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 心理学研究的信度和效度

合集下载

实验心理学期末复习-信度和效度

实验心理学期末复习-信度和效度

信效度(1)效度:实验是否有效、明确,确定实验的有效性,就是效度。

实验研究效度是一项实验所能揭示的事物本质规律的有效程度。

反应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程度。

主要包括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

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提高实验内部效度的措施可能会降低其外部效度,而提高实验外部效度的措施又可能会降低其内部效度。

这两种效度的相对重要性,主要取决于实验目的和实验的要求。

一般而言,在实验中控制额外变量的程度越大,则对因果关系的测量就越有效。

因此,可以在保证实验内部效度的前提下,采取适当措施以提高外部效度。

(2)内在效度:实验的内部效度是指实验中的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明确程度。

由于研究中有系统误差的存在,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固定的明确关系程度变得不明确了,也就是降低了实验研究的内在效度。

影响内在效度的因素可能有:生长和成熟、历史(经历)、前测的影响、被试的选择偏性、被试者的缺失、实验程序的不一致(例如台湾繁体字和大陆简体字)、统计回归的影响(向总体的平均水平靠拢的趋势)(3)霍桑效应和安慰剂效应:混淆自变量效果,从而降低了内部效度(4)统计回归的影响:在取样时,选取某些特质位于两极端的被试,而这些被试在前后两次测试时出现最高分和最低分的被试其得分向中间回归,即高分组降低分数,低分组被试提高了分数这一自然回归现象。

(5)外部效度:实验的外部效度是指实验结果能够普遍推论到样本的总体和其他同类现象中去的程度,即实验结果的普遍代表性和适用性。

任何造成研究条件更具有特异性的因素都会带来对研究外部效度的损害,这些因素的特异性越强,越有可能导致研究情景与人们日常生活情景的差异性,也就制约了研究结论的可推广性。

影响外部效度的因素可能有:实验环境的人为性(模拟研究和现场试验研究)、被试者样本缺乏代表性、测量工具的局限性。

(6)模拟研究:监狱实验(7)现场试验研究:旁观者效应(8)信度:是指实验结论的可靠性和前后一致性程度。

心理测量学中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心理测量学中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心理测量学中的信度和效度分析心理测量学是研究心理测量方法与技术的学科,旨在通过反映被测者的心理特征和过程,揭示其心理素质、智力水平等信息。

而在心理测量过程中,信度和效度分析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一、信度分析信度是指测量工具在测量同一心理特征或过程时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换句话说,信度反映了测量工具在同一被测者群体中的结果是否稳定,并且是否能复现。

具体来说,信度分析主要从可靠性和稳定性两个方面来考量。

1.可靠性可靠性是指测量工具的结果是否稳定且一致。

在心理测量学中,一种常用的方式是通过内部一致性来评估可靠性,最常见的统计方法是Cronbach's α系数。

Cronbach's α系数介于0和1之间,数值越大代表内部一致性越高,通常要求α系数达到0.7以上为可靠。

2.稳定性稳定性是指测量工具在不同时间或在不同条件下所得到的结果是否一致。

为了评估测量工具的稳定性,常用的方法是再测法和半分法。

再测法是指在不同时间或条件下对同一样本重复测量,然后通过计算相关系数来评估稳定性。

而半分法则是将测量工具的题目分成两部分,分别进行测量并计算两部分得分的相关系数。

二、效度分析效度是指测量工具是否能够准确地测量所要测量的心理特征或过程。

也就是说,效度是评估测量工具是否真的测量到了我们想要测量的东西。

效度分析主要从描述效度、判别效度和预测效度三个方面来考量。

1.描述效度描述效度是指测量工具是否能够全面、准确地描述被测者的心理特征或过程。

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专家评定法和内容效度等方法来评估描述效度。

专家评定法是通过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对测量工具进行评定,包括评估题目的合理性、适用性等方面。

