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的建立都是谁的功劳 全部都是李世民一个的吗
唐朝的全部知识点总结

唐朝的全部知识点总结一、政治1. 唐朝建立:唐朝是由唐高祖李渊建立的。
李渊在战乱的时期,趁着隋朝灭亡后的混乱,成功发动兵变,建立了唐朝。
李渊称帝后即位,国号唐,定都长安,开天辟地、圣武皇帝、文皇帝。
2. 唐太宗的统一天下:唐太宗李世民,继承父亲的遗志,继续统一天下的大业。
他在位期间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政策,厉行节俭、崇尚文治、一统中原、北伐废突厥、征服吐蕃,最终使得中国版图达到了盛世的疆土。
3. 唐玄宗时期的开元盛世: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期间,国家政治稳定,人文开放,文化繁荣,被誉为“开元盛世”,在位期间,实行了许多对外开放政策,引进了先进的外国科技和文化,发展了对外贸易。
4. 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是唐朝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发生在唐德宗朝代,是农民起义军领袖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的一场叛乱,给唐朝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最终导致了唐朝的灭亡。
5. 唐朝的灭亡:唐朝在907年正式灭亡,结束了长达290年的统治。
唐朝的灭亡主要原因是内外交困、社会动荡和政治腐败。
二、经济1. 租庸调制:唐朝实行了租庸调制,即农民交纳一定数量的粮食和劳役,作为税收,这一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农业生产和国家的税收收入。
2. 唐玄宗时期的盛世繁荣:唐玄宗时期是唐朝的鼎盛时期,国家经济、文化都达到了巅峰。
在此期间,实行了各种措施,如减轻农民赋税、发展对外贸易、降低关税等,促进了国家的繁荣和发展。
3. 唐朝对外贸易:唐朝时期对外贸易十分发达,主要是丝绸、茶叶、香料、瓷器等商品出口,从阿拉伯到日本等都有唐朝的商人活动。
4. 贸易和文化交流的发展:唐朝是一个开放的时代,这个时期虽然唐国人口不断增长,但秦、秦秦时,但由于农民生产人口虽然多,但受政府重税大赋的压迫,导致了共和主义等农民起义的爆发,也导致了唐朝的灭亡。
5. 降低关税、发展农业和手工业:唐朝各个时期都实行了一些措施,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如降低关税、扶持农民、发展手工业、开发新的农田等。
三、文化1. 文学艺术的繁荣:唐朝是中国文学艺术的鼎盛时期,出现了许多杰出的文学家和艺术家,如杜甫、李白、白居易等,他们的诗歌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的典范,对后代的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历史趣谈历史是谁打下了唐朝的天下?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历史是谁打下了唐朝的天下?
导语:每个国家朝代的替换都会出现一位英雄人物,今天要探索的是谁打下了唐朝的天下?民间以及历史书上都说,唐朝的天下是唐太宗李世民打下的,而
每个国家朝代的替换都会出现一位英雄人物,今天要探索的是谁打下了唐朝的天下?民间以及历史书上都说,唐朝的天下是唐太宗李世民打下的,而唐高祖李渊只不过是坐享其成罢了。
历史的真相果真如此吗?小编为大家解疑惑。
是谁打下了唐朝的天下?是李世民?答案是否定的。
唐朝的天下应该是唐高祖李渊打下的。
那唐高祖李渊是怎样一步步打下唐朝天下的?我们接着往下看:
李渊是唐朝开国皇帝,杰出的政治家和战略家。
