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中肉毒梭菌的PCR检测方法

食品中肉毒梭菌的PCR检测方法
食品中肉毒梭菌的PCR检测方法

食品中肉毒梭菌的PCR检测方法

科标检测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食品中A、B、E、F型肉毒梭菌的检测。

青岛科标检测研究院通过了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CMA)和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证认可,是权威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旗下科标生物实验室在微生物检测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可以针对食品、医药、化妆品、农产品、一次性产品以及工业产品等进行微生物检测以及产品微生物污染分析,为客户提供快速、高效、权威的第三方微生物检测服务,保证产品质量安全,专业得到了国内、国际知名企业的广泛认可。可以按照各种标准提供微生物检测服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4789.12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肉毒梭菌及肉毒毒素检验GB/T6682分析试验室用水规格和实验方法

GB19489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GB/T27403实验室质量控制规范食品分子生物学检测

SN/T1193基因检验实验室技术要求

3、术语、定义和略缩语

3.1肉毒梭菌

肉毒梭菌为梭菌科梭菌属革兰氏阳性芽孢杆菌,厌氧,在适宜的培养基及特定的环境条件下产生一类具有很强毒性的神经麻痹毒素,即肉毒毒素。

3.2聚合酶链式反应

模板DNA先经高温变性成为单链,在DNA聚合酶作用和适宜的反应条件下,根据模板序列设计的两条引物分别与模板DNA两条链上相应的一段互补序列发生退火而相互结合,接着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以四种脱氧核糖核酸(dNTP)为底物,使退火引物得以延伸,然后不断重复变性、退火和延伸这一循环,使位于两段已知序列之间的DNA片段呈几何倍数扩增。

3.3缩略语

Bp 碱基对

DNA 脱氧核糖核酸

dNTP 脱氧核苷三磷酸

dATP 脱氧腺苷三磷酸

dCTP 脱氧胞苷三磷酸

dGTP 脱氧鸟苷三磷酸

dTTP 脱氧胸苷三磷酸

Taq 水生栖热菌

Tris 三(羟甲基)氨基甲烷

EDTA 乙二胺四乙酸

4、生物安全措施

为了保护实验室人员的安全,应由具备资格的工作人员检测肉毒梭菌,所有培养物和废弃物应小心处置,并按照GB19489和GB/T27403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5、防污染措施

检测过程中防止交叉污染的措施按照SN/T1193中的规定执行。6、方法提要

样品经增菌后划平板分离单菌落,挑取可疑菌落到TPGY培养,对培养物采用热裂解抽提DNA法,或商品化细菌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抽提DNA法制备PCR模板,进行PCR扩增,琼脂糖凝胶电泳检验PCR产物是否有特征条带,从而对食品中是否污染肉毒梭菌进行快速检验。

7、设备和材料

7.1天平:感量0.001g。

7.2生物安全柜。

7.3厌氧培养装置。

7.4恒温培养箱:35℃±1℃和28℃±1℃。

7.5高压灭菌锅。

7.6恒温水浴:37℃±1℃和60℃±1℃。

7.7速台式冷冻离心机:14000g。

7.8冰箱:-20℃和-70℃。

7.9PCR仪。

7.10电泳仪。

7.11凝胶成像分析系统。

7.12紫外分光光度计。

7.13微量可调移液器:0.2μL~2μL、2μL~20μL、20μL~

200μL、100μL~1000μL。

7.14离心管:1.5mL。

7.15PCR反应管:200μL~500μL。

8、培养基和试剂

除另有规定外,试剂为分析纯或生化试剂,水应符合GB/T6682中一级水的规格。

8.1庖肉培养基

8.2胰蛋白胨葡萄糖酵母浸膏肉汤(TPGY)

8.3厌氧卵黄琼脂

8.4无水乙醇和95%乙醇

8.5PBS缓冲液:氯化钠7.650g/L、磷酸氢二钠0.724g/

L、磷酸二氢钾0.210g/L(pH7.4)

8.6

mmol/LEDTA(pH8.0)

8.7蛋白酶K溶液:用TE配制,使用浓度为10mg/mL

8.8溶菌酶溶液:用TE配制,使用浓度为10mg/mL

8.93mol/L乙酸钠溶液(pH5.2)

8.1020%SDS溶液

8.11引物:根据附录B中表B.1的序列合成引物,加超纯水配制成100

μmol/L储液,用于PCR测试的引物浓度为10μmol/L。

8.12TaqDNA聚合酶

8.13dNTP:dATP、dTTP、dCTP、dGTP。

8.14琼脂糖:电泳级

8.15溴化乙锭

8.16DNA分子量标准

8.17阳性对照:含有扩增片段的质粒或A、B、E、F型肉毒梭菌的基因组

DNA

8.18商品化细菌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

8.19

8.4)、200mmol/L氯化钾、15mmol/L氯化镁。

8.205×TBE电泳缓冲液:Tris54g、硼酸27.5g、0.5m

ol/LEDTA(pH8.0)20mL,加蒸馏水至1000mL,使用时稀释为0.5×TBE电泳缓冲液

8.216×加样缓冲液:30mmol/LEDTA,36%(体积分数)甘

油,0.05%(质量浓度)二甲苯腈蓝FF,0.05%(质量浓度)溴酚蓝

9、检验程序

检验程序见图1

10、检验步骤

10.1样品制备和增菌培养

接种前,先将增菌培养基煮沸10min~15min,以排除溶解于培养基中的氧,并迅速冷却,切勿摇动。每15mL增菌肉汤中接种1g~2g固体食品或1mL~2mL液体食品,接种时将接种物慢慢接入肉汤液面以下。每份样品接种两管庖肉培养基,置35℃±1℃,同时接种两管TPGY培养基,置28℃±1℃,厌氧培养5d。检查培养物的浊度、产气、肉粒的消化和产生的气味。若有生长,按10.2分离纯培养物。若未见生长,则继续培养10d。

10.2分离纯培养物

取1mL~2mL培养液置于螺旋帽试管中,加入等量过滤除菌的无水乙醇。混匀,在室温下放置1h。或80℃加热10min~15min以破坏其繁殖体。

用接种环取1环~2环经乙醇或加热处理的培养物在厌氧卵黄琼脂上划线

接种,置厌氧条件下35℃±1℃培养48h。

挑取约10个单个的典型菌落。肉毒梭菌的菌落为隆起或扁平,光滑或粗糙,容易蔓延生长并有不规则边缘。在卵黄培养基上用斜射光检查时,菌落表面通常呈虹彩样,亦称为珠色层。彩带通常向外延伸,继而菌落产生不规则外形。

接种可疑菌落到TPGY培养基中,置35℃±1℃厌氧培养24h。10.3模板DNA的制备

以下两种方法任选一种进行。剩余培养液置4℃保存,以备确证试验使用。

10.3.1热裂解抽提DNA法

取1.4mLTPGY培养物转移至1.5mL离心管中,14000g离心2min,弃去上清液。加入1.0mLPBS悬浮菌体沉淀,14000g离心2min,去上清。用400μLPBS重悬沉淀,加入10mg/mL溶菌酶溶液100μL,37℃±1℃水浴15min,期间每5min~7min颠倒混匀离心管。加入10mg/mL蛋白酶K溶液10μL,60℃±1℃水浴1h,期间每10min~15min颠倒混匀离心管。沸水浴10min,14000g离心2min,上清液转移至新的灭菌小离心管中。加入3mol/LNaAc溶液50μL和95%乙醇1.0mL,颠倒混匀,-70℃或-20℃放置30min,14000g10min,弃去上清,沉淀干燥后溶于200μLTE溶液。按10.4进行纯度和浓度测定后置于-20℃保存。10.3.2试剂盒抽提DNA法

