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防加固锥探灌浆施工方案

合集下载

锥探灌浆施工方案

锥探灌浆施工方案

锥探灌浆施工方案1. 引言锥探灌浆是一种常用的地质灾害治理和岩体加固的施工方法。

本文将介绍锥探灌浆施工的方案,包括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施工过程中的操作步骤以及施工后的验收标准。

通过本文,读者可以了解到锥探灌浆施工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2. 准备工作在进行锥探灌浆施工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2.1 确定施工方案根据实际工程需求和地质条件,确定锥探灌浆的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应包括锥探孔的布置、灌浆材料的选择、施工设备的配置等内容。

2.2 设计施工参数根据工程需求和地质条件,设计施工参数,包括锥探孔的深度、直径,灌浆材料的用量和配比等。

施工参数应经过专业设计师的计算和论证。

2.3 确保施工安全在进行锥探灌浆施工前,必须确保施工安全。

包括确定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措施,培训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检查施工设备的使用安全性等。

3. 操作步骤锥探灌浆施工包括以下操作步骤:3.1 钻孔根据设计要求,在地下进行钻孔。

钻孔的深度和直径应符合施工方案的要求。

钻孔结束后,清除孔内的岩屑和泥浆。

3.2 安装锥管将锥管插入钻孔中。

锥管的长度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调整。

在插入锥管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孔壁,确保锥管的稳定性。

3.3 灌浆在锥管中注入灌浆材料。

灌浆材料的配比和用量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控制。

注入灌浆材料后,等待一定时间,使灌浆材料固化。

3.4 后续处理灌浆材料固化后,进行后续处理工作。

包括剪切锥管、修复孔壁等。

后续处理的目的是保证施工质量和加固效果。

4. 验收标准在完成锥探灌浆施工后,需要进行验收工作。

验收的标准应根据设计要求和规范进行。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锥探孔的深度和直径符合设计要求;•锥管的安装质量良好,稳定性符合要求;•灌浆材料的配比和用量符合设计要求;•灌浆材料固化后的强度满足要求;•后续处理工作完成,孔壁修复良好。

5. 结论通过对锥探灌浆施工方案的介绍,我们了解了锥探灌浆施工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锥探灌浆施工是一种常用的地质灾害治理和岩体加固的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地质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锥探灌浆施工技术在堤坝施工中的应用方案

锥探灌浆施工技术在堤坝施工中的应用方案

锥探灌浆施工技术在堤坝施工中的应用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我的笔记本上,笔尖在纸上舞动,仿佛与我的思绪同步。

10年的方案写作经验,让我对每一个字、每一个句子的把握都游刃有余。

今天,我要写的是一份关于“锥探灌浆施工技术在堤坝施工中的应用方案”。

咱们得聊聊锥探灌浆技术是个啥。

简单来说,就是在堤坝施工过程中,用一种特殊的钻头,深入地下,探测土壤结构,然后通过管道将浆液注入土壤空隙,以达到加固土壤、提高堤坝稳定性的目的。

一、项目背景提起堤坝,咱们都知道它是用来防洪抗灾的。

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堤坝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传统的施工技术已经满足不了现代堤坝建设的需求,所以,我们引入了锥探灌浆施工技术。

二、技术原理锥探灌浆施工技术,听起来高大上,其实原理很简单。

利用钻机将锥形钻头钻入地下,探测土壤结构。

这个过程中,我们会收集到大量的数据,包括土壤的密度、湿度、孔隙率等。

然后,根据这些数据,制定出合理的灌浆方案。

就是灌浆环节。

我们通过管道将浆液注入土壤空隙,浆液会逐渐填充土壤中的空隙,从而提高土壤的密实度和稳定性。

等浆液固化后,土壤的强度和稳定性都会得到显著提升。

三、施工步骤1.钻探:我们要对施工区域进行钻探,了解土壤结构。

这个过程中,要确保钻探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分析数据:根据钻探结果,分析土壤的性质,确定灌浆方案。

