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台阶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台阶》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

第八课《台阶》同步练习1 . 下面:注音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 .凹凼〔d a ng〕门槛〔k a n〕涎水〔y d n〕摔跤〔ji a0〕B .泥浆〔ji a ng〕着落〔zhu 6〕淌汗〔11ang〕烟瘾〔y 1n〕C .蹿〔cu a n〕上黏〔nid n〕性尴尬〔:gan〕胯骨〔kua〕D .醒悟〔x i ng〕晌午〔sh a ng〕揩〔kai〕汗扁担〔dan〕答案:A解析:分析:A项“涎水'’应读xi d n,所以选A项。
点评:此题考查重点字的字音辨析。
对汉字的认读,主要是形近字、多音字容易混淆读错,还有方言误读、习惯性误读都是常见的错误,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进展适当的分类整理。
2.给加粗的字注音。
门槛( ) 嵌着( ) 尴尬( ) 黏性( ) 胯骨( )答案:k a n qi m|g m g 4 ni cn| ku a解析:分析:首先要读准拼音,根据词词义和形声字中的声旁特点协助判断读音。
要注意易错的声韵母。
点评:拼音,首先要读准汉字,排除方言的干扰,不可读错,拼音时注意易混的声母与韵母。
3.根据拼音写汉字。
烦z a o( )小凹d a n g( )xi d n( )水答案:躁|凼|涎解析:分析:这是这节课中的重点字。
写汉字时注意不要写错别字,尤其是“躁〃和“凼〃。
点评:写汉字,要根据语境结合拼音正确判断,注意形似同音字,不要写错别字。
4.如下加粗字注音、字形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凹凼〔a 0〕烦燥〔z a 0〕 B .尴尬〔gm n g阴]凉〔y i n〕C.卵石〔lu a n〕揩一把〔k a〕 D .砌缝〔q 1〕舀米〔y 8〕答案:A解析:分析:A.凹凼〔a 0〕改为o〃,音调标注错误,“烦燥〃应为“烦躁〃所以选A项。
点评:此题考查重点字的字音辨析。
对汉字的认读,主要是形近字、多音字容易混淆读错,还有方言误读、习惯性误读都是常见的错误,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进展适当的分类整理。
初二上册《台阶》练习题及答案

初二上册《台阶》练习题及答案一、基础稳固。
1、给以下加粗字注音。
〔7分〕凹凼〔〕挪〔〕动为难〔〕〔〕砌〔〕台阶门槛〔〕涎〔〕水揩〔〕油撬〔〕锁膝〔〕盖2、选出每组中有错别字的一项并矫正。
①A.肩膀 B.摩破 C.宽阔 D.涎水 ( ) 改为②A.缘故 B.泥浆 C.疲卷 D.瞬间〔〕改为③A.蹩脚 B.似乎 C.叮嘱 D.烦燥〔〕改为④A.顽强 B.露珠 C.醒悟 D.跨骨〔〕改为3、指出没有用比喻的句子〔〕A.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上下不齐,灰白而失掉了生机。
B.父亲又像问自己,又像是问我。
C.额头上一会儿就滚满了黄豆大的露珠。
D.他的脸惨白得像一张纸。
4、解释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思并造句。
①父亲明明该快乐,却显露些为难的笑。
为难:造句:②父亲老实刻薄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
低眉顺眼:造句:③乡村里有这么个习俗,众目睽睽之下,夫妇俩从不合坐一条板凳。
众目睽睽:造句:5、指出以下各句的描写方法,并剖析其作用。
〔1〕父亲的两手没处放似的,抄着不是,贴在胯骨上也不是。
〔2〕他那颗很倔的头颅埋在膝盖里半晌都没动,那极短的头发,是刚收割过的庄稼茬,上下不齐,灰白而失掉生机。
二、阅读了解。
〔一〕、阅读下文,完成以下各题。
那天早上父亲天没亮就起了床,我听着父亲的脚步声很轻地响进院子里去。
我起来时,父亲已在新屋门口踏黄泥。
黄泥是用来砌缝的,这种黏性很强的黄泥掺上一些石灰水豆浆水,砌出的缝铁老鼠也钻不开。
那时曾经是深秋,露水很大,雾也很大,父亲〔〕在雾里。
父亲头发上像是〔〕了一层细雨,每一根细发都困难地〔〕着一颗乃至数颗小水珠,随着父亲踏黄泥的节拍一同一伏。
晃破了便〔〕到额头上,额头上一会儿就滚满了黄豆大的露珠。
等泥水匠和两个助工来的时分,父亲曾经把满满一凼黄泥踏好。
那黄泥加了石灰和豆浆,颜色似玉米面,红中透着白,下面冒着几个水泡,被早晨的阳光照着,亮亮的,红得很耀眼。
父亲从老屋里拿出四颗大鞭炮,他居然不敢放,让我来。
第12课 台阶 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12课《台阶》同步练习(一)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多年来,风吹雨淋,人踩牛踏,终于光滑了些,但磨不平那一颗颗硬币大的小āo dàng()。
(2)然而,父亲dīng zhǔ()说:“泥瓦匠交代,还没怎么大牢呢,小心些才是。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世间最好的默契,并非有人懂你的言外之意....,而是有人懂你的欲言又止。
B.这是谁家的女娃子,长得如此俊俏,可谓是低眉顺眼....,惹人喜爱。
C.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自言自语....对记忆、信心、专注力等许多方面都有好处。