取1.4mLTPGY培养物转移至1.5mL离心管中,14000g离心2min,弃去上清液。菌体沉淀用1.0mLTE缓冲液洗两次后重悬于120μL的25%蔗糖溶液中。加入10mg/mL溶菌酶溶液120μL,混匀,37℃±1℃水浴30min;然后加入20%SDS溶液30μL,轻轻混匀,室温放置5min;再加入10mg/mL蛋白酶K溶液9.0μL,混匀后37℃±1℃水浴30min。悬浮液采用商品化细菌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提取DNA,使用时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提取的DNA按10.4进行纯度和浓度测定后置于-20℃保存。

10.4核酸纯度和浓度的测定

取适量DNA溶液原液加双蒸水稀释一定倍数后,使用核酸蛋白分析仪或紫外分光光度计测260nm和280nm处的吸收值。DNA的浓度按照式(1)计算。

C=A260×N×50……………………(1)

式中:

C——DNA浓度,单位为微克每毫升(μg/mL);

A260——260nm处的吸光值;

N——核酸稀释倍数。

当浓度为0.34μg/mL~340μg/mL,A260/A280比值在1.7~1.9之间时,适宜于PCR扩增。

10.5PCR扩增

10.5.1采用分别针对A、B、E、F型肉毒梭菌肉毒毒素基因设计的型特异性引物,进行多个PCR扩增,每个PCR反应管检测一种类型的肉毒梭菌。

10.5.2PCR反应体系中各试剂的量可根据具体情况或不同的反应总体积进行适当的调整。

10.5.3PCR检测时反应体系应设置阳性对照、阴性对照和空白对照。用含有扩增片段的质粒或A、B、E、F型肉毒梭菌的基因组DNA作阳性对照,用非肉毒梭菌基因组DNA作阴性对照,用无菌水作空白对照。

10.6凝胶电泳检测PCR产物

用0.5×TBE缓冲液制备1.2%~1.5%(质量浓度)的琼脂糖凝胶(凝胶加热融化后冷却至60℃左右加入溴化乙锭至0.5μg/mL,或者在电泳后用0.5μg/mL溴化乙锭溶液进行染色),将10μL的PCR产物与2.0μL6×加样缓冲液混合,点样,其中一孔加入DNA分子量标准,以判断PCR产物的片段大小。0.5×TBE电泳缓冲液,10V/cm恒压电泳,电泳时间根据溴酚蓝的移动位置来确定,电泳检测结果用凝胶成像系统记录。

11、PCR结果判定

阴性对照和空白对照均未出现条带,阳性对照出现预期大小的扩增条带,待测样品出现预期大小的扩增条带,判定为PCR结果阳性,按第12章进行确证试验;待测样品未出现预期大小的扩增条带,判定PCR结果为阴性,按第13章直接报告结果。

实验中设置的阴性对照、空白对照和阳性对照PCR检测结果应符合上述情况。否则,任一种对照如果出现非上述正常结果,应重做实验。

12、确证试验

取10.3剩余培养液,按GB/T4789.12规定的方法进行确证试验。

13、结果报告

PCR结果阴性,直接报告“未检出A、B、E、F型肉毒梭菌”。

确证试验结果为检出肉毒梭菌,则报告“检出某型(A、B、E、F型)肉毒梭菌”。

确证试验结果为未检出肉毒梭菌,则报告“未检出A、B、E、F型肉毒梭菌”。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

培养基和试剂的配制

A.1 庖肉培养基

A.1.1成分

新鲜牛肉500.0g

蛋白胨30.0g

酵母浸膏5.0g

磷酸二氢钠5.0g

葡萄糖3.0g

可溶性淀粉2.0g

蒸馏水1000mL

A.1.2制法

将新鲜除脂肪和筋膜的牛肉500g切碎,加入蒸馏水。加热至沸点,再以文火煮1h。充分冷却,经纱布过滤,挤出余液。加入其他成分,用蒸馏水将液体体积补足至1000mL。调节pH至7.4±0.1,经粗滤纸过滤。在15mm×150mm试管中先加入碎肉渣至3cm高,然后加入肉汤,超过肉渣表面约4cm,上面覆盖一层液体石蜡,厚度为0.3cm~0.4cm。在121℃高压灭菌20min。

A.2 胰蛋白胨葡萄糖酵母浸膏肉汤(TPGY)

A.2.1成分

胰酪胨50.0g

蛋白胨5.0g

酵母浸膏20.0g

葡萄糖4.0g

硫乙醇酸钠1.0g

蒸馏水1000mL

A.2.2制法

将固体成分溶于1000mL蒸馏水中,再分装15mm×150mm试管,每管15mL。上面覆盖一层液体石蜡,厚度为0.3cm~0.4cm。在121℃下高压灭菌10min。最终pH为7.0±0.1。放冰箱内保存,若2周内不用则弃掉。临用前,将基础液用蒸汽或煮沸加热10min~15min,以排除游离氧,迅速冷却。

A.3厌氧卵黄琼脂

A.3.1琼脂基础

酵母浸膏50.0g

胰胨5.0g

蛋白胨20.0g

氯化钠5.0g

琼脂20.0g

蒸馏水1000mL

在121℃下高压灭菌15min。最终pH为7.0±0.2。

A.3.2卵黄乳状液

用硬刷洗刷2个~3个鸡蛋,沥干。将鸡蛋放在0.1%氯化汞溶液中浸泡1h,再用70%乙醇浸泡30min。取出鸡蛋,以无菌操作打开,弃去蛋白。用注射器取出蛋黄,放入灭菌容器,加等量灭菌生理盐水,充分混合,存于4℃备用。

A.3.3制法

每500mL琼脂基础液(48℃~50℃)加80mL卵黄乳状液,充分混合,制成平板。室温放置2d,或35℃放置24h。剔除污染的平板,将无菌平板存于冰箱。

附录 B

(规范性附录)

肉毒梭菌PCR检测方法参照表

表 B.1肉毒梭菌肉毒毒素基因PCR检测的引物序列

检测肉毒梭菌类型引物序列

扩增长度

/bp

A型

正:5’-GTGATACAACCAGATGGTAGTTATAG-3’

反:5’-AAAAAACAAGTCCCAATTATTAACTTT-3’

983 B型

正:5’-GAGATGTTTGTGAATATTATGATCCAG-3’

反:5’-GTTCATGCATTAATATCAAGGCTGG-3’

492 E型

正:5’-CCAGGCGGTTGTCAAGAATTTTAT-3’

反:5’-TCAAATAAATCAGGCTCTGCTCCC-3’

410

F型

正:5’-GCTTCATTAAAGAACGGAAGCAGTGCT-3’

反:5’-GTGGCGCCTTTGTACCTTTTCTAGG-3’

1137

表 B.2肉毒梭菌肉毒毒素基因PCR检测的反应体系

试剂终浓度加入体积/μL10×PCR缓冲液 1 × 5.0

25mmol/L MgCl2 2.5mmol/L 5.0

10mmol/L dNTPs 0.2mmol/L 1.0

10 μmol/L正向引物0.5μmol/L 2.5

10 μmol/L反向引物0.5μmol/L 2.5

5U/μLTaq酶0.05 U/μL0.5

DNA模板- 1.0

DdH2O - 32.5

总体积- 50.0 注:反应体系中各试剂的量可根据反应体系的总体积进行适当调整。

表 B.3肉毒梭菌肉毒毒素基因PCR检测的反应参数

预变性扩增循环数后延伸95℃,5min 94℃,1min;60℃,1min;72℃,1min 40 72℃,10min 注:PCR反应参数可根据基因扩增仪型号的不同进行适当的调整。

