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龙课教案

合集下载

大学课堂舞龙舞狮教案

大学课堂舞龙舞狮教案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舞龙舞狮的历史文化背景,增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

2. 掌握舞龙舞狮的基本动作和技巧,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教学对象:大学本科生教学时间:8课时教学场地:体育馆或户外空地教学器材:龙狮道具、音响设备、舞蹈垫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舞龙舞狮文化导入1. 课堂导入:教师简要介绍舞龙舞狮的历史、文化背景和意义。

2. 观看舞龙舞狮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舞龙舞狮的魅力。

3. 讨论交流:分组讨论舞龙舞狮的特点、技巧和意义。

第二课时:舞龙基本动作学习1. 教师示范舞龙基本动作,如走步、转身、跳跃等。

2. 学生跟学,教师个别指导。

3.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第三课时:舞狮基本动作学习1. 教师示范舞狮基本动作,如走步、跳跃、翻滚等。

2. 学生跟学,教师个别指导。

3.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第四课时:舞龙舞狮技巧提升1. 教师讲解舞龙舞狮的技巧,如动作协调、力量控制、节奏感等。

2.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 学生展示练习成果,教师点评。

第五课时:舞龙舞狮团队协作训练1. 学生分组,进行舞龙舞狮团队协作训练。

2. 教师讲解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强调配合与沟通。

3.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第六课时:舞龙舞狮表演排练1. 学生分组进行舞龙舞狮表演排练。

2. 教师指导学生注意动作的连贯性、节奏感、美感等。

3. 学生进行排练,教师点评。

第七课时:舞龙舞狮汇报演出1. 学生进行舞龙舞狮汇报演出。

2. 教师点评,肯定学生的努力和进步。

3.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总结课程收获。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舞龙舞狮文化背景的了解程度。

2. 学生掌握舞龙舞狮基本动作和技巧的熟练程度。

3. 学生在团队协作训练中的表现。

4. 学生在汇报演出中的表现。

教学反思:1. 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表格式):舞龙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表格式):舞龙
-歌曲学唱:以歌曲《金蛇狂舞》为基础,重点在于让学生通过反复练习,达到能够独立演唱的水平,强调对歌曲旋律和节奏的掌握。
-舞龙动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分解舞龙动作,指导学生跟随音乐节奏完成动作,确保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和表现动作的意义。
-文化理解:通过讲解舞龙的起源、发展及民间传说,使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更深入的认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歌曲学唱:学生能够熟练演唱《金蛇狂舞》,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舞龙动作:学生能够正确执行基本的舞龙动作,理解动作的舞蹈语言。
-文化理解:学生了解舞龙的历史文化背景,认识到舞龙在民间艺术中的地位。
-创意表现:学生能够参与创编舞龙表演,展现个人创意和团队协作。
举例解释: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舞龙动作的学习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舞龙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表格式):舞龙
一、教学内容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表格式):舞龙
本节课以教材中“舞龙”章节为主题,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学唱《金蛇狂舞》歌曲,了解歌曲的节奏特点,感受舞龙的欢快氛围。
2.学习简单的舞龙动作,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团队合作精神。
3.了解舞龙的历史背景和民间传说,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舞龙的节奏感和动作协调性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用时10分钟)

舞龙教案课程全完整版

舞龙教案课程全完整版

舞龙教案课程全完整版教案:舞龙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舞龙这一传统体育活动。

教材中介绍了舞龙的起源、发展以及基本的舞龙动作和技巧。

内容包括:1. 舞龙的起源和发展历史2. 舞龙的基本动作:盘、旋、翻、跃3. 舞龙的表演技巧:协调、节奏、力度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舞龙的起源和发展历史,感受舞龙文化的魅力。

2. 学生能够掌握舞龙的基本动作和表演技巧,提高身体协调性和节奏感。

3. 通过舞龙教学,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舞龙的基本动作和表演技巧难点:舞龙的协调性和节奏感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录音机、舞龙道具学具:笔记本、笔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播放一段舞龙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简要介绍舞龙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2. 讲解:讲解舞龙的基本动作和表演技巧,示范动作,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练习。

3. 练习:学生分组练习,老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4. 表演: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表演,其他学生观摩,老师进行评价。

六、板书设计1. 舞龙的起源和发展历史2. 舞龙的基本动作:盘、旋、翻、跃3. 舞龙的表演技巧:协调、节奏、力度七、作业设计1.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舞龙在不同地区的特色和习俗。

答案:略2. 结合本节课所学,编写一段舞龙表演的剧本。

答案:略3. 家庭作业:观看舞龙表演视频,记录下自己喜欢的动作和技巧,下节课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对舞龙的起源和发展历史有了基本的了解,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舞龙的基本动作和表演技巧。

