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1:5.1.2 酶的特性和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学案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 《必修一》导学案:第五章酶的特性.doc

高中生物 《必修一》导学案:第五章酶的特性.doc

第五章第一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二、酶的特性编制人:母祥龙审核人:李益春使用时间:【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酶在细胞代谢中的特性;(2)理解影响酶活性的条件,通过实验说明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掌握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2、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掌握酶的高效性、专一性;(2)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掌握酶的活性受温度、PH值的影响;3、情感目标: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感受科学的严谨性。

【学习重点】:酶的特性;【学习难点】:酶的作用条件。

【课前自主预习】使用说明:①依据学习目标进行预习、查阅知识超市的资料,完成以下内容②用红笔做好疑难标记,以备讨论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等。

酶有哪些特性?酶的活性受哪些条件的影响?生物体内的各种化学反应,几乎都是由酶催化的。

酶所催化的反应叫酶促反应。

酶促反应中被酶作用的物质叫做底物。

经反应生成的物质叫做产物。

酶作为生物催化剂,与一般催化剂有相同之处,也有其自身的特点。

一、催化剂的相同点:1、化学反应前后本身的化学性质及数量不变2、只能催化自然条件能够发生的化学反应3、能加快化学反应速度,缩短化学反应平衡时间二、酶的特性与一般催化剂相比,酶具有以下特性:1、高效性一般而言酶的催化效率是其他无机催化剂催化效率的______________倍2、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的化学反应。

例如,淀粉酶只能催化淀粉的水解,而对蔗糖不起作用;二肽酶可以催化任何两个氨基酸组成的二肽的水解反应,但是不能催化多肽的水解3、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影响酶活性的因素A、温度对酶活性影响曲线图B、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曲线图三、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A、温度B、PH值C、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曲线图D、酶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曲线图【课堂合作探究】使用说明:①将自学中遇到的问题同桌交流,用红笔做好标记。

高中生物《5.1酶的特性》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生物《5.1酶的特性》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生物《5.1酶的特性》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5、1、2 酶的特性导学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酶在细胞代谢中的特性;(2)理解影响酶活性的条件;2、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掌握酶的高效性、专一性;(2)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掌握酶的活性受温度、PH值的影响;3、情感目标: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感受科学的严谨性。

教学重点:酶的特性;教学难点:酶的作用条件。

教学过程:一、回顾知识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是RNA等。

二、以“本节聚焦”发问,引起学生的思考和注意。

1、酶有哪些特性?2、酶的活性受哪些条件的影响?三、讲述酶催化作用的特点生物体内的各种化学反应,几乎都是由酶催化的。

酶所催化的反应叫酶促反应。

酶促反应中被酶作用的物质叫做底物。

经反应生成的物质叫做产物。

酶作为生物催化剂,与一般催化剂有相同之处,也有其自身的特点。

1、观察表格中的数据:质量分数20%的新鲜肝脏研磨液1滴质量分数为3、5%的氯化铁溶液1滴过氧化氢酶所含酶的相对数量:1Fe3+的相对数量:25万2、回顾“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的实验结论:氯化铁中的Fe3+和新鲜肝脏中的过氧化氢酶都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但是过氧化氢酶比Fe3+的催化效率高得多。

结论:酶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

3、举例:淀粉酶只能催化淀粉分解,而不能催化蛋白质分解。

结论:酶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

四、演示实验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许多无机催化剂能在高温、高压、强酸或强碱条件下催化化学反应。

酶起催化作用需要怎样的条件呢?1、探究不同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演示实验)。

结果分析: 。

2、探究不同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演示实验)。

结果分析: 。

记忆节节清:酶的特性高效性:如酶的催化效率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这说明酶的高效性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化合物或一类化合物的反应,如淀粉酶只能催化分解淀粉。

