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云密布的欧洲(课用)
介绍东欧国家的书

东欧国家的书籍是指关于东欧地区的历史、文化、政治、社会等方面的书籍,有很多值得一读的作品。
推荐以下几本东欧国家的书籍:
1、《从“东欧”到“新欧洲”》:这是一本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所的专家撰写的书籍,系统地介绍了东欧剧变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分析了东欧国家的转型和发展,探讨了东欧与欧盟、俄罗斯、中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关系,是一本全面而深入的东欧研究的著作。
2、《伯罗奔尼撒战争》:这是一本由美国历史学家唐纳德·卡根撰写的书籍,详细地叙述了古希腊的一场重大战争,展现了战争中的人性、政治、战略、外交等方面,是一本经典的军事历史的著作。
3、《新罗马帝国衰亡史》:这是一本由法国历史学家卢克·多梅尔撰写的书籍,从一个新的视角重新审视了罗马帝国的衰落和消亡,揭示了罗马帝国内部的矛盾和外部的压力,是一本颠覆传统观念的历史的著作。
4、《霍布斯鲍姆年代四部曲》:这是一本由英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艾瑞克·霍布斯鲍姆撰写的书籍,从1789年到1991年,梳理了欧洲乃至世界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变革,展现了一个动荡而精彩的时代,是一本权威而引人入胜的历史的著作。
5、《审问欧洲》:这是一本由匈牙利著名的历史学家伊斯特万·迪克撰写的书籍,从二战开始,探究了欧洲的历史、文化、政治、社会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挑战和反思,是一本敏锐而深刻的历史的著作。
三十年战争

二〇一二年十一月二十二日星期四上午11时51分求助编辑百科名片1648年的欧洲地图三十年战争(1618年-1648年),是由神圣罗马帝国的内战演变而成的全欧参与的一次大规模国际战争。
这场战争是欧洲各国争夺利益、树立霸权以及宗教纠纷剧化的产物,战争以波希米亚人民反抗奥地利帝国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为肇始,最后以哈布斯堡王朝战败并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而告结束。
查看精彩图册名称:三十年战争地点:整个欧洲(起源于神圣罗马帝国)时间:1618年-1648年参战方:瑞典、波希米亚、丹麦、荷兰、法国、苏格兰、英格兰、萨科森,神圣罗马帝国、西班牙、奥地利、巴伐利亚结果: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参战方兵力:瑞典150,000,丹麦20,000 等神圣罗马帝国100,~200,000 等主要指挥官:古斯塔夫二世,斐迪南二世目录战争简介战争背景战云密布战争过程捷克阶段扔出窗外事件全面反奥皇帝反攻丹麦阶段全欧反奥丹麦出兵瑞典阶段瑞典出兵大败皇帝再度反攻全欧混战阶段法国出兵丹麦参战战争结束战争影响德意志分裂荷瑞独立西班牙衰落法国兴起瑞典兴起战术改变欧洲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注:展开战争简介战争背景战云密布战争过程捷克阶段扔出窗外事件全面反奥皇帝反攻丹麦阶段全欧反奥丹麦出兵瑞典阶段瑞典出兵大败皇帝再度反攻全欧混战阶段法国出兵法国获胜丹麦参战战争结束战争影响德意志分裂荷瑞独立西班牙衰落法国兴起瑞典兴起战术改变欧洲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注:展开编辑本段战争简介战争基本上是以德意志新教诸侯和丹麦、瑞典、法国为一方,并得到荷兰、英国、俄国的支持;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德意志天主教诸侯和西班牙为另一方,并得到教皇和波兰的支持。
中世纪后期神圣罗马帝国日趋没落,内部诸侯林立纷争不断,宗教改革运动之后又发展出天主教和新教的尖锐对立,加之周边国家纷纷崛起,于1618年到1648年爆发了欧洲主要国家纷纷卷入神圣罗马帝国内战的大规模国际战争,又称“宗教战争”。
编辑本段战争背景13世纪以后,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下的神圣罗马帝国皇权日益衰微,各邦诸侯割据称雄。
第1课 战云密布的欧洲 孟曙光

第1课战云密布的欧洲备课人孟曙光教学目标:课标: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理解人类历史为什么发展到20世纪才会出现世界大战。
教学重点、难点:一战发生的根源及主要原因对极端民族主义的认识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举例法、归纳法、讲述法、讨论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出示萨拉热窝事件的图片,指出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但一战并不是偶然发生的,有其深刻的根源。
讲授新课:一、战争根源: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新老殖民国家瓜分、争夺殖民地的斗争激烈,矛盾尖锐。