但在协调性和节奏感方面,部分学生还需要加强练习。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强调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舞龙水平。

拓展延伸:学生可以自发组织舞龙队,参加校内外比赛和表演活动,将舞龙文化传承下去。

同时,可以邀请专业舞龙老师进行指导,提高舞龙教学水平。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舞龙这一传统体育活动。

教材中介绍了舞龙的起源、发展以及基本的舞龙动作和技巧。

幼儿园中班主题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舞龙》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主题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舞龙》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主题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舞龙》含反思一、前言在幼儿园教学工作中,公开课是评价教师教学水平和专业素质的一个重要指标。

本文将介绍一堂中班主题优质公开课的教案教学设计,主题为《舞龙》。

本教学设计通过充分挖掘《舞龙》这一主题的教育意义,旨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促进其综合发展。

二、教学目标1.身体协调:能够模仿舞龙的动作,培养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

2.语言表达:能够运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舞龙的特点。

3.合作交流:培养幼儿合作意识,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团体活动。

三、教学内容1.舞龙的起源2.舞龙的特点和动作3.学习《舞龙》的方法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教师播放与舞龙相关的视频,并用简单的语言介绍舞龙的故事,引起幼儿的兴趣。

2. 学习舞龙的特点和动作教师组织幼儿观看舞龙表演视频,并引导幼儿观察图像,学习舞龙的特点和动作。

3. 实践环节教师引导幼儿分成小组,自行制作简易的舞龙器材,然后在教室或操场上进行舞龙表演,鼓励幼儿展示自己的表演技能。

4. 总结反思教师引导幼儿进行反思,让幼儿分享学习舞龙的感受和收获,促进幼儿对这次活动的深层次理解。

五、教学评估1.观察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对舞龙特点的理解和模仿动作的能力。

2.对幼儿的言行举止进行评价,包括表现出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接受家长和同事的反馈意见,以及幼儿对教育活动的评价,进行全面的评估。

六、反思本次公开课设计针对中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爱好,以《舞龙》作为主题,设计了一堂丰富多彩、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教学活动。

通过学习舞龙,幼儿不仅仅能够增加知识面,还能在实践中锻炼身体,培养合作意识。

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应不断探索符合幼儿特点和需要的教学方法,创设更多有趣有意义的教育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以上是关于幼儿园中班主题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舞龙》含反思的文档,希望对您有所启发和帮助。

舞龙教案课程全完整版

舞龙教案课程全完整版

心理调适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减轻压 力和焦虑情绪,有利于身心恢
复。
06
舞龙文化传承与创新
传统舞龙文化的挖掘与传承
舞龙文化的历史渊源
介绍舞龙文化的起源、发展历程和在不同地域、民族中的传承情 况。
传统舞龙技艺的挖掘
通过田野调查、文献资料整理等方式,挖掘传统舞龙技艺,包括龙 的制作工艺、舞动技巧、音乐伴奏等。
舞龙教案课程全完整版
contents
目录
• 舞龙运动概述 • 舞龙基本技术 • 舞龙表演技巧 • 舞龙教学方法与手段 • 舞龙运动安全与保健 • 舞龙文化传承与创新
01
舞龙运动概述
舞龙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起源
舞龙运动起源于中国古代的龙舞,是一种具有浓郁民族特色 的传统体育活动。龙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被赋予了神秘、 威严、吉祥等含义,因此舞龙运动在古代多用于祈求风调雨 顺、五谷丰登等。

民俗文化
舞龙运动与民俗文化紧密相连, 反映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风 俗习惯和审美观念。在舞龙表演 中,人们可以欣赏到各种独具特
色的民俗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团结精神
舞龙运动强调团队协作和集体荣 誉感,体现了中华民族团结一心 、共同奋斗的精神风貌。通过参 与舞龙运动,人们能够增强团队
意识和协作精神。
舞龙运动的特点与价值
和龙身的协调配合。
03
舞龙表演技巧
表演形式与内容选择
表演形式
舞龙表演可分为单人舞龙、双人 舞龙和多人舞龙。选择合适的表 演形式取决于场地大小、观众数
量以及表演者技能水平。
内容选择
根据节日、庆典或特定主题,选择 相应的表演内容。如春节时可选择 寓意吉祥、祈福的舞龙节目。

大班体育舞龙公开课教案及反思

大班体育舞龙公开课教案及反思

大班体育舞龙公开课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了解舞龙的基本动作和节奏,掌握舞龙的基本技巧。

2.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3. 提高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和节奏感。

4. 培养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1. 舞龙基本动作的学习:如盘、旋、翻、跃等。