李渊出身于北朝的关陇贵族,七岁袭封唐国公。
隋末天下大乱时,李渊乘势从太原起兵,攻占长安。
公元618年5月,李渊称帝,国号唐,定都长安,不久之后便统一了全国。
玄武门之变后,李渊退位成为太上皇。
李渊是唐朝开国创业的军事统帅,深谋多算、善于决断、既富远见、又善施行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纵观李渊的一生,他有着因势借力、先取关中、后图天下的兴兵起事思想、军政兼施、各个歼灭群雄、统一全国的战略指导思想、正确料敌、集智用长、先胜后战的作战指导思想、因势定制、严明赏罚、用人所长的建军思想。
李渊于武德七年(624年)颁布了唐的官僚制度,基本使用了隋的制度。
在农业方面他于武德七年(624年)颁布均田制;对税捐他也做了调节,减轻了受田农民的负担。
在法律上他废弃了隋炀帝的许多苛政,颁布了武德律。
李渊对唐朝的措施,为唐太宗“贞观之治”打下了非常重要的基础。
玄武门之变后,李渊退位,为太上皇帝。
唐太宗为何要罢黜大唐开国的最大功臣

唐太宗为何要罢黜大唐开国的最大功臣大唐的建立,有三大功臣,李世民、裴寂、刘文静。
唐贞观三年(629年)正月,李世民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突然发布了一道诏书,罢免了一个朝廷重臣的官职,并削掉了他的一半食邑,还把他逐出长安,遣回了原籍。
这个突然落马的高官,就是初唐名臣裴寂。
裴寂是大唐开国元勋、晋阳首义功臣,也是唐高祖李渊最宠信的心腹股肱。
这样一个位尊爵显的重量级人物,究竟犯了什么罪,居然一夜之间就被摘掉乌纱,赶回老家了呢?按照官方的解释,裴寂一案的罪魁祸首是一个名叫法雅的和尚。
在武德年间的长安,法雅这个和尚是相当拉风的。
因为他不喜欢在庙里清修,而热衷于攀龙附凤,积极向上流社会靠拢,久而久之就博得了高祖李渊和前太子李建成的宠幸,拥有了自由出入禁宫的特权。
这在当时绝对是无与伦比的一大荣宠。
然而,好景不长,李世民一即位,就剥夺了法雅的这项特权。
法雅愤愤不平,便散布了一些蛊惑人心、影响社会稳定的“妖言”,随即被有关部门逮捕。
按理说,处置这么一个小人物,随便一个普通官员就能搞定,可朝廷却派了一位当朝大员来审理此案。
这位大员不是别人,正是李世民的心腹重臣、时任兵部尚书的杜如晦。
一个无关紧要的和尚说了几句不痛不痒的牢骚怪话,居然要让堂堂兵部尚书、天子近臣来审案,这不是杀鸡用牛刀吗?朝廷动用牛刀,自然有深意存焉。
本来,裴寂和这个案子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可杜如晦拿法雅一过堂,居然就扯上了裴寂。
据法雅供认,裴寂曾经听他说过那些“妖言”,却没有及时上报。
对此,裴寂当然矢口否认,但法雅却死死咬住他不放。
最后,杜如晦从容结案,定了裴寂的罪。
于是就有了本文开头那一幕。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是一桩十分不靠谱的案子。
因为单凭法雅的一面之词就认定裴寂有罪,似乎过于草率,毕竟裴寂位列三公,虽然说没有掌握实权,但也是堂堂的开国元勋。
而朝廷如此急于将其定罪并罢黜回籍,显然有些醉翁之意不在酒。
说白了,这根本不是一桩普通案件,而是一起典型的政治迫害。
大唐王朝历史简介

大唐王朝历史简介唐朝简介唐朝(618年-907年),国祚共历289年,21位皇帝。
由唐⾼祖李渊所建⾼,与隋朝合称隋唐。
唐室出⾼⾼关陇世族,先祖李⾼在南北朝的西魏是⾼柱国之⾼,封为唐国公。
其后代李渊为隋朝晋阳(在今⾼西太原西南)留守,在隋末⾼变时出兵⾼关中以争夺天下,于618年受隋恭帝杨侑禅位建国唐朝,在唐朝统⾼战争中统⾼天下。
唐朝定都⾼安(今陕西西安)。
并设东都洛阳、北都晋阳等陪都。
唐太宗李世民唐朝政治变迁唐朝历史可以概略分成数个时期,⾼致上以安史之乱为界。
初唐时期初唐时国⾼强盛,唐⾼祖建⾼朝代,唐太宗以⾼武⾼之变,杀死兄李建成、弟李元吉,逼迫⾼亲⾼祖禅让,为唐朝多次⾼都兵变的开端。
唐太宗⾼⾼将唐朝带向盛世,击败强敌东突厥,唐太宗受尊“天可汗”,成就贞观之治。