科标检测-生物实验室:提供食品微生物的各项检测服务。

总局关于规范食品快速检测方法使用管理的意见

总局关于规范食品快速检测方法使用管理的意见 食药监科〔2017〕4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为规范食品快速检测(以下简称“食品快检”)方法使用管理,合理发挥食品快检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作用,提出以下意见: 一、食品快检是指利用快速检测设施设备(包括快检车、室、仪、箱等),按照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或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规定的快检方法,对食品(含食用农产品)进行某种特定物质或指标的快速定性检测的行为。 二、食品快检主要适用于需要短时间内显示结果的禁限用农兽药、在饲料及动物饮用水中的禁用药物、非法添加物质、生物毒素等的定性检测,检测主要针对食用农产品、散装食品、餐饮食品、现场制售食品,对于预包装食品原则上以常规实验室检验为主。 三、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在日常监管、专项整治、活动保障等的现场检查工作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使用快检方法进行抽查检测。监管人员应当严格按照快检方法使用要求规范操作,详细记录检测食品品种和名称、数量、检测项目、检测日期、检测方法、检测人员姓名、检测结果以及所使用的快检产品生产企业、产品型号批号等信息。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和监管人员对所检食品的快检项目结果负责。 四、现场快检结果呈阳性的,被抽查食用农产品经营者应暂停销售相关产品,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应当及时跟进监督检查和抽样检验,防控风险。被抽查食用农产品经营者对快检结果无异议的,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应当依法处置;对快检结果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或应当收到检测结果时起四小时内申请复检。复检不得采用快检方法。 五、各省(区、市)、计划单列市、副省级省会城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按照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制定发布的《食品快速检测方法评价技术规范》和相应快检方法等要求,通过盲样测试、平行送实验室检验等方式对正在使用和拟采购的快检产品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显示不符合国家相应要求的,要立即停止使用或者不得采购。 六、食品快检不能替代食品检验机构利用常规实验室仪器设备开展的食品检验活动,不能用于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部署的食品抽样检验。 七、省(区、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可以根据食品安全监管需要,组织专业技术机构对不属于国家规定的食品快检方法开展评价,评价结果符合有关要求的,可用于所在省(区、市)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初步筛查。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 2017年6月2日

县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工作实施方案

县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我县食品 __,严把食品质量准入关,及时发现和控制食品安全风险,确保广大消费者食品消费安全,根据省局《关于认真做好xx年食品快速检测工作 __》(甘食药监发〔xx〕68号)和《 __xx年食品快速检测 __ 》(张食药监〔xx〕52号)文件精神,结合实际,特制订工作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标 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按照“覆盖全面、突出重点,科学严谨、注重实效”的原则,通过快速筛查,积极主动发现风险隐患,注重监测数据分析评价和结果运用,客观反映辖区食品安全状况,更好地运用快检结果探索食品监管规律,有效提升食品 __水平,切实保障食品消费安全。 二、工作任务 xx 年,按照食品生产经营主体的总数与食品快速检测批次1:1的比例完成快速检测任务,全县食品监管机构共开展快检 1920 批次,县局每月至少检测 10 个品种以上,各乡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每个月快速检测数量不少于 15 个品种,具体任务分配见附件。

(一)各乡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局属事业单位及机关各股室任务 按规定完成下达的快检任务指标,制定快检,积极组织开展快 检工作。每月对辖区快检工作进行汇总和分析,形成书面报告,按 时上报县食品药品稽查局办公室。 要根据县局下达的检测计划,对辖区食品生产经营者、食用农 产品销售者、食品小作坊和食品小摊点生产销售的食品开展快速检测工作。快检工作相关表格见附件 1 -附件 5 。 (二)食用农产品快速检测室任务 每个食用农产品快速检测室每年的第一、四季度,每月检测 120 个批次;每年的第二、三季度,每月检测 150 个批次。 1.重点场所:以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食品摊贩、商场超市、农贸市场、食品批发市场和批发部、小食杂店、小型餐饮和农村的食品零售店等为食品快检抽检重点场所,并将快检筛查范围延伸到学校、机关及企事业单位食堂。商场超市和农贸市场已经建立快速检测室的,原则上,食品药品监管机构不再对该场所进行抽样快检。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知识测试题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知识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类农药不是农药速测卡的常检农药种类? A、有机磷 B、有机氯 C、氨基甲酸酯 2、试剂保管时应注意以下因素? A、高温热源 B、潮湿 C、阳光照射 D、密封 E、以上都是 3、具有很好的漂白、抗氧化和防腐等作用,还能掩盖发霉的蜜栈半成品、银耳和虾仁等霉斑。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 C、硫化氢 4、酱腌菜由于腌制、储存或加工不当,会含有高浓度的。 A、亚硝酸盐 B、硝酸盐 C、亚硫酸盐 5、甲醛检测时,以下食品应作为最重点的检测与监管对象? A、水发品、血制品 B、鲜香菇 C、干香菇 D、豆制品; 6、硫磺燃烧时可产生气体,可使食品表面颜色显得白亮,鲜艳,有漂白和保鲜食品作用。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硫化氢 7、以下样品浸泡液不需再处理就可直接用于检测? A、有明显可见色泽 B、混浊或有悬浮物; C、澄清透明 D、以上都不是。 8、下列物质中属于食品添加剂的是。 A、甲醛 B、二氧化硫 C、硼砂 D、吊白块 9、食品加工添加吊白块是利用其分解产生的具有增加食品弹性,亚硫酸盐有漂白食品的作用。 A、甲醛 B、二氧化硫 C、亚硫酸盐 10、以下食品用工业双氧水处理后,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 A、干果类; B、干制水产; C、病死禽畜肉; D、牛奶 11、鱼丸、肉丸比较可能还有的含有的有毒物质是。 A、甲醛 B、二氧化硫 C、硼砂 D、亚硝酸盐 12、国家标准肉肠的亚硝酸盐含量为≤ mg/kg。 A、30 B、70 C、10 D、50 13、食品检测采样时,根据样品作用可以分为试验样品、复验样品、。 A、原始样品 B、平均样品 C、保留样品 14、仪器快速检测西式火腿样品的亚硝酸盐含量为98mg/kg时,适宜的处理方法为。

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方案

学校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解决方案 项目背景: 青少年儿童的营养健康事业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利益,是民生改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为孩子们供应安全有营养的食物,守护他们健康成长,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学校食堂不可推卸的义务。 为保证学校食堂的饮食安全,提高我国青少年儿童的整体素质,维护青少年儿童的健康安全,山东风途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发起针对中小学食堂的食品安全检测监控水平升级行动。针对粮油米面、蔬菜、水果、酒类、肉及肉制品、茶叶、调味品及乳制品等食品,协助学校食堂确保营养成分达标,有效控制有毒、有害、变质及掺杂使假食品流入餐桌,减少食物中毒事件发生,确保学生的饮食安全。 食品安全检测意义: 学校食堂主要针对粮油米面、蔬菜、水果、酒类、肉及肉制品、茶叶、调味品等食品,通过确保营养成分达标和抑制农

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食品添加剂、非食用化学添加物、微生物感染等有毒有害物质超标,以达到有效控制有毒、有害、腐烂变质、酸败、霉变食品及掺杂使假食品流入餐桌,减少食物中毒事件发生的目的,确保学生的饮食安全,消除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社会风险。 检测对象: 粮、油、米面及制品、蔬菜、水果、酒类、酱腌菜(泡菜)、肉及肉制品、茶叶、调味品、米豆面制品、水产品、饮料等。 检测依据: 国家标准GB和GB/T系列、行业标准、企业标准 企业资质: 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通过CMC制造计量器具生产许可证认证,是北京高新技术企业。拥有专利14项,软件著作权15项;拥有良好的品牌知名度,曾先后被焦点访谈、CCTV10我爱发明、BBC、荷兰国家电视台、十数次省卫视报导;专注从事食品农产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的开发