2. 舞龙节奏的掌握:学习按照节奏进行舞龙表演。

3. 舞龙队形的变化:学习不同的队形变化,如一字长蛇阵、龙卷风等。

4. 舞龙道具的使用:学习如何正确使用舞龙道具,如龙头、龙身、龙尾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舞龙的基本动作、节奏和队形变化。

2. 教学难点:舞龙动作的协调性和队形变化的流畅性。

四、教学准备1. 教具:舞龙道具(龙头、龙身、龙尾)、音乐、舞蹈floor。

2. 场地:宽敞的教室或户外场地。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a. 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舞蹈动作,如跳跃、扭转等,以活跃气氛。

b. 进行舞龙道具的传递游戏,让幼儿熟悉道具的使用。

2. 基本动作学习(10分钟):a. 教师示范舞龙的基本动作,如盘、旋、翻、跃等,并讲解动作要领。

b. 幼儿跟随教师学习舞龙基本动作,教师逐一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3. 节奏掌握(5分钟):a. 教师播放舞龙音乐,让幼儿跟随音乐节奏进行舞龙表演。

b. 教师指导幼儿调整动作幅度和速度,以符合音乐节奏。

4. 队形变化学习(10分钟):a. 教师示范不同的舞龙队形变化,如一字长蛇阵、龙卷风等。

b. 幼儿跟随教师学习队形变化,教师逐一纠正队形变化中的问题。

5. 实践表演(5分钟):a. 幼儿分成小组,每组指定一名队长,负责组织队形变化。

b. 每组按照教师给出的音乐和动作要求进行舞龙表演。

c. 教师点评每组的表演,给予鼓励和建议。

6. 放松活动(5分钟):a. 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伸展运动,如拉伸手臂、腰部等。

b. 教师播放轻松的音乐,让幼儿放松身心。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幼儿对舞龙动作的协调性还有待提高,部分队形变化的流畅性不够自然。

大班体育舞龙公开课教案及反思

大班体育舞龙公开课教案及反思

大班体育舞龙公开课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了解舞龙的基本动作和节奏,掌握舞龙的基本技巧。

2.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3. 提高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和节奏感。

4.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二、教学内容1. 舞龙基本动作的教学:学习舞龙的基本动作,如翻滚、腾跃、旋转等。

2. 舞龙节奏的教学:学习舞龙的节奏,如快、慢、停顿等。

3. 舞龙队的形变教学:学习舞龙队的形变,如一字形、圆形、八字形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舞龙的基本动作和节奏,能够独立完成舞龙表演。

2. 教学难点:舞龙队的形变和团队协作的流畅性。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舞龙道具、音乐、舞蹈地板、镜子等。

2. 环境准备:宽敞的教室、充足的照明、舒适的温度等。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带领幼儿进行简单的身体热身活动,如跳绳、捉迷藏等,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2. 舞龙基本动作教学(10分钟):讲解并示范舞龙的基本动作,让幼儿跟随示范进行练习,注意动作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3. 舞龙节奏教学(10分钟):讲解并示范舞龙的节奏,让幼儿跟随示范进行练习,注意节奏的准确性。

4. 舞龙队的形变教学(10分钟):讲解并示范舞龙队的形变,让幼儿跟随示范进行练习,注意形变的准确性。

5. 综合练习(10分钟):将舞龙的基本动作、节奏和形变结合起来,让幼儿进行综合练习,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6. 展示环节(5分钟):让幼儿分组进行舞龙表演,其他幼儿观看并给予掌声鼓励。

注意: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幼儿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伤害。

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六、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幼儿在舞龙过程中的动作准确性、节奏感和团队协作精神。

2. 通过展示环节,观察幼儿在舞龙表演中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3. 收集幼儿和家长的反馈意见,了解幼儿对舞龙活动的喜爱程度和收获。

七、教学拓展1. 组织舞龙比赛:将幼儿分成几个小组,进行舞龙比赛,培养幼儿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大班体育公开课教案及反思《舞龙》2篇

大班体育公开课教案及反思《舞龙》2篇

大班体育公开课教案及反思《舞龙》 (2) 大班体育公开课教案及反思《舞龙》 (2)精选2篇(一)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并掌握舞龙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身体协调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快节奏动作反应能力和肌肉力量。

教学准备:1. 舞龙道具:一条舞龙道具。

2. 音乐设备:音乐设备和适合舞龙的音乐。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播放舞龙的视频,向学生介绍舞龙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活动一:基本动作练习1. 学生分成小组,每组一个舞龙道具。