而内容效度是指测量工具的题目是否充分、恰当地涵盖了被测者的心理特征或过程。

2.判别效度判别效度是指测量工具能否区分不同的心理特征或过程。

为了评估判别效度,常用的方法是构太效度。

构太效度是通过与已知测量工具或理论进行比较,来确定测量工具是否能够与其他相关测量工具或理论得到一致或相似的结果。

心理测量:效度及其与信度的关系

心理测量:效度及其与信度的关系
效度总是与一定的测量目标相联系的。
一、什么是效度
了解高中毕业生职业兴趣 结构
关注:是否确实测量了 职业兴趣及其结构特点
了解学生知识技能掌握 水平
关注:是否测量了学生 的知识技能,及测量内 容的覆盖面、各部分内 容权重安排是否合理等
通过智力量表选拔合适管理者
关注:通过智力量表为 企业选拔的管理者是否 在管理岗位上表现优秀
一、什么是效度
信度
稳定性
效度
准确性
一、什么是效度
效度验证(validation):
对某测量工具进行效度验证的过程被称为 效度证据的获取过程。
二、效度与信度的关系
信度
只受到随机误差 或非系统测量误 差的影响
1
2
效度
同时受到随机误差 和系统测量误差的 影响
二、效度与信度的关系
一个测量工具Biblioteka 能是非常稳定(信度高)的,但却是无效的。 一个完全不稳定(信度低)的测量工具也不可能是有效的。 测量信度高是效度高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
效度及其与信度的关系
目录
CONTENTS
1······什么是信效度 2······效度与信度的关系
评价测量工具的指标:
信度 测量工具是否会受到各种随机误差因素(如时间间隔)的影响 以及受这些因素影响的程度。
效度 测量工具究竟测量了什么心理行为特质,测量的效果如何。
一、什么是效度
效度(validity) 指的是测量工具测出它所希望测量的心理特质或 行为特征的效果和程度。
共同学习,未来可期

心理学研究的信度与效度

心理学研究的信度与效度

影响研究效度的因素多种多样,但大致可以 分成四类: 与被试有关的因素; 测量与具体研究方法方面的因素; 研究构思与程序设计因素; 实验条件与不同因素的交互作用。
第九章 心理学研究的信度与效度
吉林大学 黎兵
第一节 研究的信度
研究的信度 研究的信度是指研究所得事实、数据的一致 性和稳定性程度。研究结果的稳定性和一 致性是保证研究科学性的重要先决条件。
判定研究工具或研究结果的信度的方法: 1.重复法 运用重复测量、重复研究的方法,在相同条件下采用 相同方法进行两次以上的研究,然后考察它们能否取得 相同结果。 2.相似法 通过比较同质或类似研究工作,或同类研究的结果的 一致性程度,来判断研究工具或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3. 独立评判法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研究者同时对一组被试的行为、操 作水平等各种表现进行独立判断或评价,然后比较他们 之间的—致性。
3. 影响内部效度的因素
历史因素; 选择因素; 成熟因素; 研究被试的更换和淘汰; 测量和测试手段; 统计回归效应; 实验处理和程序; 多种研究条件和因素的交互作用
四、统计结论效度
1. 统计结论效度的定义和条件
统计结论效度是有关决定实验处理效应的数据分析程序的 效度检验。 研究的统计结论效度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的条件: 一是数据的质量,数据分析程序的效度是以数据的质量作 为基础的,包括数据的量表特征(顺序量表或等距量表数 据)、数据分布、信度和效度等 二是统计检验的假设,数据分析中所采用的各种统计方法, 都有其明确的统计检验假设,一项研究中统计检验假设不 明或者被违犯,就会显著降低统计结论效度。
第二节 研究的效度
一、研究的效度
研究的效度是指研究真实、正确地揭示了所研究的问题的 本质及其规律的程度,即研究结果果一致性(即稳定性)的评价。 研究的信度与效度二者的关系是,信度是效度的基础,效 度是信度的目的。 研究的高效度必然以研究的高信度为前提,因此,效度可 以说是评价研究设计与结果的最根本的标准。