唐⾼宗时期击败西突厥、⾼句丽等强敌,建⾼永徽之治,把唐朝版图扩到最⾼。
唐⾼宗去世后,武则天于690年改国号称“周”,即武周,⾼主政治达到⾼峰。
直到705年唐中宗因神⾼⾼命⾼复辟,唐朝国号得以恢复。
但接着还有⾼皇后专权,宗室李隆基与姑姑太平公主其后共同发起唐隆之变,才扫荡⾼⾼势⾼,结束⾼从唐中宗复辟后朝政混乱的情况。
李隆基也实际掌权,成为⾼后的唐⾼宗。
唐⾼宗即位后⾼即发动先天之变,赐死太平公主,结束数⾼年来的⾼主政治与百年来的政变时代,进⾼盛唐时期,是唐朝的第⾼⾼峰与转折,开元时期唐⾼宗⾼除前朝弊端,政治开明,威服四周国家,史称开元盛世。
到天宝时期,政治逐渐混乱,于755年爆发安史之乱,唐朝极盛⾼衰。
中唐时期中唐时,唐朝受到河朔三镇、吐蕃的侵扰、宦官专权与⾼李党争等内忧外患的影响⾼衰退。
其间虽然有唐宪宗的元和中兴、唐武宗的会昌中兴与唐宣宗的⾼中之治,但是都未能根治唐朝的内忧外患。
晚唐时期在晚唐时因为政治腐败,爆发唐末⾼变,其中⾼巢之乱破坏江南经济,使唐朝经济完全⾼解,导致全国性的藩镇割据,唐室最后被藩镇朱全忠控制。
他迫使唐昭宗迁都洛阳,并于907年逼唐哀帝禅位,唐亡,共289年。
唐朝历代皇帝简介

唐朝历代皇帝简介唐朝历代皇帝简介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时代,从618年唐高祖李渊登上皇位开始,一直延续到907年唐昭宗被后梁篡位为止,历时近300年。
在这300年间,有20位皇帝统治着大唐帝国,他们中有些人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有些人则对唐朝带来了负面影响。
接下来,我们就逐一介绍唐朝历代皇帝。
一、唐高祖李渊唐高祖李渊(566年-635年),自受封为唐王起,先后经历了隋末农民起义、隋朝灭亡和唐朝建立的过程。
在618年,他发动了玄武门之变,迫使隋炀帝杨广禅位,自立为帝,正式建立了唐朝。
李渊治理有方,得到了民众的支持。
他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赏罚分明、讲究节约、重庆济民等,使得国家逐渐安定和富强。
李渊并不是一个努力求进、富有理想的皇帝,他更加倾向于享乐和奢靡,这也成为后来唐朝皇帝奢侈享乐的一个恶习。
二、唐太宗李世民唐太宗李世民(599年-649年)是唐朝历史上最有影响的皇帝之一,他是李渊的次子。
太宗是一位卓越的统治者和军事家,他有着深厚的军事才能和审时度势的政治智慧。
太宗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开明的政策,如“开元之治”,大力发展经济、开展教育、整顿法律等。
太宗注重对外的扩张,开创了唐朝的盛世,使唐朝的疆域南达交趾,西到边陲,北至外极蒙古。
太宗立下了卓越的政绩,使唐朝成为了中国历史上诸多朝代之一的灿烂时期。
三、唐高宗李治唐高宗李治(628年-683年)是唐朝历代皇帝中最睿智和审慎的一个。
高宗在位期间,依靠其谦虚谨慎的领导风格和国家的强大实力,巩固了太宗创造的盛世格局。
高宗在政治上推行清廉政治,通过多次改革先后废除重赋、增设新税、免除孤寡、弥缝边疆等政策,深得百姓拥护。
在安定国内之余,高宗还调整了唐朝的对外政策,与吐蕃达成和约,保持了中原与西域的友好关系。
四、唐玄宗李隆基唐玄宗李隆基(685年-762年),又称唐明皇,是唐朝历史上著名的皇帝之一。
玄宗自登基以来,进行了多次较为成功的政治改革。
他大力开展官制改革和法律制度改革,建立了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度,使政府的管理更加严格和规范。
唐朝皇帝顺序简介

唐朝皇帝顺序简介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朝代,其皇帝也被称为“开封王”。
唐朝共有20位皇帝,他们分别是:1、李渊(唐高祖):李渊是唐朝的第一位皇帝,他在618年统一中国,结束了南朝时代,建立了唐朝。