2. 老师示范舞龙的基本动作,包括抖动、起舞、扇舞等等。

3. 学生跟着老师的示范一起练习,注意动作的协调和流畅。

活动二:团队合作练习1. 学生继续分成小组进行练习。

2. 老师给每个组分配不同的舞龙动作,要求学生团队合作完成。

3. 学生进行练习并互相观摩,鼓励和支持彼此。

活动三:比赛演示1. 每个小组准备一个精彩的舞龙演示。

2. 学生排队依次进行演示,通过评委的评分确定胜负。

3. 评委评分主要考虑舞龙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和整体效果。

活动四:总结反思1. 学生和教师共同总结舞龙活动的收获和感受。

2. 学生反思自己的表现,寻找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3. 教师给予学生肯定和建议,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反思:本次舞龙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学生们在活动中积极参与,表演出了较好的团队合作和身体协调能力。

他们通过实际操作学习到了舞龙的基本动作和技巧,并且在比赛演示中展现了自己的创造力和才能。

学生们在活动结束后也进行了积极的反思,对自己的表现进行了评价,并愿意接受教师的建议和指导。

同时,活动也让学生们了解了舞龙的起源和发展历史,增加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识。

可以说,本次舞龙活动不仅在体育技能上得到了提高,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我认为这个活动是成功的,将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大班体育公开课教案及反思《舞龙》 (2)精选2篇(二)教案教学目标:1. 学习舞龙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学生持龙模 3 仿练习
3、徒手练习
14、学Biblioteka 持龙练 2 习5、原地快速 8 字舞龙完整教 学
6、学生尝试做 3 完整动作
7、展示
6 120组 130 5 120次 130 6 130组 140
6 组 140* 150 5
落到膝盖处端龙,再次喊 “1”龙嘴朝上起还原成持 准备动作;喊“2”,龙二 重心降低,身体朝左,龙把 拉至腰的左侧,龙把朝正左 侧落至膝盖处端龙;喊“3” “4”“5”依次落下,动作 同龙二相同。第二次喊到 1,2,3,4,5 依次起;第三次 喊到 1,2,3,4,5 依次朝龙 头的左侧落;第四次喊到 1,2,3,4,5 依次起
1、原地快速 8 字舞龙 2、游戏:“跨龙把接力”
依次舞动,龙体运行轨迹 教学难点 向左侧舞动时,两手不能交叉
流畅
程时 序间
学练内容
运动负荷
时次 强 间数 度
教学过程设计
二次调整
1、课堂常规
1、集合整队,师生问好
准 备6 部 分
2、队列练习
2、宣布本节课内容,提出 教学要求。
3、趣味慢跑及 4 1
3、带领学生绕龙跑,跨龙
要求:注意安全,不可踩到 龙把
2
1 100- 1、组织学生围成圈,教师 次 110 带领学生“画数字”
2、课堂总结
2、组织学生交流学习感受 3、宣布下课,师生再见
练习密度 47.5%
平均心率 130 次/分
课 后 反 思
场 地
龙8条





2、教师喊口令巡回纠错, 学生练习 要求:依次起,依次落
3、集 体 徒 手 纠 正 朝 左 侧 时,龙把拉至腰的左侧,两 手不可交叉
4、教师喊口令,学生练习; 熟练后各组学生自己喊口 令
5、龙头向身体右下舞,与 膝高时拧把向上,改变轨 迹,经头顶向身体左下舞, 与左膝高时拧把向上,经头 顶后向身体右下舞,然后重 复前面动作,2 号把位队员 等龙身完全撑开后,向下 舞,其他把位顺势而动,依 次舞龙。
6、组 织 各 组 学 生 自 由 练 习,教师巡回纠错
8、拓展:成语 摆型
9、游戏:“跨 龙把接力”
1 1 120130
3 3 140次 150
7、优秀组展示,其他组学 习借鉴
8、每组确定一个有龙字的 成语,利用龙摆出成语的造 型 9、示范讲解游戏方法与规 则,组织学生进行游戏
结 束 部 分4
1、放松活动
准备活动
110- 把;慢跑中做后踢腿跑、振
120 臂跳和开合跳。
1、原地快速 8 字舞龙分解教 学 基本动作:全体 同学“大八字 步”成一直线站 立,在龙头的带
1、讲解示范原地快速 8 字 舞龙分解动作 教师喊“1”,龙头朝右转 把(只有喊到与之相对应的 成员动),龙嘴朝下,龙把


部 分 30
领下,各把位同 学将龙体在人 体左右两侧交 替做“ 8 ”字 形环绕的舞龙 动作。
体育与健康实践课教案
班级
五(1)
授课教师
董鸿雁
单元位置 舞龙 单元 第 2 次课 授课时间
第 周 第 节课
学习目标
1、建立原地快速 8 字舞龙动作的概念,初步掌握原地快速 8 字舞龙的技术要点 2、学习原地快速 8 字舞龙的动作要领和方法 3、 提高学生身体协调性、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