高中生物必修1教学设计9:5.1.2 酶的特性 教案

高中生物必修1教学设计9:5.1.2 酶的特性 教案

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1节第2课时酶的特性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酶的特性》是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一节第二部分的内容,本节内容是在第1课时“酶的作用和本质”的基础上,结合探究“影响酶活性条件”的实验,进一步理解酶的特性,特别是酶反应条件的温和性,为以后学习“光合作用”、“细胞呼吸”以及理解复杂的实验设计步骤奠定基础。

此外,有关酶的知识是高考考察的重点内容,特别是探究影响酶活性条件的实验,多以图表、实验设计的题型来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它是整个模块的重点教学内容之一。

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理解酶的特性。

(2)能力目标: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以及设置对照组和重复试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问题的能力,以及敢于创新、勇于实践、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精神和态度。

3、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内容的编排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特性,如在影响酶活性条件的探究实验中提出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能力和指导学生确定合适的实验方案;另外,本节教材的内容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这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说明酶的特性,特别是酶反应条件的温和性。

(2)教学难点:让学生掌握设计实验的科学方法。

二、教学方法为了完成以上教学目标,我将采取“引导—探究式”教学方法,即在我的引导下,让学生主动参与,在实验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实验总结出酶的特性,从而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达到对知识理解的目标。

三、课前准备上课前由我和其他几位同组教师来完成实验材料用具的准备,并让学生收集有关酶研究的最新发展成果和应用;了解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从生活中寻找与酶有关的产品,如加酶洗衣粉等,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回顾上节课“比较H2O2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说明酶具有高效性,在此可以给学生具体的数字,来加深学生的印象,感悟酶作为催化剂的突出特点(每滴FeCl3溶液中的Fe3+数,大约是每滴研磨液中过氧化氢酶分子数的25万倍,但是,酶的催化效率要比FeCl3的催化效率高得多,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

5-1-2酶的特性(教案)——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一

5-1-2酶的特性(教案)——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一

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一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二酶的特性【教学目标的确定】课程标准与本节对应的要求是:“说明绝大多数酶是一类能依化生化反应的蛋白质。

”根据上述要求和建议,本节课教学目标确定如下:1.概述酶的特性。

2.分析温度和pH对酶活性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酶的特性。

教学难点:酶的特性;影响酶活性的条件。

【教学步骤】1.新课导入教师:展示学生在操场奔跑或者踢球的图片。

教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已经知道酶具有高效性。

大量的实验数据表明,酶的催化效率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

这对细胞有什么意义呢?教师:设想一下,假如细胞中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很低会怎样?你在踢球或奔跑时,肌细胞需要大量的能量供应,如果有关的酶催化效率很低,供能的化学反应只能慢悠悠地进行,你还能跑那么快吗?教师:这就涉及到了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之一—酶具有高效性。

2.新课讲授一、酶具有高效性教师:展示过氧化氢酶与铁离子对过氧化氢的催化的相关实验,讲解酶具有高效性。

教师:通过展示曲线图,讲解酶具有催化剂的特点:①反应前后性质、数量不变;②能改变反应速率→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③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不改变平衡点(即产物的量不变)教师:讲解酶具有高效性的意义是保证了细胞内化学反应的顺利进行,保证了细胞内能量供应稳定。

二、酶具有专一性教师:利用课件展示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水解作用的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并进行讲解。

教师:展示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水解作用的实验视频。

(若有条件带领学生做实验)教师:通过展示实验结果讲解每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的化学反应。

三、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教师:引导学学生阅读课本关于“影响酶活性的条件”的相关内容。

引导着学生从提供的实验材料中进行选择,设计实验方案,同时提醒学生注意自变量的控制以及对照组的设置。

教师:分别展示探究温度、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过程以及实验结果。

教师:由于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温度、pH等条件不适宜都会影响酶的活性,因此,酶的贮藏、运输和使用过程都应保持适宜的温度和pH。

人教版生物必修一5.1.2酶的特性导学案设计

人教版生物必修一5.1.2酶的特性导学案设计

5.1.2 酶的特性导学案惠东荣超中学 主备人:叶秋茹复备人:杜金球、陈晓梅、王侠、陈方媚、余博雅复习导入• 一.酶的定义,酶作用的原理• 二.什么是活化能?• 三.实验设计的原则一、教学目标❖ 1、说明酶在细胞代谢中的特性。