1.争夺市场、占领殖民地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
19世纪下半期,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在科学技术的推动和企业组织化程度提高的背景下,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经济飞速发展。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列强加紧寻求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掀起掠夺、瓜分殖民地的新浪潮。
到19世纪末,整个世界基本上被西方列强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2.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引发重新瓜分殖民地的战争。
出示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经济实力及其占有殖民地情况图例,指出后起的美、德、日三国经济发展迅速,但所占殖民地有限,要求重新瓜分世界。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3页材料,认识到在后起资本主义国家中,德国获取更多殖民地的意愿最为明显。
德国的扩张威胁了英、法等老牌殖民国家的利益,列强之间对殖民地的争夺日益白热化,各国间矛盾重重。
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促使各国加紧争夺世界霸权和重新瓜分世界。
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不断加剧,终于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二、主要原因:列强间矛盾尖锐,两大军事集团形成1.三国同盟形成统一后的德国将防范法国作为其外交的首要目标,竭力构筑以自己为核心的同盟体系。
(1)1879年,德国利用奥匈帝国同俄国的矛盾,和奥匈帝国签订同盟条约,这是德国构筑同盟体系迈出的第一步。
(2)1882年,德、意、奥缔结了针对法、俄的《三国同盟条约》。
这标志着以德国为首的第一个欧洲大陆军事同盟集团的形成。
美国70年布局崩塌!中国使出两招透支美国霸权根基

美国70年布局崩塌!中国使出两招透支美国霸权根基美国70年布局崩塌!中国使出两招透支美国霸权根基2018-06-26美利坚基于伟大的动机和公正的原则认为;如果任何国家,为了进行压迫而干涉美洲,或用其他方法控制它们的命运,那么,我们就认为这是对美国不友好的表现。
——詹姆斯.门罗1823年,时任美国总统的詹姆斯.门罗,在著名的《门罗宣言》中,对着旧世界的欧洲,吼出了新生美利坚的诉求:“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美洲,不需要任何欧洲国家插手!"此后,在《门罗宣言》的指导下,美洲成为了美国人的美洲:1961年4月,美国组织雇佣军入侵古巴;1965年美国出兵镇压多米尼加人民武装起义;1983年美国出兵格林纳达:....近两百年来,门罗主义被历届美国总统奉为圭臬,在经年的打造下,广袤的美洲,成为了美国的后花园!全世界都在与霸权抗争,拉美却在“诡异”中脱节在上一篇大分流系列文章中,笔者提及了这样一个观点:美国的世界霸权,归根结底还是金融霸权。
自1971年美元与黄金脱钩以来,美国通过紧缩—通胀政策,对全世界进行剪羊毛的机制,事实上已经形成,对于这个机制的运行过程,笔者以“买苹果”举例:原始市场环境:假设世界流通商品为10个苹果,货币资金有10美元,此时单个苹果价格1美元;第一步,量化宽松:美联储大量印发美钞,货币总量膨胀为20美元,单个苹果价格上升为2美元,此时美元开始贬值走弱,利息降低,大量涌入新兴市场国家;第二步,货币紧缩:第一步中美元供大于求的周期大致为十年,十年间,在高价的诱惑下,苹果被大量生产,10个苹果膨胀为15个苹果。
此时,美联储宣布加息走强,海外美元在高息诱惑下回流美国,流通的20美元减少为10美元,单个苹果价格下降到0.7美元。
美国剪的羊毛在哪?在量化宽松阶段,美国人拿着印出来的纸,涌入新兴市场国家大举投资购买、而作为国际大宗商品交易主要卖家的新兴市场国家,在“苹果”价格翻番的乐观收入预期下,消费欲望上升便会大量举债...截止这里,美国虽已“化纸为钱”,但是也勉强可算双赢,但是紧接着第二步,美联储加息了。
运筹学经典案例

案例一:鲍德西((B AWDSEY)雷达站的研究20世纪30年代,德国内部民族沙文主义及纳粹主义日渐抬头。
以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势力夺取了政权开始为以战争扩充版图,以武力称霸世界的构想作战争准备。
欧洲上空战云密布。
英国海军大臣丘吉尔反对主政者的“绥靖”政策,认为英德之战不可避免,而且已日益临近。
他在自己的权力范围内作着迎战德国的准备,其中最重要、最有成效之一者是英国本土防空准备。
1935年,英国科学家沃森—瓦特(R.Watson-Wart)发明了雷达。
丘吉尔敏锐地认识到它的重要意义,并下令在英国东海岸的Bawdsey建立了一个秘密的雷达站。
当时,德国已拥有一支强大的空军,起飞17分钟即可到达英国。
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如何预警及做好拦截,甚至在本土之外或海上拦截德机,就成为一大难题。
雷达技术帮助了英国,即使在当时的演习中已经可以探测到160公里之外的飞机,但空防中仍有许多漏洞,1939年,由曼彻斯特大学物理学家、英国战斗机司令部科学顾问、战后获诺贝尔奖金的为首,组织了一个小组,代号为“Blachett马戏团”,专门就改进空防系统进行研究。