D.每次在电视上看到调解类节目,我都很不解:亲人间的矛盾为什么要拿到大庭广...众.下诉说?3.文章最后一段“怎么了呢,父亲老了”中的“老”有两层含意。
你是怎样理解的?4.作者将“台阶”作为本文的题目,有什么作用?5.从全文来看,父亲要造一所有高台阶的新屋的原因是什么?6.有人说,将文末“怎么了呢,父亲老了”这句话删除后不影响文章中心的表达。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二)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他忽然醒悟,台阶是水泥抹的面,不经磕。
于是,他就biē zhù()了不磕。
(2)因而,父亲明明该高兴,却露出些gān gà()的笑。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如果只凭借你自己的想象来解读对方的言外之意....,很容易会错意,甚至冤枉对方。
B.候车旅客在餐厅睡着了,手机就攥在手里,没想到竟被人在大庭广众....之下偷偷“抽”走。
C.令人搞笑的一幕发生了,马龙居然给自己当起了指导,在场边自言自语....,激励自己。
D.随着广州城市发展格局不断外扩,位于东部的科学城板块已成为粤港澳城市群微.不足道...的“创新引擎”。
3.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通读全文,梳理小说的故事情节。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2)请从描写角度赏析下列句子。
①一个冬天下来,破草鞋堆得超过了台阶。
《台阶》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台阶》同步练习题一、单选题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下划线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 烟瘾(yǐn)着落(zháo)尴尬(gà)B. 揩汗(kāi)痴笑(zhī)凹凼(dàng)C. 卵石(luǎn)模样(mó)嵌着(qiàn)D. 铜盏(zhǎn)憋住(biē)瞬间(shùn)2.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自认为文章写得非常好,经常在大庭广众之中谈论他的创作经验。
B. 她经常自言自语,以此排遣子女不在身边的寂寞。
C. 老师与孩子们在舞台上开心拥抱,共享天伦之乐,庆祝本校合唱团荣获冠军。
D. 小草虽然是微不足道的角色,却以顽强的生命力为世人所钦佩和赞颂。
3.对下列句中画线的词的词性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 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
”(副词)B. 第二次他再坐台阶上时就比上次低了一级。
(介词)C.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形容词)D. 他的脚板宽大,裂着许多干沟,沟里嵌着沙子和泥土。
(连词)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
不仅枝叶茂盛了,而且生了根。
B. 拥有健康的体魄,是判断一个人能否为社会多做贡献的前提。
C. 那石板多年前由父亲从山上背下来,每块大约有三百斤左右重。
D.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们磨炼了意志,增长了见识。
5.下列有关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 课文开头“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这句话开篇点题,又设置悬念,为下文写父亲盖新屋、造台阶埋下伏笔。
B. “一个冬天下来,破草鞋堆得超过了台阶”一句属于侧面描写,写破草鞋堆积之高,从侧面烘托了父亲为建新屋而付出的艰辛劳动。
C. “等父亲从厨房出来,他那张古铜色的脸很像一块青石板”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父亲“古铜色的脸”比喻成“青石板”,生动贴切地表现了父亲内心的伤感。
台阶同步练习(含答案)

台阶同步练习(含答案)第八课台阶【基础练习】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
(1).凹凼( ) (2).尴尬( )( ) (3).门槛( (4).揩一把( ) (5).撬( ) (6).往下挪( ) 2.看拼音写汉字(1).鞭炮cuān 上了高空。
(2).沟里qiàn 着沙子和泥土。
(3).我流着一大串xián 水。
(4).这种nián 性很强的黄泥掺上一些石灰水豆浆水。
3.在中填上恰当的标点。
(1).好久之后父亲又像问自己又像是问我这人怎么了(2).怎么了呢父亲老了 4.结合语境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1).农村里有这么个风俗,大庭广众之下,夫妻俩从不合坐一条板凳。
大庭广众:(2).偶尔出去一趟,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