食品快速检测实验报告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 实验报告 指导教师:邬旭然 实验小组: 12组 班级:应101-2 小组成员:李恒国 201055501244 张明军 201055501243 冯亚雪 201055501242 1. 实验时间:2012年11月15 日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的定义以及快速检测的意义所在。 2.初步了解我国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现状以及在当代食品速测的必要性。 3.明确各种食品添加剂的国家安全标准。 4.学会几种快速检测试剂的配制和使用。 5.掌握NaOH的标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 1.快速检测原理: (1)亚硝酸盐快速检测原理:食品中的亚硝酸盐可迅速与本试剂反应生成紫红色产物,颜色越深,表示样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越高,与标准品比较,可以得出样品中亚硝酸盐是否超标的半定量结果。 (2)碘盐快速检测原理:碘遇淀粉呈蓝色,颜色深浅与碘含量成正比,与标准色卡比对确定碘含量。 (3)食醋总酸速测原理:食醋中主要成分是乙酸,含有少量其他有机酸,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以指示剂显示终点,得出样品中总酸的含量。 (4)乳品蛋白质速测原理:蛋白质具有两个以上的肽键,具有双缩脲反应现象,在碱性溶液中,能与Cu2+形成紫红色络合物,颜色深浅与蛋白质浓度成正比,故可以用来测定蛋白质的含量。 2.食醋中酸的总含量的半微量检测原理 (1) NaOH溶液的标定 因NaOH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和CO 2 ,其纯度、浓度均不定。配制准确浓度的NaOH 溶液,先配成近似浓度的溶液,再用标准物质标定出准确浓度。本次实验用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NaOH溶液。 反应方程: KHC 8H 4 O 4 +NaOH=KNaC 8 H 4 O 4 +H 2 O 滴至化学计量点时溶液呈弱碱性,故采用酚酞作指示剂。 1mol KHC 8H 4 O 4 ~~1mol NaOH ∴c(NaOH)*V(NaOH)=c(KHC 8H 4 O 4 )*V(KHC 8 H 4 O 4 ) ∴c(NaOH)=c(KHC 8H 4 O 4 )*V(KHC 8 H 4 O 4 )/V(NaOH) 也可用草酸来标定NaOH: H 2C 2 O 4 +2NaOH=Na 2 C 2 O 4 +2H 2 O (2).总酸含量测定,利用酸电离出的H+与溶液的反应,已知碱的体积与浓度,酸的体积,计算得到酸的总量。 反应方程式: H++ OH- == H 2 O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汇总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汇总 快速检测技术广泛用于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临床检验、检验检疫、毒品检验等公共领域。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是指对食品利用便携式分析仪器及配套试剂快速得到检测结果的一种检测方式。 食品安全问题主要有害污染物 1.农药、化肥:有机磷,有机氯,硝酸盐 2.兽药:兴奋剂,镇静剂,抗生素 3.重金属离子:镉,铅,汞,铬,砷,钼 4.生物毒素:黄曲霉毒素,呕吐毒素,肉毒素 5.致病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葡萄球菌等 快速检测含义 包括样品制备在内,能够在短时间内出据检测结果的行为称之为快速检测。三方面体现: (1)实验准备要简化 (2)样品经简单前处理后即可测试,后采用先进快速的样品处理方式 (3)分析方法简单,快速,准确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分类 按分析地点: 现场快速检测,实验室快速检测 按定性定量: 定性快速筛选检验,半定量检验,全量检验 农药残留检测方法 (一)生物法 1.生物化学测定法(酶抑制率法,速测卡法) 2.分子生物学方法(如:ELISA) 3.活体生物测定法(发光细菌,大型水藻,家蝇) 4.生物传感器法

生物传感器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 (1)食品成分分析 (2)食品添加剂的分析 (3)农药和抗生素残留量分析 (4)微生物和生物毒素的检验 (5)食品限度的检验 (二)化学方法酶抑制法酶联免疫检测法 蔬菜中硝酸盐含量的快速测定 将NO3-还原N02-后,芳香胺与亚硝酸根离子发生重氮化反应,生成重氮盐,重氮盐再与芳香族化合物发生偶联反应,生成一种红颜色偶氮化合物(偶氮染料),其颜色强度与硝酸盐含量呈正比,通过试纸由无色变为红色,变色的试纸放入基于光学传感器原理的硝酸盐检测仪中比色测定硝酸盐含量。仪器与材料:硝酸盐试纸. 快速测定仪 硝酸盐速测管 适用范围:乳品、饮用水、蔬菜等食物中硝酸盐的快速检测。 方法原理:按照国标GB/T5009. 33盐酸蔡乙二胺显色原理,在格林试剂中加入硝酸盐转化剂,并将其做成速测管,速测管中的试剂可将N03-还原为N02-后,再与芳香胺(氨基苯磺酸) 发生重氮反应,生成重氮盐,重氮盐再与芳香族化合物( A-祭胺)发生偶联反应,生成红色偶氮化合物(又叫偶氮染料),颜色深浅与硝酸盐含量成正比,与标准色卡比对,确定硝酸盐含量. 兽药残留快速检测微生物法检测 检测管中的培养基预先接种了嗜热脂肪芽孢杆菌,并含有细菌生长所需的营养以及pH指示剂。只需加入100ul样品于检测管中。 将含有样品的检测管放入64±1℃水浴中加热一段时间。奶或奶制品在培养基中迅速扩散,若该样品中不含有抗生素(或者抗生素低于检测值),嗜热脂肪芽孢杆菌将在培养基中生长,葡萄糖呗分解后所产生的酸会改变Ph指示剂颜色,由紫色变为黄色。相反若高于检测限的抑菌剂,则嗜热脂肪芽孢杆菌不会生长,指示剂颜色不变仍为紫色。 黄色表明该样品没有抗生素残留或抗生素残留的含量低于试剂盒的检测限(阴性) 紫色表明该样品中含有抗生素残留且浓度高于试剂盒的检测限(阳性) 如果介于黄色紫色之间,则说明该样品可能不含抗生素残留或者抗生素残留的含量低于试剂盒的检测限(部分阳性) 免疫金标记技术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

