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身锥探灌浆试验方案
锥探灌浆施工技术在堤坝施工中的应用方案

锥探灌浆施工技术在堤坝施工中的应用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我的笔记本上,笔尖在纸上舞动,仿佛与我的思绪同步。
10年的方案写作经验,让我对每一个字、每一个句子的把握都游刃有余。
今天,我要写的是一份关于“锥探灌浆施工技术在堤坝施工中的应用方案”。
咱们得聊聊锥探灌浆技术是个啥。
简单来说,就是在堤坝施工过程中,用一种特殊的钻头,深入地下,探测土壤结构,然后通过管道将浆液注入土壤空隙,以达到加固土壤、提高堤坝稳定性的目的。
一、项目背景提起堤坝,咱们都知道它是用来防洪抗灾的。
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堤坝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传统的施工技术已经满足不了现代堤坝建设的需求,所以,我们引入了锥探灌浆施工技术。
二、技术原理锥探灌浆施工技术,听起来高大上,其实原理很简单。
利用钻机将锥形钻头钻入地下,探测土壤结构。
这个过程中,我们会收集到大量的数据,包括土壤的密度、湿度、孔隙率等。
然后,根据这些数据,制定出合理的灌浆方案。
就是灌浆环节。
我们通过管道将浆液注入土壤空隙,浆液会逐渐填充土壤中的空隙,从而提高土壤的密实度和稳定性。
等浆液固化后,土壤的强度和稳定性都会得到显著提升。
三、施工步骤1.钻探:我们要对施工区域进行钻探,了解土壤结构。
这个过程中,要确保钻探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分析数据:根据钻探结果,分析土壤的性质,确定灌浆方案。
3.准备灌浆材料:根据灌浆方案,准备相应的灌浆材料。
这些材料包括水泥、水玻璃、膨润土等。
4.灌浆:将灌浆材料通过管道注入土壤空隙。
这个过程中,要控制好灌浆压力和速度,确保浆液均匀分布。
5.固化:等浆液注入完毕后,让它自然固化。
这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6.检查验收:固化完成后,要对灌浆效果进行检查验收。
确保堤坝的稳定性达到预期目标。
四、优势分析1.提高堤坝稳定性:锥探灌浆施工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堤坝的稳定性,降低塌陷风险。
2.节省成本:与传统施工技术相比,锥探灌浆施工技术能够节省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
锥探灌浆工程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某堤防加固工程,堤防总长194.70公里。
为了提高堤防整体质量,确保堤防安全,本次工程采用锥探灌浆技术对堤身进行加固。
二、施工准备1. 技术准备(1)熟悉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了解堤防现状。
(2)研究锥探灌浆技术原理,掌握相关技术参数。
(3)熟悉相关规范和标准,确保施工质量。
2. 材料准备(1)水泥、砂、石子等原材料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2)灌浆材料应符合《水泥基灌浆材料施工技术规范》(YB/T9261—98)的规定。
3. 机械准备(1)锥探灌浆机、钻机、搅拌机等设备性能良好,满足施工要求。
(2)检查设备运行状态,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4. 人员准备(1)组织施工队伍,明确各岗位人员职责。
(2)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
三、施工工艺1. 钻孔(1)根据设计要求,确定钻孔位置和孔深。
(2)采用钻机进行钻孔,钻孔过程中注意防止塌孔、偏孔等现象。
2. 灌浆(1)将灌浆材料搅拌均匀,控制灌浆压力。
(2)采用锥探灌浆技术,将灌浆材料灌入孔内。
(3)观察灌浆过程,确保灌浆饱满、均匀。
3. 堤身加固(1)根据灌浆效果,对堤身进行加固。
(2)采用锚杆、钢筋笼等加固措施,提高堤防整体稳定性。
四、质量控制1. 材料质量控制(1)严格把控原材料质量,确保灌浆材料符合设计要求。
(2)对原材料进行抽样检验,确保合格。
2. 施工过程控制(1)严格执行施工工艺,确保施工质量。