这个小组包括三名心理学家、两名数学家、两名应用数学家、一名天文物理学家、一名普通物理学家、一名海军军官、一名陆军军官及一名测量人员。
研究的问题是:设计将雷达信息传送给指挥系统及武器系统的最佳方式;雷达与防空武器的最佳配置;对探测、信息传递、作战指挥、战斗机与防空火力的协调,作了系统的研究,并获得了成功,从而大大提高了英国本土防空能力,在以后不久对抗德国对英伦三岛的狂轰滥炸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二战史专家评论说,如果没有这项技术及研究,英国就不可能赢得这场战争,甚至在一开始就被击败。
“Blackett马戏团”是世界上第一个运筹学小组。
在他们就此项研究所写的秘密报告中,使用了“Operational Research”一词,意指作战研究”或“运用研究”。
就是我们所说的运筹学。
经典:第10课《从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

3、英法绥靖政策推行的原因
(1)英法的经济地位和军事地位因受第一次世界 大战影响受到极大的削弱,导致了不敢同德意日 法西斯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
(2)经济危机导致英法社会动荡,两国不想引发 战争。
(3)因一战而兴起的和平主义思潮占主导地位
(4)法西斯利用了西方国家与苏联的矛盾,打出 了“反共产国际”的旗号,欺骗了英法等国。
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组织
11
一、法西斯的对外侵略扩张(局部战争) (一)局部战争
1、1931年日本发动侵略中国东北的战争 2、1935年意大利挑起侵占埃塞俄比亚 3、1936年德意法西斯国家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 4、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12
卢沟桥事变
13
一、法西斯的对外侵略扩张(局部战争) (一)局部战争
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5
地中海
红
厄立特 里亚
意海大进利 入原侵印因略度:埃洋战塞的略俄 通地比 道位亚 ;重战要略—物—埃俄亚资东塞比丰部海富非;洲经,索济扼马危守里印 度 洋机红 的打击;欧洲扩张计划受阻;当年战争失败之仇
特点:不宣而战 结果:1936年5月正式吞并埃塞俄比亚
6
一、法西斯的对外侵略扩张(局部战争) (一)局部战争
背景 (3)苏联构筑集体安全努力失败
(4)德国提议苏德和解
大国的这些政策:助长了法西斯侵略气焰,加速了二
战的爆发导致了西方大国与苏联的互不信任,不利于反
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26
签 订 《 苏 德 互 不 侵 犯 条 约 》
27
四、大战的爆发和初期阶段
1、德国突袭波兰——二战全面爆发 1939.9.1
3、作用 打击了国际法西斯侵略势力,但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21课 一战的爆发教案 新人教版

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课型:新授课年级:九年级一、教材内容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世界规模的战争,它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成为人类历史的转折点。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一战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产物,是长期以来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的总爆发。
它持续四年,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也改变了欧洲、亚洲的政治格局,使欧洲对世界的领导地位开始削弱。
二、课程标准知道“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等;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了解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帝国主义称霸世界和两大军事侵略集团形成的史实,了解一战爆发前经历了长时间的矛盾与冲突的酝酿,识记一战的过程,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等。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萨拉热窝事件主要过程的学习,了解其导火线的作用,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培养学生利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凡尔登战役的学习,讨论战争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带来了严重的灾难,树立维护和平远离战争的现代意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分析和评价。