李渊曾改革军队,建立新的税收制度,并向西部进行了三次征伐,使唐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
2、李世民(唐太宗):李世民是李渊的孙子,他在唐朝的第二代继承人之一。
他对政府的管理有着巨大影响,改革了税收制度,建立了官府,加强了军事力量,并实施了文艺复兴政策。
他还实施了“平天下”政策,把老一辈的统治者统治权力交给了新一代的年轻统治者。
3、武则天(唐武则天):武则天是唐朝的第一位女皇帝,也是唐朝的第一位强权统治者,她对政府的管理有着巨大影响,执行了改革性的政策,维护了唐朝的统治,实施了法律的改革,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并赋予了女性更多的权利。
4、李隆基(唐玄宗):李隆基是唐朝的第五位皇帝,他是李世民的侄子。
李隆基在位期间,继续了李世民的政策,按照李世民的思想,建立了一个强大的政府,建立了官府,实施了法律的改革,加强了唐朝的实力,帮助唐朝走向了鼎盛时期。
5、李亨(唐肃宗):李亨是唐朝的第六位皇帝,他是李隆基的孙子。
李亨继承了李隆基的政策,对政府的管理有着重大影响,他继续实施法律的改革,改善了文化教育,支持商业发展,实施“文武兼施”的政策,把唐朝统治时期的繁荣推向了顶峰。
6、李忱(唐代宗):李忱是唐朝的第七位皇帝,他是李亨的侄子。
李忱在位期间,继续了李亨的政策,改革了官制,加强了政府的管理,实施了开放的政策,把外国文明引入中国,促进了文化发展,使唐朝更加繁荣昌盛。
7、李炎(唐宣宗):李炎是唐朝的第八位皇帝,他是李隆基的孙子。
李炎实施了“义政”政策,重视教育,改革法律,加强政府的管理,促进文化的发展,加强军事力量,并大力发展外交,使唐朝更加繁荣昌盛。
8、李旦(唐顺宗):李旦是唐朝的第九位皇帝,他是李忱的侄子。
李旦在位期间,继续实施“义政”政策,重视国防和教育,支持商业发展,建立公共安全体系,加强军事力量,并大力发展外交,使唐朝更加繁荣昌盛。
唐朝的帝王与皇后

唐朝的帝王与皇后唐朝(618年-907年)是中国历史上辉煌灿烂的王朝之一,其统治者众多,其中帝王与皇后功绩卓著,为唐朝的繁荣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本文将分别介绍唐朝的几位杰出的帝王与皇后,回顾他们的治理与才华,探寻其对唐朝的影响。
一、太宗李世民唐太宗李世民(598年-649年)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他以睿智和高瞻远瞩而闻名于世。
太宗李世民统一中国后,积极推行改革措施,加强中央集权,改革税收制度和军事组织,使得国家得以长期繁荣稳定。
他制定了“开元政治”,在文化、科技和经济领域取得了重大发展。
太宗李世民的领导才能为后来的帝王树立了优秀榜样。
二、玄宗李隆基唐玄宗李隆基(685年-762年)是唐朝的第七位皇帝,被誉为“文治帝”。
他的长期统治时期被称为“开元盛世”,在文化和科技上取得了重要突破。
玄宗李隆基重视教育,创立了明堂、太学等学府,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他还大力支持诗歌创作,开创了盛唐诗歌的黄金时代,使得唐代文化达到了巅峰。
三、武则天武则天(624年-705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统治期间被称为“则天大圣皇帝”。
她具备非凡的智慧和政治才能,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和政策调整,使得国家在她的统治下达到了繁荣和稳定。
武则天重视教育和文化,大力发展科技,加强兵力建设,保卫了国家的疆界安全。
她在唐朝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成为了历史上令人瞩目的杰出女性。
四、文成公主唐朝的皇后中,文成公主(620年-643年)也是备受瞩目的一位。
她是唐太宗的女儿,因为她的婚姻被外族纳入中国的边疆政治,成为了文化、经济和政治交流的桥梁。