❖ 2、进行有关的实验和探究,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以及设置对照组和重复实验。

教学重点:酶的特性教学难点: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

二、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83—85页,完成下列内容:• 1、酶在细胞代谢中有哪些特性?• 2、酶的作用受什么因素影响?• 3、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三、小组讨论注意提醒小组讨论要讲究效率,大家都懂的问题不讨论,应该集中解决不会的问题,会的同学教会不会的同学。

大家没办法解决的问题向老师求助或查阅资料(如三维设计、工具书等)。

各抒己见,互相帮助,达到共同学习的目的。

教师巡视并参与到小组讨论中了解典型问题,弄清楚难点、易错点在哪,为下一步的精讲作好准备。

四、反馈精讲1.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1)高效性⎩⎪⎨⎪⎧ 含义: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意义:使细胞代谢快速进行(2)专一性⎩⎪⎨⎪⎧ 含义: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 反应意义:使细胞代谢有条不紊地进行 • 2、酶的作用受什么因素影响?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

低温对酶活性的改变是可逆的。

• 3、试着用探究实验影响酶活性的条件。

五、当堂训练1、将乳清蛋白、淀粉、胃蛋白酶、唾液淀粉酶和适量水混合装入一容器内,调整pH值至2.0,保存于37℃的水浴锅内。

过一段时间后,容器内剩余的物质是(A )A.淀粉、胃蛋白酶、多肽、水B.唾液淀粉酶、麦芽糖、胃蛋白酶、多肽、水C.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多肽、水D.唾液淀粉酶、淀粉、胃蛋白酶、水2、关于酶的特性,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D )A、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有机物B、化学反应前后,酶的化学性质和数量不变C、酶的催化效率很高,但易受温度和酸碱度影响D、一旦离开活细胞,酶就失去催化能力3、用纯唾液和用稀释10倍的唾液做唾液淀粉酶的催化实验,其效果完全相同,这说明酶具有( C )A、专一性B、多样性C、高效性D、多变性4、图2-l中能正确反映某种动物消化酶的催化反应速度与温度之间关系的曲线是(A )5、在温度、PH等适宜条件下,图中实线表示没有酶时反应的进程。

湖南省常德市第二中学高一新人教版生物必修一:5.1.2酶的特性导学案

湖南省常德市第二中学高一新人教版生物必修一:5.1.2酶的特性导学案

第五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1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2课时 酶的特性一、教材知识梳理 一、酶的特性 1.酶具有高效性(1)酶的高效性是指 更显著。

(2)酶的催化效率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说明酶具有 。

2.酶具有专一性(1)酶的专一性是指每一种酶只能催化 化学反应。

而无机催化剂催化的范围比较广,如酸能催化蛋白质、 和 水解。

(2)实例:脲酶只能催化 分解。

3.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一般是在比较 的条件下进行的。

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都会使酶的 遭到破坏,使酶永久 。

低温只能使酶活性降低,不会使酶失活。

(1)酶的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在一定条件下,酶活性最大时的温度称为该酶的 。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酶促反应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 ;但当温度升高到一定限度时,酶促反应速率不仅不再加快反而随着温度的升高而 。

(2)酶的作用需要适宜的pH在一定条件下,酶活性最大时的pH 称为该酶的 。

pH 偏高或偏低,酶促反应速率都会 。

二、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 1.酶活性酶催化特定化学反应的能力称为酶活性,可用在一定条件下酶所催化某一化学反应的速率表示。