若有所失:【综合练习】仔细阅读课文,简要回答问题: 1.课文的题目是“台阶”,“台阶”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2.父亲为什么老是感叹“我们家的台阶低”? 3.父亲是怎么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的? 4.当父亲坐在新屋的台阶上时,为什么反而觉得不自在? 5.文中的父亲是个怎样的人? 6.你能说说“我”是怀着怎样的感情去讲述父亲的故事的吗? 【拓展练习】一.阅读永远的风景①我喜欢这么一首诗:“马车驶回遥远的岁月/运来玉黍和小米/夕阳返照村巷/流水泣入瓷器/那人在瓷器外/稳坐青山/横吹牧笛……”这是一幅圆融的古朴画卷,每个读到它的人,都会听到那平和之中的的苍凉,而这种苍凉却正是最有魅力的笛声。
②现在我的女儿就在我椅背的空地上拉着那把吱吱嘎嘎的小提琴,所有音符从脑后飞来,给人一种跌跌撞撞的感觉;但我能听得出来,这种还很欠火候的琴声,依然在表现着一股生命的朝气,那是最真实最自然的音乐。
③而在我的眼前,在这种远非流水之音的背景上,我总能看到一幅永远的风景,只要我想要看到,无论我闭上或大睁双眼,那种要让人从心底涌出深秋之箫声的图景就会发现,那就是我的母亲和她那永远灰蓝的衣襟。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8课台阶同步练习新人教版

《台阶》一、根据拼音写汉字。
烦(zào)(ɡān ɡà)缝(qì)米(yǎo)二、解释加点的词语。
1.虽然这些都很微乎其微....,但他做得很认真。
2.偶尔出去一趟,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
3.农村里有这么个风俗,大庭广众....之下,夫妇俩从不合坐一条板凳。
三、选词填空1.那个石匠笑着为父亲(抬、托、举)在肩上,说是能一口气(驼、抬、背)到家,不收石料钱。
2.他的脚板(长大、宽大、阔大),(露出、开着、裂着)许多干沟,沟里(嵌着、塞着、堵着)沙子和泥土。
四、揣摩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1.只是..那一来一去的许多山路,磨破了他一双麻筋草鞋,父亲感到太.可惜。
2.父亲的两手没处放似的,抄.着不是,贴.在胯骨上也不是。
五、简答:本文围绕老屋台阶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有甚么作用?六、拓展浏览。
父亲春节回家探亲,我为妈妈买了好多礼物,只给爸爸带回一条内部处理的白包香烟。
从我记事起,爸爸就没怎样疼过我。
……归队那天夜里,下起了鹅毛大雪。
天明时,望着盈尺的积雪我愁道:“怎样走呀?”爸爸说:“到渡口这段路我已扫出了一条大道。
天冷,穿上我的皮棉鞋走吧。
家有家规,军有军法,不要超假。
”我猛然瞥见了挂在院中枣树上爸爸的那件灰大衣,上面结满了冰块。
离我家比来的车站是在村前那条小河的对岸,而渡口离我家足足有半公里,爸爸(果然、忽然、居然)在这段路上扫出了一条大道。
来到渡口,无人摆渡,爸爸就用手中的木锨当桨,让我坐在船舱中,他划动了小船。
河面薄冰晶莹,岸上白雪皑皑(我忽然想起了小时分逢到下雪天,爸爸就让我坐在他的肩上驮着我上学的情景。
那时分爸爸还很年轻,驮我很轻松;如今他老了,划起船来好像有些力不从心。
一种炽热的情感在我心中自然而然地产生。
我当兵的第二年春天,爸爸听说我要考军校,走了50里的土路,又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车,把我读高中时的课本全都送了来。
当时没赶上食堂开饭,爸爸只吃了我为他泡的两袋方便面,就坐车走了,说是怕影响我的工作。
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台阶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台阶课后练习题及答
案
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台阶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1 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台阶同步练习(1)
2 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台阶同步练习(2)
3 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台阶同步练习(3)
4 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台阶同步练习(4)
5 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台阶同步练习(5)
6 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台阶同步练习(6)
7 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台阶同步练习(7)
8 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台阶同步练习(8)
小编再次提醒大家:多做练习题,才能提高学习成绩,大家一定要牢记。
希望这篇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台阶课后练习题及答案可以帮助到您!。
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台阶同步练习(4)

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台阶同步练习
(4)
我们经常听见这样的问题:你的语文怎幺那幺好啊?教教我诀窍吧?其实学习这门课没有什幺窍门。
只要你多练习总会有收获的,希望小编的这篇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台阶同步练习(4),能够帮助到您!