3.准备灌浆材料:根据灌浆方案,准备相应的灌浆材料。

这些材料包括水泥、水玻璃、膨润土等。

4.灌浆:将灌浆材料通过管道注入土壤空隙。

这个过程中,要控制好灌浆压力和速度,确保浆液均匀分布。

5.固化:等浆液注入完毕后,让它自然固化。

这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6.检查验收:固化完成后,要对灌浆效果进行检查验收。

确保堤坝的稳定性达到预期目标。

四、优势分析1.提高堤坝稳定性:锥探灌浆施工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堤坝的稳定性,降低塌陷风险。

2.节省成本:与传统施工技术相比,锥探灌浆施工技术能够节省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

锥探灌浆方案

锥探灌浆方案

锥探灌浆方案标题:锥探灌浆方案引言概述:锥探灌浆是一种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通过在地基中注入浆液来加固地基,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锥探灌浆的方案及其优势。

一、灌浆方案的选择1.1 确定灌浆材料:根据地基情况和要求选择合适的灌浆材料,如水泥浆、聚合物浆等。

1.2 确定灌浆方式:根据地基的深度和结构特点选择适合的灌浆方式,如压浆法、注浆法等。

1.3 确定灌浆剂量:根据地基的承载要求和灌浆效果确定灌浆的剂量,保证灌浆效果达到预期要求。

二、灌浆施工过程2.1 地基准备工作:清理地基表面,确保地基表面干净平整,为灌浆施工做好准备。

2.2 灌浆施工操作:按照灌浆方案进行施工操作,控制灌浆材料的流量和压力,确保灌浆均匀充实。

2.3 灌浆结束处理:等待灌浆材料凝固后,对地基进行检查和整理,确保灌浆效果良好。

三、灌浆效果评估3.1 承载力测试:对灌浆后的地基进行承载力测试,评估灌浆效果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3.2 稳定性评估:对灌浆后的地基进行稳定性评估,检查地基是否有沉降或变形情况。

3.3 灌浆效果修正:根据评估结果对灌浆效果进行修正,必要时进行补充灌浆或调整灌浆方案。

四、灌浆方案的优势4.1 提高地基承载力:灌浆能够加固地基,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增加地基的稳定性。

4.2 提高地基抗震性能:灌浆可以改善地基的抗震性能,减少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

4.3 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通过灌浆加固地基,可以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减少维护成本。

五、总结通过选择合适的灌浆方案、严格控制施工过程、评估灌浆效果并修正不足,可以有效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是一种有效的地基处理方法。

在进行锥探灌浆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灌浆方案,并严格按照方案进行施工,以确保灌浆效果达到预期要求。

锥探灌浆工程施工方案

锥探灌浆工程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某堤防加固工程,堤防总长194.70公里。

为了提高堤防整体质量,确保堤防安全,本次工程采用锥探灌浆技术对堤身进行加固。

二、施工准备1. 技术准备(1)熟悉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了解堤防现状。

(2)研究锥探灌浆技术原理,掌握相关技术参数。

(3)熟悉相关规范和标准,确保施工质量。

2. 材料准备(1)水泥、砂、石子等原材料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2)灌浆材料应符合《水泥基灌浆材料施工技术规范》(YB/T9261—98)的规定。

3. 机械准备(1)锥探灌浆机、钻机、搅拌机等设备性能良好,满足施工要求。

(2)检查设备运行状态,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4. 人员准备(1)组织施工队伍,明确各岗位人员职责。

(2)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

三、施工工艺1. 钻孔(1)根据设计要求,确定钻孔位置和孔深。

(2)采用钻机进行钻孔,钻孔过程中注意防止塌孔、偏孔等现象。

2. 灌浆(1)将灌浆材料搅拌均匀,控制灌浆压力。

(2)采用锥探灌浆技术,将灌浆材料灌入孔内。

(3)观察灌浆过程,确保灌浆饱满、均匀。

3. 堤身加固(1)根据灌浆效果,对堤身进行加固。

(2)采用锚杆、钢筋笼等加固措施,提高堤防整体稳定性。

四、质量控制1. 材料质量控制(1)严格把控原材料质量,确保灌浆材料符合设计要求。

(2)对原材料进行抽样检验,确保合格。

2. 施工过程控制(1)严格执行施工工艺,确保施工质量。

(2)加强现场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 灌浆效果检验(1)采用钻探、探地雷达等方法,对灌浆效果进行检验。