(2)加强现场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 灌浆效果检验(1)采用钻探、探地雷达等方法,对灌浆效果进行检验。
(2)确保灌浆饱满、均匀,达到设计要求。
五、安全措施1. 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施工安全。
2. 加强现场安全管理,防止事故发生。
3. 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如安全帽、防护眼镜等。
4. 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意识。
六、环境保护1. 严格控制施工现场噪声、粉尘等污染。
2. 做好施工现场垃圾处理,确保环境卫生。
堤身锥探灌浆试验方案

堤身锥探灌浆试验方案嘿,各位小伙伴们,我要给大家分享的是一份关于堤身锥探灌浆试验的方案。
别看这个名字有点专业,但咱们今天就用最接地气的方式,让大家明白这个方案的来龙去脉。
一、试验背景话说这堤身锥探灌浆试验,可是个大工程。
咱们国家江河众多,堤防工程尤为重要。
为了确保堤防的安全稳定,就需要用到这项技术。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锥探的方式,找出堤身潜在的隐患,然后进行灌浆处理,提高堤身的稳定性。
二、试验目的1.检查堤身土体的密实程度,找出潜在隐患。
2.确定合理的灌浆压力和灌浆量,为后续工程提供依据。
3.验证灌浆处理的效果,确保堤身安全。
三、试验准备1.人员准备:组建一支专业的试验团队,包括工程师、技术员、试验员等。
2.设备准备:锥探仪、灌浆泵、灌浆管、水准仪、电缆等。
3.材料准备:水泥、粉煤灰、水玻璃等灌浆材料。
四、试验步骤1.选定试验区域:在堤身上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区域进行试验。
2.锥探试验:按照设计要求,对试验区域进行锥探,记录锥探数据。
3.分析数据:根据锥探数据,分析堤身土体的密实程度和潜在隐患。
4.确定灌浆参数:根据分析结果,确定灌浆压力、灌浆量等参数。
5.灌浆试验:按照确定的参数进行灌浆,观察灌浆效果。
6.检查验收:灌浆完成后,对试验区域进行检查验收,确保达到预期效果。
五、试验注意事项1.保证试验数据的准确性,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2.注意安全,确保试验过程中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3.及时记录试验数据,为后续工程提供依据。
4.加强沟通,确保试验团队之间的信息传递畅通。
六、试验成果1.通过试验,掌握了堤身土体的密实程度和潜在隐患。
2.确定了合理的灌浆参数,为后续工程提供了依据。
3.验证了灌浆处理的效果,提高了堤身稳定性。
4.为类似工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七、后续工作1.根据试验成果,制定堤身加固方案。
2.完善相关技术规范,提高堤防工程的质量。
3.加强试验团队培训,提高试验水平。
4.持续关注堤防工程的安全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锥探灌浆试验方案

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张家店河、张母桥河防洪治理工程第一标段锥探灌浆工程施工试验方案中国水电基础局有限公司张家店河防洪治理工程项目经理部二〇一七年四月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张家店河、张母桥河防洪治理工程第一标段锥探灌浆工程施工试验方案一、试验目的根据堤防锥探灌浆规范要求,采用全液压锥探机成孔、泥浆搅拌机制浆、泥浆泵灌浆,通过试验得出最佳施工参数(最优初灌及复灌泥浆比重、泥浆粘度、泥浆的水土比、最优孔口灌浆压力、灌浆时间、最佳复灌间隔时间、最佳复灌次数及灌浆量等),有效地指导施工,从而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二、试验设备试验设备:发电机组发电、全液压锥探机锥探造孔,泥浆搅拌机制浆,泥浆泵灌浆。
主要试验设备见下表:灌浆试验的主要施工设备表三、试验材料1、粘土:可采用与堤防填筑料相同的粉质粘土,送检合格后使用。
2、水:浆液拌和用水选取河水或井水。
3、灭蚁药物:设计掺入量为每立方米浆液0.2kg。
四、试验时间2017年4月08日完成土料场的复勘、进料等工作,4月10日完成测量放线、试验孔定位、设备安装调试等工作。