五、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一组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图片教师:十九世纪末期,是一个让人们充满激情和幻想的世纪转折。
第二次科技革命的一系列理论和技术创新,向人类展示着美好的发展前景。
但是,人类文明如此巨大的进步却并不能消灭战争。
一场世界规模的战争在20世纪初期不可避免的又不可思议的爆发了,这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什么会爆发?让我们一起走进那场灾难空前的战争。
(设计意图:使学生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战争的到来。
)(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教师: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
2019高考历史专题训练: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含答案和解析)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第1课战云密布的欧洲一……二……三科技进步成果被运用于军事领域四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根据《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岳麓书社)目录摘编材料二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凡尔赛和约》包括一项条款,明确指出这场战争是“由德国及其同盟国的侵略”引起的。
这一“战争罪行”的条款不仅仅具有学术价值,因为它还被协约国用来证明它们向战败的同盟国提出支付赔款的要求是有道理的。
结果,它激起了一场热烈、持久的争论……所有这些都促使双方继续争论谁应对战争负责。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材料一列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的科技和思想因素,根据所学知识,对其再补充两项,并说明补充理由。
(2)材料二中的《凡尔赛和约》对战争的责任是怎样认定的?这一认定是否公平?谈谈你的看法。
2.(2017课标全国Ⅱ,4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人一边哀叹欧洲衰落了,一边思考欧洲向何处去的问题。
整个20年代,有关欧洲统一的文章、著作、杂志在英、德、法等国相继出版,呼吁建立欧洲合众国。
如挪威生物学家弗里约夫·豪森在给美国总统威尔逊的信中说:“在所有欧洲国家联合在欧洲合众国旗帜下之前,欧洲的持久和平是不可能的。
”当欧洲联合的呼声在民间日趋高涨之际,法国总理白里安于1929年在国联大会上提出了以法、德和解为基础的“欧洲联邦”计划,后又发表备忘录,着重强调政治行动,主张建立欧洲各国参加的政治机构。
然而,他的欧洲联合方案提出后,其他欧洲国家都态度冷漠,甚至表示反对。
最后,“欧洲联邦”计划不了了之。
——摘编自陈乐民《欧洲观念的历史哲学》(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白里安“欧洲联邦”设想提出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欧洲联邦”设想未能实现的原因。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达拉第被当作凯旋的英雄得到迎接和欢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列强对世界市场的争夺(经济因素) 列强对世界市场的争夺(经济因素)
列强争夺殖民地的原因: 列强争夺殖民地的原因: ——结合第 页的"解析与探究"思考 结合第7页的 结合第 页的"解析与探究"
寻求海外市场, 寻求海外市场,原料产地和资本输出地
比较: 比较:垄断阶段的殖民扩张的目的与哥伦布发现新 大陆后西班牙, 大陆后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扩张的目的有何不同为 何会有这种不同? 何会有这种不同?资本主义处于不同阶段上思考 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 迅速发展造成严重的生 产过剩, 产过剩,所以列强为了寻求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加 紧掠夺殖民地; 紧掠夺殖民地; 后者处于资本主义的萌芽时期缺乏资本扩大再生 所以直接掠夺金银. 产,所以直接掠夺金银.
1914年8月被德国媒介广泛宣 传的照片之一 年 月被德国媒介广泛宣 传的照片之一.
德国军国主义尤为严重
军国主义 "泛日耳曼主义" 泛日耳曼主义" 泛日耳曼主义 和极端民 族主义的 极端民族 "泛斯拉夫主义" 泛斯拉夫主义" 泛斯拉夫主义 主义情绪 泛滥 严重 "民族优越论" 民族优越论" 民族优越论 总结: 总结: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使两 大军事集团相互仇视,推动了战争的爆发. 大军事集团相互仇视,推动了战争的爆发.