第一章绪论 一、快速检测的定义 快速检测没有经典的定义,而是一种约定俗成的概念。即在短时间内,如几分钟、十几分钟,采用不同方式方法检测出被检物质是否处于正常状态,检测得到的结果是否符合标准规定值,被检物质本身是不是有毒有害物质,由此而发生的操作行为称之为快速检测。 二、快速检测的意义 1。快速检测是食品安全监管人员的有利工具 2.快速检测是实验室常规检测的有益补充 3.快速检测是大型活动卫生保障与应急事件处理的有效措施 4.快速检测是中国国情的一种需要 三、快速检测的时间概念 理化快速检测:包括样品制备在内,能够在两小时以内出具检测结果,即可视为实验室快速检测方法. 如果方法能够应用于现场,在30分钟内出具检测结果,即可视为现场快速检测方法.如果能够在10几分钟甚至几分钟内得到检测结果,可视其为比较理想的现场快速检测方法。 微生物快速检测:与传统检验方法相比,能够大幅度缩短检测时间,其检测结果基本相同或相近的方法,可视为快速检测方法。 四、快速检测方法的主要形式 1 试纸法 1。1 用试纸直接显色来定性并作为限量指示:如农药等. 1。2 用试纸层析显色或层析后胶体金显色来定性或作为限量指示:如苏丹红、瘦肉精等。 1.3 用试纸显色的深浅来半定量:如食用油酸价、过氧化值等。 2 试管法 2.1 用速测管显色来定性:如毒鼠强、生豆浆等。 2。2 用速测管显色的深浅半定量:如亚硝酸盐、甲醇、二氧化硫等,比色定量可以是目视,也可以用便携式光度计。 3。滴瓶法:将标准溶液放在滴瓶中,根据消耗的滴数来判定被检物质的含量。如食醋中乙酸、酱油中氨基酸态氮等. 4。便携式仪器法 4.1多参数光度仪法: 本方法是将实验室中的光度仪微型化,将可以用比色进行定量的检测项目的线性斜率和截距输入仪器,现场检测时不用再做标准曲线,直接得出样品结果。有单一项目检测仪,也有多项目检测仪等。 4.2 现场检测专用仪器: 如消毒间紫外线辐照度计; 食用油极性组份测定仪;农药残留速测仪;甲醇速测仪;物体表面洁净度ATP荧光度仪;环境温度瞬间测定仪;食品中心温度计;酸度计;电导仪;肉类水份测定仪等。 5.其它一些形式的快速检测方法:如砷斑法、砷管法、氰化物发生器法等等。 五、食品安全现场快速检测项目分类 1。常见食物中毒类:如农药、鼠药、金属毒物、亚硝酸盐、有毒油脂、甲醇、生豆浆、有毒豆角等的快速检测方法. 2。非法食品添加物与劣质食品类:如掺杂造假、食品物理或化学性质的改变等。 3.食品生产、加工和储运控制环节类:如温度、洁净度、消毒效果等。 4.生物性污染类:如细菌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等。

食品快速检测方法评价技术规范

食品快速检测方法评价技术规范 目的 为保证食品快速检测方法评价工作科学合理、标准统一,特制定本规范。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组织开展的食品(含食用农产品)中农兽药残留、非法添加、真菌毒素、食品添加剂、污染物质等定性快速检测方法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评价。 评价指标 灵敏度 特异性 假阴性率和假阳性率 与参比方法一致性分析 评价方法 最低检出水平(检出限)设置对于禁用物质或者无残留限量的物质应小于或者等于参比方法的检出限水平,对于存在国家标准限值规定的物质应小于或等于限值规定。所有参数需要在不同种类或者类型的食品中测定的实际结果进行统计。 灵敏度 灵敏度是指方法在实验条件下达到的实际最低检出水平时,检出阳性结果的阳性样品数占总阳性样品数的百分比,具体计算要求见附表,评价中可描述为该百分比下方法的检出限。 特异性 特异性是指方法在实验条件下达到的实际最低检出水平时,检出阴性结果的阴性样品数占总阴性样品数的百分比,具体计算要求见附表,评价中可描述为方法检出限下不存在干扰的百分比。 假阴性率和假阳性率 假阴性率是指方法在实验条件下达到的实际最低检出水平时,阳性样品中检出阴性结果的最大概率(以百分比计),具体计算要求见附表,计算结果为方法最大假阴性率的结果。 假阳性率是指方法在实验条件下达到的实际最低检出水平时,阴性样品中检出阳性结果的最大概率(以百分比计),具体计算要求见附表,计算结果为方法最大假阳性率的结果。 与参比方法一致性分析 快速检测方法应与方法中规定的参比方法进行一致性比较。与参比方法一致性分析统计方法常见卡方检验,具体可见附表中显著性差异(c2)所示,一般: c2=(?a-b?-1)2/(a+b) a:样品被待确认方法证实为阳性而参比方法检验为阴性的数目; b:样品被待确认方法证实为阴性而参比方法检验为阳性的数目。 c2<3.84表示待确认方法与参比方法的阳性确证比率在95%的置信区间内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如果待确认方法比参比方法存在更高的回收率,则以上两种方法的阳性确证比率存在显著性差异是可以接受的。 c2>3.84表示两种方法的阳性确认比率在95%的置信区间内有显著性差异。 如果能够证实待确认方法灵敏度优于参比方法,则两种阳性比例的显著性差异可以接受。在考察与参比方法的一致性分析中,也需要考察在检出限或者报告限度水平附近的检测结果与浓度之间的趋势一致性。