信度和效度名词解释

信度和效度名词解释

信度和效度名词解释一、信度1. 定义- 信度是指测验结果的一致性、稳定性及可靠性。

一般多以内部一致性来加以表示该测验信度的高低。

信度系数愈高即表示该测验的结果愈一致、稳定与可靠。

例如,用同一个量表对同一组被试在不同时间进行测量,如果每次测量结果都很相近,就说明这个量表的信度较高。

2. 信度的类型- 重测信度:用同一种测验,对同一组被试者,前后施测两次,再根据被试者两次测验分数计算其相关系数,即得重测信度。

它反映了测验跨时间的稳定性。

例如,在一个月内,对同一批学生使用相同的智力测验进行两次测试,两次测试结果的相关性就是重测信度。

- 复本信度:复本是内容、形式、难度等方面与原测验相似的测验。

复本信度是根据一组被试者接受两个复本测验的得分计算的相关系数。

有A、B两套英语水平测试题,它们在题型、难度等方面相似,对同一组学生先进行A卷测试,过一段时间再进行B卷测试,然后计算两次成绩的相关系数就是复本信度。

- 内部一致性信度:主要反映的是测验内部题目之间的关系,表示测验能够测量相同内容或特质的程度。

例如,在一个包含多个项目的人格测验中,内部一致性信度高意味着各个项目之间测量的是人格的同一个方面,常用的计算方法有克伦巴赫α系数等。

- 评分者信度:用于衡量不同评分者对同一组被试评分的一致性程度。

在一些主观性较强的测验中,如作文评分、面试评分等,评分者信度就非常重要。

如果不同评分者对同一篇作文或同一个面试者的评分比较接近,那么评分者信度就较高。

3. 影响信度的因素- 被试样本:被试样本的同质性(相似性)程度会影响信度。

如果被试样本的同质性高,信度可能会较低,因为他们在测验所测特质上的差异较小;反之,异质性高的被试样本可能会使信度较高。

例如,在一个只针对高智商学生的智力测验中,由于学生的智商都比较高且接近,可能会导致信度系数较低。

- 测验长度:一般来说,测验的题目数量越多,信度越高。

因为较长的测验能够更全面地测量被试的特质,减少随机误差的影响。

(完整版)心理学中的各种信度和效度

(完整版)心理学中的各种信度和效度

心理学中的各种信度和效度一、信度所谓信度,指的是测量结果的稳定性程度,其操作定义是,信度乃是一个测验X与它的任意一个“平行测验X'的相关系数。

无关因素、测验的长度、测验试题的区分度、被试团体的代表性都会影响信度。

(一)重测信度1、定义:利用同一量表,让同一被试群体在不同时间两次施测之后的相关值。

这一信度值表示的是测验结果的稳定性,故也称之为稳定性系数。

2、形式:施测——经过适当时间——再施测3、举例:假设有一份主观幸福感调查表,先后两次施测于10名学生,时间间隔为半年,结果如下表所示,求该测验的重测信度。

4、使用的前提条件(1)所测量的心理特质必须是稳定的。

(2)遗忘和练习的效果基本上互相抵消。

(3)在两次施测的间隔期内,被试在所要测查的心理特质方面没有更多的学习和训练。

5、注意事项(1)有些测验不宜采用重测法估计信度,如测量推理和创造力的测验。

那些不易受重复使用影响的测验才能用再测法估计信度。

如感觉运动测验、人格测验。

(2)两次测验间隔的时间要适当,并注意提高被试的积极性(3)测验手册中报告重测信度时应说明两次施测的间隔,以及在此期间内被试的有关经历(4)时间间隔的把握:适宜时间间隔依照测验目的、性质及被试特点而定,可以是几分钟甚至几年。

例如对于年幼儿童的间隔要小;年长群体的间隔可大。

但智力测验的间隔不能太短,成就测验的间隔不能太长。

一般间隔时间不超过六个月,既不能让被试记住上一次测验的内容,又不能让其特质发生变化,或对所学知识产生遗忘。

6、重测信度的评价:(1)优点:能够提供有关测验结果是否随时间而变异的资料,可作为预测受测者将来行为表现的依据。

(2)缺点:易受练习和记忆的影响,前后两次施测间隔的长短必须要适度。

(二)复本信度1、什么是复本:任何测验只是所有可能题目中的一份取样,所以可编制许多平行的等值测验,叫做复本。

复本等值要符合下列条件:(1)各份测验测量的是同一种心理特性。

(2)各份测验具有相同的内容和形式。

信度与效度

信度与效度

信度与效度信度与效度魏仁华 201208020130 信度和效度分析是问卷分析的第一步,也是检验该问卷是否合格的标准之一,所以,我们在做问卷调查的时候第一步就要进行信度和效度的分析,才能确保我们的问卷有意义。