1876---1914年殖民面积简表 1876---1914年殖民面积简表 ---1914
类别 英法俄德美日 比利时, 比利时,荷兰 半殖民地 其余国家 全球总面积 殖民面积(百万平方公里) 殖民面积(百万平方公里) 65 9.9 14.5 28 133.9
从中可以得 到什么结论? 到什么结论? 1,19世纪末至 世纪 , 世纪末至 世纪末至20世纪 初,世界被瓜分完毕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使用的新式武器给对方以巨大的杀伤
问世的新式武器有: 潜艇,飞机,坦克, 问世的新式武器有: 潜艇,飞机,坦克,毒气等
后果: 后果: ),战争突破陆地的限制 战争突破陆地的限制, 1),战争突破陆地的限制,扩展到空中和海底 ),新交通使战争突破到更大范围内进行 2),新交通使战争突破到更大范围内进行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投入使用的德国飞机 ),新通讯工具使战争突破地域限制 新通讯工具使战争突破地域限制, 3),新通讯工具使战争突破地域限制,能够在世 界范围内有效地指挥战争
法国 德国 英国 奥匈 日本 53.4 42.6 36.7 24.6 7.1 54.2 50.4 42 34.6 28.4 8.4 71.5 52.4 62.4 38.5 25.5 23.4 76.9 69.4 57.1 42.5 32.2 27.1 91 89.1 53.2 44.4 34.5 30.6
3)德国对外推行侵略扩张,称霸世界的政策. )德国对外推行侵略扩张,称霸世界的政策. 影响:加剧了德国与英国,法国的矛盾,导致一战的爆发. 影响:加剧了德国与英国,法国的矛盾,导致一战的爆发.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 1918)的原因 1914矛盾实质:对世界市场(殖民地或霸权) 矛盾实质:对世界市场(殖民地或霸权)的争夺
材料二:在20世纪初的德国, 材料二: 20世纪初的德国, 世纪初的德国 一位俄国人记录下了这样的 2,极端民族主义 , 情景: 情景:城市中心的广场上竖 立着莫斯科克里姆林宫的模 在乐队的吹奏声中, 型,在乐队的吹奏声中,模 型被点上火,倒塌的墙垣发 型被点上火, 出隆隆的响声, 出隆隆的响声,教堂的钟楼 (1)材料二反映了什么观点? 材料二反映了什么观点? 材料二反映了什么观点 和十字架歪歪斜斜跌落在地. 和十字架歪歪斜斜跌落在地. (2)火车上的士兵将去参加什么战争 ?可德国人却在鼓掌和喊叫. 火车上的士兵将去参加什么战争 可德国人却在鼓掌和喊叫. 在他们看来,这是一场什么战争 在他们看来 这是一场什么战争 当最后一堵墙倒在火堆中时, 当最后一堵墙倒在火堆中时, (3)德国当局广泛传播这一类照片的 乐队立即奏起德国国歌,人 德国当局广泛传播这一类照片的 乐队立即奏起德国国歌, 目的是什么 ? 们的狂热已经无法控制了. 们的狂热已经无法控制了. (4)为什么在德国会出现这种愚昧 ) 和奇特的现象? 和奇特的现象? 2,极端民族主义 ,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场保卫民族,祖国的战争. 德国士兵不认识战争的非正义性质 一场保卫民族,祖国的战争. 要人民充当炮灰或造成人民支持战争的印象 封建色彩,军国主义传统,极端民族主义在社会中影响深远. 封建色彩,军国主义传统,极端民族主义在社会中影响深远.
阅读下列材料:"……我们不能容忍任何外国,任何国外的主神向 阅读下列材料: ……我们不能容忍任何外国, 我们不能容忍任何外国 (1)19世纪末,德国的经济迅速发展,位居 19世纪末,德国的经济迅速发展, 世纪末 我们说道: 怎么办?世界已分割完了! 我们不愿阻挠任何人, 我们说道:"怎么办?世界已分割完了!"我们不愿阻挠任何人, 欧洲第一位, 欧洲第一位,为此德国统治集团积极要求取得 但我们也不容许任何人妨碍我们的道路. 但我们也不容许任何人妨碍我们的道路.我们不愿消极地站在旁 广阔的海外殖民地,重新分割世界, 广阔的海外殖民地,重新分割世界,皮洛夫正 而让他人分割世界. 边……而让他人分割世界.我们不能,也不愿意容忍这样.我们在 而让他人分割世界 我们不能,也不愿意容忍这样. 是在这种背景下发表这篇演说的. 是在这种背景下发表这篇演说的. 全世界各地有着自己的利益.如果英国人谈论建造大不列颠帝国, 全世界各地有着自己的利益.如果英国人谈论建造大不列颠帝国, 法国人谈论建造新法兰西帝国,俄国人谈论占领亚洲领土,那么, 法国人谈论建造新法兰西帝国,俄国人谈论占领亚洲领土,那么, 我们要求建造大德意志帝国……" 我们要求建造大德意志帝国 " ——德国外长皮洛夫 ——德国外长皮洛夫1899年12月在议会的演说 德国外长皮洛夫 年 月在议会的演说 英国, 英国,法国 (1)皮洛夫发表这篇演说的社会背景是什么? )皮洛夫发表这篇演说的社会背景是什么? 他人" 任何人" (2)材料中的"外国人","他人","任何人",所指应该是 )材料中的"外国人" 谁? (3)该演说反映了德国推行了什么外交政策?这将带来什么影响? )该演说反映了德国推行了什么外交政策?这将带来什么影响?