试验灌浆时间定于2017年4月11日开始。
五、试验依据1、《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张家店河、张母桥河防洪治理工程第一标段合同文件》等相关资料;2、设计提供的施工图纸及监理细则等;3、技术规范、规程、标准:(1)《土坝灌浆技术规范》(DL/T5238-2010);(2)《堤防工程施工规范》(SL260-2014);(3)《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
六、试验堤段及试验方案1、试验堤段定为桩号ZJ5+000~ZJ4+880,总长60m,分为3个实验分区,见下表:根据上述的灌浆参数实验结果指导灌浆生产。
2、施工工序:测量→布孔→造孔→制浆→灌浆→复灌→封孔。
3、测量从高程控制点引测孔口高程,取整桩号位置高程作为该区间内每个孔的孔口高程。
4、布孔本工程堤防粘土锥探灌浆孔呈梅花形布置,灌浆孔共设两排,第一排设在距堤顶外边线1.0m处,灌浆孔间排距2.0m,孔深4.0m以此向临河侧堤防布置。
锥探灌浆施工方案

和县善厚镇九连圩横河段堤防加固工程施工2标锥探灌浆施工方案安徽天之路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和县善厚镇九连圩横河段堤防加固工程施工二标项目经理部2017年7月锥探灌浆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横河位于和县善厚镇高祖行政村境内,起点为张尹柏村、终点为司家圩拐,全长约5.127km,是滁河右岸支流。
本次横河治理工程起点为张尹柏村、终点为司家圩拐,主要是解决右岸堤防(桩号:K2+480.3~K5+126.9)防洪标准不够的问题。
本标段堤防加固工程按Ⅲ级堤防标准建设,堤身隐患处理采用粘土锥探灌浆。
老堤现状平均地面高程为6.5m,平均堤顶高程15.5m,灌浆孔深入堤基以下约1.5m,平均深孔约8.5m。
灌浆孔沿现状堤顶中心线方向呈梅花状布置成四排,排距1.5m,孔距2.0m,孔径24~30mm,分两序进行施工。
二、工程地质本标段堤防加固段堤身填土以轻粉质壤土为主,存在渗透变形、地基不均沉降等地质问题。
灌浆工程用粘土料分布在退堤后的河滩地上,工程区沿线取土场较多,储量丰富。
三、工艺流程锥探灌浆施工程序为:施工准备、钻孔、制浆、灌浆、封孔等。
(详见下图)四、灌浆试验1、试验说明(1)灌浆作业开工前,施工单位应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报送监理人审批。
(2)施工单位通过灌浆试验修改或最终确定以下灌浆控制参数:1)选定制浆土料、确定浆液容重;2)确定灌浆控制压力;3)确定复灌次数和复灌间隔时间;4)确定堤身位移和裂缝控制指标等。
(3)灌浆试验结束后,施工单位应对试验成果进行分析,并将试验的详细记录和试验分析成果报送监理人。
2、浆液试验(1)施工单位应按监理人指示对灌浆所用土料和浆液进行试验。
土料试验包括:颗粒分析、有机质含量及可溶盐含量等;浆液试验包括:容重、粘度、稳定性、胶体率及失水量等。
(2)用于现场灌浆试验的浆液水土比以及掺和料、外加剂等的品种及其掺量应通过浆液试验选择,并将试验成果报送监理人。
3、现场灌浆试验本标段根据设计要求,拟对现状临北段堤防(桩号:16+339~18+354)进行锥探灌浆加固,为确保工程灌浆质量,拟于2014年12月20日在堤防桩号16+339~16+359处进行锥探灌浆试验,试验段长20m,试验孔不少于3个。
锥探灌浆方案

锥探灌浆方案锥探灌浆方案是指在土壤或岩石中进行灌浆加固的技术方案。
该方案的目的是通过注入灌浆材料来改善地基或岩体的力学性质,提高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一、方案概述锥探灌浆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前期调查:对工程现场进行详细的勘察和调查,了解地质情况、地下水位、土壤或岩石的物理性质等信息,为后续方案设计提供依据。
2. 方案设计:根据前期调查结果,结合工程要求和要加固的地基或岩体的特点,设计灌浆方案。
方案设计应考虑灌浆材料的选择、注入方式、注入压力等参数。
3. 施工准备:准备所需的设备、材料和人力资源,并进行必要的安全措施,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和顺利性。
4. 施工过程:按照设计方案进行灌浆施工,包括钻孔、清洗孔道、注浆、封堵孔道等步骤。