(2)确保灌浆饱满、均匀,达到设计要求。

五、安全措施1. 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施工安全。

2. 加强现场安全管理,防止事故发生。

3. 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如安全帽、防护眼镜等。

4. 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意识。

六、环境保护1. 严格控制施工现场噪声、粉尘等污染。

2. 做好施工现场垃圾处理,确保环境卫生。

锥探灌浆工程施工方案

锥探灌浆工程施工方案

锥探灌浆工程施工方案一、施工准备1. 安全措施在进行锥探灌浆工程施工前,首先要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施工单位应根据施工现场情况和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制定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和应急预案,确保施工过程中人员和设施的安全。

2. 施工组织在进行锥探灌浆工程施工前,需成立施工组织,并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组织。

明确施工人员的职责分工,并建立健全的施工管理机制。

3. 设备准备在进行锥探灌浆工程施工前,需要准备好相关设备和工具。

包括钻机、灌浆设备、管道和配件等。

4. 材料准备在进行锥探灌浆工程施工前,需要准备好相关材料。

包括灌浆材料、水泥、砂浆、水和其他辅助材料等。

5. 人员培训在进行锥探灌浆工程施工前,需要对施工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包括操作技能、安全知识和岗位责任等。

二、施工工艺1. 锥探首先进行锥探工作,确定灌浆点的位置和深度。

锥探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

2. 钻孔根据锥探结果确定的灌浆点,进行钻孔工作。

钻孔深度、直径和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取土样送检。

3. 灌浆钻孔结束后,进行灌浆工作。

根据设计要求选择适当的灌浆材料和配比,采用适当的灌浆方法和设备进行灌浆作业。

确保灌浆质量和工程安全。

4. 灌浆材料固化灌浆材料固化后,进行测量和验收工作。

测量灌浆点的深度和直径,检查灌浆质量和工程安全。

5. 立柱锥探灌浆工程验收完成施工后,需要进行立柱探灌浆工程的验收。

验收应根据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三、施工质量控制1. 遵循相关标准和规范在进行锥探灌浆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循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2. 质量监控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工程质量进行全程监控,包括锥探、钻孔、灌浆和固化等环节。

3. 质量验收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质量验收工作。

验收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四、施工安全控制1. 安全生产责任制在进行锥探灌浆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锥探灌浆施工方案

锥探灌浆施工方案

和县善厚镇九连圩横河段堤防加固工程施工2标锥探灌浆施工方案安徽天之路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和县善厚镇九连圩横河段堤防加固工程施工二标项目经理部2017年7月锥探灌浆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横河位于和县善厚镇高祖行政村境内,起点为张尹柏村、终点为司家圩拐,全长约5.127km,是滁河右岸支流。

本次横河治理工程起点为张尹柏村、终点为司家圩拐,主要是解决右岸堤防(桩号:K2+480.3~K5+126.9)防洪标准不够的问题。

本标段堤防加固工程按Ⅲ级堤防标准建设,堤身隐患处理采用粘土锥探灌浆。

老堤现状平均地面高程为6.5m,平均堤顶高程15.5m,灌浆孔深入堤基以下约1.5m,平均深孔约8.5m。

灌浆孔沿现状堤顶中心线方向呈梅花状布置成四排,排距1.5m,孔距2.0m,孔径24~30mm,分两序进行施工。

二、工程地质本标段堤防加固段堤身填土以轻粉质壤土为主,存在渗透变形、地基不均沉降等地质问题。

灌浆工程用粘土料分布在退堤后的河滩地上,工程区沿线取土场较多,储量丰富。

三、工艺流程锥探灌浆施工程序为:施工准备、钻孔、制浆、灌浆、封孔等。

(详见下图)四、灌浆试验1、试验说明(1)灌浆作业开工前,施工单位应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报送监理人审批。

