角色”一词在中文里指演员在戏剧中扮演的人 物,英文的“ro1e”还可作“任务”、“作用”束 解释,因此角色就是指某一个人物在某一位置上发 挥某种作用,完成某项任务的意思。作为饭店员工, 无论是高级管理者,还是普通服务员,所扮演的都 是服务角色。作为现实生活中的一个社会人,一生 中可能会扮演多种角色,就统一成了服务角色。所 以国外的饭店有一项不成文的规定:凡是到酒店新 员工,都必须从洗厕所开始干起。只有通过这一关 的人,才能端正工作态度实现角色的转换。 问题讨论:“态度决定一切”吗?为什么?
拉皮尔的调查
• 1934年,美国学者R.T.拉皮尔曾做了一项著名的 调查研究。拉皮尔与一对中国留学生夫妇游历了 整个美国,行程达一万多英里,下榻于66个旅店 和其他住处,并在184个旅店歇过脚。虽然当时 美国特别排斥东方人,但几乎说有的旅店都给了 床位,饭店也没有拒绝过。当时只在加利福尼亚 一处汽车旅馆遇到了点麻烦,这家旅馆的老板直 接说:“我不接待日本人。”在旅途中,这对中 国留学生还单独光顾了几家旅店和饭店,也从未 被拒绝过。
案例:台湾旅游团态度的转变
• 某旅行社接待了一个台湾旅游团,旅行团一路上误 机、误餐,客人怨声载道。于是旅行社派了一名经 验丰富的导游接待了这个团。这名导游看到客人们 一个个怒气冲冲,就想办法寻找话题,给客人一点 心理上的满足。他走到一个中年妇女面前,和气地 说:“太太,您是从台湾什么地方来的?”女士说: “小地方,说了你也不知道。”“你说说是哪里, 也许我知道呢。”女士说出了她的家乡,果然是小 地方。但是导游却十分了解这个地方,还能背诵当 地著名亭子上的一副对联。于是客人们纷纷与这位 导游攀谈起来,主客之间的关系融洽了。在整个游 览期间,这位导游尽职尽责,努力满足人们的各种 要求,不仅化解了人们的不满,还赢得了客人们的 赞赏。
旅游消费者行为分析教案

旅游消费者行为分析教案一、导论旅游消费者行为分析是指研究旅游者在旅行过程中,其选择和决策行为的心理和行为特征。
了解旅游消费者行为可帮助旅游从业者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本教案将介绍旅游消费者行为的主要理论和研究方法,并探讨其在实际旅游经营中的应用。
二、旅游消费者决策过程1. 需求识别和认知- 旅游者对旅行的需求产生和识别- 了解旅游目的地和产品信息2. 信息搜索和评估- 通过各种渠道获取旅游信息- 对不同旅游产品进行评估和对比3. 决策和购买- 选择最适合的旅游产品或服务- 考虑价格、品质、口碑等因素4. 旅游体验和满意度评价- 旅游者对旅行体验的感受和反馈- 对旅游产品和服务进行评价三、旅游消费者行为理论1. 消费者决策过程模型- 需求识别、信息搜索、评估、购买和评价2. 需求理论- 驱动因素和内外部刺激对需求的影响- 满足需求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推荐3. 意见领袖和社交影响- 社交媒体和口碑对旅游决策的影响- 意见领袖的角色和影响力4. 个人特质和态度- 个人特质对旅游决策的影响- 旅游者态度和行为的关系四、旅游消费者调查和研究方法1. 访谈和观察- 采用访谈和观察方法了解旅游者需求- 研究旅游者决策过程中的行为特征2. 问卷调查- 设计问卷了解旅游者态度和行为- 量化数据分析和统计方法3. 焦点小组讨论- 听取旅游者意见和建议- 探讨旅游者行为背后的动机和偏好4. 数据分析和解读- 使用统计软件和分析方法处理收集到的数据- 解读数据结果并提出合理的推论五、旅游消费者行为的应用1. 产品开发和定价策略- 根据旅游者需求开发独特的旅游产品- 根据消费者偏好和市场竞争情况制定合理的价格2. 市场推广和营销活动- 通过市场调研针对不同旅游消费者制定有效的宣传策略 - 利用社交媒体和口碑传播扩大品牌影响力3. 客户关系管理- 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定制化的旅游体验- 建立稳定的客户关系并提高口碑4. 