一、信度及效度的概念信度(测试信度)又称测试的可靠性,主要是指测量结果的可靠性、一致性和稳定性,即测验结果是否反映了被测者的稳定的、一贯性的真实特征,一般用信度系数来评价。

一般将两种或两次测量结果的相关系数作为信度测量系数。

其基本的类型是再测信度、复本信度、折半信度。

和信度相关的一个概念是效度,信度是效度的前提条件。

效度即有效性,它是指测量工具或手段能够准确测出所需测量的事物的程度。

效度是指所测量到的结果反映所想要考察内容的程度,测量结果与要考察的内容越吻合,则效度越高;反之,则效度越低。

效度是科学的测量工具所必须具备的最重要的条件。

测量的效度具有三种不同的类型,即表面效度、准则效度和构造效度。

它们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反映测量的准确程度。

二、信度及效度的作用信度和效度分析是问卷分析的第一步,是检验该问卷是否合格的标准之一。

信度系数指测验结果的一致性、稳定性及可靠性,一般多以内部一致性来加以表示该测验信度的高低。

信度系数愈高即表示该测验的结果愈一致、稳定与可靠。

1、信度的作用1)解释预测个人分数的意义。

2)解释真实分数与实得分数间的关系,明确告诉我们测验误差大小。

3)新编的测验信度应高于原有的同类测验或相似测验。

4)下结论说某测验比较可靠,必须是依据情境的,经多次证实的。

5)它是确定测验好坏的一个指标。

2、效度的作用效度即有效性,它是指测量工具或手段能够准确测出所需测量的事物的程度。

这包括两个意思:一是测查了什么特性,二是测查到何种程度。

三、信度和效度的重要性信度衡量的是多次测量能否稳定地测量到差不多的结果,这在社科调查中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受调者心情、问卷调查问题提得不好,调查者干扰了受调者等原因,对同一个受调者前后两次测量的结果可能迥然不同,所以需要这样一个东西来把关。

信度与效度

信度与效度

分半信度实际上反映的只是两半测验项目之间 的相关系数,由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测验越长,信度越高,因而分半法经常会低估 信度,必须通过一些公式去加以修正,借以估 计整个测验的信度。
同质性信度
同质性主要代表测验内部所有题目间的一致性。 当各个测题的得分有较高的正相关时,不论题
目的内容和形式如何,其测验为同质的。 相反,即使所有题目看起来好像测量同一特质,
所谓真分数就是一个测量工具在测量没有误差时,所 得到的纯正值。
这实际上是个循环定义,因为一个量具若测得真值, 便没有误差。
真分数的操作定义是,经过无数次测量所得的 平均值。
可见,真分数是一个在理论上构想出来的概念,在 实际测量中是得不到的,因为一个测量工具无论多 么精确,也会有误差,我们只能通过改进量具来接 近真值,而不能完全得到它。
但相关很低或为负相关时,其测验为异质的。
此外,对于一些复杂的、异质的心理学变量, 采用单一的同质性测验是不行的,因而常常采 用若干个相对异质的分测验,并使每个分测验 内部具有同质性,这样每个分测验就能用来预 测异质效标的某一方面。
评分者信度
评分者信度用于测量不同评分者之间所产生的 误差。为了衡量评分者之间的信度高低,可随 机抽取若干份测验卷,由两位评分者按评分标 准分别给分,然后再根据每份测验卷的两个分 数计算相关,即得评分者信度。
把任何一个测验成绩都看做是真分数和测量误差 的和,这是经典测量理论的基本思想 X=T+E
这里X为实得分数或观测分数,T是假设的真分 数,E是测量误差。
关于测量误差(E)有以下假设:
1)如果对一个人测量无数次,其平均误差为0,即 E=0
2)真分数和测量误差是相互独立的,即rTE=0 3)误差分数和实得分数的相关为0,即rEX=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讲心理学研究的信、效度
长江大学教育科学系严磊
研究设计的主要目标是特高整个研究的科学性水平,即保证研究结果、结论能真实的反映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和教育规律。