一、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凹凼( ) 尴尬( )( ) 挪( ) 嗄叽( )( ) 门槛( )
2.选出每组中有错别字的一项。
①A.肩膀B.摩破C.宽敞D.涎水
②A.缘故B.泥浆C.疲卷D.瞬间
③A.糟糕B.仿佛C.叮嘱D.烦燥
④A.倔强B.露珠C.醒悟D.跨骨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父亲明明该高兴,却露出些尴尬的笑。
尴尬:
②虽然这些都很微不足道,但他做得很认真。
微不足道:
③农村里有这幺个风俗,大庭广众之下,夫妇俩从不合坐一条板凳。
大庭广众:
4.为什幺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
5.新台阶砌好了,为什幺父亲反而处处感到不对劲了?
6.试比较《背影》与《台阶》的异同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台阶
一、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黑的字注音。
凹凼()尴尬()()挪()嗄叽()()门槛()
2.选出每组中有错别字的一项。
①A.肩膀 B.摩破 C.宽敞 D.涎水
②A.缘故 B.泥浆 C.疲卷 D.瞬间
③A.糟糕 B.仿佛 C.叮嘱 D.烦燥
④A.倔强 B.露珠 C.醒悟 D.跨骨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父亲明明该高兴,却露出些尴尬的笑。
尴尬:
②虽然这些都很微不足道,但他做得很认真。
微不足道:
③农村里有这么个风俗,大庭广众之下,夫妇俩从不合坐一条板凳。
大庭广众:
4.为什么“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
5.“新台阶砌好了”,为什么父亲反而处处感到“不对劲”了?
6.试比较《背影》与《台阶》的异同点。
二、阅读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一)
那天早上父亲天没亮就起了床,我听着父亲的脚步声很轻地响进院子里去。
我起来时,父亲已在新屋门口踏黄泥。
黄泥是用来砌缝的,这种黏性很强的黄泥掺上一些石灰水豆浆水,砌出的缝铁老鼠也钻不开。
那时已经是深秋,露水很大,雾也很大,父亲在雾里。
父亲头发上像是了一层细雨,每一根细发都艰难地着一颗乃至数颗小水珠,随着父亲踏黄泥的节奏一起一伏。
晃破了便到额头上,额头上一会儿就
滚满了黄豆大的露珠。
等泥水匠和两个助工来的时候,父亲已经把满满一凼黄泥踏好。
那黄泥加了石灰和豆浆,颜色似玉米面,红中透着白,上面冒着几个水泡,被早晨的阳光照着,亮亮的,红得很耀眼。
父亲从老屋里拿出四颗大鞭炮,他居然不敢放,让我来。
我把火一点,呼一声,鞭炮蹿上了高空,稍停顿一下便掉下来,在即将落地的瞬间,啪——那条红色的纸棍便被炸得粉碎。
许多纸筒落在父亲的头上肩膀上,父亲的两手没处放似的,抄着不是,贴在胯骨上也不是。
他仿佛觉得有许多目光在望他,就尽力把胸挺得高些,无奈,他的背是驼惯了的,胸无法挺得高。
因而,父亲明明该高兴,却露出些尴尬的笑。
7.给加黑的字注音。
黏()掺()
8.下列动词是从原文中抽出来,请把它们选入上文空格中。
飘浮滚挑
9.“我起来时,父亲已在新屋门口踏黄泥。
”为什么用“踏”而不用“和”或“踩”?
10.为什么“父亲明明高兴,却露出些尴尬的笑”?