食品快速检测方法现状及建议

食品快速检测方法现状及建议 发表时间:2019-11-27T13:22:33.487Z 来源:《中国西部科技》2019年第24期作者:徐颖[导读] 食品方面的安全问题是人们最为关注的一个问题,并且随着一系列的安全事件的发生,使得人们越来越重视这个问题。由于当前的食品种类特别多,人们在进行食品的购买过程当中对于食品包装当中的成分以及含量都不太了解,同时质量监督的管理部门对这种食品的安全监管不到位,就会使得人们的生命健康受到一定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可能会,对人们造成一些心理方面的影响。为了保证,人们在生 活当中,有一个健康的身体,避免受到食品安全问题摘要:食品方面的安全问题是人们最为关注的一个问题,并且随着一系列的安全事件的发生,使得人们越来越重视这个问题。由于当前的食品种类特别多,人们在进行食品的购买过程当中对于食品包装当中的成分以及含量都不太了解,同时质量监督的管理部门对这种食品的安全监管不到位,就会使得人们的生命健康受到一定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可能会,对人们造成一些心理方面的影响。为了保证,人们在生活当中,有一个健康的身体,避免受到食品安全问题的影响,因此就需要建立以及完善这一种食品检测的方法。本篇文章主要是对于这一种快速食品检测的方法,相关特点进行分析,并对当前国内的检测技术的现状进行分析。在当前的食品检测技术当中存在有许多问题,因此要想,提高食品的检测过程,需要对这种技术进行加强,本篇文章当中就对这样检测技术应用的提高,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 0 引言 食品安全是当前人民健康以及构建一种良好的和谐型社会的重大问题,随着近些年来环境污染的问题以及食品添加剂滥用等问题,使得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的关注程度,逐渐提升。这种食品安全的检测技术是进行科学监管的一项重要的技术,也是对于食品安全进行监督执法的科学依据之一。在以往的一些监督过程当中,使用传统的检测方法,虽然准确性比较高,但是检测方法比较复杂,耗费的时间和成本都比较多,就没有办法迅速的对食品的安全状况进行检测,也不适合进行大量样品的检测,因此就需要推动,快速检测方法以及快速检测技术的发展。 1 食品快速检测概述 当前没有对食品快速安全的检测进行定义,通常都认为的是使用较短的时间来进行准确的检测。这一种检测基础首先是,能够缩短安全检测的时间,并且在进行操作的过程当中也能够比较简便,在这样的意义之上,检测的技术,通过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的几个方面的特点,首先是,进行检测的实验比较简单,样品通过一些简单的处理之后就可以进行测试。其次,是对技术操作的人员要求比较低,不需要有较高的技术水平也能够进行检测。并且这种样品在进行检测过程当中能够迅速的检测出结果。最后一点则是,使用的成本比较少,尤其是在一些大量的检测过程当中,可以减少时间的成本以及金额的耗费。按照一些检测的时间与应用场合的不同,这种检测的方法也可以分为现场快速检测以及实验室快速地检测,在实验室当中的检测,主要指的就是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当中将样品进行检测并化验出最后的结果。现场的快速检测就是在30分钟就可以出具一种检验的报告。 2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的运用 2.1 国外应用现状 在韩国和美国的一些国家开始投入快速研究方法的研究。比如说在对疯牛病的污染进行检测的过程当中,就使用了快速检测的方法。并且一些比较发达的国家还使用了速测卡等检测的方法。国外在对快速检测技术进行研究的过程当中,主要将重点放在控制食品生产的一些关键环节。在发达国家由于一些食品企业的自律意识比较强,并且国家的法律执行力度也很大,在快速检测这一方面的重要性并不凸显,仅仅只是从现场快速检测的技术来说,每个国家按照他们不同的国情以及不同的关注焦点来进行检测。实验室当中快速筛选以及检验的技术,在发达国家当中,重视程度比较高,一般使用的就是进出口检验分析。另外在一些发达国家,由于他们在食品生产的规模化方面程度比较高,因此对于生产当中的仪器和控制的技术,有特别的要求。 2.2 国内应用现状 国内对于快速检测方法的关注度也开始逐渐提高,在2006年的时候,主要对于食品出口的企业进行检测,在此之后,许多企业开始大规模的使用。当前食品快速检测的装备已经应用在一些食药监的系统当中,不仅仅,是应用在各个节日期间的安全管理当中,还可以广泛的运用在日常的快速检测过程当中,这样能够对餐饮食品的安全进行日常的检测与监控。 3 食品快速检测技术的研发 通过我国的食品安全检测的科研人员,多年的努力,在一些农药残留以及兽药残留的检验当中,有着较大的检验成果,在这些方面的检测技术以及方法都有着很大的进展。特别是在十五期间,国家还建立了一种重大科技专项,这一种专项的建立也进一步的使得我国检验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在进行了5年的不懈努力之后,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果,特别是在检验的方法以及相关检验技术方面的研究有较大的成功。而在检验的设备方面,科研人员已经研究出了一批,有先进技术水平的检验设备。 4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的发展及建议 从20世纪开始,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就开始发展到如今,研究出了一种便携式的检测仪器,并且从一些简单的项目检测发展到如今的几百个项目的检测,从早期的食物中毒的处理到今天,对于食品安全的检测与预防,经历了几个阶段的变革。当前现场快速检测的技术与国家规定的标准方法,具有相同的操作简单并且检测结果快速的优点,但是由于许多的检测方法,再进行样品的处理以及操作规范性方面,还是有许多不足之处就需要最后的研究过程当中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当前仅仅只是能够通过快速筛选,并不能作为最终食品安全诊断的依据。当前的食品快速检测当中,仪器设备检测的灵敏度逐渐提高对其中的残留物分析水平也开始提高,第二点则是,检测的速度开始逐渐加快,第三点则是,对于快速检测的技术选择性开始增多,第四点则是,检测的仪器开始不断的发展,不再是之前的大型检测仪器,而是可以设计出一些便携的检测仪器。针对我国当前的国情,许多的单位对于这种快速检测技术的应用还比较少,应该加强这种快速检测技术的推广以及应用。 综上所述,当前在市场当中最常用的,快速检测的方法,主要是对一些食品添加剂以及污染物方面进行检测,基本上可以满足对于日常的食品的安全检测。但是在实际的使用过程当中,快速检测技术使用的主要问题,就是体现在使用的成本以及准确性和简便性的方面。并且,我国相关部门也需要积极的进行配合,拓展市场当中的安全监管的范围完善,在流通过程当中的食品安全问题的监督体系,促进食品安全监管平台的发展,使得快速检测的技术能够应用在食品检测过程当中的各个方面。参考文献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采样数量和方法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采样数量和方法 采样数量应能反映该食品的卫生质量和满足检验项目对试样量的需要,一式三份,供检验、复验、备查或仲裁,一般散装样品每份不少于0.5Kg。 鉴于采样的数量和规则各有不同,一般可按下述方法进行。 (1)液体、半流体饮食品。如植物油、鲜乳、酒或其它饮料,如用大桶或大罐盛装者,应先行充分混匀后采样。样品应分别盛放在三个干净的容器中,盛放样品的容器不得含有待测物质及干扰物质。 (2)粮食及固体食品应自每批食品的上、中、下三层中的不同部位分别采取部分样品混合后按四分法对角取样,再进行几次混合,最后取有代表性样品。(3)肉类、水产等食品应按分析项目要求分别采取不同部位的样品或混合后采样。 (4)罐头、瓶装食品或其它小包装食品,应根据批号随机取样。同一批号取样件数,250g以上的包装不得少于6个,250g以下的包装不得少于10个。掺伪食品和食物中毒的样品采集,要具有典型性。 由于食品数量较大,而且目前的检测方法大多数具有破坏作用,故不能对全部食品进行校验,必须从整批食品中采取一定比例的样品进行校验。从大量的分析对象中抽取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样品作为分析化验样品,这项工作即称为样品的收集或采样。食品的种类繁多,成分复杂。同一种类的食品,其成分及其含量也会因品种、产地、成熟期、加工或保藏条件不同而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同一分析对象的不同部位,其成分和含量也可能有较大差异。从大量的、组成成分不均匀的被检物质中采集能代表全部被检物质的分析样品(平均样品),必须采用正确的采样方法。如果采取的样品不足以代表全部物料的组成成分,即使以后的样品处理、检测等一系列环节非常精密、准确,其检测的结果亦毫无价值,甚至导出错误的结论。可见,采样是食品分析工作非常重要的环节。 正确采样,必须遵循以下两个原则: 第一,采集的样品要均匀一致、有代表性,能够反映被分析食品的整体组成、质量和卫生状况; 第二,在采样过程中,要设法保持原有的理化指标,防止成分逸散或带入杂质。 1.采样步骤 样品通常可分为检样、原始样品和平均样品。采集样品的步骤一般分五步,依次如下。 (1)获得检样由分析的整批物料的各个部分采集的少量物料成为检样。(2)形成原始样品许多份检验综合在一起称为原始样品。如果采得的检验互不一致,则不能把它们放在一起做成一份原始样品,而只能把质量相同的检样混在一起,作成若干份原始样品。 (3)得到平均样品原始样品经过技术处理后,再抽取其中一部分供分析检验用的样品称为平均样品。 (4)平均样品三分将平均样品平分为三份,分别作为检验样品(供分析检测使用)、复验样品(供复验使用)和保留样品(供备查或查用)。 (5)填写采样记录采样记录要求详细填写采样的单位、地址、日期、样品的批号、采样的条件、采样时的包装情况、采样的数量、要求检验的项目以及采样人等资料。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方法一览表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方法一览表点击方法名称进入详细说明

19191151食用油中桐油的快速检测溶液变色定性;检出限0.5% 20201161食用油中大麻油的快速检测溶液变色定性;检出限9% 21211171食用油中巴豆油的快速检测溶液变色定性;检出限2.5% 22221181食用油中矿物油的快速检测浊度定性;检出限0.1% 23231191食用油中蓖麻油的快速检测离心变量定性;检出限5% 24241201生熟豆浆的快速检测速测管变色定性 25251202有毒扁豆的快速检测速测管变色定性 26262090变质水产品的快速检测酸度计定性判定 27272090变质肉的快速检测酸度计定性判定 28282172变质牛乳的快速筛查试液反应挂壁定性;判定是否≥18oT 29292178乳品中蛋白质含量的快速检测速测管变色半定量;检出限0.5% 30302179乳品中三聚氰胺的快速检测试剂盒浊度限量检测;限定值2.5mg/kg,L 31312091食品加工用水无机污染物的快速检测测量范围:0~1999μS/cm 3232S304食品加工用水有机污染物的快速检测“滴瓶”标准溶液滴定;检出线0.333mg/L 二.劣质食品与非法添加物快速检测项目 3312013水发水产品中甲醛的快速定性检测比色定性;检出限10mg/L 3422014水发水产品中甲醛的快速半定量检测比色半定量;线性范围0.25~10mg/L(kg) 3532015水发产品中工业碱的快速检测pH试纸或酸度计检测 3642016水发水产品中双氧水的快速检测试纸显色半定量;线性范围:100~1000ppm 3752022二氧化硫的快速检测“滴瓶”法检出限8ppm,比色法50ppm 3862031吊白块甲醛的快速检测速测管比色;线性范围0.25~10mg/L(kg) 3972041苏丹红等油溶性非食用色素的快速检测试纸快速层析定性;苏丹红检出限0.8mg/L 4082042水溶性非食用色素的快速检测脱脂羊毛吸色定性;孔雀石绿检出限10ug/mL