信度与效度不但是研究设计应当遵循的标准,而且也是评价研究设计质量乃至整个研究结果科学水平。

信度、效度源于心理与教育测验领域,现在心理学者将诶用了测量领域的信度与效度概念,并把研究的信度和效度作为设计与评价各种研究的标准,以提高心理与教育科学中各类研究的客观性、可靠性和科学性。

如今,有关研究信度和效度的理论和方法已经为心理、教育研究者普遍接受,成为研究和实验设计的关键,也成为心理、教育研究方法发展的里程碑。

一心理测量的信度和效度射击打靶
1.真分数假设
假设一:在所讨论的问题范围内,真分数不变,亦即个体具有恒定的特质,其分量一定,取值是常数。

假设二:误差是完全随机的。

这里有二层意思,一是测量误差是平均数(期望值)为零的正态随机变量;二是测量误差跟被测心理特质即真分数间相互独立。

假设三:观察分数是真分数与误差分数的和。

2.测量的信度
信度(reliability)是指测量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程度。

重测信度、复本信度、分半信度、评分者一致性信度
3.测量的效度
一研究的信度
二研究的信度
1.研究信度的概念
研究的信度指研究所的事实、数据的一致性和稳定性程度。

一向好的心理与教育研究,其结果必须稳定可靠,即重复研究的结果要保持稳定、一致,否则便可不信。

根据影响信度的误差来源,信度可分为两大类:稳定性和同质性。

稳定性指研究结果跨时间、跨情境的一致性。

同质性指研究工具本身各项目内容的一致性。

举例:用同一思维研究工具在前后相隔较短的时间内测查某一年级的儿童两次,结果发现两次测查结果不一致,第一次测查结果表明被试未达到逻辑思维水平,第二次结果发现他们已经达到逻辑思维水平。

2.判定研究信度的方法
重复法运用重复测量、重复研究的方法,在相同条件下用相同方
法进行两次以上的研究,然后考察它们是否取得相同结果。

重测信度
相似法通过比较同质或类似研究工作、或同类研究的结果的一致
性程度,来判断研究工具或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复本信度
独立评判法即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研究者同时对一组被试的行为、操作
水平等各种表现进行独立判断或评价,然后比较它们之间
的一致性,此法可以判定研究者之间一致性的程度。

评分者一
致信度
举例:
相似法:将某一特定研究的结果与国内外同类研究的结果进行比较,是判定研究的信度的常用方法。

新编智力量表与韦克斯勒智力量表的比较。

独立评定法:采用观察法、问卷法、访谈法、测验法、实验法等方法进行的研究中,日益注重观察者、评定者和计分者之间的信度。

攻击性行为,助人行为。

二研究的效度
研究中的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属于内部效度问题。

在变量之间判定因果关系,这是统计结论效度的问题。

因果关系的构思性质,涉及到研究的构思效度。

变量之间关系的普遍意义,则是研究的外部效度问题。

可见研究效度在研究的设计、实施与评价等活动中的关键意义。

(1)所研究的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关系?尤其是,研究的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是否有关系?
(2)如果所研究的变量之间存在一定关系,这种关系是否因果关系?(3)如果变量之间可能存在因果关系,它所包含的具体的因果关系构思是什么?
(4)如果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构思明确,这种因果关系对于其他的成员、背景条件和时间的普遍意义如何?
以上四类问题相互关联,都涉及到研究的有效性,即研究的效度。

1957年,社会心理学家坎贝尔,第一次明确的提出研究的效度问题。

研究的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属于内部效度的问题;在变量之间判断因果关系,这是统计结论效度的问题;因果关系的构思性质,涉及到研究的构思效度;变量之间关系的普遍意义,则是研究的外部效度问题。

在一项心理学研究中,一般都设计研究的理论构思、设计、实施和统计推论环节。

1.构思效度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1)构思效度的定义和条件:研究的构思效度涉及到研究方案和测量指标的理论构思及其操作化的问题,即理论构思及其转换的有效性。