旅游政策和规划- 根据旅游者行为特征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划- 支持和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六、教学活动设计1. 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一个特定的旅游消费者行为情境,例如选择一个旅游目的地或购买旅游产品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旅游者消费观念的演进
旅游者的决策过程: 旅游需要的唤醒——寻找旅游信 息——评价旅游行为——决定购 买——购买后行为
旅游者的旅游消费观念的演进
1.旅游活动的地位象征阶段
通过旅游获得他人的尊重,羡慕,满足受尊重的需 要 原因:
a.旅游行业发展尚未完善,景区可行入性差
b.人们的闲暇时间、可支配收入未达到产生旅游 动机的底限 c.经济增长导致消费的不理智 eg:单位领导公款旅游,大款出国旅游消费,对普 通人而言,大笔开支可能要计划很长时间。
2.旅游活动的生活方式阶段 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 旅游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生 活的必需品 带薪假期、奖励旅游的盛行,人 们生活观念、消费观念的发展
3.比较两阶段的特点: (1)第一阶段人们强调的是享受,服 务经济时代 第二阶段人们强调的是感受,体验经济 时代 在旅游行业,从原来强调服务的档次转 变为带给客人怎样的感受。 (2)划分不是绝对的,在同一国家或 地区,两个阶段的消费者是同时存在的。 (3)虽然第一个阶段为旅游业的高利 润时代,现在旅游已逐渐转入微利阶段, 但不能认为第二阶段的消费者在消费时 都是理智的
旅游消费的示范效应: 在入境旅游先于国内旅游发展的国家和 地区,外来旅游者由于地域、经济、文 化等方面的差异,其行为给旅游目的地 国家和地区当地居民造成了一系列认识 上的误解,使当地居民形成的购买决策、 购买行为和消费出现了一系列不同于西 方发达国家的情况。 eg:外国人给小费是消费的习惯,但在 中国人看来给小费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在国外旅游者出入的星级酒店,有人认 为身处其中是地位的象征,但外国人可 能只将其视为临时的住所。
(一)原因
做出任何决策后,对旅游者而言都存在着一个机 会损失
去海南就不能滑雪了,去旅游就不能打牌了
选择结果实际不令人满意,患得患失 当旅游结果不顺心时,就会想到放弃的一个选择 的好处,旅游不愉快可能会想还不如在家打牌, 但不会想到打牌也可能输钱。
(二)旅游者对策(阿Q自我安慰)
有选择的接受信息 关注被选对象的优点 企业对策 提供准确信息 加强售后服务,保持联系(送团后,估 计时间,致电问候,解释困惑,安抚不 适)
降低旅游决策的心理对策
降低对旅游产品和服务的期望值,期望越高,失望越大。 eg:导游常常在初次见面就会说:出门在外众口难调,不能保证大家 吃好,但绝对保证大家吃饱,形象称此为“打预防针”。 决策前掌握足够的信息,因此旅游企业要尽量提供足够的信息
选择品牌——捷径,但可能错过很多乐趣和机会
旅游去保守的景点固然不会很差劲,但失去了新奇的乐趣。天安门 前看人头 重复购买:有时回头客过来并不是因为我们的服务好,而是他们避 免再次面临风险决策。 购买高价:高质高价(韦白龙效应) 旅游者对决策后风险的认知——购买后失调
答案: 有的大臣莫名其妙地问他原因,箕子回答说: “纣王用象牙做筷子,必定再不会用土制的 瓦罐盛汤装饭,肯定要改用犀牛角做成的杯 子和美玉制成的饭碗;有了象牙筷、犀牛角 杯和美玉碗,难道还会用它来吃粗茶淡饭和 豆子煮的汤吗?大王的餐桌从此顿顿都要摆 上美酒佳肴了;吃的是美酒佳肴,穿的自然 要绫罗绸缎,住的就要求富丽堂皇,还要大 兴土木筑起楼台亭阁以便取乐了。对这样的 后果我觉得不寒而栗。”仅仅5年时间,箕子 的预言果然应验了,商纣王恣意骄奢,便断 送了商汤绵延500年的江山。