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注入压力、注入量和注入速度,确保灌浆材料充分填充孔道,并达到设计要求。
5. 施工质量检验:对灌浆后的地基或岩体进行质量检验,包括灌浆材料的强度、孔隙率、胶结度等指标的检测,以确保加固效果符合设计要求。
6. 施工记录和报告:记录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数据和操作情况,并撰写施工报告,包括施工方案、施工过程的记录、质量检验结果等,作为施工的依据和总结。
二、方案细节1. 前期调查:根据工程要求,进行现场勘察和调查,包括地质勘探、地下水位观测、土壤或岩石采样分析等。
根据调查结果,确定灌浆的深度、位置和注入材料的选择。
2. 方案设计:根据前期调查结果,结合工程要求,设计灌浆方案。
方案设计应包括灌浆材料的种类和配比、注入方式(如压浆、重力灌浆等)、注入压力和注入量等参数。
3. 施工准备:准备所需的设备和材料,包括钻机、灌浆泵、灌浆材料等。
同时,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并制定相关的施工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4. 施工过程:a. 钻孔:根据设计要求,在地基或岩体中钻孔,钻孔的直径和深度根据工程要求确定。
b. 清洗孔道:使用高压水或空气等方式清洗钻孔,将钻孔中的杂质和泥浆清除,以保证灌浆材料的充分填充。
锥探灌浆方案

锥探灌浆方案锥探灌浆方案的标准格式文本:一、项目背景锥探灌浆方案是针对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中的锥探灌浆工作而制定的详细方案。
本方案旨在通过锥探灌浆技术,加固地下岩层,提高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二、方案目标本方案的目标是通过锥探灌浆工作,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1. 加固地下岩层,增强其承载能力;2. 提高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3. 防止地下水渗漏,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
三、方案内容1. 锥探灌浆前期准备工作:a. 确定灌浆区域的范围和深度;b. 进行现场勘察和地质调查,了解地层情况;c. 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进度计划。
2. 锥探灌浆施工工艺:a. 钻孔:根据设计要求,在灌浆区域内进行钻孔,钻孔深度根据地层情况而定;b. 清孔:使用空气压力或水压等方法将钻孔中的岩屑和杂质清除干净;c. 灌浆:选择合适的灌浆材料,将其注入钻孔中,填充孔隙,加固地下岩层;d. 封孔:在灌浆完成后,使用适当的材料对钻孔进行封堵,确保灌浆材料不会渗漏。
3. 锥探灌浆质量控制:a. 对灌浆材料进行质量检测,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b. 对钻孔的深度、直径和间距进行测量,确保施工符合设计要求;c. 对灌浆过程中的压力、流量等参数进行监测,确保施工质量。
四、方案实施计划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方案实施计划,包括施工时间、施工人员、施工设备等方面的安排。
确保施工过程按照计划进行,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五、方案效果评估在锥探灌浆工作完成后,对加固地下岩层的效果进行评估。
通过地质监测和工程验收等手段,判断锥探灌浆工作的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六、安全措施在锥探灌浆施工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确保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七、总结本方案详细介绍了锥探灌浆方案的实施内容和步骤,通过合理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措施,可以有效加固地下岩层,提高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方案的要求进行施工,并进行效果评估,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锥探灌浆施工方案(1)