2.设计实验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 (1)思路⎭⎪⎬⎪⎫底物+t 1(或pH 1)+酶液底物+t 2(或pH 2)+酶液 ⋮ ⋮ ⋮底物+t n(或pH n)+酶液――→检测底物分解速率或剩余量(2)举例课题名称 用淀粉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用过氧化氢酶探究pH 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材料淀粉溶液、淀粉酶溶液肝脏研磨液、过氧化氢溶液自变量自变量的设置方法分别用60 ℃的水、沸水、冰水处理分别用蒸馏水、HCl溶液、NaOH溶液处理因变量酶活性酶活性因变量的观察指标加碘液后溶液颜色的变化氧气产生的速率控制无关变量pH相同且适宜等温度相同且适宜等二、课堂知识小结三、课堂限时演练1.在小型圆底烧瓶内盛等量的H2O2,并向瓶中迅速加入等量的如图中的物质,烧瓶口紧包着一个小气球,使烧瓶沉于烧杯底部的同一位置。

(必修1)生物学案:5.1 二、酶的特性

(必修1)生物学案:5.1 二、酶的特性

二、酶的特性【学习目标】知识目标:概述酶的特性和影响酶活性条件的知识体系。

能力目标:进行酶的特性、影响酶活性的条件、控制变量的实验探究活动。

情感目标:养成勇于质疑、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科学探究精神。

【课前预学】1.酶的特性:、、。

2、酶活性:。

3、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建议用淀粉酶探究对酶活性的影响,用过氧化氢酶探究对酶活性的影响。

4、淀粉遭碘变色。

5、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

6、,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

7、酶制剂最适于在温度下保存,因为:。

【课堂检测】1、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化合物或一类化合物的化学反应,说明酶具有()A、高效性B、专一性C、多样性D、稳定性2、在不损伤高等植物细胞内部结构的情况下,下列哪种物质适用于除去细胞壁()A、蛋白酶B、盐酸C、纤维素酶D、淀粉酶3、分别用0℃和100℃的温度处理某种酶后,酶都没有活性,但()A、经过0℃处理的酶的活性能够恢复B、经过100℃处理的酶的活性能够恢复C、经过0℃处理的酶的空间结构能够恢复D、经过100℃处理的酶被水解成氨基酸4.蛋白酶水解蛋白质,破坏了蛋白质的()A、全部肽键B、空间结构和部分肽键C、氨基酸D、双螺旋结构5.(多选)下列能正确说明酶的特征的是()A.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B.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只能在生物体内发挥催化作用C.酶的活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不断提高D.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化合物或一类化合物的化学反应A、1、2、3B、2、3、4C、3、4、5D、2、4、5(2)在实验中,1号和2号试管比较,说明(3)在实验中,1号和3号试管比较,说明(4)在实验中,1号和4号试管比较,说明(5)在实验中,1号和5号试管比较,说明【课后提升】1.根据下图依次指出每一图形最可能代表了什么因素对酶的作用的影响。

曲线中纵坐标表示反应速度,横坐标表示影响因素。

则a、b、c、d四曲线分别表示()a b c d①酶浓度②底物的浓度③温度④pH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④③②①2.人在发高烧时,常常没有食欲,最根本的原因是( )A.所吃食物不能消化 B.食物残渣不能排出C.体温超过37℃,消化酶的活性下降 D.胃没有排空3.在“影响酶活性的条件”实验的最后阶段,加碘液不变蓝的试管是( )A.37℃温水中放置的试管 B.沸水中放置的试管C.冰块中放置的试管 D.A、B、C三项均可4.在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反应都可以有条不紊地进行,是因为( )A.酶的高效性 B.酶的多样性C.酶的专一性 D.酶作用条件较温和5.一份淀粉酶能将100万份淀粉水解成麦芽糖,而不能水解一份麦芽糖,这说明了酶的( )A.高效性、专一性 B.专一性、多样性C.高效性、特殊性 D.专一性、特殊性6.向煮过和没煮过的土豆片分别滴几滴过氧化氢。

人教版高中必修一生物导学案设计:5-1.2酶的特性

人教版高中必修一生物导学案设计:5-1.2酶的特性

5-1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学案第2课时 酶的特性【学习目标】1.理解酶促反应、底物(反应物)、产物(生成物)等相关概念2.设计实验证明酶的特性【重点和难点】重点:酶的特性及证明酶的特性有关实验难点:证明酶的特性的有关实验【相关概念】12.底物:在酶促反应中被酶催化的物质,也叫“ ” 3.产物:经酶催化所产生的物质,也叫“ ” 4 5:酶失去催化能力6.活化能:分子从 态转变为容易发生 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

