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教研活动记录
中学道法教研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我校中学道法教学质量,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于2022年10月15日开展了中学道法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教学观摩、专题讲座等形式,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二、活动时间及地点活动时间:2022年10月15日(星期六)上午8:30-12:00活动地点:学校多功能厅三、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1)备课内容: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2课《法律与我们同行》(2)备课流程:各备课组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共同研讨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环节。
2. 教学观摩(1)观摩教师:张老师(2)观摩内容: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2课《法律与我们同行》(3)观摩目的:通过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学习其教学技巧和方法,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3. 专题讲座(1)讲座主题:《新时代中学道法教育的挑战与机遇》(2)主讲人:李教授(3)讲座内容:李教授从新时代背景出发,分析了中学道法教育的现状、挑战和机遇,并对如何提高中学道法教育质量提出了建议。
四、活动过程1. 集体备课环节(1)各备课组教师针对《道德与法治》第2课《法律与我们同行》进行了深入研讨,确定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和教学方法。
(2)教师们共同设计了教学环节,包括导入、新课讲授、课堂活动、小结等,确保教学过程流畅,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
2. 教学观摩环节(1)张老师以生动的教学语言、丰富的教学案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观摩教师们认真记录教学过程,对张老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了点评,提出了改进建议。
3. 专题讲座环节(1)李教授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了新时代中学道法教育的现状和挑战,使教师们对中学道法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2)李教授针对如何提高中学道法教育质量,提出了以下建议:a. 注重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b. 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丰富教学内容;c. 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实效;d.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初一道法教研活动记录

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我校初一道法教学质量,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初一道法教研组于2021年10月15日下午在四楼会议室开展了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教学观摩、经验分享等形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二、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本次集体备课的主题为“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诚信做人”的教学设计。
首先,由教研组长介绍了本次备课的主题和目标,明确了备课的方向。
接着,各备课组老师针对教材内容,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诚信做人”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在集体备课过程中,老师们针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交流:(1)教材分析:对“诚信做人”这一主题的教材内容进行了详细解读,明确了教学目标、重难点。
(2)教学设计: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提出了多种教学设计思路,包括课堂导入、教学活动、课堂小结等环节。
(3)教学方法:针对“诚信做人”这一主题,探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
(4)教学评价:对“诚信做人”这一主题的教学评价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2. 教学观摩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本次活动安排了教学观摩环节。
由教研组指定的两位老师分别进行了“诚信做人”这一主题的课堂教学展示。
观摩课后,其他老师对两位老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了点评,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3. 经验分享在经验分享环节,两位参与教学观摩的老师分别分享了他们在课堂教学中的心得体会。
他们认为,在“诚信做人”这一主题的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贴近生活实际,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诚信的重要性。
(2)注重情感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
三、活动总结本次初一道法教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通过集体备课、教学观摩和经验分享,老师们对“诚信做人”这一主题的教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基础。
以下是本次教研活动的几点收获:1. 提高了教师对教材的解读能力,有助于更好地把握教学目标。
道法八上教研组活动记录

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为了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质量,我校道法八上教研组于2022年9月15日开展了主题为“深化课程改革,提升教学实效”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课堂观摩、教学研讨等形式,促进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升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水平。
二、活动时间及地点时间:2022年9月15日(星期三)下午2:00-5:00地点:学校多功能厅三、活动参与人员道法八上教研组全体成员、学校教务处领导、相关学科教师四、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1)主持人:张老师(2)内容:对《道法八上》第一章“我国的民族政策”进行集体备课。
(3)过程:张老师首先对第一章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本章节的教学思路。
随后,各位老师就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讨论:1)如何将民族政策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2)如何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如何设计有效的课堂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
在讨论过程中,各位老师积极发言,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
经过集体备课,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教学方案。
2. 课堂观摩(1)观摩教师:李老师(2)内容:讲授《道法八上》第一章第一节“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3)过程:李老师以“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为主题,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
在课堂教学中,李老师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
观摩结束后,教研组成员对李老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了点评,提出了以下意见和建议:1)李老师的课堂氛围活跃,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关注民族政策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3)在课堂评价方面,可以增加学生自评和互评环节,促进学生反思与改进。
道德与法治教研活动记录

道德与法治教研活动记录道德与法治教研活动记录1时间柔弱无骨,不知不觉,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又将接近尾声。
在本学期里,我所承担着的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工作,能够按照开学初制定的计划如期圆满结束。
回顾自己本学期以来的`教学工作,感觉自己在教学方式及方法上有很大的突破——能够把学生们自己的活动图片和视频充分展示于课堂上,把反映家乡发展变化的图片制成视频,展示在课堂上,提高了学生们学习的兴趣……为了下学期的教学工作能够跃上一个新台阶,特对本学期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做一个系统、完整的总结:一、指导思想与基本理念儿童期处于从生物学意义上的人向社会学意义上的人转变的关键时期。
据此,文明素质的培养是小学阶段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本阶段各科教学、各项活动所应共同承担的任务。
其中,道德与法治这门课承担着培育小学生以道德发展为核心的基本文明素质的任务。
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小学生基本文明素质的核心,如果这一核心缺失了,小学生的其他文明素质的发展就失去了根本的价值导向。
如果没有其他文明素质的支撑,小学生的道德发展也是独木难成林,无法构成一个人整体的文明素质。
因此,道德品质与其他文明素质构成了小学生基本文明素质的有机整体。
二、从本班学生的实际出发组织设计教学第一,要理解教材的设计。
教材中留白设计就是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填补自己的生活经验,教材中有些省略号的设计,以及主持人的提问也是如此。
第二,做好教学目标的精确化工作。
换言之,要结合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调整相应的教学目标,让其更有针对性。
第三,做好教材内容的转化工作。
教师要了解本班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实际需求,并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扩充和改造,由此提升教学的针对性。
比如,四年级下册第7课《我们的衣食之源》中讲到“白白的大米哪里来”时,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取粮食作物或蔬菜,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
第四,关注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
教材文本内容是不变的,但是,教学却是不断生成的。
因此,教师要积极关注学生的态度和反应,适时进行教学调整。
道德与法治教研活动记录