食品快速检测

如何识别“化学豆芽” 豆芽口感松脆,而且嚼起来还很有嚼劲,深受市民喜爱。但在选择时,要注意仔细辨别,当心“化学豆芽”。用化肥或除草剂催发的豆芽生长快、长得好,但须根不发。它不但没有清香脆嫩的口味,而且残存的化肥等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还可生成亚硝酸氨,有诱发食道癌和胃癌的危险。因此,建议在选购豆芽时,最好要先抓一把闻闻有没有氨味,再看看有没有须根。如果发现有氨味和无须根的,就不要购买和食用。 (1)色泽鉴别 进行豆芽色泽的感官鉴别时,可取豆芽在散射光线下直接观察。 良质豆芽——颜色洁白,根部显白色或淡褐色,头部显淡黄色,色泽鲜艳而有光泽。 次质豆芽——色泽灰白且不鲜艳。 劣质豆芽——色泽发暗,根部呈棕褐色或黑色,无光泽。 (2)外观鉴别 取豆芽样品在散射光线下观察其外观形态。 良质豆芽——芽身挺直,长短合适,芽脚不软,组织结构脆嫩,无烂根、烂尖现象。 次质豆芽——长短不一,粗细不均,枯萎蔫软。 劣质豆芽——严重枯萎或霉烂。 (3)气味鉴别 进行豆芽气味的感官鉴别时,可取豆芽样品来直接嗅其气味。 良质豆芽——具有豆芽固有的鲜嫩气味,无异味。 次质豆芽——固有的气味淡薄或稍有异味。 劣质豆芽——有腐烂味、酸臭味、农药味、化肥味及其他不良气味。 (4)滋味鉴别 进行豆芽滋味的感官鉴别时,可取样品细细咀嚼,品尝其滋味。 良质豆芽——分别具有本种豆芽固有的滋味。 次质豆芽——豆芽的固有滋味平淡或稍有异味。 劣质豆芽——有苦味、涩味、酸味及其他不良滋味。 如何识别“化学豆芽” (1) 色泽鉴别进行豆芽色泽的感官鉴别时,可取豆芽在散射光线下直接观察。(3)气味鉴别进行豆芽气味 的感官鉴别时,可取豆芽样品来直接嗅其气味。良质豆芽——具有豆芽固有的鲜嫩气味,无异味。(4)滋味鉴别进行豆芽滋味的感官鉴别时,可取样品细细咀嚼,品尝其滋味。良质豆芽——分别具有本种豆芽固有的滋味。次质豆芽——豆芽的固有滋味平淡或稍有异味。 从人体健康的角度看,啤酒还是不含“甲醛”的好。 在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日本等,早就停止使用甲醛作稳定剂。比较而言,因行业水平限制,我国在啤酒生产中,无甲醛酿造就晚得多。应该说明的是,啤酒发酵本身,也产生极微量的甲醛,但那是客观存在的,难以避免。我们所讲的是人为添加,这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在啤酒酿造过程中使用甲醛,多少都有残留。 为什么中国的啤酒目前还无法摆脱甲醛呢?其中主要的原因还在于啤酒的生产工艺特点。啤酒在生产过程中的多酚物质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够凝聚,也就是说“储酒”时间要长,通常在储藏100天以后才能出酒,而社会对啤酒的需求量很大,于是加甲醛成了最简便最便宜,

食品中农药残留检测实验方法步骤(精)教学内容

食品中农药残留检测实验方法步骤(精)

实验一粮食、水果和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测定的气相色谱法 Experiment 1 Determination of 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 Residues in Foodstuff, Fruits and Vegetables by Gas Chromatographic Method 1. 方法原理 样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在加入无水硫酸钠后,用有乙酸乙酯提取、过滤、浓缩、定容,用气相色谱氮磷检测器(NPD或火焰光度检测器(FPD检测,根据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定量。 2. 方法适用范围 本法规定了粮食(大米、小麦、玉米、水果(苹果、梨、桃等、蔬莱(黄瓜、大白菜、西红柿等中速灭磷(mevinphos、甲拌磷(phorate、二嗪磷(diazinon、异稻瘟净(iprobenfos、甲基对硫磷(parathionmethyl、杀螟硫磷(fenitrothion、溴硫磷(bromophos 、水胺硫磷(isocarbophos、稻丰散(phenthoate、杀扑磷(methidathion等多组分残留量的测定。 3. 仪器与试剂 3.1 试剂 无水硫酸钠:分析纯,650℃灼烧4h ,冷却后贮于密闭容器中备有。丙酮:分析纯,重蒸馏。 乙酸乙酯:分析纯,重蒸馏。 所需有机磷农药标准溶液:纯度≥98.0%。 3.2 仪器与设备 气相色谱仪:配FPD 或NPD 高速组织捣碎机

微量注射器:5μL ,10μL 。 梨形瓶:200mL 具塞刻度试管:10mL 。 鸡心瓶:100mL 。 4. 样品处理步骤 4.1 提取和净化 称取试样25.0g 置于组织捣碎机中,加入25.0g 无水硫酸钠和50.0mL 乙酸乙酯,高速匀浆3min ,提取液经铺有无水硫酸钠的漏斗过滤,残渣用10mL 乙酸乙酯洗涤2次,合并滤液于梨形瓶中,用旋转蒸发器在45℃水浴减压浓缩后定容至5.0mL ,采用GC 测定。在分流/不分流进样口的玻璃衬管中填入0.5cm 高的石英棉,进样70次后,更换石英棉。 4.2 测定 4.2.1 色谱条件 (1 色谱柱:BP-10石英毛细管柱(25m×0.22mm×0.35μm (2 色谱柱温度:60(2min→10/min→200(0.2min →2/min→250℃℃℃℃℃ (3 进样口温度:270℃ (4 检测器温度:270℃ (5 载气和尾吹气:N2≥99.99%,0.5mL/min,尾吹气:35mL/min (6 氢气(FPD:40mL/min;空气(FPD:120mL/min (7 进样方式:不分流进样

食品快速检测方法评价技术规范

食品快速检测方法评价技术规范 1目的 为保证食品快速检测方法评价工作科学合理、标准统一,特制定本规范。 2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组织开展的食品(含食用农产品)中农兽药残留、非法添加、真菌毒素、食品添加剂、污染物质等定性快速检测方法及相关产品的技术评价。 3评价指标 3.1灵敏度 3.2特异性 3.3假阴性率和假阳性率 3.4与参比方法一致性分析 4评价方法 最低检出水平(检出限)设置对于禁用物质或者无残留限量的物质应小于或者等于参比方法的检出限水平,对于存在国家标准限值规定的物质应小于或等于限值规定。所有参数需要在不同种类或者类型的食品中测定的实际结果进行统计。 4.1灵敏度 灵敏度是指方法在实验条件下达到的实际最低检出水平时,检出阳性结果的阳性样品数占总阳性样品数的百分比,具体计算要求见附表,评价中可描述为该百分比下方法的检出限。 4.2特异性 特异性是指方法在实验条件下达到的实际最低检出水平时,检出阴性结果的阴性样品数占总阴性样品数的百分比,具体计算要求见附表,评价中可描述为方法检出限下不存在干扰的百分比。 4.3假阴性率和假阳性率 假阴性率是指方法在实验条件下达到的实际最低检出水平时,阳性样品中检出阴性结果的最大概率(以百分比计),具体计算要求见附表,计算结果为方法最大假阴性率的结果。 假阳性率是指方法在实验条件下达到的实际最低检出水平时,阴性样品中检出阳性结果的最大概率(以百分比计),具体计算要求见附表,计算结果为方法最大假阳性率的结果。 4.4与参比方法一致性分析 快速检测方法应与方法中规定的参比方法进行一致性比较。与参比方法一致性分析统计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采样数量和方法正式版