(2)施工单位通过灌浆试验修改或最终确定以下灌浆控制参数:1)选定制浆土料、确定浆液容重;2)确定灌浆控制压力;3)确定复灌次数和复灌间隔时间;4)确定堤身位移和裂缝控制指标等。

(3)灌浆试验结束后,施工单位应对试验成果进行分析,并将试验的详细记录和试验分析成果报送监理人。

2、浆液试验(1)施工单位应按监理人指示对灌浆所用土料和浆液进行试验。

土料试验包括:颗粒分析、有机质含量及可溶盐含量等;浆液试验包括:容重、粘度、稳定性、胶体率及失水量等。

(2)用于现场灌浆试验的浆液水土比以及掺和料、外加剂等的品种及其掺量应通过浆液试验选择,并将试验成果报送监理人。

3、现场灌浆试验本标段根据设计要求,拟对现状临北段堤防(桩号:16+339~18+354)进行锥探灌浆加固,为确保工程灌浆质量,拟于2014年12月20日在堤防桩号16+339~16+359处进行锥探灌浆试验,试验段长20m,试验孔不少于3个。

锥探灌浆施工方案(1)

锥探灌浆施工方案(1)

锥探灌浆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标段老堤加固工程按皿级堤防标准建设,堤身隐患处理采用粘土锥探灌浆,断面桩号16+339〜18+354,长度2.07km,灌浆总进尺约3.56万m。

老堤现状平均地面咼程为17m,平均堤顶咼程21.5m,灌浆孔深入堤基以下约1.0m,平均深孔约5.5m。

灌浆孔沿现状堤顶中心线方向呈梅花状布置成五排,排距1m,孔距2m,孔径30~50mm分两序进行施工。

二、工程地质本区最大的活动性断裂郯庐断裂带以NNE向在五河县附近穿越淮河。

活动断裂对区域稳定有一定的影响,并有重新发震的可能。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临北段工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相应地震基本烈度为%度;工程区广泛分布②、③、④层第四系全新统饱和轻粉质壤土、轻粉质壤土夹砂壤土或砂壤土、粉细砂在%度地震时具有液化可能性。

③-1层淤泥质粘性土在%度地震时有震陷可能性。

本标段堤防加固段堤身填土以轻粉质壤土为主,夹中粉质壤土和砂壤土。

堤基土层结构可分为C D两类:其中,C类,粘砂双层结构(H 2)型,存在渗透变形、地基不均沉降等地质问题;D类,砂性土单一结构(I 1)型,存在渗透变形问题。

对堤基需考虑防渗处理措施。

老堤加固工程土料分布在退堤后的河滩地上,以铲堤土料和②层土为主,该类土料粘粒含量较低,筑堤时应注意压实防渗。

勘察储量满足筑堤设计所需土料3倍的要求。

开挖级别为H级。

工程区沿线砂石料场较多,储量丰富。

三、工艺流程锥探灌浆施工程序为:施工准备、钻孔、制浆、灌浆、封孔等。

工艺流程图四、灌浆试验1、试验说明(1)灌浆作业开工前28天,施工单位应编制详细的试验大纲,报送监理人审批。

(2)施工单位通过灌浆试验修改或最终确定以下灌浆控制参数:1)选定制浆土料、确定浆液容重;2)确定灌浆控制压力;3)确定复灌次数和复灌间隔时间;4)确定堤身位移和裂缝控制指标等。

(3)灌浆试验结束后,承包人应对试验成果进行分析,并将试验的详细记录和试验分析成果报送监理人。

锥探灌浆方案

锥探灌浆方案

锥探灌浆方案一、引言锥探灌浆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基础工程和地质加固的施工方法,它利用压力将浆液注入地层,通过填充和压实土体,改善其物理性质,提高基础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锥探灌浆方案的施工前准备、施工方法与要点、质量检测与控制、安全与环保措施以及经济效益分析。