第一课 战云密布的欧洲
新课标 1,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 , 历史背景 2,理解人类历史为什么发展到 , 20世纪才会出现世界大战. 世纪才会出现世界大战. 世纪才会出现世界大战
列强对世界市场的争夺
20 世 纪 世 界 大 战 爆 发
历 史 背 景
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成 军
军事 军事 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 爆发原因探讨
列强的疯狂扩军备战
意大利 21.6
四,军国主义与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
材料: 火药是干的,剑是磨过的,目标明确, 材料: "火药是干的,剑是磨过的,目标明确,力量 集中,悲观者已经被赶走, 集中,悲观者已经被赶走,我为我武装的人民干一 ——崇尚战争和强权的威廉二世 杯." 崇尚战争和强权的威廉二世
结合材料和"阅读与思考"材料反映了怎样的观点? 结合材料和"阅读与思考"材料反映了怎样的观点?结合时代 背景分析成因. 背景分析成因. 1,军国主义 , 观点; 观点;军国主义 成因: 成因: 近代以来,欧洲战争不断, 近代以来,欧洲战争不断,进行战争被认为是国家的正当权利 20世纪列强相信战争是最后解决问题的办法, 世纪列强相信战争是最后解决问题的办法, 世纪列强相信战争是最后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战前英法德美力量变化比较表 类 别 英 德 美 法 1870-1913年工 1870-1913年工 1.3 4.6 8.1 1.9
业增长倍数 英 1860年工业产量 1860年工业产量 所占位次 1913年工业产量 1913年工业产量 所占位次
1913—1914年列强的经济 年列强的经济 实力与所占殖民地的情况
历 史 背 景
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军事
从三大矛盾的对立到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两 三 : 大 大 英德矛盾 德 奥 集 矛 发 法德矛盾 团 盾 : 展 俄奥矛盾 英法俄
两大军事集团是指( 两大军事集团是指( )和 ),两大军事集团是怎 ( ),两大军事集团是怎 样形成的? 样形成的? 源于帝国主义错综复杂的矛盾. 源于帝国主义错综复杂的矛盾. 哪三大矛盾? 因何产生矛盾? 哪三大矛盾 因何产生矛盾?
意
争夺北非突尼斯
法
德
世界市场殖民地
英
奥
争夺巴尔干半岛
俄
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结论: 结论:两大军事集团 的对峙导致了世界大 战的爆发. 战的爆发.
英
1904 代表同盟国集团 代表协约国集团
1907年最终形成 1907年最终形成,核心英国 年最终形成,
1907 1879 1892 1882 1882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原因一:根源于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原因一:根源于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原因二:列强对世界市场的争夺导致重分世界 原因二: 的战争. 的战争. 原因三: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导致了世界大战 原因三: 的爆发. 的爆发. 原因四:科技成果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各国 原因四:科技成果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 疯狂地扩军备战,推动了大战的爆发; 疯狂地扩军备战,推动了大战的爆发; 原因五: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为发 原因五: 动战争进行了舆论方面的准备. 动战争进行了舆论方面的准备.
根源: 根源: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根↑ 源 新老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殖民地的矛盾 导↑ 致 世界基本上被瓜分完毕 结↑ 果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 促使列强掀起瓜分殖民地的新高潮(19C (19C末 段,促使列强掀起瓜分殖民地的新高潮(19C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