为了使研究具有较高的构思效度:
首先,其次,
(2)影响构思效度的因素
A 对于研究构思的解释。

B 单一操作的偏向:心理特征具有系统与层次的特点,因此,心理学研究的构思一般都具有多维性,当研究中只用一种尺度和样本来表示这种多为复杂构思时,就会产生--。

C 单一方法的偏向。

理论构思的多维性,要求一种复合的测量。

比如分别用访谈法、问题卷法和观察法研究群体心理结构,就容易取得比较理想的结果。

D 实验者期望和被试猜测。

E 构思水平之间的混淆。

F 不同实验处理的交互作用。

2.内部效度气温与犯罪率的关系
(1)内部效度:效度常常是指一项测验测到所要测量的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程度,也有人叫作真实性。

研究的内部效度是指在研究的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存在关系的明确程度。

研究中的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是否真正存在关系?
因变量的变化是否一定是否自变量的变化引起的?
(2)内部效度的条件:首先是由于正确的选择了研究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内部效度的另一个重要条件是周密的实验和研究设计。

(3)影响内部效度的因素:
A 历史因素,包括前摄历史因素(被试固有或习得的差异,如性别、态度、个性)和后摄历史因素(研究测量之外可能影响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差异的因素)。

举例:检验某项工作丰富化方案对于提高职工积极性的作用研究。

在方案试行期间,一部分职工增加了工资,因此混淆了工作丰富化方案对于工作积极性的影响。

B 选择因素。

C 未随机取样和随机分配。

D 成熟因素。

E研究被试的更换和淘汰。

F测量和测试手段。

G 统计回归效应。

H实验处理和程序。

I多种研究条件和因素的交互作用。

上述8种主要因素,都是在研究中应特别注意控制的,最有效的途径是采用随机化程序。

在心理学研究中具有较高内部效度的设计之一,是著名的“所罗门四组设计”。

3.外部效度
(1)外部效度:是指实验和研究的结果能够一般化和普遍化到其他的总体、变量条件、时间和背景中去的程度,即研究结果和实验效果的普遍性和可应用性。

一般认为,内部效度是外部效度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总体效度:指研究结果能够使用于被时所来自的总体的程度和能力。

生态效度:指研究结果能够概括化和适用于其他研究条件和情境的程度能力。

(2)外部效度的条件:外部效度的要求是使研究能够代表真实世界的情况。

这种多重实验手段,是获得外部效度、提高研究结果可应用性的重要条件。

(3)影响外部效度的因素:
A总体效度,这是指研究结果对于研究者最终感兴趣的总体的普遍意义。

B 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定义和测试方式。

C对测量的敏感化。

D 多重实验的干扰E 特异性效应。

F 试验者效应。

G 研究与实际情景的相似性。

H 被试选择和实验处理的交互作用。

4.统计结论效度
(1)统计结论效度的定义和条件:统计结论效度是有关决定实验处理效应的数据分析程序的效度检验,它并不涉及系统性偏向的来源的问题,而是研究差误变异源和如何适当运用统计显著性检验的问题。

研究的统计结论效度取决于两个方面的条件:
一是数据的质量,数据分析程度的效度是以数据的质量作为基础的。

二是统计检验的假设,数据分析中所采用的各种统计方法,都有其明确的统计检验假设。

举例:当研究样本较小时,由于样本成分与测量的波动性较大,具有不稳定性,此时若依赖于统计显著性水平做结论是不可靠的。

在这种情况下,就应该运用功效分析,看看一定的样本大小、变异程度和α水平上能够检验出多大的效应。

大学新生SCL-90中三因子分析讨论,27742,1200,性别比率对统计结果的影响。

(2)影响统计结论效度的因素: A 统计功效低。

B 违反统计检验的假设。

C 测量信度低。

D 实验处理实施的可靠性。

E 研究背景中随机的无关因素。

F 被试的随机异质性。

四种研究效度之间的关
研究的内部效度、外部效度、统计结论效度和构思效度,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

统计结论效度实际上是内部效度的特例,它们都涉及研究本身的因果关系
和统计检验的可靠性。

构思效度则与外部效度有一致之处,即它们的基本点都在于作出概括性和结果的普遍性。

构思效度与外部效度之间的主要差异是:前者所指的目标总体较难具体确定,而后者则往往要求一般化到实际上存在的特定总体、背景和时间等条件。

影响研究效度的因素多种多样,但大致可以分成四类(1)与被试有关的因素;
(2)测量与具体研究方法方面的因素;
(3)研究构思与程序设计因素;
(4)实验条件与不同因素的交互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