(二)
父亲的难题
小保罗是个三年级的小学生。
他父亲虽然空闲时间不多,但晚上却经常同他的孩子在一起。
父亲喜欢孩子,总是津津乐道、不厌其烦地给他们讲些富有教益的寓言或别的故事。
一个星期五的晚上,保罗和姐姐玛莎在忙着刷保罗的田径鞋,因为他要参加学校明天举行的一场短跑比赛。
(A)坐在沙发里读报的爸爸摘下眼镜,凑过身子,又唠唠叨叨地讲起了他的寓言来。
他讲的是龟兔赛跑的故事,小保罗记得自己已经听过好些遍了,实在叫人腻味。
末了,爸爸对似听非听的保罗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你一定要记住,动作缓慢的乌龟之所以能跑赢兔子,是因为它的踏实和韧性。
”然而保罗还是低垂着头,默不作声地弄他的鞋子。
爸爸的口吻变得有
点严肃:“难道你不觉得应该从乌龟身上获得一些教益吗?”
(B)保罗神情困惑地朝天花板呆望了一阵,然后回过头来看着爸爸:“这么说,你是要我指望贝利、托尼、萨里在明天的60米赛跑中会像兔子那样躺下来睡觉啰?”
爸爸心里颇感惊讶,怎么也想不到儿子会突然冒出这样的话来。
他沉默了一会儿,略为发窘地回答:“(C)我没有说乌龟会指望兔子在中途睡觉。
”
“(D)乌龟一定事先知道兔子在比赛时会睡觉的。
”保罗反驳道,“要不然傻乌龟就是不自量力,竟敢和兔子较量。
(E)谁都知道,兔子的速度起码比乌龟快上100倍!”
“乌龟压根儿就不知道兔子会睡觉,”爸爸坚持道,“(F)它是靠坚持不懈地努力,踏踏实实,一步一步向前爬才取得胜利的。
”
小保罗把两只小手的手指勾在一起,认认真真地思忖着。
“我可不相信。
”他倏地站起身来。
“(G)乌龟的胜利完全是靠运气,要不是碰巧兔子中途睡觉,它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跑赢兔子。
(H)即使乌龟比你说的踏实还要踏实100倍,它仍然跑不过兔子!”
爸爸的脸上露出一丝难以名状的笑容,捏着报纸的手颓然落在膝盖上……
11.小保罗的父亲认为乌龟取胜的原因是,而小保罗则认为乌龟能取胜是因为(每处不得超过8个字)。
12.在文中用波浪线画出与(A)句中“又唠唠叨叨”的“又”字相呼应的句子。
13.画线的(C)句在文中的含义是:。
14.文中画线的(E)句与(H)句能否对调?为什么?
15.画线的.(B)句中“呆望了一阵”的“一阵”不能改为“一眼”,原因是:。
16.致使父亲遇到“难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三、写作
17.以“我的父亲”为题,写一篇600字的作文。
参考答案
一、1.dànɡ ɡānɡà nuó ɡā jī kǎn
2.①B ②C ③D ④D
3.①尴尬:神色态度不自然。
②微不足道:小的不值得一提。
③大庭广众:人很多的公开场合。
4.因为我们家的台阶只有三级,台阶的高低与主人的地位相应。
5.台阶虽然高了,但是地位却没有提高,所以父亲反而处处感到“不对劲”。
6.提示:①从内容上②从结构上③从语言上
二、(一)7.niánchān
8.填字顺序为:浮飘挑滚
9.“踏”形象地写出了和泥的动作,“踏”既包含了“和”,又包含了“踩”,所以单用哪一个,都不够形象具体。
10.造新台阶是父亲一生的愿望,愿望将要实现时,却感到一些失落感,所以露出些尴尬的笑。
(二)11.乌龟踏实有韧性完全靠运气
12.第一节“总是津津乐道……寓言和别的故事”,第二节“小保罗记得……叫人腻味”。
13.我没有说你会指望贝利、托尼、萨里会像兔子那样中途躺下睡觉。
14.不能,因为(E)句是证明(D)句的理由,而(H)句是用来反驳(F)句的。
15.“一阵”表明小保罗思考时间比较长,与“呆望”相吻合;而“一眼”时间短,与“呆望”矛盾
16.儿子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方法与父亲不一致。
三、17.提示:要选取平凡的事,来写父亲。
作业导航
1.了解父亲的形象,体会深厚的父子情
2.了解文章的结构线索
3.把握词语的深刻含义。