文成公主嫁给了吐蕃的赞普松赞干布,带去了大量先进的文化和科技,在吐蕃地区推动了教育、艺术和建筑等方面的发展。
她的婚姻关系也加强了中吐蕃的和平与友好,对于唐朝与吐蕃的关系具有深远的影响。
五、中宗李显唐中宗李显(656年-710年)是唐太宗的第二子,也是唐高宗的弟弟。
他在位期间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继承了太宗和高宗的政策,使国家保持了相对的安定。
唐朝皇帝知识点

唐朝皇帝知识点一、唐朝皇帝简介唐朝(618年-907年)是中国历史上辉煌灿烂的一个朝代,共历经21位皇帝。
他们统治下的唐朝以其繁荣和文化兴盛而闻名于世。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重点介绍几位有代表性的唐朝皇帝,了解他们的历史地位和所做出的贡献。
二、太宗李世民太宗李世民(598年-649年)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他也是唐朝的开国皇帝。
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通过一系列的改革与政策,使唐朝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他注重军事建设,发展农业和经济,推行科举制度以选拔人才,还进行了一系列的征战,扩大了唐朝的疆域。
三、文治武功的贞观之治贞观之治是唐朝皇帝贞观年间实行的一种政治治理策略。
贞观之治强调以德治国,注重法律制度的完善和执行,推行公平正义,严惩腐败。
在贞观之治下,唐朝经济繁荣,文化荟萃,人民生活富裕安定。
这是唐朝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
四、文学艺术的开创者——玄宗李隆基玄宗李隆基(685年-762年)是唐朝第七位皇帝,他是一个文学艺术的赞助者和开创者。
玄宗皇帝非常重视文化艺术,他亲自撰写了很多优美的诗歌,也广泛邀请文人墨客入朝,举行文学座谈和诗歌比赛。
在玄宗李隆基的推动下,唐朝的文学艺术达到了一个巅峰。
五、开启了彩绘繁荣时期的唐玄宗唐玄宗(685年-762年)是唐朝的第七位皇帝,他在位时期开启了彩绘繁荣的时期。
唐玄宗非常注重绘画艺术的发展,他亲自指导和推广了彩绘艺术,为后世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艺术品。
唐玄宗的彩绘艺术成就为后世绘画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六、女皇帝武则天武则天(624年-705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统治了唐朝15年。
武则天在位期间,推行一系列的政治改革,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了政府的管理效率。
她还注重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倡女子教育,提拔了许多有才华的女官。
武则天的统治对唐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七、唐朝皇帝的辉煌与衰落唐朝皇帝的统治经历了辉煌和衰落两个阶段。
在太宗李世民和贞观之治时期,唐朝繁荣昌盛,国力强盛;而在后来的玄宗和唐玄宗时期,由于一系列的政治腐败和军事失败,唐朝逐渐走向衰落,并最终灭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唐的建立都是谁的功劳全部都是李世民一个的吗
本文导读:虽然李渊是大唐的开国之君,但从名气来说,李世民这个儿子的风头却盖过了李渊。
克定天下,征战四方仿佛都是李世民一个人的功劳,甚至晋阳起兵的主意也被划到了李世民的名下,李渊成了坐享其成的无能之人,是在中了美人计,被逼无奈的情况下才被迫起兵。
真相是不是这样呢?