一、旅游消费心理
(一)心理实质 心理现象:人脑所产生的种种意识活动。 (二)心理形式 1.心理过程:人脑对客观事物不同方面及其相互关系的反映过程。 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识过程。 认识:个体对环境中的某个对象的看法和评价(感觉,知觉,记 忆,想象和思维)
情感:情绪体验(好,不好或讨厌,喜欢),道德,理智,尚美
韦白龙效应(Veblen Effect):一件 美丽的产品如果价格不昂贵,变 会被视为不美丽(A beautiful article which is not expensive is accounted not beautiful) 既然把自己定位于最贵,那肯定 有最尊贵的客人上门。 eg:海南普通旅游线路和豪华旅游 线路差价在500以上,但追求放 松的人不一定会选择低价的,满 足客人的要求,客人就愿意消费。
第六章 旅游者决策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旅游者消费观念的演进 第二节 旅游者的决策过程 第三节 旅游者决策风险应对
教学目标:
• 1. 了解旅游者消费观念的演 进 • 2.理解旅游消费模式的示范 效应 • 3.掌握旅游者决策心理
• 4.掌握旅游决策风险和行为 对策
综述:
• 旅游者的行为总是在一定的旅游决 策下发生的,因此我们可以视旅游 者为一个决策者。旅游者在作出任 何决策时,不仅受到旅游者本人的 心理因素(感觉、知觉、性格、需 要、动机、态度等)的影响,也会 受到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民俗、 政治、经济、社会地位等)的影响。 因此,了解旅游者的决策将是一个复 杂的心理活动过程,结合前面已经了 解到的旅游者的需要、动机、兴趣, 以及旅游者的个性心理特征,我们再 来学习旅游者决策就很容易了,本章 节的重点将放在了解旅游消费观念和 旅游者决策时具体心理过程,影响因 素则要求大家结合前面学到的内容自 行理解。
这一效应是经济学家杜森贝提出的。古典经 济学家凯恩斯主张消费是可逆的,即绝对收入水 平变动必然 立即引起消费水平的变化。针对这一 观点,杜森贝认为这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因为消 费决策不可能是一种理想的计划,它还取决于消 费习惯。 这种消费习惯受许多因素影响,如生理和社 会需要、个人的经历、个人经历的后果等。特别 是个人在收入最高期所达到的消费标准对消费习 惯的形成有很重要的作用。
实际上棘轮效应可以用宋代政治家和文学家司 马光一句著名的话来概括: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 难。这句话出自他写给儿子司马康的一封家书《训 俭示康》中,除了“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的 著名论断,他还说:“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 也”,司马光秉承清白家风,不喜奢侈浪费,倡导 俭朴为美,他写此家书的目的在于告诫儿子不可沾 染纨绔之气,保持俭朴清廉的家庭传统。 诚然,棘轮效应是出于人的一种本性,人生而有欲, “饥而欲食,寒而欲暧”,这是人与生俱来的欲望。 人有了欲望就会千方百计地寻求满足。
意向:由认知,情感决定所表现出来的行为
一般来说,人的心理过程三个方面是协调一致 的,(正向或负向一致) 正向:法国是浪漫之都,景美食美人美—强烈 喜爱情感—有机会就会去旅游 负向:随地扔东西街道很脏—鄙视此行为—不 会乱丢东西 不一致:巴厘岛风景优美(喜欢)—发生炸弹 事件—放弃,很长时间都不再想去