二、施工前准备现场勘查:对施工区域进行详细的现场勘查,了解地质构造、地层分布、地下水情况等。

制定方案:根据勘查结果,制定详细的锥探灌浆方案,包括浆液配比、注浆压力、注浆孔布置等。

人员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确保他们熟悉施工方案和操作规程。

设备检查:对所有施工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转和安全性。

材料准备:根据方案要求,准备充足的高质量材料。

三、施工方法与要点钻孔:使用钻机按照设计要求钻孔,钻孔深度应达到设计要求。

安装注浆管:将注浆管插入钻孔底部,用水泥砂浆固定。

注浆:将配制好的浆液通过注浆管注入地层,控制注浆压力和注浆量。

提升注浆芯管的注浆:注浆完成后,提升注浆芯管,进行下一轮注浆。

封孔:注浆完成后,用水泥砂浆封孔。

四、质量检测与控制注浆压力控制:注浆过程中,要时刻监测注浆压力,确保压力符合设计要求。

注浆量控制:按照设计要求控制每轮次注浆量,确保地层充分填充。

钻孔检测:注浆完成后,进行钻孔检测,观察地层填充情况。

压实度检测:通过压实度检测设备检测处理后地层的压实度。

承载力检测:在地基处理前后分别进行承载力检测,比较处理效果。

五、安全与环保措施安全防护:所有施工人员应佩戴安全帽、工作服等防护用品。

施工现场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确保人员安全。

应急预案:制定应急预案,配备急救人员和设备,以防意外发生。

环境保护:施工过程应采取措施减少噪音、灰尘等污染,尽量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废弃物处理:产生的废水和废料应按照相关规定处理,不得随意排放或弃置。

植被恢复:施工完成后,应尽量恢复施工区域内的植被,减少对生态的影响。

六、经济效益分析成本估算:对锥探灌浆工程的成本进行估算,包括材料费、人工费、设备费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堤防加固锥探灌浆施工方案
1. 灌浆试验
1、试验说明
(1)灌浆作业开工前,施工单位应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报送监理人审批。

(2)施工单位通过灌浆试验修改或最终确定以下灌浆控制参数:
1)选定制浆土料、确定浆液容重;
2)确定灌浆控制压力;
3)确定复灌次数和复灌间隔时间;
4)确定堤身位移和裂缝控制指标等。

(3)灌浆试验结束后,施工单位应对试验成果进行分析,并将试验的详细记录和试验分析成果报送监理人。

2、浆液试验
(1)施工单位应按监理人指示对灌浆所用土料和浆液进行试验。

土料试验包括:颗粒分析、有机质含量及可溶盐含量等;浆液试验包括:容重、粘度、稳定性、胶体率及失水量等。

(2)用于现场灌浆试验的浆液水土比以及掺和料、外加剂等的品种及其掺量应通过浆液试验选择,并将试验成果报送监理人。

3、现场灌浆试验
本标段根据设计要求,拟对现状堤防(桩号:16+339~18+354)进行锥探灌浆加固,为确保工程灌浆质量,拟在堤防桩号16+339~16+359处进行锥探灌浆试验,试验段长20m,试验孔不少于3个。

施工时应根据施工图纸的要求或监理人指示选定试验孔布置方式、孔深、灌浆压力等试验参数;按批准的灌浆试验大纲拟定的施工方法进行灌浆试验,检查灌浆的效果。

灌浆试验结束后,对试验成果进行分析,总结经验,修改浆液物理力学指标及灌浆控制参数,完善和熟练灌浆工艺,并将试验的详细记录和试验分析成果报送监理人。

2. 锥探灌浆施工工艺流程
锥探灌浆施工工艺流程见图1锥探灌浆施工工艺流程图。

图1 锥探灌浆施工工艺流程图
3. 施工方法
3.1 施工准备
依据设计图纸或监理师提供的锥探孔位数据测量定出孔位,每孔钉一个标志
符合 堤身位移等 不符合 复
灌 合格 测量定孔位 锥探机就位 成 孔 粘土
制浆 过滤
抽验 检验终灌标准观测 扫孔、封孔 终孔、验收
灌 浆
土 样 暂 停 分析原因
不合格
桩。