道德与法治教研活动记录近期,我们学校组织了一次道德与法治教研活动,旨在提高教师们的道德与法治教育素养,促进学校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有效融合。
以下是本次活动的详细记录。
一、活动背景在当今社会,道德与法治教育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法治观念至关重要。
然而,目前社会现实与学生的自身认知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为了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素养,学校决定开展道德与法治教育研讨活动。
二、活动内容1.主题演讲:邀请本市优秀法治教育专家为教师们做了一场主题演讲。
演讲内容包括了当前社会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的问题分析,以及如何有效融合这两者的内容和方法。
演讲引起了诸多教师的思考和共鸣。
2.分组研讨:根据各年级教师的实际情况,分成小组进行研讨讨论。
老师们以自己的教学经验为例,分享了在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中遇到的困惑和难题,并共同寻找解决方法和有效策略。
3.教学观摩:办公室设置了几个教学观摩点,老师们可以互相参观和交流。
其中一位老师进行了一堂生动有趣的道德课,通过案例分析,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另一位老师进行了一堂生动的法治课,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亲身体验法律的力量。
4.教案分享:活动结束后,老师们还进行了教案的分享。
大家将自己在研讨过程中总结出的好的教案进行了分享,从而提高了各个年级教师们的教学水平。
三、活动效果1.提高了教师的道德与法治素养:通过专家的演讲和研讨讨论,老师们对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提高了自己的道德与法治教育素养。
2.加强了师资交流合作:通过活动,老师之间的交流密切了许多。
各个年级教师互相学习、观摩,都对其他年级的教学方法和案例进行了认可和借鉴。
3.促进了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融合:本次活动使教师们更加重视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融合,明确了实施融合教育的策略和方法。
4.教育资源共享:通过教案的分享,教师们共享了自己的教学资源,让每位教师都能够有机会借鉴其他年级的优秀教案。
四、活动总结与展望通过本次道德与法治教研活动,教师们的道德与法治教育素养得到了提高,学校的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道法教研活动记录二下

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小学阶段的重要课程,其教学质量和教学方法受到了广泛关注。
为了提高我校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于2023年4月10日开展了第二次道法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课堂观摩、评课议课等形式,探讨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有效教学方法,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二、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本次教研活动首先进行了集体备课,由备课组长组织,全体道法教师参与。
备课内容为《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们的身体”中的第一课“爱护我们的身体”。
(1)分析教材:教师们共同分析了教材内容,明确了教学目标、重难点,以及教学资源的使用。
(2)确定教学策略:针对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们讨论了如何通过游戏、故事、图片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
(3)编写教学设计:教师们结合教材内容和教学策略,共同完成了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环节、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
2. 课堂观摩集体备课结束后,由一位青年教师进行课堂展示。
课堂展示环节如下:(1)导入:教师通过播放动画片,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爱护我们的身体。
(2)新课讲授:教师采用游戏、故事、图片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身体各部位的功能,教育学生要爱护自己的身体。
(3)巩固练习:教师通过小组合作、竞赛等形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4)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爱护身体的重要性。
3. 评课议课课堂展示结束后,全体教师进行了评课议课。
主要内容包括:(1)肯定优点:教师们一致认为,本节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设计合理,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指出不足:部分教师提出,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的参与度不高,需要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提出建议:针对存在的问题,教师们提出了以下建议:a.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道法教研活动记录表

道法教研活动记录表
日期:XXXX年XX月XX日
主题: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研讨
参与人员:全体道德与法治教师
地点:学校会议室
记录内容:
1. 教材分析:深入解读道德与法治教材,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结构特点以及重点难点。
2. 教学方法探讨:结合实际案例,分享各自在教学中采用的方法和技巧,讨论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点。
3. 课堂设计展示:每位老师展示一节道德与法治课,其他老师进行观摩和点评,共同探讨如何在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4. 专家讲座:邀请专业人士进行专题讲座,帮助老师们进一步理解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性,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5. 交流互动环节:组织老师们就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问题进行自由交流和讨论,互相学习、借鉴好的经验和做法。
6. 总结评价: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总结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通过这次教研活动,我们深入了解了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特点和要求,明确了教学方向和方法,同时也加强了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流合
作。
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水平,为推动学校的德育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八年级道法教研活动记录

一、活动时间:2022年10月25日二、活动地点:八年级道德与法治教研组办公室三、活动主题:探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四、参与人员:八年级道德与法治教研组成员五、活动内容:1. 教研组长发言教研组长首先对本次教研活动的目的进行了简要介绍,强调了道德与法治课程在初中教育中的重要性,以及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对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
同时,对近期八年级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情况进行了总结,指出了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 教师代表分享教学经验(1)张老师分享:张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分享了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她认为,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通过案例教学、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李老师分享:李老师针对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她认为,教师应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3. 讨论交流在教师代表分享经验的基础上,教研组成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大家针对以下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1)如何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趣味性?(2)如何将道德与法治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3)如何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观念?(4)如何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道德与法治教学?4. 总结与建议经过讨论,教研组成员达成以下共识:(1)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2)结合教材内容,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3)加强道德与法治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通过案例教学、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运用法治观念。
(4)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课堂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5)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水平。
六、活动总结本次教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八年级道德与法治教研组成员在活动中充分交流了教学经验,探讨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