绝对不是,这只是在李世民的授意下,贞观史臣为了说明其夺取皇位的合法性,而抬高李世民,压低李渊的结果。
李世民固然立下了无数军功,但相对于李渊来说只是局部对全局、一隅对全体的关系。
下面分三个方面加以说明:第一,晋阳起兵
武德二年(619),李渊的好朋友宇文士及投靠大唐,来拜见李渊,李渊对左右大臣们说:“此人与我谈及天下事在六七年前了,你们都在他的后面。
”也就是说,李渊在大业九年(613)杨玄感起兵之时就已经有夺天下之志了。
之后李渊一直不露锋芒,隐忍不发。
看到群雄并起、天下汹汹的形势,李世民等人都坐不住了,纷纷劝说李渊起兵。
但他认为时机尚不成熟,仍然不动声色。
当关中出现可乘之机时,李渊便接受了大家的劝告,毫不犹豫的誓师起兵,而不是迫于美人计的压力。
李渊
李渊派遣刘文静出使突厥,许以厚利,将其稳住,免除后顾之忧;同时抓住瓦岗军李密的弱点,大拍马屁,显示自己并无称帝之意,骄傲的李密着了李渊的道,全力攻打东都洛阳,为李渊挡住了大量隋军的支援。
攻占长安的过程中,李渊给三个儿子各自安排了任务,李建成为陇西公,统领左军;李世民为敦煌公,统领右军;李元吉留守太原。
三个儿子均很好地完成了任务。
所以,整个晋阳起兵过程中,李渊是总导演,对起兵的
外围环境与内部事宜都有妥善的安排。
李世民在起兵的谋划中起到了劝说李渊,帮助李渊下决心的作用,在军事行动中只是统领一方的大将,肩负自己的作战任务。
李世民
第二、在统一天下的战争中
在攻占长安后,大唐拉开了统一天下的大幕。
期间,李世民东征西讨,立下无数大功,是李世民一生引以为豪的经历,但这也只是统一天下这盘大棋的一部分,而下棋的正是李渊。
占领长安后,李渊制定了先稳固后方,后东出中原的战略计划。
稳固后方:一是派李世民攻打薛举与刘武周;二是派安兴贵潜入西凉,发动政变,俘虏大凉王李轨;三是派侄子李孝恭南下经略巴、蜀等广大地区。
经略中原:分两路进军,一是北方派李世民逐鹿中原,攻打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徐圆朗等割据势力,后期由
于李世民势力膨胀太大,李渊改派太子李建成出马;二是南方派李孝恭、李靖沿长江东下,扫平萧铣、林士弘、辅公祏等人,占领了江南、岭南等广大的地区。
李靖
边疆防御:在统一天下的过程中,突厥、吐谷浑、梁师都等边疆忧患依然存在,李渊安排女婿柴绍、段德操等人驻守边疆,防备这些势力侵扰。
可以看出,统一天下这盘大棋一直是李渊在执子博弈。
李世民与其他人一样都是这盘棋中的招数,只不过李世民是比较重要与精彩的关键几招。
第三、政事方面
在初唐时期,统一战争是最大的事情,但国家管理也同样重要,只要将控制的地盘管理的仅仅有条,才能为战争提供有力的保障。
这一点李渊也做得非常好。
李渊
首先,李渊恢复了隋文帝时期的各项制度,并加以完善和改进。
特别是在律法和经济方面,编制了《武德律》,为以后的《唐律》打下了基础,这一律法使后世一千多年都没有超出其范围;发行了名为“开元通宝”的钱币,是钱币史上划时代的进步。
其次,理顺了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
唐朝建立时的统治基础依然是以关陇集团为核心的世族大家,而长安是其大本营。
李渊本身也是关陇集团的重要成员,占领长安后,李渊对这些世族大家采取了积极的安抚政策,使统治基础稳固起来,为战争胜利提供了保障。
而李世民一心扑在军事上,作为尚书令、陕东道行台尚书令这些理政的职务一直由副职代理。
综上所述,作为大唐的开国之君,李渊功不可没,李渊与李世民在这段历史中各自发挥了相应的作用,不能因为李世民打了几场漂亮胜仗就将建立大唐的功勋也包括进去,而授意贞观史臣改写部分历史,就想抹杀李渊功绩做法也是行不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