在灌浆段每隔一定距离(100m)准备灌浆所需的粘土材料,使用制浆灌注一体化搅灌机流动作业,正式灌浆前,在代表性堤段进行3个孔的试灌(包括土料、浆液、灌浆参数),确定参数,报审后方可全面施工。

3.2 施工组织
1、根据锥探灌浆工序内容和特点,一台锥探机拟分成造孔组3人,制灌(浆)组3人,观测组2人,运土组1人,机务组1人,后勤组1人,机长1人,共计12人。

2、施工作业方式:每天开动2个台班,由机长统一指挥,实行造孔与灌浆工序平行作业,以加快施工进度。

3.3 成孔
1、本工程拟采用Z15型锥探机成孔。

2、锥探机就位移机到预钻孔位,使机干、锥头对准埋设的孔口标志桩,确保三者在一条直线上,水平尺测量机架并调至水平位置后固定锥探机。

3、当锥探机安装就位后,起动动力机,下放锥具,通过机械和加压使锥具逐步往下延伸,直至达到设计孔深位置。

本工程采用干式成孔,开孔时操作要平稳,给进压力和速度要均匀,遇到空洞或进尺缓慢要分析原因,做好记录,采取措施,避免孔斜超差。

拟成孔口径Φ35mm。

4、当锥探机安装就位后,起动动力机,下放锥具,通过机械和加压使锥具逐步往下延伸,直至达到设计孔深位置。

本工程采用干式成孔,开孔时操作要平稳,给进压力和速度要均匀,遇到空洞或进尺缓慢要分析原因,做好记录,采取措施,避免孔斜超差。

拟成孔口径Φ35mm。

5、成孔施工顺序:本工程设计孔距2m,排距1.5 m,按三序法(见图4.10.4 三序法施工图)施工,成孔完毕后随即下入2″水管作孔口套管,长度≥1.5m。

1 2 3 1 2 3 1
图4.10.4 三序法施工图
6、灌浆孔底应达到设计的高程。

3.4 粘土浆液的制备
1、粘土的选择:根据招标文件(补遗)要求,粘土取土定在条带状料场,粘土各项物性指标(包括塑性指标、粘粒、粉粒含量等)需经实验符合设计要求(见表4.10.4-1 灌浆土料指标一览表)并经监理工程师确认后方可使用。

2、浆液的拌制:
(1)将符合要求的粘土加入不含过量杂质的淡水。

(2)由专用机械(搅灌机)制浆,浆液各项指标按设计要求控制(见表4.10.4-2 浆液物理力学性能表),搅灌过程中,每隔1小时测定一次,浆液容重、粘度以及流浆量,其稳定性和自由析水率10天测一次。

表4.10.4-1 灌浆土料指标一览表
(3)拌制出粘土浆液性能经测定并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如表4.10.4-2 浆液物理力学性能表)。