酶的特性:(1)_________性;(2)_________性;(3)作用条件较温和(需适宜的__________、________) ★一、实验:验证酶具有高效性实验组:底物+生物催化剂(H 2O 2酶)→产物(O 2)生成速率[或底物(H 2O 2)分解速率] 对照组:底物+无机催化剂(FeCl 3)→产物(O 2)生成速率[或底物(H 2O 2)分解速率] 实验中:自变量: ; 因变量: ;无关变量: 溶液的体积、 、反应温度、 等。

[实例]:比较过氧化氢酶与Fe 3+的催化效率1.原理:过氧化氢在化学催化剂Fe 3+、生物催化剂酶的作用下,可以分解为水和氧气 2.材料用具:略 3*思考(1)结论:(2)请完成酶的高效性图的绘制★二、实验:证明酶具有专一性实验组:底物+相应酶液→底物分解 对照组:另一底物+相同酶液→底物不分解(“同酶不同底”)或:实验组:底物+相应酶液→底物分解 对照组:相同底物+另一种酶液→底物不分解(“同底不同酶”)实验中:自变量:底物种类或酶的种类; 因变量:有无产物生成或底物是否被分解;无关变量: 、 、 等。

[“同酶不同底”实例] :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注:市售a-淀粉酶的最适温度约600C)1.原理:淀粉和蔗糖都不具还原性,与斐林试剂不发生反应,但其组成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是还原糖,能与斐林试剂反应产生_____________;用淀粉酶分别催化淀粉和蔗糖水解后,再用斐林试剂鉴定,根据是否有砖红色沉淀来判定淀粉酶是否对二者都有催化作用,从而探究酶的专一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时酶的特性和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学习目标引导核心素养对接关键术语1.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2.分析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

3.分析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

1.科学思维——建立模型:通过建立温度、pH对酶活性的影响等数学模型,理解影响的规律和实质。

2.科学探究——实验思路及设计:合理设计探究温度、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步骤,规范实施实验,探究影响的规律。

高效性专一性酶的活性影响因素|预知概念|一、酶的特性(连线)答案①—b②—c③—a二、酶促反应1.概念由酶催化的化学反应。

2.酶活性在酶促反应中,酶的催化效率。

三、影响酶活性的因素1.温度酶促反应速率最高时的温度称为酶促反应的最适温度,低于或高于这一温度都会使反应速率降低。

2.pH酶表现出最高反应速率时的pH称为酶的最适pH。

pH对酶活性的影响是通过改变酶的活性中心等发挥作用的。

3.酶失活的原因(1)外因:高温、过酸、过碱;(2)内因:空间结构被破坏。

|过程评价|1.酶具有专一性、高效性,且受温度和pH的影响( √ )2.蛋白酶只能催化蛋白质的水解而不能催化淀粉的水解,这一现象体现了酶的专一性( √ )3.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反应的底物( √ )4.由于酶在化学反应前后性质和数量没改变,所以酶具有高效性( × )5.高温、低温、强碱、强酸都会使酶失活( × )6.探究酶的最适温度,需要设置多组实验,相邻两组实验具有一定的温差( √ )|联想·质疑|★科学解释: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描述了酶具有专一性。

★科学解释:高温会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使酶永久丧失催化功能。

酶具有专一性的原因是什么?提示酶的活性部位必须与底物分子的空间结构相匹配,才能催化该反应。

科学探究1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1.下图分别表示酶高效性和专一性的曲线,请分析(1)根据图1,酶和无机催化剂相比,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提示酶和无机催化剂都只能缩短达到化学平衡所需要的时间,不能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