锥探灌浆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标段老堤加固工程按皿级堤防标准建设,堤身隐患处理采用粘土锥探灌浆,断面桩号16+339〜18+354,长度2.07km,灌浆总进尺约3.56万m。
老堤现状平均地面咼程为17m,平均堤顶咼程21.5m,灌浆孔深入堤基以下约1.0m,平均深孔约5.5m。
灌浆孔沿现状堤顶中心线方向呈梅花状布置成五排,排距1m,孔距2m,孔径30~50mm分两序进行施工。
二、工程地质本区最大的活动性断裂郯庐断裂带以NNE向在五河县附近穿越淮河。
活动断裂对区域稳定有一定的影响,并有重新发震的可能。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临北段工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相应地震基本烈度为%度;工程区广泛分布②、③、④层第四系全新统饱和轻粉质壤土、轻粉质壤土夹砂壤土或砂壤土、粉细砂在%度地震时具有液化可能性。
③-1层淤泥质粘性土在%度地震时有震陷可能性。
本标段堤防加固段堤身填土以轻粉质壤土为主,夹中粉质壤土和砂壤土。
堤基土层结构可分为C D两类:其中,C类,粘砂双层结构(H 2)型,存在渗透变形、地基不均沉降等地质问题;D类,砂性土单一结构(I 1)型,存在渗透变形问题。
对堤基需考虑防渗处理措施。
老堤加固工程土料分布在退堤后的河滩地上,以铲堤土料和②层土为主,该类土料粘粒含量较低,筑堤时应注意压实防渗。
勘察储量满足筑堤设计所需土料3倍的要求。
开挖级别为H级。
工程区沿线砂石料场较多,储量丰富。
三、工艺流程锥探灌浆施工程序为:施工准备、钻孔、制浆、灌浆、封孔等。
工艺流程图四、灌浆试验1、试验说明(1)灌浆作业开工前28天,施工单位应编制详细的试验大纲,报送监理人审批。
(2)施工单位通过灌浆试验修改或最终确定以下灌浆控制参数:1)选定制浆土料、确定浆液容重;2)确定灌浆控制压力;3)确定复灌次数和复灌间隔时间;4)确定堤身位移和裂缝控制指标等。
(3)灌浆试验结束后,承包人应对试验成果进行分析,并将试验的详细记录和试验分析成果报送监理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锥探灌浆现场试验方案
淮河水利水电开发总公司
淮北大堤加固工程怀远涡左堤第2标段项目部二〇〇七年十一月三日
锥探灌浆现场试验方案
一、试验目的
根据堤防锥探灌浆规范要求,采用全液压锥探机成孔、联合搅拌机灌浆,通过试验得出最佳施工参数(最优初灌及复灌泥浆比重、泥浆粘度、泥浆的水土比、最优孔口灌浆压力、灌浆时间、最佳复灌间隔时间、最佳复灌次数及灌浆量等),有效地指导施工,从而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二、试验设备
试验设备:全液压锥探机锥探造孔,联合泥浆搅拌机制浆、灌浆。
主要试验设备见下表:
灌浆试验的主要施工设备表
三、试验材料
1、粘性土:灰黄色粉质粘土土料,送检合格后使用。
2、水:浆液拌和用水选取淮河水或井水。
四、试验时间
二〇〇七年十一月五日完成土料场的复勘、进料等工作,十一月七日完成测量放线、试验孔定位、设备安装调试等工作。
试验灌浆时间定于二零零七年十一月八日开始。
五、试验依据
1、《淮北大堤加固工程四期怀远涡左堤2标段合同文件》等相关资料;
2、技术规范、规程、标准:
(1)《土坝坝体灌浆技术规范》(SG5266-88);
(2)《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SL60-94);
(3)《堤防工程施工规范》(SL260-98);
(4)《堤防工程施工质量评定与验收规程》(试行)(SL239-1999);
(5)《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
六、试验堤段及试验方案
1、试验堤段定为27+200~27+080,总长120m,分为6个实验分区,见下表:
根据上述的灌浆参数实验结果指导灌浆生产。
2、施工工序:测量→布孔→造孔→制浆→灌浆→复灌→封孔。
3、测量
从高程控制点引测孔口高程,取整桩号位置高程作为该区间内每个孔的孔口高程。
4、布孔
灌浆孔沿迎水面向内布置4排,排距均为1.5m,孔距2.0m,按梅花型布孔。
5、造孔
(1)采用机械造孔,锥探机为全液压一次成孔,干法造孔,成孔孔径32mm。
(2)造孔保证铅直,水平尺控制机台平整度,孔倾斜度不大于2%,,设计孔深再加深0.1m作为施工控制孔深。