3.5 灌浆
1、灌浆施工顺序:首先灌上游边排孔,再灌下游边排孔。

每排孔灌浆顺序仍按三序法施工即1#、4#、7#……,2#、5#、8#……,3#、6#、9#……的顺序。

2、灌浆方法:
(1)采用一次灌注法,由下至上灌注粘土泥浆。

(2)每孔应灌稀浆3-5分钟而后再灌稠浆,每孔分5次灌注,且每两次间隔时间不少于5天。

每次灌浆其浆液面应到孔口。

(3)灌浆参数:灌浆压力控制在0.5kg/cm2以内;灌浆量控制在单位吸浆量0.3-0.5m3/m。

(4)灌浆终灌标准:在上述灌浆压力条件下,每孔连续复灌3次,不再吃浆时,可终止灌浆。

表4.10.4-2 浆液物理力学性能表
3.6 封孔
1、当浆液升至孔口,经连续复灌不再吃浆时,即可终止灌浆。

2、当长期达不到结束标准时,应报请监理人共同研究处理措施。

3、当每孔灌完后,扫孔抽取孔内浆液。

将带球伐的扫孔锥具下入孔内,用人力和管子钳回转锥管扫孔到孔底,提出锥具,完成抽取孔内浆液和扫孔作业。

4、封孔前用造浆粘土加水揉搓成塑性良好的泥坯,用人工搓成直径2-3cm 的泥球,存放在阴凉处待用,当扫孔结束后,即投入粘土球封孔。

投粘土球时要逐个均匀投入,避免中途架桥堵塞,每投一段要用锥具夯实一次直至封到孔口,当粘土球封到套管底部时用人力拔出套管。

4. 保证锥灌质量的措施
1、委派有丰富经验的测量技术人员,按设计图纸对锥灌孔位进行测定。

所用仪器必须经过检验,精度符合规定。

测定孔位后要埋设孔位桩,测量时孔距、排距的精度保证满足规范要求。

2、灌浆粘土、封孔粘土均取自业主规定的土料场,未经监理工程师和设计部门同意不得用其他材料。

3、锥探机安装就位要保证机身水平稳固,机杆、锥头对准孔位桩,以确保
锥孔倾斜度不大于孔深的2%,孔位偏差符合规范要求。

4、由专人做好施工记录,对施工过程中的各工序的时间、技术参数,认真填写记录表,做到及时准确、发现堤顶、堤坡冒、串浆要及时处理并记录和绘制剖面图。

5、造孔顺序和灌浆次数,间隔时间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并认真记录,质检员严格把关,凡不合格的工序绝不进入下一道工序。

6、加强泥浆的管理,确保搅拌质量符合规定的灌浆浆液,为此,应配备专职泥浆员并配齐泥浆性能测试仪器,及时准确做好泥浆性能测试和记录。

7、灌浆泵应配齐好用耐用的泵压表、流量表等仪表。

压力表精度达到0.01MPa。

8、在灌浆期间,确定专人负责,认真做好堤坝水平位移(横向、纵向),与竖向位移以及堤坝变形等观测工作,并作好记录。

为此,按照设计要求,需事先布设好观测点(按10m-20m布设一组)。

9、及时做好各项原始记录资料的整理与分析研究,结合观测情况,判断灌浆质量与效果,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5. 锥探灌浆出现问题的处理
灌浆过程中应随时检查进浆情况,有无冒浆、串浆和坝面抬高现象。

如有下述情况,应妥善处理后再继续进行。

1、冒浆
在灌浆过程中若出现冒浆、漏浆现象,应立即暂停灌浆,进行处理。

为不使浆液流失,采取增大浆液比重,减小灌浆压力,停停灌灌和夯实冒浆孔口或挖槽回填漏浆处,堵住冒、漏浆继续发生。

2、串浆
在灌浆过程中相邻两孔若出现串浆现象,采取两孔并灌方法堵浆。

若不能施灌,可用木塞堵住串浆孔口,然后进行单孔灌注。

3、裂缝
由于泥浆压力作用,坝身可能会出现裂缝,这时应尽量加大浆液浓度,采用慢灌、停停灌灌的方法。

若遇裂缝中积水排不出去时,要设法挖沟把水引出去,灌浆结束后,裂缝表面要加土回填夯实或等裂缝自然固结后视具体情况再处理。

4、吃浆量很大
出现该现象时应查找原因,检查是否在某隐蔽处冒浆,若没有,则说明堤坝有较大的洞穴或裂缝,应采取加大泥浆浓度,并在灌浆孔周围补孔,增加复灌次数,延长终孔时间,等泥浆初步析水收缩后再灌浆办法来消除空隙等隐患。

5、堤表土塌陷或隆起
塌陷多系土体内的较大孔穴因灌入的泥浆析水引起土体湿陷变形所致,可改用浓浆继续灌注,已形成塌坑的,可用粘土料分层夯实回填。

堤表土隆起应仔细分析隆起的原因,检查泥浆浓度、压力控制是否正常,如未发生堤身有大的裂缝或土体滑动而产生,可采用减速小灌浆压力,时灌时停的方法处理,隆起面积较大,问题严重的堤段应慎重对待,必要时应进行彻底翻筑。

灌浆过程中,应有专门人员检查布孔、造孔、工艺操作、浆液性能、综合控制情况、各孔终止灌浆达到的标准以及灌浆中出现的问题和处理情况等,并应有现场记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