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的催化效率更高。

(2)根据图2分析:在A反应物中加入酶A,反应速率较未加酶时明显加快,而加入酶B,反应速率和未加酶时相同,这说明什么?提示酶A能催化反应物A反应,酶B不能催化反应物A反应,酶的作用具有专一性。

2.酶的专一性特点模式图蔗糖酶的作用过程示意图(1)蔗糖酶只能水解蔗糖的原因是什么?提示原因是蔗糖酶的活性部位只能与蔗糖分子的空间结构相匹配。

(2)酶能否增加产物的产生量?提示不能,酶只能加快反应速率,不能改变化学反应平衡点。

3.为了验证酶的专一性,某同学设计了下表,请补充完整【探究应用】1.为了证明酶的作用具有专一性,某同学设计了如下5组实验,分别选择一定的试剂进行检测,合理的实验方案是()A.①和③对比,用双缩脲试剂检测B.②和④对比,用碘液检测C.④和⑤对比,用斐林试剂检测D.③和④对比,用斐林试剂检测解析蛋白酶和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①和③对比,加入双缩脲试剂都会变紫色,A错误;②和④对比,自变量是酶的种类,可用碘液检测,B正确;淀粉酶水解淀粉后产生葡萄糖,葡萄糖和麦芽糖都属于还原性糖,用斐林试剂检测,都会出现砖红色沉淀,C错误;斐林试剂不能检测蛋白质是否水解,D错误。

答案 B2.我国科学家研制出了能成功检测SARS病毒的酶联免疫试剂,专用于“非典”的快速诊断。

此试剂具有准确、灵敏、快速、方便和经济等优点,一个测试板可同时检测96个样品,1小时左右获得检测结果。

它应用的是()A.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原理B.酶的专一性原理C.酶的识别原理D.酶的高效性解析 该测试板专门用于“非典”的快速诊断,说明酶具有专一性;一个测试板可同时检测96个样品,1小时左右获得检测结果,说明酶具有高效性。

答案A1.探究酶的高效性的实验设计思路实验组:底物+生物催化剂(酶)→底物分解速率(或产物形成的速率) 对照组:底物+无机催化剂→底物分解速率(或产物形成的速率) 2.探究酶专一性的实验设计思路 (1)变量分析⎩⎪⎨⎪⎧自变量⎩⎪⎨⎪⎧①不同底物②不同酶因变量:底物是否被分解(2)设计思路⎩⎪⎨⎪⎧①不同的底物→⎩⎪⎨⎪⎧底物+同一种酶另一底物+同一种酶②不同的酶→⎩⎪⎨⎪⎧同一种底物+一种酶同一种底物+另一种酶科学探究2 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有0 ℃、60 ℃、100 ℃三组,下图只显示了部分装置,请回答问题:(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什么?实验需要不需要保持酶的最适pH 条件?pH 在该实验中属于什么变量?提示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

该实验需要在酶的最适pH 条件下进行,pH 在该实验中属于无关变量。

(2)该实验为什么要将底物和酶溶液的温度控制到预设的温度后再混合?提示使每一组实验严格在预设的温度下进行,如果先将底物和酶混合后再控制温度,每一组实验的温度是变化的,降低了实验的说服力。

(3)预期结果和结论:①结果预测:0 ℃:________,60 ℃:________,100 ℃:________②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①变蓝无明显变化变蓝②酶的催化需要适宜的温度,高于或低于最适温度酶的活性都会降低,甚至失活【探究应用】1.在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的实验中,在探究不同的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温度和pH分别属于()A.自变量和因变量B.因变量和无关变量C.自变量和无关变量D.自变量和对照变量解析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的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因此自变量是温度,因变量是酶的活性,pH、底物浓度、酶浓度等都属于无关变量。

答案 C2.现有三支试管甲、乙、丙,先向各试管内均加入2 mL可溶性淀粉溶液,再按图中所示步骤操作,然后分别用斐林试剂检验。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和乙试管对照,说明酶具有专一性B.甲和丙试管对照,说明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C.实验结果是乙、丙试管内出现砖红色沉淀D.甲和乙实验中,酶的不同种类为自变量解析甲试管和乙试管对照,自变量是酶的种类,说明酶具有专一性;试管甲和丙比较,自变量是温度,说明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实验结果是甲试管出现砖红色沉淀。