(3)所有试验钻孔编号、孔深、孔斜度、孔序应按设计图纸、文件或监理单位指示执行;所有试验钻孔开孔孔位与设计孔位误差不大于100mm。
(4)做好钻孔的记录和描述。
6、制浆
制浆材料称量误差控制小于5%,采用高速搅拌机制浆。
造浆由水泵供水,高速泥浆搅拌机制浆,经孔径0.4cm的铁丝网过滤后流至泥浆泵。
7、压浆
使用UB6型泥浆泵输送泥浆。
泥浆从泥浆泵出口经高压胶管输送,在输浆干管上接上叉管,分几条支管,接注浆管可同时灌几个钻孔,提高工效。
在输浆管上设回浆管,观测泥浆泵上的总压力表和注浆管上的孔口压力表,根据灌浆试验孔口压力,及时调整泥浆泵输出压力。
并做好泥浆压力记录表。
8、灌浆
(1)灌浆顺序:分段分序灌注,先灌迎水侧坝肩第一排,然后再灌背水侧一排,最后灌中间排孔,灌浆时采用3序灌注。
(2)按设计要求采用“先稀后稠、孔底注浆、少灌多复”的施工方案,分序灌注。
开始时先用流动性稍大的稀浆灌注,然后逐渐加大到规定的泥浆浓度,继续灌浆。
(3)泥浆流量的测定。
现场灌浆试验时,采用自制有刻度泥浆桶量出泥浆的体积,在一定的灌浆压力和泥浆容重下,测出在一定的时间内的灌浆量。
然后计算出泥浆平均流量,以便测定现场施工时的灌浆量。
(4)复灌次数确定。
采用“少灌多复”的方法。
开始时先用流动性稍大的稀浆灌注,然后逐渐加大到规定的泥浆浓度,继续灌浆。
复灌时采用浓度较大的泥浆,复灌时间间隔分别为4、5、6天,具体为:桩号27+200~27+180、27+180~27+160段96小时(四天);桩号27+160~27+140段、桩号27+140~27+120段均为120小时(五天);桩号27+120~27+100段:桩号27+100~27+080段144小时(六天)。
具体复灌次数可根据前次复灌的吃浆量确定。
每次最大灌浆量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控制,每孔灌浆次数通过试验确定。
对吃浆量大的灌浆孔限制每次吃浆量,延长灌浆时间,堤防灌浆用小注入量、排量大的泵可同时
灌注多孔。
若已知洞穴很大或空口压力下降和注浆管出现负压,适当增加灌浆量和提高浆液稠度。
为保证灌浆质量,每孔需少灌多复几次(连续不少于两次)以后,在保证灌浆压力下冒浆时终孔。
每孔灌浆时,应该一次连续灌满。
七、灌浆结束标准及封孔
1、当浆液升至孔口、经连续三次复灌不吃浆即可终止灌浆。
2、当长期达不到结束标准时,报请监理人共同研究处理措施。
3、灌浆完毕,待周围泥浆不再流动,用孔径相近的标杆扫孔到底,然后用含水量适中粘土捣实,封堵高出孔口10cm左右。
八、灌浆观测
为保证堤防灌浆质量和堤防安全,检验灌浆效果,灌浆过程中应有观测人员负责观测工作,全面控制灌浆质量,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1、堤身变形观测
灌浆施工过程中,在堤顶堤肩处埋设观测桩,并认真观测观测桩之间的距离,横向水平位移一般控制在3cm以内。
2、灌浆压力和灌浆量观测
灌浆压力观测,在注浆管上端安装压力表,在灌浆过程中,应及时观测压力变化,并及时注意记录瞬时最大压力,对照大堤位移,合理控制灌浆压力。
灌浆量一般采用泥浆流量和灌浆时间来控制。
每孔每次灌浆量及总灌量均应控制,每次灌浆量根据吃浆量大小进行控制。
冒浆观测,灌浆期间要有专人经常巡视堤顶、堤坡。
如发现冒浆,应及时处理,同时应记录和描述。
九、灌浆期出现问题的处理
1、裂缝处理:一般纵向裂缝形成时就冒浆,采取的措施是停灌,待裂缝基本闭合后再灌。
劈裂缝在达到控制宽度2~3cm时,停灌。
横向裂缝出现立即停灌,裂缝较浅时将裂缝部位开挖50cm深,50cm宽,分层填粘土并夯实后,继续灌浆;当裂缝较浅时,可用稠浆灌注裂缝,先灌上游,再灌下游,后灌中间。
当弯曲段出现裂缝时,应立即停灌。
在堤顶上游堤肩处沿裂缝布孔,按照多孔轮灌的方法灌注稠浆堵住裂缝。
2、串孔:当出现串浆现象,应加强观测,分析,确认对堤身安全无影响时采取用木塞堵串浆孔,继续灌浆。
3、冒浆:当出现冒浆现象时,立即停灌,挖开冒浆口用粘土回填夯实或压砂处理后继续灌浆。
4、塌坑处理:在塌坑部位挖出泥浆,回填土并夯实。
5、隆起处理:应立即停灌,注意观测,分析原因,确定不会引起滑坡时,待停灌5-10天后可继续灌浆,并注意观测。
6、压力表读数增大不进浆:说明输浆管堵塞。
可用水冲开管路,同时严格泥浆过滤,保证浆液的合理指标。
并采用油保护装置的压力表。
7、注浆管堵塞:应立即将其提起,用稀浆冲开。
十、试验结果分析与整理
试验结束后分析资料、总结经验、确定参数,完善和熟练灌浆工艺,报监理批准后,指导灌浆生产。
十一、附件
附表1:坝体灌浆锥孔记录表
附表2:坝体灌浆记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