案例:大学生旅游决策 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势头最 快的产业,旅游业对城市经济的拉动性、社会就业的带 动力、以及对文化与环境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预计 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和第四 大旅游客源国。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消费群体也在不断的扩大中。 传统的旅游项目是针对一些城市白领以及有一定经济基 础的退休人员。这群人的特点是有工作或者生活压力, 他们需要一种方式来释放自己,而且他们有足够的经济 能力来支付旅游费用。针对不同的旅游消费群体,制定 不同的消费计划,已经成为各个旅行社提高业绩的重要 手段。大学生的加入,慢慢的改变着旅游群体的构成因 素。
重点:不断完善,加大宣
心理风险:能否满足旅游者某方面的心理需求,散心,交友, 增长见识等 经济风险:质价是否相符,高价买到劣质服务。买衣服担心过 几天打折 社会风险:自己的旅游行为和决策是否得到周围环境的认可 购买目标不清,比较盲目
对自己未来收入的不确定
购买经验的不足,对旅游价格及市场信息把握不高,担心上当 对同一事物的矛盾态度(性格优柔寡断的消费者总是瞻前顾后)
分析:在种情况下,情感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这就可以解释有 人逛街买了不喜欢的东西(当时受到打折的影响),或者喜欢的 东西又没有买(太贵,旁人的否定意见)。知道了自己的心理, 购物就会在更理智。
2.个性心理:一个人在活动中所表现出 来的比较稳定的,带有倾向性的各种心 理特征和总和。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 心理特征。 回顾:个性倾向性包括?个人在社会生 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思想倾向(需要, 动机,兴趣,态度,信念,世界观) 个性心理特征:一个人所具有的持久的, 稳定的心理特点。性格,气要提供赞助费,都可能实 现,但在中国不一样,所以中 国人看到有些外国旅游者与领 导人的合影,就认为其很有背 景和地位。 启示:可以有意
识的加以利用, 酒店多放一些领 导人,社会名流 的留言和照片, 安排档次高的活 动和服务。 <上海瑞金洲际酒店>介绍
了解消费行为,首先要了解其前提 条件,也就是旅游消费心理和旅游 环境,旅游消费心理是旅游行为发 生的根本动因,旅游环境是现实基 础。
链接:棘轮效应 棘轮效应,又称制轮作用,是指人的消费习惯形成之后 有不可逆性,即易于向上调整,而难于向下调整。尤其 是在短期内消费是不可逆的,其习惯效应较大。这种习 惯效应,使消费取决于相对收入,即相对于自己过去的 高峰收入。消费者易于随收入的提高增加消费,但不易 于收入降低而减少消费,以致产生有正截距的短期消费 函数。这种特点被称为棘轮效应。
第二节
旅游者的消费决策过程
引例: • 商朝时,纣王登位之初,天下人都认为在这 位年轻精明的国君的励精图治下,商朝的江山 一定会坚如磐石。有一天,纣王命人用象牙做 了一双筷子,从此爱不释手,十分高兴地使用 这双象牙筷子就餐。他的叔父箕子见了,劝他 收藏起来,而纣王却满不在乎,满朝文武大臣 也不以为然,认为这本来只是一件很平常的小 事,但箕子却为此忧心忡忡。 • 问题:为什么箕子会为此忧心忡忡? •
旅游决策的种类 常规性决策:日常生活中常有的 容易解决的,如住宿、用餐、购 物 非常规性决策:是否旅游,去哪 里,怎么去
启示:针对性的旅 游宣传策略,行程 单以介绍什么内容 为主?
第三节 旅游者决策风险应对
决策风险的类型 功能风险:能否较好的满足旅游者对旅游产品性能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