Guide operators to deal with the process of things, and require them to be familiar with the details of safety technology and be able to complete things after special training.食品安全快速检测采样数量和方法正式版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采样数量和方法正 式版 下载提示:此操作规程资料适用于指导操作人员处理某件事情的流程和主要的行动方向,并要求参加施工的人员,熟知本工种的安全技术细节和经过专门训练,合格的情况下完成列表中的每个操作事项。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采样数量应能反映该食品的卫生质量和满足检验项目对试样量的需要,一式三份,供检验、复验、备查或仲裁,一般散装样品每份不少于0.5Kg。 鉴于采样的数量和规则各有不同,一般可按下述方法进行。 (1)液体、半流体饮食品。如植物油、鲜乳、酒或其它饮料,如用大桶或大罐盛装者,应先行充分混匀后采样。样品应分别盛放在三个干净的容器中,盛放样品的容器不得含有待测物质及干扰物质。 (2)粮食及固体食品应自每批食品的

上、中、下三层中的不同部位分别采取部分样品混合后按四分法对角取样,再进行几次混合,最后取有代表性样品。 (3)肉类、水产等食品应按分析项目要求分别采取不同部位的样品或混合后采样。 (4)罐头、瓶装食品或其它小包装食品,应根据批号随机取样。同一批号取样件数,250g以上的包装不得少于6个,250g以下的包装不得少于10个。掺伪食品和食物中毒的样品采集,要具有典型性。 由于食品数量较大,而且目前的检测方法大多数具有破坏作用,故不能对全部食品进行校验,必须从整批食品中采取一定比例的样品进行校验。从大量的分析对

食品中农药残留检测实验方法步骤(精)

实验一粮食、水果和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测定的气相色谱法 Experiment 1 Determination of 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 Residues in Foodstuff, Fruits and Vegetables by Gas Chromatographic Method 1. 方法原理 样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在加入无水硫酸钠后,用有乙酸乙酯提取、过滤、浓缩、定容,用气相色谱氮磷检测器(NPD或火焰光度检测器(FPD检测,根据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定量。 2. 方法适用范围 本法规定了粮食(大米、小麦、玉米、水果(苹果、梨、桃等、蔬莱(黄瓜、大白菜、西红柿等中速灭磷(mevinphos、甲拌磷(phorate、二嗪磷(diazinon、异稻瘟净(iprobenfos、甲基对硫磷(parathionmethyl、杀螟硫磷(fenitrothion、溴硫磷(bromophos 、水胺硫磷(isocarbophos、稻丰散(phenthoate、杀扑磷(methidathion等多组分残留量的测定。 3. 仪器与试剂 3.1 试剂 无水硫酸钠:分析纯,650℃灼烧4h ,冷却后贮于密闭容器中备有。丙酮:分析纯,重蒸馏。 乙酸乙酯:分析纯,重蒸馏。 所需有机磷农药标准溶液:纯度≥98.0%。 3.2 仪器与设备 气相色谱仪:配FPD 或NPD 高速组织捣碎机

微量注射器:5μL ,10μL 。 梨形瓶:200mL 具塞刻度试管:10mL 。 鸡心瓶:100mL 。 4. 样品处理步骤 4.1 提取和净化 称取试样25.0g 置于组织捣碎机中,加入25.0g 无水硫酸钠和50.0mL 乙酸乙酯,高速匀浆3min ,提取液经铺有无水硫酸钠的漏斗过滤,残渣用10mL 乙酸乙酯洗涤2次,合并滤液于梨形瓶中,用旋转蒸发器在45℃水浴减压浓缩后定容至5.0mL ,采用GC 测定。在分流/不分流进样口的玻璃衬管中填入0.5cm 高的石英棉,进样70次后,更换石英棉。 4.2 测定 4.2.1 色谱条件 (1 色谱柱:BP-10石英毛细管柱(25m×0.22mm×0.35μm (2 色谱柱温度:60(2min→10/min→200(0.2min →2/min→250℃℃℃℃℃ (3 进样口温度:270℃ (4 检测器温度:270℃ (5 载气和尾吹气:N2≥99.99%,0.5mL/min,尾吹气:35mL/min (6 氢气(FPD:40mL/min;空气(FPD:120mL/min (7 进样方式:不分流进样

食品安全快检知识题库

单位姓名 食品安全快检知识试题 一、选择题 1、国家标准肉肠的亚硝酸盐含量为≤(A)mg/kg。 A、30 B 70 C、10 D、50 2. 快速检测所用试剂应在(A)条件下保存。 A、4~30℃阴凉干燥处 B、 0~14度冷藏 C、-18以下冷冻 D、20~30阳光照晒 3. 手持ATP适用于(A)的检测。 A 餐用具洁净度 B 油脂老化程度 C 微生物菌群 D水果蔬菜中的农药残留 4、下列(B)类农药不是农药速测卡的常检农药种类? A、有机磷 B、有机氯 C、氨基甲酸酯 D酶 5、以下(C)样品浸泡液不需冉处理就可直接用于检测? A、有明显可见色泽 B、混浊或有悬浮物; C、澄清透明 D、以上都不是。 6.做亚硝酸盐快速检测时,称取2g待测样品,加入20ml蒸馏水,震荡过滤,取1mL滤液加入9mL蒸馏水,混匀待测,此待测液的稀释倍数为(A) A 100倍 B 10倍 C 20倍 D 50倍 7、试剂保管时应注意以下(D)因素? A、高温热源 B、潮湿 C、密封 D、以上都是

8 .采用国家规定的快速检测方法对食用农产品进行抽查检测,被抽查人对检测结果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检测结果时起( )小时内申请复检。复检( C )采用快速检测方法。 A.四、可以 B.二十四、可以 C.四、不得 D.二十 四、不得 9.(B)适用于肉制品、肉类罐头、蔬菜、酱腌菜、鲜肉类、鲜鱼类、食用盐、瓶装饮料中的快速定量测定。 A孔雀石绿 B 亚硝酸盐 C吊白块 D明矾 10. 50%乙醇提取溶液怎样配置(B) A、乙醇与水1:2体积混匀 B、乙醇与水1:1等体积混匀 C、乙醇与水2:1体积混匀 11. 对快检的采样数量描述正确的是(D) A散装食品样品:每份不少于5kg B 采样分为两份:一份用于检测,一份用于留样 C定型包装食品样品:<250g包装的, 取样件数不少于6件 D定型包装食品样品:>250g包装的,取样件数不少6件 12、下列物质中属于食品添加剂的是(B)。 A、甲醛 B、二氧化硫 C、亚硝酸钠 D、吊白块 13.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的初步筛查结果(A)作为执法依据。 A不得 B可以 C依项目而定 D不确定 14.根据GB 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要求(A) A吊白块未被列入食品添加剂范围,吊白块不得在食品中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