答案 C研究温度和pH影响酶活性实验的4个注意点(1)在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时,酶活性大小通常以单位时间内底物的消耗量或产物的生成量来表示。

(2)当研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温度是自变量,pH等能够影响酶活性的其他因素属于无关变量,在实验时一定要遵循无关变量保持相同且适宜。

(3)在探究温度和pH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时,不能先将酶和反应物混合后再分别放置在不同条件下处理,原因是酶具有高效性,把酶和反应物混合后就会立即发生催化反应。

(4)不能用H2O2为原料探究温度对过氧化氢酶催化活性的影响,原因是温度升高时H2O2会分解,这样实验的变量不唯一。

科学探究3分析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1.温度和pH对酶活性的影响甲、乙两图分别是温度和pH对酶活性影响的数学模型,分析比较甲、乙两图。

(1)分析两曲线的起点。

甲图起点酶活性不为0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图起点酶活性为0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甲图曲线不同区段随温度的变化酶活性是如何变化的。

A~B段:______________;B~C段:______________。

(3)乙图曲线中,若酶起始条件的pH为1.5,则将pH调至其最适pH下,该酶活性如何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1)低温仅仅降低酶的活性但不会使酶失活pH过低(或强酸)会使酶失活(2)逐渐提高逐渐降低(3)不发生改变,因为在pH为1.5时酶已经失活。

2.底物浓度和酶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1)甲图中在其他条件适宜、酶浓度一定的情况下,酶促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的改变怎样变化?(2)分析甲图曲线不同区段限制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

A~B段限制因素:________;B点以后稳定阶段限制因素:________。

(3)乙图中在底物充足、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酶促反应速率随酶浓度如何变化?提示(1)一定范围内,随着底物浓度的增大酶促反应速率逐渐加快,当达到一定底物浓度时,反应速率不再增加。

(2)底物浓度酶浓度(酶数量)(3)反应速率随酶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温度和pH影响酶活性的特点1.温度影响酶的活性:(1)低温时酶的活性会降低,但酶的空间结构不会被破坏,在适宜温度下酶的活性可以恢复,故酶一般在2~4 ℃下保存。

(2)高温、过酸、过碱均会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不可逆的破坏,但没有破坏肽键。

2.不同酶的最适温度可能不同:一般来说,动物体内酶的最适温度在35~40 ℃。

植物体内酶的最适温度在40~50 ℃。

3.不同酶的最适pH可能不同:动物体内酶的最适pH大多在6.5~8.0,但胃蛋白酶的最适pH为1.5。

4.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及其作用实质:【探究应用】1.某同学研究温度和pH对某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得到如图所示的图像。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该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为35 ℃左右,最适pH为8B.当pH为8时,影响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底物浓度和酶浓度C.随pH升高,该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也逐渐升高D.当pH为任何一固定值时,实验结果都可以证明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解析突破口:结合温度和pH对酶活性的影响对图像进行分析。

具体分析如下:答案 A2.将1 mL 5%人的胃液溶液倒入装有10 mL蛋白质胶体的试管内,置于25 ℃的温水中水浴,研究其对蛋白质的消化情况。

下列各方法中能提高酶活性的是()A.把实验温度提高到37 ℃B.在试管内再加入1 mL 5%胃液溶液C.将pH由2调节为7D.在试管内再加入1 mL唾液解析由于人体温度接近37 ℃,因此该温度条件下人体内的酶活性较高,将温度由25 ℃提高到37 ℃,胃蛋白酶的活性会升高,A正确;在试管内再加入1毫升5%的胃液溶液,胃蛋白酶的活性不会升高,B错误;胃蛋白酶的最适宜pH是2左右,如果将pH由2调节为7,酶的活性会急剧下降,C错误;在试管内加入1毫升唾液,溶液pH会升高,胃蛋白酶活性降低,D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